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基建狂魔——言朝暮(53)
夏英杰跟他们没有办法沟通。
这群完完全全被桥收买的人,不是他的同伴。
瞬间,他都能想象到南海舰队踏平富云县,宝岛民不聊生的未来。
而掌控了宝岛未来这群人,却只想着搞旅游!
不行,不可以。夏英杰和岛研院的理念达成一致。
在这种时候,更要让对面知道,我们坚定的意志。
宝岛的坚定意志,就是抗议民众加大火力。
不仅如此,原本懒懒散散的抗议民众,爆发出了更强烈的声音,在网络上贴出了聚众示威的预告,甚至自命名为护岛者。
口号更加正规标准,横幅更加丰富多彩。
还广发倡议,要求宝岛人民团结起来,与强军铁蹄正面冲击。
他们声势浩大,也学搜救演习来了一套抗议方案,发布在了网上。
这次抗议变得极为正式,大有民间义士纷纷出马的样子。
网友们第一时间知道消息,全都跟看村口唱大戏似的奔去他们落后难用的论坛,一睹抗议方案的真实内容。
很好,不错。
这群人打算在演练当日,举起横幅抗议示威环绕富云县一周。
早上从临海岸口出发,乘车前往富云县政府安静坐下,再乘车回到临海岸口,驱赶下午到岸的南海舰队。
见多识广的网友们快要笑死了。
他们经历过各种庆典活动,一边举花走街道,一边安静站立迎接的兵分两路。
还没见过这种乘车出游一般的上街作秀。
不是吧,连走到政府门口再走回来的意志都没有,怎么当宝岛的好市民啊!
显然是因为人数不够,必须赶场让新闻多角度拍摄。害,你以为这方案给我们看的?这明明是国际各路新闻媒体看的。
好丢人的抗议啊,居然是乘车,真当自己是旅游团吗
旅游式抗议,搞不好还能吸引一点儿不愿意走远路的老头老太太,一起乘车凑人数。
南海舰队钢铁队列在前,就算对岸的岛民跳得再欢乐,对网友来说也不过是枯燥生活之中的调剂。
比起盼望搞个大新闻,还不如盼望早点儿去到立安港,亲眼见见威武的舰船如何像视频里那般,迅速地守护在万里波涛之上。
在南海舰队与海上搜救中心定好的搜救演练日当天,律风和殷以乔特地来到了水气氤氲的立安港。
毗邻海岸沿线的人行道,熙熙攘攘挤满了群众。
不少人带着三角支架、望远镜,等着看浩浩荡荡的南海舰队,如何演习保卫一方安宁。
想不到大家这么期待这场演习。殷以乔恐怕永远无法理解,普通民众对军舰的好奇,为什么能够驱使他们天刚亮就蹲守现场。
因为不是一般的演习啊。律风笑着眺望海面,这次南海舰队会从这里出发,登上宝岛,为南海隧道的建设扫清最后的障碍。
他不用说,殷以乔也知道是什么障碍。
那些声势浩大的聚众,正在对岸集结。
英国多家热衷国际形势的媒体,大清早就跨时差,拍下了现场视频,录下了响亮的口号。
这看起来,像是一触即发的大战,即使是殷知礼,也不可能睡得安心。
他打来电话,要殷以乔替自己去看看,南海舰队怎么处理对岸的情况。
没能长久待在国内的殷家人,总会对此忧心忡忡。
岛民也是普通人,面对强大的舰队始终是弱者。
他们不可能因为弱者的抗议,就赞同强权下的野蛮武力
律风清楚他们的忧虑。
在军舰与民众的对峙之中,任何的语言、解释都显得苍白。
于是,律风特地向翁承先申请,带师兄一起上指挥船。
南海舰队与国家海上搜救中心的联合演习,不可能没有南海隧道项目组的配合。
整个救援演习,都会按照翁总工提出的跨海大桥多发事故,进行严格的救援模拟。
指挥船依照安排,靠近立安港的时候,整个围观气氛都变得热烈起来。
因为那艘白色的船只,印有海上搜救的独特徽章,一看就是这次演练项目的一员。
它一靠岸,蜂拥而至的观众、媒体,便扛着相机过来,准备捕捉下船的一切军官将领。
然而,在身穿白色制服的人员里,有一个头发凌乱戴着墨镜的短袖t恤格外显眼。
他比走下船的制服人员更高,身姿却一点儿也不挺直端正,走路懒洋洋如闲庭信步。
等他走近了,律风才发现
他竟然还穿着不正经的凉拖。
律风介绍道:瞿工,这是我师兄,殷以乔。
瞿飞摘了墨镜,眯着眼打量殷以乔。
他跟殷以乔握手都皱着眉,眼神尽是不可思议。
我还以为师父叫我来接你和你女朋友,怎么带了个男的?
