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三十六陂春水/
摇摇头,李乘风道:大人无须多礼,我也不过是自救罢了,不过昌国公究竟为何这样做?李乘风迷惑了,他自然也看得出,这是有人设计陷害他俩。可自己向来不问政事,与张家无冤无仇,为何搞这一手?
我不过是个小官,哪里称得上什么大人,还是不要如此折煞了。接着夏言冷笑:不过是因为我参了张延龄那蛀虫几本,看我不顺眼,尽会使些下作手段的卑鄙小人,回去我定不会放过他们。
这位夏言夏大人本是正德十二年的进士,不过学历比较低,仅仅是个三甲进士。众所周知,连张璁那种二甲进士都被歧视,更不用说比他名次还要低的夏言。最后夏言只在京城里的行人司混了个八品官当。
行人司,听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地方,说白了就是个跑腿衙门,专帮各个中央机、关传递指令。说不失望,那是假的,夏言可谓是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原本才高八斗,无奈言辞太过犀利,为考官不喜,二十几年浑浑噩噩不得志。
结果刚上任,他便发现自己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也不知是怎么安排的,他跑腿的对象竟然是皇帝!
工作大概是每日将皇帝的旨意传送到各地,然后汇报出行,正德喜欢用太监,他工作还是很清闲的。朱厚熜即位后,十分厌恶宦官专政,夏言开始忙碌起来。
忙碌并非没有好处,渐渐的,他在新皇面前混了个脸熟。事实证明,长得帅就是有好处。世人都是颜控,他样貌赏心悦目,朱厚熜有事情也第一个想起他。
就在之前朝廷为了议礼之事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夏言也不声不响的干了件大事他把张太后和昌国公张鹤龄的弟弟张延龄给参了!
要知道张鹤龄、延龄两兄弟从小就仗着姐姐的宠爱,把皇宫当作走亲戚一样,进出随意。当时因为他们穿戴的不合规定,弘治身边的大太监何文鼎上前阻拦,张太后竟然派人将何文鼎活活打死。后来李东阳上疏要求惩罚二人,张太后唆使老公杀了李东阳,还好弘治还有那么一点理智,即使如此李东阳也被罚了俸。
连名满天下官至首辅的李东阳李大人都拿他们没折,夏言一个小小八品官,竟然敢说张延龄欺男霸女,侵吞老百姓田地,简直是胆大包天!
当时朱厚熜每天为了给爹上尊号和大臣勾心斗角,自然没工夫理他。结果没想到,夏言不是仅仅参一本这么简单,他活活是参成了电视连续剧!一本不行就两本、三本七本、八本!总之就是大有誓不罢休之意。
朱厚熜头大如斗,他实在不好得罪张太后,但又怕了夏言这个杠精,于是下旨训斥了张延龄一顿,让他把侵吞的田地归还回去。然后连忙把夏言升到兵科给事中,只求他能离自己远点。
大概了解过程后李乘风也沉默了,兄弟我敬你是条汉子!在得罪太后折磨皇帝中间反复横跳却还完好无损!李乘风向他一拱手:大人高义,我在元恩宫做事,有困难可以来找我。说罢转身回到住所换衣服。
待穿戴完整回宫赴宴之时,朱厚熜还有些埋怨:去了这么长时间,朕差点派人去找你。
李乘风状似无意的打听:怎么?有人来打听贫道吗?
