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种田发家致富(穿越)——烟火人家(73
岐苏闻言倏地看向余舟,眼里惊讶的情绪十分明显,又看旁边不管锦川还是其他人,都是一副司空见惯的表情,不由更加好奇。
锦川也跟着起身,我去帮你。
说完他又看向岐苏道:我夫君做的东西很好吃,今天中午你定要好好尝尝。
他知道岐苏在好奇什么,之前岐苏给陈大娘治病,住在他们家的那段时间,余舟就做过一次早饭,之后他心疼自家夫君下地干活辛苦,就全包揽了灶房里的活。
如果陶姜没说过的话,岐苏又哪里可能知道,余舟如果得空,便会下厨做饭。
别说岐苏了,就是换了任何一个陌生的哥儿来做客,看到去灶房做饭的,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余舟,估计都会觉得惊讶。
说完锦川就跟余舟一起去了灶房,留下晨晨,让他们帮看着。
等把灶房的门关上,锦川才感觉一直跟在他们身上的目光收了回去。
余舟跟锦川不知道一起做过多少回的饭了,行动起来非常的默契,速度也快。
灶房跟正厅之间的门就算关上,也能隐约听到一点那边的说话声,听着听着,余舟就没忍住摇头笑了下,阿姜这样,我怀疑等他跟岐公子成亲后,两人的话估计都要被他一个人说了。
锦川斜睨了余舟一眼,没有接话,只敲了敲手里的柴火,示意他多干活,别说话。
这天一群人玩到傍晚,才由陶姜把岐苏送回去,并约定,下次他们休假的时候,再一起聚会。
之后的日子,都是按部就班的过着,一个月除了三天休假的时间,可以跟亲人好友多相处之外,其他的时候,余舟从早到晚,都是在书院里待着。
并且他又恢复了之前的作息,每日早起晚睡,全副心思都扑在了学习上。
转眼便到了十一月二十四日,这天上完课之后,余舟就去跟沈教谕告假。
在此之前,他也听说了好几回,有人去找沈教谕告假,结果被拒绝了的。
好在他平日表现一向不错,沈教谕听了只问:理由。
余舟道:明日犬子满周岁。
好。沈教谕点头,应下了。
陪着余舟来的贺云旗跟余温良见状跟着道:我们也想告假一日。
不待沈教谕发问,两人便率先说出了理由,余兄家的孩子满周岁。
沈教谕看了他们一眼,没有接话,贺云旗还是静静的等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年纪尚小的余温良却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张了张嘴,又连忙忍住。
沈教谕这才动了动,从桌案地下拿出一方墨,推到贺云旗面前道:明日替我也放样东西吧。
小孩满周岁,少不了的便是抓周仪式,沈教谕拿出墨让贺云旗替他放,这不仅是准了他们二人的告假,更是给余舟的一份礼。
余舟连忙端端正正行了个礼,我替犬子先谢过先生。
不是什么大事,谁叫你是我的学生呢,沈教谕说着转向贺云旗跟余温良,又道,如果你们孩子满周岁的时候,你们还在府学读书,也少不了你们的一份。
说完之后,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不过我希望到时候你们已经不在府学了。
贺云旗拱了拱手,借先生吉言。
只有秀才之身,却又未被乡试录取的人,才会在府学读书。
余温良就不用说了,他本来就还没到成亲的年纪,贺云旗的夫郎也没听说有孕,而且就算现在有孕,孩子也要到明年才会出生,周岁更是要到后年去了。
但最近一年的乡试,就在明年八月,沈教谕说希望他们已经不在府学,可不就是希望他们明年能考中进士么。
几人当然要借他吉言了。
晨晨的周岁宴,因为不是在村里,所以只能从简。
余舟跟锦川商量过,觉得请上几个好友,再有外祖父和外祖母,以及姨妈一家就差不多了。
只是外祖母跟章婉如看起来比余舟和锦川这对双亲还要上心,二十四的这天下午,就一起在余舟家商议好,明日一天三餐的菜色,以及各式点心水果。
抓周要用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早在几天前,外祖母跟章婉如就开始准备,好像生怕有什么被遗漏了。
