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欧皇的距离只差个非酋[娱乐圈]——寻香
好。
韩驰趴在车窗边,看着外面绵亘不绝的山梁,心情极为舒畅,不时叫大家看这个山、那块石头或者那一群羊。
乔蕴笑着说:韩驰在家憋坏了,现在就像是放出圈的羊。
不,是驴,犟驴。韩臻纠正。
韩驰扭过脸来抗议:哥哥才是犟驴!
乔蕴哈哈大笑起来。
车子到了乔蕴家楼下,三人从地下车库上楼,刚一出电梯,穿得一团喜庆的乔妈妈就迎了出来,鼓着掌大声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卡到现在。
第二十八章 见家长
乔蕴见妈妈这样, 忍不住伸手摸一下额头, 嗔怪地叫:妈!老小孩这说法真没错。
韩臻早就在视频里见识过乔妈妈的热情,没想到见了面更甚, 弄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彬彬有礼地打招呼:阿姨好!我是韩臻。
乔蕴的五官跟妈妈有五分像,乔妈妈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端庄大气的美人,年过半百, 依旧端庄秀丽, 气质出众,令人心生好感。
她热情地拉住他们兄弟的手, 笑眯了眼:真人比电视上还俊。你们能来, 阿姨家真的蓬荜生辉了, 快请进,快请进!
韩臻发自肺腑地感动对方的热忱:谢谢阿姨,叨扰你们了。
不叨扰,平时请都请不来呢。乔妈妈的嘴始终就没合拢过。
韩驰也乖巧地跟着打招呼:阿姨好!
诶, 好,你肯定是那个奇迹小韩驰了, 个子真高,长得这么帅, 以后都要好好的。快跟阿姨进屋。乔妈妈拉着兄弟俩进屋,又回头对儿子说,蛋蛋,你帮忙小韩提东西啊, 怎么让客人提。
妈!乔蕴差不多是哀嚎了,不是说好了不叫乳名的吗?
韩臻憋着笑:不用,我自己来就好。
乔蕴夺过他手里的袋子:还是我来吧,否则我妈指定削我。说完超妈妈的背影做了个鬼脸。
韩驰回头看着乔蕴:蛋蛋?
乔蕴鼓着腮帮:没有蛋蛋,只有乔乔。
韩臻闻言噗嗤笑出了声。
乔蕴转过身,在门框上哐哐撞头,没有蛋蛋不就成公公了吗?
进屋之后,韩家兄弟便被四双八只眼睛齐刷刷地检阅着。
韩臻早就被乔蕴提前打了预防针,家里还有三位长辈在,是乔蕴的姥爷姥姥和奶奶,他们都跟乔蕴父母一起生活。
姥姥姥爷是在乔蕴家和舅舅姨妈家轮流住的,一家住一年,今年住在他们家,奶奶则是长住。
乔蕴家房子不小,四室两厅的格局,这么多人住着才够用。
这样的家庭组合在国内并不多见,两边的老人住在一起容易生矛盾。
不过乔蕴家的长辈相处得很不错,姥姥外向随和,不太爱计较,奶奶内向自尊,两位老姐妹相处得非常和睦。
系着围裙的乔爸爸戴着眼镜,显然刚从厨房里出来,见客人来了,从厨房里出来打招呼的:欢迎你们!
乔爸爸个子也很高,超过1米8,腰杆笔挺,身材管理到位,看得出来是个很自律的人。乔
蕴的脸型眉毛鼻子就跟爸爸长得像。可以说他是集合了父母的优点。
韩臻赶紧打招呼:叔叔好。又在乔蕴的介绍下跟姥爷姥姥奶奶打了招呼。
长辈们都很慈爱。
乔爸爸说:菜已经差不多了,人都齐了,那就洗手准备吃饭吧。时间不早了,都饿坏了吧。
韩臻笑笑说:还好。让长辈们久等了。十一点下飞机,驱车将近两个多小时才到家,这会儿都一点多了。
乔蕴将行李放下,领着哥俩去洗手,回来的时候,大家都在大桌子边围坐了。
乔妈妈说:快来坐,就等你们了。尝尝叔叔和阿姨的手艺,当然,大部分是你们叔叔做的,我就蒸了个螃蟹。
乔蕴哈哈笑:妈,你还真好意思说你做菜了。蒸螃蟹谁不会啊?