因为我们来不是来谈恋爱,是来看南海。
殷以乔语气从容,腔调平静,嘴角笑意透着冷漠疏离。
瞿飞听得微眯的眼睛诧异瞪大。
他是被怼了?
他这是被怼了吧!
瞿飞一贯火爆脾气,在殷以乔一句话里堵得思绪凝滞。
不是,律风,你师兄怎么比你还能啊。他简直要抓掉他一头可怜的秀发。
平时他已经完全领教了律风的牙尖嘴利,怎么这位穿着衬衫长裤文质彬彬的人,是律风威力的数十倍?!
律风嘿嘿一笑,骄傲得意,因为他是我师兄啊。
当然能。
很能的师兄弟在瞿飞和工作人员指引下,顺利跟翁总、指挥组汇合。
嚣张跋扈的瞿飞,皱着眉大步上前,开口就说:师父,这是律风那个不得了的师兄,殷以乔。
翁承先看他这样,痛快的哈哈大笑。
你在大建筑师面前丢人了?
嘿,怎么会!瞿飞坚决不承认,只是我以为律风假公济私谈恋爱,结果人真的大公无私搞工作!
他指了指殷以乔,说:还把师兄带过来一起工作!
瞿飞还以为,带个律风在船上,自己可以跟同辈人一起缩在后面唧唧歪歪,吐槽宝岛。
谁知道,人有属于自己的同辈,他只能往指挥船后面一坐,远眺指挥组和师父,照章演练,在大家枯燥工作的间隙,悠闲享受近距离围观南海舰队的优待。
指挥船远程控制整个演练过程。
不仅有南海舰队指挥负责人,还有海上救援中心负责人。
军人和军人站在一起,和翁承先交流不多,他们有完备的演习安排,一切照计划执行。
指挥船驶出立安港,停留在能够近距离观摩的位置。
然后,时间一到,负责人发布指令:第一届南海舰队与国家海上搜救中心联合救援演练,正式开始!