余舟跟锦川对这个都没经验,所以家里多了两个长辈来操持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
到了二十五号的这天早上,锦川跟晨晨还没醒,章婉如安排来干活的下人就已经到了。
余舟正在院子里锻炼,听到声响,就去开了门。
一行六个人,穿着统一的衣裳,门口还有辆马车,除了敲门的这个人外,其余五人正从马车上往下搬东西。
看到门打开,为首的那人朝余舟行了个礼,得到允许后,就带着其他人把东西都搬进了屋里。
期间安安静静的,除了脚步声外,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响。
所以当锦川带着晨晨起床的时候,宅子里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
余舟跟锦川难得有这么清闲的时候,只需要负责给晨晨洗澡穿衣就好。
晨晨似乎也知道今天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格外的兴奋,连余舟给他喂早饭,都不像平时那么乖乖的吃。
结果就是晨晨的早饭都还没吃完,外祖父跟外祖母他们就已经过来了,余舟干脆碗一放,不喂饭了,抱起晨晨就去迎接外祖父他们。
家里在办喜事的缘故,这天早上李家的那些下人进来后,余舟就没关门了,反正他们院子里现在人多,就算有人溜进来也不怕。
余舟跟锦川才踏出正厅的门,外祖父他们已经到了院子里,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
正中间的是老爷子跟老太太,老太太右手边跟后方是章婉如以及李家一家子,老爷子左手边跟着的,却是几个余舟跟锦川未曾见过的人。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看起来比姨父还要年长几岁,另外还有两个跟李浩林差不多年纪的男人,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女眷。
余舟跟锦川的目光,却是不自觉落在那三个跟老爷子有几分相似的男人身上。
锦川喉咙有些发紧,怔忪了一会儿,才呐呐看向老爷子问:外祖父,这是
你二舅跟二舅母以及你两个表兄,老爷子笑着说,他们来吃晨晨的周岁酒,顺便接我跟你外祖母回去。
即便已经经历过一回更加让人难以自持的认亲,但这会儿见到舅舅跟表兄,锦川还是很激动,尤其听外祖父说,舅舅跟表兄是来给晨晨过周岁的。
他走路都有些同手同脚了,还是余舟在他背后扶了一下,才冷静许多,上前跟舅舅他们见了礼。
舅舅他们早就从外祖父以及姨母那里知道了锦川的情况,所以也没多问什么,对待锦川跟余舟,就像是对待久未相见的亲人,并没什么特别的表示。
这种态度,让余舟跟锦川感觉很是自在。
之后的抓周礼,多了二舅一家,比余舟跟锦川想象中的更加热闹。
大家你一样我一样的往垫子上放东西,最后只差几样没有的,就用早就准备好的补上。
一个大大的垫子,晨晨在这头,要抓的东西在那头。
一群人围在东西那边,等晨晨过去抓。
晨晨如今已经会追着人玩,更何况那头一看就有好多玩具的样子,父亲跟爹爹也在那头。
他看了一眼,就吭哧哼哧地往那边爬。
到了摆着的东西旁边,锦川做了个抓的动作,吩咐道:晨晨,抓一个喜欢的。
晨晨看了眼父亲跟爹爹,再看了眼垫子上各式各样的东西,目光从这个挪到那个。
大人们的目光也随着他转动,外祖父放的《诗经》,外祖母放的玉佩,姨父放的官印,二舅放的一把木剑。
结果最后晨晨一把抓住了余舟放的毛笔。
第一百零八章 下人
就没用要放开的架势, 自己捏着玩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就伸长了手, 递给锦川, 嘴里还软软糯糯的喊了句, 爹爹。
自一个月前, 晨晨就会说几个简单的音节, 爹爹是他最早学会的。
