分卷阅读12
与企鹅同行 作者:大假发
瞅瞅。”钱氏正是刚刚在旁边打趣的人之一,这会钻了出来,扒了扒王婶的菜篮,“嘁,这不就是咱们吃的青菜么,还什么上好的菜种。”说着,就哧哧的笑了起来。
“去去,这菜不吃是不知道的。”王婶也懒得和这群好事婆娘们闲扯,挎着菜篮扭身就回家了。
王婶走了没多远,就见另一个跟喻实相好的大婶也挎着个篮子过来摘菜了,这可把那些看热闹的人给新鲜了,这两家的婶子平日可并不是那爱占小便宜的,今天怎么都跑到喻实家地里摘菜去了,“他家的菜真那么好吃么?”“我也要点尝尝好了,张婶,你这篮子先借我用下。”钱氏对于占便宜的事向来是一马当先,当仁不让的。
“实哥儿,忙呢。”钱氏站在菜地边上跟段杰打着招呼。
段杰正在那边绑歪了的黄瓜架子,听到背后有人喊,扭头一看,正是村里最大的大嘴巴,钱氏。正好需要她宣传,这货自己就跑过来了,还真是够快的。
“钱嫂,什么事啊?”段杰直起身,捶了捶腰。
“实哥儿,听说你这地里的菜跟其他人种的不一样,嫂子摘点尝尝鲜啊。”钱氏说着,也不待段杰回话,自己就跳了下来,手脚麻利的摘起了菜。
本来这些菜他也就是为了让大家尝尝,好让人相信他手中的种子是不一样的。段杰也就没管,钱氏摘了满满一篮子,用手压了压,又摘了几把才心满意足的住了手。
钱氏走了没一会儿,段杰把地里的活也弄的差不多了,眼看着也快中午饭了,段杰就去树荫那里准备抱团团回家。树荫下坐着两个同村的媳妇,带着两个小孩子。那两孩子大了团团一点,也就是两岁左右。三个小家伙经过这一上午,已经混熟了。团团跟那两小孩玩的都忘了去当他爹的跟屁虫了。
这三娃话还都说的不怎么清楚,却聊的热火朝天。远远的就能听三个小不点咕叽咕叽说着大人完全听不懂的话,他们自己聊的还挺开心。
“团团,回家吃饭喽。”段杰一把抱起小家伙,好家伙,越来越沉了。
“实哥儿,回去啊。”一个媳妇笑着问道。
“是啊,回去吃饭了。都快晌午头了,吴嫂还不回去。”段杰随口回道。
“不用急着回去,今天该我家嫂子做饭了。实哥儿,嫂子听说你那菜地里的菜跟其他的菜不一样,是咋个不一样啊?”吴嫂瞅着段杰问。
“也没啥不一样的,就是我托人弄的一些菜种,说是种出来的菜好吃,我就想先种一季看看。如果真跟那人说的一样,我还要托他再弄些种子回来,听说那地方的粮种也好,收的多,还耐旱。要是行的话,我也想试试。”段杰顺势把他早就编好的话说了出来。
“实哥儿,那粮种要是真不错的话,可记得帮嫂子买点。”吴嫂笑道。
段杰抱住有些不耐的团团,小家伙见他爹一直跟人聊天,就是不走,就撑着想下来继续玩,“成,吴嫂,想吃菜就去我地里摘啊,这菜可好吃了。”
“行,你快回去吧。”“嫂子我先走了啊。”段杰跟人道了别,拍了团团的屁股一下,“跟人说句话都闹,记住了,以后爹爹跟人说话的时候不许这样。”
团团贴着脸蹭了蹭段杰,小嘴在他爹脸上啃了一口,以示讨好。
第二天,段杰去菜地的时候,发现自家菜地的青菜被略略摘了一些。不过这也没啥在意的,这菜村里人就是觉得好吃,也不会为了占便宜摘个没完。
传言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上午段杰浇水的功夫,已经有两三个人来他这边讨要青菜了。按照这个速度,段杰觉得两三天内村里人都会传遍这事。
果不其然,下午就有几个人来问段杰那菜种的事了,段杰也没敢给太多,毕竟后面肯定还有人来问,一人给了点足够自家种着吃的,说是让他们试试,又说等麦收后,他还要托人买玉米种,据说是极好的粮种。
菜种好不代表粮种就好,多数人还是只讨要了些菜种,至于段杰说要买的粮种,却是没几个人敢放话要。段杰也不着急,反正等这些菜收了之后,他就会在地里种些玉米,就用农场留的种子。到时候,那些玉米绝对能让这些村人吃上一惊。当然,宋婶家也要给,要让他们跟着自己一起种。
到了三月初,段杰家的母羊有一只下崽了。这只羊是在晚上生的小羊,并没费什么劲。第二天早上桑峰出来放羊的时候,发现羊圈里多了一只正在吃奶的小羊,顿时吓了一跳。
“喻哥,生了。喻哥,生了”桑峰高兴的几乎语无伦次,他等这几只小羊已经等了很久了。
段杰被那句喻哥生了一下就给惊起来了,“生什么了!”
“咱家的羊生了。”桑峰一脸的兴奋。
生了小羊,段杰虽说高兴,却也不会乐成桑峰那个样子,“生了几只?”
“一只。”桑峰说着,又跑了出去,准备给那些羊加餐。段杰打了个哈欠,出去看小羊了。
对家里多了只小羊最兴奋的,其实不是桑峰,而是团团。小家伙从吃饭的时候就要蹲在那里看小羊,到段杰收拾完厨房,准备下地干活的时候,还不打算离开羊圈。
“咩,要咩。”团团在段杰怀里哼唧着,“好,回去就给你羊咩咩。”段杰哄着。
过了一会儿,某团子,“咩,找咩。”“等爹干完活了。”
“咩。”“等等!”
就这样跟段杰咩了一路。弄得最后段杰听到咩字就想挠墙。
当初第一次配上种的总共有三只羊,剩下的两只没两天也各生了只小羊,把团团和桑峰乐的不得了。
三只小羊断奶后,段杰又开始每天给团团喂羊奶了。三只羊呢,一天能挤好几斤奶,足够全家喝的了。可惜最近这段时间,团团吃惯了他爹做的各种好吃的,鱼肉蛋菜,每天换着花样吃,这有些腥膻的羊奶,小家伙就果断拒绝不喝了。
段杰想把这羊奶送出去,村里却没几家愿意要的,除了刚生的小娃娃,没人愿意喝羊奶,味道实在是不太好,其实他自己也没喝下去。最后段杰只能把所有的羊奶都收到了牧场的仓库里,准备在夏天的水果下来后做成甜品吃。
☆、第35章
三月末,地里的青菜便都长的差不多了,西瓜霜也已经存了七八十斤了,段杰借了宋婶的牛车,准备去广善堂把这些西瓜霜交上去,顺便再把这些菜卖掉。这次他不准备去市集卖,他要拉到镇上几家酒楼那边试销。既然是试销,也不用带太多,带个二三十斤也就差不多了。
桑峰跟团团也一起去了,段杰的打算是,卖完这些东西,还有时间的话,大家就四处去逛逛玩玩,看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买一些回家。不过他却没想到,今天这一趟出行,竟招来个不小的麻烦。
这天并不是赶集的日子,村里也没人趁着牛车去镇上,段杰一家三口独霸了整个牛车,晃晃悠悠的就去了镇上。现在正是春暖时分,一路上,段杰拿出早已准备的各种点心零嘴,和团团两人吃个不停。桑峰瞅着两人相似的吃相,暗道果然不愧是父子俩。
“掌柜的可在,我来送药了。”为了不影响药铺的生意,段杰特别把牛车停到了远处。西瓜霜在车上放着,段杰空着手就上了门,五十斤重的东西呢,装了好几个瓶子,他可不想自己搬。
“哟,喻家小哥来了,你这药可算到了,我们掌柜的还说再不来就去你那边催催呢。”迎出来的那个伙计叫王成,正是段杰前几次打交道的那个伙计,段杰见了他,忙打了招呼,又问道:“王大哥,上次我那个同村的大哥又来抓过几次药?”
