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我的公主重生了(GL) > 我的公主重生了(GL)
错误举报

>我的公主重生了(GL)——或许有一天(55)

    皇帝看过便知这幅字果然是太子亲手写的,又想到他右手半废改练左手书法,如今想写出这般字不知要耗多少时间心血。一时间心中感动,连道了三个好字。
    连皇帝都说了好,群臣怎会扫兴,一时殿中满是赞誉之声。
    这让其余皇子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他们花费钱财耗费心思,自以为寻了精巧珍贵之物与皇帝做寿礼,便是为了得皇帝一声夸奖,得群臣一声赞誉。然而此时此刻,他们还没将寿礼献上,竟又让太子用一副不值钱的百寿图夺了先机,怎不让人恼怒
    可恼怒归恼怒,在这宫宴之上,当着皇帝与朝臣使节,诸王却是半句话也不敢多说。只数道目光直直落在太子身上,其中尽是嫉妒与不甘。
    太子当了多年储君,自出生起便深受圣恩,这样的目光他见得岂会少了更或者说,太子便是在这样嫉妒不甘的目光中长大的,这会儿自是神态自若,谢过皇帝夸赞后便坐了回去。
    贺寿起了头,自当继续。
    太子之下,二皇子早夭,三皇子谋逆被诛,紧接着便是四皇子齐王了。
    齐王早在群臣对太子称赞时便有些坐不住了,这会儿自是一跃而起,上前便道父皇,儿臣月前听闻蕲州有祥瑞出世,有霞光漫天仙气缭绕,便使人去寻。万幸赶在父皇寿诞前寻来,特献于父皇,恭祝父皇龙体安康,福寿无疆。
    皇帝在皇位上坐了数十年,什么样的事情没听过,什么样的祥瑞没见过他深知所谓的祥瑞,多半都是人为所致,目的便是来讨他欢心。
    是以祥瑞之事,皇帝有八分不信,但牵扯祥瑞总是件喜事。所以皇帝心中虽是兴趣缺缺,面上却还是露出了两分喜色,问道是何祥瑞,且呈上殿来一观。
    齐王见皇帝面上含笑,以为自己寿礼送得好,背脊也比往日更挺直了三分。他亲去吩咐,很快便有四个内侍抬着红布所蒙的寿礼走上殿来,待到放定,齐王便满面红光的亲自上前,将那蒙盖的红布掀开,露出其下一座琉璃水缸。
    此刻殿中灯火通明,暖黄的灯光穿透清澈的琉璃,清晰的将那水缸中的一条龙鱼露了出来。
    那是真正的龙鱼,身形纤长如蛇,金鳞附体,唇边龙须张扬,脸型也只有一半鱼类模样,另一半反而更像是传说中的金龙。
    古来便有鱼跃龙门之说,除了无爪无角,困于藩篱,这龙鱼已有蛟龙之姿。
    众人谁也没见过这样的龙鱼,说是祥瑞也不为过,一时间俱是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奇。便连之前满不在乎的皇帝,也不由得在心中纳罕几分,甚至亲自从御座上下来,走到琉璃水缸前细看。
    齐王见此愈发志得意满,双眸晶亮的望着皇帝,只等父皇夸奖。
    然而皇帝盯着那水缸看了半晌,却是迟迟不曾言语。他沉默得太久,以至于齐王等得都有些心慌,于是小心翼翼的唤了声父皇
    皇帝这才回神,点点头道皇儿费心了,不错。
    说完这话,皇帝挥挥手,示意一旁的内侍将这寿礼抬下去,自己也转身走回了御座他没说半句不好,可这样的反应着实平淡了些,全不似见到这般祥瑞该有的模样。尤其近看之前皇帝明明还颇有兴致,怎的看过之后反而这般反应
    众人心中不由生出几分猜疑,都怀疑莫非是齐王作假,让皇帝发现端倪了
    这般的猜测,却没人敢说,只目光投向齐王时略显怪异。齐王被看得怒从心起,又觉得莫名其妙,望着御座上的目光简直不能更委屈。
    旁观的祁阳也觉得奇怪,偷偷凑到陆启沛耳边,与她耳语问道父皇这是怎么了之前看着明明还挺高兴,而且这龙鱼祥瑞之前确实也没见过。