但此时此景, 锦川听到自家儿子说出来,还是觉得心都要软化了, 立即伸手把晨晨抱了起来,用面对着余舟的姿势,哄道:晨晨乖,把毛笔给你父亲。
他说完后, 晨晨目光在双亲之间来回转动了一圈, 接着果真朝余舟伸出双手,却不是递笔的姿势, 而是想让余舟抱抱。
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喊着。
余舟接过晨晨,又从晨晨的手里把毛笔抽出来,低声笑道: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喊父亲啊。
他们父子的关注点在晨晨什么时候能学会喊父亲上面,而围观的亲友们, 注意到的却是晨晨抓的东西。
外祖父抚须颔首, 吩咐余舟跟锦川, 晨晨抓周抓到的这支笔,你们给他好好收着, 别用了。
我记得。锦川点头应下。
章婉如也是笑得满脸喜气,觉得这是个好兆头, 晨晨抓了毛笔,以后肯定会跟他父亲一样,读书考科举的。
摆上来给晨晨抓的都是些好东西,一开始余舟跟锦川都觉得,随便抓到哪个,寓意都不会差。
只是这会儿听到姨母说以后晨晨会跟余舟一样,夫夫二人忍不住对视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怎么明显的复杂情绪,别人或许不知道,他们自己可是清楚得很,余舟在决定参加科举考试之前,毛笔可只是用来抄话本跟写话本赚钱的。
其余人还在附和章婉如的话,以及夸晨晨聪颖可爱,以后定能成大器。
余舟跟锦川默默交换了一个眼神后,锦川就进屋去拿了个盒子出来,把晨晨抓的毛笔装进去收好。
抓周礼完成之后,晨晨的周岁宴也就到了尾声,之后便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
不知不觉便到了傍晚,锦川这才问:外祖父、外祖母,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后天走,老太太看着他们,不舍地道,你二舅他们也不得闲,只告了几天假而已。
哦,锦川应了声,垂着脑袋,目光里尽是不舍,那明日
他原本是想说,明日余舟去书院了,他就带晨晨过去姨母家,再跟外祖父、外祖母他们多待一些时间,结果不待他把话说完,老太太就打断道:明日我跟你外祖父和姨母还来你这里。
真的?!锦川闻言立马抬头睁大了双眼,神色里尽是惊喜。
老太太颔首,转头看了眼章婉如,示意她说。
章婉如笑了下,就道:今日过来做事的那六个下人里,有两个是你外祖父和外祖父给你们准备的,免得以后你在家带着晨晨还要做饭,小舟身边也没个随从。
这原本抱着晨晨在旁边听他们说话的余舟一下坐直了身体,跟锦川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一时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因为身边好友贺云旗跟陶姜都带着书童,甚至是贺云旗家里,下人都不少,余舟跟锦川在府城买了这座宅子之后,也曾起过要不要买个下人来帮着做事的念头,这样余舟专心读书,不能帮家里做家务的时候,锦川会轻松很多。
只是商议过后,两人都觉得,以他们现在的经济条件,虽然能买得起下人,也能给得起下人月钱,但下人这种配置,并不是非要不可,尤其是锦川认为,只不过是洗衣做饭带孩子而已,晨晨又这么乖巧,他完全能够忙得过来。
余舟还有一点,就是思想尚未完全转变过来,即使在这个世界待了好几年,对于随随便便买卖人口这种事,别人做他倒不觉得有什么,真要自己去做的话,肯定要提前做心理准备才行。
所以这事便搁置了。
章婉如见余舟跟锦川迟疑,就又继续道:这两人是我跟你们外祖父和外祖母,挑了很长时间才挑中的,已经在我家待过一段时间,该教的规矩也都已经教过,你们留着可以直接就用。你姨父也查过他们夫妻二人的身世,俱是清白人家出生,性情也都不错,人也勤快机灵,留给你们用,我们也能放心。