“没多少次,那人抓药也就花了一两三钱银子,正好,我说要趁着这次你送药的机会把那剩下的钱还了你。”说着,王成忙进去称了一两七钱的银子,给段杰拿了出来。
段杰又谢了王成,把银子收下,两人正说着话,药铺的掌柜进来了。因为都是契约上说好的,所以也没什么好讲,大家也不过就是寒暄几句。掌柜的验了药,称了重,给段杰打了收药的条子,上面盖着印信。至于钱,到下次交药的时候再付二十两。
段杰把这收条收好,贴身放了起来,这玩意可不能有个闪失,这可是他拿钱的凭据。办妥了这事,段杰并不急着走,而是跟王成打听起了城中酒楼的事。
“我说王大哥,我想跟你打听个事。”说着,段杰拿了十来个铜钱出来,先塞到了伙计的手里。
王成是个机灵的,钱虽好,可是也得看能不能收,上次那是顺手之劳,收就收了,这次还啥都不知道呢,他又怎么肯拿,当即就推到了一边,“喻哥儿,你这是啥意思,我这忙要是能帮上那肯定帮,怎么能要你的钱。”
段杰笑着把铜钱往伙计手中一放,“王大哥尽管放心,这忙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我只是想跟你打听一下这镇上的几家酒楼。绝不会做让你为难的事。”
“喻哥儿,你打听酒楼做什么?可是要请人吃饭?”王成一脸的疑问。
段杰摆摆手,“我哪有钱请人去酒楼吃饭啊,这不是今年种了不少菜,想卖到酒楼一些,就想找人打听下这几家酒楼的情况。王大哥你也知道的,我们庄户人家,平时哪有闲钱去酒楼吃饭,我连这镇上有几家酒楼都不甚清楚,这才想找个知晓的打听打听。”
王成一听是这事,也就放了心,“要说这镇上最好的酒楼,那就是醉仙楼了,往来的客商都知道这家,我们掌柜的也常在这里宴请。他家的采办是掌柜的亲戚,可不太好说话。”说着,王成指了指腰间的荷包,“要这个。”
要回扣啊。自己那一亩地能卖多少菜,给人回扣的话,有些不值当。段杰思忖片刻,道:“有没有生意差一点的酒楼,就是那种关不了门,也赚不到多少钱的。”醉仙楼这生意本来就好,添上几味味道好的蔬菜,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不如找那生意差些的,应该会更好说话。
“那应该是福运楼吧。”王成想了想,“这家酒楼也开了几年了,生意就没怎么好过,可能是菜的味道不如醉仙楼,我们掌柜只在那里请过两次客,就不愿去了,现在不过是勉强撑着而已。”
段杰一听就乐了,这正是他要找的,生意不好,那掌柜的肯定想让生意有起色,自己把这菜拿过去,对方要是觉得好,说不准还要来个长期购买。
因为收了段杰的钱,王成把他能知道的全说了一遍,包括那掌柜的喜好,店里几个伙计,大概的菜价。段杰道了谢,喜滋滋的从药铺里出来,去和桑峰汇合了。
“阿峰,走,咱们去福运楼去。”段杰手一挥,就准备拖家带口去那边谈生意了。
段杰三人走了没多远,就见一个颇为熟悉的肥硕身影探头探脑的从广善堂旁边的一家茶肆里走了出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桑峰那个婶子张氏。说来也巧,因为桑力得了口疮,吃了多少败火的,总不见好。听说广善堂有一味新药专治口疮,效果奇好,也不贵,一次抓个几文钱的就能治好。今天这婆娘是特别来广善堂抓药的,哪里知道就遇上了桑峰他们。一开始张氏还想上去刺几下桑峰,不过在听到段杰喊的那声送药了,让张氏一下就停了脚步。
送药?这姓喻的小子不就是个在地里刨食的么,怎么给广善堂送起药来了。其实张氏一开始也并未多想什么,只是有着那种好探问八卦的心思。在张氏眼中段杰和喻实这两人都是坑过她的,见到对头好像跟大药铺扯上了关系,心中好奇那是自然的。
没一会张氏就见药铺的人从牛车上搬下来几个瓶子,接着段杰就跟人进了内堂,好半响才出来,出来时还有药铺伙计笑容满面的送着。这可就给了张氏太多的想象空间了。接着又听到段杰说要去福运楼,这就更让张氏想入非非了,虽说福运楼生意不怎么样,可是平常人家谁舍得去酒楼吃饭,何况这还是个庄户人家,那些望天吃饭的,一辈子也不见得舍得来吃一次酒。
这人莫非是发了财?看着段杰他们离去的背影,张氏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前年这个姓喻的小子好像还没过的这么滋润吧,不说他,单看桑峰,穿的衣服上连个补丁都没,连鞋子也是新的。这要不是赚了钱,怎么会舍得给一个奴才穿这么好的东西。
张氏心中猫抓一样,翻回身就去跟茶肆的老板打听去了。这药铺每天人来人往,来的人多了去了,茶肆的老板自己家的生意都忙不过来,又怎会天天盯着人家药铺,看药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段杰又没来他这里歇过,一年里来这广善堂也不过四五次,谁能记得他。除非有心人注意,否则谁会管他来做什么,因此那茶肆的老板一问三不知,张氏却不死心,又去了药铺周围的几家小店打听,结果就一人记得段杰来过几次,前几次像是背着东西,这次拉了牛车过来,但是具体是啥,却是不清楚。
张氏有心去问广善堂的伙计,人家又怎会理会她,而且看那伙计跟喻家的那贱人关系颇好,那人定不会如实相告。思来想去,张氏决定还是先回家跟桑力商量商量此事。
段杰哪里知道他们走后,又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找到福运楼,把牛车停在边上,嘱咐桑峰看好车和团团,就进去找人谈生意去了。
“给贵酒楼报喜了。”段杰一进门便笑眯眯的来了这么一句。生意人最是迷信这个,你说来报喜,一般的店家是不会轻易就辇人的。
“这位小哥,何喜之有啊?”店小二看着段杰的穿戴打扮,不像是来吃饭的客商,却也不像是讨食的,便耐下性子问了一句。
“恭喜贵酒楼的生意要节节高了。”
“多谢您吉言,这位小哥怎么看出我家生意要节节高了。”左右酒楼也是没什么生意,那掌柜干脆就停了手中的事,出来听段杰扯淡。他见段杰年纪不大,穿的干干净净,口齿伶俐,觉得听听对方说说,夸夸也没什么。若是说的好了,给他几个钱也是行的。
“因为我给贵店带了一种菜,贵店若是用这菜炒了出去卖,客人必定吃了一回想两回,吃了两回想三回,可不就是生意节节高。”
掌柜的和那伙计都噗的一声笑了起来,见过推销菜的,还是第一次见人这样推销的,那伙计见段杰面嫩,便想逗逗他,“那这菜可是真不得了,小哥也把这菜拿出来让我们见识一二如何。”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段杰丢下一句等着,回了牛车一气儿就把菜筐搬到了店里,“呐,掌柜的,我也不说大话,这菜看着普通,味道却是不普通。你就让人拿下去,炒上那么一盘,再用你们店里本来的菜炒一盘出来,自己尝尝,对比下味道,就知道咱不是那打诳语的。”
第36章
“那就拿下去炒一盘吧,让我们也尝尝小哥这菜,到底是哪里不同。”周掌柜说着,就让厨房的人把菜搬了进去,又对店小二道:“给这小哥拿十文钱过来。”平心而论,周掌柜给这价钱算是不错了,现在青菜一文钱三斤,甚至更便宜,段杰这一筐菜也就是二十多斤的样子,给十文绝对算不少了。可是段杰费了这番功夫怎么就为这区区十文。
当即正色道:“掌柜的,并不是我说大话,这菜您只要尝了就知道,这筐菜我也不要钱,就是让您尝个味儿的,您觉得好了,咱们再说以后的事,您要是觉得不好,我立刻走人。您看如何?”