没有,只是刚才献礼的时候,张延龄送来了一个道士,说是什么龙虎山掌教,想要跟你探讨一下,刚好你不在,朕把他打发走了。
接着仿佛邀功样说道:朕的身边,岂是那些阿猫阿狗能靠近的,掌领道观的自然是只有我们靖华真人一人。
可惜,他算是抛媚眼给瞎子看,李乘风心不在焉的笑了笑。暗道这是看皇帝沉迷方术,要把自己搞下去啊。
不过他们算是打错算盘了,朱厚熜重视自己,全都是因为这么久的情谊,跟道士什么没有丝毫关系。几年下来,他也从来没跟自己讨论过什么玄门秘法。就连正史上,嘉靖修道也是中后期的事,当时其常年无子,道士靠丹药让他有了儿子。加上朝廷无事,一心想要成仙,道教对他而言,从来都不是信仰,而是手段。
这件事肯定是不能告诉朱厚熜,否则怎么逃脱的根本说不清,李乘风暗中思咐,之后便派人去寻找将酒撒在他身上的宫女。结果不出所料,那宫女已经自尽了,他只能吞下这哑巴亏,等日后在报。
宴会第二日便是大明的法定假日,明初太、祖朱元璋十分抠门,春节只给大家五天假,直到永乐时期,才多加了几天,一直放到大明朝一年中最大的庆典活动鳌山灯会。
此乃每年元宵佳节时,大明皇家在宫城里搭成的巨型花灯烟火景观。因大花灯形状似鳌,因此名为鳌山灯会。这天皇帝带着嫔妃公主,与大臣百姓一同赏灯。当年唐伯虎游学京城时,见灯会盛况,忍不住赞美道:沈香连理三珠树,彩结分行四照花。
如此盛事,花费自然巨大,通常提前几个月便要开始准备。弘治年间,虽然年景一直不错,但他为人谦谨,不好铺张,这灯会一直时有时无。到了正德登基,凭他那爱闹爱笑的性子,自然是年年都办。原本国库空虚,今年是办不了的,谁成想靠着镜子和香水发了一笔横财,再加上今年是新皇元年。礼部咬咬牙,办!
却说元宵节这天晚上,天色未暗,紫禁城上就已张灯结彩,朱厚熜在文武百官、公侯世家的陪伴下登上午门城楼。而另一边,张太后和蒋太后也带领着宫中女眷站在五凤楼上赏灯。
到了酉时,众人都已落座,黄锦倚着栏杆,对下方高喊:掌灯!
刹那间,整个北京城仿佛被照亮一般,端得是火树银花,好不热闹。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在中间的巨大的鳌山灯。众人目不暇接,欣赏了好一会儿,突然,远处传来几声巨响。
一簇簇烟花在空中炸开,这次的烟花有所不同,乃李乘风带着工部耗费无数材料研制出来的。最后竟然化为一副大明版图,让人目瞪口呆。
杨一清到底是当了五十几年官,反应迅速,直接起身对皇帝说道:皇上圣明,天佑我朝!官员们一边心中暗骂老贼嘴真快,一边跟着齐声喊。
朱厚熜也十分高兴,他当皇帝不久,虽然有不少困难,但好在大部分都解决了,连忙让大臣们起身,一时间君臣相得,极为和睦。
烟火过去后,便是一贯的猜灯谜、吟诗作画活动。今年礼部下了血本,在李乘风的帮助下,利用花灯在皇宫里修建了一个巨大的迷宫,以供百官们消遣。
纯莹纯茵羡慕的看着迷宫,哀求的问蒋太后能不能下去一起玩。蒋氏犹豫了,的确是有女子去花灯中游玩,不过都是些官员带的夫人,还没见哪个未出阁的姑娘在里面。但转念一想,自从来到京城,两个女儿过得小心翼翼,没什么娱乐活动。反正一年就这么一天,蒋氏从来都不是什么刻板守礼的性子,便托付李乘风,让她带二女逛花灯。
李乘风领命,结果到了迷宫里,纯茵纯莹兴奋的四处跑,三人就这么走散了。
她俩身边带着几个下人,而且迷宫里还有内侍随时待命,倒也不担心什么。不过麻烦的是自己该怎么出去。
说也惭愧,明明是迷宫他也参与设计了,竟然还稀里糊涂的。他只能凭直觉胡走,最后自然而然的进入死胡同,前方被一只巨大的花灯挡住去路。
还没等他掉头,突然花灯竟然被人移开。李乘风定睛一看,只见朱厚熜在花灯后,眼中尽是笑意。
作者有话要说:夏言长得好也并不是我瞎编的,史书记载他眉目疏朗,我一直感觉,能够被史书上记下来的帅,那应该是真的很帅了!
