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犯上(GL)——九皇叔(90)
哪里是听说,分明是听说元莞见了周晋才有此一说。
元莞故作不解,恍然道:周晋本就不是俗人,升迁是早晚的事,有何可惊讶。
听她这么肯定,陆连枝心里就不断在打量外间的传言,悄悄凑近元莞:此事当真?
元莞不愿同她亲近,往一侧悄悄避了避,道:周晋有才能,曾是中书令的左膀右臂,本就是真。
陆连枝见她同自己如此生疏,不愿道:我是洪水猛兽不成,你竟如此避我。
县主早日看清,也是好事。元莞冷漠拒绝,若非不愿面上情分过不去,也不会令她进府来。
我看清什么,你未嫁人,我便还有机会,没必要看清。陆连枝也不同她委婉,又道:你同陛下之事不大可能,应该是你看清才是。
元莞不想听,就拿点心堵住她的嘴,道:你来就为了说这些无趣之事?
并非如此,秋日凉爽,我约了人出城去玩,你可要去?整日闷在府里也无甚乐趣,你又无事做,出去走走。江里的水涨了,去见识一番也是趣事。陆连枝极力邀请。
元莞不大想去,对于女子结伴出游一事,并无太多的乐趣,她想了想,拒绝道:我便不去了,热闹的地方不大好。
陆连枝自认对她的心事猜得很准,热闹的地方人多嘴杂,元莞的眼睛总是让人多看一眼,她劝道:你无须在意旁人的话,自己开心就好。
元莞还是不肯答应,她又劝了几句,最后也没有成功。
翌日,元莞又见了中书内的几人,消息传出去后,局势更加多变,陆连枝也探不出元莞的意思。
众人不解之际,元莞大咧咧地入宫,在宫里待了半日,才又出宫来。
皇帝身侧没有亲近之人,进出宫城的元莞就成了众人心中的最好打探目标,尤其陆连枝,每隔一日就会去元府。
元莞为躲着她,日日往宫里跑,在垂拱殿内也甚自在。
周晋在宫里乍见她,将姿态摆得更低,愈发恭谨,就连孤鹜也察觉出不对,询问缘由。
元莞却道:听说秋日游船不错?
牛头不对马嘴,孤鹜摸不着头脑,只得顺着她的话开口:秋日凉爽,水又涨了些,景色确实不错,您想去?
前几日陆县主邀我去玩,我拒绝了。元莞故作深思道。
孤鹜愣了一下,没有明白,也不敢再问,退了出去,将话转告皇帝。
陆连枝惯爱带元莞去玩,以前未曾表露心意,元莞还会去,眼下陆连枝待她心思不正,就不会再去了。
孤鹜不明,元乔反应过来,眸中漾着清淡的笑来,吩咐孤鹜退出去,进偏殿就见到窗下躺着的人,似睡非睡。
近日里,元莞来得极为勤快,朝臣散朝,她就来了,天色一黑就离开。
横竖不会留在宫里歇一夜。
元乔走近,榻上的人就睁开眼睛,弯眉一笑:得空了?
嗯。元乔应了一声,就在一侧坐下,元莞往后退了退,给她腾出位置。
自那日剖开心意后,两人的关系就好了很多,元莞也不再剑拔弩张,恢复旧日的笑意,动手动脚间,让元乔也跟着适应不少。
比如眼下,元莞拉她一道躺着,她就不会再拒绝,只是笔挺挺地躺下。
她睡姿好,元莞非要靠近着她,带着她一道姿势不雅。
小榻不大,两人躺着有些拥挤,元莞不在意,望着虚空道:陛下近日可忙?
新中书令不定,元乔就不会闲下来,元莞明知,偏偏还要违心地问一次。
元乔被她抱着,感受到不一样的暖意,也随她去:你想去游船?