周掌柜看着段杰这一脸的自信,也起了几分好奇心,这小哥的菜莫非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成,怎么来的这么大的信心。这个疑问在那两盘青菜端上来之后,迅速的消失了。
只尝了一口,周掌柜就变了脸色,这味道!这么好味的青菜他以前也吃过一次,不过是在京城最大的那间酒楼里吃到的。那家的主厨最拿手的不是那些大菜,而是把家常菜做的出乎意料的美味。而他家酒楼请的这个厨子,说句不好听的,连给那大师傅提鞋都不配。要不是他请不来好的,怎会让这人占了主厨的位置。可是现在,这道菜跟那大师傅做的味道竟然不相上下。不是主厨的本事的话,那就是这菜本身好的可以忽略掉掌厨者的手艺。
周掌柜马上看向段杰,“小哥家种了多少这种青菜,我们福运楼全包了。”
这决定下的可真够快的,段杰心中颇有点佩服周掌柜的魄力,“掌柜的,您别急,这青菜我家不过种了两分地,除了这青菜外,我家的菜地里还有其他的菜,味道都要好出其他菜蔬太多。这会还没长成,再有一个多月,那些菜也就该下来了……”
段杰话还没说完,周掌柜马上打断道:“那些菜我们福运楼一并要了,多少钱,小哥你开价吧,只要不是太离谱就行。”
成了,段杰心中喜不自禁,这一趟算是没白跑,那亩地的菜全推销出去了。“这样吧,掌柜的派人来我们这里收菜,不管什么菜,都是一斤两文钱,您看如何。”
周掌柜犹豫了片刻,两文一斤是贵了点,“小哥能不能再便宜点,小店这生意,这些钱……。”说这话的时候,周掌柜也是有些担心的,他担心段杰不满意,要把这菜卖到其他酒楼去。
“若还是嫌贵的话,掌柜的就派人来我们村里收吧,我正好省了一趟趟去镇里的功夫,掌柜的派人过来收,那就两斤三文,这个价钱已经是底了,不能再便宜了。”段杰正烦着一趟趟往镇上运菜呢,降点价钱倒也无所谓,而且少要点,也算跟人拉了点交情。
事实上段杰并不打算以后就卖菜了,做了这一单生意后,回去他就准备把菜种分给村里宋叔他们去种,这客户也是现成的,价钱也谈妥了。到时候宋叔宋婶他们就等着收钱吧。一亩地的菜,只要能精心照顾好了,怎么说也能收个几千斤,两斤三文,那可是不少钱。不过这钱虽说好赚,却也赚不到太多。酒楼毕竟吃不下太多蔬菜,镇上的酒楼也就几家,就是把他们的菜全收了也要不了几亩地。
周掌柜没想到段杰这么干脆大方就让了价钱,忙拿纸出来,两边写了契约,定好收菜的时间,价钱,段杰揣着契约就出了门。
周掌柜把段杰送出门,一个人在那里激动了好半响,接着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嘱咐伙计不准把今天的事说出去,又去厨房吩咐了炒菜的厨子。这也算是商业机密了,万一让醉仙楼知道,插进来一脚,他这酒楼也就不用开了。暂且不说掌柜的怎么在那里设想酒楼以后的前景。事情办妥,段杰带着桑峰和团团在镇上好好逛了一番,直到天色渐晚。
回村子的时候,团团早已经累的睡着了,小家伙跟着他爹在镇上玩了一天,早就困了,虽说睡着了,小手却还是紧紧攥着段杰今天给他买的拨浪鼓。
第二天,急不可待的周掌柜就带着伙计来了一趟河口村,这事毕竟关系到他家酒楼的未来,全交给伙计当然不行,他这一趟,也带着个踩点的性质。
段杰领着他们去了菜地,一路上引来不少村人侧目,周掌柜那身穿着在乡下着实是有点显眼的。村人都纷纷议论着喻实从哪里找的有钱人,来村里做什么。几个好事婆娘直说喻实是打算改嫁了,这是找了夫家来相看了。顺便再让夫家看看他家的那两亩良田。
这种毫无理论的猜测竟也得了不少人的认同。不过等他们跟到了菜地那里,这些人的下巴可就掉了地了,周掌柜让伙计下去一起跟段杰摘菜,足足摘了几大筐才停了手。伙计拿麻布袋子装了菜称了重,一共一百四十一斤,段杰抹了个零头,收了210文。两边交菜收钱的场面被村人看在眼中,一下就炸了锅,原来实哥儿今儿个不是相看丈夫,而是卖菜。而且这菜并没摘走多少,就卖了这么多钱。周掌柜给钱的时候,村人虽说没人能去数,可那大概的量还是能算出来的。
有人就算起了段杰田里的菜,按照这个价钱能换多少钱。更有精明的,已经偷偷让家里人去摘菜,准备私下卖给周掌柜这个冤大头。却不知段杰早已跟周掌柜的说过,这村里现在种这种菜的只有两家,另一家的菜种的极少,并不够卖。所以村里如果有其他人卖菜给他,那味道他是不保证的。因此周掌柜见了来卖菜的,也没多加理会,领着伙计就走了。
到周掌柜走后,段杰收拾了一下菜地就准备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已经被好奇无比的村民团团围住了。七嘴八舌的问他这卖菜的事。村里也有种菜稍微多种了一些的人家,那简直就是眼馋了,那么一点菜就换了那么多钱。喻实家的菜味道好,村里大多数人都知道。可是也就是知道罢了,并没多少人放在心上,一盘味道稍好的青菜而已,有什么了不得的,什么菜不能吃啊。
可谁会想到这菜能卖出这样好的价钱,问段杰要菜种的人越来越多。段杰当然不能给,先不说别的,这么多人都给了,明年村里的地都种成菜。那么多菜出来,这就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了,价钱肯定要回落,酒楼也吃不下这么多。菜又不能久放,还耽误了种粮。因此只推说,这菜种他手中也没多少,今年除了自家种的,前几天分出去一些,现在剩的也只有几分地的菜种了。没成想,段杰才刚回屋拿出这菜种,立马就有一家人拿了钱,说要买下来。段杰瞅了一眼,正是买他家地的那个田三。
“实哥儿家里也不易,我就拿钱买这菜种好了。”说着,田三特别主动的把钱放到段杰手中。