另外他与妻子感情也很好,曾多次要求嘉靖给他老婆诰命。可惜他妻子不孕,他四十多了迫于压力买了个小妾,结果小妾怀孕后看他妻子闷闷不乐。便给小妾一笔钱,给她找了个好人家嫁了出去,也算是一辈子无子。
其实古代这种一夫一妻一辈子的真的非常多,但但说嘉靖一朝,杨一清、夏言、严嵩三个首辅都就一个老婆,前两个还都无子。所以并不像很多书里写的那样,古代女的嫁到高门大户就小妾一大堆,成天尽是糟心事。
好男人在什么条件下都是好男人。
第38章 斗法
李乘风也笑了:陛下不在台上赏灯, 怎么下来了?
朱厚熜有些不自然的别开眼:与民同乐,与民同乐。他自是不好意思说在午门城楼上见李乘风跟无头苍蝇一般乱转, 一时心痒, 便想着去见对方一面。
那看到纯茵纯莹她们了吗李乘风不疑有他,又问道。
朱厚熜表示已经派人送她们回宫了,李乘风这才放心, 二人伴着灯火, 在迷宫中逛到深夜。
过了元宵,众人该工作该上朝一切照常,结果礼部侍郎霍韬的一封奏折将平静打破。
霍韬上疏要求皇上严惩靖华真人李乘风, 并细数其三大罪状。
一、李乘风身为女子, 皇上给他天下掌教的位置那是皇上一时受她蒙蔽, 她竟然不推辞。
二、李乘风常年出入皇帝寝宫, 媚上欺下,有辱皇家声誉。
三、最重要的一点,李乘风是个假道士!
此言一出, 可谓满座哗然,谁不知道, 那靖华真人简直堪称少年天子的眼珠子, 刚登上皇位连自己的年号都没定下来便迫不及待给对方加了封号。嘉靖自从即位以来,可以说是节衣缩食, 出行用度照正德皇帝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他自己住的寝宫舍不得修缮,那女道士的元恩宫却一连修了好几次。
如今霍韬不怕死,竟然敢找她的麻烦。朱厚熜面无表情的看着霍韬, 实际心中已经怒火中烧。这个霍韬,是当时在大礼议中支持他的官员之一,朱厚熜此人,向来恩怨分明,别人有恩于他,他自然会回报。于是不顾众人反对,将其提拔为礼部侍郎,结果,看看他是怎么回报的!
霍卿一大早是脑子糊涂了吗,竟然还敢嚼朕的舌根!来人!霍韬妄议国事、窥探宫闱,给朕拉下去!
陛下且慢!就在此时,昌国公张鹤龄跳了出来:既然霍大人言之凿凿,那不如听他是怎么说的,也好还真人一个清白。
陛下!臣有证据啊!霍韬也伏地大哭道:臣之前就请教过龙虎山上清宫的道士,现在就在宫外,他特意去请教了全真掌教,从来没听说过李乘风这个人!也没从来没有授戒给他!他是假的啊皇上!