元莞得意一笑,孤鹜传话挺快的,难得还有些用处,嘴中却道:陆县主邀我去,我拒绝罢了。
嗯,她爱玩。元乔随意应了一句,没有再说。
元莞不满,这人果真是榆木疙瘩,还笨得很,大概除了她之外,没有人会喜欢的,她叹息一声:思来想去,还不如同她去玩玩。
怎地又答应了?元乔醒过神来,转首看着身侧的人,唇角抿着紧紧的,似是不开心,她笑道:你想什么?
窗外的光色很好,映得元莞皮肤雪白,唇角嫣红,红梅白雪,妖而不艳。
元乔心动,也只是一笑。元莞不同,欺近她,不满道:你去不去?
江水无趣。元乔唇角蕴着笑意,故意激怒眼前的人。
元乔极为不识趣!元莞瞪了一眼,想起几日没有亲近她了,主动靠过去,不管不顾地摸着她耳朵:不听话。
你愈发元乔被她捏得说不出话来,握着她的手就拨开了。
元莞低笑:愈发放肆?以下犯上又如何,那也是你自愿的。
放肆二字并没有让元莞停下,反刺得她愈发英勇,耳朵摸不到就去摸脸,压着她。
元乔羞恼,后悔方才逗她,忍了忍道:你若想去,我令孤鹜去安排,再过两日就成。
我不去了。元莞骄傲地一口拒绝,按住她的手,窗外宫人的脚步声清晰地传了进来,眼见着元乔的脸色变了,先是煞白,而后红如晚霞,娇艳如花。
宫人在谈论着小事,聚于墙角窃窃私语,徐徐地传入两人耳中。
她们说的是年岁到了就可出宫之事,攒了许多私房银子,可出宫嫁人,底气很足。
元莞闻言道:陛下备嫁妆了吗?
嫁人是需嫁妆的,这是许久前就留下来的规矩。元乔本就羞涩,被问得更是张不开嘴,侧首不应。
我的私库在你手里,就当作聘礼好了。元莞大度道,身下人肌肤粉白,透着诱惑,她俯身亲了亲颈间,耳畔响起元乔急.促的呼吸声。
外间宫人道:可是出宫后年岁都不小了,有嫁妆也会被人嫌弃。
说完,立时有人附和:对,哪里是十五六岁的年龄,还不如自己留钱过日子。
元莞眯住眼睛,指尖在身下人柔软之地戳了戳:陛下有两个十五六岁了,嫁妆少了可不好。
调.戏之际,宫人的声音不断传了进来,让元乔又羞又恼:你休要胡说。
哪里是我胡说,是她们说的。元莞指着窗外,外间宫人不过十八九岁,对宫外的事好奇又兴奋,被父母说得很是向往。
两人偷听了须臾,元莞唇角带笑,手握着元乔的手腕,使劲按了按,依旧问道:嫁妆呢?
元乔睨她一眼,想要挣扎着起身,发觉自己的力气大不如元莞,又不好生气,只得哄道:在你府内。
你的库房吗?元莞故作一问,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早就有着心思,将嫁妆早早地送给我了?
越说越不对,元乔脸色红得滴血,偏偏那些宫人还在说着,就连嫁衣的事都要说上一说。元莞听风就是雨,又说起嫁衣:是要自己绣吗?
不是。元乔想而未想就拒绝了,声音略高了些,显得急躁。
元莞笑了,伏在她身上,愈发喜欢此时害羞又不能生气的元乔,轻声道:那谁绣?
不知。元乔道。她几乎不敢再看元莞,找了理由道:该回垂拱殿了。
回殿啊元莞将尾音拖得很长,俯身亲吻她的下颚,湿热的气息在窗散开。
她不亲唇角,只吻着下颚,继而是颈间。
若是寻常,关上门窗,元乔也习惯了,偏偏被她按住,耳畔还传来宫人的嬉笑声,心中的羞耻被放大了。
她不耐地动了动腿脚,身上更软了些,元莞不自觉,又似是故意逗弄她,轻轻咬上锁骨,疼得她一颤。
呻嘤声从唇角溢.出,就像撩拨琴弦时不经意间发出的声音,她几乎无地自容。
那处痛意渐渐深了,元莞按住她的力气也重了些,蛮狠而无力,她张了张嘴:元莞
元莞不理会她,齿间摩挲,极其喜欢锁骨处的肌肤。
殿外不知哪里来的脚步声愈发近了,元乔吓得也不知晓疼,扬起下颚,露出雪白修长的玉颈。
声音陡然响起:陛下!