乔妈妈柳眉倒竖:说得轻巧,你会?
乔蕴嘿嘿笑,看了韩臻一眼:我虽然不会,但是韩哥菜烧得特别好。
真的?小韩你还会烧菜?这要是给我那些老姐妹们知道了,肯定要惊讶死了。乔妈妈惊喜地说,回头这些经历能跟姐妹们炫耀一整年的了。
乔家显然也是典型的北方人,招待客人都是大块肉大碗酒,猪牛羊鸡鸭鱼虾蟹摆了满满一桌子,而是份量特别足。
乔爸爸的菜做得很不错,色香味俱全,而且都是下了功夫的菜,比如酱牛肉和东坡肉,肯定是一大早甚至是昨天就开始准备了。
乔妈妈不断用催促韩家兄弟多吃,虽然没有给他们夹菜,但韩家兄弟觉得似乎不埋头苦吃就对不住乔家人这份热情。
而且兄弟二人也不知道多久没有享受到这种全家团聚的温馨了,吃得特别舒心,最后的结果就是兄弟俩都吃撑了。
吃饱喝足,乔蕴就带着韩臻在自己家里溜达参观。
乔爸爸是国企的技术管理,妈妈是中学音乐教师。韩臻便断定,乔蕴的文艺细胞都是他妈遗传并培养的。
他家的装饰很有文艺气息,有不少书柜,原木架子上摆着好些文玩收藏。
客厅的墙壁上挂了一幅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字体遒劲又不失潇洒,看得出来功底很深。
乔蕴解释,这是他爸平生得意之作,他爸是本地书法协会的会员。
乔叔叔写的?真好。韩臻非常惊讶,又重新欣赏了好一会儿,扭头问乔蕴,你会写书法吗?
乔蕴嘿嘿苦笑,咳了一声,说:会一点,小时候练过几年。中国父母都望子成龙,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有两位精通十八般武艺的爸妈,我的童年之悲惨可想而知。
韩臻忍不住笑出了声,不禁想起了这几年网上重新火起来的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乔妈妈耳朵尖,听见了儿子的抱怨,说:小时候吃苦,长大了才不吃苦。你以为快乐教育是真的快乐了?小时候可劲地玩,长大了就哭去吧。那都是资产阶级拿来麻痹穷人的,你看英美国家的精英阶层哪家孩子没上补习班课外班?
韩臻点头附议:阿姨说的对,我在美国的时候,发现中产以上的家庭,孩子也都是很辛苦的,上很多兴趣班,参加很多课外活动。
乔妈妈兴奋地击掌:对嘛!咱中国的老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小孩子玩心重、不自觉,就该逼着学,长大了你就知道小时候吃的苦有多么值得了。小韩小时候应该也学了不少吧。
韩臻由衷笑了:对,我小时候被我妈送去学声乐,还有乐器、主持、武术之类的。
乔蕴跟找到组织了似的:真是同一款妈。我小时候被我妈逼着拉小提琴。
乔妈妈更是兴致浓厚:每个有出息的儿子妈妈都是差不多的。对了,你妈妈是做什么的?
韩臻似乎陷入了回忆中,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稍稍迟疑了一下:她是音乐剧演员。
跟我算是同行啊,那我们应该能聊得来。那她现在
妈,渴了,给我们倒点水喝。乔蕴赶紧打断了妈妈的话。
乔妈妈疑惑地看了儿子一眼,只听见韩驰说:妈妈不在了。
乔妈妈闻言,再看看韩臻一脸的落寞,不禁有些心疼,连忙说:你们想喝什么,阿姨给你们倒去。果汁还是茶?
韩臻回过神来:茶吧。
我想喝果汁。韩驰说。
乔妈妈慈爱地说:好,都有,等着啊。说着赶紧去厨房了。
韩臻和乔蕴继续看家里的摆设,客厅的一面墙边摆放着一架钢琴,韩臻挑眉问:你不会还会弹钢琴吧?
