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英雄失格——浮云素(160)
费奥多尔没有被激怒,他看卡拉马佐夫,像在看蝼蚁,像在看草履虫,他眼神有点儿怜悯,但他的怜悯却又没落在实处。
穿黑西服的中年人不再得意了,他被看得很恼火,冷冷地说:我必须把你卖出个好价钱,你杀了我手下好几个人,损失要有人来偿还。
我不管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又是被谁发卖到船上来,总之你上来了,就别想逃下去,你现在不是自由人,是货品,是买卖的对象。
他鼻子几乎贴着费奥多尔的鼻子:记住这一点。
7月16日,完。
7月17日
6:00 am
织田作之助起床很早。
他是杀手,对身体管理十分严格,除非在做任务期间,日常生活都很规律,早睡早起。
六点他准时起床,晨练,冲澡,给自己做早饭,随后就带着先前没看进去的小说,来到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开门时间很早,他们兼卖早饭,三明治做的很好吃,绝大多数的上班族都没时间坐在店里细细品鉴食物,他们打包咖啡跟三明治,用纸袋子一裹,上电车或者轿车,三明治被包得严严实实,香味停留在纸皮内,不会进入公共场合,给他人造成负担。
织田点了一杯冒着腾腾热气的咖啡,还有一盘香肠炒蛋,坐在靠边角的位置上,他身体左侧是墙壁,右侧零零散散插了一排细竹。竹枝纵横交错,编织成一张细密的网格,把人给遮住了,织田坐在这里,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上班族看不见他,店内的服务生也不会在意他。
他满足于片刻的安宁,并打开了手下的书。
上次他带这本书来咖啡厅,盯着第一眼看足足二十分钟,却没有一个字儿印进脑子里,织田作之助知道,自己的心不够静,脑子里全是些纷乱的,不成句子的心思。
今天,他的心安定下来了,来自D先生的回复让他高兴了好几天,直到今天,都有快乐的因子在血液中流淌。
看书速度变得很快,手下是本侦探小说,前段时间他问D先生,什么侦探小说有趣又具有日本风情,对方推荐这本书给他,还在信件里不怀好意地叙述:
/看完这本书,你一定会对书中的内容念念不忘。/
书封面没有写名字,扉页也没有作者信息,更没有出版社、印刷数量等,于是织田作之助知道,这是一本没有出版的书,是作者私底下的作品。
[肯定是D先生自己写的吧。]他想,[前段时间D先生说,想要写一本侦探小说,说不定就是这本。]
故事的开头说一则失踪案件,在短短几年内,警员接连不断地失踪,监控摄像头没有拍到他们失踪前的情景,连尸体也没有找到,但是某一天,东京一区的下水系统堵塞,员工从中清理出一堆白色骨头,为绵延几年的失踪大案拉开序幕
织田作之助看着看着先入佳境,他的思维被跌宕起伏的情节带着跑,心里的某个角落又将这本书同自己过去看过的作品比较,他敏锐地发现,作者文笔似曾相识,与这些年来某位混得风生水起的鬼才作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如果那位作家写侦探小说,成品就是这一本书。]
他不自觉地想,随后嘴角微微上扬,好像侦破了某个大秘密。
织田作之助的心情,像是从傍晚开始出现在空中的上弦月,一点儿一点儿地升起来,月光宁静而柔和,氤氲着浅色,他认为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披露,神秘的D先生也有了向他告知自己身份的意图,所以就寄了本没有署名的书过来。
整整一个上午,他都沉浸在书籍构建的世界里,但在近下午一点时,织田作之助向后翻页,却发现这本书已经到底了。
没有了?他十分惊愕,以至于长了两搓小胡子的教授走到面前才发现他的存在,他抬头看夏目漱石,而夏目漱石也低头看他,望着那本书意有所指道:今天有心情看书了?
是的。织田作之助说,我把它看完了,心里却十分困惑。
怎么?
