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是我小媳妇儿——静呆望天(13)
路上墨墨买了点吃的,小孩到不挑食,豆浆油条都吃的喷香。不哭也不闹,给吃的还知道说谢谢,乖的不行。
黎迪送了档案回来,问:有人报警丢孩子吗?
墨墨盯着小孩瞅了半天,黎迪捅了他一下:问你呢,有人丢孩子吗?
墨墨纠结了一会儿:我..我好像知道是谁家的孩子了?
第22章 回家
墨墨姓莫,叫莫默,时间久了大家都叫他墨墨。
墨墨是个部队转业托人到京城这个派出所的,他家老家也是甲陵镇的,跟徐爷爷家住的不远,去年他回家探亲的时候还探望过徐奶奶,他看见徐奶奶织过这样的小毛衣,当时他还问徐奶奶织给谁,她记得徐奶奶说是织给他的一对小孙子的。
难道这位是徐奶奶的小孙子,徐大哥的小儿子?
黎迪给小孩擦了下嘴角的渣渣,回头看他:你认识这孩子?
墨墨蹲过去:宝贝儿,跟叔叔说说,你叫什么名字啊?你爸爸妈妈呢?
你家事哪里的啊?你知不知道你几岁了啊?
小宝贝儿啊,你的毛衣真漂亮啊,是谁给你买的啊?
小孩摸摸胸口,咧嘴笑了。
墨墨一看有戏,连忙接着说道:是奶奶是织的吗?
小陆衍只是笑。嘴巴闭的紧紧的把不跟陌生人说话这一项任务执行到底。
墨墨哄了半个小时也没哄出一句话来,感慨现在的小孩可真太不好骗了。
黎迪好奇:这小孩谁呀?
墨墨:好像是我隔壁奶奶家的孙子,只是他怎么来京城的?
黎迪:会不会是他家里人带他来北.京玩,把孩子弄丢了。
你既然知道这孩子是谁?赶紧的,来来来,告诉我孩子的名字。
墨墨歪头想了下,有点不太确定:徐.好像姓徐,叫什么来着,你等让我想想...
桢..好像是叫徐桢还是什么来着...
但是那小孩好像比这个大吧,徐桢这么大点吗?
这边墨墨还没确定这小孩叫什么呢,那边小孩耳朵动了动,手里的油条也不吃了,跳下椅子,过来脆生生的道:哥哥...
墨墨正绞尽脑汁的想名字呢,冷不丁的一嗓子让墨墨一脸惊喜:哎呦,小宝贝,你会说话啊,不过我不是哥哥,你得给我叫叔叔。
小孩推开墨墨靠近的脸,又重复了一遍:衍衍的哥哥呀!
墨墨把小孩抱到桌上去,迟疑了下:徐桢?
衍衍拍小手:衍衍的哥哥呀!
黎迪乐了:得,不用再想了,破案了,就是你邻居家的小孩。
墨墨瞅着小孩犯愁:怎么办?你说你爸妈得多不靠谱,把你给弄丢了。
黎迪和墨墨发动关系,也没找到徐爸妈在哪,累瘫了两人靠在沙发上,黎迪给他出主意:嘿,反正明天就放假了,你干脆带着他回家得了呗。
墨墨叹气:也只能这么办了。
.....
桢桢,快出来跟爷爷贴对联了,每年你不是最喜欢跟爷爷贴对联吗?老爷子声音洪亮,今年儿子儿媳带着小孙子来跟他们一起过年,老两口非常高兴。
老人一共生了两个儿子,徐爸爸是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在越城当兵,结婚也在那边,基本上就算是定居在那里了,几年也回不来一次。家里的老人都是徐爸爸徐妈妈在照顾。
但徐妈妈家里也只有这一个女儿,也不能光顾着这面,所以这次过年全家人齐齐整整的在一起 ,老人别提多高兴了。
但看起来小孙子好像不是很高兴。
徐爷爷知道小孙子是因为那个叫衍衍的小家伙没来而闹脾气呢,说实话徐爷爷也有点失望,小孙子来一次说一次小衍衍,弄得徐爷爷都有点好奇了。
小徐桢闷闷不乐的吃了中午饭,徐奶奶哄着他去开初秋腌渍的脆桃坛子,徐桢才开心了点。缠着奶奶说如果好吃要给弟弟带一些。
坛子还没开,大门就被人敲响了。
徐奶奶以为是附近的亲戚来拜早年,笑眯眯的擦了手,徐桢怕奶奶冻着,已经抢先跑着去开门了:奶奶,我去开门。
谁呀?小徐桢一边开门一边问。
门外的小孩听见哥哥的声音兴奋地不行,小胳膊小腿在墨墨的怀里直踢踏。像只欢快的小狮子,墨墨差点抱不住他。
墨墨心里最后的一点忐忑也散开了。
一开门一双胖乎乎的小手随着欢快的奶音先闯了进来:哥哥...