霍韬哭得震天响,叩头叩得都要额头直冒血。边上大臣面面相觑,蒋冕犹豫道:皇上,此事事关重大,靖华真人他身为我大明掌教,真有差错只怕有损国体,不如让他出来当面跟人对质,也好解开臣等心头疑惑。
朱厚熜厌恶的看了地上的霍韬一眼,最终在文武百官们的要求下还是无奈点头同意。
当黄锦哭丧着跑到元恩宫说明事情经过之后,李乘风心中一紧,暗叹还是来了。早在他进宫的时候就预料到这天,简单收拾一下,跟随黄锦上了朝堂。
到后发现,前方早就有个中年道士站在那里等他。见了李乘风道士微微行了一礼。不得不说,此人长得还是很符合大家对于世外高人的印象的,仙风道骨,还有一把胡子。但是论装比李乘风又怎能输,只见他淡漠的回礼,手中捧着拂尘,眉眼轻垂,一副玉洁冰清的模样,直令人感叹果然是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
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看到女冠才算露出那么一丝笑意,转眼见那道士皱起眉:你有什么话,说吧,不过在那之前可要想好。
那道士也不害怕,反而笑着说:贫道邵元节,乃是达观院正一道士,观大明朝中奸人冒充我辈,着实痛心,特此前来揭发。
朱厚熜懒得听他自我介绍,示意直接进入正题。
邵元节轻咳了两声,信誓旦旦道:贫道不才,却也是龙虎山掌教亲传弟子,曾经常年跟随家父去全真探讨。陛下信赖我教,实乃道教荣光。贫道听闻靖华受封真人后特意翻遍了记录,根本没有这个人!
这蒋冕问李乘风:真人可有什么话要说。
李乘风摇头:邵道友说笑了,据《诸真宗派总簿》所载,吾全真共有八十六派,如今式微,加上群龙无首,所以你又哪里能全部知道。
原来早在元朝时期,全真就被朝廷定为天下宗教领袖。朱元璋可能是为了表示与前朝的不同。公开发表言论只支持正一,不支持全真,后来的实际作法确是如此。朱元璋及其继任者召见的大多是正一天师及其门徒,道录司各级道官也大都以他们充任,全真道士被召见和受委任者极少。如此一来,全真教为了谋求发展,分裂为诸多小派进行独自的活动。
果然此言一出,邵元节没话讲了。半晌后嘴犟道:既然如此,那贫道要求与靖华真人比试一二,我们手底下见真章!
放肆!闹够了没有!你是让满朝文武一起看你耍猴戏吗!朱厚熜大怒,又要让人将其拉出去。
最后被李乘风拦下了:禀陛下,为了正贫道清白,贫道愿与邵道长比试。
面对李乘风,小皇帝自然是换了副面孔,担忧的看了他一眼,只见对方用眼神安抚自己,小皇帝面皮微红,既然如此,你们选个地方,那等散了朝,众卿同朕一起去观战。
有热闹看,大伙儿也都精神了点,心中暗暗期待待会儿的斗法。
斗法的地点选在京城的西苑,此地乃皇家别苑,有一大块空荡的场地供跑马练兵。至于比试的内容,也是邵元节定的。按他的话讲,此地千年前曾是一处战场,有上千亡灵未曾超度,他们的魂魄常年在此闲逛,以至于这里阴气缭绕。如果再不驱邪捉鬼,恐怕日后会出大乱子,所以今日就比试捉鬼。
他说得详细,又十分恐怖,在场众人无不感到一丝冷风吹过,不由心中反凉。而一些在此值班的宫女内侍,险些怕得哭出来了,朝中有些刚正的大臣不屑的撇嘴,愤怒于自己的时间被白白浪费,在此地陪两个神棍装神弄鬼。
李乘风心中好笑,好个邵元节,真真是心思费尽。他选择捉鬼无非是因为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可操作性最大,场面又最唬人,但他没说什么也同意了。
之后给了二人一炷香的时间准备,李乘风拉过身边的小内侍,在其耳边嘀咕了什么,然后便大大方方坐下打坐。而邵元节却是焚香静气,身穿法衣,命人搬上来一堆道具,看起来极为专业。
就连朱厚熜都暗中嘀咕,派人去问李乘风可也需要什么东西,需要的话他马上去准备,唯恐李乘风吃亏。
李乘风摇头,示意他放心。
好半天,邵元节才做完前戏,颇为得意的看向李乘风:道友,那我就先开始了。他已经幻想起将李乘风踩在脚下,自己登上天下掌教的美妙场景。
李乘风懒洋洋的点点头。
邵元节被其态度激怒,抽出桃木剑,虎虎生风的舞了一套剑法,别说,他人长得好,再加上衣袂飘飘,跳得还真挺好看。
恋耽美
我不过是个小官,哪里称得上什么大人,还是不要如此折煞了。接着夏言冷笑:不过是因为我参了张延龄那蛀虫几本,看我不顺眼,尽会使些下作手段的卑鄙小人,回去我定不会放过他们。
这位夏言夏大人本是正德十二年的进士,不过学历比较低,仅仅是个三甲进士。众所周知,连张璁那种二甲进士都被歧视,更不用说比他名次还要低的夏言。最后夏言只在京城里的行人司混了个八品官当。
行人司,听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地方,说白了就是个跑腿衙门,专帮各个中央机、关传递指令。说不失望,那是假的,夏言可谓是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原本才高八斗,无奈言辞太过犀利,为考官不喜,二十几年浑浑噩噩不得志。
结果刚上任,他便发现自己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也不知是怎么安排的,他跑腿的对象竟然是皇帝!