她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余舟跟锦川也不好再拒绝,况且两位老人跟姨母也是心疼他们,余舟跟锦川也确实感激,便放下晨晨,两人恭恭敬敬地道了谢。
章婉如道:你母亲不在了,有些事情你们不擅长,自然应该由我们这些长辈来教。
她这话一说出来,老太太怔了怔,接着拿起手帕,在眼角摁了摁,你们过得好,我跟你外祖父回去了也能放心些。
余舟连忙道:您跟外祖父尽管放心,我们定然把日子过得好好的,等之后有空了,就带晨晨来看你们。
不必急着来看我们,老爷子道,反正我跟你们外祖母又没什么事要做,若是想你们了,会自己过来,你还是把心思都放在读书上,一切等明年乡试过后再说。
谢外祖父教诲,余舟道,我记下了。
晚上大家从余舟他们家离开的时候,章婉如又把那两个下人的卖身契给到了锦川。
余舟他们买的这座宅子,跟府城大多数带院子的宅子一样,在靠门的内侧,都有一个给下人住的门房。之前他们家没下人,家里杂物也不多,就一直是空置的状态。
如今长辈们送的这两个下人刚好可以搬进去,反正他们是夫妻,住一间房就够了。
第二日余舟要去书院,外祖母、外祖父还有姨母又过来待了一上午。
外祖父是陪着晨晨玩,外祖母跟姨母则是在教锦川如何管家跟管教下人。
其实从乡下回来后,姨母就已经把那几间铺子的账都交给锦川了,锦川聪明,又有外祖母跟姨母在旁边看着,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全都上手了。
几间铺子的生意,他都能搞定,家里的这些事情,就更不在话下。
外祖父跟外祖母回去了之后,锦川除了每旬固定一天会带着晨晨去趟姨母家外,其他时候都是在家里待着,顶多就再跟周宁互相串个门而已。
晨晨的生辰一过去,天气就更冷了,并且三天两头的开始下雪。
家里有了两个下人,许多事情就不需要锦川自己亲手去做,他每日除了带晨晨,几乎就没别的事要做。
对于一向忙惯了的人来说,一下子突然无事可做,就会觉得相当的难受。
于是锦川干脆又做起了针线活,只是这回不再是为了卖绣品,而是给家里人做衣裳鞋子,除了他们一家三口的,还有外祖父、外祖母,姨母他们的。
恋耽美
锦川也跟着起身,我去帮你。
说完他又看向岐苏道:我夫君做的东西很好吃,今天中午你定要好好尝尝。
他知道岐苏在好奇什么,之前岐苏给陈大娘治病,住在他们家的那段时间,余舟就做过一次早饭,之后他心疼自家夫君下地干活辛苦,就全包揽了灶房里的活。
如果陶姜没说过的话,岐苏又哪里可能知道,余舟如果得空,便会下厨做饭。
别说岐苏了,就是换了任何一个陌生的哥儿来做客,看到去灶房做饭的,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余舟,估计都会觉得惊讶。
说完锦川就跟余舟一起去了灶房,留下晨晨,让他们帮看着。
等把灶房的门关上,锦川才感觉一直跟在他们身上的目光收了回去。
余舟跟锦川不知道一起做过多少回的饭了,行动起来非常的默契,速度也快。
灶房跟正厅之间的门就算关上,也能隐约听到一点那边的说话声,听着听着,余舟就没忍住摇头笑了下,阿姜这样,我怀疑等他跟岐公子成亲后,两人的话估计都要被他一个人说了。
锦川斜睨了余舟一眼,没有接话,只敲了敲手里的柴火,示意他多干活,别说话。
这天一群人玩到傍晚,才由陶姜把岐苏送回去,并约定,下次他们休假的时候,再一起聚会。
之后的日子,都是按部就班的过着,一个月除了三天休假的时间,可以跟亲人好友多相处之外,其他的时候,余舟从早到晚,都是在书院里待着。
并且他又恢复了之前的作息,每日早起晚睡,全副心思都扑在了学习上。
转眼便到了十一月二十四日,这天上完课之后,余舟就去跟沈教谕告假。
在此之前,他也听说了好几回,有人去找沈教谕告假,结果被拒绝了的。
好在他平日表现一向不错,沈教谕听了只问:理由。
余舟道:明日犬子满周岁。
好。沈教谕点头,应下了。
陪着余舟来的贺云旗跟余温良见状跟着道:我们也想告假一日。
不待沈教谕发问,两人便率先说出了理由,余兄家的孩子满周岁。