喻实家中不易,这话要是搁在两年前,还有人赞同,可是现在谁还会这样想,先不说卖药的赚的钱,就他家养的那些羊,到了年底就是一大笔钱。随便种个菜又赚了这么多,看看那过年的新衣裳,买的小牛犊,现在实哥儿家在村里绝对是过的好的了。说喻实家中不易,你当时在他最难时买他家地的时候也没少还价。当然这话大家也只是在心中暗想一下。但是不管怎么说,田三把菜种弄到手了。其他人也只能后悔自己晚了一步,没拿钱出来。
看着村人散去,段杰才算松了口气。回了家,段杰没急着做饭,而是考虑起了种子的问题。农场改良过的菜种跟外面的不同,但是种个几次也就会被同化了。这个段杰还知道,高产的粮食种,每次留种再种,产量都会降低一些,几次后就跟普通的差不多了。这就给段杰带来了一个小麻烦,他得经常拿种子出来。
前几次推到广善堂身上还好,推的次数多了,肯定有人会想去广善堂那边寻种子来源,到时候他又推到谁身上呢。
干脆,自己装出培育种子的模样好了,就说后来的种子都是自己培育的,这样也不用再编什么瞎话了,而且当村人知道自己有一手培育种子的本事,他们的嫉妒情绪会小许多,因为都想从他这边拿种子,都想从他这边得到实在的好处。
不过培育种子,该怎么伪装呢,段杰又想挠墙了。不管了,今年就要开始装,而且一定要装出样子来。
团团趴在他爹腿上,看段杰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小家伙拿着手中的拨浪鼓在段杰面前摇了起来。一边摇,一边去拍段杰的肩膀。这动作,完全是在模仿昨天段杰哄他的那一套。
段杰哭笑不得,这小家伙,抱着团团狠狠亲了一口,“团团真乖。走,爹爹带你去看小,看羊咩咩。”
“咩。”团团提出自己的要求。“好,咱们看咩。”因为桑峰出去割草还没回来。段杰就从牧场拿了一小把牧草给团团,小家伙一脸兴奋的拿着草摇摇晃晃的过去喂小羊了。
第37章
再说张氏,回去后就跟桑力说了这事,两人先是骂了一阵喻实和桑峰。又琢磨起喻实是怎么发的财,到底赚了多少钱。尤其是张氏,心中忿忿不已,把桑峰白白骗走,损失了十两银子,她每每想起这事来就是割肉一般的疼。
“过几天你就去河口村那边探听一下。”桑力想起前年的那事,肝儿还气的颤疼,现在对方竟然发财了,这简直是老天无眼,竟然让这种讹诈他人的小人发了财!
几天后,张氏到了河口村,她也不进村去问,只在村口打听村里的媒婆是哪家。这张氏确实不傻,若问一个村里最了解村民家里情况的是谁,不用去找别人,问媒婆最是便利。
平日里也常有其他村的人来这里找媒婆托着打听村里那些没成亲的后生们,所以张氏也并没引起人的怀疑。张氏虽说前年来过村里一趟,可这两年她的脸圆了不止一圈,若不是熟人还真认不出她来。那村人把她就领到了村里的王媒婆那边。
张氏先是问了问村里待嫁的几个闺女和双,说了没一会,就说自己在外面听说这村里有一个守寡的双,姓喻,特别能干,人长的也好。
这话一说,王媒婆就唉声叹气起来。这当媒婆的,你说成的次数多了,别人来找你保媒的自然会更多。可是这喻实,着实让王媒婆吃了几次闭门羹。她去年就找过,可是对方只丢下一句他要娶媳妇,把王媒婆给噎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今年喻实就更不得了了,卖药,养羊,种菜,都赚了钱,不知有多少光棍拖她去说这个媒,甚至还有几个家里条件不太好的年轻后生也开了口。按照王媒婆的意思,这么多人你好歹挑一个,看不上那些老光棍,还有年轻点的后生呢,结果全给拒了。
“怎么,莫非这小哥眼光太挑?他不是守寡了么,还带着个孩子……”张氏佯装不解。
“这位大嫂,你是不知道啊,这小哥儿虽说是守寡,可也才刚十,年龄并不大。而且真叫个能干,这两年可是赚了不少钱!去年冬天,广善堂那边来人买他的药,据说定金都给了二十两呐。不过听他说,这本钱也得花不少,可是花的再多,也必定是赚了的,最少也得有个几两银子吧。今年初春,他又种了一亩地的菜,本以为他是糊涂了,谁知道前几天有人来收他这菜了,几筐菜就给了一大把铜子。那人还说继续按照这个价钱收,依我看,这一亩地,喻家这小哥最少能赚三四两银子。”王媒婆这一通分析可是让张氏心痒难耐了。
照着这么一算,这人一年赚的可真是不少,这还是只一年,若是多上几年功夫,那钱岂不是更多了。
“难道这喻家小哥就真的不打算嫁人了?这么好的条件,才这么年轻,他不会是已经有相好的吧。”张氏故意问道。
王媒婆一听这话,顿时觉得像是有那么几分道理,但又一细想,平日里,喻实除了下地干活,就在家里呆着。并没跟什么男人有来往,也没跟哪个后生调笑亲近过。家里还有两个小的,就是想偷人,估计也不好偷。“他说他要娶媳妇,所以不肯嫁人。”说着,王媒婆就长叹了口气,喻实这条件想嫁人容易,可是想娶媳妇那可就难了。生育过的双身体不如男人,大部分人家还是不愿让自家的闺女或者双嫁他的。
王媒婆说了半天,张氏也没说到底要不要找人提亲,最后塞给了王媒婆三枚铜板,算是麻烦她这么久的茶水钱。王媒婆捏着手中的三个铜板,颇有些失望,本以为能拉到一个生意呢,谁知对方又是跟其他人一
恋耽美
瞅瞅。”钱氏正是刚刚在旁边打趣的人之一,这会钻了出来,扒了扒王婶的菜篮,“嘁,这不就是咱们吃的青菜么,还什么上好的菜种。”说着,就哧哧的笑了起来。
“去去,这菜不吃是不知道的。”王婶也懒得和这群好事婆娘们闲扯,挎着菜篮扭身就回家了。
王婶走了没多远,就见另一个跟喻实相好的大婶也挎着个篮子过来摘菜了,这可把那些看热闹的人给新鲜了,这两家的婶子平日可并不是那爱占小便宜的,今天怎么都跑到喻实家地里摘菜去了,“他家的菜真那么好吃么?”“我也要点尝尝好了,张婶,你这篮子先借我用下。”钱氏对于占便宜的事向来是一马当先,当仁不让的。
“实哥儿,忙呢。”钱氏站在菜地边上跟段杰打着招呼。
段杰正在那边绑歪了的黄瓜架子,听到背后有人喊,扭头一看,正是村里最大的大嘴巴,钱氏。正好需要她宣传,这货自己就跑过来了,还真是够快的。
“钱嫂,什么事啊?”段杰直起身,捶了捶腰。
