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高墙内[快穿]——钟一日(106)
早已换了赵姓的大皇子正在门前等候, 一看见郑照进来便拉着他往前走, 边走边说道, 倩儿等着你呢。
郑照刚迈过门槛, 哐一声, 花瓶摔碎在脚下。
赵仁见此无奈的解释道:倩儿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莫怪,她眼下正在气头上。他说完不禁叹了口气,细想来这事其实也怨我, 不该答应宗谱的事情。可是, 表哥你知道吗?我娘生我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根本没有见过她,童年的记忆皆是与爹爹相处。对于我来说,嫡庶根本无所谓,只要活着的人满意就好。何况我那二弟自幼读书, 又善骑射,我连《千字文》都不完, 要争这个干什么?弄不好反而徒惹猜疑,让我们兄弟不和,眼下的锦衣玉食已经是我之前从没想过的了。
丰功伟绩又如何?阿房宫也都做了土郑照停住脚步, 转而看向他,我曾经问过一个人,他在这京城中争了一世,到底是不是坐困围城?呕心沥血守护的大好河山,可曾去看过一眼?泰山雪,洞庭月,散淡人能看遍,不比他快活得多吗?他回答我,生在局中,不争就是退,退就是万丈深渊。你想好自己要退到哪里了吗?
赵仁愣了,半晌才回答这个问题,退到倩儿要与我分开的那刻。
郑照失笑问道:你不好奇我问的是谁吗?
赵仁摇头道:我不好奇,总之是我不认识的人罢了,而且我相信表哥不会骗我。
郑照闻言转过头,径直走向门里。
门里侍女们都忙前忙后的拦着张倩摔东西,那左躲右闪的架势,活像是市井孩童在玩老鹰捉小鸡。
哐又一声,这回是盆珊瑚碎在地上。
郑照走过去,抬手从张倩手中夺下翡翠白菜交给侍女,拉着她坐到一边,让侍女送上一盏茶,问道:表妹今日唤我过来,是为了回河间的事?
张倩喝了一口茶,仍没有消气,口气不善的说道:不是我唤你来,是宫里下了明确的旨意让我们回河间。呵,为了封号诰命,够冠冕堂皇的啊,其实满朝谁不知道,让我们回河间是想借着这趟,大张旗鼓告诉民间百姓他们编造的故事,彻底坐实二郎庶长子的身份。
郑照余光看了眼赵仁,只问道:我们何日启程?
张倩没好气的说道:何日?黄道吉日呗。过了一会儿,她似乎平复了心情,说道:半月后。
郑照颔首道:到时遣人告诉我便好。
说定归期,事情便了结小半。两人借着聊天的话,又细问了花错许多事。现在查缺补漏来得及,等到了河间府,那就为时已晚。他们问得事无巨细,它都一一点头答应。
张倩这才彻底松了口气,她垂下眼睛,手里摆弄着金镯子,看向门口的赵仁,进来吧,我不怪你了。
赵仁闻言如蒙大赦一般走了进来,坐在张倩的左手边。
张倩看向他,看了好久,忽然问道:今时不同往日,你是皇子,现在我还这么对你,你不怪我吗?
赵仁笑道:夫人只要没有提刀追着我砍,已经给皇子这两个字脸面了,我早该叩谢隆恩,岂敢再有他议?对倩儿这么娴淑美丽的女子心存怨念?