演练从立安港烟雾缭绕的船只开始。
那艘漂泊在海岸上的工业船,取道南海隧道建设路途,模拟出架设桥基的船只情况,燃起信号烟雾,立刻发起求援。
等候在岸边的民众,发出诧异的惊呼。
那艘燃起烟雾的船,并没有停在原地,而是飞快地驶离航道,唯恐自身的火焰引发南海桥梁建设故障。
不过一会儿,白色救援船远远驶来,头顶还盘旋着无数小型无人机,密切关注海面情况。
简单的救援在海面上演,周围看热闹的群众还未来得及分析出南海舰队入港时间,就好像等到了模拟结束。
律风手上有完整的演练方案。
船只起火求援,只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段前奏。
当南海隧道不断延展,桥梁横跨海洋,才是整个演习最重要的部分。
因为,他们要演练的不仅仅是船只失火,还有整座桥梁矗立海面,却因为狂风骤雨轰然倒塌。
律风只是看着那些简单的文字,都觉得这次演习沉重的责任。
也许,只有翁承先这样清楚桥梁建设、为桥梁付出了无数心血的人,才能制定出这份凝重的演习要求。
南海隧道建设中不能存在任何意外。
但是他们必须为意外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
桥梁垮塌、隧道坍塌、施工船起火,只有做好了全部准备,警钟长鸣,他们才能建出世界上最好的桥梁。
当第一个阶段结束,指挥船随着洋流驶向海洋深处,等待他们的是一列列模拟倒塌桥梁的漂浮物,还有随着桥梁落入水中的工人。
岸边的观众,没能亲眼见到南海舰队。
可律风坐在指挥室,从监控屏幕上清楚见到了远在海洋上列队的船舶。
水天一色尽头,它们便是最为清晰的分界线。
走啊,出去看!瞿飞可不是老老实实守在室内的性格。
在南海舰队出现瞬间,他就招呼着律风、殷以乔往外走。
指挥船的甲板,乘风摇晃。
他们走出来扶着栏杆,见到的舰队影子更为清晰。
那些在海洋巡航的巨无霸,安静地等候在预定地点,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在等待演练的信号。
师兄你看,护卫舰、驱逐舰、补给舰都在那儿了!律风只看它们的外观涂装,都能清楚分辨每一艘船的不同,在救援方案里,舰载直升机会迅速飞到事发地点,降下最为精锐的救援人员,把落海的工人,救上救生船。
他在说救援方案,殷以乔却能感受到面前庞然大物的威武肃穆。
这些装载利器的神兵,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震慑住那群色厉内荏的宝岛人。
殷以乔不清楚南海舰队,但他清楚宝岛人。
爷爷的担忧,似乎突然变成了一种远离故土产生的隔阂。
像这样的军队,根本不需要动手,宝岛人自然而然地就屈服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军民冲突。
殷以乔的心情变得轻松。
他说:我想任何人见到它们,都不会想与它为敌。
宝岛人更甚。
南海舰队整装待发,指挥室里的通讯简短频繁。
演习指令发出瞬间,海平面发射出了无数标记浮漂和泡沫,作为垮塌大桥的记号。
南海舰队与搜救船队,必须在最短时间,完成人员救助,并且在一小时内结束海上通信、编队与转运伤员工作。
守在岸边的观众,看不见搜救船的影子,仍旧可以捧着手机看大船。
远在南海海峡中段的救援行动,已经由中国新闻台进行了实时转播。
飞在空中的无人机,成为了所有观众的眼睛。
他们迎着海风,闻着海腥味儿,各自捧着手机都像亲临现场。
呼救的落水工人,零零散散上百人。
舰船上直升机迅速飞起,船舶快速靠拢,尽然有序的模样正如民众心头想象的南海舰队该有的样子。
转播中时不时掠过庞然驱逐舰的身姿,它们好像守护救援现场的卫士,等候指挥员发号施令。
海洋没有垮塌的桥,但是救援队伍的迅速、可靠,看得人大声叫唤。
我们救人演练这么帅,岛上还在抗议呢。
哈哈,我今天看岛坛说,好几个学生,假装抗议去蹭了他们的大巴车,有吃有喝还有军舰看,赚翻了。
这种顺风车也敢坐啊?不怕被抓?
抓什么呀,好多人都在富云县等南海舰队,跟我们似的看热闹!
随风散去的喧闹声,夹带着对宝岛抗议的嘲笑。
举横幅的人数连真正的居民气势都压不过去,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代表民意。
估计那边的海岸,也只是一群好奇的宝岛人在悠闲看风景。
常常意见相左互看不惯的两岸居民,忽然就变得和谐统一。
毕竟,在凑热闹这件事上,他们和宝岛真的没有隔阂,都想一睹南海舰队英姿。
手机里,是中国南海最强舰队的迅速救援。
耳畔边,是各种懂帝对时局的分析,对南海隧道的展望。
他们想着,看完这场演习,南海隧道就该开建了。
浩荡壮阔的建筑工地,设置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怎么想都透着中国人征服自然的浪漫与勇气。
这座备受期待,有南海舰队护航的通道,绝对不会垮塌的。
国家安排了这么完备的搜救计划,为的就是永远用不上它!
