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纪事之盛世繁华——非言非默(7)
这段时日,皇帝行军在外,朝中的诸事由三殿三阁大学士并六部尚书决断,无法处理的急件由太后决断,非急件则直接送往了前线。这几日,皇帝临近京城,奏折就被快马加鞭,直接送到了御前。
太后虽然没有操心琐事,不过大致的情况,她还是知道的。
皇帝的理政处事能力,是值得她肯定的,没有辜负她多年来的悉心教导。可惜皇帝的心太大,想要拥有的东西太多,骨子里又颇有些喜欢恣意行事的性子,再加上他身边的那个人,这样的帝王对皇朝而言,也不知是福是祸。
太后想到这里,又想到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怕是看不到那么远以后的事,便有些无奈。
等皇帝回来后,哀家会提醒他一声,他可能会召见你,你心里要有个准备。沉默了一会儿,太后再一次开口。
是。绿珠恭恭敬敬应了一声。
皇帝召见她,肯定不是要闲话家常,太后这句话的意思,是准备要将自己手中最重要的力量转交给皇帝了。
两人正说着话,有女官来报,说二皇子要来给皇祖母请安,绿珠想退出已经来不及,就站到了一边。
这位由太后亲自抚养的嫡皇子,据说很得太后喜爱,有传言说,太后一直将他作为皇帝继承人在教导。
绿珠仔细看了他两眼,二皇子小小年纪,在太后面前说话行事已经有板有眼,想来传言不虚。
二皇子请安后,太后笑着问了他几句闲话,就打发他出去了,继续和绿珠说话。
哀家这几个皇孙中,就这个孩子最可怜,皇帝又常常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也实在是难为他了。如同所有爱孙心切的祖父母一样,孙子永远是好的,只有儿子才是应该被责备的,就算尊贵如太后,也不能免俗。
陛下必是爱之深,才会责之切。绿珠微笑着回话。
世人都说储位迟迟未定,是因为皇帝不待见二皇子,偏爱三皇子造成的。
绿珠现在可以肯定,未必是这个原因,先不说嫡庶不可废,长幼不可乱,光是太后对二皇子的这份喜爱之情,只要太后在世,就断断不会有别的皇子,能越过二皇子登上储位。
哀家知道皇帝的心思,皇帝想要一个宽厚仁慈的继承人,不过他也不想想,这是皇家后面的话,太后没有说下去。
皇家这两个字,已经道尽了一切。宽厚仁慈这种东西,在皇家一般是作为胜利者的装饰品存在。
但是皇帝需要一个宽厚仁慈的继承人,是在为他百年之后卫家以及他身边所有的重臣宠臣的家族考虑,所以她心中虽然对皇帝迟迟不立太子,略有不满,也没有在明面上表示出来。
殿下还年幼,太后娘娘不必急在一时。
不说这个了。哀家一直忘了问你一件事,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孩子真的是永宁侯的子嗣?
