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带着全村发家致富(穿越)——扶我
李主任被他搞的七上八下的,比当年相对象都紧张。
就在李主任快慌了神的时候,张泽缓缓开了口。
也不是不可以。
李主任转忧为喜,兴高采烈。
但是我们这个产品制作麻烦,要先给大客户供货,所以前期能给你的量估计不是很多。
这没关系呀,只要能供就行。想想自家的柜台也能摆上这么高档的糕点零食,哪怕少点呢,那也是地位的象征呀,代表着自己离省城的大超市更近了一步。
不知道张厂长能给我多少呀。李主任搓着裤腿紧张的问道。
张泽想了想,也就各50斤吧,5天后送到,毕竟我们厂订单很多,得一个一个来。
本来他今日是带了一袋子枣糕和枣干准备留给供销社的,结果谁曾想促销搞的太大,那一袋子东西都被自己拿来送顾客了。
没事没事,李主任毫不在意的摆手,只要能送,晚点算啥。那就麻烦张厂长啦。
不客气,我们合作愉快。
是是是,合作愉快,哈哈哈哈。
生意谈完,李主任亲自送张泽和杨江出去,态度毕恭毕敬,跟刚进来时截然相反,李姐目瞪口呆。
见李主任一直送到供销社门口也没有要回去的迹象,张泽立马把他拦了下来,生怕让他看见自己停在拐角的农用拖拉机。
毕竟自己现在立的可是大厂子大老板的人设,哪有大老板还做拖拉机的,低配也得整个小汽车呀,让他看到肯定得露馅。
李主任就送到这吧。
这哪行,最起码把你送上车呀。
杨江在一旁憋笑。
车,他们哪来的车。就那个破烂拖拉机,不抓紧都能把你颠出去。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能够360度露天无死角欣赏街景,在这一点上,小汽车还真不如他们。
不用了,我还有事需要去处理一下,李主任送到这就行了。张泽含糊道。
听他还有事,李主任也没多想,脚步停在了门口,但也没立刻回去,而是目视着两人走远了这才转身回了供销社。
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员工召集起来开了个小型会议,把自己成功谈下一个高档糕点的事情给大家说了。
宣布这件事时,李主任春风得意,也没忘了吹嘘一下自己的能力。
要不是我嘴皮子利索,咋能谈的下来。人家张厂长可是说了,不轻易给县级商户供货的。李主任说着,提了提自己的领子,骄傲的不得了。
有了这个高档零食,以后他们家供销社也能在省里排得上名头了。
大家伙一听,面面相觑。看来这厂长还真没蒙人,还真是个大厂。紧接着就是剧烈的掌声,恭维的话此起彼伏。
见大家很是上道,李主任满意的点点头。
可是李主任,我们放食品那块没地方了呀。李姐就是负责零食柜台的,那里现在摆的满满当当,哪挤的出来地。
没地也得给我挤出一块地,而且得是最好的地。让进来的每一个人第一眼就能看到,我们这可是有省城大超市才有的糕点零食。这档次,不就蹭蹭蹭的上来了。
张泽可不知道李主任那头已经开始为自家产品准备上了,他这个大老板正开着拖拉机,迎着冷风带着一家老小,吭哧吭哧的往回赶呢。
张爱军,你刚才说的那个落地商业模式是啥呀。杨江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明白,还是决定问问。
那个什么落地商业模式,他好歹在厂里呆了有段时间了,他咋都没听说过。他们这个小厂,还有这么牛的运作模式嘛。