    陆启沛观察更细致些,也或许是她所在位置角度好,便与祁阳低声回道我看那水缸里的龙鱼,肚子好像有些翻白了
    祁阳闻言,美眸微微睁大鱼肚翻白就是快要死了,在皇帝寿诞之上送上这样的寿礼,寓意之不祥不言而喻。也亏得皇帝冷静,头脑更是清醒,知道齐王不可能是有意为之,否则这会儿就该有雷霆之怒了。可饶是如此,这会儿肚子里估计也正憋着火。
    两人正说着,忽然便听哐当一声巨响,惊得满殿众人俱是回头。
    却见正被内侍蒙回红布往下抬的琉璃水缸不知怎的,整个缸底忽然掉了下来。水缸中的水哗啦啦淌了一地不说,破碎的琉璃碎片中,那条金色的龙鱼霎时显眼。
    谁也没料到会是这般场面,大殿之中霎时一静。
    陆启沛之前看到的并没有错,这条龙鱼就快死了,所以哪怕离了水落在琉璃碎片之中,它金色的尾巴也只无力的扫动了两下,然后便彻底不动了。
    殿中众人哪怕没有见识,常识总还是有的,一见那龙鱼模样,哪里不知它境况大殿中一时尽是抽气之声,几个抬缸的内侍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迭跪下求饶,心中俱是惶惶。
    皇帝脸黑的都能滴下墨了,看着殿中混乱一言不发。
    齐王也终于自这惊变中反应过来,忙到殿前跪下道父皇,父皇您听儿臣解释。儿臣确实是寻了祥瑞来进献,之前进宫时这龙鱼还好好的,活蹦乱跳,儿臣也不知它怎的就这样了。而且这琉璃也是整块琉璃打造,好端端怎会掉地定是有人要害儿臣啊,还请父皇明鉴
    事到临头,齐王总算还有两分机敏,这解释听着是说得过去的。然而此情此景,当着外使之面,一场闹剧后皇帝和梁国的脸面却是真丢了。
    皇帝之前选择隐忍怒气,便是因为殿中还有外使,不想使家丑外扬而已。
    可现在脸已经丢了,皇帝却不得不继续忍下去,狠狠地瞪了齐王一眼还不退下
    齐王哆哆嗦嗦爬了起来,抹着冷汗退回了席间,张目四顾,却觉得左右兄弟都是害他之人。最后目光落在太子身上,恨意更甚,显然觉得其中太子嫌疑最大。
    太子不与他理会,见皇帝还在气头上,殿中气氛压抑,便出声命令那几个还在求饶的内侍还不将殿中收拾收拾,退下去
    几个内侍讷讷的,闻言如蒙大赦,忙不迭收拾起殿中琉璃碎片和水迹。只那条龙鱼,一时没人敢动,还是上头张俭另吩咐了人,才将那龙鱼尸体也收走了。
    宫人们动作很快,不过片刻间,殿中便恢复了之前模样,好似之前那事不曾发生。
    可气氛到底已经坏了,这时又有谁能真当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与皇帝贺寿呢排在齐王之后献礼的魏王缩着脖子,这会儿是半点不敢上前触皇帝霉头,心里头一回可惜起楚王被夺爵一事楚王行五,排在他前面,若他此时还在,便有他在前面顶雷了
    可惜楚王不在,可惜想要气氛恢复他也躲不过去,魏王最后在众人的注视下,只得硬着头皮上前,与皇帝道过贺词,又送上了寿礼。
    魏王的寿礼也颇贵重,看得出是精心准备,不过与齐王一比,又算中规中矩。
    皇帝本不喜欢这等奢侈的贺礼,但此时见了,面上也不由得一缓。他点点头,又与魏王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微微露出笑容,也使得殿上气氛渐渐缓和。
    而后又有吴王献上寿礼,再接着是一众公主。等轮到祁阳送上寿礼,皇帝听闻是她特意去护国寺斋戒请来的菩萨,面上的笑容也终于真实了许多。
    第91章 这较样比较甜
    一场宫宴, 尽是粉饰太平。虽然行至后来歌舞升平好似和乐融融, 诸人都未提之前之事,但不可否认的是,齐王的那条龙鱼到底是毁了这场寿诞。