绿珠早就知道,太后召见她,必然会问这个问题,她也做好了准备,事到临头还是有些结舌。
是。那是一个意外。属下无能,辜负了太后娘娘的期待,请娘娘责罚。很多事情解释是无法解释的,而且有时候解释太多,更是让人起疑心,所以绿珠对这件事采取的应对方法就是直接认错。
算了,这些年你为哀家做了许多事,至今孑然一生,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太后摆了摆手,示意她不会再追究下去。其实事到如今,也没有追究的必要。就算没有那个孩子,皇帝要为永宁侯脱罪,也有的是办法,她只是没有想到,真的会有这么一个孩子而已,哀家累了,你告退吧。
是,属下告退。绿珠又行了个礼,才慢慢退到殿门口,走了出去。
外面冬日的暖阳,正懒洋洋地照射着大地,但是她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沿着来时的路,重新走了一遍,到了宫门口,绿珠上了送她来的马车,吩咐车夫去赵石的府邸。
赵石的府邸坐落在京城南区,离近卫营的驻地很近,车夫走了足足半个多时辰才到达。
赵家的门人早就得了关照,一见她,就把她迎了进去。
怎么样?主客寒暄落座后,绿珠没有客气,直接说起了来意。
世子答应了见面,不过需要挑一个隐蔽处方可,等他确定了地方,会让人过来送信。赵石对于她的直接也不以为意,原原本本将他收到的回话告诉了她。
他们曾经一起受训一起生活,彼此间有很深的了解。只是赵石后来由暗转明,又随着永宁侯在外几年,绿珠则一直负责幽州那边的事,后来又隐在黑暗中许多年,赵石没有想到,他们有生之年能在京城重逢。
有这必要?绿珠虽然对皇帝知道她回京后,可能会有的醋意,有了足够多的估计,还是觉得没必要偷偷摸摸成这个样子。
她那日让赵石代她送封信过去,主要目的是想探探儿子的口风而已,毕竟她这么利用了儿子,真的没那么厚的脸皮,直接找上门去相见。
相信我,绝对有这必要。永宁侯在府里多待一日陪陪儿子,都能让皇帝醋意横飞,一个有可能会成为永宁侯府女主人的女子的存在,会让皇帝忌惮到何种地步,赵石闭着眼睛也能估计出来。
为了大家的日子都安生一点,这场母子会面须瞒得严严实实才好。若皇帝那边瞒不住,至少侯爷那边要瞒住,否则的话,恐怕会有大麻烦要发生。
她就这么见不得人?那她过几日还要被皇帝召见呢?
绿珠不明白赵石在担忧些什么,赵石同样不知道,皇帝可能会召见她这件事,两个人叙了些别后离情,绿珠留下了联络的方法才告辞。
最后见面的地方,是在城郊某个向人租来的庄子里,母子两人坐下后,隔着桌子对望,相对无言。
未见面时,卫敏文有很多问题想问她,真到了见面的那一刻,他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孩子,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再能干的女人,在面对儿子的那一刻,也只是女人而已,绿珠才说了一句话,眼圈就慢慢红了。
很好,卫家上下都待我很好。卫敏文认真回答,不过语气有些冷。
虽然他的父亲无法用常理推论,但是毫无疑问,卫家上下都把他当真正的卫家子弟相待,疼他都是疼到了骨子里,关于这一点,卫敏文从来就没有否认过。
这就好,这就好,这样娘就放心了。绿珠语声哽咽,眼角开始有泪光闪烁。
见她这副样子,卫敏文就算有再多的怨言,一时间也无法对她恶言相向,他犹豫了片刻,才掏出怀中的素帕,递了过去。
绿珠接过来,一边擦一边抽泣,过了一会儿,她就感觉得到,刚才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下来,儿子一开始的那些敌意,在慢慢消散。
我真的是他的儿子?见她终于平静了下来,卫敏文问出了他最想问的那个问题。
他口中的那个他,自然是指永宁侯。
这个疑问压在了卫敏文的心头许多年。有时候那人试图亲近他,无果,神情黯然的时候,他强迫自己去相信这一点,但是很多时候,那些疑问却在他的心头盘旋,以至于父子两人相处时,总会莫名有些别扭存在。
是的。
有证据吗?这件事有无数的疑点存在,再加上眼前的人对他撒过无数谎,卫敏文有理由怀疑她没有对他说实话。