这是本侦探小说。他说,但作者没有写结局,我猜他可能是还没有写完,就把上半本寄给我了,现在我很想看剩下的故事,却没有文字供我阅读,心不上不下地吊着,非常难过。
没有写完的书。夏目漱石笑了,我懂,世界上最让人不舒服的,就是看本书,到最后却发现这么书没有完结。
织田作之助说:好在,我与这本书的主人约定了见面的时间,我想把这本书带过去,见面的时候询问他最后结果到底是什么。
那样的话不会觉得少了点儿趣味吗?
织田作之助没太懂对方的意思,他抬头,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夏目漱石,仿佛在问:那应该怎么做。
如果是我的话。年长的教授具有老顽童似的性格,他兴致勃勃地说,如果是我的话,会在知道最终结果之前,为它编造无数条剧情,每条剧情都走向不同的结尾。
你说他是侦探小说对吧,既然是侦探小说的话,就是推理剧,依靠前半本书提供的信息,推理出可能的结果,不是很激动人心的一件事吗?
织田作之助听了,也觉得很有意思,但他说:编造剧情是作家的工作,我不是作家,提笔写就是在班门弄斧。
重点不是,是不是作家。夏目漱石却说,重点是,你想不想写,有没有从构造故事中获得乐趣。
织田作之助没说话。
他猜自己大概是喜欢写作的,他把自己的热情灌在同D先生的通信上,他们俩的往来信件可以节选出一本通信集,他随身携带小本子,看见了有趣的事情,听见了有趣的句子就记录在小本子里,之后又反馈在信上,这何曾不是搜集素材的过程,不是写一本小说的过程?
D先生是他文学上的前辈。
[我,我想为它编织合乎逻辑的故事,写出我想象中的结局,然后把我写的故事拿到D先生的面前,请他看看,看看我在他教导下写出来的故事,让他看我的进步,看我的文字,看我的灵魂。
D先生曾经说过,文字与文字的交流就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他早就把灵魂摊在了读者的面前,现在则是摊在了我的面前,我想以相同的方式同他交流,诉说我对他的关心、崇敬与爱。]
他说的爱并不是饱含了情、欲的爱,而是一颗孤独且包容的心灵,靠近另一颗孤独心的过程。
我明白了。他站起来,对夏目漱石鞠躬,我会试着写写这本书的结局,然后把它拿给作者看。
说不定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说不定不一样,但我相信,我写出来的拙劣文字,起码能让我自己感到愉快,也能带给他些许的乐趣。
他甚至能想象到,D先生拿着一沓纸阅读,嘴角流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
7月29日。
他用油性笔在心灵的日历上重重画了个圈。
第133章
我出生在冰雪里。
十一月到来年四五月,满眼都是素白,跃动的溪流被冻成冰面,有人穿上冰刀鞋在上面滑冰,有人在打冰球。土坡变成皑皑的白雪山,据说俄罗斯人都会滑雪,他们不用雪橇,一块木板就能从陡峭的山脊上滑下。
西伯利亚的极地犬被拴上缰绳,三头犬可拉载几百斤的货物,长在这里的生物,即使是狗都会高大而健壮,并生有厚厚的毛发。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也是,身材敦厚,不畏冰雪,不畏寒冷,徒手可与熊搏斗。
而我从小就是异类。
孕育我的人身体虚弱,我在孕中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以至于出生时很瘦小,像一只老鼠。之后也没有得到改善,医生的判断是先天不足,身体机能很差,尤其是心脏,哪怕一辈子生活在保温箱里也不会发展完全,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活不过五岁。
