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错(GL)——柳碎夜(96)
如果她猜得没错,今晚白严刺杀柳容止,不管事情成败,明日朝廷便会颁发对沈铮的通缉令。对方若只是逃跑,天涯海角自有炎朝管不到的地方。
你不用担心,我会保护你的。
这真是最糟糕的处境了,明明她才刚体会了与胭脂互诉衷肠的喜悦,没想到就陷入了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我担心的不是这个胭脂伸手轻轻抚摸着沈错紧皱的眉头,而是你是不是过分地担心我。如果我没在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去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了?
沈铮如果真藏匿在这种地方,身边一定无法带太多人。
加上白严已经去刺杀柳容止,区区一个沈铮加上白云山庄的那些护卫,对沈错来说根本不足为惧,她自然会毫不犹豫地行动。
你在想什么?沈错抓住胭脂的手,带着一点儿气恼,我担心你是应该的,你又不懂武功。
只是躲起来的话,不需要懂武功。你教过我吐纳之法,我会尽量隐藏自己的气息。
胡闹,我不会再让你离开我身边了。
当看到胭脂被花弄影劫持时,沈错整个心神大乱。而当花弄影将胭脂扔下船时,她的心脏都几乎停止了跳动。
只是想到胭脂会死这个可能,她便万念俱灰。也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她下定决心不再纠结自己对胭脂究竟是什么感情,又是否要做与柳容止一样的事来捆住她。
她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让胭脂知道她的心意。
可你如果不确定沈铮是否在此,就算想要带我离开这里,也会束手束脚吧?
沈错被胭脂一句话问得哑口无言事实就是如此。
如果不先去确定周围的情况而造成敌暗我明的情况,两人的处境只会更加糟糕。
沈铮若是躲在附近,必然有手下巡逻警戒。两人靠着黑夜的遮掩游到岸边,白天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大不了我带着你游去禹州。
胭脂听得好笑:我不怀疑你能带着我游去禹州,可若是还没游出多远就被他们发现了呢?
沈错嘴角耷拉下来,生气道:说来说去,你还是要我丢下你一个人。
什么叫丢下我一个人?难道你不回来找我了吗?是我不想当你的累赘,只能怕死地躲起来,让你一人去冒险。
哼
沈掌柜,你听我说。胭脂能够感觉到沈错的挣扎,凑到她耳边柔声道,你带着我只会增加我危险与你的风险,可如果只有你一人的话,我相信什么都难不倒你。我会在这里等你回来,会等你带我安全离开。
要是我不在的时候他们找到了你怎么办?
胭脂大着胆子亲了亲沈错的脸颊:我相信你,你是不是也该多信任我一些呢?我不会让他们找到我的,我会好好的、乖乖地藏好,只等你回来。
沈错被胭脂这一亲,只觉得晕头转向不辨南北,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从没有骗过你,对不对?
第143章
江风凛冽, 花弄影站在甲板上望着江面良久,直到确定沈错不可能再追上自己的船后神情才放松下来。
她确实低估了沈错,但风险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不过是惹圣女更生气一点儿而已, 这正是她的目的。
圣女与沈错都已经被牵制住, 那么这最后的盛宴也终于可以开席。
算算时间,令郎应该已经先一步到禹州。花弄影注意到从船舱出来的人, 轻笑道,李疆或是姚彦,你更希望我如何称呼你?
一名中年男子不知何时站在了花弄影身后,神情木然地道:姓名对我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花盟主想如何叫便如何叫吧。
花弄影转过身看向他, 和颜悦色道:那我便像白庄主一样,称呼你姚将军吧。
李疆神情一僵,压根紧咬, 好一会儿才道:你和白严并非一路人,为何要帮他。
姚将军怕是误会了,我是在帮你。
李疆冷笑了一声:呵,看起来像是在帮我,但你的目的与白严并无不同。此去禹州,我注定要成为千古罪人。
历史轮回,朝代更替,炎朝即便续上这口气,我看也不过百年的气数, 何来千古之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你是大将军, 大英雄, 守西北多年如今落得这一下场,难道便不为自己、为令郎的前途想一想吗?