“实哥儿,听说你这地里的菜跟其他人种的不一样,嫂子摘点尝尝鲜啊。”钱氏说着,也不待段杰回话,自己就跳了下来,手脚麻利的摘起了菜。
本来这些菜他也就是为了让大家尝尝,好让人相信他手中的种子是不一样的。段杰也就没管,钱氏摘了满满一篮子,用手压了压,又摘了几把才心满意足的住了手。
钱氏走了没一会儿,段杰把地里的活也弄的差不多了,眼看着也快中午饭了,段杰就去树荫那里准备抱团团回家。树荫下坐着两个同村的媳妇,带着两个小孩子。那两孩子大了团团一点,也就是两岁左右。三个小家伙经过这一上午,已经混熟了。团团跟那两小孩玩的都忘了去当他爹的跟屁虫了。
这三娃话还都说的不怎么清楚,却聊的热火朝天。远远的就能听三个小不点咕叽咕叽说着大人完全听不懂的话,他们自己聊的还挺开心。
“团团,回家吃饭喽。”段杰一把抱起小家伙,好家伙,越来越沉了。
“实哥儿,回去啊。”一个媳妇笑着问道。
“是啊,回去吃饭了。都快晌午头了,吴嫂还不回去。”段杰随口回道。
“不用急着回去,今天该我家嫂子做饭了。实哥儿,嫂子听说你那菜地里的菜跟其他的菜不一样,是咋个不一样啊?”吴嫂瞅着段杰问。
“也没啥不一样的,就是我托人弄的一些菜种,说是种出来的菜好吃,我就想先种一季看看。如果真跟那人说的一样,我还要托他再弄些种子回来,听说那地方的粮种也好,收的多,还耐旱。要是行的话,我也想试试。”段杰顺势把他早就编好的话说了出来。
“实哥儿,那粮种要是真不错的话,可记得帮嫂子买点。”吴嫂笑道。
段杰抱住有些不耐的团团,小家伙见他爹一直跟人聊天,就是不走,就撑着想下来继续玩,“成,吴嫂,想吃菜就去我地里摘啊,这菜可好吃了。”
“行,你快回去吧。”“嫂子我先走了啊。”段杰跟人道了别,拍了团团的屁股一下,“跟人说句话都闹,记住了,以后爹爹跟人说话的时候不许这样。”
团团贴着脸蹭了蹭段杰,小嘴在他爹脸上啃了一口,以示讨好。
第二天,段杰去菜地的时候,发现自家菜地的青菜被略略摘了一些。不过这也没啥在意的,这菜村里人就是觉得好吃,也不会为了占便宜摘个没完。
传言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上午段杰浇水的功夫,已经有两三个人来他这边讨要青菜了。按照这个速度,段杰觉得两三天内村里人都会传遍这事。
果不其然,下午就有几个人来问段杰那菜种的事了,段杰也没敢给太多,毕竟后面肯定还有人来问,一人给了点足够自家种着吃的,说是让他们试试,又说等麦收后,他还要托人买玉米种,据说是极好的粮种。
菜种好不代表粮种就好,多数人还是只讨要了些菜种,至于段杰说要买的粮种,却是没几个人敢放话要。段杰也不着急,反正等这些菜收了之后,他就会在地里种些玉米,就用农场留的种子。到时候,那些玉米绝对能让这些村人吃上一惊。当然,宋婶家也要给,要让他们跟着自己一起种。
到了三月初,段杰家的母羊有一只下崽了。这只羊是在晚上生的小羊,并没费什么劲。第二天早上桑峰出来放羊的时候,发现羊圈里多了一只正在吃奶的小羊,顿时吓了一跳。
“喻哥,生了。喻哥,生了”桑峰高兴的几乎语无伦次,他等这几只小羊已经等了很久了。
段杰被那句喻哥生了一下就给惊起来了,“生什么了!”
“咱家的羊生了。”桑峰一脸的兴奋。
生了小羊,段杰虽说高兴,却也不会乐成桑峰那个样子,“生了几只?”
“一只。”桑峰说着,又跑了出去,准备给那些羊加餐。段杰打了个哈欠,出去看小羊了。
对家里多了只小羊最兴奋的,其实不是桑峰,而是团团。小家伙从吃饭的时候就要蹲在那里看小羊,到段杰收拾完厨房,准备下地干活的时候,还不打算离开羊圈。
“咩,要咩。”团团在段杰怀里哼唧着,“好,回去就给你羊咩咩。”段杰哄着。
过了一会儿,某团子,“咩,找咩。”“等爹干完活了。”
“咩。”“等等!”
就这样跟段杰咩了一路。弄得最后段杰听到咩字就想挠墙。
当初第一次配上种的总共有三只羊,剩下的两只没两天也各生了只小羊,把团团和桑峰乐的不得了。
三只小羊断奶后,段杰又开始每天给团团喂羊奶了。三只羊呢,一天能挤好几斤奶,足够全家喝的了。可惜最近这段时间,团团吃惯了他爹做的各种好吃的,鱼肉蛋菜,每天换着花样吃,这有些腥膻的羊奶,小家伙就果断拒绝不喝了。
段杰想把这羊奶送出去,村里却没几家愿意要的,除了刚生的小娃娃,没人愿意喝羊奶,味道实在是不太好,其实他自己也没喝下去。最后段杰只能把所有的羊奶都收到了牧场的仓库里,准备在夏天的水果下来后做成甜品吃。
☆、第35章
三月末,地里的青菜便都长的差不多了,西瓜霜也已经存了七八十斤了,段杰借了宋婶的牛车,准备去广善堂把这些西瓜霜交上去,顺便再把这些菜卖掉。这次他不准备去市集卖,他要拉到镇上几家酒楼那边试销。既然是试销,也不用带太多,带个二三十斤也就差不多了。
桑峰跟团团也一起去了,段杰的打算是,卖完这些东西,还有时间的话,大家就四处去逛逛玩玩,看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买一些回家。不过他却没想到,今天这一趟出行,竟招来个不小的麻烦。
这天并不是赶集的日子,村里也没人趁着牛车去镇上,段杰一家三口独霸了整个牛车,晃晃悠悠的就去了镇上。现在正是春暖时分,一路上,段杰拿出早已准备的各种点心零嘴,和团团两人吃个不停。桑峰瞅着两人相似的吃相,暗道果然不愧是父子俩。
“掌柜的可在,我来送药了。”为了不影响药铺的生意,段杰特别把牛车停到了远处。西瓜霜在车上放着,段杰空着手就上了门,五十斤重的东西呢,装了好几个瓶子,他可不想自己搬。
“哟,喻家小哥来了,你这药可算到了,我们掌柜的还说再不来就去你那边催催呢。”迎出来的那个伙计叫王成,正是段杰前几次打交道的那个伙计,段杰见了他,忙打了招呼,又问道:“王大哥,上次我那个同村的大哥又来抓过几次药?”