残酷的话语、医学测试报告、成年人担忧的交头接耳、仆人的闲言碎语我都听见了,也记住了,我很早记事,一两岁的记忆都存储在脑海中。
与我血脉相连的男性身体状况处于平均值以下,精子活性更低,在被称为家族的群体中只有我顺利存活,以世俗的角度看,养育我的家庭属于贵族范畴,我学习诗歌、文法、写作、外国的语言还有大提琴。
大提琴是我很喜欢的一项,我爱她如同我爱阅读。马尾扫过金属琴弦,发出阵阵低沉的颤音,众多音乐家中我最喜欢巴赫,他说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因为是献给神的奏鸣曲,他的音乐纯净而富有力量,能从中听出幸福、苦难、欢乐与爱情,我听见泉水淙淙流淌,听见风吹过树林,我感受到他坚强的意志,感受到崇高的信念,感受到他的自我牺牲精神。
我爱它们。
五岁之后,我跟周围人的不同变得更多了,不仅有瘦弱的身躯,还有异常的感官不知疼痛为何物。
我从小被认为是天才,父亲、叔伯、家庭教师、农田里的佃户都怀有相同的看法,佃户是没受教育的人,他们的看法是更高层次的人灌输的,我每次看到他们,心中就升腾起悲悯之情,你看这些人,没有受到教育,生活也不安定,懵懂而庸碌,不懂人世间的道理,他们吃的是卷心菜汤,家里连一本书都找不到,地主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对于蝼蚁般的人,不同情都不行啊。
他们称赞我,我点头致意,低等人认为这是贵族气派,父亲认为是受到了良好教育的体现。
因身体原因,我极少参加户外运动,最多不过是在短暂的夏日出门晒太阳,阳光太烈,皮肤又会泛红,又不得不缩回树荫底下。
农户的孩子在一起玩,他们身体强壮,像野人一样在树上爬上爬下,突然,有一个从树上跌下来,他抱着自己的膝盖,痛苦地嚎叫,我看他的脸,眼睛周围的皮皱成一团,形成千百条褶,眉头蹙在一起,口中不断高呼,呼声含糊不清。
自童年时我就有超人一等的学习能力,但对人世间的情感却无法很好理解,我大概是有情感的,但和世界却隔了一层膜,我同情其他人,这种同情是高高在上的,神一样的怜悯。但唯一有种情绪,我完全无法理解。
被称为父亲的男人、叔伯、家里的佣人、仆人的孩子,他们总是会呼喊疼痛,会抱着自己的腿、手,会捂住心脏。
痛到底是什么?
你没有痛觉吗?到西伯利亚的第二年,我遇见了黑发的东洋人。在俄罗斯的领地内,东西伯利亚依旧是最寒冷的一片地,本国人少来此,除非是被流放,我是随家里人一同流放来的,健康的人已经死了,我却还活着。
在这里看见日本人,实在罕见,尤其是他一眼看破了真相,就算是同一家族的人也没有谁发现,我掩饰得很好,平日也不会被打骂,父亲说沉默是贵族的美德,他渴望后代有忍痛的能力。
哎呀。东洋男人脸上流露出怜悯之色,不是我看农户的怜悯,他的表情来得更生动,更加感同身受,更像个人类,与他相比,我的情感太单薄也太拙劣。
真可怜啊。他给我戴上帽子,我的耳朵在冰天雪地里冻得发紫。
没有痛觉,天资聪颖,出身贵族,家道中落。说家道中落也太轻描淡写,家里的男丁死了七八成,一些妇女是活下来了,用处不大,我一个月前决定从西伯利亚逃回莫斯科,又在出境之前被抓住了。现在得我,是北亚大陆上最低级的奴隶。
将这些经历放在一个人身上他忽然问,你看劳苦的西伯利亚的奴隶,有什么感觉?
回答:我同情他们。
太宰嘟囔:又一个宗教意味浓厚的答案。
那你相信上帝存在吗?他问题跳跃性大,又很古怪。
我希望上帝存在,他带来苦难、磨练与爱,但当我看见农民被诬陷,活生生死在流放途中时,又觉得上帝可能不在,要不然世界上怎么会有不公平正义的事?