民众饱含信心,盯着落水工人被救上船艇,溢满对舰队、搜救中心的赞美。
突然,弹幕跑过了无数突兀的话语。
桥塌了!
这都会垮?好惨啊!
捧着手机看直播的民众,闲聊里渐渐泛起了一丝困惑。
哪里来的时差党?
泡沫浮漂做成的模拟桥早就塌了,怎么现在才知道?
但是,弹幕传递的讯息接二连三带着桥塌的惊呼。
上百万围观直播的弹幕里,逐渐清晰传递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惶恐。
疑惑的民众,退出直播,刷新自己惯常使用的论坛、社交平台。
各种帖子标题刺目,霸占页面
《桥塌了!对面看热闹的,把桥压塌了!》
《富云县的桥垮了,我的天啊,这是什么豆腐渣工程》
《我们还在做垮桥救援演习,怎么他们真的垮了?!》
第44章 替它做到
富云县聚集了大量等候的民众, 人数不比对岸立安港少。
突如其来的轰隆声,带着脚底震颤,好像地震似的, 带来一片寂静!
刚刚还悠闲眺望海面的居民,神色惶恐。
就连那群抗议扯横幅的人, 都吓得忘记在国际媒体摄像机前喊口号。
怎么回事?
地震啦?
各国人士不同语言, 表达出相同意思。
很快,黑压压的人群如浪潮般散播着零星的呼救声
桥垮啦!救人啊!
海上救援联合演练的指挥室几乎在桥梁垮塌的瞬间, 得到了消息。
因为宝岛居民不断拨打119、110,大量焦急的求救讯号, 病急乱投医似的不断扩散,就连国家海上救援中心12395都收到了求助,于是立刻转给了联合演练指挥室。
恋耽美
这群完完全全被桥收买的人,不是他的同伴。
瞬间,他都能想象到南海舰队踏平富云县,宝岛民不聊生的未来。
而掌控了宝岛未来这群人,却只想着搞旅游!
不行,不可以。夏英杰和岛研院的理念达成一致。
在这种时候,更要让对面知道,我们坚定的意志。
宝岛的坚定意志,就是抗议民众加大火力。
不仅如此,原本懒懒散散的抗议民众,爆发出了更强烈的声音,在网络上贴出了聚众示威的预告,甚至自命名为护岛者。
口号更加正规标准,横幅更加丰富多彩。
还广发倡议,要求宝岛人民团结起来,与强军铁蹄正面冲击。
他们声势浩大,也学搜救演习来了一套抗议方案,发布在了网上。
这次抗议变得极为正式,大有民间义士纷纷出马的样子。
网友们第一时间知道消息,全都跟看村口唱大戏似的奔去他们落后难用的论坛,一睹抗议方案的真实内容。
很好,不错。
这群人打算在演练当日,举起横幅抗议示威环绕富云县一周。
早上从临海岸口出发,乘车前往富云县政府安静坐下,再乘车回到临海岸口,驱赶下午到岸的南海舰队。
见多识广的网友们快要笑死了。
他们经历过各种庆典活动,一边举花走街道,一边安静站立迎接的兵分两路。
还没见过这种乘车出游一般的上街作秀。
不是吧,连走到政府门口再走回来的意志都没有,怎么当宝岛的好市民啊!