“没多少次,那人抓药也就花了一两三钱银子,正好,我说要趁着这次你送药的机会把那剩下的钱还了你。”说着,王成忙进去称了一两七钱的银子,给段杰拿了出来。
段杰又谢了王成,把银子收下,两人正说着话,药铺的掌柜进来了。因为都是契约上说好的,所以也没什么好讲,大家也不过就是寒暄几句。掌柜的验了药,称了重,给段杰打了收药的条子,上面盖着印信。至于钱,到下次交药的时候再付二十两。
段杰把这收条收好,贴身放了起来,这玩意可不能有个闪失,这可是他拿钱的凭据。办妥了这事,段杰并不急着走,而是跟王成打听起了城中酒楼的事。
“我说王大哥,我想跟你打听个事。”说着,段杰拿了十来个铜钱出来,先塞到了伙计的手里。
王成是个机灵的,钱虽好,可是也得看能不能收,上次那是顺手之劳,收就收了,这次还啥都不知道呢,他又怎么肯拿,当即就推到了一边,“喻哥儿,你这是啥意思,我这忙要是能帮上那肯定帮,怎么能要你的钱。”
段杰笑着把铜钱往伙计手中一放,“王大哥尽管放心,这忙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我只是想跟你打听一下这镇上的几家酒楼。绝不会做让你为难的事。”
“喻哥儿,你打听酒楼做什么?可是要请人吃饭?”王成一脸的疑问。
段杰摆摆手,“我哪有钱请人去酒楼吃饭啊,这不是今年种了不少菜,想卖到酒楼一些,就想找人打听下这几家酒楼的情况。王大哥你也知道的,我们庄户人家,平时哪有闲钱去酒楼吃饭,我连这镇上有几家酒楼都不甚清楚,这才想找个知晓的打听打听。”
王成一听是这事,也就放了心,“要说这镇上最好的酒楼,那就是醉仙楼了,往来的客商都知道这家,我们掌柜的也常在这里宴请。他家的采办是掌柜的亲戚,可不太好说话。”说着,王成指了指腰间的荷包,“要这个。”
要回扣啊。自己那一亩地能卖多少菜,给人回扣的话,有些不值当。段杰思忖片刻,道:“有没有生意差一点的酒楼,就是那种关不了门,也赚不到多少钱的。”醉仙楼这生意本来就好,添上几味味道好的蔬菜,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不如找那生意差些的,应该会更好说话。
“那应该是福运楼吧。”王成想了想,“这家酒楼也开了几年了,生意就没怎么好过,可能是菜的味道不如醉仙楼,我们掌柜只在那里请过两次客,就不愿去了,现在不过是勉强撑着而已。”
段杰一听就乐了,这正是他要找的,生意不好,那掌柜的肯定想让生意有起色,自己把这菜拿过去,对方要是觉得好,说不准还要来个长期购买。
因为收了段杰的钱,王成把他能知道的全说了一遍,包括那掌柜的喜好,店里几个伙计,大概的菜价。段杰道了谢,喜滋滋的从药铺里出来,去和桑峰汇合了。
“阿峰,走,咱们去福运楼去。”段杰手一挥,就准备拖家带口去那边谈生意了。
段杰三人走了没多远,就见一个颇为熟悉的肥硕身影探头探脑的从广善堂旁边的一家茶肆里走了出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桑峰那个婶子张氏。说来也巧,因为桑力得了口疮,吃了多少败火的,总不见好。听说广善堂有一味新药专治口疮,效果奇好,也不贵,一次抓个几文钱的就能治好。今天这婆娘是特别来广善堂抓药的,哪里知道就遇上了桑峰他们。一开始张氏还想上去刺几下桑峰,不过在听到段杰喊的那声送药了,让张氏一下就停了脚步。
送药?这姓喻的小子不就是个在地里刨食的么,怎么给广善堂送起药来了。其实张氏一开始也并未多想什么,只是有着那种好探问八卦的心思。在张氏眼中段杰和喻实这两人都是坑过她的,见到对头好像跟大药铺扯上了关系,心中好奇那是自然的。
没一会张氏就见药铺的人从牛车上搬下来几个瓶子,接着段杰就跟人进了内堂,好半响才出来,出来时还有药铺伙计笑容满面的送着。这可就给了张氏太多的想象空间了。接着又听到段杰说要去福运楼,这就更让张氏想入非非了,虽说福运楼生意不怎么样,可是平常人家谁舍得去酒楼吃饭,何况这还是个庄户人家,那些望天吃饭的,一辈子也不见得舍得来吃一次酒。
这人莫非是发了财?看着段杰他们离去的背影,张氏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前年这个姓喻的小子好像还没过的这么滋润吧,不说他,单看桑峰,穿的衣服上连个补丁都没,连鞋子也是新的。这要不是赚了钱,怎么会舍得给一个奴才穿这么好的东西。
张氏心中猫抓一样,翻回身就去跟茶肆的老板打听去了。这药铺每天人来人往,来的人多了去了,茶肆的老板自己家的生意都忙不过来,又怎会天天盯着人家药铺,看药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段杰又没来他这里歇过,一年里来这广善堂也不过四五次,谁能记得他。除非有心人注意,否则谁会管他来做什么,因此那茶肆的老板一问三不知,张氏却不死心,又去了药铺周围的几家小店打听,结果就一人记得段杰来过几次,前几次像是背着东西,这次拉了牛车过来,但是具体是啥,却是不清楚。
张氏有心去问广善堂的伙计,人家又怎会理会她,而且看那伙计跟喻家的那贱人关系颇好,那人定不会如实相告。思来想去,张氏决定还是先回家跟桑力商量商量此事。
段杰哪里知道他们走后,又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找到福运楼,把牛车停在边上,嘱咐桑峰看好车和团团,就进去找人谈生意去了。
“给贵酒楼报喜了。”段杰一进门便笑眯眯的来了这么一句。生意人最是迷信这个,你说来报喜,一般的店家是不会轻易就辇人的。
“这位小哥,何喜之有啊?”店小二看着段杰的穿戴打扮,不像是来吃饭的客商,却也不像是讨食的,便耐下性子问了一句。
“恭喜贵酒楼的生意要节节高了。”
“多谢您吉言,这位小哥怎么看出我家生意要节节高了。”左右酒楼也是没什么生意,那掌柜干脆就停了手中的事,出来听段杰扯淡。他见段杰年纪不大,穿的干干净净,口齿伶俐,觉得听听对方说说,夸夸也没什么。若是说的好了,给他几个钱也是行的。
“因为我给贵店带了一种菜,贵店若是用这菜炒了出去卖,客人必定吃了一回想两回,吃了两回想三回,可不就是生意节节高。”
掌柜的和那伙计都噗的一声笑了起来,见过推销菜的,还是第一次见人这样推销的,那伙计见段杰面嫩,便想逗逗他,“那这菜可是真不得了,小哥也把这菜拿出来让我们见识一二如何。”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段杰丢下一句等着,回了牛车一气儿就把菜筐搬到了店里,“呐,掌柜的,我也不说大话,这菜看着普通,味道却是不普通。你就让人拿下去,炒上那么一盘,再用你们店里本来的菜炒一盘出来,自己尝尝,对比下味道,就知道咱不是那打诳语的。”
第36章
“那就拿下去炒一盘吧,让我们也尝尝小哥这菜,到底是哪里不同。”周掌柜说着,就让厨房的人把菜搬了进去,又对店小二道:“给这小哥拿十文钱过来。”平心而论,周掌柜给这价钱算是不错了,现在青菜一文钱三斤,甚至更便宜,段杰这一筐菜也就是二十多斤的样子,给十文绝对算不少了。可是段杰费了这番功夫怎么就为这区区十文。
当即正色道:“掌柜的,并不是我说大话,这菜您只要尝了就知道,这筐菜我也不要钱,就是让您尝个味儿的,您觉得好了,咱们再说以后的事,您要是觉得不好,我立刻走人。您看如何?”