上帝不能不存在,否则农民的信仰无处安放。
太宰治问:假设他不存在
那我就是上帝。我说,当上帝存在时,他是,他不存在,我会成为上帝。
我替他给人以永恒的安息。
哎呀。他又装模作样地说,你这样的人,不是要成为圣人,就是要当毁灭世界的魔鬼。
他手在我脖子上灵活鼓捣,咔嚓一声后,脖子上的狗项圈应声而落。
走吧。他伸出手,离开西伯利亚,到莫斯科起去。
他笑着说:圣人不应该死在苦寒之地。
我握上他的手。
哗啦水在半空中划出优美一道优美的弧线,劈头盖脸泼在费奥多尔身上,他的头发、衣服都变得潮湿,白底的衣服贴着肉成透明色。
他的皮肤比白衣还要白,色调与纸张相同。
卡拉马佐夫站在他面前,眼中燃烧着嫉妒的火焰,他常含嫉妒,对每一个人,对每一个活着的人,就算是费奥多尔也想不出原因所在。
你终于醒了。他笑容残酷,第一天拍卖的货物价格最贱,但我们也得拿出点儿好货炒热气氛,多亏了你昨天的即兴表演。他想到自己损失的人,表情又扭曲一阵,卡拉马佐夫是现实版的葛朗台,有时吝啬得过分,费奥多尔造成了莫大的损失,他要补回来。
你会成为今天的压轴商品。他冷酷无情地宣布。
费奥多尔垂下眼睑,没有说话,更没有惊慌失措,他脑海里响起那句话,当他遭受悲剧,肉体受到磨难时,太宰治的话总会在他心头响起。
[圣人不应该死在苦寒之地。]
这是他的圣经。
7月18是平静的一日,客人们心中憋着火,窝在房间中研究拍卖会的单子,他们要提前准备好筹码,以便买下心仪的物件。
森鸥外不也例外,非紧急情况下,他不想让外人得知自己的异能力,被中原中也知道了还好,被监控探头拍到了可就糟了,他仰头半躺在椅子上,让椅背支撑自己的身躯。
啊,果然,我想要的器官在拍卖会上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竟然放到第一天卖,位置也相当靠前,考虑到特殊型号匹配的小众性,基本上没人会竞争吧。他点点头说,应该能顺利拿到。他说了句很古怪的话,用钱就能买到了。
恋耽美
穿黑西服的中年人不再得意了,他被看得很恼火,冷冷地说:我必须把你卖出个好价钱,你杀了我手下好几个人,损失要有人来偿还。
我不管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又是被谁发卖到船上来,总之你上来了,就别想逃下去,你现在不是自由人,是货品,是买卖的对象。
他鼻子几乎贴着费奥多尔的鼻子:记住这一点。
7月16日,完。
7月17日
6:00 am
织田作之助起床很早。
他是杀手,对身体管理十分严格,除非在做任务期间,日常生活都很规律,早睡早起。
六点他准时起床,晨练,冲澡,给自己做早饭,随后就带着先前没看进去的小说,来到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开门时间很早,他们兼卖早饭,三明治做的很好吃,绝大多数的上班族都没时间坐在店里细细品鉴食物,他们打包咖啡跟三明治,用纸袋子一裹,上电车或者轿车,三明治被包得严严实实,香味停留在纸皮内,不会进入公共场合,给他人造成负担。
织田点了一杯冒着腾腾热气的咖啡,还有一盘香肠炒蛋,坐在靠边角的位置上,他身体左侧是墙壁,右侧零零散散插了一排细竹。竹枝纵横交错,编织成一张细密的网格,把人给遮住了,织田坐在这里,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上班族看不见他,店内的服务生也不会在意他。
他满足于片刻的安宁,并打开了手下的书。
上次他带这本书来咖啡厅,盯着第一眼看足足二十分钟,却没有一个字儿印进脑子里,织田作之助知道,自己的心不够静,脑子里全是些纷乱的,不成句子的心思。
