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从民国到七十年代养娃史(重生) > 从民国到七十年代养娃史(重生)
错误举报

从民国到七十年代养娃史(重生)——遇见19

    承业啊!你说我们花国真的那么不好吗?这么多人都不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突然徐教授似乎有些感慨地叹了一口气,那声音里面带着些沉痛。似乎想不通那么些大好青年不顾生命危险往外跑的原因。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不可否认现在的港岛的确是要比我们这边好,但是未来我们内地的发展一定会好过港岛,我们这边更有潜力。一个地方的发展都是有潜力在那边的,现在港岛的潜力已经被发挥得差不多了,而花国内地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土地面积还是各种资源,花国内地的发展那还没有开始。
    是啊,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有钱人的,你之前去过Y国和D国吧,那边的穷人可都还有不少。Y国可还是港岛的管理国,那边都不能让所有人都富裕,更不用说港岛了。
    是的,贫富差距更大。有钱的是真的有钱,富可敌国,穷也是真的穷,各种负债。
    行了,这件事不说了。徐教授摇头,这件事也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他这次过来更重要的还是考察的事情。
    宝安县这边的报告你应该已经做完了吧?
    李承业点头,都已经做好了。
    那就好,那就好。那我们的任务就差不多完成了,等我们将剩下几个地方看完就能回去了,正好也快开学了。徐教授满意地点头,显然是对李承业的速度十分满意。
    对于这件事李承业就只有点头的份。
    对了,刚才你和我说的那些想法都是你自己想到的吧?徐教授突然正了正神色,他还没有忘记被那两个人打扰之前听到的那些话。
    是我自己想到的。这些想法自然是李承业自己思考出来了,这些日子他跑了很多地方,各种想法也更加完善了起来,算是得到了并不少事实依据。
    哈哈哈哈,不错,不错,你的眼光还是十分不错的,现在上面就是考虑着要发展经济,估计是想要建立几个重点发展区域。这样,等你回学校之后将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之后交一份详细的报告给我看一看。
    徐教授本身就是花国的经济顾问之一,知道的消息自然不是李承业能比的,这些日子上面已经是不止第一次提出要重点发展国民经济的事情的,之所以有这一次考察也是为了之后的经济政策做准备。李承业虽然有些想法和他不同,但大部分的方向还是和他差不多的。
    好的,徐教授。李承业立即高兴地点头,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徐教授让他写报告自然不会只是给他自己看的,而且徐教授这样说了,说不定之后还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行了,多的话我也不说了,报告是你的想法,但也必须有一定依据,不要信口开河。徐教授还是提醒了一下李承业。
    明白。李承业自然是明白的。
    对了,开学之后估计还有个经济项目的筹备小组,你到时候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这是徐教授早就想好了的,虽然不能帮着李承业提前毕业,但多安排他做一些事情还是可以,这也算是提前锻炼了。
    真的吗?谢谢徐教授,我想去。一点犹豫都没有,李承业直接就答应了,就像是害怕徐教授反悔一样。
    徐教授满意地笑,那就这样安排了,不过这个项目里面的人可都是大佬,你估计就只能打打下手,帮帮忙,你到时候可不要嫌弃事情太小,不愿意干啊?丑话还是要说在前面的。
    当然不会,我进去就是去学习的。
    那就好,不过虽然去项目组了,但你在学校的专业学习也不能放松啊,平时的课程可以选择性的不去,但考试是一定要去参加的,考试也一定要通过,分数还不能低,每门最少都要九十分,不然就要从项目组退出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李承业毕竟还是学生,如果成绩不好,那也不好交代。
    明白。李承业坚定地点头。
    宝安县的考察十分顺利,有汽车在,李承业他们的速度也快了不少,最终还是赶在首都大学开学之前赶回了首都,徐教授还要忙着去向上面汇报此次考察的结果,李承业则是直接去学校报道了,还有一天报道就要结束了。
    等报完道李承业就打算自己家,这些日子李母已经带着小西小北他们回自己家住了,两个小的也开学了,还是在自己家中方便些。李承业回家之前先去将自己的行李放回宿舍,宿舍里面并没有人在,也不知道其他人是去哪里了。
    李承业也没有在意,随意将自己的床铺收拾了一下就准备回家了。才走出门,李承业就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业哥,业哥,你可算是回来了,我想着今天是最后一天报道了,你肯定要回来,时不时就往这边看看,果不其然,总算是等到你了。徐科武精神奕奕地跑过来,脸上都是笑容,看着心情好极了,虽然嘴里是抱怨,但却一点生气的意思都没有。
    科武,恭喜啊!欢迎来到首都大学!看见这个表弟李承业也挺高兴的,毕竟是自己表弟,以后还是自己的学弟。