张倩扭过去头,油嘴滑舌,惯会贫。
郑照见此低头一笑,是时候离开了。他略说两句,便起身告辞。没走上两步,迎面过来一个侍女,见到赵仁倒头便拜,双手呈上一个门贴,说道:大殿下,杜访风姑娘前来拜访。
赵仁接过贴子,还未打开看,就被张倩抢走了。
她低头一看,冷笑着说道:好一个永昌公主啊,跟我玩儿这手,还想派人来求和,假惺惺的做什么?来人,去告诉她,这府里没人想要见她,也没人欢迎她这个不速之客。
侍女闻言仍跪在原地,求救似的看向赵仁。
赵仁叹气道:就说我身体不适吧,请杜姑娘先回,改日我定当去登门致歉,至于永昌的事,我不至于同一个小孩子计较。
遵命。话音落地,侍女连忙起身,飞快的走出门外,生怕张倩要拦她的样子。
但她万万没想到,拦她的人是郑照。
绿萝葳蕤,垂花门下,朱衣白简的公子挡在她的面前,此时正逢暮色渐起,光影掩映之下,犹如流霞空沁红梅,令人自惭形秽。
侍女屈膝行礼,苦着脸说道:郑公子,请您不要为难奴婢,奴婢万不敢依照夫人的吩咐回话。
郑照嘴角噙了丝笑,无可奈何的说道:我不是为此而来。
侍女有些惊疑的问道:那公子是要做什么
郑照道:我去替你回杜姑娘的话。
侍女眨巴一下眼睛,想起杜将军在军中的威信,和杜访风传闻中的美貌,顿时觉得自己明白了郑公子的意图。她站起身,又对他屈膝行了一个礼,那么有劳郑公子。
郑照笑笑,不在意她怎么想,转身向外走去。
皇子府大门外,一辆油壁车停在街角,前有二马,四围幔幕垂垂。
郑照未走两步就看见南晴站在槐树下等候,她见了郑照目瞪口呆的问道:竟然是你?
竟然是我。郑照欣然道。
南晴姑娘甩了下帕子,引他至油壁车前,隔着帘幕道:小姐,那边府里回话了。
杜访风朦朦胧胧看见一个人影,想来是大皇子府里遣来的人,却不知南晴为何说得这般怪异?她略微思忖便撩起帘子,噗嗤一笑,原来是你。
郑照道:冒昧前来,还望访风姑娘见谅。
杜访风笑道: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南晴打起碧纹帘子,杜访风从油壁车下来,站在人来人往的街上,任贩夫走卒窥视,也坦然自若。她拒绝了南晴送上的帷帽戴,笑看向郑照,自燕山一别,我便盼望再度相逢,今日城东桥头遇君,欢喜还来不及,哪里会怪罪?
郑照笑了笑,三言两语将赵仁的话转达,却也没有隐瞒张倩的态度。
令妹和永昌都是娇惯女儿,脾气来得快去得快,不用挂怀。杜访风说完洒然一笑,转而问道,公子既出身河间郑氏,可曾识得郑希音?
郑照微怔,随即回道:在下不曾见过希音道人。
花错寻的这个河间郑氏曾出过一个浪荡子弟,在某丛林观里偶然拿到一张仙逝道士的度牒,便变名为希音道人,从此出入士林,名噪一时。
欺世盗名之辈,怎配得上道人之名?杜访风拂袖说道,公子此番回河间府,若是遇到郑希音,请替小女转达句话她沉吟一会儿,就问他还记得四年前白云山发生的事吗?
郑照颔首道:在下如果遇到郑希音定当为姑娘转达。
杜访风屈膝施礼道:多谢公子,河间路远,访风这就不打扰公子了,告辞。
郑照目送杜访风上车离去,孤身回了城西的僻静宅院。粥罢重投枕,灯残起读书,间或与花错说玄微之事,清闲自得。及至月底,夏雨轰轰断霉,宗正寺派了一个主簿上门。
惊雷一声,胡延年连跑两步,躲在房檐下,这滂沱大雨下得都冒烟了。他用衣袖擦了一下额头,伸手拿起门环扣响。
咚声音沉闷。
胡延年看着这风雨交加的天气,背靠在门上叹了口气,若是人在院内决计不会听见敲门声。然而正不抱希望之时,他却听见木屐拖沓声,不禁回首望去,却见头上忽张一柄青玉伞,乌衣公子缓缓打开了院门。