我落到这步田地全是咎由自取,唯一的心愿不过是苟活于世罢了,你们又何必再牵扯上我。
将军有情有义,实在是太谦虚了。我知道,白严以你夫人要挟你,你才做出那些事来。
不过是放走了几名犯人,但凡柳容止顾及一些旧情,你都不会落到这般下场。
哼,你不用挑拨离间,长公主待我如何我心里清楚。是我愧对她、愧对皇上、愧对朝廷。
花弄影轻轻一笑:如此说来,将军故意潜伏在扶风郡主身边,是为了赎罪咯?
李疆神色一变,花弄影紧接着道:将军熟知兵法又胆识过人,这一招灯下黑便是柳容止也没想到呢。
长公主不过是近些年不理俗事罢了。
你倒是会维护她。
花盟主究竟想说什么?
花弄影叹气道:将军虽远离朝政好几年,但也清楚江南的情况吧?你会南下并非偶尔,只不过我猜不出您究竟是愚忠之人还是在审时度势。
李疆脸色深沉,原本忠厚老实的长相此时看起来竟充满了威严。
我若是没记错,如今在禹州两江等处布政使司的布政使是与你同名的姚元望大人吧。
你二人同期,分别拔得文武科举头筹,被当作是一桩美谈。
李疆原名姚彦,与如今的正二品两江等处布政使司的布政使同名。
两人当初一文一武,深受皇上与长公主的信任,号称北姚武,南姚文。两人也因种种机缘,关系甚笃,亲如兄弟。
李疆凭借军功先于西北扬名,威震异族,而姚元望乃燕地世家出身,被皇上派来江南。
几年前,李疆一念之差沦为逃犯,而姚元望一步步稳打稳扎,一路从严州知府晋升为承宣布政使。
李疆脸色愈差:元望有读书人的气节,与我不同,你不要打他的主意。
姚将军误会了,我没有那个意思。我只不过是想告诉你,无论你是否参与,以朝廷如今对江南豪族的态度,江南必有一乱。而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花弄影望着李疆,嘴角的笑意越发明显,你如果愿意担任将军一职,至少能保全令郎、姚大人以及江南百姓的安全。
呵,叛军的将领也配叫将军?你与白严不过是想寻一个替死鬼罢了。
但这对你没有坏处不是吗?毕竟你们的身份已经暴露,这是你与令郎死中求活唯一的办法了。
姚将军用兵如神,如果炎朝有谁能做到割据江南,划分南北,也就只有你了。
你以为这些江南世家加上你们幻花盟、白云山庄的乌合之众就能对抗炎朝的精兵良将吗?
那如果加上两江都指挥使司呢?
沈教主,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公主应该明白,江南将乱,两位殿下还是趁此机会先回炎京为好。
可您不是已经制服了白严,而且还打听到沈铮的藏匿地点了吗?
我说的是江南世家,这次皇上派闻识来不就是为了这件事吗?
对朝廷来说,无论是幻花盟、白云山庄还是乾正派、天明教之流,危害都远不如世家豪族。
景城神色微变,沈云破垂着眼帘,仿佛没有发现她的异样。
增援的军队明早才能到,说明你们调遣的不是两江都指挥使司下的营兵。
你们来的人员虽然精简,但带的火器与火药远不止长公主手中的那些吧?
今晚即便我不在,白严也讨不到便宜。而借着长公主被刺一事,朝廷正可以对江南用兵。
这都是您凭今晚所见推测出来的?
事实上,见到沈云破以后景城就一直在想她是否早就与沈错有了联系。
更甚至猜测,当初沈错是否亲自参与到了她的金蝉脱壳之计中,然后凭借精湛的演技欺骗了自己与柳容止。
沈云破抬眼看向景城:公主放心,这都是我的猜测与推理。自从离开燕山后,我与无妄就没有联系了,也没有借天明教或者幻花盟打探过任何朝廷的消息。
景城被猜中了所想,微有些尴尬。无论如何,今夜沈云破救了柳容止是不争的事实,而她却先防备起了对方。
咳,沈教主神机妙算,景城佩服。既然您已经猜到,那么就该知晓我们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姑姑知道您还活着应是灭了死志,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是这样吗?沈云破淡淡地道,这么说来,禹州那边你们应该也已做好了安排。
事实上,禹州作为两江布政使司、按察司以及都司所在,才是这次朝廷的重点目标。
闻识去禹州处理正事,柳容止与景城在此做牵制以及支援。
在两人到达江南之时,就开始调遣先前在江南暗中行动的锦衣卫。
闻识一行人此时起码有百位锦衣卫暗中随行,且每一位都配备了火器,说是能以一当百也不为过。
请沈教主放心。
沈云破点了点头:原来如此,看来是我多虑了。先前我似看到了姚彦姚将军,还在想
什么?景城原本还算从容的神色在听到这句话后猛然大变:您在哪里看到他的?他如今又在何处?