今天,他的心安定下来了,来自D先生的回复让他高兴了好几天,直到今天,都有快乐的因子在血液中流淌。
看书速度变得很快,手下是本侦探小说,前段时间他问D先生,什么侦探小说有趣又具有日本风情,对方推荐这本书给他,还在信件里不怀好意地叙述:
/看完这本书,你一定会对书中的内容念念不忘。/
书封面没有写名字,扉页也没有作者信息,更没有出版社、印刷数量等,于是织田作之助知道,这是一本没有出版的书,是作者私底下的作品。
[肯定是D先生自己写的吧。]他想,[前段时间D先生说,想要写一本侦探小说,说不定就是这本。]
故事的开头说一则失踪案件,在短短几年内,警员接连不断地失踪,监控摄像头没有拍到他们失踪前的情景,连尸体也没有找到,但是某一天,东京一区的下水系统堵塞,员工从中清理出一堆白色骨头,为绵延几年的失踪大案拉开序幕
织田作之助看着看着先入佳境,他的思维被跌宕起伏的情节带着跑,心里的某个角落又将这本书同自己过去看过的作品比较,他敏锐地发现,作者文笔似曾相识,与这些年来某位混得风生水起的鬼才作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如果那位作家写侦探小说,成品就是这一本书。]
他不自觉地想,随后嘴角微微上扬,好像侦破了某个大秘密。
织田作之助的心情,像是从傍晚开始出现在空中的上弦月,一点儿一点儿地升起来,月光宁静而柔和,氤氲着浅色,他认为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披露,神秘的D先生也有了向他告知自己身份的意图,所以就寄了本没有署名的书过来。
整整一个上午,他都沉浸在书籍构建的世界里,但在近下午一点时,织田作之助向后翻页,却发现这本书已经到底了。
没有了?他十分惊愕,以至于长了两搓小胡子的教授走到面前才发现他的存在,他抬头看夏目漱石,而夏目漱石也低头看他,望着那本书意有所指道:今天有心情看书了?
是的。织田作之助说,我把它看完了,心里却十分困惑。
怎么?
这是本侦探小说。他说,但作者没有写结局,我猜他可能是还没有写完,就把上半本寄给我了,现在我很想看剩下的故事,却没有文字供我阅读,心不上不下地吊着,非常难过。
没有写完的书。夏目漱石笑了,我懂,世界上最让人不舒服的,就是看本书,到最后却发现这么书没有完结。
织田作之助说:好在,我与这本书的主人约定了见面的时间,我想把这本书带过去,见面的时候询问他最后结果到底是什么。
那样的话不会觉得少了点儿趣味吗?
织田作之助没太懂对方的意思,他抬头,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夏目漱石,仿佛在问:那应该怎么做。
如果是我的话。年长的教授具有老顽童似的性格,他兴致勃勃地说,如果是我的话,会在知道最终结果之前,为它编造无数条剧情,每条剧情都走向不同的结尾。
你说他是侦探小说对吧,既然是侦探小说的话,就是推理剧,依靠前半本书提供的信息,推理出可能的结果,不是很激动人心的一件事吗?
织田作之助听了,也觉得很有意思,但他说:编造剧情是作家的工作,我不是作家,提笔写就是在班门弄斧。
重点不是,是不是作家。夏目漱石却说,重点是,你想不想写,有没有从构造故事中获得乐趣。
织田作之助没说话。
他猜自己大概是喜欢写作的,他把自己的热情灌在同D先生的通信上,他们俩的往来信件可以节选出一本通信集,他随身携带小本子,看见了有趣的事情,听见了有趣的句子就记录在小本子里,之后又反馈在信上,这何曾不是搜集素材的过程,不是写一本小说的过程?