工作大概是每日将皇帝的旨意传送到各地,然后汇报出行,正德喜欢用太监,他工作还是很清闲的。朱厚熜即位后,十分厌恶宦官专政,夏言开始忙碌起来。
忙碌并非没有好处,渐渐的,他在新皇面前混了个脸熟。事实证明,长得帅就是有好处。世人都是颜控,他样貌赏心悦目,朱厚熜有事情也第一个想起他。
就在之前朝廷为了议礼之事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夏言也不声不响的干了件大事他把张太后和昌国公张鹤龄的弟弟张延龄给参了!
要知道张鹤龄、延龄两兄弟从小就仗着姐姐的宠爱,把皇宫当作走亲戚一样,进出随意。当时因为他们穿戴的不合规定,弘治身边的大太监何文鼎上前阻拦,张太后竟然派人将何文鼎活活打死。后来李东阳上疏要求惩罚二人,张太后唆使老公杀了李东阳,还好弘治还有那么一点理智,即使如此李东阳也被罚了俸。
连名满天下官至首辅的李东阳李大人都拿他们没折,夏言一个小小八品官,竟然敢说张延龄欺男霸女,侵吞老百姓田地,简直是胆大包天!
当时朱厚熜每天为了给爹上尊号和大臣勾心斗角,自然没工夫理他。结果没想到,夏言不是仅仅参一本这么简单,他活活是参成了电视连续剧!一本不行就两本、三本七本、八本!总之就是大有誓不罢休之意。
朱厚熜头大如斗,他实在不好得罪张太后,但又怕了夏言这个杠精,于是下旨训斥了张延龄一顿,让他把侵吞的田地归还回去。然后连忙把夏言升到兵科给事中,只求他能离自己远点。
大概了解过程后李乘风也沉默了,兄弟我敬你是条汉子!在得罪太后折磨皇帝中间反复横跳却还完好无损!李乘风向他一拱手:大人高义,我在元恩宫做事,有困难可以来找我。说罢转身回到住所换衣服。
待穿戴完整回宫赴宴之时,朱厚熜还有些埋怨:去了这么长时间,朕差点派人去找你。
李乘风状似无意的打听:怎么?有人来打听贫道吗?