徐桢被吓得一跳,手忙脚乱的接住怀里的小孩,惊喜:弟弟,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去你亲奶奶家了吗?
亲奶奶?奶奶还分亲的后的?
徐桢抱着他的小宝贝儿什么都顾不上了,小孩好几天都没见哥哥了,想的很,抱着哥哥不撒手嘟着嘴又亲又啃的,口水涂了他一脸。
墨墨在门口松了口气,瞧着亲热劲儿,亲兄弟没错了。
徐奶奶在徐桢身后过来,笑眯眯的招呼:小墨,快进来啊,什么时候回来的?前几天听你妈妈念叨说你今年回来过年,今个就看见了,快过来。快过来。秋天腌的脆桃正好开封,你小时候最喜欢这个了,尝尝跟小时候是不是一个味道。
墨墨倒也不客气,他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跟徐奶奶很熟悉。随手捏了一个腌桃丢嘴里,脆爽酸甜,跟小时候一个味道:婶儿,这腌桃真好吃,您不知道,我这些年在外面就想您这一口。
徐奶奶被哄得笑容满面:喜欢就好喜欢就好,一会走的时候拿一罐,我还怕你们在外面吃惯了好的,看不上这土东西呢。
墨墨嘴巴甜:看您说的,这可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的好东西,要不是怕您笑话这么大了还馋嘴,我早上门讨了。
小院里气氛温馨和乐,看不出丢了孩子的焦急和担心,也许他哥是不想老人跟着担心吧,墨墨也没多想。
徐爸爸和徐妈妈去给邻村的小姑姑送粽子了,还没回来,过年包粽子是甲陵镇的传统。亲戚也会互相送,寓意来年多多挣钱。
小徐桢怕弟弟冷解开大衣的口子把小孩整个人都拢进怀里抱着跑了:爷爷,爷爷,衍衍来看你啦!
墨墨看着小哥俩跑远,随口感叹道:小哥俩感情真好,这小哥哥真像样。
对了,婶儿,我哥和我嫂子呢?徐奶奶一边给墨墨拿自己做的点心一边道:你哥和你嫂子去给你小姑姑送粽子了,一会就回来,你们哥俩也有几年没见了吧?一会在这吃饭,你们哥俩陪你叔喝两杯。
墨墨的心突然狂跳起来,他怎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孩子丢了,还跟没事人一样的串亲戚,怎么瞧着怎么不对劲儿。
墨墨吃点心的动作一顿,试探道:婶儿,小侄子叫什么名字?几岁了?跟桢桢小时候不太像啊,我第一眼都没认出来。
徐奶奶不太确定道:桢桢管他叫衍衍,好像姓陆吧?
徐奶奶又笑起来:他又不是你哥的孩子,跟桢桢像什么。
徐奶奶给他倒了杯热水:他是你哥隔壁家的孩子,据说家是京城的,来这边养身体,桢桢很喜欢这个弟弟,平时总在一起玩。小家伙亲近你哥他们一家。
徐奶奶笑容加深了一点:别说你这一年回来一次的,就是一些不算太亲近的人家都以为这孩子是咱们家生的二胎呢。墨墨,这孩子怎么跟你回来了?
墨墨一下子就蹦了起来,急了。
徐奶奶吓了一跳:怎么了?
墨墨都快哭了:完了,完了,我好像办错事了。
墨墨火烧屁.股起来窜起来:婶儿,我有事先走了啊。
徐桢此刻正抱着小衍衍跟爷爷显摆呢:爷爷,这就是衍衍,是不是特可爱,跟我可亲了,我说什么他都听,是不是啊衍衍?
小孩因为是被哥哥放进陌生爷爷的怀里,虽然不太情愿但是也没躲,乖乖让老人抱着。
徐爷爷对这个胖乎乎又乖巧听话的小孩喜欢极了:呦,真是个漂亮的小家伙,怪不得哥哥喜欢呢。
这话小陆衍听懂了,咧咧嘴对着爷爷笑笑,软软的喊了声爷爷!