第79章 赎人
旖.旎的气氛陡然因不和谐的声音消失了, 元莞撇嘴不悦,元乔似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开口:何事?
中书令魏大人去了。
元乔皱眉,元莞翻身躺好, 抿唇一笑:游船是没有指望了, 我去找陆县主。
你安分地待在延福宫里。元乔睨她一眼, 难得地撑起往日的气势。
这么厉害啊。元莞伸手就将人捞回来, 毫不怜惜地按回榻上, 低低惊讶声从窗下传出去,宫人吓得走开了。
殿内的元乔微带恼怒, 元莞则一副不羁散漫之色, 亲亲咬住她的唇角,轻轻的威胁声让人肌骨发麻:这么厉害的话方才怂的是谁?
勉强撑起来的气势因这番耳鬓厮磨而荡然无存,元乔几乎无抗拒的力气,只微微呼吸:嗯,不闹了。
偏闹。元莞不肯放过她,矜持的人在身下呻嘤婉转,肌肤由白变红,眼中水润光色让人情不自禁地陷了进去, 咬着耳尖之际亲吻她的鬓发:还凶吗?
元乔抿唇不说话, 避又避不开, 唯有僵持着身子, 眸色带着哀求。
殿外的孤鹜久久没有听到回话,大着胆子又重复:陛下,中书令魏大人去了。
晓得了。元莞不耐烦地应了一声, 孤鹜闻声色变, 忙揪着传话的内侍退出廊下。
人跑得很快,元莞低低一笑, 眼见着元乔要哭了,才不得不起身,看了一眼外间晴朗的光色:天晴了。
魏律一去,中书内改革,可不就是天晴了。
元乔在她身后慢慢起身,衣裳皱了,发髻微有些散乱,还需更衣梳妆,罪魁祸首还是一身整齐,她气恼又无奈。不好去唤宫人,只好自己去更衣。
元莞悠然坐在小榻上,望着略显慌张的背影,深深一笑,原来那股从容与淡然在情.事上都是假的。
元乔随意寻了件衣裳换上,又见元莞好整以暇地盯着自己,背过身去不理睬,元莞道:小气,那日你沐浴,我可什么都看到了。
元莞!
终是惹怒了害羞中的人,元莞讨好一笑:你换便是,我不看你。
待元乔回身之际,人复又躺了下来,面上盖着一本书,一本正经。她走过去,将书除下,拍了元莞脑袋:魏律去世,你替我去府上吊唁。
语气都带着不容置疑,元莞自知惹恼了她,不好拒绝,便答应下来,又道:吊唁过后,我回宫还是回府?
随你。元乔坐在妆台前,自顾自将发髻拆散后,长发垂下,散在肩上,元莞屁颠地走过去,道:我帮你?
你自己玩去。元乔不理会她,手中木梳已被夺走了,她望着元莞:你要如何?
给你梳发?元莞被她冰冷的眼神看得心中发怯,心中对她的畏惧似又复燃,毕竟多年的屈居人下还是有些影响的,她咽了咽口水:我给你赔礼,好不好?
元乔接过木梳,对她的言语讨好不在意,只道:你早些回宫。
这是回方才那句回宫还是回府的话,元莞没有反驳,乖乖地点点头,快速在她发顶亲了亲,我会的。
说完就不见人影了,元乔对着铜镜里的自己惘然一笑,唤来宫人梳发。
魏律一死,中书令就空缺下来,不少人上奏提议周晋为新任中书令,使得周晋声望更高。
元乔对此未曾有反应,令元莞代为去吊唁后,厚赏其子嗣,追封魏律国公之位,其他的就不再有反应,反而频频召见翰林学士上官蕤,让人不解。
元莞处又不得安宁,周晋询问过一次,陆连枝更是日日写信,比起情书还勤快些。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小豫王元清,出府去给魏律吊唁,恰好遇见元莞。
元清一身深衣,头戴玉冠,文质彬彬,见到众人都是温润如玉的模样,宽慰魏明子后就带人回府,没有同旁人多话。
元莞目视他离去的背影,眸色深了深,陆连枝走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看豫王做什么?