没有,只是刚才献礼的时候,张延龄送来了一个道士,说是什么龙虎山掌教,想要跟你探讨一下,刚好你不在,朕把他打发走了。
接着仿佛邀功样说道:朕的身边,岂是那些阿猫阿狗能靠近的,掌领道观的自然是只有我们靖华真人一人。
可惜,他算是抛媚眼给瞎子看,李乘风心不在焉的笑了笑。暗道这是看皇帝沉迷方术,要把自己搞下去啊。
不过他们算是打错算盘了,朱厚熜重视自己,全都是因为这么久的情谊,跟道士什么没有丝毫关系。几年下来,他也从来没跟自己讨论过什么玄门秘法。就连正史上,嘉靖修道也是中后期的事,当时其常年无子,道士靠丹药让他有了儿子。加上朝廷无事,一心想要成仙,道教对他而言,从来都不是信仰,而是手段。
这件事肯定是不能告诉朱厚熜,否则怎么逃脱的根本说不清,李乘风暗中思咐,之后便派人去寻找将酒撒在他身上的宫女。结果不出所料,那宫女已经自尽了,他只能吞下这哑巴亏,等日后在报。
宴会第二日便是大明的法定假日,明初太、祖朱元璋十分抠门,春节只给大家五天假,直到永乐时期,才多加了几天,一直放到大明朝一年中最大的庆典活动鳌山灯会。
此乃每年元宵佳节时,大明皇家在宫城里搭成的巨型花灯烟火景观。因大花灯形状似鳌,因此名为鳌山灯会。这天皇帝带着嫔妃公主,与大臣百姓一同赏灯。当年唐伯虎游学京城时,见灯会盛况,忍不住赞美道:沈香连理三珠树,彩结分行四照花。
如此盛事,花费自然巨大,通常提前几个月便要开始准备。弘治年间,虽然年景一直不错,但他为人谦谨,不好铺张,这灯会一直时有时无。到了正德登基,凭他那爱闹爱笑的性子,自然是年年都办。原本国库空虚,今年是办不了的,谁成想靠着镜子和香水发了一笔横财,再加上今年是新皇元年。礼部咬咬牙,办!
却说元宵节这天晚上,天色未暗,紫禁城上就已张灯结彩,朱厚熜在文武百官、公侯世家的陪伴下登上午门城楼。而另一边,张太后和蒋太后也带领着宫中女眷站在五凤楼上赏灯。
到了酉时,众人都已落座,黄锦倚着栏杆,对下方高喊:掌灯!
刹那间,整个北京城仿佛被照亮一般,端得是火树银花,好不热闹。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在中间的巨大的鳌山灯。众人目不暇接,欣赏了好一会儿,突然,远处传来几声巨响。
一簇簇烟花在空中炸开,这次的烟花有所不同,乃李乘风带着工部耗费无数材料研制出来的。最后竟然化为一副大明版图,让人目瞪口呆。
杨一清到底是当了五十几年官,反应迅速,直接起身对皇帝说道:皇上圣明,天佑我朝!官员们一边心中暗骂老贼嘴真快,一边跟着齐声喊。
朱厚熜也十分高兴,他当皇帝不久,虽然有不少困难,但好在大部分都解决了,连忙让大臣们起身,一时间君臣相得,极为和睦。
烟火过去后,便是一贯的猜灯谜、吟诗作画活动。今年礼部下了血本,在李乘风的帮助下,利用花灯在皇宫里修建了一个巨大的迷宫,以供百官们消遣。
纯莹纯茵羡慕的看着迷宫,哀求的问蒋太后能不能下去一起玩。蒋氏犹豫了,的确是有女子去花灯中游玩,不过都是些官员带的夫人,还没见哪个未出阁的姑娘在里面。但转念一想,自从来到京城,两个女儿过得小心翼翼,没什么娱乐活动。反正一年就这么一天,蒋氏从来都不是什么刻板守礼的性子,便托付李乘风,让她带二女逛花灯。
李乘风领命,结果到了迷宫里,纯茵纯莹兴奋的四处跑,三人就这么走散了。
她俩身边带着几个下人,而且迷宫里还有内侍随时待命,倒也不担心什么。不过麻烦的是自己该怎么出去。
说也惭愧,明明是迷宫他也参与设计了,竟然还稀里糊涂的。他只能凭直觉胡走,最后自然而然的进入死胡同,前方被一只巨大的花灯挡住去路。
还没等他掉头,突然花灯竟然被人移开。李乘风定睛一看,只见朱厚熜在花灯后,眼中尽是笑意。
作者有话要说:夏言长得好也并不是我瞎编的,史书记载他眉目疏朗,我一直感觉,能够被史书上记下来的帅,那应该是真的很帅了!
