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三(快穿) > 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三(快穿)
错误举报

——(72)

    刘金花也顾不得生气了,连忙问道,这可关系到他们家以后的生活。她不说还则罢了,她这么一提,周建设稍微降下去的火气又上来了,冲着刘金花又来了几拳。刘金花一看也火了,咋地了,还没完了呀,上来就和周建设扭打在一起。钱惠惠在旁边都吓得呆呆得哭。她想帮她妈,但也知道,她们母女是靠周建设过活的,现在惹恼了周建设也没什么好结果,冲周建设动手,她不敢。周建设上前就要拉着刘金花去离婚,刘金花死活不肯。就是周建设没工作了,家里还有刚盖的瓦房,工作了这么些年,也有些积蓄,可是她们母女呢?她已经往前走了一步了,要是再离婚改嫁的话,未必能找到比周建设条件好的。这可由不得她了,周建设翻箱倒柜拿出了户口本,一手拽着刘金花就往外走。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刘金花被周建设拉出屋子后,嘴上就服了软了。行,我去,我去。
    就这么着,周建设骑上自行车,带着刘金花去办离婚。走到半路上,刘金花从后车座上下来,拐进了旁边的胡同里。周建设一看不对劲儿,骑着车子在后面开始追,只是,胡同里行人这么多,胡同又挤,早找不着人了。刘金花直接回了乡下。她也知道,她的口碑在厂里不太好,想在家属区找个来劝和的,估计挺难的。但是,她还有娘家人呢。她要回家,让娘家人给她撑腰。刘金花回村儿,先是收获了村口一群老头老太太们的一顿白眼儿。从本心来说,这些老人们还想再合起来把刘金花收拾一顿的。周建设再坏,一个巴掌也拍不响啊,肯定是你刘金花和他沆韰一气了呗,再说,人家周安他亲妈活着的时候,周建设口碑可好了,上劲,有本事,努力挣钱,对老婆孩子也不错,怎么你刘金花嫁过去,周建设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呢?
    肯定是你刘金花没少吹枕边风啊。大家虽然是有这个想法,但毕竟,刘金花一个女流之辈,这么多人围攻一个,好像也有点不大合适。刘金花脸皮厚啊,哪里在乎这个?她还要离得回家搬救兵呐。刘金花的爸妈一听说,啊?女婿要离婚?
    这哪儿成?
    八成是周建设在外面有了相好的了吧?
    不行,得收拾收拾他去!一定得给自家姑娘撑场子。于是,就问了,周建设那王八糕子在哪里?咱们跟他没完。刘金花就又跟家里人说了自己逃回来的经过。她是搭顺风马车回来的,周建设可能还在城里。还没回来,那就等吧。他既然想离婚,肯定得找过来的。果然,第二天,刘家人就得到了周建设回家的消息。当下刘家人就组织了一支队伍,找上了周家,为自家姑娘扎起。哎哟,我可怜的姑娘哟,,每天辛辛苦苦在家里操持,结果,有些人,不要脸呐,结婚了在外面找相好的,还要离婚呐,我们家姑娘苦啊。
    刘金花的妈妈盘着腿坐在周家院子里,边拍腿边嚎。现在周建设是铁了心要离,上前来道理估计也不好讲通,刘家人决定,先给周建设送个黑锅,来个下马威,整服了他,后面的事自然就好说了。大爷爷一看这架式,没有不问的,建设啊,这又是怎么回事?刘家人这是要干什么?
    大伯,我听您的,我要
    跟刘金花离婚!