周掌柜看着段杰这一脸的自信,也起了几分好奇心,这小哥的菜莫非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成,怎么来的这么大的信心。这个疑问在那两盘青菜端上来之后,迅速的消失了。
只尝了一口,周掌柜就变了脸色,这味道!这么好味的青菜他以前也吃过一次,不过是在京城最大的那间酒楼里吃到的。那家的主厨最拿手的不是那些大菜,而是把家常菜做的出乎意料的美味。而他家酒楼请的这个厨子,说句不好听的,连给那大师傅提鞋都不配。要不是他请不来好的,怎会让这人占了主厨的位置。可是现在,这道菜跟那大师傅做的味道竟然不相上下。不是主厨的本事的话,那就是这菜本身好的可以忽略掉掌厨者的手艺。
周掌柜马上看向段杰,“小哥家种了多少这种青菜,我们福运楼全包了。”
这决定下的可真够快的,段杰心中颇有点佩服周掌柜的魄力,“掌柜的,您别急,这青菜我家不过种了两分地,除了这青菜外,我家的菜地里还有其他的菜,味道都要好出其他菜蔬太多。这会还没长成,再有一个多月,那些菜也就该下来了……”
段杰话还没说完,周掌柜马上打断道:“那些菜我们福运楼一并要了,多少钱,小哥你开价吧,只要不是太离谱就行。”
成了,段杰心中喜不自禁,这一趟算是没白跑,那亩地的菜全推销出去了。“这样吧,掌柜的派人来我们这里收菜,不管什么菜,都是一斤两文钱,您看如何。”
周掌柜犹豫了片刻,两文一斤是贵了点,“小哥能不能再便宜点,小店这生意,这些钱……。”说这话的时候,周掌柜也是有些担心的,他担心段杰不满意,要把这菜卖到其他酒楼去。
“若还是嫌贵的话,掌柜的就派人来我们村里收吧,我正好省了一趟趟去镇里的功夫,掌柜的派人过来收,那就两斤三文,这个价钱已经是底了,不能再便宜了。”段杰正烦着一趟趟往镇上运菜呢,降点价钱倒也无所谓,而且少要点,也算跟人拉了点交情。
事实上段杰并不打算以后就卖菜了,做了这一单生意后,回去他就准备把菜种分给村里宋叔他们去种,这客户也是现成的,价钱也谈妥了。到时候宋叔宋婶他们就等着收钱吧。一亩地的菜,只要能精心照顾好了,怎么说也能收个几千斤,两斤三文,那可是不少钱。不过这钱虽说好赚,却也赚不到太多。酒楼毕竟吃不下太多蔬菜,镇上的酒楼也就几家,就是把他们的菜全收了也要不了几亩地。
周掌柜没想到段杰这么干脆大方就让了价钱,忙拿纸出来,两边写了契约,定好收菜的时间,价钱,段杰揣着契约就出了门。
周掌柜把段杰送出门,一个人在那里激动了好半响,接着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嘱咐伙计不准把今天的事说出去,又去厨房吩咐了炒菜的厨子。这也算是商业机密了,万一让醉仙楼知道,插进来一脚,他这酒楼也就不用开了。暂且不说掌柜的怎么在那里设想酒楼以后的前景。事情办妥,段杰带着桑峰和团团在镇上好好逛了一番,直到天色渐晚。
回村子的时候,团团早已经累的睡着了,小家伙跟着他爹在镇上玩了一天,早就困了,虽说睡着了,小手却还是紧紧攥着段杰今天给他买的拨浪鼓。
第二天,急不可待的周掌柜就带着伙计来了一趟河口村,这事毕竟关系到他家酒楼的未来,全交给伙计当然不行,他这一趟,也带着个踩点的性质。
段杰领着他们去了菜地,一路上引来不少村人侧目,周掌柜那身穿着在乡下着实是有点显眼的。村人都纷纷议论着喻实从哪里找的有钱人,来村里做什么。几个好事婆娘直说喻实是打算改嫁了,这是找了夫家来相看了。顺便再让夫家看看他家的那两亩良田。
这种毫无理论的猜测竟也得了不少人的认同。不过等他们跟到了菜地那里,这些人的下巴可就掉了地了,周掌柜让伙计下去一起跟段杰摘菜,足足摘了几大筐才停了手。伙计拿麻布袋子装了菜称了重,一共一百四十一斤,段杰抹了个零头,收了210文。两边交菜收钱的场面被村人看在眼中,一下就炸了锅,原来实哥儿今儿个不是相看丈夫,而是卖菜。而且这菜并没摘走多少,就卖了这么多钱。周掌柜给钱的时候,村人虽说没人能去数,可那大概的量还是能算出来的。
有人就算起了段杰田里的菜,按照这个价钱能换多少钱。更有精明的,已经偷偷让家里人去摘菜,准备私下卖给周掌柜这个冤大头。却不知段杰早已跟周掌柜的说过,这村里现在种这种菜的只有两家,另一家的菜种的极少,并不够卖。所以村里如果有其他人卖菜给他,那味道他是不保证的。因此周掌柜见了来卖菜的,也没多加理会,领着伙计就走了。
到周掌柜走后,段杰收拾了一下菜地就准备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已经被好奇无比的村民团团围住了。七嘴八舌的问他这卖菜的事。村里也有种菜稍微多种了一些的人家,那简直就是眼馋了,那么一点菜就换了那么多钱。喻实家的菜味道好,村里大多数人都知道。可是也就是知道罢了,并没多少人放在心上,一盘味道稍好的青菜而已,有什么了不得的,什么菜不能吃啊。
可谁会想到这菜能卖出这样好的价钱,问段杰要菜种的人越来越多。段杰当然不能给,先不说别的,这么多人都给了,明年村里的地都种成菜。那么多菜出来,这就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了,价钱肯定要回落,酒楼也吃不下这么多。菜又不能久放,还耽误了种粮。因此只推说,这菜种他手中也没多少,今年除了自家种的,前几天分出去一些,现在剩的也只有几分地的菜种了。没成想,段杰才刚回屋拿出这菜种,立马就有一家人拿了钱,说要买下来。段杰瞅了一眼,正是买他家地的那个田三。