另外他与妻子感情也很好,曾多次要求嘉靖给他老婆诰命。可惜他妻子不孕,他四十多了迫于压力买了个小妾,结果小妾怀孕后看他妻子闷闷不乐。便给小妾一笔钱,给她找了个好人家嫁了出去,也算是一辈子无子。
其实古代这种一夫一妻一辈子的真的非常多,但但说嘉靖一朝,杨一清、夏言、严嵩三个首辅都就一个老婆,前两个还都无子。所以并不像很多书里写的那样,古代女的嫁到高门大户就小妾一大堆,成天尽是糟心事。
好男人在什么条件下都是好男人。
第38章 斗法
李乘风也笑了:陛下不在台上赏灯, 怎么下来了?
朱厚熜有些不自然的别开眼:与民同乐,与民同乐。他自是不好意思说在午门城楼上见李乘风跟无头苍蝇一般乱转, 一时心痒, 便想着去见对方一面。
那看到纯茵纯莹她们了吗李乘风不疑有他,又问道。
朱厚熜表示已经派人送她们回宫了,李乘风这才放心, 二人伴着灯火, 在迷宫中逛到深夜。
过了元宵,众人该工作该上朝一切照常,结果礼部侍郎霍韬的一封奏折将平静打破。
霍韬上疏要求皇上严惩靖华真人李乘风, 并细数其三大罪状。
一、李乘风身为女子, 皇上给他天下掌教的位置那是皇上一时受她蒙蔽, 她竟然不推辞。
二、李乘风常年出入皇帝寝宫, 媚上欺下,有辱皇家声誉。
三、最重要的一点,李乘风是个假道士!
此言一出, 可谓满座哗然,谁不知道, 那靖华真人简直堪称少年天子的眼珠子, 刚登上皇位连自己的年号都没定下来便迫不及待给对方加了封号。嘉靖自从即位以来,可以说是节衣缩食, 出行用度照正德皇帝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他自己住的寝宫舍不得修缮,那女道士的元恩宫却一连修了好几次。
如今霍韬不怕死,竟然敢找她的麻烦。朱厚熜面无表情的看着霍韬, 实际心中已经怒火中烧。这个霍韬,是当时在大礼议中支持他的官员之一,朱厚熜此人,向来恩怨分明,别人有恩于他,他自然会回报。于是不顾众人反对,将其提拔为礼部侍郎,结果,看看他是怎么回报的!
霍卿一大早是脑子糊涂了吗,竟然还敢嚼朕的舌根!来人!霍韬妄议国事、窥探宫闱,给朕拉下去!
陛下且慢!就在此时,昌国公张鹤龄跳了出来:既然霍大人言之凿凿,那不如听他是怎么说的,也好还真人一个清白。
陛下!臣有证据啊!霍韬也伏地大哭道:臣之前就请教过龙虎山上清宫的道士,现在就在宫外,他特意去请教了全真掌教,从来没听说过李乘风这个人!也没从来没有授戒给他!他是假的啊皇上!
霍韬哭得震天响,叩头叩得都要额头直冒血。边上大臣面面相觑,蒋冕犹豫道:皇上,此事事关重大,靖华真人他身为我大明掌教,真有差错只怕有损国体,不如让他出来当面跟人对质,也好解开臣等心头疑惑。
朱厚熜厌恶的看了地上的霍韬一眼,最终在文武百官们的要求下还是无奈点头同意。
当黄锦哭丧着跑到元恩宫说明事情经过之后,李乘风心中一紧,暗叹还是来了。早在他进宫的时候就预料到这天,简单收拾一下,跟随黄锦上了朝堂。
到后发现,前方早就有个中年道士站在那里等他。见了李乘风道士微微行了一礼。不得不说,此人长得还是很符合大家对于世外高人的印象的,仙风道骨,还有一把胡子。但是论装比李乘风又怎能输,只见他淡漠的回礼,手中捧着拂尘,眉眼轻垂,一副玉洁冰清的模样,直令人感叹果然是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
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看到女冠才算露出那么一丝笑意,转眼见那道士皱起眉:你有什么话,说吧,不过在那之前可要想好。
那道士也不害怕,反而笑着说:贫道邵元节,乃是达观院正一道士,观大明朝中奸人冒充我辈,着实痛心,特此前来揭发。
朱厚熜懒得听他自我介绍,示意直接进入正题。
邵元节轻咳了两声,信誓旦旦道:贫道不才,却也是龙虎山掌教亲传弟子,曾经常年跟随家父去全真探讨。陛下信赖我教,实乃道教荣光。贫道听闻靖华受封真人后特意翻遍了记录,根本没有这个人!