显然是因为人数不够,必须赶场让新闻多角度拍摄。害,你以为这方案给我们看的?这明明是国际各路新闻媒体看的。
好丢人的抗议啊,居然是乘车,真当自己是旅游团吗
旅游式抗议,搞不好还能吸引一点儿不愿意走远路的老头老太太,一起乘车凑人数。
南海舰队钢铁队列在前,就算对岸的岛民跳得再欢乐,对网友来说也不过是枯燥生活之中的调剂。
比起盼望搞个大新闻,还不如盼望早点儿去到立安港,亲眼见见威武的舰船如何像视频里那般,迅速地守护在万里波涛之上。
在南海舰队与海上搜救中心定好的搜救演练日当天,律风和殷以乔特地来到了水气氤氲的立安港。
毗邻海岸沿线的人行道,熙熙攘攘挤满了群众。
不少人带着三角支架、望远镜,等着看浩浩荡荡的南海舰队,如何演习保卫一方安宁。
想不到大家这么期待这场演习。殷以乔恐怕永远无法理解,普通民众对军舰的好奇,为什么能够驱使他们天刚亮就蹲守现场。
因为不是一般的演习啊。律风笑着眺望海面,这次南海舰队会从这里出发,登上宝岛,为南海隧道的建设扫清最后的障碍。
他不用说,殷以乔也知道是什么障碍。
那些声势浩大的聚众,正在对岸集结。
英国多家热衷国际形势的媒体,大清早就跨时差,拍下了现场视频,录下了响亮的口号。
这看起来,像是一触即发的大战,即使是殷知礼,也不可能睡得安心。
他打来电话,要殷以乔替自己去看看,南海舰队怎么处理对岸的情况。
没能长久待在国内的殷家人,总会对此忧心忡忡。
岛民也是普通人,面对强大的舰队始终是弱者。
他们不可能因为弱者的抗议,就赞同强权下的野蛮武力
律风清楚他们的忧虑。
在军舰与民众的对峙之中,任何的语言、解释都显得苍白。
于是,律风特地向翁承先申请,带师兄一起上指挥船。
南海舰队与国家海上搜救中心的联合演习,不可能没有南海隧道项目组的配合。
整个救援演习,都会按照翁总工提出的跨海大桥多发事故,进行严格的救援模拟。
指挥船依照安排,靠近立安港的时候,整个围观气氛都变得热烈起来。
因为那艘白色的船只,印有海上搜救的独特徽章,一看就是这次演练项目的一员。
它一靠岸,蜂拥而至的观众、媒体,便扛着相机过来,准备捕捉下船的一切军官将领。
然而,在身穿白色制服的人员里,有一个头发凌乱戴着墨镜的短袖t恤格外显眼。
他比走下船的制服人员更高,身姿却一点儿也不挺直端正,走路懒洋洋如闲庭信步。
等他走近了,律风才发现
他竟然还穿着不正经的凉拖。
律风介绍道:瞿工,这是我师兄,殷以乔。
瞿飞摘了墨镜,眯着眼打量殷以乔。
他跟殷以乔握手都皱着眉,眼神尽是不可思议。
我还以为师父叫我来接你和你女朋友,怎么带了个男的?
因为我们来不是来谈恋爱,是来看南海。
殷以乔语气从容,腔调平静,嘴角笑意透着冷漠疏离。
瞿飞听得微眯的眼睛诧异瞪大。
他是被怼了?
他这是被怼了吧!
瞿飞一贯火爆脾气,在殷以乔一句话里堵得思绪凝滞。
不是,律风,你师兄怎么比你还能啊。他简直要抓掉他一头可怜的秀发。
平时他已经完全领教了律风的牙尖嘴利,怎么这位穿着衬衫长裤文质彬彬的人,是律风威力的数十倍?!
律风嘿嘿一笑,骄傲得意,因为他是我师兄啊。
当然能。
很能的师兄弟在瞿飞和工作人员指引下,顺利跟翁总、指挥组汇合。
嚣张跋扈的瞿飞,皱着眉大步上前,开口就说:师父,这是律风那个不得了的师兄,殷以乔。
翁承先看他这样,痛快的哈哈大笑。
你在大建筑师面前丢人了?
嘿,怎么会!瞿飞坚决不承认,只是我以为律风假公济私谈恋爱,结果人真的大公无私搞工作!