这个真不会,钢琴是我妈想学,我送给她的。我小时候家里条件还不太宽裕,买不起钢琴,就学了比较便宜的小提琴,结果把左邻右舍的耳朵荼毒了几年。乔蕴嘻嘻笑着掀开琴盖,按了几个音符。
韩驰听见钢琴声,站在那儿顿了片刻,然后没让人招呼,就在琴凳上坐了下来,开始弹琴,弹的居然是《致爱丽丝》。刚开始还有些滞涩,过了两小节,就很流畅了。
乔蕴和韩臻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家里其他人也都看了过来,安静地听他弹琴。
乔蕴压低了声音问韩臻:韩驰还会弹钢琴?
嗯,他学了十多年,不过我已经好多年没听他弹过了。
韩驰学琴自然也是被妈妈逼着学的,他的青春叛逆期来得很迟,上高中之后才开始叛逆,有一回因为练琴的事和母亲大吵了一架,他一怒之下砸了钢琴,从此以后就再也不碰琴了。
韩臻惊讶的是,他居然愿意弹琴了,过了这么多年,这首曲子他还记得这么牢固。可能有些东西,即便你不去触碰,它其实还是刻在了你的记忆深处。
这是好事,不过韩臻又有些担忧,那些令他痛苦的回忆他是否还记得呢?也许记得,只是缺一个让他想起来的契机。
晚上韩臻要带着韩驰去酒店,却被乔妈妈叫住:蛋蛋,你带小韩去新一城那边的房子住,我都给你们收拾好了,不要住酒店。来咱家做客,吃住肯定都是我们安排好。
乔蕴已经放弃了对乳名的抵抗,因为除了他爸,家里其他人都叫他蛋蛋,他眨巴眼睛:妈,我也住那边?
对啊,你也陪小韩住那边。去的路上顺便买点水果零食之类的。乔妈妈将钥匙塞到乔蕴手里。
阿姨,别麻烦了。韩臻还想拒绝。
乔妈妈说:怎么,不喜欢住在阿姨家啊?
韩臻哪里敢说:不是,不是,那就麻烦阿姨了。
去吧,明天早上过这边来吃早饭,我们一起去壶口瀑布。乔妈妈叮嘱道。
乔蕴领着韩臻去了新房子,这边装修得整洁漂亮,打扫得窗明几净,茶几上还摆了一束漂亮的鲜花,足见主人的用心。
乔蕴挨着推门看过了,将韩驰的行李箱推到一个客房里,说:韩驰,你住这个房间。
韩驰走进自己住的那个房间,往床上一扑:哇,蓝色的,我最喜欢了。这张床正好铺了蓝色的浅条纹床单和被套。
喜欢就好,我去烧水,烧好水你们早点洗洗睡。乔蕴说着去了卫生间。
乔妈妈昨天来铺床的时候就已经把热水器给打开了,可以直接洗澡。
韩臻帮韩驰洗好澡,打发他出去,自己接着洗。
洗完出来,看见洗好澡的乔蕴领着菜鸟韩驰盘腿坐在沙发上吃鸡。韩驰拿着手机一通乱点,乔蕴也不着急,一边玩一边掩护救治,两人孩子似的玩得不亦乐乎。
乔蕴瞥他一眼,招呼:韩哥,一起吃鸡。
韩臻摆摆手:不怎么会玩。
很简单,多死几次就会了。乔蕴笑容灿烂。
韩臻说:你们玩,我看点别的。
于是三个人窝在沙发里各干各的事。
韩臻听着乔蕴只会韩驰:那个箱子不要开了,我刚刚看过的,没什么有用的东西。小心掩护,进房子,有敌人来了。
韩驰:我进不去,卡了。救我,我要死了!呜呜
乔蕴说:躺着吧,等我消灭这仨马上就来。
韩臻忍不住莞尔,这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吗?
韩驰终于困了,韩臻看他睡好了,帮他掖好被子,这才出来。
乔蕴抱着胳膊倚在门口,打了个哈欠,抹掉眼角的泪水对韩臻说:韩哥将来是一个好老公好爸爸,太有耐心了。
韩臻将韩驰的房门拉上,斜睨他一眼,说:我在想,这不会是你家里给你准备的婚房吧?