这蒋冕问李乘风:真人可有什么话要说。
李乘风摇头:邵道友说笑了,据《诸真宗派总簿》所载,吾全真共有八十六派,如今式微,加上群龙无首,所以你又哪里能全部知道。
原来早在元朝时期,全真就被朝廷定为天下宗教领袖。朱元璋可能是为了表示与前朝的不同。公开发表言论只支持正一,不支持全真,后来的实际作法确是如此。朱元璋及其继任者召见的大多是正一天师及其门徒,道录司各级道官也大都以他们充任,全真道士被召见和受委任者极少。如此一来,全真教为了谋求发展,分裂为诸多小派进行独自的活动。
果然此言一出,邵元节没话讲了。半晌后嘴犟道:既然如此,那贫道要求与靖华真人比试一二,我们手底下见真章!
放肆!闹够了没有!你是让满朝文武一起看你耍猴戏吗!朱厚熜大怒,又要让人将其拉出去。
最后被李乘风拦下了:禀陛下,为了正贫道清白,贫道愿与邵道长比试。
面对李乘风,小皇帝自然是换了副面孔,担忧的看了他一眼,只见对方用眼神安抚自己,小皇帝面皮微红,既然如此,你们选个地方,那等散了朝,众卿同朕一起去观战。
有热闹看,大伙儿也都精神了点,心中暗暗期待待会儿的斗法。
斗法的地点选在京城的西苑,此地乃皇家别苑,有一大块空荡的场地供跑马练兵。至于比试的内容,也是邵元节定的。按他的话讲,此地千年前曾是一处战场,有上千亡灵未曾超度,他们的魂魄常年在此闲逛,以至于这里阴气缭绕。如果再不驱邪捉鬼,恐怕日后会出大乱子,所以今日就比试捉鬼。
他说得详细,又十分恐怖,在场众人无不感到一丝冷风吹过,不由心中反凉。而一些在此值班的宫女内侍,险些怕得哭出来了,朝中有些刚正的大臣不屑的撇嘴,愤怒于自己的时间被白白浪费,在此地陪两个神棍装神弄鬼。
李乘风心中好笑,好个邵元节,真真是心思费尽。他选择捉鬼无非是因为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可操作性最大,场面又最唬人,但他没说什么也同意了。
之后给了二人一炷香的时间准备,李乘风拉过身边的小内侍,在其耳边嘀咕了什么,然后便大大方方坐下打坐。而邵元节却是焚香静气,身穿法衣,命人搬上来一堆道具,看起来极为专业。
就连朱厚熜都暗中嘀咕,派人去问李乘风可也需要什么东西,需要的话他马上去准备,唯恐李乘风吃亏。
李乘风摇头,示意他放心。
好半天,邵元节才做完前戏,颇为得意的看向李乘风:道友,那我就先开始了。他已经幻想起将李乘风踩在脚下,自己登上天下掌教的美妙场景。
李乘风懒洋洋的点点头。
邵元节被其态度激怒,抽出桃木剑,虎虎生风的舞了一套剑法,别说,他人长得好,再加上衣袂飘飘,跳得还真挺好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