    嘿嘿,我们可是一个专业啊,以后我就是你的直系学弟了,学长以后可要多多指教啊!徐科武也十分高兴,他这次高考的成绩十分不错,再加上他是首都户口,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就进入了首都大学经济系。
    那是当然。李承业自然也没有客气,虽然他能肯定自己有本事,以后很有前途,但拥有一个家族在,那也是十分好的事情,至少能避免不少属于自己的机会被别人给占用了。
    业哥,你是要回家吗?姑姑已经学校这边的房子了,别墅那边就只有我妈在,爷爷现在也去军区那边了,估计短时间回不来。除了徐科武他母亲之外,徐家的其他人不是要上学就是要上班,现在的徐家可是冷清得很,好几次他母亲都同他说想要搬到学校这边同李母一起住。
    顺便还能照顾他们三个在首都上学的孩子之类的。
    李承业点头,也不惊讶,他离开之前李母就同他说过,等两个孩子快上学了就会搬到学校那边去,住别墅那边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你要和我一起回去吗?李承业还是问了一下。
    徐科武赶紧摇头,不用了,不用了,我昨天才去过,今天就算了,我和宿舍的人都说好了,等下要一起去食堂吃完饭的。他们宿舍的人才到齐,第一次的宿舍活动还是不要缺席比较好。
    那行吧!李承业点头表示理解,也没有继续劝什么的意思,反正大家都不是什么十分客气的人。
    徐科武虽然说是不和李承业一起回去,但还是跟在李承业一起下了楼。
    李承业有些奇怪,见他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将人拉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就说!
    一个大男人,扭扭捏捏可不好看啊!
    徐科武吞咽了一下,凑到李承业耳边小声地说:业哥,这些日子那个蒋美真好像和徐柳来往得有些密切的样子,你说我要不要同徐柳说一下啊?
    这件事他也是最近才发现的,前面很长时间他都忙着高考的事情,等高考结束之后他又被自家老头给拎进了部队进行了训练,直到回来报道,他才发现蒋美真居然已经和徐柳成为了好朋友,看起来关系还十分不错的样子。
    不过两人的交集倒没有在别墅那边,徐柳暑假的时候也去参加实习了,就是在首都报社,这正是在蒋美真的工作单位。
    这件事你先和大舅妈说了吗?闻言李承业也紧皱眉头,这个蒋美真可不像是那么简单的样子。
    还没有。徐科武摇头,他就怕是自己多想了,要是人家就是想交个朋友那就不好说了。
    李承业想了想,还是道:这件事你先和大舅妈说一下,让大舅妈去问徐柳,大舅妈知道的事情多,也更好说一些,你就不好去说了。现在还不知道徐柳和那个蒋美真的关系究竟怎么样,要是徐科武过去将事情弄糟了就不好了。
    行吧,那我下次回家就去同我妈说。之前徐家大舅妈他们担心徐柳知道那件事会不高兴,所以就没有告诉她,倒是没有想到她居然实习到了蒋美真的单位,估计应该是徐进途给安排的。
    行,你就别担心了,暂时应该是不会有什么事情的。蒋美真的目标是徐柳的父亲,所以这戏日子她都会对徐柳好,要知道徐进途再婚考虑得最多的肯定是徐柳。
    第110章
    既然这件事徐科武已经担在自己身上了,李承业也就没有再多操心了,现在这件事和他也没有多大干系了,不过经过这件事情,估计徐家几个人应该短时间之类不会再给他介绍另外一个对象了,像这样的事情多来几次,那就要糟糕了。
    李承业的生活倒是轻松了起来,不过学业方面却是压力大了起来。自从从南方回来之后,徐教授就给李承业安排了不少事情去做,最急迫的一件就是要将写一篇关于现在经济改革方向的文章,这也算是李承业进入徐教授项目组的考察了。
    时间慢慢过去,新一批的大学生也进入大学校园,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了六百一十万人,录取人数则是达到四十多万人。随着人数的增多,首都大学里面也越发的热闹了起来,各种学生组织相继成立了起来,各种活动也多了起来。
    不过这些活动同李承业却没有什么关系了,他现在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完成徐教授交给他的课题。徐教授是是真的十分看重他,有时间就会带着李承业去参加各种会议,虽然只是作为其中的旁观者之一,并没有任何发表意见的机会,但对李承业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过最大限度地知道各方对于当今经济形势的看法。
    又一次听证会议结束,徐教授带着李承业走出了大礼堂,没有停留地上了车,因为了李承业自己会开车,所以这些日子都是李承业给徐教授当司机。
    一坐上车徐教授的面色就沉了下来,车上就只有李承业他们两个人,所以徐教授也就没有按照那么严格的上下级关系,直接坐在了副驾驶。
    老师,我们现在是直接回学校吗?李承业不确定徐教授还有没有别的安排,所以还是硬着头皮问了一下。
    徐教授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太阳穴,一时并没有说话,李承业也没有说话,今天的这次会议的确是挺让人觉得心累的。
    小李,之前让你写的课题怎么样了?过了一会徐教授终于说话了,却提到了另外一个话题。
    老师,大致的方向已经有了,具体的内容还要慢慢填充。
    闻言徐教授还有些惊讶,哦!这么快,说说看,你这个方向是什么?