沈教谕看了他们一眼,没有接话,贺云旗还是静静的等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年纪尚小的余温良却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张了张嘴,又连忙忍住。
沈教谕这才动了动,从桌案地下拿出一方墨,推到贺云旗面前道:明日替我也放样东西吧。
小孩满周岁,少不了的便是抓周仪式,沈教谕拿出墨让贺云旗替他放,这不仅是准了他们二人的告假,更是给余舟的一份礼。
余舟连忙端端正正行了个礼,我替犬子先谢过先生。
不是什么大事,谁叫你是我的学生呢,沈教谕说着转向贺云旗跟余温良,又道,如果你们孩子满周岁的时候,你们还在府学读书,也少不了你们的一份。
说完之后,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不过我希望到时候你们已经不在府学了。
贺云旗拱了拱手,借先生吉言。
只有秀才之身,却又未被乡试录取的人,才会在府学读书。
余温良就不用说了,他本来就还没到成亲的年纪,贺云旗的夫郎也没听说有孕,而且就算现在有孕,孩子也要到明年才会出生,周岁更是要到后年去了。
但最近一年的乡试,就在明年八月,沈教谕说希望他们已经不在府学,可不就是希望他们明年能考中进士么。
几人当然要借他吉言了。
晨晨的周岁宴,因为不是在村里,所以只能从简。
余舟跟锦川商量过,觉得请上几个好友,再有外祖父和外祖母,以及姨妈一家就差不多了。
只是外祖母跟章婉如看起来比余舟和锦川这对双亲还要上心,二十四的这天下午,就一起在余舟家商议好,明日一天三餐的菜色,以及各式点心水果。
抓周要用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早在几天前,外祖母跟章婉如就开始准备,好像生怕有什么被遗漏了。
余舟跟锦川对这个都没经验,所以家里多了两个长辈来操持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
到了二十五号的这天早上,锦川跟晨晨还没醒,章婉如安排来干活的下人就已经到了。
余舟正在院子里锻炼,听到声响,就去开了门。
一行六个人,穿着统一的衣裳,门口还有辆马车,除了敲门的这个人外,其余五人正从马车上往下搬东西。
看到门打开,为首的那人朝余舟行了个礼,得到允许后,就带着其他人把东西都搬进了屋里。
期间安安静静的,除了脚步声外,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响。
所以当锦川带着晨晨起床的时候,宅子里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
余舟跟锦川难得有这么清闲的时候,只需要负责给晨晨洗澡穿衣就好。
晨晨似乎也知道今天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格外的兴奋,连余舟给他喂早饭,都不像平时那么乖乖的吃。
结果就是晨晨的早饭都还没吃完,外祖父跟外祖母他们就已经过来了,余舟干脆碗一放,不喂饭了,抱起晨晨就去迎接外祖父他们。
家里在办喜事的缘故,这天早上李家的那些下人进来后,余舟就没关门了,反正他们院子里现在人多,就算有人溜进来也不怕。
余舟跟锦川才踏出正厅的门,外祖父他们已经到了院子里,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
正中间的是老爷子跟老太太,老太太右手边跟后方是章婉如以及李家一家子,老爷子左手边跟着的,却是几个余舟跟锦川未曾见过的人。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看起来比姨父还要年长几岁,另外还有两个跟李浩林差不多年纪的男人,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女眷。