豫王模样好、才学好,王妃的位置又空着,自然要多看一眼。元莞笑了笑,随口这么一说来,元清的家世好像很不错,不知孝期过后,会不会有人择婿。
她显得对元清有兴趣,让陆连枝吃惊不已,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你不是喜欢女子吗?
本是随口一说,哪里晓得她当真。元莞几乎红了脸色,道:我不过随口说说罢了,你怎地当真了。我就是觉得小豫王与他父亲大不相同。
陆连枝见过之前的那位张狂不带脑子的豫王,自觉将两人对比一番,不觉点头:我也觉得,这位小豫王十分懂礼,守孝不出府门,可见性子是好的。
元莞不赞同:不出府门就是性子好的?我也不出门,我的性子不见得多好,你莫要被那一张脸蒙蔽了。
我为何要蒙蔽,我对他无感。不过常听人言罢了。陆连枝尴尬一笑,小豫王长得尚可,但她对男子无感。
闻言,元莞道:常听谁言,都道小豫王性子好?
我听长辈说的,魏国长公主也道小豫王比其父胜过太多,懂事孝顺。陆连枝回她,不好说出旁人,唯有将魏国长公主拉出来当借口。
魏国长公主心思浅,不干涉朝政,只从表面看问题。元莞是知晓这些的,故而也没有太过惊讶,但她没有相信陆连枝的说辞,想来不少人认为元清是个好人。
不知怎地,她对元清实在无法喜欢,带着面具的人,见过太多。
先帝之际,刘氏就装出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只有她知晓,那副表皮之下是有多么肮脏。
思来想去之际,周晋夫人走了过来,陆连枝颔首,拽着元莞袖口,元莞回身,跟着一笑:周夫人安好。
恋耽美
元莞故作不解,恍然道:周晋本就不是俗人,升迁是早晚的事,有何可惊讶。
听她这么肯定,陆连枝心里就不断在打量外间的传言,悄悄凑近元莞:此事当真?
元莞不愿同她亲近,往一侧悄悄避了避,道:周晋有才能,曾是中书令的左膀右臂,本就是真。
陆连枝见她同自己如此生疏,不愿道:我是洪水猛兽不成,你竟如此避我。
县主早日看清,也是好事。元莞冷漠拒绝,若非不愿面上情分过不去,也不会令她进府来。
我看清什么,你未嫁人,我便还有机会,没必要看清。陆连枝也不同她委婉,又道:你同陛下之事不大可能,应该是你看清才是。
元莞不想听,就拿点心堵住她的嘴,道:你来就为了说这些无趣之事?
并非如此,秋日凉爽,我约了人出城去玩,你可要去?整日闷在府里也无甚乐趣,你又无事做,出去走走。江里的水涨了,去见识一番也是趣事。陆连枝极力邀请。
元莞不大想去,对于女子结伴出游一事,并无太多的乐趣,她想了想,拒绝道:我便不去了,热闹的地方不大好。
陆连枝自认对她的心事猜得很准,热闹的地方人多嘴杂,元莞的眼睛总是让人多看一眼,她劝道:你无须在意旁人的话,自己开心就好。
元莞还是不肯答应,她又劝了几句,最后也没有成功。
翌日,元莞又见了中书内的几人,消息传出去后,局势更加多变,陆连枝也探不出元莞的意思。
众人不解之际,元莞大咧咧地入宫,在宫里待了半日,才又出宫来。
皇帝身侧没有亲近之人,进出宫城的元莞就成了众人心中的最好打探目标,尤其陆连枝,每隔一日就会去元府。
元莞为躲着她,日日往宫里跑,在垂拱殿内也甚自在。
周晋在宫里乍见她,将姿态摆得更低,愈发恭谨,就连孤鹜也察觉出不对,询问缘由。
元莞却道:听说秋日游船不错?