张泽笑了笑,嗨了一声。这你都不知道,就是摆地摊呀。
摆地摊?杨江惊呼。
他脑子一转一会就反应过来了,立马对张泽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这忽悠人的本领,绝了。
第一个县城成功搞定,之后的就好办了。张泽用同样的方法,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和周边的6个县城的供销社顺利达成了合作关系。
客户一多,这工厂明显忙不过来了。不光工人不够,机器也转不过来,必须得买。还有这厂房,老在自家院里也不行,总感觉不那么正规。正好这段时间手里也攒了不少钱,盖几间厂房还是够用的,于是张泽大手一挥,就去找村长批地了。
诶哟,爱军来啦,快进来。找你叔是不,他在里面呢。李婶子一看是张爱军,忙把人迎进去。
张泽冲她点点头,婶子,那我就先进去了。
李婶子笑盈盈的摆摆手,去吧去吧。
张泽进去时,老村长正叼着烟盘腿坐在炕上,嘴里哼哼唧唧不知道嘟囔啥,脑袋一晃一晃的,瞧着格外悠哉。一见他来了,赶忙作势要下床。
爱军来啦。
村长,坐坐,不用起来了。
老村长点点头,也没跟他客气,放下烟斗道:这是找我啥事嘞。
张泽爬上炕坐在老村长对面,是这样的村长,我想让你给我批块地,我想建厂房。
老村长一听立马惊喜道:爱军这是生意做大了,都要建厂房了。
张泽摆手谦虚道:也没多大,就是想再添俩机器,我那院子可不够放了,想着干脆建个厂房。不知道现在村里还有啥空地没,或者废弃的空房子。
空房子?村长疑惑。
是这样的,我现在着急赶工。要是能有现成的空房子,稍微修整一下不就能立马开工嘛。要是找片空地,现盖等太久了。也怪自己,应该早点规划这件事的,临到跟前了才想起来。
老村长想了想,还真有这么一处。就是位置不太好,在村后头,有点偏僻。老村长如实跟张泽说了一下,也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张泽想先看看再做决定,村长点头也觉得应该的。于是立马下床穿鞋,就要带张泽去瞧瞧。
这个房子呀,那可是青砖瓦房,是村里以前的大地主住的。后来出了事人跑了,那房子就空下来了。村长边走边跟张泽介绍房屋情况。
就是这。村长停下脚步伸手一指。
张泽抬头看了看,只见房屋落败的很,门墙上都是蜘蛛网。推开门走进去,院里杂草丛生,门窗都没了,屋顶也是烂了好几处大洞。但从房子的设计和精心粉刷过的墙壁中还是能窥得当年主人家的富贵和对房子的慧心巧思。
这么好的房子,空置了这么久,就没人来住吗,这可是正宗的砖瓦房呀。
老村长看出了张泽眼里的疑惑,解释道:这房虽好可是偏呀,你没看离我们村多远,大家都喜欢跟村里人住一起,热闹些。
张泽点点头,这倒也是,阴差阳错倒让他捡了个漏。
作者有话要说: 张泽:主打产品!
杨江:其实就这俩产品。
张泽:制作工艺复杂,产量不高。
杨江:厂里总共就那几个工人,太大量整不来。
张泽:
【倒v公告】
本文将于3月16日,下周二倒V,倒v章节从26章开始,看过的读者请勿重复购买哦。还没看到的,赶快下载!
入V将三更奉上。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往后也请继续支持。
鞠躬!