客自何来?郑照笑问。
胡延年呆愣片刻,才回过神来,躬身作揖道:宗正寺主簿胡延年见过郑公子。
郑照侧身说道:胡主簿里面请。
胡延年神情恍惚的跟在他身后,只记得暮雨潇潇湿了乌衣半边,木屐上足如霜,落花点点绣苍苔。
铜炉细香,花错趴在案上看他们一言一语闲聊,哈欠连天。
胡主簿不用担心,明天我自去盛和坊,一定不会误了出发的时辰。郑照笑着起身送客,待胡延年走了才看向花错,指着案边不断滴落的脓水说道,这东西收拾干净再走,要不然又该祸害人了。
翌日,张倩和赵仁同乘,郑照和胡延年同乘,浩浩荡荡一行人从京城出发。
车马换舟船,舟船换车马,他们走了将近二十天才到河间府。午后阳光灿烂,照在城墙上泛出淡淡的金色,砖瓦如同游动的细鳞。
知府率大小官吏前来迎接,百姓人头攒动,夹道欢呼。
这时的人们似乎有种朴素的观念,似乎州府张家出了个皇子妃,就等同自家出了一个皇子妃,比别地的人都高上一头。听说皇子妃归家,用不着官老爷的要求,大家都扶老携幼的过来了。人人面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在看到旗帜飞舞时更是挺起胸膛,与有荣焉。
张倩坐在马车上不断搓动手指,尽管和表哥再三确认过,她还是对花错办事没有信心。
殿下,张府已到。马车外传来胡延年的声音。
赵仁转头看向张倩,向她伸出手。张倩握住赵仁的手,一咬牙就下了车。
张府众人满满跪了一地,为首的夫人看见她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就要起身去抱她,却被身边的男人连忙拉住,按着又跪下来。
张倩见此安下心,回头看了一眼赵仁,强装出哀伤的样子,低声道:二郎,今日归家我实在说不出话,你替我应付下吧。说着提裙向那夫人走去,与她抱头痛哭,又互相扶着往正室走。
赵仁见此回首看向身后的人,吩咐道:闲杂人等退下吧。
话音落地,将近半数人顿首告退,留下的人都是张府的主子们,论起关系都是血亲,唯有胡延年一个外人。赵仁没说话,示意郑照与自己同行,就迈步向正室走去。亲眷们识趣的止步,胡延年却还是跟在他身边。
赵仁停了下来,皱眉看着他说道:胡主簿,这是家事。
胡延年闻言作揖道:殿下的家事就是臣的公事,请殿下恕罪。
赵仁道:不要跟我扯这些,我知道宗正寺派你过来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看我娘子自称的身世是真是假?如今她们母女两个这般,你还没看出来吗?
胡延年道:记录张妃归宁是臣这次来河间的职责,请殿下不要为难臣。
赵仁道:那今晚你要不要也跟着?
胡延年瞪大了眼,面色涨得通红,他完全没有想到赵仁一个皇子会说这种粗鄙之语,磕磕巴巴的说道:殿殿下请注意言辞
赵仁道:我出身乡野,没上过书塾,字都不认识几个,不懂要如何说话。
他一双漆黑眼眸凝视着胡延年,徐徐说道:我虽然不知道你们这些学富五车的人要如何说话,但我知道什么是分寸。皇子妃与父母久别重逢,自然会有许多私语,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你跟进去就是非逼着他们摆出君君臣臣的样子,不觉得自己在绝天理灭人性吗?
是存天理灭人欲胡延年说完咽下后面的话,向赵仁躬身行礼后告退。
赵仁点头,正准备往里走,就听见里面传来一个哭着的童音,阿娘,我只有两个姐姐,没有这个姐姐!