    周建设一看,也赶紧找支持者。他和大伯也算血脉相连,只是,前面大伯让他离婚,他不是没同意嘛,他也怕大伯对他有意见,不肯帮忙,刘家人明显来势汹汹,还一来好几个,刘金花的爸妈,哥哥嫂子,弟弟弟妹,二叔二婶子,三叔三婶子,还有刘金花的姑妈,也就是周建设的三婶,都在一行人当中,,看着就是准备大干一场啊。大爷爷一听这回答,也挺高兴的,他就说嘛,刘金花这么黑心的,早离了早好,再不离,他可真担心周安能不能平安活到成年了。怎么着,欺负我们周家没人怎么地?刘家人不少,可他们周家人也不少啊。大爷爷一个眼色,他的大孙子就去老宅调兵去了。大爷爷的二儿子一家三儿子一家都在老宅住着呢,赶紧的,老爹被刘家人围攻了,过来护驾!
    大爷爷的另外两个儿子也是很孝顺的,听说老爹在周安家里遇到了危险,当下就拎着棍子过来了。从他们本心来说,也是愿意周建设离婚的,刘金花这样的人品,就是个搅屎棍子,自从娶了她后,周家简直是家宅不宁,天天鸡飞狗跳的。这不,前天,建设还被村里人合起来打了一顿么。也不知道建设是脑袋被驴踢了还是怎么回事,大家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跟他讲,他都不死离婚,如今,也不知道是想明白了,还是被事实教叫人了,反正不管怎么滴地,他想离婚,这是好事。在这件事儿上,他们一定得做好他的后盾,全力支持。大爷爷另两个儿子拿着棍子到了后,两方已经停战了。村长正在院子里训话。说了多少回了,要做文明社员,要做文明社员,怎么就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呢?啊?你们一个个拿着棍子的,这是要干什么?怎么着,要造反啊?
    村长,我们冤枉,我们家姑娘,自从嫁给他周建设,每天辛辛苦苦操持家里,结果,没想到,周建设他坏啊,在外面有了相好的,现在就要跟我们金花离婚呐,简直太欺负人了。还有妇联的刘主任,你得给我们妇女主持公道啊。
    刘金花的妈恶人先告状,当下就哭开了,还拉了妇联主任做帮手。你少来。村长当下脸就黑了,别以为我不知道刘金花干的那些龌龊事!你们以为那天周建设为什么在村口挨打?有一半就是打的你家闺女!
    村长,这话冤枉啊。刘家人肯定是不能认了。你家闺女已经被市里文明办盯上了知道不?妇联的工作当然重要,但是人家文明办的工作也很重要。再闹,再闹等年底的时候,你们一家的工分全给扣了。既然周建设想离,这也是他的权利,赶紧着,把婚离了,也不耽误你家闺女找下家。
    村长也气得不行,他本来就看不上刘金花,而且昨天公社妇联主任也跟他说了,刘金花撒谎,就是被妇联揭穿的,文明办挂上号了。他也不想周家的事再闹大了,再惊动一次文明办。村长都不支持刘金花,刘家人一看大势已去,这才歇了心思,刘金花和周建设办了离婚。
    第105章 被亲爹放弃的儿子(完)
    过了没几天, 市报社刊登了一片文章,讲的就是妇联勇斗恶毒后妈, 保障儿童权益的事迹。文里的主角叫小明,这个小明同学的后妈,把小明赶到了乡下,还编造了她的前夫是小明的爸爸的救命恩人的谎言,妄图把她的恶劣行为进行美化,还真欺骗了不少善良的群众为之感动, 没想到,被基层妇联的同志们一举识破,并层层上报到市妇联, 为了维护小明的权益, 市妇联的同志们亲自到了小周村进行走访。在妇联同志们的帮助下, 小明的爸爸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周安一看周建设被开除了,也赶紧找了个机会,把余下的一半图纸给苏卫民寄了过去。出于全家安全的考虑,苏家还是决定由苏卫民他爸来当这个发动机的研发人。他毕竟在机械厂干了那么多年了,看懂图纸没问题。