    夜未深, 宫宴已散, 伪装出的热闹喧嚣霎时散去, 出宫的众人一片静默。
    祁阳牵着陆启沛的手, 与她缓步向着宫外行去, 并不与急着出宫的众人比,渐渐便落在了后面。正好有凉爽的夜风拂面, 缓步而行也可散散酒气。
    两人走得慢, 不一会儿附近便无人了,祁阳憋了一晚上终于寻到了机会问道阿沛你说, 齐王的龙鱼到底是怎么回事
    陆启沛回答却有些漫不经心不知, 总归不是他想送陛下一条死鱼。
    这话倒是中肯, 祁阳也觉得齐王没那么蠢。谁都没那么蠢,别说是皇子了, 就是寻常百姓家的儿子与父亲做寿,送的寿礼也必是百般精心的, 哪里会出这等差错
    再则不说那龙鱼,龙鱼这种东西大家今日也是仅见,谁又能知道这鱼到底是因为什么死的可那琉璃水缸就坏得太蹊跷, 也太是时候了。就连皇帝想要不动声色的将此事揭过, 最后也没能成功, 反而以那般激烈的方式暴露出来。
    这事情,怎么看怎么透着蹊跷。
    祁阳便蹙起眉,说道这事处处透着蹊跷,也不知是谁下的黑手。
    陆启沛侧头望了眼远处隐在黑暗中的重重宫阙,不知怎的,心中竟觉得有些压抑。她收回目光,转而看向前方灯火通明的宫门,随口接道那殿下不妨想想,此事谁可获利。
    做事总要有所图,尤其在皇帝的寿诞宫宴上弄坏他的寿礼,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祁阳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却发现连个怀疑的对象都没有。
    太子虽然病弱,但储位却非轻易可以动摇的,他将全副心神都放在了朝廷政务上,还真没对这些蹦跶的兄弟动过手。祁阳也不信以太子品性,会动这样的手脚非但陷兄弟于不孝不义,还惹得君父寿诞生怒,使得梁国在外使面前丢了颜面。
    除却太子,再看魏王,今日显然也是受了好一番惊吓。顶着众人压力去向皇帝献寿礼时,祁阳觉得他都快哭了,那冷汗唰唰的往下淌,完全不像是在做戏。
    最后便是吴王了,他在诸王中年龄最小势力最弱,平日里低调得连句话都不敢多说,简直就是个小可怜。除非他扮猪吃老虎,否则定做不出这等大事,而且就算扳倒了齐王,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太子尚在,还有魏王挡在前面,也没听说他与齐王有隙,无端端害人做什么
    是的,话说到底便是太子尚在,既不是他动手,那么旁人针对齐王又有什么意义
    祁阳想了半晌也想不通,不知不觉就被陆启沛拉着手牵出了宫门。等登上马车,转道回府,祁阳终于长叹一声,说道想不通,许真是意外吧。
    这话说得,谁都不信,今夜自宫中归去后,也不知有多少人睡不着觉了。
    马车行过一程,祁阳忽然又叹道五皇兄今日费尽心思备了寿礼送进宫,也不知父皇看见没有。不过闹了这一通,他那心思可算是白费了。
    那条死鱼到底还是在皇帝心头扎了根刺。
    自来皇帝少有长寿者,如当今这般活到五十岁的,便是哪日忽然驾崩了也绝算不上早逝。是以哪怕皇帝如今身体康泰,心里也是在意寿数的。既如此,他便不可能对寿诞上那条死龙鱼无动于衷,只是当时碍于颜面,不曾发作罢了。
    寿诞过后,前来朝贺的各国使臣领了皇帝赏赐,便都纷纷回国去了。
    等送走了看热闹的外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齐王的日子便很不好过了。朝中三不五时的申斥,办差时时受挫,便连他身在后宫的母妃,也跟着遭了池鱼之殃。
    不过半个月时间下来,曾经意气风发,想要取太子而代之的齐王便弄了个灰头土脸。许是见他狼狈,又有人趁机落井下石,很是捅了几桩罪状到皇帝面前。