孩子,你可以怀疑我的话,但是你活着本身不就是证据?如果你真的是幽王余孽,皇帝怎么会允许你活下去?皇帝有无数的方法给永宁侯脱罪,但是他却用了最笨的那种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是永宁侯真正的儿子?如果皇帝在知道了真相以后,依然毫不顾忌地让你以幽王余孽的身份死去,有一天永宁侯发现了真相,哪怕是万一,皇帝恐怕都无法面对他,所以他最终选了那个方法。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个环环相扣的局,由太后授意,谢萌和她去执行。
一是要试试看卫衍在外乱来,皇帝会不会严惩他,就此丢开他,二就是要让卫衍身陷幽王余孽私纵案。
若卫衍在外乱来,皇帝也只当没这件事,什么都不去做,那么到了他日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启用这预留好的后手了。
有些事本来用不到她亲自上场,偏偏卫衍真的在幽州洁身自好,行事非常小心,身手又好,谢萌始终找不到机会下手,最后她在谢萌的拜托下出了手,把两件事并成了一件事。
当年,她其实留了条退路,想要送一个人情给皇帝以及皇帝身边亲近的人,但是不知何故,皇帝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没有做出一丝防范,最后事情才会变成那样。
为什么?既然他与幽王毫不相干,为什么要把他陷入死局,他相信她有无数的办法达成目的,为什么也要用最笨的那种。
你的存在是个意外,我没有预料到,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那时候你一天天在我肚中长大,我慢慢理解到一个母亲的心情。我的手上染过无数的鲜血,但是那时候我竟然对一个可能会失去孩子的不知名的母亲,有了恻隐之心。如果是一个毫不相干的孩子,在这样的局中必死无疑,但是如果是你的话,皇帝会让你活下去。
绿珠当日与谢萌分开后,去南边施行钓鱼计划,要钓的是真正的幽王余孽,需要一个孩子做道具,她本来想在路上随便买一个孩子来使用,但是她意外有了个孩子,最后改了主意。
在这样的局中,真正的幽王余孽,必死无疑,毫不相干的孩子,也活不了,但是永宁侯的子嗣,皇帝就算有些不高兴,也不会下狠手。
如果万一呢?卫敏文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答案。
他的母亲可真敢赌,只要那时候稍有不慎,他现在就不会在这里了。
不会有万一。
见她说得这么肯定,卫敏文没有继续问下去。很显然,当年他们的居住地被泄露出去,后来他们被擒,都是局中的一部分。这一局,看样子玩得的确足够大。
你今日要见我,不会是为了问我好不好吧?他们是母子,对彼此知之颇深,卫敏文不相信她今日来见他一面,目的会这么简单。
我这次来见你,一来是看看你过得怎么样?二来却是想问问你,对以后有什么打算?你过了年就要满十五岁了,不知道有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件事?卫家的确可以给你安定富足的生活,但是卫家同样有无数麻烦缠身,作为卫家的子弟,特别是永宁侯的世子,若没有一点打算,以后想要过好日子,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绿珠在脑中组织了一下语言,才将她今日真正的来意道出。
她说得没错,要当永宁侯世子,的确不是件容易事。卫敏文闭了闭眼睛,想到那些在他临出门的时候,还要他操心的琐事,额角就开始突突地痛。
卫家如今恩宠太过,皇帝在时或许不会怎么样,但是他日新帝登基,对于卫家这样的权臣世家,难免会忌惮十分。你若出仕,恐怕不太合适,但是不出仕的话,太平日子也很难过下去。见儿子听了她的话,没什么反应,绿珠又添了把柴火。
你有什么建议?卫敏文不是笨蛋,如今卫家的宗旨就是低调,不过有父亲在,这低调根本没法保持,因为皇帝时不时就要加恩,皇帝在时没什么,到了他日,却是祸起的根源。
叫娘。绿珠不再继续说下去,开始提要求了。
卫敏文愕然,然后无语。
他早就有了身为卫家人的觉悟,很想知道如何做才能避祸,最后,他只能咬牙低头:请问娘有什么建议?
绿珠勾了勾手指头,示意儿子把脑袋凑过来。
卫敏文对她这个如同招呼阿猫阿狗般的动作极为不满,不过为了听一听她的建议,还是乖乖将脑袋凑了过去。
绿珠奸计得逞似的笑了起来,附在他耳边说了一阵。
第十章 吾家有儿
卫敏文刚进侯府的大门,守门的家人就向他禀告,说侯爷回来了。
信上不是说明日才到京吗,怎么今日就回来了?