嗯该是被白严派去了禹州吧。
炎朝开国名将不少,但如今还活跃在前线的已经屈指可数。
皇上近些年大力提拔年轻将领,其中战绩最显赫也最有名的一位将军便是姚彦。说到用兵如神,所有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他。
姚彦擅奇袭,在西北时便多次以少打多、以弱胜强,杀得蛮族丢盔弃甲,几年不敢再进犯大炎边境。
就算是乌合之众,在他的带领之下也会显现出强大的战力。
您为何不早说!
朝廷早就查到当初姚彦刻意隐瞒白云山庄在西北的动向,只是不清楚他与白云山庄的关系究竟有多深。景城听到沈云破的说法,自然认定他听命于白严。
就算我提早说,也改变不了什么。更何况,此事并非我的目的。
沈云破说的没错,从时间上来看,无论沈云破是方才说还是现在说都没有差别。
况且沈云破的目的本就与她不同,此时愿意提醒她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沈教主所言甚是。如果沈教主所说的是事实,她必须立即将这个消息告知禹州。
景城叹了口气,我会派另一艘船连夜去禹州通知姚大人,至于姑姑若她知晓此事,怕是不愿就此回去。
白严伏法,你们来江南的目的基本已经达成,此时要长公主回炎京的理由又何必是这一条?
您的意思是?
沈云破垂着眼,低声道:长公主体弱多病,又常年奔波在外,太后老人家一定十分担忧她吧?
景城讶异地微微睁大了双眼,好一会儿才试探地接口道:皇祖母想念姑姑,借调兵之际让人带了口谕传姑姑回京?
沈云破点了点头,赞叹道:太后与长公主母女情深,着实令人感动。
景城神色纠结地望着沈云破,心中有一丝挣扎。
您方才不在杂货店提这件事,就是怕我告诉姑姑吗?
沈云破眯着眼,平静道:只是忘了而已。
景城满脸不信,又问:那沈教主清理完门户后有何打算?
我一心向道,若此一役后尚有阳寿,便访名山大川,寻登仙之机缘。
若是旁人这般说,景城定然拿他当神棍,但说出这句话的是沈云破,她一时真不知是真是假。
那您不会想念沈表姐吗?
无妄有福,有胭脂在旁,余生必定安然自在,我很放心。
景城绞尽脑汁还想再问,却听得到外头传来了锦衣卫的声音。
公主,码头到了。
第144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 当这场酝酿许久的暴雨在深夜中终于落下时,闻识不禁感觉到了一阵寒意。
禹州作为两江的直隶州,是三司所在处, 也是江南豪族的聚集地。
到达禹州后闻识便不断对当地豪族进行施压,光是关进监狱里的纨绔子弟、鹰犬走狗便已超过百人。
这几日禹州形势十分紧张,虽有布政使与按察使支持闻识, 但都指挥使的态度十分暧昧,还曾宴请闻识,「好意」居中调停。
豪族们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固然骚动不安、蠢蠢欲动,不过到此为止, 局势还算不上严峻。
想要与朝廷抗衡,江南士族还缺少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
都指挥使荀简并非江南出身, 也并无士族背景,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 底子似乎十分干净。
可正是因为在锦衣卫的调查中他过分正直,此时的立场又过于暧昧,让闻识更加怀疑他的立场。
如果不是有把柄掌握在士族手中, 那么就是他本身就是中心人物。
闻识站在窗前望着屋外的黑暗,眉宇间有一丝愁容。
闻大人,您还不休息吗?
正在此时, 一道敲门声突然响起, 同时传来的还有霍梧桐的声音。
梧桐,你进来吧。
霍梧桐仍穿着飞鱼服,显然也还未休息。闻识注意到她衣袖衣摆都沾着雨水:这么晚还在巡逻吗?