第55章
他又绕着院子转了一圈四处看了看, 心里已经规划起来了。
小院总共四间屋子,目前够自己用了。只要再在门口盖个门房就行。毕竟这里要放机器和厂里收上来的东西,还是找个人看着比较好。并且院子四周都是荒地, 若是以后厂子搞大了,想要扩建也是很方便的,直接将院墙一推,再盖就行, 这可省了自己不少事。
村长,这房我要了。张泽对这个院子满意的很,直接就定了下来。
行,到时候我找村里人给你修一修,估计半个月就能收拾好,到时候你就能直接搬进来了。见张泽看上了村长二话不说就要帮他收拾。
那就麻烦村长了。
村长摆摆手笑了笑没说话。
张泽没想到村长动作还挺快, 第二天一大早, 就带着村里一帮年轻人上了门。
这时候农村人盖房可不兴找什么建筑队, 都是村里人帮忙弄的,主人家只要照顾大家俩顿饭即可。这也正是考验主人家在村里人缘的时候, 要是你盖房都没几个人来, 可见你在在村里为人处事之差。
看着门口乌泱泱一群汉子, 张泽呆住了。
这来的也太多了吧, 就修缮几件房屋, 又不是盖什么高楼大厦,哪用得上这么多人。
村长, 这人也太多了。张泽有些受宠若惊。
村长喜气洋洋,大呼冤枉,表示这可不是自己叫的。这些个汉子,他哪有那个能耐, 当初他家盖房都没这么热闹。
他昨个就只跟村里几个盖房子的好手说了一下这事儿,让他们来给张家帮帮忙。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村里人一听是张家要修房子。就一晚上,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村里大多半的壮汉都来了。
爱军呀,你可是咱们村第一个开厂的,对我们整个莲花村来讲都是荣誉。何况你平日里还帮了大家不少忙,你现在要建厂子,我们来帮你修个房子咋了。他们都是乡下人,没啥好东西能回报人家的,就这一身的力气还有点用。
就是的,爱军呀,人多力量大,不到半个月,我们就能给你整好,绝对不耽误你的事。
不如我们现在就开始吧。有人提议道。
对对对,现在就开始。大家伙拿起工具风风火火就往后山方向走。
见就这点小事儿,大家居然还记在心里,张泽心里很是触动。赶忙拿了点钱,让老太太帮自己跑一趟县城买多些肉、菜,他要好好招待大家。
老太太心里也很是感动,接过钱二话没说就走了。
张泽进屋拿了一大把枣糕,又让大嫂烧了俩壶开水一起拎了过去。
他到的时候,大家已经撸起袖子热火朝天的忙活起来了。来的不光有村里的汉子,还有好些妇女。身上围着围裙,头上扎了个三角巾,拿着扫把或者鸡毛掸子来回穿梭,见张泽来了纷纷热情的跟他打招呼。
她们也是从自己男人那听来的消息,想着那房子都空了这么久,灰肯定积的老厚了。那院子又大,打扫起来肯定很费事,这才带着家伙什都来了。修房子这事他们不如男人,但论打扫的话还是她们女同志强。男的粗心大意,肯定弄不干净。
张泽找了块干净地方,跟大嫂把热水和枣糕放了下来。
大家先别忙活了,来吃点东西吧。张泽感动的一塌糊涂,吆喝大家过来吃点东西先垫补垫补。毕竟这可都是力气活,现在又早,离晌午的饭点还有好一会儿呢。
大家伙摆摆手,纷纷表示自己在家吃过了。
他们也知道今日来的人有点多,一人一口,那得吃不少东西呢,哪好意思让人家这么破费。
他们都是专门来帮忙的,可不是来添麻烦的。
爱军呀,我们不吃啦,都在家吃过啦。说话的是张翠兰,她手里拿着镰刀正在割院子里的杂草。
是呀,爱军,吃过啦。别的妇人也跟着答道。
见大家都说吃过了,张泽一时没了办法,便吆喝道:我还拿了热水,大家渴了自己来倒,旁边就有枣糕,想吃大家随意来拿。
众人应了声,却没一个人上前,都在认真的忙活。
人家都这么用心在干活,自家人自然更不能偷懒了。于是全家人甚至包括杨江都上阵了,大家边干边聊,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倒也不觉得累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快到了饭点。
张泽想着还要为大家伙准备午饭,这么多人的饭可得准备好一阵,这才停了手跟大嫂回去了。