他指了指殷以乔,说:还把师兄带过来一起工作!
瞿飞还以为,带个律风在船上,自己可以跟同辈人一起缩在后面唧唧歪歪,吐槽宝岛。
谁知道,人有属于自己的同辈,他只能往指挥船后面一坐,远眺指挥组和师父,照章演练,在大家枯燥工作的间隙,悠闲享受近距离围观南海舰队的优待。
指挥船远程控制整个演练过程。
不仅有南海舰队指挥负责人,还有海上救援中心负责人。
军人和军人站在一起,和翁承先交流不多,他们有完备的演习安排,一切照计划执行。
指挥船驶出立安港,停留在能够近距离观摩的位置。
然后,时间一到,负责人发布指令:第一届南海舰队与国家海上搜救中心联合救援演练,正式开始!
演练从立安港烟雾缭绕的船只开始。
那艘漂泊在海岸上的工业船,取道南海隧道建设路途,模拟出架设桥基的船只情况,燃起信号烟雾,立刻发起求援。
等候在岸边的民众,发出诧异的惊呼。
那艘燃起烟雾的船,并没有停在原地,而是飞快地驶离航道,唯恐自身的火焰引发南海桥梁建设故障。
不过一会儿,白色救援船远远驶来,头顶还盘旋着无数小型无人机,密切关注海面情况。
简单的救援在海面上演,周围看热闹的群众还未来得及分析出南海舰队入港时间,就好像等到了模拟结束。
律风手上有完整的演练方案。
船只起火求援,只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段前奏。
当南海隧道不断延展,桥梁横跨海洋,才是整个演习最重要的部分。
因为,他们要演练的不仅仅是船只失火,还有整座桥梁矗立海面,却因为狂风骤雨轰然倒塌。
律风只是看着那些简单的文字,都觉得这次演习沉重的责任。
也许,只有翁承先这样清楚桥梁建设、为桥梁付出了无数心血的人,才能制定出这份凝重的演习要求。
南海隧道建设中不能存在任何意外。
但是他们必须为意外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
桥梁垮塌、隧道坍塌、施工船起火,只有做好了全部准备,警钟长鸣,他们才能建出世界上最好的桥梁。
当第一个阶段结束,指挥船随着洋流驶向海洋深处,等待他们的是一列列模拟倒塌桥梁的漂浮物,还有随着桥梁落入水中的工人。
岸边的观众,没能亲眼见到南海舰队。
可律风坐在指挥室,从监控屏幕上清楚见到了远在海洋上列队的船舶。
水天一色尽头,它们便是最为清晰的分界线。
走啊,出去看!瞿飞可不是老老实实守在室内的性格。
在南海舰队出现瞬间,他就招呼着律风、殷以乔往外走。
指挥船的甲板,乘风摇晃。
他们走出来扶着栏杆,见到的舰队影子更为清晰。
那些在海洋巡航的巨无霸,安静地等候在预定地点,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在等待演练的信号。
师兄你看,护卫舰、驱逐舰、补给舰都在那儿了!律风只看它们的外观涂装,都能清楚分辨每一艘船的不同,在救援方案里,舰载直升机会迅速飞到事发地点,降下最为精锐的救援人员,把落海的工人,救上救生船。
他在说救援方案,殷以乔却能感受到面前庞然大物的威武肃穆。
这些装载利器的神兵,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震慑住那群色厉内荏的宝岛人。
殷以乔不清楚南海舰队,但他清楚宝岛人。
爷爷的担忧,似乎突然变成了一种远离故土产生的隔阂。
像这样的军队,根本不需要动手,宝岛人自然而然地就屈服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军民冲突。
殷以乔的心情变得轻松。
他说:我想任何人见到它们,都不会想与它为敌。
宝岛人更甚。