胡延年停下脚步。
郑照望向南墙,一只巨靴迈进了张府。夜游神,祛妖邪。他收敛了自己的气息,这府里妖邪遍布,夜游神估计就是为此而来。
文儿,你别闹,你怎么就没这个姐姐?你忘记了三姐陪你放风筝
不对放风筝是秀儿
胡延年闻言看向赵仁,揖手道:殿下,臣现在必须进去。说着就像正堂里面走。
赵仁看了郑照一眼,就追着胡延年进去了。
正堂里面除了孩童的哭闹声,寂静得有些诡异。夫人拉着张倩手,目光呆愣,似乎被什么摄住心志。再仔细看,几乎每个人的神态都十分不正常,包括先进去的胡延年。
那个名唤张文的男童脸色泛青,看向张倩目光透露着惊恐,整个人害怕得瑟瑟发抖。
赵仁看向男童,又看向站在上首的张倩。
不,他看的不是张倩,他目光落点是张倩旁边的位置,那里没有人。
二郎张倩声音有些发颤,不敢走过来。
赵仁笑了笑,又叹了口气,走到张倩身边抱住她,没事的,我都知道的,从一开始就知道,别怕。
张倩闻言抬头看着他,泪从眼眶溢出,不禁哭出了声,你好烦啊,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害得我天天担惊受怕,四处找理由找借口,生怕露馅了!就在刚才,她真的以为一切都完了。
赵仁紧紧搂住她,闷声说道:倩儿,我也害怕,我害怕一说出口你就会走。
郑照进来就见看小儿女正在互诉衷肠,而花错肤色渐渐暗沉。
张倩低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赵仁道:哪家小姐会光着脚淌溪水,看到男人过来,不仅不避开,还撩他一身水。说完他笑了两声,似乎是想起初遇时的景象,那时我觉得就算是要命的山精狐媚也值得。
郑照走到花错的身边,它身上的脓水都快干涸了,萎缩的眼球吃力转向郑照。郑照抚摸着它的头,用手指蘸取残留在它周围的脓水,依次抹到众人的眼睛上。
好了,花错,可以停下来。
花错犹豫着看了张倩一眼,见她半点注意力都没给自己,就听话的收起了妖力。而众人眼神迷离,神情恍惚,像是陷入漩涡中,只感到头晕目眩。
郑照见此笑了笑,这脓液果然是有迷惑人心之效。他耐心又等了一会儿,才牵起花错的手走出正室,夜游神野仲正疑惑的垂目向这里。花错与夜游神目光接触,如有实质感一般颤抖,挣扎着要跑。郑照拉住他,低声道:随我一起呼吸,他不会发现你的。
花错眼睛瞪得溜圆,点了一下头。
郑照轻声说道:我的呼吸会掩住你,不要害怕,我呼气,你就吸气,现在呼气
花错抓紧了郑照的手,看着他的眼睛,随着他一起吐纳呼吸。郑照盯着夜游神的动作,调整着呼吸节奏。寒枝仙人自然无须呼吸,然而当他开始吐纳,吸入妖气,便能净化为仙灵之气,就像所有树木都会的那样。
恋耽美
郑照刚迈过门槛, 哐一声, 花瓶摔碎在脚下。
赵仁见此无奈的解释道:倩儿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莫怪,她眼下正在气头上。他说完不禁叹了口气,细想来这事其实也怨我, 不该答应宗谱的事情。可是, 表哥你知道吗?我娘生我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根本没有见过她,童年的记忆皆是与爹爹相处。对于我来说,嫡庶根本无所谓,只要活着的人满意就好。何况我那二弟自幼读书, 又善骑射,我连《千字文》都不完, 要争这个干什么?弄不好反而徒惹猜疑,让我们兄弟不和,眼下的锦衣玉食已经是我之前从没想过的了。
丰功伟绩又如何?阿房宫也都做了土郑照停住脚步, 转而看向他,我曾经问过一个人,他在这京城中争了一世,到底是不是坐困围城?呕心沥血守护的大好河山,可曾去看过一眼?泰山雪,洞庭月,散淡人能看遍,不比他快活得多吗?他回答我,生在局中,不争就是退,退就是万丈深渊。你想好自己要退到哪里了吗?
赵仁愣了,半晌才回答这个问题,退到倩儿要与我分开的那刻。
郑照失笑问道:你不好奇我问的是谁吗?
赵仁摇头道:我不好奇,总之是我不认识的人罢了,而且我相信表哥不会骗我。
郑照闻言转过头,径直走向门里。
门里侍女们都忙前忙后的拦着张倩摔东西,那左躲右闪的架势,活像是市井孩童在玩老鹰捉小鸡。
哐又一声,这回是盆珊瑚碎在地上。
郑照走过去,抬手从张倩手中夺下翡翠白菜交给侍女,拉着她坐到一边,让侍女送上一盏茶,问道:表妹今日唤我过来,是为了回河间的事?