恋耽美
你不用担心,我会保护你的。
这真是最糟糕的处境了,明明她才刚体会了与胭脂互诉衷肠的喜悦,没想到就陷入了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我担心的不是这个胭脂伸手轻轻抚摸着沈错紧皱的眉头,而是你是不是过分地担心我。如果我没在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去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了?
沈铮如果真藏匿在这种地方,身边一定无法带太多人。
加上白严已经去刺杀柳容止,区区一个沈铮加上白云山庄的那些护卫,对沈错来说根本不足为惧,她自然会毫不犹豫地行动。
你在想什么?沈错抓住胭脂的手,带着一点儿气恼,我担心你是应该的,你又不懂武功。
只是躲起来的话,不需要懂武功。你教过我吐纳之法,我会尽量隐藏自己的气息。
胡闹,我不会再让你离开我身边了。
当看到胭脂被花弄影劫持时,沈错整个心神大乱。而当花弄影将胭脂扔下船时,她的心脏都几乎停止了跳动。
只是想到胭脂会死这个可能,她便万念俱灰。也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她下定决心不再纠结自己对胭脂究竟是什么感情,又是否要做与柳容止一样的事来捆住她。
她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让胭脂知道她的心意。
可你如果不确定沈铮是否在此,就算想要带我离开这里,也会束手束脚吧?
沈错被胭脂一句话问得哑口无言事实就是如此。
如果不先去确定周围的情况而造成敌暗我明的情况,两人的处境只会更加糟糕。
沈铮若是躲在附近,必然有手下巡逻警戒。两人靠着黑夜的遮掩游到岸边,白天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大不了我带着你游去禹州。
胭脂听得好笑:我不怀疑你能带着我游去禹州,可若是还没游出多远就被他们发现了呢?
沈错嘴角耷拉下来,生气道:说来说去,你还是要我丢下你一个人。
什么叫丢下我一个人?难道你不回来找我了吗?是我不想当你的累赘,只能怕死地躲起来,让你一人去冒险。
哼
沈掌柜,你听我说。胭脂能够感觉到沈错的挣扎,凑到她耳边柔声道,你带着我只会增加我危险与你的风险,可如果只有你一人的话,我相信什么都难不倒你。我会在这里等你回来,会等你带我安全离开。
要是我不在的时候他们找到了你怎么办?
胭脂大着胆子亲了亲沈错的脸颊:我相信你,你是不是也该多信任我一些呢?我不会让他们找到我的,我会好好的、乖乖地藏好,只等你回来。
沈错被胭脂这一亲,只觉得晕头转向不辨南北,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从没有骗过你,对不对?
第143章
江风凛冽, 花弄影站在甲板上望着江面良久,直到确定沈错不可能再追上自己的船后神情才放松下来。
她确实低估了沈错,但风险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不过是惹圣女更生气一点儿而已, 这正是她的目的。
圣女与沈错都已经被牵制住, 那么这最后的盛宴也终于可以开席。
算算时间,令郎应该已经先一步到禹州。花弄影注意到从船舱出来的人, 轻笑道,李疆或是姚彦,你更希望我如何称呼你?
一名中年男子不知何时站在了花弄影身后,神情木然地道:姓名对我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花盟主想如何叫便如何叫吧。
花弄影转过身看向他, 和颜悦色道:那我便像白庄主一样,称呼你姚将军吧。
李疆神情一僵,压根紧咬, 好一会儿才道:你和白严并非一路人,为何要帮他。
姚将军怕是误会了,我是在帮你。
李疆冷笑了一声:呵,看起来像是在帮我,但你的目的与白严并无不同。此去禹州,我注定要成为千古罪人。
历史轮回,朝代更替,炎朝即便续上这口气,我看也不过百年的气数, 何来千古之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你是大将军, 大英雄, 守西北多年如今落得这一下场,难道便不为自己、为令郎的前途想一想吗?