他的工作已经被三儿子苏卫民接替了,这年头,再想找份别的工作也找不到,这些年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干,正好有时间研究这个, 这个理由说起来也合情合理。干了一辈子机械, 研究的可不就是跟机械有关的呗。苏家看到周安寄来的信, 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了地。为了把周建设赶出厂里,他们家里也是花了不少精力,欠了别人的人情的, 比如,给妇联的那封信,措辞方面,他们都斟酌了好多遍的,如果妇联不管,他们还要去找报社,到时候怎么跟报社打交道,他们也是研究了很久的。像高厂长的秘书小孙那里,人情也是要还的。周安那孩子挺可怜的,就算没利益上的好处,他们帮一把也没什么的。周建设做得确实是过分了一些,他们确实是看不下去。只是,他们家实在是没什么门路,确实是指着这张图纸把家里的两个孩子留在城里呢。好在,对方也算守信用。图纸做得很细致,有些个别新技术,周安把原理也标注得特别清楚。就着这张图纸,苏家有的放矢买了一些相关书籍,市面上买不到的,就托朋友找关系。这年头也没有快递,收集书籍就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苏家父子四人都是搞机械的,四人合作,慢慢地吃透了图纸上的内容。一个月后,苏爸爸和三个儿子再归总了一下,觉得差不多了,行了,这件事可以操作了。苏家找的是市里的朱市长。苏卫民的大嫂的爸爸,也就是苏卫东的老泰山,就是市政府食堂的大师傅,他说这位朱市长口碑还不错,没少为百姓办实事,为人也和善,也不会贪没下属的功劳。而且他就是市里的总管,找这位没错的。苏家索性就走的亲家的路子,私下找的朱市长的秘书。朱市长的秘书一听,不管怎么说,这是好事儿啊。消息拔稳不?可别空欢喜一场啊,这个技术革新可不是那么好做的。图纸都做出来了,到时候给专家们看看就知道了。苏卫东的老岳父也不太懂机械这块,话也不敢说满。怎么着,也是咱们建设祖国的一片红心不是?
    秘书一想,也是这么回事。那我找机会跟朱市长说说。
    朱市长这边一听汇报,当然是要看看了。这事儿要是成了,往大里说,对整个国家的建设都有好处,往小里说,对他个人也有好处啊。当然是欢迎了。热烈欢迎。确实,就像食堂的老孙头说的那样,就是图纸真没什么价值,这种行为也是值得鼓励的。现在国家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工业基础底子又薄,在没有国家支持的情况下,人家愿意沉下心来搞研究,这就是爱国主义的一种具体体现啊。多好的同志啊。苏爸爸带着图纸和大儿子到了朱市长办公室,朱市长看了图纸,眼神越来越凝重。朱市长是干革命出身,对机械肯定是不在行,但是,这个图画得特别工整,细致,他还是能感觉到的,有点不明觉厉的感觉。朱市长又听苏爸爸讲了下新型发动机的大概原理。苏爸爸也不怯场,他研究了两个月了,每天白天是看这个,就连晚上睡觉,梦里都在看图纸,已经吃透了,自然是侃侃而谈。言谈中的那种自信,从容还是很能感染人的。最起码朱市长觉得他是感受到了。走,跟我去省里一趟。听完苏爸爸的讲解,朱市长兴奋地挥了挥手。诶!苏家父子对视一眼,去省里,就这说明这份图纸会被呈现在更高级别的领导面前。朱市长做为市里一把手,是有车的。也是一辆破吉普。到了省城,朱市长吩咐司机直奔省机械研究所。机械研究所的所长并不认识朱市长,听说有个市长来拜访,也有点吃惊。这是什么来头?他们不是一个系统的呀。不过人家既然来了,好歹是一市之长,总要给三分面子,见一见吧。听到朱市长的来意,所长当下就楞了。什么,你说,研究出来的新型发动机?这,这,怎么听着这么玄幻呢?