卫敏文听到这个消息,愣了一下,转念想到今日回来也好,正好有件事,他想和父亲商量一二。
他就没有耽搁,直接去了正院请安。
不过他到的时候不巧,侍女们说侯爷正在沐浴,请他在外面的厅里坐下,稍等片刻。
大概等了一炷香的功夫,卫敏文听到里面有卷帘的响动声和说话声,急忙站起来整了整衣衫,躬身准备请安。
坐吧。卫衍坐在主座上,受了儿子行的礼,示意他在下首坐下来说话。
他仔细问了问儿子的身体学业近况,又问了家中诸人的情况,感觉到一年多没见,儿子不但身体长高了不少,说话行事间,更见刻板稳重,没有一丝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应有的活泼烂漫,心中不禁有些怅然。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过了儿子的童年,本以为可以弥补他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猛然间他却发现,儿子似乎已经越过了少年时期,直接长大成人了。
别的父亲碰到他这种情况,或许会发出吾家有儿已长成的欣慰之语,到了他这里,却只有内疚和无奈。对于亲人,他本可以给得更多,但是因为他自私地选择了另一个人,只能对他们亏欠良多。
卫敏文发现父亲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落,虽然不明白个中原因,不过本着为人子者,应有彩衣娱亲承欢膝下的本分,他很快换了话题,问起父亲这次出门在外,可有有趣的见闻。
话刚出口,他就醒悟到,这不是一个合适的话题。父亲这次是随军征战,不是去旅行观景,他问这个好像有点傻了。不过这虽然不是一个合适的话题,父子两人却都非常努力,愣是让这个不合适的话题延续了下去。
说起这个,卫衍突然想起他在双石镇上买的准备讨儿子欢心的礼物,急忙让人拿过来给儿子看。他这次带回来的土仪有几箱子,侍女们翻了一会儿,才翻到他要的东西。
东西呈上来,卫敏文看着眼前满满一箱子说是给他准备的瓜果干货蜜饯,心中非常无语,脸上的表情就有些僵硬,就算他想装出欣喜的表情,也需要一点时间来准备。
卫衍一直观察着儿子的表情,看到他这样,小心翼翼地发问:怎么,敏文不喜欢?
父亲的心意孩儿收到了,只是孩儿不喜欢吃甜的东西,如果父亲不介意的话,这些东西孩儿想转送给敏时弟弟。卫敏文本来想假装说喜欢,不过他害怕这次说喜欢,以后经常会收到这种礼物,最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并且又加上了一句,孩儿觉得这种礼物,小孩子会比较喜欢。
卫衍原想说你本来就是小孩子啊,不过看到儿子的表情,他还是明智地决定什么都不说。
恋耽美
太后虽然没有操心琐事,不过大致的情况,她还是知道的。
皇帝的理政处事能力,是值得她肯定的,没有辜负她多年来的悉心教导。可惜皇帝的心太大,想要拥有的东西太多,骨子里又颇有些喜欢恣意行事的性子,再加上他身边的那个人,这样的帝王对皇朝而言,也不知是福是祸。
太后想到这里,又想到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怕是看不到那么远以后的事,便有些无奈。
等皇帝回来后,哀家会提醒他一声,他可能会召见你,你心里要有个准备。沉默了一会儿,太后再一次开口。
是。绿珠恭恭敬敬应了一声。
皇帝召见她,肯定不是要闲话家常,太后这句话的意思,是准备要将自己手中最重要的力量转交给皇帝了。
两人正说着话,有女官来报,说二皇子要来给皇祖母请安,绿珠想退出已经来不及,就站到了一边。
这位由太后亲自抚养的嫡皇子,据说很得太后喜爱,有传言说,太后一直将他作为皇帝继承人在教导。
绿珠仔细看了他两眼,二皇子小小年纪,在太后面前说话行事已经有板有眼,想来传言不虚。
二皇子请安后,太后笑着问了他几句闲话,就打发他出去了,继续和绿珠说话。
哀家这几个皇孙中,就这个孩子最可怜,皇帝又常常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也实在是难为他了。如同所有爱孙心切的祖父母一样,孙子永远是好的,只有儿子才是应该被责备的,就算尊贵如太后,也不能免俗。
陛下必是爱之深,才会责之切。绿珠微笑着回话。
世人都说储位迟迟未定,是因为皇帝不待见二皇子,偏爱三皇子造成的。
绿珠现在可以肯定,未必是这个原因,先不说嫡庶不可废,长幼不可乱,光是太后对二皇子的这份喜爱之情,只要太后在世,就断断不会有别的皇子,能越过二皇子登上储位。
哀家知道皇帝的心思,皇帝想要一个宽厚仁慈的继承人,不过他也不想想,这是皇家后面的话,太后没有说下去。
皇家这两个字,已经道尽了一切。宽厚仁慈这种东西,在皇家一般是作为胜利者的装饰品存在。
但是皇帝需要一个宽厚仁慈的继承人,是在为他百年之后卫家以及他身边所有的重臣宠臣的家族考虑,所以她心中虽然对皇帝迟迟不立太子,略有不满,也没有在明面上表示出来。
殿下还年幼,太后娘娘不必急在一时。
不说这个了。哀家一直忘了问你一件事,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孩子真的是永宁侯的子嗣?