牛头不对马嘴,孤鹜摸不着头脑,只得顺着她的话开口:秋日凉爽,水又涨了些,景色确实不错,您想去?
前几日陆县主邀我去玩,我拒绝了。元莞故作深思道。
孤鹜愣了一下,没有明白,也不敢再问,退了出去,将话转告皇帝。
陆连枝惯爱带元莞去玩,以前未曾表露心意,元莞还会去,眼下陆连枝待她心思不正,就不会再去了。
孤鹜不明,元乔反应过来,眸中漾着清淡的笑来,吩咐孤鹜退出去,进偏殿就见到窗下躺着的人,似睡非睡。
近日里,元莞来得极为勤快,朝臣散朝,她就来了,天色一黑就离开。
横竖不会留在宫里歇一夜。
元乔走近,榻上的人就睁开眼睛,弯眉一笑:得空了?
嗯。元乔应了一声,就在一侧坐下,元莞往后退了退,给她腾出位置。
自那日剖开心意后,两人的关系就好了很多,元莞也不再剑拔弩张,恢复旧日的笑意,动手动脚间,让元乔也跟着适应不少。
比如眼下,元莞拉她一道躺着,她就不会再拒绝,只是笔挺挺地躺下。
她睡姿好,元莞非要靠近着她,带着她一道姿势不雅。
小榻不大,两人躺着有些拥挤,元莞不在意,望着虚空道:陛下近日可忙?
新中书令不定,元乔就不会闲下来,元莞明知,偏偏还要违心地问一次。
元乔被她抱着,感受到不一样的暖意,也随她去:你想去游船?
元莞得意一笑,孤鹜传话挺快的,难得还有些用处,嘴中却道:陆县主邀我去,我拒绝罢了。
嗯,她爱玩。元乔随意应了一句,没有再说。
元莞不满,这人果真是榆木疙瘩,还笨得很,大概除了她之外,没有人会喜欢的,她叹息一声:思来想去,还不如同她去玩玩。
怎地又答应了?元乔醒过神来,转首看着身侧的人,唇角抿着紧紧的,似是不开心,她笑道:你想什么?
窗外的光色很好,映得元莞皮肤雪白,唇角嫣红,红梅白雪,妖而不艳。
元乔心动,也只是一笑。元莞不同,欺近她,不满道:你去不去?
江水无趣。元乔唇角蕴着笑意,故意激怒眼前的人。
元乔极为不识趣!元莞瞪了一眼,想起几日没有亲近她了,主动靠过去,不管不顾地摸着她耳朵:不听话。
你愈发元乔被她捏得说不出话来,握着她的手就拨开了。
元莞低笑:愈发放肆?以下犯上又如何,那也是你自愿的。
放肆二字并没有让元莞停下,反刺得她愈发英勇,耳朵摸不到就去摸脸,压着她。
元乔羞恼,后悔方才逗她,忍了忍道:你若想去,我令孤鹜去安排,再过两日就成。
我不去了。元莞骄傲地一口拒绝,按住她的手,窗外宫人的脚步声清晰地传了进来,眼见着元乔的脸色变了,先是煞白,而后红如晚霞,娇艳如花。
宫人在谈论着小事,聚于墙角窃窃私语,徐徐地传入两人耳中。
她们说的是年岁到了就可出宫之事,攒了许多私房银子,可出宫嫁人,底气很足。
元莞闻言道:陛下备嫁妆了吗?