徐爷爷更高兴了:真聪明,外面冷去跟哥哥屋里玩吧。
高兴的老爷子忘了问,一个还不到五周岁家住京城的孩子是怎么找到他们家的。
正说话呢,徐爸爸徐妈妈拎着小姑给的东西推开了门,看见大过年快要哭出来的邻家弟弟诧异:墨墨?
墨墨平素办案的冷静都没了,扑过来抓着他的手:哥呀?怎么办啊?
徐家人围在一起,皱着眉头听完墨墨捡孩子的过程,面面相觑,墨墨问徐爸爸:哥,你知不知道这孩子他家的电话?
徐爸爸摇头,他倒是知道隔壁郑元荣家的电话,可现在早就没人了,问小孩,小孩一脸懵懂,问他爸妈的名字,倒是一点不犹豫的报出徐家爸妈的来。
一群大人扶额叹息。
联系不上小孩家长,墨墨没办法只好和徐爸爸抱着小孩跑了一趟他们镇上的派出所,派出所已经放假了,只有一个值班的小民警,墨墨和徐爸爸说明了来意。又说了一堆拜年嗑,徐爸爸还给了一条路上买的好烟,这才让小民警答应帮忙,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陆家人。
陆家孩子丢了半天一宿,怎么都找不到。老爷子又急又担心已经病了。老太太和几个女眷在照顾着,剩下的哥仨儿联系各路朋友帮忙找孩子。正焦头烂额的时候接到了徐爸爸电话,三个人顿时松了口气。
因为是三十儿了,不管是来接还是去送都不方便,陆家人便约定了初三过来接陆衍。
第23章 过年
那个年代的过年不像现在的过年,家家房门紧闭,热闹只属于自家,那个时候过年尤其是农村过年,家家户户都是开着大门迎财神,村子里的小孩们拎着橘皮做成的小灯笼成群结队的疯跑,饿了随便跑进谁家都能吃得肚子溜圆的出来。
徐桢和陆衍的灯笼是徐爷爷给做的,用圆南瓜去了顶,挖空里面,外面抠了两个眼睛和一排尖牙,做成巫婆的样子,里面点了只蜡烛,再用绳子和竹棍固定住,晕黄色的光从孔洞中透出来,照出两张笑盈盈的喜庆小脸。
徐奶奶用屋子里的小炉子炸肉丸子,给小哥俩一人喂了一个笑着对徐妈妈说,你爸爸就会祸祸东西,好好的南瓜不吃做什么灯笼,宠孩子宠的上天入地的。
徐爷爷好脾气的说,难得过年孩子们高兴,再说也不算糟蹋东西,挖出来的南瓜肉还能吃呢。
这么一会儿,俩孩子早就手拉手的跑远了,小陆衍穿的多,皮夹克外面又被徐妈妈硬给穿了件陆衍的白色羽绒服,
因为徐桢没有一样的羽绒服,小孩还不太愿意穿,嘟着小嘴不开心。
徐妈妈捏了他的嘴巴一下:人不大,还会发脾气了,小嘴撅的都能挂油瓶了。
徐桢把小孩的羽绒服拉锁往下拉了一点,露出和他一模一样的皮夹克领子,小孩这才算勉强满意。
跟在徐桢后头跑的摇摇晃晃的,像只刚出蛋壳的小企鹅。
徐桢领着陆衍也不跟孩子们玩,倒是挨家挨户的拜年,拜完了拉过身后的小陆衍一脸认真的介绍:张大爷,这是我们家的衍衍,是我弟弟,以后他要是走丢了,你看见了要给我送回来啊。
陈叔,这是我弟弟陆衍,以后他有什么事,你找我就行。
三舅妈,这是我弟弟呀,亲的!