乔蕴挠挠头,嘿嘿笑:他们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多半用不上了。
韩臻了然点头:你以后肯定是在北京安家了。
唔,是吧。乔蕴含糊地应了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我果然适合写这种日常。
第二十九章 《浮岛》
第二天一早, 乔蕴带着韩臻兄弟回家去吃早饭。
乔爸爸一大早就出门买了羊骨和羊肉回来, 烧好了一大锅奶白色的羊汤,就等着他们过来下刀削面。
来山西一趟, 必须得吃一顿正宗的刀削面。
韩臻也是懂点厨艺的, 知道这一顿饭费了不少功夫,乔蕴他爸肯定是一大早就起来忙活了。
吃饱喝足,大家收拾好准备出门。他们开了两辆车, 乔爸爸开车拉三位长辈, 乔妈妈和年轻人坐一辆车。
出门时,乔妈妈打了个电话, 好像还约了个朋友。
出门不多久, 开车的乔蕴在妈妈的指挥下, 在母校门口接到了妈妈口中的柳阿姨。
这是乔妈妈的同事,也是乔蕴的高中历史老师:柳老师!看来妈妈是带柳老师来给他们当导游了。
柳老师拉开车门,上了车后座,看着后排的韩家兄弟, 笑眯眯地说:我跟你们一路去玩。这是韩臻吧,我看过你和乔蕴演的电视剧, 以前的电影我也看过,演得非常好。
乔蕴赶紧介绍:韩哥, 这是柳老师,我高中历史老师。
韩臻连忙打招呼:柳老师好!谢谢老师夸奖。
乔妈妈扭过头来说:柳阿姨也特别喜欢你俩演的戏,听说小韩来山西玩,自告奋勇要给你们当导游。
乔蕴和韩臻连忙道谢, 历史老师来给他们当导游,多有面儿啊。
老熟人凑一块儿,自然要说以前的事。
柳老师说:乔蕴好久没回来了吧?
对,就是疫情那段时间在家待了两个月,后来一直忙,没空回来。乔蕴老实回答。
恋耽美
韩驰趴在车窗边,看着外面绵亘不绝的山梁,心情极为舒畅,不时叫大家看这个山、那块石头或者那一群羊。
乔蕴笑着说:韩驰在家憋坏了,现在就像是放出圈的羊。
不,是驴,犟驴。韩臻纠正。
韩驰扭过脸来抗议:哥哥才是犟驴!
乔蕴哈哈大笑起来。
车子到了乔蕴家楼下,三人从地下车库上楼,刚一出电梯,穿得一团喜庆的乔妈妈就迎了出来,鼓着掌大声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卡到现在。
第二十八章 见家长
乔蕴见妈妈这样, 忍不住伸手摸一下额头, 嗔怪地叫:妈!老小孩这说法真没错。
韩臻早就在视频里见识过乔妈妈的热情,没想到见了面更甚, 弄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彬彬有礼地打招呼:阿姨好!我是韩臻。
乔蕴的五官跟妈妈有五分像,乔妈妈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端庄大气的美人,年过半百, 依旧端庄秀丽, 气质出众,令人心生好感。
她热情地拉住他们兄弟的手, 笑眯了眼:真人比电视上还俊。你们能来, 阿姨家真的蓬荜生辉了, 快请进,快请进!
韩臻发自肺腑地感动对方的热忱:谢谢阿姨,叨扰你们了。
不叨扰,平时请都请不来呢。乔妈妈的嘴始终就没合拢过。
韩驰也乖巧地跟着打招呼:阿姨好!
诶, 好,你肯定是那个奇迹小韩驰了, 个子真高,长得这么帅, 以后都要好好的。快跟阿姨进屋。乔妈妈拉着兄弟俩进屋,又回头对儿子说,蛋蛋,你帮忙小韩提东西啊, 怎么让客人提。
妈!乔蕴差不多是哀嚎了,不是说好了不叫乳名的吗?
韩臻憋着笑:不用,我自己来就好。
乔蕴夺过他手里的袋子:还是我来吧,否则我妈指定削我。说完超妈妈的背影做了个鬼脸。
韩驰回头看着乔蕴:蛋蛋?