嫁人是需嫁妆的,这是许久前就留下来的规矩。元乔本就羞涩,被问得更是张不开嘴,侧首不应。
我的私库在你手里,就当作聘礼好了。元莞大度道,身下人肌肤粉白,透着诱惑,她俯身亲了亲颈间,耳畔响起元乔急.促的呼吸声。
外间宫人道:可是出宫后年岁都不小了,有嫁妆也会被人嫌弃。
说完,立时有人附和:对,哪里是十五六岁的年龄,还不如自己留钱过日子。
元莞眯住眼睛,指尖在身下人柔软之地戳了戳:陛下有两个十五六岁了,嫁妆少了可不好。
调.戏之际,宫人的声音不断传了进来,让元乔又羞又恼:你休要胡说。
哪里是我胡说,是她们说的。元莞指着窗外,外间宫人不过十八九岁,对宫外的事好奇又兴奋,被父母说得很是向往。
两人偷听了须臾,元莞唇角带笑,手握着元乔的手腕,使劲按了按,依旧问道:嫁妆呢?
元乔睨她一眼,想要挣扎着起身,发觉自己的力气大不如元莞,又不好生气,只得哄道:在你府内。
你的库房吗?元莞故作一问,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早就有着心思,将嫁妆早早地送给我了?
越说越不对,元乔脸色红得滴血,偏偏那些宫人还在说着,就连嫁衣的事都要说上一说。元莞听风就是雨,又说起嫁衣:是要自己绣吗?
不是。元乔想而未想就拒绝了,声音略高了些,显得急躁。
元莞笑了,伏在她身上,愈发喜欢此时害羞又不能生气的元乔,轻声道:那谁绣?
不知。元乔道。她几乎不敢再看元莞,找了理由道:该回垂拱殿了。
回殿啊元莞将尾音拖得很长,俯身亲吻她的下颚,湿热的气息在窗散开。
她不亲唇角,只吻着下颚,继而是颈间。
若是寻常,关上门窗,元乔也习惯了,偏偏被她按住,耳畔还传来宫人的嬉笑声,心中的羞耻被放大了。
她不耐地动了动腿脚,身上更软了些,元莞不自觉,又似是故意逗弄她,轻轻咬上锁骨,疼得她一颤。
呻嘤声从唇角溢.出,就像撩拨琴弦时不经意间发出的声音,她几乎无地自容。
那处痛意渐渐深了,元莞按住她的力气也重了些,蛮狠而无力,她张了张嘴:元莞
元莞不理会她,齿间摩挲,极其喜欢锁骨处的肌肤。
殿外不知哪里来的脚步声愈发近了,元乔吓得也不知晓疼,扬起下颚,露出雪白修长的玉颈。
声音陡然响起:陛下!
第79章 赎人
旖.旎的气氛陡然因不和谐的声音消失了, 元莞撇嘴不悦,元乔似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开口:何事?
中书令魏大人去了。
元乔皱眉,元莞翻身躺好, 抿唇一笑:游船是没有指望了, 我去找陆县主。
你安分地待在延福宫里。元乔睨她一眼, 难得地撑起往日的气势。
这么厉害啊。元莞伸手就将人捞回来, 毫不怜惜地按回榻上, 低低惊讶声从窗下传出去,宫人吓得走开了。
殿内的元乔微带恼怒, 元莞则一副不羁散漫之色, 亲亲咬住她的唇角,轻轻的威胁声让人肌骨发麻:这么厉害的话方才怂的是谁?
勉强撑起来的气势因这番耳鬓厮磨而荡然无存,元乔几乎无抗拒的力气,只微微呼吸:嗯,不闹了。
偏闹。元莞不肯放过她,矜持的人在身下呻嘤婉转,肌肤由白变红,眼中水润光色让人情不自禁地陷了进去, 咬着耳尖之际亲吻她的鬓发:还凶吗?
元乔抿唇不说话, 避又避不开, 唯有僵持着身子, 眸色带着哀求。
殿外的孤鹜久久没有听到回话,大着胆子又重复:陛下,中书令魏大人去了。
晓得了。元莞不耐烦地应了一声, 孤鹜闻声色变, 忙揪着传话的内侍退出廊下。
人跑得很快,元莞低低一笑, 眼见着元乔要哭了,才不得不起身,看了一眼外间晴朗的光色:天晴了。
魏律一去,中书内改革,可不就是天晴了。
元乔在她身后慢慢起身,衣裳皱了,发髻微有些散乱,还需更衣梳妆,罪魁祸首还是一身整齐,她气恼又无奈。不好去唤宫人,只好自己去更衣。
元莞悠然坐在小榻上,望着略显慌张的背影,深深一笑,原来那股从容与淡然在情.事上都是假的。
元乔随意寻了件衣裳换上,又见元莞好整以暇地盯着自己,背过身去不理睬,元莞道:小气,那日你沐浴,我可什么都看到了。
元莞!