张倩喝了一口茶,仍没有消气,口气不善的说道:不是我唤你来,是宫里下了明确的旨意让我们回河间。呵,为了封号诰命,够冠冕堂皇的啊,其实满朝谁不知道,让我们回河间是想借着这趟,大张旗鼓告诉民间百姓他们编造的故事,彻底坐实二郎庶长子的身份。
郑照余光看了眼赵仁,只问道:我们何日启程?
张倩没好气的说道:何日?黄道吉日呗。过了一会儿,她似乎平复了心情,说道:半月后。
郑照颔首道:到时遣人告诉我便好。
说定归期,事情便了结小半。两人借着聊天的话,又细问了花错许多事。现在查缺补漏来得及,等到了河间府,那就为时已晚。他们问得事无巨细,它都一一点头答应。
张倩这才彻底松了口气,她垂下眼睛,手里摆弄着金镯子,看向门口的赵仁,进来吧,我不怪你了。
赵仁闻言如蒙大赦一般走了进来,坐在张倩的左手边。
张倩看向他,看了好久,忽然问道:今时不同往日,你是皇子,现在我还这么对你,你不怪我吗?
赵仁笑道:夫人只要没有提刀追着我砍,已经给皇子这两个字脸面了,我早该叩谢隆恩,岂敢再有他议?对倩儿这么娴淑美丽的女子心存怨念?
张倩扭过去头,油嘴滑舌,惯会贫。
郑照见此低头一笑,是时候离开了。他略说两句,便起身告辞。没走上两步,迎面过来一个侍女,见到赵仁倒头便拜,双手呈上一个门贴,说道:大殿下,杜访风姑娘前来拜访。
赵仁接过贴子,还未打开看,就被张倩抢走了。
她低头一看,冷笑着说道:好一个永昌公主啊,跟我玩儿这手,还想派人来求和,假惺惺的做什么?来人,去告诉她,这府里没人想要见她,也没人欢迎她这个不速之客。
侍女闻言仍跪在原地,求救似的看向赵仁。
赵仁叹气道:就说我身体不适吧,请杜姑娘先回,改日我定当去登门致歉,至于永昌的事,我不至于同一个小孩子计较。
遵命。话音落地,侍女连忙起身,飞快的走出门外,生怕张倩要拦她的样子。
但她万万没想到,拦她的人是郑照。
绿萝葳蕤,垂花门下,朱衣白简的公子挡在她的面前,此时正逢暮色渐起,光影掩映之下,犹如流霞空沁红梅,令人自惭形秽。
侍女屈膝行礼,苦着脸说道:郑公子,请您不要为难奴婢,奴婢万不敢依照夫人的吩咐回话。
郑照嘴角噙了丝笑,无可奈何的说道:我不是为此而来。
侍女有些惊疑的问道:那公子是要做什么
郑照道:我去替你回杜姑娘的话。
侍女眨巴一下眼睛,想起杜将军在军中的威信,和杜访风传闻中的美貌,顿时觉得自己明白了郑公子的意图。她站起身,又对他屈膝行了一个礼,那么有劳郑公子。
郑照笑笑,不在意她怎么想,转身向外走去。
皇子府大门外,一辆油壁车停在街角,前有二马,四围幔幕垂垂。
郑照未走两步就看见南晴站在槐树下等候,她见了郑照目瞪口呆的问道:竟然是你?
竟然是我。郑照欣然道。
南晴姑娘甩了下帕子,引他至油壁车前,隔着帘幕道:小姐,那边府里回话了。
杜访风朦朦胧胧看见一个人影,想来是大皇子府里遣来的人,却不知南晴为何说得这般怪异?她略微思忖便撩起帘子,噗嗤一笑,原来是你。
郑照道:冒昧前来,还望访风姑娘见谅。
杜访风笑道: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南晴打起碧纹帘子,杜访风从油壁车下来,站在人来人往的街上,任贩夫走卒窥视,也坦然自若。她拒绝了南晴送上的帷帽戴,笑看向郑照,自燕山一别,我便盼望再度相逢,今日城东桥头遇君,欢喜还来不及,哪里会怪罪?
郑照笑了笑,三言两语将赵仁的话转达,却也没有隐瞒张倩的态度。
令妹和永昌都是娇惯女儿,脾气来得快去得快,不用挂怀。杜访风说完洒然一笑,转而问道,公子既出身河间郑氏,可曾识得郑希音?