为了感谢村民的好意,张泽决定这次亲自下厨。
大家干的都是力气活,自然是吃面最容易饱腹了。正好老太太买的肉比较肥,张泽便用它炼了猪油,准备做一道猪油渣拌面。
张泽并不擅长和面,所以这事就交给了老太太和贺小娟。俩人也是第一次给这么多人做饭,光玉米面粉就倒了一大盆。
和面讲究的是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顾名思义要揉到面皮表面光滑不黏手,和完手上、盆里不黏面这才算大功告成。这样的面团擀出来的面条才会好吃,劲道。
趁着老太太和大嫂和面时,张泽赶紧炒拌面的臊子。他先去后院摘了些需要用到的蔬菜,将其清洗干净,切成丁放在一旁备用,再将猪油渣也切成小块。等一切准备妥当了,这才起锅烧油。
先下葱姜蒜,爆出香味。然后再放香菇丁,这个不容易熟,炒的时间就要长一点。等香菇炒的差不多了再将土豆、胡萝卜这种容易熟的放进去,然后依次加入需要的调料,最后才是猪油渣。
放猪油渣时火就可以放到最小,就着余温将猪油渣和配菜搅拌在一起。猪油渣被炸得很干,就算空口吃也不会觉得油腻,倒进炒好的臊子里,在搅拌中使每一个菜丁都裹上猪油的香气。
臊子炒好后张泽又觉得光吃面有些不够味,于是又整了俩个小菜。第一个就是辣子炒咸菜,张泽平时吃面最爱的就是它。
先拿了一大块老太太自己腌制的咸菜泡上一会,再冲洗俩遍将上面多余的盐渍清洗掉,切成小条。老太太腌制咸菜的手艺本来就好,再加上张泽往里面加了点灵泉水。最后腌制出来的咸菜不仅没有那种齁人的咸,反而带着一股淡淡的清甜,越嚼越香,后味十分上头。
配上后院刚拔的螺丝椒和小米椒很快炒好了一盘,黑色的咸菜,青红色的辣椒,搭配起来格外好看。
还有大嫂腌的泡菜张泽也没忘,他夹了几大块酸萝卜和豇豆,洗了好几遍去掉表皮的冽酸,最后切成小段装盘即可。
这时老太太的面已经和好了,将面擀成有一定厚度的圆形铺在案板上,然后均匀的撒上面粉,随后叠在一起,将其切成细细的韭叶面。
这边面刚切好,那边干活的人也回来了。
众人都不愿来,推拒家里有饭。这么些人,还都是能吃的汉子,那得费多少粮食呀。老爷子一看这哪行,哪有光叫人干活不给饭吃的道理,那自己这张老脸在村里还要不要了。于是直接放话,不吃饭下午都别来了,大家这才跟了过来。
心里念叨,一会儿意思意思少吃点就行。
恋耽美
就在李主任快慌了神的时候,张泽缓缓开了口。
也不是不可以。
李主任转忧为喜,兴高采烈。
但是我们这个产品制作麻烦,要先给大客户供货,所以前期能给你的量估计不是很多。
这没关系呀,只要能供就行。想想自家的柜台也能摆上这么高档的糕点零食,哪怕少点呢,那也是地位的象征呀,代表着自己离省城的大超市更近了一步。
不知道张厂长能给我多少呀。李主任搓着裤腿紧张的问道。
张泽想了想,也就各50斤吧,5天后送到,毕竟我们厂订单很多,得一个一个来。
本来他今日是带了一袋子枣糕和枣干准备留给供销社的,结果谁曾想促销搞的太大,那一袋子东西都被自己拿来送顾客了。
没事没事,李主任毫不在意的摆手,只要能送,晚点算啥。那就麻烦张厂长啦。
不客气,我们合作愉快。
是是是,合作愉快,哈哈哈哈。
生意谈完,李主任亲自送张泽和杨江出去,态度毕恭毕敬,跟刚进来时截然相反,李姐目瞪口呆。
见李主任一直送到供销社门口也没有要回去的迹象,张泽立马把他拦了下来,生怕让他看见自己停在拐角的农用拖拉机。
毕竟自己现在立的可是大厂子大老板的人设,哪有大老板还做拖拉机的,低配也得整个小汽车呀,让他看到肯定得露馅。
李主任就送到这吧。
这哪行,最起码把你送上车呀。
杨江在一旁憋笑。
车,他们哪来的车。就那个破烂拖拉机,不抓紧都能把你颠出去。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能够360度露天无死角欣赏街景,在这一点上,小汽车还真不如他们。
不用了,我还有事需要去处理一下,李主任送到这就行了。张泽含糊道。
听他还有事,李主任也没多想,脚步停在了门口,但也没立刻回去,而是目视着两人走远了这才转身回了供销社。
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员工召集起来开了个小型会议,把自己成功谈下一个高档糕点的事情给大家说了。