乔蕴鼓着腮帮:没有蛋蛋,只有乔乔。
韩臻闻言噗嗤笑出了声。
乔蕴转过身,在门框上哐哐撞头,没有蛋蛋不就成公公了吗?
进屋之后,韩家兄弟便被四双八只眼睛齐刷刷地检阅着。
韩臻早就被乔蕴提前打了预防针,家里还有三位长辈在,是乔蕴的姥爷姥姥和奶奶,他们都跟乔蕴父母一起生活。
姥姥姥爷是在乔蕴家和舅舅姨妈家轮流住的,一家住一年,今年住在他们家,奶奶则是长住。
乔蕴家房子不小,四室两厅的格局,这么多人住着才够用。
这样的家庭组合在国内并不多见,两边的老人住在一起容易生矛盾。
不过乔蕴家的长辈相处得很不错,姥姥外向随和,不太爱计较,奶奶内向自尊,两位老姐妹相处得非常和睦。
系着围裙的乔爸爸戴着眼镜,显然刚从厨房里出来,见客人来了,从厨房里出来打招呼的:欢迎你们!
乔爸爸个子也很高,超过1米8,腰杆笔挺,身材管理到位,看得出来是个很自律的人。乔
蕴的脸型眉毛鼻子就跟爸爸长得像。可以说他是集合了父母的优点。
韩臻赶紧打招呼:叔叔好。又在乔蕴的介绍下跟姥爷姥姥奶奶打了招呼。
长辈们都很慈爱。
乔爸爸说:菜已经差不多了,人都齐了,那就洗手准备吃饭吧。时间不早了,都饿坏了吧。
韩臻笑笑说:还好。让长辈们久等了。十一点下飞机,驱车将近两个多小时才到家,这会儿都一点多了。
乔蕴将行李放下,领着哥俩去洗手,回来的时候,大家都在大桌子边围坐了。
乔妈妈说:快来坐,就等你们了。尝尝叔叔和阿姨的手艺,当然,大部分是你们叔叔做的,我就蒸了个螃蟹。
乔蕴哈哈笑:妈,你还真好意思说你做菜了。蒸螃蟹谁不会啊?
乔妈妈柳眉倒竖:说得轻巧,你会?
乔蕴嘿嘿笑,看了韩臻一眼:我虽然不会,但是韩哥菜烧得特别好。
真的?小韩你还会烧菜?这要是给我那些老姐妹们知道了,肯定要惊讶死了。乔妈妈惊喜地说,回头这些经历能跟姐妹们炫耀一整年的了。
乔家显然也是典型的北方人,招待客人都是大块肉大碗酒,猪牛羊鸡鸭鱼虾蟹摆了满满一桌子,而是份量特别足。
乔爸爸的菜做得很不错,色香味俱全,而且都是下了功夫的菜,比如酱牛肉和东坡肉,肯定是一大早甚至是昨天就开始准备了。
乔妈妈不断用催促韩家兄弟多吃,虽然没有给他们夹菜,但韩家兄弟觉得似乎不埋头苦吃就对不住乔家人这份热情。
而且兄弟二人也不知道多久没有享受到这种全家团聚的温馨了,吃得特别舒心,最后的结果就是兄弟俩都吃撑了。
吃饱喝足,乔蕴就带着韩臻在自己家里溜达参观。
乔爸爸是国企的技术管理,妈妈是中学音乐教师。韩臻便断定,乔蕴的文艺细胞都是他妈遗传并培养的。
他家的装饰很有文艺气息,有不少书柜,原木架子上摆着好些文玩收藏。
客厅的墙壁上挂了一幅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字体遒劲又不失潇洒,看得出来功底很深。
乔蕴解释,这是他爸平生得意之作,他爸是本地书法协会的会员。
乔叔叔写的?真好。韩臻非常惊讶,又重新欣赏了好一会儿,扭头问乔蕴,你会写书法吗?