南海舰队整装待发,指挥室里的通讯简短频繁。
演习指令发出瞬间,海平面发射出了无数标记浮漂和泡沫,作为垮塌大桥的记号。
南海舰队与搜救船队,必须在最短时间,完成人员救助,并且在一小时内结束海上通信、编队与转运伤员工作。
守在岸边的观众,看不见搜救船的影子,仍旧可以捧着手机看大船。
远在南海海峡中段的救援行动,已经由中国新闻台进行了实时转播。
飞在空中的无人机,成为了所有观众的眼睛。
他们迎着海风,闻着海腥味儿,各自捧着手机都像亲临现场。
呼救的落水工人,零零散散上百人。
舰船上直升机迅速飞起,船舶快速靠拢,尽然有序的模样正如民众心头想象的南海舰队该有的样子。
转播中时不时掠过庞然驱逐舰的身姿,它们好像守护救援现场的卫士,等候指挥员发号施令。
海洋没有垮塌的桥,但是救援队伍的迅速、可靠,看得人大声叫唤。
我们救人演练这么帅,岛上还在抗议呢。
哈哈,我今天看岛坛说,好几个学生,假装抗议去蹭了他们的大巴车,有吃有喝还有军舰看,赚翻了。
这种顺风车也敢坐啊?不怕被抓?
抓什么呀,好多人都在富云县等南海舰队,跟我们似的看热闹!
随风散去的喧闹声,夹带着对宝岛抗议的嘲笑。
举横幅的人数连真正的居民气势都压不过去,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代表民意。
估计那边的海岸,也只是一群好奇的宝岛人在悠闲看风景。
常常意见相左互看不惯的两岸居民,忽然就变得和谐统一。
毕竟,在凑热闹这件事上,他们和宝岛真的没有隔阂,都想一睹南海舰队英姿。
手机里,是中国南海最强舰队的迅速救援。
耳畔边,是各种懂帝对时局的分析,对南海隧道的展望。
他们想着,看完这场演习,南海隧道就该开建了。
浩荡壮阔的建筑工地,设置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怎么想都透着中国人征服自然的浪漫与勇气。
这座备受期待,有南海舰队护航的通道,绝对不会垮塌的。
国家安排了这么完备的搜救计划,为的就是永远用不上它!
民众饱含信心,盯着落水工人被救上船艇,溢满对舰队、搜救中心的赞美。
突然,弹幕跑过了无数突兀的话语。
桥塌了!
这都会垮?好惨啊!
捧着手机看直播的民众,闲聊里渐渐泛起了一丝困惑。
哪里来的时差党?
泡沫浮漂做成的模拟桥早就塌了,怎么现在才知道?
但是,弹幕传递的讯息接二连三带着桥塌的惊呼。
上百万围观直播的弹幕里,逐渐清晰传递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惶恐。
疑惑的民众,退出直播,刷新自己惯常使用的论坛、社交平台。
各种帖子标题刺目,霸占页面
《桥塌了!对面看热闹的,把桥压塌了!》
《富云县的桥垮了,我的天啊,这是什么豆腐渣工程》
《我们还在做垮桥救援演习,怎么他们真的垮了?!》
第44章 替它做到
富云县聚集了大量等候的民众, 人数不比对岸立安港少。
突如其来的轰隆声,带着脚底震颤,好像地震似的, 带来一片寂静!
刚刚还悠闲眺望海面的居民,神色惶恐。
就连那群抗议扯横幅的人, 都吓得忘记在国际媒体摄像机前喊口号。
怎么回事?
地震啦?
各国人士不同语言, 表达出相同意思。
很快,黑压压的人群如浪潮般散播着零星的呼救声
桥垮啦!救人啊!
海上救援联合演练的指挥室几乎在桥梁垮塌的瞬间, 得到了消息。
因为宝岛居民不断拨打119、110,大量焦急的求救讯号, 病急乱投医似的不断扩散,就连国家海上救援中心12395都收到了求助,于是立刻转给了联合演练指挥室。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