D先生是他文学上的前辈。
[我,我想为它编织合乎逻辑的故事,写出我想象中的结局,然后把我写的故事拿到D先生的面前,请他看看,看看我在他教导下写出来的故事,让他看我的进步,看我的文字,看我的灵魂。
D先生曾经说过,文字与文字的交流就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他早就把灵魂摊在了读者的面前,现在则是摊在了我的面前,我想以相同的方式同他交流,诉说我对他的关心、崇敬与爱。]
他说的爱并不是饱含了情、欲的爱,而是一颗孤独且包容的心灵,靠近另一颗孤独心的过程。
我明白了。他站起来,对夏目漱石鞠躬,我会试着写写这本书的结局,然后把它拿给作者看。
说不定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说不定不一样,但我相信,我写出来的拙劣文字,起码能让我自己感到愉快,也能带给他些许的乐趣。
他甚至能想象到,D先生拿着一沓纸阅读,嘴角流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
7月29日。
他用油性笔在心灵的日历上重重画了个圈。
第133章
我出生在冰雪里。
十一月到来年四五月,满眼都是素白,跃动的溪流被冻成冰面,有人穿上冰刀鞋在上面滑冰,有人在打冰球。土坡变成皑皑的白雪山,据说俄罗斯人都会滑雪,他们不用雪橇,一块木板就能从陡峭的山脊上滑下。
西伯利亚的极地犬被拴上缰绳,三头犬可拉载几百斤的货物,长在这里的生物,即使是狗都会高大而健壮,并生有厚厚的毛发。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也是,身材敦厚,不畏冰雪,不畏寒冷,徒手可与熊搏斗。
而我从小就是异类。
孕育我的人身体虚弱,我在孕中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以至于出生时很瘦小,像一只老鼠。之后也没有得到改善,医生的判断是先天不足,身体机能很差,尤其是心脏,哪怕一辈子生活在保温箱里也不会发展完全,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活不过五岁。
残酷的话语、医学测试报告、成年人担忧的交头接耳、仆人的闲言碎语我都听见了,也记住了,我很早记事,一两岁的记忆都存储在脑海中。
与我血脉相连的男性身体状况处于平均值以下,精子活性更低,在被称为家族的群体中只有我顺利存活,以世俗的角度看,养育我的家庭属于贵族范畴,我学习诗歌、文法、写作、外国的语言还有大提琴。
大提琴是我很喜欢的一项,我爱她如同我爱阅读。马尾扫过金属琴弦,发出阵阵低沉的颤音,众多音乐家中我最喜欢巴赫,他说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因为是献给神的奏鸣曲,他的音乐纯净而富有力量,能从中听出幸福、苦难、欢乐与爱情,我听见泉水淙淙流淌,听见风吹过树林,我感受到他坚强的意志,感受到崇高的信念,感受到他的自我牺牲精神。
我爱它们。
五岁之后,我跟周围人的不同变得更多了,不仅有瘦弱的身躯,还有异常的感官不知疼痛为何物。
我从小被认为是天才,父亲、叔伯、家庭教师、农田里的佃户都怀有相同的看法,佃户是没受教育的人,他们的看法是更高层次的人灌输的,我每次看到他们,心中就升腾起悲悯之情,你看这些人,没有受到教育,生活也不安定,懵懂而庸碌,不懂人世间的道理,他们吃的是卷心菜汤,家里连一本书都找不到,地主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对于蝼蚁般的人,不同情都不行啊。
他们称赞我,我点头致意,低等人认为这是贵族气派,父亲认为是受到了良好教育的体现。
因身体原因,我极少参加户外运动,最多不过是在短暂的夏日出门晒太阳,阳光太烈,皮肤又会泛红,又不得不缩回树荫底下。
农户的孩子在一起玩,他们身体强壮,像野人一样在树上爬上爬下,突然,有一个从树上跌下来,他抱着自己的膝盖,痛苦地嚎叫,我看他的脸,眼睛周围的皮皱成一团,形成千百条褶,眉头蹙在一起,口中不断高呼,呼声含糊不清。
自童年时我就有超人一等的学习能力,但对人世间的情感却无法很好理解,我大概是有情感的,但和世界却隔了一层膜,我同情其他人,这种同情是高高在上的,神一样的怜悯。但唯一有种情绪,我完全无法理解。
被称为父亲的男人、叔伯、家里的佣人、仆人的孩子,他们总是会呼喊疼痛,会抱着自己的腿、手,会捂住心脏。
痛到底是什么?