郑照微怔,随即回道:在下不曾见过希音道人。
花错寻的这个河间郑氏曾出过一个浪荡子弟,在某丛林观里偶然拿到一张仙逝道士的度牒,便变名为希音道人,从此出入士林,名噪一时。
欺世盗名之辈,怎配得上道人之名?杜访风拂袖说道,公子此番回河间府,若是遇到郑希音,请替小女转达句话她沉吟一会儿,就问他还记得四年前白云山发生的事吗?
郑照颔首道:在下如果遇到郑希音定当为姑娘转达。
杜访风屈膝施礼道:多谢公子,河间路远,访风这就不打扰公子了,告辞。
郑照目送杜访风上车离去,孤身回了城西的僻静宅院。粥罢重投枕,灯残起读书,间或与花错说玄微之事,清闲自得。及至月底,夏雨轰轰断霉,宗正寺派了一个主簿上门。
惊雷一声,胡延年连跑两步,躲在房檐下,这滂沱大雨下得都冒烟了。他用衣袖擦了一下额头,伸手拿起门环扣响。
咚声音沉闷。
胡延年看着这风雨交加的天气,背靠在门上叹了口气,若是人在院内决计不会听见敲门声。然而正不抱希望之时,他却听见木屐拖沓声,不禁回首望去,却见头上忽张一柄青玉伞,乌衣公子缓缓打开了院门。
客自何来?郑照笑问。
胡延年呆愣片刻,才回过神来,躬身作揖道:宗正寺主簿胡延年见过郑公子。
郑照侧身说道:胡主簿里面请。
胡延年神情恍惚的跟在他身后,只记得暮雨潇潇湿了乌衣半边,木屐上足如霜,落花点点绣苍苔。
铜炉细香,花错趴在案上看他们一言一语闲聊,哈欠连天。
胡主簿不用担心,明天我自去盛和坊,一定不会误了出发的时辰。郑照笑着起身送客,待胡延年走了才看向花错,指着案边不断滴落的脓水说道,这东西收拾干净再走,要不然又该祸害人了。
翌日,张倩和赵仁同乘,郑照和胡延年同乘,浩浩荡荡一行人从京城出发。
车马换舟船,舟船换车马,他们走了将近二十天才到河间府。午后阳光灿烂,照在城墙上泛出淡淡的金色,砖瓦如同游动的细鳞。
知府率大小官吏前来迎接,百姓人头攒动,夹道欢呼。
这时的人们似乎有种朴素的观念,似乎州府张家出了个皇子妃,就等同自家出了一个皇子妃,比别地的人都高上一头。听说皇子妃归家,用不着官老爷的要求,大家都扶老携幼的过来了。人人面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在看到旗帜飞舞时更是挺起胸膛,与有荣焉。
张倩坐在马车上不断搓动手指,尽管和表哥再三确认过,她还是对花错办事没有信心。
殿下,张府已到。马车外传来胡延年的声音。
赵仁转头看向张倩,向她伸出手。张倩握住赵仁的手,一咬牙就下了车。
张府众人满满跪了一地,为首的夫人看见她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就要起身去抱她,却被身边的男人连忙拉住,按着又跪下来。
张倩见此安下心,回头看了一眼赵仁,强装出哀伤的样子,低声道:二郎,今日归家我实在说不出话,你替我应付下吧。说着提裙向那夫人走去,与她抱头痛哭,又互相扶着往正室走。
赵仁见此回首看向身后的人,吩咐道:闲杂人等退下吧。
话音落地,将近半数人顿首告退,留下的人都是张府的主子们,论起关系都是血亲,唯有胡延年一个外人。赵仁没说话,示意郑照与自己同行,就迈步向正室走去。亲眷们识趣的止步,胡延年却还是跟在他身边。
赵仁停了下来,皱眉看着他说道:胡主簿,这是家事。
胡延年闻言作揖道:殿下的家事就是臣的公事,请殿下恕罪。
赵仁道:不要跟我扯这些,我知道宗正寺派你过来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看我娘子自称的身世是真是假?如今她们母女两个这般,你还没看出来吗?