    都道是墙倒众人推,齐王的倒台也并不比楚王慢多少。
    六月底,齐王便被禁足王府了。虽还保留着亲王爵位,但圣心已失,他本人也陷入了颓唐。若无意外,这人也是废了。
    收到齐王被禁的消息时,祁阳正窝在水榭里偷闲。
    六月底的天气,正是盛夏最为炎热的时候,便是连待在屋里也觉得闷得慌。是以祁阳近来爱上了在水榭中小憩。此处通风,又有水流调节气温,要比待在别处凉爽许多。睁眼还可看见池塘中莲花亭亭,荷叶田田,风景也是不错的。
    祁阳日子过得清闲,可京中风云便在这避暑乘凉中又变幻了一回。芷汀上前转述消息时,还颇有些感慨三月前楚王才遭贬谪,如今齐王也被陛下所弃,这可真是
    芷汀没将话说完,可祁阳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无非伴君如伴虎,今夕不知明日事。可祁阳听完她这声感慨,却不禁生出了些别的念头皇帝成年的皇子拢共就这几个,楚王和齐王接连倒台,是不是也太快太巧了些
    正想着这些有的没的,陆启沛便回来了。
    盛夏时节,大理寺的公务也不见减少,陆启沛近来也挺忙。今日算是难得的早归,祁阳见她回来也挺高兴,一边招手叫她过来一边道你今日倒是回来得挺早。
    陆启沛走到水榭中坐下,被水上清风一吹,顿时感觉凉爽了不少。她斜倚在栏杆上,看着不如往日端正,平添几分懒散难得今日事少,偷了半日清闲。说完又叹唉,殿下,我跟你说,大理寺那地方,一道夏天就热得跟蒸笼似得,冰也没多少,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
    她絮絮叨叨埋怨了几句,祁阳便笑去岁便与你说过,你要是嫌弃大理寺冰少,从府上带些过去便是了。你做驸马的,总没人敢说什么。
    陆启沛摆摆手,并不打算接这个话茬。
    祁阳早知她反应,也不多劝说什么,端着盘葡萄走到她旁边。正想挨着陆启沛坐下,便见她一脸拒绝,顿时没好气的将盘子往她手中一塞,又转了回去。
    陆启沛知她不高兴了,可这天气还黏糊,就算她再是与祁阳恩爱,也有些受不了。她只好冲着祁阳讨好的笑笑,说道大理寺办案,我今日又跟着出去跑了一天,浑身都是汗还没来得及洗呢。殿下就是不嫌弃,我自己也嫌弃啊。
    祁阳不理她,陆启沛看着手里的果盘心中一动,忙剥了颗葡萄递到祁阳面前殿下别生我气可好这样的天气,生气更是焦躁。
    结果祁阳看都没看她一眼,直接扭头道你浑身是汗,我嫌弃。
    陆启沛只好继续哄,直哄得祁阳将这葡萄吃下了,她才放心。又抱着果盘在祁阳身边坐了,剥着葡萄自己吃一颗,再给祁阳喂一颗,没一会儿又是一副甜腻模样。
    公主府的人,如芷汀,便从来不担心两人吵架闹别扭。因为总会有人放下身段去哄对方,这次是驸马,下次就是公主,两人就跟说好了一般,从不会让不好的情绪占据太多的时间她们至今没有看清未来,所以永远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刻时光。
    两人黏黏糊糊吃完了小半盘葡萄,祁阳便推说不要了。
    陆启沛自己抱着葡萄吃,边吃还边道这葡萄滋味儿还不错,不若在府中也种上两棵,到时候爬了藤结了果,还能在葡萄架下边乘凉边吃。
    这点小事,祁阳不在意,也不管陆启沛是不是说说而已,扭头便吩咐芷汀去办。回过头又对陆启沛道这葡萄是庄子上送来的,你若喜欢,我们改日便去庄子上走一趟。你想在葡萄架下乘凉,还是想在葡萄架下摘果子,都随你。
    陆启沛也不过随口一说,见祁阳认真,也忍不住笑那挺好,等休沐咱们就去。摘些葡萄回来,正可带去衙署,使同僚们都尝尝。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