二嘎叔,你看就看了,不准摸。
小家伙及其配合哥哥,徐桢在前面介绍,他就在后边仰着小脸让人看,要是有谁说上一句:呦,你看这小哥俩鼻子还真有点像呢。他就高兴的不行。让徐桢帮他把羽绒服脱了,拉着人看他和徐桢一模一样的皮夹克。
奶声奶气的说:跟哥哥一样的。
徐桢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告诉村里人他们家新成员,小陆衍用了一晚上的时间让大家都知道了,他有一件和徐桢一模一样的皮夹克。
好像这样就能说明俩人是亲兄弟。
近半夜的时候,徐桢和陆衍被徐爸爸找了回来,徐桢有点可惜,村东头的二太爷爷家还没去呢,不过算了,二太爷爷都快九十了,估计也不经常出门。
第二天有人来给徐奶奶拜年,说起这小哥俩做的好事,都笑的不行。
十二点的时候,徐爷爷带着一家人给老祖宗上了香,然后在旁边的太师椅上坐好,徐桢笔直的跪在徐爸爸的身后给爷爷磕头:爷爷,奶奶,你们的孙子徐桢祝身体二老健康、长命百岁、天天都快快乐乐的。
徐爷爷笑的合不拢嘴,递给徐桢一个厚厚的红包:好好好,我们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活到一百岁。
小陆衍没用任何人教,在他旁边规规矩矩的跪好,学着徐桢的样子磕头,学着徐桢说话:爷爷、奶奶,乃们的孙子衍衍祝二老身体健康...嗯..嗯...小家伙一下子记不住那么多词。只好歪头看哥哥。
徐桢充当提词器:长命百岁、天天都快快乐乐。
哥哥教一句,小孩就学一句,说完了,小孩就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徐桢手里的大红包。
他其实不太懂钱的价值,但他想要和哥哥一模一样的东西。
小孩不觉得怎么样,倒是把屋子里的大人们都弄的一愣。还是徐奶奶最先反应过来,赶紧把另一个红包打开往里又塞了厚厚的一叠钱,给小陆衍。
徐爷爷抱起小孩:哎呦,小宝贝呀,你可不用给爷爷磕头。
不管以后怎么样,也不管以后是不是徐家人,至少这一刻陆衍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徐家子孙。那徐家爷爷奶奶就不区能别对待。
小陆衍抱着跟哥哥一样的大红包,笑的牙眼不见。
徐爷爷捏捏小孩的脸:这也是个小鬼灵精。
小孩毕竟小,过了十二点没多一会儿就在徐桢的怀里困的一个哈欠接一个哈欠,徐爸爸徐妈妈在一边陪徐奶奶
说话,徐奶奶看了眼小哥俩:小孩子熬不得夜,帧帧你带着弟弟先去睡吧。
恋耽美
黎迪送了档案回来,问:有人报警丢孩子吗?
墨墨盯着小孩瞅了半天,黎迪捅了他一下:问你呢,有人丢孩子吗?
墨墨纠结了一会儿:我..我好像知道是谁家的孩子了?
第22章 回家
墨墨姓莫,叫莫默,时间久了大家都叫他墨墨。
墨墨是个部队转业托人到京城这个派出所的,他家老家也是甲陵镇的,跟徐爷爷家住的不远,去年他回家探亲的时候还探望过徐奶奶,他看见徐奶奶织过这样的小毛衣,当时他还问徐奶奶织给谁,她记得徐奶奶说是织给他的一对小孙子的。
难道这位是徐奶奶的小孙子,徐大哥的小儿子?
黎迪给小孩擦了下嘴角的渣渣,回头看他:你认识这孩子?
墨墨蹲过去:宝贝儿,跟叔叔说说,你叫什么名字啊?你爸爸妈妈呢?
你家事哪里的啊?你知不知道你几岁了啊?
小宝贝儿啊,你的毛衣真漂亮啊,是谁给你买的啊?
小孩摸摸胸口,咧嘴笑了。
墨墨一看有戏,连忙接着说道:是奶奶是织的吗?
小陆衍只是笑。嘴巴闭的紧紧的把不跟陌生人说话这一项任务执行到底。
墨墨哄了半个小时也没哄出一句话来,感慨现在的小孩可真太不好骗了。
黎迪好奇:这小孩谁呀?
墨墨:好像是我隔壁奶奶家的孙子,只是他怎么来京城的?
黎迪:会不会是他家里人带他来北.京玩,把孩子弄丢了。
你既然知道这孩子是谁?赶紧的,来来来,告诉我孩子的名字。
墨墨歪头想了下,有点不太确定:徐.好像姓徐,叫什么来着,你等让我想想...
桢..好像是叫徐桢还是什么来着...
但是那小孩好像比这个大吧,徐桢这么大点吗?