绿珠早就知道,太后召见她,必然会问这个问题,她也做好了准备,事到临头还是有些结舌。
是。那是一个意外。属下无能,辜负了太后娘娘的期待,请娘娘责罚。很多事情解释是无法解释的,而且有时候解释太多,更是让人起疑心,所以绿珠对这件事采取的应对方法就是直接认错。
算了,这些年你为哀家做了许多事,至今孑然一生,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太后摆了摆手,示意她不会再追究下去。其实事到如今,也没有追究的必要。就算没有那个孩子,皇帝要为永宁侯脱罪,也有的是办法,她只是没有想到,真的会有这么一个孩子而已,哀家累了,你告退吧。
是,属下告退。绿珠又行了个礼,才慢慢退到殿门口,走了出去。
外面冬日的暖阳,正懒洋洋地照射着大地,但是她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沿着来时的路,重新走了一遍,到了宫门口,绿珠上了送她来的马车,吩咐车夫去赵石的府邸。
赵石的府邸坐落在京城南区,离近卫营的驻地很近,车夫走了足足半个多时辰才到达。
赵家的门人早就得了关照,一见她,就把她迎了进去。
怎么样?主客寒暄落座后,绿珠没有客气,直接说起了来意。
世子答应了见面,不过需要挑一个隐蔽处方可,等他确定了地方,会让人过来送信。赵石对于她的直接也不以为意,原原本本将他收到的回话告诉了她。
他们曾经一起受训一起生活,彼此间有很深的了解。只是赵石后来由暗转明,又随着永宁侯在外几年,绿珠则一直负责幽州那边的事,后来又隐在黑暗中许多年,赵石没有想到,他们有生之年能在京城重逢。
有这必要?绿珠虽然对皇帝知道她回京后,可能会有的醋意,有了足够多的估计,还是觉得没必要偷偷摸摸成这个样子。
她那日让赵石代她送封信过去,主要目的是想探探儿子的口风而已,毕竟她这么利用了儿子,真的没那么厚的脸皮,直接找上门去相见。
相信我,绝对有这必要。永宁侯在府里多待一日陪陪儿子,都能让皇帝醋意横飞,一个有可能会成为永宁侯府女主人的女子的存在,会让皇帝忌惮到何种地步,赵石闭着眼睛也能估计出来。
为了大家的日子都安生一点,这场母子会面须瞒得严严实实才好。若皇帝那边瞒不住,至少侯爷那边要瞒住,否则的话,恐怕会有大麻烦要发生。
她就这么见不得人?那她过几日还要被皇帝召见呢?