余舟跟锦川的目光,却是不自觉落在那三个跟老爷子有几分相似的男人身上。
锦川喉咙有些发紧,怔忪了一会儿,才呐呐看向老爷子问:外祖父,这是
你二舅跟二舅母以及你两个表兄,老爷子笑着说,他们来吃晨晨的周岁酒,顺便接我跟你外祖母回去。
即便已经经历过一回更加让人难以自持的认亲,但这会儿见到舅舅跟表兄,锦川还是很激动,尤其听外祖父说,舅舅跟表兄是来给晨晨过周岁的。
他走路都有些同手同脚了,还是余舟在他背后扶了一下,才冷静许多,上前跟舅舅他们见了礼。
舅舅他们早就从外祖父以及姨母那里知道了锦川的情况,所以也没多问什么,对待锦川跟余舟,就像是对待久未相见的亲人,并没什么特别的表示。
这种态度,让余舟跟锦川感觉很是自在。
之后的抓周礼,多了二舅一家,比余舟跟锦川想象中的更加热闹。
大家你一样我一样的往垫子上放东西,最后只差几样没有的,就用早就准备好的补上。
一个大大的垫子,晨晨在这头,要抓的东西在那头。
一群人围在东西那边,等晨晨过去抓。
晨晨如今已经会追着人玩,更何况那头一看就有好多玩具的样子,父亲跟爹爹也在那头。
他看了一眼,就吭哧哼哧地往那边爬。
到了摆着的东西旁边,锦川做了个抓的动作,吩咐道:晨晨,抓一个喜欢的。
晨晨看了眼父亲跟爹爹,再看了眼垫子上各式各样的东西,目光从这个挪到那个。
大人们的目光也随着他转动,外祖父放的《诗经》,外祖母放的玉佩,姨父放的官印,二舅放的一把木剑。
结果最后晨晨一把抓住了余舟放的毛笔。
第一百零八章 下人
就没用要放开的架势, 自己捏着玩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就伸长了手, 递给锦川, 嘴里还软软糯糯的喊了句, 爹爹。
自一个月前, 晨晨就会说几个简单的音节, 爹爹是他最早学会的。
但此时此景, 锦川听到自家儿子说出来,还是觉得心都要软化了, 立即伸手把晨晨抱了起来,用面对着余舟的姿势,哄道:晨晨乖,把毛笔给你父亲。
他说完后, 晨晨目光在双亲之间来回转动了一圈, 接着果真朝余舟伸出双手,却不是递笔的姿势, 而是想让余舟抱抱。
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喊着。
余舟接过晨晨,又从晨晨的手里把毛笔抽出来,低声笑道: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喊父亲啊。
他们父子的关注点在晨晨什么时候能学会喊父亲上面,而围观的亲友们, 注意到的却是晨晨抓的东西。
外祖父抚须颔首, 吩咐余舟跟锦川, 晨晨抓周抓到的这支笔,你们给他好好收着, 别用了。
我记得。锦川点头应下。
章婉如也是笑得满脸喜气,觉得这是个好兆头, 晨晨抓了毛笔,以后肯定会跟他父亲一样,读书考科举的。
摆上来给晨晨抓的都是些好东西,一开始余舟跟锦川都觉得,随便抓到哪个,寓意都不会差。
只是这会儿听到姨母说以后晨晨会跟余舟一样,夫夫二人忍不住对视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怎么明显的复杂情绪,别人或许不知道,他们自己可是清楚得很,余舟在决定参加科举考试之前,毛笔可只是用来抄话本跟写话本赚钱的。
其余人还在附和章婉如的话,以及夸晨晨聪颖可爱,以后定能成大器。
余舟跟锦川默默交换了一个眼神后,锦川就进屋去拿了个盒子出来,把晨晨抓的毛笔装进去收好。
抓周礼完成之后,晨晨的周岁宴也就到了尾声,之后便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
不知不觉便到了傍晚,锦川这才问:外祖父、外祖母,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后天走,老太太看着他们,不舍地道,你二舅他们也不得闲,只告了几天假而已。
哦,锦川应了声,垂着脑袋,目光里尽是不舍,那明日
他原本是想说,明日余舟去书院了,他就带晨晨过去姨母家,再跟外祖父、外祖母他们多待一些时间,结果不待他把话说完,老太太就打断道:明日我跟你外祖父和姨母还来你这里。