这边墨墨还没确定这小孩叫什么呢,那边小孩耳朵动了动,手里的油条也不吃了,跳下椅子,过来脆生生的道:哥哥...
墨墨正绞尽脑汁的想名字呢,冷不丁的一嗓子让墨墨一脸惊喜:哎呦,小宝贝,你会说话啊,不过我不是哥哥,你得给我叫叔叔。
小孩推开墨墨靠近的脸,又重复了一遍:衍衍的哥哥呀!
墨墨把小孩抱到桌上去,迟疑了下:徐桢?
衍衍拍小手:衍衍的哥哥呀!
黎迪乐了:得,不用再想了,破案了,就是你邻居家的小孩。
墨墨瞅着小孩犯愁:怎么办?你说你爸妈得多不靠谱,把你给弄丢了。
黎迪和墨墨发动关系,也没找到徐爸妈在哪,累瘫了两人靠在沙发上,黎迪给他出主意:嘿,反正明天就放假了,你干脆带着他回家得了呗。
墨墨叹气:也只能这么办了。
.....
桢桢,快出来跟爷爷贴对联了,每年你不是最喜欢跟爷爷贴对联吗?老爷子声音洪亮,今年儿子儿媳带着小孙子来跟他们一起过年,老两口非常高兴。
老人一共生了两个儿子,徐爸爸是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在越城当兵,结婚也在那边,基本上就算是定居在那里了,几年也回不来一次。家里的老人都是徐爸爸徐妈妈在照顾。
但徐妈妈家里也只有这一个女儿,也不能光顾着这面,所以这次过年全家人齐齐整整的在一起 ,老人别提多高兴了。
但看起来小孙子好像不是很高兴。
徐爷爷知道小孙子是因为那个叫衍衍的小家伙没来而闹脾气呢,说实话徐爷爷也有点失望,小孙子来一次说一次小衍衍,弄得徐爷爷都有点好奇了。
小徐桢闷闷不乐的吃了中午饭,徐奶奶哄着他去开初秋腌渍的脆桃坛子,徐桢才开心了点。缠着奶奶说如果好吃要给弟弟带一些。
坛子还没开,大门就被人敲响了。
徐奶奶以为是附近的亲戚来拜早年,笑眯眯的擦了手,徐桢怕奶奶冻着,已经抢先跑着去开门了:奶奶,我去开门。
谁呀?小徐桢一边开门一边问。
门外的小孩听见哥哥的声音兴奋地不行,小胳膊小腿在墨墨的怀里直踢踏。像只欢快的小狮子,墨墨差点抱不住他。
墨墨心里最后的一点忐忑也散开了。
一开门一双胖乎乎的小手随着欢快的奶音先闯了进来:哥哥...
徐桢被吓得一跳,手忙脚乱的接住怀里的小孩,惊喜:弟弟,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去你亲奶奶家了吗?
亲奶奶?奶奶还分亲的后的?
徐桢抱着他的小宝贝儿什么都顾不上了,小孩好几天都没见哥哥了,想的很,抱着哥哥不撒手嘟着嘴又亲又啃的,口水涂了他一脸。
墨墨在门口松了口气,瞧着亲热劲儿,亲兄弟没错了。
徐奶奶在徐桢身后过来,笑眯眯的招呼:小墨,快进来啊,什么时候回来的?前几天听你妈妈念叨说你今年回来过年,今个就看见了,快过来。快过来。秋天腌的脆桃正好开封,你小时候最喜欢这个了,尝尝跟小时候是不是一个味道。
墨墨倒也不客气,他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跟徐奶奶很熟悉。随手捏了一个腌桃丢嘴里,脆爽酸甜,跟小时候一个味道:婶儿,这腌桃真好吃,您不知道,我这些年在外面就想您这一口。
徐奶奶被哄得笑容满面:喜欢就好喜欢就好,一会走的时候拿一罐,我还怕你们在外面吃惯了好的,看不上这土东西呢。
墨墨嘴巴甜:看您说的,这可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的好东西,要不是怕您笑话这么大了还馋嘴,我早上门讨了。
小院里气氛温馨和乐,看不出丢了孩子的焦急和担心,也许他哥是不想老人跟着担心吧,墨墨也没多想。
徐爸爸和徐妈妈去给邻村的小姑姑送粽子了,还没回来,过年包粽子是甲陵镇的传统。亲戚也会互相送,寓意来年多多挣钱。
小徐桢怕弟弟冷解开大衣的口子把小孩整个人都拢进怀里抱着跑了:爷爷,爷爷,衍衍来看你啦!