胡延年道:记录张妃归宁是臣这次来河间的职责,请殿下不要为难臣。
赵仁道:那今晚你要不要也跟着?
胡延年瞪大了眼,面色涨得通红,他完全没有想到赵仁一个皇子会说这种粗鄙之语,磕磕巴巴的说道:殿殿下请注意言辞
赵仁道:我出身乡野,没上过书塾,字都不认识几个,不懂要如何说话。
他一双漆黑眼眸凝视着胡延年,徐徐说道:我虽然不知道你们这些学富五车的人要如何说话,但我知道什么是分寸。皇子妃与父母久别重逢,自然会有许多私语,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你跟进去就是非逼着他们摆出君君臣臣的样子,不觉得自己在绝天理灭人性吗?
是存天理灭人欲胡延年说完咽下后面的话,向赵仁躬身行礼后告退。
赵仁点头,正准备往里走,就听见里面传来一个哭着的童音,阿娘,我只有两个姐姐,没有这个姐姐!
胡延年停下脚步。
郑照望向南墙,一只巨靴迈进了张府。夜游神,祛妖邪。他收敛了自己的气息,这府里妖邪遍布,夜游神估计就是为此而来。
文儿,你别闹,你怎么就没这个姐姐?你忘记了三姐陪你放风筝
不对放风筝是秀儿
胡延年闻言看向赵仁,揖手道:殿下,臣现在必须进去。说着就像正堂里面走。
赵仁看了郑照一眼,就追着胡延年进去了。
正堂里面除了孩童的哭闹声,寂静得有些诡异。夫人拉着张倩手,目光呆愣,似乎被什么摄住心志。再仔细看,几乎每个人的神态都十分不正常,包括先进去的胡延年。
那个名唤张文的男童脸色泛青,看向张倩目光透露着惊恐,整个人害怕得瑟瑟发抖。
赵仁看向男童,又看向站在上首的张倩。
不,他看的不是张倩,他目光落点是张倩旁边的位置,那里没有人。
二郎张倩声音有些发颤,不敢走过来。
赵仁笑了笑,又叹了口气,走到张倩身边抱住她,没事的,我都知道的,从一开始就知道,别怕。
张倩闻言抬头看着他,泪从眼眶溢出,不禁哭出了声,你好烦啊,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害得我天天担惊受怕,四处找理由找借口,生怕露馅了!就在刚才,她真的以为一切都完了。
赵仁紧紧搂住她,闷声说道:倩儿,我也害怕,我害怕一说出口你就会走。
郑照进来就见看小儿女正在互诉衷肠,而花错肤色渐渐暗沉。
张倩低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赵仁道:哪家小姐会光着脚淌溪水,看到男人过来,不仅不避开,还撩他一身水。说完他笑了两声,似乎是想起初遇时的景象,那时我觉得就算是要命的山精狐媚也值得。
郑照走到花错的身边,它身上的脓水都快干涸了,萎缩的眼球吃力转向郑照。郑照抚摸着它的头,用手指蘸取残留在它周围的脓水,依次抹到众人的眼睛上。
好了,花错,可以停下来。
花错犹豫着看了张倩一眼,见她半点注意力都没给自己,就听话的收起了妖力。而众人眼神迷离,神情恍惚,像是陷入漩涡中,只感到头晕目眩。
郑照见此笑了笑,这脓液果然是有迷惑人心之效。他耐心又等了一会儿,才牵起花错的手走出正室,夜游神野仲正疑惑的垂目向这里。花错与夜游神目光接触,如有实质感一般颤抖,挣扎着要跑。郑照拉住他,低声道:随我一起呼吸,他不会发现你的。
花错眼睛瞪得溜圆,点了一下头。
郑照轻声说道:我的呼吸会掩住你,不要害怕,我呼气,你就吸气,现在呼气
花错抓紧了郑照的手,看着他的眼睛,随着他一起吐纳呼吸。郑照盯着夜游神的动作,调整着呼吸节奏。寒枝仙人自然无须呼吸,然而当他开始吐纳,吸入妖气,便能净化为仙灵之气,就像所有树木都会的那样。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