宣布这件事时,李主任春风得意,也没忘了吹嘘一下自己的能力。
要不是我嘴皮子利索,咋能谈的下来。人家张厂长可是说了,不轻易给县级商户供货的。李主任说着,提了提自己的领子,骄傲的不得了。
有了这个高档零食,以后他们家供销社也能在省里排得上名头了。
大家伙一听,面面相觑。看来这厂长还真没蒙人,还真是个大厂。紧接着就是剧烈的掌声,恭维的话此起彼伏。
见大家很是上道,李主任满意的点点头。
可是李主任,我们放食品那块没地方了呀。李姐就是负责零食柜台的,那里现在摆的满满当当,哪挤的出来地。
没地也得给我挤出一块地,而且得是最好的地。让进来的每一个人第一眼就能看到,我们这可是有省城大超市才有的糕点零食。这档次,不就蹭蹭蹭的上来了。
张泽可不知道李主任那头已经开始为自家产品准备上了,他这个大老板正开着拖拉机,迎着冷风带着一家老小,吭哧吭哧的往回赶呢。
张爱军,你刚才说的那个落地商业模式是啥呀。杨江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明白,还是决定问问。
那个什么落地商业模式,他好歹在厂里呆了有段时间了,他咋都没听说过。他们这个小厂,还有这么牛的运作模式嘛。
张泽笑了笑,嗨了一声。这你都不知道,就是摆地摊呀。
摆地摊?杨江惊呼。
他脑子一转一会就反应过来了,立马对张泽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这忽悠人的本领,绝了。
第一个县城成功搞定,之后的就好办了。张泽用同样的方法,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和周边的6个县城的供销社顺利达成了合作关系。
客户一多,这工厂明显忙不过来了。不光工人不够,机器也转不过来,必须得买。还有这厂房,老在自家院里也不行,总感觉不那么正规。正好这段时间手里也攒了不少钱,盖几间厂房还是够用的,于是张泽大手一挥,就去找村长批地了。
诶哟,爱军来啦,快进来。找你叔是不,他在里面呢。李婶子一看是张爱军,忙把人迎进去。
张泽冲她点点头,婶子,那我就先进去了。
李婶子笑盈盈的摆摆手,去吧去吧。
张泽进去时,老村长正叼着烟盘腿坐在炕上,嘴里哼哼唧唧不知道嘟囔啥,脑袋一晃一晃的,瞧着格外悠哉。一见他来了,赶忙作势要下床。
爱军来啦。
村长,坐坐,不用起来了。
老村长点点头,也没跟他客气,放下烟斗道:这是找我啥事嘞。
张泽爬上炕坐在老村长对面,是这样的村长,我想让你给我批块地,我想建厂房。
老村长一听立马惊喜道:爱军这是生意做大了,都要建厂房了。
张泽摆手谦虚道:也没多大,就是想再添俩机器,我那院子可不够放了,想着干脆建个厂房。不知道现在村里还有啥空地没,或者废弃的空房子。
空房子?村长疑惑。
是这样的,我现在着急赶工。要是能有现成的空房子,稍微修整一下不就能立马开工嘛。要是找片空地,现盖等太久了。也怪自己,应该早点规划这件事的,临到跟前了才想起来。
老村长想了想,还真有这么一处。就是位置不太好,在村后头,有点偏僻。老村长如实跟张泽说了一下,也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张泽想先看看再做决定,村长点头也觉得应该的。于是立马下床穿鞋,就要带张泽去瞧瞧。
这个房子呀,那可是青砖瓦房,是村里以前的大地主住的。后来出了事人跑了,那房子就空下来了。村长边走边跟张泽介绍房屋情况。
就是这。村长停下脚步伸手一指。
张泽抬头看了看,只见房屋落败的很,门墙上都是蜘蛛网。推开门走进去,院里杂草丛生,门窗都没了,屋顶也是烂了好几处大洞。但从房子的设计和精心粉刷过的墙壁中还是能窥得当年主人家的富贵和对房子的慧心巧思。
这么好的房子,空置了这么久,就没人来住吗,这可是正宗的砖瓦房呀。
老村长看出了张泽眼里的疑惑,解释道:这房虽好可是偏呀,你没看离我们村多远,大家都喜欢跟村里人住一起,热闹些。
张泽点点头,这倒也是,阴差阳错倒让他捡了个漏。
作者有话要说: 张泽:主打产品!