绿珠不明白赵石在担忧些什么,赵石同样不知道,皇帝可能会召见她这件事,两个人叙了些别后离情,绿珠留下了联络的方法才告辞。
最后见面的地方,是在城郊某个向人租来的庄子里,母子两人坐下后,隔着桌子对望,相对无言。
未见面时,卫敏文有很多问题想问她,真到了见面的那一刻,他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孩子,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再能干的女人,在面对儿子的那一刻,也只是女人而已,绿珠才说了一句话,眼圈就慢慢红了。
很好,卫家上下都待我很好。卫敏文认真回答,不过语气有些冷。
虽然他的父亲无法用常理推论,但是毫无疑问,卫家上下都把他当真正的卫家子弟相待,疼他都是疼到了骨子里,关于这一点,卫敏文从来就没有否认过。
这就好,这就好,这样娘就放心了。绿珠语声哽咽,眼角开始有泪光闪烁。
见她这副样子,卫敏文就算有再多的怨言,一时间也无法对她恶言相向,他犹豫了片刻,才掏出怀中的素帕,递了过去。
绿珠接过来,一边擦一边抽泣,过了一会儿,她就感觉得到,刚才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下来,儿子一开始的那些敌意,在慢慢消散。
我真的是他的儿子?见她终于平静了下来,卫敏文问出了他最想问的那个问题。
他口中的那个他,自然是指永宁侯。
这个疑问压在了卫敏文的心头许多年。有时候那人试图亲近他,无果,神情黯然的时候,他强迫自己去相信这一点,但是很多时候,那些疑问却在他的心头盘旋,以至于父子两人相处时,总会莫名有些别扭存在。
是的。
有证据吗?这件事有无数的疑点存在,再加上眼前的人对他撒过无数谎,卫敏文有理由怀疑她没有对他说实话。
孩子,你可以怀疑我的话,但是你活着本身不就是证据?如果你真的是幽王余孽,皇帝怎么会允许你活下去?皇帝有无数的方法给永宁侯脱罪,但是他却用了最笨的那种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是永宁侯真正的儿子?如果皇帝在知道了真相以后,依然毫不顾忌地让你以幽王余孽的身份死去,有一天永宁侯发现了真相,哪怕是万一,皇帝恐怕都无法面对他,所以他最终选了那个方法。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个环环相扣的局,由太后授意,谢萌和她去执行。
一是要试试看卫衍在外乱来,皇帝会不会严惩他,就此丢开他,二就是要让卫衍身陷幽王余孽私纵案。
若卫衍在外乱来,皇帝也只当没这件事,什么都不去做,那么到了他日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启用这预留好的后手了。
有些事本来用不到她亲自上场,偏偏卫衍真的在幽州洁身自好,行事非常小心,身手又好,谢萌始终找不到机会下手,最后她在谢萌的拜托下出了手,把两件事并成了一件事。
当年,她其实留了条退路,想要送一个人情给皇帝以及皇帝身边亲近的人,但是不知何故,皇帝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没有做出一丝防范,最后事情才会变成那样。
为什么?既然他与幽王毫不相干,为什么要把他陷入死局,他相信她有无数的办法达成目的,为什么也要用最笨的那种。
你的存在是个意外,我没有预料到,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那时候你一天天在我肚中长大,我慢慢理解到一个母亲的心情。我的手上染过无数的鲜血,但是那时候我竟然对一个可能会失去孩子的不知名的母亲,有了恻隐之心。如果是一个毫不相干的孩子,在这样的局中必死无疑,但是如果是你的话,皇帝会让你活下去。
绿珠当日与谢萌分开后,去南边施行钓鱼计划,要钓的是真正的幽王余孽,需要一个孩子做道具,她本来想在路上随便买一个孩子来使用,但是她意外有了个孩子,最后改了主意。
在这样的局中,真正的幽王余孽,必死无疑,毫不相干的孩子,也活不了,但是永宁侯的子嗣,皇帝就算有些不高兴,也不会下狠手。
如果万一呢?卫敏文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答案。
他的母亲可真敢赌,只要那时候稍有不慎,他现在就不会在这里了。
不会有万一。
见她说得这么肯定,卫敏文没有继续问下去。很显然,当年他们的居住地被泄露出去,后来他们被擒,都是局中的一部分。这一局,看样子玩得的确足够大。
你今日要见我,不会是为了问我好不好吧?他们是母子,对彼此知之颇深,卫敏文不相信她今日来见他一面,目的会这么简单。
我这次来见你,一来是看看你过得怎么样?二来却是想问问你,对以后有什么打算?你过了年就要满十五岁了,不知道有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件事?卫家的确可以给你安定富足的生活,但是卫家同样有无数麻烦缠身,作为卫家的子弟,特别是永宁侯的世子,若没有一点打算,以后想要过好日子,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绿珠在脑中组织了一下语言,才将她今日真正的来意道出。
她说得没错,要当永宁侯世子,的确不是件容易事。卫敏文闭了闭眼睛,想到那些在他临出门的时候,还要他操心的琐事,额角就开始突突地痛。
卫家如今恩宠太过,皇帝在时或许不会怎么样,但是他日新帝登基,对于卫家这样的权臣世家,难免会忌惮十分。你若出仕,恐怕不太合适,但是不出仕的话,太平日子也很难过下去。见儿子听了她的话,没什么反应,绿珠又添了把柴火。
你有什么建议?卫敏文不是笨蛋,如今卫家的宗旨就是低调,不过有父亲在,这低调根本没法保持,因为皇帝时不时就要加恩,皇帝在时没什么,到了他日,却是祸起的根源。
叫娘。绿珠不再继续说下去,开始提要求了。
卫敏文愕然,然后无语。
他早就有了身为卫家人的觉悟,很想知道如何做才能避祸,最后,他只能咬牙低头:请问娘有什么建议?