乔蕴嘿嘿苦笑,咳了一声,说:会一点,小时候练过几年。中国父母都望子成龙,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有两位精通十八般武艺的爸妈,我的童年之悲惨可想而知。
韩臻忍不住笑出了声,不禁想起了这几年网上重新火起来的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乔妈妈耳朵尖,听见了儿子的抱怨,说:小时候吃苦,长大了才不吃苦。你以为快乐教育是真的快乐了?小时候可劲地玩,长大了就哭去吧。那都是资产阶级拿来麻痹穷人的,你看英美国家的精英阶层哪家孩子没上补习班课外班?
韩臻点头附议:阿姨说的对,我在美国的时候,发现中产以上的家庭,孩子也都是很辛苦的,上很多兴趣班,参加很多课外活动。
乔妈妈兴奋地击掌:对嘛!咱中国的老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小孩子玩心重、不自觉,就该逼着学,长大了你就知道小时候吃的苦有多么值得了。小韩小时候应该也学了不少吧。
韩臻由衷笑了:对,我小时候被我妈送去学声乐,还有乐器、主持、武术之类的。
乔蕴跟找到组织了似的:真是同一款妈。我小时候被我妈逼着拉小提琴。
乔妈妈更是兴致浓厚:每个有出息的儿子妈妈都是差不多的。对了,你妈妈是做什么的?
韩臻似乎陷入了回忆中,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稍稍迟疑了一下:她是音乐剧演员。
跟我算是同行啊,那我们应该能聊得来。那她现在
妈,渴了,给我们倒点水喝。乔蕴赶紧打断了妈妈的话。
乔妈妈疑惑地看了儿子一眼,只听见韩驰说:妈妈不在了。
乔妈妈闻言,再看看韩臻一脸的落寞,不禁有些心疼,连忙说:你们想喝什么,阿姨给你们倒去。果汁还是茶?
韩臻回过神来:茶吧。
我想喝果汁。韩驰说。
乔妈妈慈爱地说:好,都有,等着啊。说着赶紧去厨房了。
韩臻和乔蕴继续看家里的摆设,客厅的一面墙边摆放着一架钢琴,韩臻挑眉问:你不会还会弹钢琴吧?
这个真不会,钢琴是我妈想学,我送给她的。我小时候家里条件还不太宽裕,买不起钢琴,就学了比较便宜的小提琴,结果把左邻右舍的耳朵荼毒了几年。乔蕴嘻嘻笑着掀开琴盖,按了几个音符。
韩驰听见钢琴声,站在那儿顿了片刻,然后没让人招呼,就在琴凳上坐了下来,开始弹琴,弹的居然是《致爱丽丝》。刚开始还有些滞涩,过了两小节,就很流畅了。
乔蕴和韩臻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家里其他人也都看了过来,安静地听他弹琴。
乔蕴压低了声音问韩臻:韩驰还会弹钢琴?
嗯,他学了十多年,不过我已经好多年没听他弹过了。
韩驰学琴自然也是被妈妈逼着学的,他的青春叛逆期来得很迟,上高中之后才开始叛逆,有一回因为练琴的事和母亲大吵了一架,他一怒之下砸了钢琴,从此以后就再也不碰琴了。
韩臻惊讶的是,他居然愿意弹琴了,过了这么多年,这首曲子他还记得这么牢固。可能有些东西,即便你不去触碰,它其实还是刻在了你的记忆深处。
这是好事,不过韩臻又有些担忧,那些令他痛苦的回忆他是否还记得呢?也许记得,只是缺一个让他想起来的契机。
晚上韩臻要带着韩驰去酒店,却被乔妈妈叫住:蛋蛋,你带小韩去新一城那边的房子住,我都给你们收拾好了,不要住酒店。来咱家做客,吃住肯定都是我们安排好。
乔蕴已经放弃了对乳名的抵抗,因为除了他爸,家里其他人都叫他蛋蛋,他眨巴眼睛:妈,我也住那边?
对啊,你也陪小韩住那边。去的路上顺便买点水果零食之类的。乔妈妈将钥匙塞到乔蕴手里。
阿姨,别麻烦了。韩臻还想拒绝。
乔妈妈说:怎么,不喜欢住在阿姨家啊?