    因为他们过来的比较晚,所以车子停在比较偏僻的地方,所以李承业也不用担心在这说话会被别人听到。
    我查阅了近些年的一些资料,最终还是决定以建设四个现代化为方向,不管是工业、农业还是其他方面,说到底就是建设发展,涉及到的就是就是各种资源分配
    其实我国的领导人一直以来都是十分有远见的,这些年重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徐教授给他的这个课题所涵盖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特别是这种与经济改革相关的。写出来的东西很容易变成那种大而空的玩意,但如果展开来写的话篇幅实在是太大了,并不是这短短的时间就能够完成的。
    李承业翻阅了很多资料,从建国到现在,关于经济发展的文章非常之多,无论是重工业,农业还有轻工业,很多方向都被人一一谈论过,也有过不少实践。
    第一届全国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实现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的任务,之后更是直接将这一任务设定为国民发展的重要目标,此后很多年,此后很多年都是围绕着这一个目标在不断前进着,虽然过程中有很多曲折,但大体的方向还是没有很多变动的。
    但十分现实的一点就是我们国家现在的技术水平与其他国家还是十分有差距的,我们现在很多大型工厂都是依赖国外的生产线,而这些生产线都是别人淘汰落后的
    虽然我们的科研人员都十分努力,成果也是十分斐然,但落后的东西太多,时不我待,最好的方法就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并且加以吸收,当然这种学习我们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除了技术之外,我们还缺少广阔的市场,现在的花国市场十分萎缩,消费能力不足
    李承业一说起来就有停不下来的意思,徐教授认真地听着,一点都没有打断他的意思,右手手指不自觉地点着左手背,似乎是在沉思的样子。
    我觉得
    似乎是觉得自己今天说得实在是有些多了,李承业赶紧收住嘴,老师,我现在能想到的差不多就这么多了。
    哈哈哈哈
    这会徐教授也收回了神,摇头笑了起来,李承业并不明白他在笑些什么,不过看他神色,大概应该是满意的。
    嗯,李承业啊!这些不止是这么多了,你这一会可是说了好多别人不敢说的话啊!
    徐教授嘴上虽然是这么说的,心里却是十分满意的,今天这场问询会可是让他憋闷得不行,总共一百多位经济方面的专家学家,居然有超过一半的人还是认为要维持现有的经济模式,拒绝开放市场经济,这不是瞎胡闹吗?都是做了大半辈子学问的人,还不如他这个才读大二的学生,真的是见识短浅啊!
    李承业自然也看出了他的意思,并没有丝毫担心,只是笑着道:这报纸上都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只是发表自己的意见罢了。实践出真知,我们大可以直接划分出一块地方来作为试验区。
    经济试验区?
    李承业点头,没错,很多经济政策没有进行之前是没有办法说好或者不好的,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发展
    听着是不错,你觉得什么地方可以试验?徐教授倒是没有直接说好或者不好,只是继续问着。
    目前花国各个省份差距其实并不是很大,我觉得沿海地区是最合适的,哪里拥有天然的港口,对外交流的贸易比较方便。比如S市,那边很早就是对外开放口岸,各类工业基础也比较完整。不过那边位置似乎是小了些,相对而言的话,广安省那边似乎更好一些,最重要的是临近港岛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你这话也没有错,从六十年代开始,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开始向东亚东南亚国家转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