杨江:其实就这俩产品。
张泽:制作工艺复杂,产量不高。
杨江:厂里总共就那几个工人,太大量整不来。
张泽:
【倒v公告】
本文将于3月16日,下周二倒V,倒v章节从26章开始,看过的读者请勿重复购买哦。还没看到的,赶快下载!
入V将三更奉上。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往后也请继续支持。
鞠躬!
第55章
他又绕着院子转了一圈四处看了看, 心里已经规划起来了。
小院总共四间屋子,目前够自己用了。只要再在门口盖个门房就行。毕竟这里要放机器和厂里收上来的东西,还是找个人看着比较好。并且院子四周都是荒地, 若是以后厂子搞大了,想要扩建也是很方便的,直接将院墙一推,再盖就行, 这可省了自己不少事。
村长,这房我要了。张泽对这个院子满意的很,直接就定了下来。
行,到时候我找村里人给你修一修,估计半个月就能收拾好,到时候你就能直接搬进来了。见张泽看上了村长二话不说就要帮他收拾。
那就麻烦村长了。
村长摆摆手笑了笑没说话。
张泽没想到村长动作还挺快, 第二天一大早, 就带着村里一帮年轻人上了门。
这时候农村人盖房可不兴找什么建筑队, 都是村里人帮忙弄的,主人家只要照顾大家俩顿饭即可。这也正是考验主人家在村里人缘的时候, 要是你盖房都没几个人来, 可见你在在村里为人处事之差。
看着门口乌泱泱一群汉子, 张泽呆住了。
这来的也太多了吧, 就修缮几件房屋, 又不是盖什么高楼大厦,哪用得上这么多人。
村长, 这人也太多了。张泽有些受宠若惊。
村长喜气洋洋,大呼冤枉,表示这可不是自己叫的。这些个汉子,他哪有那个能耐, 当初他家盖房都没这么热闹。
他昨个就只跟村里几个盖房子的好手说了一下这事儿,让他们来给张家帮帮忙。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村里人一听是张家要修房子。就一晚上,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村里大多半的壮汉都来了。
爱军呀,你可是咱们村第一个开厂的,对我们整个莲花村来讲都是荣誉。何况你平日里还帮了大家不少忙,你现在要建厂子,我们来帮你修个房子咋了。他们都是乡下人,没啥好东西能回报人家的,就这一身的力气还有点用。
就是的,爱军呀,人多力量大,不到半个月,我们就能给你整好,绝对不耽误你的事。
不如我们现在就开始吧。有人提议道。
对对对,现在就开始。大家伙拿起工具风风火火就往后山方向走。
见就这点小事儿,大家居然还记在心里,张泽心里很是触动。赶忙拿了点钱,让老太太帮自己跑一趟县城买多些肉、菜,他要好好招待大家。
老太太心里也很是感动,接过钱二话没说就走了。
张泽进屋拿了一大把枣糕,又让大嫂烧了俩壶开水一起拎了过去。
他到的时候,大家已经撸起袖子热火朝天的忙活起来了。来的不光有村里的汉子,还有好些妇女。身上围着围裙,头上扎了个三角巾,拿着扫把或者鸡毛掸子来回穿梭,见张泽来了纷纷热情的跟他打招呼。
她们也是从自己男人那听来的消息,想着那房子都空了这么久,灰肯定积的老厚了。那院子又大,打扫起来肯定很费事,这才带着家伙什都来了。修房子这事他们不如男人,但论打扫的话还是她们女同志强。男的粗心大意,肯定弄不干净。
张泽找了块干净地方,跟大嫂把热水和枣糕放了下来。
大家先别忙活了,来吃点东西吧。张泽感动的一塌糊涂,吆喝大家过来吃点东西先垫补垫补。毕竟这可都是力气活,现在又早,离晌午的饭点还有好一会儿呢。