韩臻哪里敢说:不是,不是,那就麻烦阿姨了。
去吧,明天早上过这边来吃早饭,我们一起去壶口瀑布。乔妈妈叮嘱道。
乔蕴领着韩臻去了新房子,这边装修得整洁漂亮,打扫得窗明几净,茶几上还摆了一束漂亮的鲜花,足见主人的用心。
乔蕴挨着推门看过了,将韩驰的行李箱推到一个客房里,说:韩驰,你住这个房间。
韩驰走进自己住的那个房间,往床上一扑:哇,蓝色的,我最喜欢了。这张床正好铺了蓝色的浅条纹床单和被套。
喜欢就好,我去烧水,烧好水你们早点洗洗睡。乔蕴说着去了卫生间。
乔妈妈昨天来铺床的时候就已经把热水器给打开了,可以直接洗澡。
韩臻帮韩驰洗好澡,打发他出去,自己接着洗。
洗完出来,看见洗好澡的乔蕴领着菜鸟韩驰盘腿坐在沙发上吃鸡。韩驰拿着手机一通乱点,乔蕴也不着急,一边玩一边掩护救治,两人孩子似的玩得不亦乐乎。
乔蕴瞥他一眼,招呼:韩哥,一起吃鸡。
韩臻摆摆手:不怎么会玩。
很简单,多死几次就会了。乔蕴笑容灿烂。
韩臻说:你们玩,我看点别的。
于是三个人窝在沙发里各干各的事。
韩臻听着乔蕴只会韩驰:那个箱子不要开了,我刚刚看过的,没什么有用的东西。小心掩护,进房子,有敌人来了。
韩驰:我进不去,卡了。救我,我要死了!呜呜
乔蕴说:躺着吧,等我消灭这仨马上就来。
韩臻忍不住莞尔,这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吗?
韩驰终于困了,韩臻看他睡好了,帮他掖好被子,这才出来。
乔蕴抱着胳膊倚在门口,打了个哈欠,抹掉眼角的泪水对韩臻说:韩哥将来是一个好老公好爸爸,太有耐心了。
韩臻将韩驰的房门拉上,斜睨他一眼,说:我在想,这不会是你家里给你准备的婚房吧?
乔蕴挠挠头,嘿嘿笑:他们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多半用不上了。
韩臻了然点头:你以后肯定是在北京安家了。
唔,是吧。乔蕴含糊地应了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我果然适合写这种日常。
第二十九章 《浮岛》
第二天一早, 乔蕴带着韩臻兄弟回家去吃早饭。
乔爸爸一大早就出门买了羊骨和羊肉回来, 烧好了一大锅奶白色的羊汤,就等着他们过来下刀削面。
来山西一趟, 必须得吃一顿正宗的刀削面。
韩臻也是懂点厨艺的, 知道这一顿饭费了不少功夫,乔蕴他爸肯定是一大早就起来忙活了。
吃饱喝足,大家收拾好准备出门。他们开了两辆车, 乔爸爸开车拉三位长辈, 乔妈妈和年轻人坐一辆车。
出门时,乔妈妈打了个电话, 好像还约了个朋友。
出门不多久, 开车的乔蕴在妈妈的指挥下, 在母校门口接到了妈妈口中的柳阿姨。
这是乔妈妈的同事,也是乔蕴的高中历史老师:柳老师!看来妈妈是带柳老师来给他们当导游了。
柳老师拉开车门,上了车后座,看着后排的韩家兄弟, 笑眯眯地说:我跟你们一路去玩。这是韩臻吧,我看过你和乔蕴演的电视剧, 以前的电影我也看过,演得非常好。
乔蕴赶紧介绍:韩哥, 这是柳老师,我高中历史老师。
韩臻连忙打招呼:柳老师好!谢谢老师夸奖。
乔妈妈扭过头来说:柳阿姨也特别喜欢你俩演的戏,听说小韩来山西玩,自告奋勇要给你们当导游。
乔蕴和韩臻连忙道谢, 历史老师来给他们当导游,多有面儿啊。
老熟人凑一块儿,自然要说以前的事。
柳老师说:乔蕴好久没回来了吧?
对,就是疫情那段时间在家待了两个月,后来一直忙,没空回来。乔蕴老实回答。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