我落到这步田地全是咎由自取,唯一的心愿不过是苟活于世罢了,你们又何必再牵扯上我。
将军有情有义,实在是太谦虚了。我知道,白严以你夫人要挟你,你才做出那些事来。
不过是放走了几名犯人,但凡柳容止顾及一些旧情,你都不会落到这般下场。
哼,你不用挑拨离间,长公主待我如何我心里清楚。是我愧对她、愧对皇上、愧对朝廷。
花弄影轻轻一笑:如此说来,将军故意潜伏在扶风郡主身边,是为了赎罪咯?
李疆神色一变,花弄影紧接着道:将军熟知兵法又胆识过人,这一招灯下黑便是柳容止也没想到呢。
长公主不过是近些年不理俗事罢了。
你倒是会维护她。
花盟主究竟想说什么?
花弄影叹气道:将军虽远离朝政好几年,但也清楚江南的情况吧?你会南下并非偶尔,只不过我猜不出您究竟是愚忠之人还是在审时度势。
李疆脸色深沉,原本忠厚老实的长相此时看起来竟充满了威严。
我若是没记错,如今在禹州两江等处布政使司的布政使是与你同名的姚元望大人吧。
你二人同期,分别拔得文武科举头筹,被当作是一桩美谈。
李疆原名姚彦,与如今的正二品两江等处布政使司的布政使同名。
两人当初一文一武,深受皇上与长公主的信任,号称北姚武,南姚文。两人也因种种机缘,关系甚笃,亲如兄弟。
李疆凭借军功先于西北扬名,威震异族,而姚元望乃燕地世家出身,被皇上派来江南。
几年前,李疆一念之差沦为逃犯,而姚元望一步步稳打稳扎,一路从严州知府晋升为承宣布政使。
李疆脸色愈差:元望有读书人的气节,与我不同,你不要打他的主意。
姚将军误会了,我没有那个意思。我只不过是想告诉你,无论你是否参与,以朝廷如今对江南豪族的态度,江南必有一乱。而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花弄影望着李疆,嘴角的笑意越发明显,你如果愿意担任将军一职,至少能保全令郎、姚大人以及江南百姓的安全。
呵,叛军的将领也配叫将军?你与白严不过是想寻一个替死鬼罢了。
但这对你没有坏处不是吗?毕竟你们的身份已经暴露,这是你与令郎死中求活唯一的办法了。
姚将军用兵如神,如果炎朝有谁能做到割据江南,划分南北,也就只有你了。
你以为这些江南世家加上你们幻花盟、白云山庄的乌合之众就能对抗炎朝的精兵良将吗?
那如果加上两江都指挥使司呢?
沈教主,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公主应该明白,江南将乱,两位殿下还是趁此机会先回炎京为好。
可您不是已经制服了白严,而且还打听到沈铮的藏匿地点了吗?
我说的是江南世家,这次皇上派闻识来不就是为了这件事吗?
对朝廷来说,无论是幻花盟、白云山庄还是乾正派、天明教之流,危害都远不如世家豪族。
景城神色微变,沈云破垂着眼帘,仿佛没有发现她的异样。
增援的军队明早才能到,说明你们调遣的不是两江都指挥使司下的营兵。
你们来的人员虽然精简,但带的火器与火药远不止长公主手中的那些吧?
今晚即便我不在,白严也讨不到便宜。而借着长公主被刺一事,朝廷正可以对江南用兵。
这都是您凭今晚所见推测出来的?
事实上,见到沈云破以后景城就一直在想她是否早就与沈错有了联系。
更甚至猜测,当初沈错是否亲自参与到了她的金蝉脱壳之计中,然后凭借精湛的演技欺骗了自己与柳容止。
沈云破抬眼看向景城:公主放心,这都是我的猜测与推理。自从离开燕山后,我与无妄就没有联系了,也没有借天明教或者幻花盟打探过任何朝廷的消息。
景城被猜中了所想,微有些尴尬。无论如何,今夜沈云破救了柳容止是不争的事实,而她却先防备起了对方。
咳,沈教主神机妙算,景城佩服。既然您已经猜到,那么就该知晓我们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姑姑知道您还活着应是灭了死志,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是这样吗?沈云破淡淡地道,这么说来,禹州那边你们应该也已做好了安排。
事实上,禹州作为两江布政使司、按察司以及都司所在,才是这次朝廷的重点目标。
闻识去禹州处理正事,柳容止与景城在此做牵制以及支援。
在两人到达江南之时,就开始调遣先前在江南暗中行动的锦衣卫。
闻识一行人此时起码有百位锦衣卫暗中随行,且每一位都配备了火器,说是能以一当百也不为过。
请沈教主放心。
沈云破点了点头:原来如此,看来是我多虑了。先前我似看到了姚彦姚将军,还在想
什么?景城原本还算从容的神色在听到这句话后猛然大变:您在哪里看到他的?他如今又在何处?