绿珠勾了勾手指头,示意儿子把脑袋凑过来。
卫敏文对她这个如同招呼阿猫阿狗般的动作极为不满,不过为了听一听她的建议,还是乖乖将脑袋凑了过去。
绿珠奸计得逞似的笑了起来,附在他耳边说了一阵。
第十章 吾家有儿
卫敏文刚进侯府的大门,守门的家人就向他禀告,说侯爷回来了。
信上不是说明日才到京吗,怎么今日就回来了?
卫敏文听到这个消息,愣了一下,转念想到今日回来也好,正好有件事,他想和父亲商量一二。
他就没有耽搁,直接去了正院请安。
不过他到的时候不巧,侍女们说侯爷正在沐浴,请他在外面的厅里坐下,稍等片刻。
大概等了一炷香的功夫,卫敏文听到里面有卷帘的响动声和说话声,急忙站起来整了整衣衫,躬身准备请安。
坐吧。卫衍坐在主座上,受了儿子行的礼,示意他在下首坐下来说话。
他仔细问了问儿子的身体学业近况,又问了家中诸人的情况,感觉到一年多没见,儿子不但身体长高了不少,说话行事间,更见刻板稳重,没有一丝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应有的活泼烂漫,心中不禁有些怅然。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过了儿子的童年,本以为可以弥补他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猛然间他却发现,儿子似乎已经越过了少年时期,直接长大成人了。
别的父亲碰到他这种情况,或许会发出吾家有儿已长成的欣慰之语,到了他这里,却只有内疚和无奈。对于亲人,他本可以给得更多,但是因为他自私地选择了另一个人,只能对他们亏欠良多。
卫敏文发现父亲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落,虽然不明白个中原因,不过本着为人子者,应有彩衣娱亲承欢膝下的本分,他很快换了话题,问起父亲这次出门在外,可有有趣的见闻。
话刚出口,他就醒悟到,这不是一个合适的话题。父亲这次是随军征战,不是去旅行观景,他问这个好像有点傻了。不过这虽然不是一个合适的话题,父子两人却都非常努力,愣是让这个不合适的话题延续了下去。
说起这个,卫衍突然想起他在双石镇上买的准备讨儿子欢心的礼物,急忙让人拿过来给儿子看。他这次带回来的土仪有几箱子,侍女们翻了一会儿,才翻到他要的东西。
东西呈上来,卫敏文看着眼前满满一箱子说是给他准备的瓜果干货蜜饯,心中非常无语,脸上的表情就有些僵硬,就算他想装出欣喜的表情,也需要一点时间来准备。
卫衍一直观察着儿子的表情,看到他这样,小心翼翼地发问:怎么,敏文不喜欢?
父亲的心意孩儿收到了,只是孩儿不喜欢吃甜的东西,如果父亲不介意的话,这些东西孩儿想转送给敏时弟弟。卫敏文本来想假装说喜欢,不过他害怕这次说喜欢,以后经常会收到这种礼物,最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并且又加上了一句,孩儿觉得这种礼物,小孩子会比较喜欢。
卫衍原想说你本来就是小孩子啊,不过看到儿子的表情,他还是明智地决定什么都不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