大家伙摆摆手,纷纷表示自己在家吃过了。
他们也知道今日来的人有点多,一人一口,那得吃不少东西呢,哪好意思让人家这么破费。
他们都是专门来帮忙的,可不是来添麻烦的。
爱军呀,我们不吃啦,都在家吃过啦。说话的是张翠兰,她手里拿着镰刀正在割院子里的杂草。
是呀,爱军,吃过啦。别的妇人也跟着答道。
见大家都说吃过了,张泽一时没了办法,便吆喝道:我还拿了热水,大家渴了自己来倒,旁边就有枣糕,想吃大家随意来拿。
众人应了声,却没一个人上前,都在认真的忙活。
人家都这么用心在干活,自家人自然更不能偷懒了。于是全家人甚至包括杨江都上阵了,大家边干边聊,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倒也不觉得累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快到了饭点。
张泽想着还要为大家伙准备午饭,这么多人的饭可得准备好一阵,这才停了手跟大嫂回去了。
为了感谢村民的好意,张泽决定这次亲自下厨。
大家干的都是力气活,自然是吃面最容易饱腹了。正好老太太买的肉比较肥,张泽便用它炼了猪油,准备做一道猪油渣拌面。
张泽并不擅长和面,所以这事就交给了老太太和贺小娟。俩人也是第一次给这么多人做饭,光玉米面粉就倒了一大盆。
和面讲究的是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顾名思义要揉到面皮表面光滑不黏手,和完手上、盆里不黏面这才算大功告成。这样的面团擀出来的面条才会好吃,劲道。
趁着老太太和大嫂和面时,张泽赶紧炒拌面的臊子。他先去后院摘了些需要用到的蔬菜,将其清洗干净,切成丁放在一旁备用,再将猪油渣也切成小块。等一切准备妥当了,这才起锅烧油。
先下葱姜蒜,爆出香味。然后再放香菇丁,这个不容易熟,炒的时间就要长一点。等香菇炒的差不多了再将土豆、胡萝卜这种容易熟的放进去,然后依次加入需要的调料,最后才是猪油渣。
放猪油渣时火就可以放到最小,就着余温将猪油渣和配菜搅拌在一起。猪油渣被炸得很干,就算空口吃也不会觉得油腻,倒进炒好的臊子里,在搅拌中使每一个菜丁都裹上猪油的香气。
臊子炒好后张泽又觉得光吃面有些不够味,于是又整了俩个小菜。第一个就是辣子炒咸菜,张泽平时吃面最爱的就是它。
先拿了一大块老太太自己腌制的咸菜泡上一会,再冲洗俩遍将上面多余的盐渍清洗掉,切成小条。老太太腌制咸菜的手艺本来就好,再加上张泽往里面加了点灵泉水。最后腌制出来的咸菜不仅没有那种齁人的咸,反而带着一股淡淡的清甜,越嚼越香,后味十分上头。
配上后院刚拔的螺丝椒和小米椒很快炒好了一盘,黑色的咸菜,青红色的辣椒,搭配起来格外好看。
还有大嫂腌的泡菜张泽也没忘,他夹了几大块酸萝卜和豇豆,洗了好几遍去掉表皮的冽酸,最后切成小段装盘即可。
这时老太太的面已经和好了,将面擀成有一定厚度的圆形铺在案板上,然后均匀的撒上面粉,随后叠在一起,将其切成细细的韭叶面。
这边面刚切好,那边干活的人也回来了。
众人都不愿来,推拒家里有饭。这么些人,还都是能吃的汉子,那得费多少粮食呀。老爷子一看这哪行,哪有光叫人干活不给饭吃的道理,那自己这张老脸在村里还要不要了。于是直接放话,不吃饭下午都别来了,大家这才跟了过来。
心里念叨,一会儿意思意思少吃点就行。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