墨墨看着小哥俩跑远,随口感叹道:小哥俩感情真好,这小哥哥真像样。
对了,婶儿,我哥和我嫂子呢?徐奶奶一边给墨墨拿自己做的点心一边道:你哥和你嫂子去给你小姑姑送粽子了,一会就回来,你们哥俩也有几年没见了吧?一会在这吃饭,你们哥俩陪你叔喝两杯。
墨墨的心突然狂跳起来,他怎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孩子丢了,还跟没事人一样的串亲戚,怎么瞧着怎么不对劲儿。
墨墨吃点心的动作一顿,试探道:婶儿,小侄子叫什么名字?几岁了?跟桢桢小时候不太像啊,我第一眼都没认出来。
徐奶奶不太确定道:桢桢管他叫衍衍,好像姓陆吧?
徐奶奶又笑起来:他又不是你哥的孩子,跟桢桢像什么。
徐奶奶给他倒了杯热水:他是你哥隔壁家的孩子,据说家是京城的,来这边养身体,桢桢很喜欢这个弟弟,平时总在一起玩。小家伙亲近你哥他们一家。
徐奶奶笑容加深了一点:别说你这一年回来一次的,就是一些不算太亲近的人家都以为这孩子是咱们家生的二胎呢。墨墨,这孩子怎么跟你回来了?
墨墨一下子就蹦了起来,急了。
徐奶奶吓了一跳:怎么了?
墨墨都快哭了:完了,完了,我好像办错事了。
墨墨火烧屁.股起来窜起来:婶儿,我有事先走了啊。
徐桢此刻正抱着小衍衍跟爷爷显摆呢:爷爷,这就是衍衍,是不是特可爱,跟我可亲了,我说什么他都听,是不是啊衍衍?
小孩因为是被哥哥放进陌生爷爷的怀里,虽然不太情愿但是也没躲,乖乖让老人抱着。
徐爷爷对这个胖乎乎又乖巧听话的小孩喜欢极了:呦,真是个漂亮的小家伙,怪不得哥哥喜欢呢。
这话小陆衍听懂了,咧咧嘴对着爷爷笑笑,软软的喊了声爷爷!
徐爷爷更高兴了:真聪明,外面冷去跟哥哥屋里玩吧。
高兴的老爷子忘了问,一个还不到五周岁家住京城的孩子是怎么找到他们家的。
正说话呢,徐爸爸徐妈妈拎着小姑给的东西推开了门,看见大过年快要哭出来的邻家弟弟诧异:墨墨?
墨墨平素办案的冷静都没了,扑过来抓着他的手:哥呀?怎么办啊?
徐家人围在一起,皱着眉头听完墨墨捡孩子的过程,面面相觑,墨墨问徐爸爸:哥,你知不知道这孩子他家的电话?
徐爸爸摇头,他倒是知道隔壁郑元荣家的电话,可现在早就没人了,问小孩,小孩一脸懵懂,问他爸妈的名字,倒是一点不犹豫的报出徐家爸妈的来。
一群大人扶额叹息。
联系不上小孩家长,墨墨没办法只好和徐爸爸抱着小孩跑了一趟他们镇上的派出所,派出所已经放假了,只有一个值班的小民警,墨墨和徐爸爸说明了来意。又说了一堆拜年嗑,徐爸爸还给了一条路上买的好烟,这才让小民警答应帮忙,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陆家人。
陆家孩子丢了半天一宿,怎么都找不到。老爷子又急又担心已经病了。老太太和几个女眷在照顾着,剩下的哥仨儿联系各路朋友帮忙找孩子。正焦头烂额的时候接到了徐爸爸电话,三个人顿时松了口气。
因为是三十儿了,不管是来接还是去送都不方便,陆家人便约定了初三过来接陆衍。
第23章 过年
那个年代的过年不像现在的过年,家家房门紧闭,热闹只属于自家,那个时候过年尤其是农村过年,家家户户都是开着大门迎财神,村子里的小孩们拎着橘皮做成的小灯笼成群结队的疯跑,饿了随便跑进谁家都能吃得肚子溜圆的出来。
徐桢和陆衍的灯笼是徐爷爷给做的,用圆南瓜去了顶,挖空里面,外面抠了两个眼睛和一排尖牙,做成巫婆的样子,里面点了只蜡烛,再用绳子和竹棍固定住,晕黄色的光从孔洞中透出来,照出两张笑盈盈的喜庆小脸。
徐奶奶用屋子里的小炉子炸肉丸子,给小哥俩一人喂了一个笑着对徐妈妈说,你爸爸就会祸祸东西,好好的南瓜不吃做什么灯笼,宠孩子宠的上天入地的。