嗯该是被白严派去了禹州吧。
炎朝开国名将不少,但如今还活跃在前线的已经屈指可数。
皇上近些年大力提拔年轻将领,其中战绩最显赫也最有名的一位将军便是姚彦。说到用兵如神,所有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他。
姚彦擅奇袭,在西北时便多次以少打多、以弱胜强,杀得蛮族丢盔弃甲,几年不敢再进犯大炎边境。
就算是乌合之众,在他的带领之下也会显现出强大的战力。
您为何不早说!
朝廷早就查到当初姚彦刻意隐瞒白云山庄在西北的动向,只是不清楚他与白云山庄的关系究竟有多深。景城听到沈云破的说法,自然认定他听命于白严。
就算我提早说,也改变不了什么。更何况,此事并非我的目的。
沈云破说的没错,从时间上来看,无论沈云破是方才说还是现在说都没有差别。
况且沈云破的目的本就与她不同,此时愿意提醒她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沈教主所言甚是。如果沈教主所说的是事实,她必须立即将这个消息告知禹州。
景城叹了口气,我会派另一艘船连夜去禹州通知姚大人,至于姑姑若她知晓此事,怕是不愿就此回去。
白严伏法,你们来江南的目的基本已经达成,此时要长公主回炎京的理由又何必是这一条?
您的意思是?
沈云破垂着眼,低声道:长公主体弱多病,又常年奔波在外,太后老人家一定十分担忧她吧?
景城讶异地微微睁大了双眼,好一会儿才试探地接口道:皇祖母想念姑姑,借调兵之际让人带了口谕传姑姑回京?
沈云破点了点头,赞叹道:太后与长公主母女情深,着实令人感动。
景城神色纠结地望着沈云破,心中有一丝挣扎。
您方才不在杂货店提这件事,就是怕我告诉姑姑吗?
沈云破眯着眼,平静道:只是忘了而已。
景城满脸不信,又问:那沈教主清理完门户后有何打算?
我一心向道,若此一役后尚有阳寿,便访名山大川,寻登仙之机缘。
若是旁人这般说,景城定然拿他当神棍,但说出这句话的是沈云破,她一时真不知是真是假。
那您不会想念沈表姐吗?
无妄有福,有胭脂在旁,余生必定安然自在,我很放心。
景城绞尽脑汁还想再问,却听得到外头传来了锦衣卫的声音。
公主,码头到了。
第144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 当这场酝酿许久的暴雨在深夜中终于落下时,闻识不禁感觉到了一阵寒意。
禹州作为两江的直隶州,是三司所在处, 也是江南豪族的聚集地。
到达禹州后闻识便不断对当地豪族进行施压,光是关进监狱里的纨绔子弟、鹰犬走狗便已超过百人。
这几日禹州形势十分紧张,虽有布政使与按察使支持闻识, 但都指挥使的态度十分暧昧,还曾宴请闻识,「好意」居中调停。
豪族们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固然骚动不安、蠢蠢欲动,不过到此为止, 局势还算不上严峻。
想要与朝廷抗衡,江南士族还缺少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
都指挥使荀简并非江南出身, 也并无士族背景,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 底子似乎十分干净。
可正是因为在锦衣卫的调查中他过分正直,此时的立场又过于暧昧,让闻识更加怀疑他的立场。
如果不是有把柄掌握在士族手中, 那么就是他本身就是中心人物。
闻识站在窗前望着屋外的黑暗,眉宇间有一丝愁容。
闻大人,您还不休息吗?
正在此时, 一道敲门声突然响起, 同时传来的还有霍梧桐的声音。
梧桐,你进来吧。
霍梧桐仍穿着飞鱼服,显然也还未休息。闻识注意到她衣袖衣摆都沾着雨水:这么晚还在巡逻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