终是惹怒了害羞中的人,元莞讨好一笑:你换便是,我不看你。
待元乔回身之际,人复又躺了下来,面上盖着一本书,一本正经。她走过去,将书除下,拍了元莞脑袋:魏律去世,你替我去府上吊唁。
语气都带着不容置疑,元莞自知惹恼了她,不好拒绝,便答应下来,又道:吊唁过后,我回宫还是回府?
随你。元乔坐在妆台前,自顾自将发髻拆散后,长发垂下,散在肩上,元莞屁颠地走过去,道:我帮你?
你自己玩去。元乔不理会她,手中木梳已被夺走了,她望着元莞:你要如何?
给你梳发?元莞被她冰冷的眼神看得心中发怯,心中对她的畏惧似又复燃,毕竟多年的屈居人下还是有些影响的,她咽了咽口水:我给你赔礼,好不好?
元乔接过木梳,对她的言语讨好不在意,只道:你早些回宫。
这是回方才那句回宫还是回府的话,元莞没有反驳,乖乖地点点头,快速在她发顶亲了亲,我会的。
说完就不见人影了,元乔对着铜镜里的自己惘然一笑,唤来宫人梳发。
魏律一死,中书令就空缺下来,不少人上奏提议周晋为新任中书令,使得周晋声望更高。
元乔对此未曾有反应,令元莞代为去吊唁后,厚赏其子嗣,追封魏律国公之位,其他的就不再有反应,反而频频召见翰林学士上官蕤,让人不解。
元莞处又不得安宁,周晋询问过一次,陆连枝更是日日写信,比起情书还勤快些。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小豫王元清,出府去给魏律吊唁,恰好遇见元莞。
元清一身深衣,头戴玉冠,文质彬彬,见到众人都是温润如玉的模样,宽慰魏明子后就带人回府,没有同旁人多话。
元莞目视他离去的背影,眸色深了深,陆连枝走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看豫王做什么?
豫王模样好、才学好,王妃的位置又空着,自然要多看一眼。元莞笑了笑,随口这么一说来,元清的家世好像很不错,不知孝期过后,会不会有人择婿。
她显得对元清有兴趣,让陆连枝吃惊不已,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你不是喜欢女子吗?
本是随口一说,哪里晓得她当真。元莞几乎红了脸色,道:我不过随口说说罢了,你怎地当真了。我就是觉得小豫王与他父亲大不相同。
陆连枝见过之前的那位张狂不带脑子的豫王,自觉将两人对比一番,不觉点头:我也觉得,这位小豫王十分懂礼,守孝不出府门,可见性子是好的。
元莞不赞同:不出府门就是性子好的?我也不出门,我的性子不见得多好,你莫要被那一张脸蒙蔽了。
我为何要蒙蔽,我对他无感。不过常听人言罢了。陆连枝尴尬一笑,小豫王长得尚可,但她对男子无感。
闻言,元莞道:常听谁言,都道小豫王性子好?
我听长辈说的,魏国长公主也道小豫王比其父胜过太多,懂事孝顺。陆连枝回她,不好说出旁人,唯有将魏国长公主拉出来当借口。
魏国长公主心思浅,不干涉朝政,只从表面看问题。元莞是知晓这些的,故而也没有太过惊讶,但她没有相信陆连枝的说辞,想来不少人认为元清是个好人。
不知怎地,她对元清实在无法喜欢,带着面具的人,见过太多。
先帝之际,刘氏就装出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只有她知晓,那副表皮之下是有多么肮脏。
思来想去之际,周晋夫人走了过来,陆连枝颔首,拽着元莞袖口,元莞回身,跟着一笑:周夫人安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