真的?!锦川闻言立马抬头睁大了双眼,神色里尽是惊喜。
老太太颔首,转头看了眼章婉如,示意她说。
章婉如笑了下,就道:今日过来做事的那六个下人里,有两个是你外祖父和外祖父给你们准备的,免得以后你在家带着晨晨还要做饭,小舟身边也没个随从。
这原本抱着晨晨在旁边听他们说话的余舟一下坐直了身体,跟锦川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一时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因为身边好友贺云旗跟陶姜都带着书童,甚至是贺云旗家里,下人都不少,余舟跟锦川在府城买了这座宅子之后,也曾起过要不要买个下人来帮着做事的念头,这样余舟专心读书,不能帮家里做家务的时候,锦川会轻松很多。
只是商议过后,两人都觉得,以他们现在的经济条件,虽然能买得起下人,也能给得起下人月钱,但下人这种配置,并不是非要不可,尤其是锦川认为,只不过是洗衣做饭带孩子而已,晨晨又这么乖巧,他完全能够忙得过来。
余舟还有一点,就是思想尚未完全转变过来,即使在这个世界待了好几年,对于随随便便买卖人口这种事,别人做他倒不觉得有什么,真要自己去做的话,肯定要提前做心理准备才行。
所以这事便搁置了。
章婉如见余舟跟锦川迟疑,就又继续道:这两人是我跟你们外祖父和外祖母,挑了很长时间才挑中的,已经在我家待过一段时间,该教的规矩也都已经教过,你们留着可以直接就用。你姨父也查过他们夫妻二人的身世,俱是清白人家出生,性情也都不错,人也勤快机灵,留给你们用,我们也能放心。
她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余舟跟锦川也不好再拒绝,况且两位老人跟姨母也是心疼他们,余舟跟锦川也确实感激,便放下晨晨,两人恭恭敬敬地道了谢。
章婉如道:你母亲不在了,有些事情你们不擅长,自然应该由我们这些长辈来教。
她这话一说出来,老太太怔了怔,接着拿起手帕,在眼角摁了摁,你们过得好,我跟你外祖父回去了也能放心些。
余舟连忙道:您跟外祖父尽管放心,我们定然把日子过得好好的,等之后有空了,就带晨晨来看你们。
不必急着来看我们,老爷子道,反正我跟你们外祖母又没什么事要做,若是想你们了,会自己过来,你还是把心思都放在读书上,一切等明年乡试过后再说。
谢外祖父教诲,余舟道,我记下了。
晚上大家从余舟他们家离开的时候,章婉如又把那两个下人的卖身契给到了锦川。
余舟他们买的这座宅子,跟府城大多数带院子的宅子一样,在靠门的内侧,都有一个给下人住的门房。之前他们家没下人,家里杂物也不多,就一直是空置的状态。
如今长辈们送的这两个下人刚好可以搬进去,反正他们是夫妻,住一间房就够了。
第二日余舟要去书院,外祖母、外祖父还有姨母又过来待了一上午。
外祖父是陪着晨晨玩,外祖母跟姨母则是在教锦川如何管家跟管教下人。
其实从乡下回来后,姨母就已经把那几间铺子的账都交给锦川了,锦川聪明,又有外祖母跟姨母在旁边看着,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全都上手了。
几间铺子的生意,他都能搞定,家里的这些事情,就更不在话下。
外祖父跟外祖母回去了之后,锦川除了每旬固定一天会带着晨晨去趟姨母家外,其他时候都是在家里待着,顶多就再跟周宁互相串个门而已。
晨晨的生辰一过去,天气就更冷了,并且三天两头的开始下雪。
家里有了两个下人,许多事情就不需要锦川自己亲手去做,他每日除了带晨晨,几乎就没别的事要做。
对于一向忙惯了的人来说,一下子突然无事可做,就会觉得相当的难受。
于是锦川干脆又做起了针线活,只是这回不再是为了卖绣品,而是给家里人做衣裳鞋子,除了他们一家三口的,还有外祖父、外祖母,姨母他们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