你没有痛觉吗?到西伯利亚的第二年,我遇见了黑发的东洋人。在俄罗斯的领地内,东西伯利亚依旧是最寒冷的一片地,本国人少来此,除非是被流放,我是随家里人一同流放来的,健康的人已经死了,我却还活着。
在这里看见日本人,实在罕见,尤其是他一眼看破了真相,就算是同一家族的人也没有谁发现,我掩饰得很好,平日也不会被打骂,父亲说沉默是贵族的美德,他渴望后代有忍痛的能力。
哎呀。东洋男人脸上流露出怜悯之色,不是我看农户的怜悯,他的表情来得更生动,更加感同身受,更像个人类,与他相比,我的情感太单薄也太拙劣。
真可怜啊。他给我戴上帽子,我的耳朵在冰天雪地里冻得发紫。
没有痛觉,天资聪颖,出身贵族,家道中落。说家道中落也太轻描淡写,家里的男丁死了七八成,一些妇女是活下来了,用处不大,我一个月前决定从西伯利亚逃回莫斯科,又在出境之前被抓住了。现在得我,是北亚大陆上最低级的奴隶。
将这些经历放在一个人身上他忽然问,你看劳苦的西伯利亚的奴隶,有什么感觉?
回答:我同情他们。
太宰嘟囔:又一个宗教意味浓厚的答案。
那你相信上帝存在吗?他问题跳跃性大,又很古怪。
我希望上帝存在,他带来苦难、磨练与爱,但当我看见农民被诬陷,活生生死在流放途中时,又觉得上帝可能不在,要不然世界上怎么会有不公平正义的事?
上帝不能不存在,否则农民的信仰无处安放。
太宰治问:假设他不存在
那我就是上帝。我说,当上帝存在时,他是,他不存在,我会成为上帝。
我替他给人以永恒的安息。
哎呀。他又装模作样地说,你这样的人,不是要成为圣人,就是要当毁灭世界的魔鬼。
他手在我脖子上灵活鼓捣,咔嚓一声后,脖子上的狗项圈应声而落。
走吧。他伸出手,离开西伯利亚,到莫斯科起去。
他笑着说:圣人不应该死在苦寒之地。
我握上他的手。
哗啦水在半空中划出优美一道优美的弧线,劈头盖脸泼在费奥多尔身上,他的头发、衣服都变得潮湿,白底的衣服贴着肉成透明色。
他的皮肤比白衣还要白,色调与纸张相同。
卡拉马佐夫站在他面前,眼中燃烧着嫉妒的火焰,他常含嫉妒,对每一个人,对每一个活着的人,就算是费奥多尔也想不出原因所在。
你终于醒了。他笑容残酷,第一天拍卖的货物价格最贱,但我们也得拿出点儿好货炒热气氛,多亏了你昨天的即兴表演。他想到自己损失的人,表情又扭曲一阵,卡拉马佐夫是现实版的葛朗台,有时吝啬得过分,费奥多尔造成了莫大的损失,他要补回来。
你会成为今天的压轴商品。他冷酷无情地宣布。
费奥多尔垂下眼睑,没有说话,更没有惊慌失措,他脑海里响起那句话,当他遭受悲剧,肉体受到磨难时,太宰治的话总会在他心头响起。
[圣人不应该死在苦寒之地。]
这是他的圣经。
7月18是平静的一日,客人们心中憋着火,窝在房间中研究拍卖会的单子,他们要提前准备好筹码,以便买下心仪的物件。
森鸥外不也例外,非紧急情况下,他不想让外人得知自己的异能力,被中原中也知道了还好,被监控探头拍到了可就糟了,他仰头半躺在椅子上,让椅背支撑自己的身躯。
啊,果然,我想要的器官在拍卖会上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竟然放到第一天卖,位置也相当靠前,考虑到特殊型号匹配的小众性,基本上没人会竞争吧。他点点头说,应该能顺利拿到。他说了句很古怪的话,用钱就能买到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