徐爷爷好脾气的说,难得过年孩子们高兴,再说也不算糟蹋东西,挖出来的南瓜肉还能吃呢。
这么一会儿,俩孩子早就手拉手的跑远了,小陆衍穿的多,皮夹克外面又被徐妈妈硬给穿了件陆衍的白色羽绒服,
因为徐桢没有一样的羽绒服,小孩还不太愿意穿,嘟着小嘴不开心。
徐妈妈捏了他的嘴巴一下:人不大,还会发脾气了,小嘴撅的都能挂油瓶了。
徐桢把小孩的羽绒服拉锁往下拉了一点,露出和他一模一样的皮夹克领子,小孩这才算勉强满意。
跟在徐桢后头跑的摇摇晃晃的,像只刚出蛋壳的小企鹅。
徐桢领着陆衍也不跟孩子们玩,倒是挨家挨户的拜年,拜完了拉过身后的小陆衍一脸认真的介绍:张大爷,这是我们家的衍衍,是我弟弟,以后他要是走丢了,你看见了要给我送回来啊。
陈叔,这是我弟弟陆衍,以后他有什么事,你找我就行。
三舅妈,这是我弟弟呀,亲的!
二嘎叔,你看就看了,不准摸。
小家伙及其配合哥哥,徐桢在前面介绍,他就在后边仰着小脸让人看,要是有谁说上一句:呦,你看这小哥俩鼻子还真有点像呢。他就高兴的不行。让徐桢帮他把羽绒服脱了,拉着人看他和徐桢一模一样的皮夹克。
奶声奶气的说:跟哥哥一样的。
徐桢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告诉村里人他们家新成员,小陆衍用了一晚上的时间让大家都知道了,他有一件和徐桢一模一样的皮夹克。
好像这样就能说明俩人是亲兄弟。
近半夜的时候,徐桢和陆衍被徐爸爸找了回来,徐桢有点可惜,村东头的二太爷爷家还没去呢,不过算了,二太爷爷都快九十了,估计也不经常出门。
第二天有人来给徐奶奶拜年,说起这小哥俩做的好事,都笑的不行。
十二点的时候,徐爷爷带着一家人给老祖宗上了香,然后在旁边的太师椅上坐好,徐桢笔直的跪在徐爸爸的身后给爷爷磕头:爷爷,奶奶,你们的孙子徐桢祝身体二老健康、长命百岁、天天都快快乐乐的。
徐爷爷笑的合不拢嘴,递给徐桢一个厚厚的红包:好好好,我们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活到一百岁。
小陆衍没用任何人教,在他旁边规规矩矩的跪好,学着徐桢的样子磕头,学着徐桢说话:爷爷、奶奶,乃们的孙子衍衍祝二老身体健康...嗯..嗯...小家伙一下子记不住那么多词。只好歪头看哥哥。
徐桢充当提词器:长命百岁、天天都快快乐乐。
哥哥教一句,小孩就学一句,说完了,小孩就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徐桢手里的大红包。
他其实不太懂钱的价值,但他想要和哥哥一模一样的东西。
小孩不觉得怎么样,倒是把屋子里的大人们都弄的一愣。还是徐奶奶最先反应过来,赶紧把另一个红包打开往里又塞了厚厚的一叠钱,给小陆衍。
徐爷爷抱起小孩:哎呦,小宝贝呀,你可不用给爷爷磕头。
不管以后怎么样,也不管以后是不是徐家人,至少这一刻陆衍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徐家子孙。那徐家爷爷奶奶就不区能别对待。
小陆衍抱着跟哥哥一样的大红包,笑的牙眼不见。
徐爷爷捏捏小孩的脸:这也是个小鬼灵精。
小孩毕竟小,过了十二点没多一会儿就在徐桢的怀里困的一个哈欠接一个哈欠,徐爸爸徐妈妈在一边陪徐奶奶
说话,徐奶奶看了眼小哥俩:小孩子熬不得夜,帧帧你带着弟弟先去睡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