“实哥儿家里也不易,我就拿钱买这菜种好了。”说着,田三特别主动的把钱放到段杰手中。
喻实家中不易,这话要是搁在两年前,还有人赞同,可是现在谁还会这样想,先不说卖药的赚的钱,就他家养的那些羊,到了年底就是一大笔钱。随便种个菜又赚了这么多,看看那过年的新衣裳,买的小牛犊,现在实哥儿家在村里绝对是过的好的了。说喻实家中不易,你当时在他最难时买他家地的时候也没少还价。当然这话大家也只是在心中暗想一下。但是不管怎么说,田三把菜种弄到手了。其他人也只能后悔自己晚了一步,没拿钱出来。
看着村人散去,段杰才算松了口气。回了家,段杰没急着做饭,而是考虑起了种子的问题。农场改良过的菜种跟外面的不同,但是种个几次也就会被同化了。这个段杰还知道,高产的粮食种,每次留种再种,产量都会降低一些,几次后就跟普通的差不多了。这就给段杰带来了一个小麻烦,他得经常拿种子出来。
前几次推到广善堂身上还好,推的次数多了,肯定有人会想去广善堂那边寻种子来源,到时候他又推到谁身上呢。
干脆,自己装出培育种子的模样好了,就说后来的种子都是自己培育的,这样也不用再编什么瞎话了,而且当村人知道自己有一手培育种子的本事,他们的嫉妒情绪会小许多,因为都想从他这边拿种子,都想从他这边得到实在的好处。
不过培育种子,该怎么伪装呢,段杰又想挠墙了。不管了,今年就要开始装,而且一定要装出样子来。
团团趴在他爹腿上,看段杰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小家伙拿着手中的拨浪鼓在段杰面前摇了起来。一边摇,一边去拍段杰的肩膀。这动作,完全是在模仿昨天段杰哄他的那一套。
段杰哭笑不得,这小家伙,抱着团团狠狠亲了一口,“团团真乖。走,爹爹带你去看小,看羊咩咩。”
“咩。”团团提出自己的要求。“好,咱们看咩。”因为桑峰出去割草还没回来。段杰就从牧场拿了一小把牧草给团团,小家伙一脸兴奋的拿着草摇摇晃晃的过去喂小羊了。
第37章
再说张氏,回去后就跟桑力说了这事,两人先是骂了一阵喻实和桑峰。又琢磨起喻实是怎么发的财,到底赚了多少钱。尤其是张氏,心中忿忿不已,把桑峰白白骗走,损失了十两银子,她每每想起这事来就是割肉一般的疼。
“过几天你就去河口村那边探听一下。”桑力想起前年的那事,肝儿还气的颤疼,现在对方竟然发财了,这简直是老天无眼,竟然让这种讹诈他人的小人发了财!
几天后,张氏到了河口村,她也不进村去问,只在村口打听村里的媒婆是哪家。这张氏确实不傻,若问一个村里最了解村民家里情况的是谁,不用去找别人,问媒婆最是便利。
平日里也常有其他村的人来这里找媒婆托着打听村里那些没成亲的后生们,所以张氏也并没引起人的怀疑。张氏虽说前年来过村里一趟,可这两年她的脸圆了不止一圈,若不是熟人还真认不出她来。那村人把她就领到了村里的王媒婆那边。
张氏先是问了问村里待嫁的几个闺女和双,说了没一会,就说自己在外面听说这村里有一个守寡的双,姓喻,特别能干,人长的也好。
这话一说,王媒婆就唉声叹气起来。这当媒婆的,你说成的次数多了,别人来找你保媒的自然会更多。可是这喻实,着实让王媒婆吃了几次闭门羹。她去年就找过,可是对方只丢下一句他要娶媳妇,把王媒婆给噎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今年喻实就更不得了了,卖药,养羊,种菜,都赚了钱,不知有多少光棍拖她去说这个媒,甚至还有几个家里条件不太好的年轻后生也开了口。按照王媒婆的意思,这么多人你好歹挑一个,看不上那些老光棍,还有年轻点的后生呢,结果全给拒了。
“怎么,莫非这小哥眼光太挑?他不是守寡了么,还带着个孩子……”张氏佯装不解。
“这位大嫂,你是不知道啊,这小哥儿虽说是守寡,可也才刚十,年龄并不大。而且真叫个能干,这两年可是赚了不少钱!去年冬天,广善堂那边来人买他的药,据说定金都给了二十两呐。不过听他说,这本钱也得花不少,可是花的再多,也必定是赚了的,最少也得有个几两银子吧。今年初春,他又种了一亩地的菜,本以为他是糊涂了,谁知道前几天有人来收他这菜了,几筐菜就给了一大把铜子。那人还说继续按照这个价钱收,依我看,这一亩地,喻家这小哥最少能赚三四两银子。”王媒婆这一通分析可是让张氏心痒难耐了。
照着这么一算,这人一年赚的可真是不少,这还是只一年,若是多上几年功夫,那钱岂不是更多了。
“难道这喻家小哥就真的不打算嫁人了?这么好的条件,才这么年轻,他不会是已经有相好的吧。”张氏故意问道。
王媒婆一听这话,顿时觉得像是有那么几分道理,但又一细想,平日里,喻实除了下地干活,就在家里呆着。并没跟什么男人有来往,也没跟哪个后生调笑亲近过。家里还有两个小的,就是想偷人,估计也不好偷。“他说他要娶媳妇,所以不肯嫁人。”说着,王媒婆就长叹了口气,喻实这条件想嫁人容易,可是想娶媳妇那可就难了。生育过的双身体不如男人,大部分人家还是不愿让自家的闺女或者双嫁他的。
王媒婆说了半天,张氏也没说到底要不要找人提亲,最后塞给了王媒婆三枚铜板,算是麻烦她这么久的茶水钱。王媒婆捏着手中的三个铜板,颇有些失望,本以为能拉到一个生意呢,谁知对方又是跟其他人一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