    是啊,还是请专家们帮我们看看。朱市长乐呵呵地道。反正他们来都来了,对方总不能不给面子,大家其实都是一个目的,为了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嘛。那成吧。要是对方想看他们的研究资料,恐怕有些为难,但是想让他们帮忙看看资料,这个倒是可以的。所长对图纸也没大在意,一个下面的工人设计出来东西,能有多大价值?索性也是举手之劳的事儿,就当是给这位市长一个面子了。人家专程从下面市里赶过来,跑这么一大趟的也不容易,而且看得出来,这位朱市长对这图纸期待值还蛮高的。没关系,等他看完后,指点一下也就是了。哪里有什么不足,什么不合理性,再给推荐点专业书籍。就冲人家这种精神,也是值得鼓励的。结果 ,所长越看神色越凝重。这这是你自己设计的吗?还有别的合作者吗? 所长激动地问道。朱市长一看所长这态度,就知道,有戏。我跟我家几个孩子。
    苏爸爸答道。不是他要占人家名声,主要是现在的环境,这已经是最稳妥的方法了。而且人家那位给图纸的,分明是想隐藏身份,不想被查出来。他们既然得了人家的好处,不能连这点都做不到。这图纸里技术,比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应用的,要领先最少十年!所长一锤定音。真的?朱市长一听,也是激动得不行,声音还有点哽咽。大家都希望国家越来越好啊。发动机技术,做为重工业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有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对全国整个重工业系统来说,好处都是不可估量的。说来,这也是他慧眼识珠了,没让明珠蒙尘咧。想到这里,朱市长还是蛮自豪的。高市长,老苏同志,小苏同志,谢谢你们啊。看着图纸,所长忍不住眼眶湿润起来。既然技术没问题,肯定是要一路上报的。最后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苏爸爸和苏卫东调入省机械研究所做研究员。能把新型发动机的原理整清楚的,说明最起码了先进的行业知识,做个研究员绝对是绰绰有余的。国家在省城还专门开了一条新型发动机的生产线,还把苏卫南和苏卫民两兄弟调过来去技术指导。苏家两兄弟在新厂里有了话语权,自然是赶紧给周家的大爷爷家递消息,他们厂要招工了。*
    再说小周村,周建设被厂里开除后,只得收拾家当回了村子。他这一搬回来,大爷爷一家肯定是要搬走的。当初大爷爷一家会搬到周安家跟周安一起住,一来是因为周安一个小孩子才八岁,正是需要大人照顾的时候,另一个也确实是家里不太宽敞,反正周建设平时都是在城里,最起码在退休之前是不会回来住了,他们也想着等过几年,家里经济松快了,再申请块宅基地盖房子。到时候周安也长大了,他们正好也搬出去。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刚搬来没几天,周建设就被刘金花坑回村了。主人回来了,他们搬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三奶奶那里说话就不好听了。因为周建设要离婚的事,刘家人到周家来找场子,结果 场子没找回来,还挨了大队长一通好骂,侄女还离了婚了,就连村里也没人支持他们老刘家,还都看他们的笑话,简直是太过分了。如今,大伯子一家可算让人看了乐子了。她当然要宣传宣传了。别人就算看大伯子一家的笑话,也不好当面说,说了也怕挨那一家子打,大伯子可是有三个儿子呢。但是她不一样啊,好歹是长辈,是他们的三婶,她就是说几句不中听的,几个侄子总不好就为几句话冲她出手的。哎哟,哎哟,你说说的,闹了半天,舔了半天侄子,最后也被侄子轰出来了呀。
    三奶奶每次见到大伯子都要阴阳怪气几句。当然,要是换成看到侄子们,她就会把那个侄子改成叔伯兄弟,杀伤力一样。大爷爷一家实在是懒得理她,这种人,越跟她争辩,她越得意啊。甭理他,反正咱们家问心无愧就是了。大爷爷在家里制定了针对弟妹的方针。是,我们知道了。
    大家嘴上这么应着,但是心里也没有不膈应的。过了几天,苏卫民亲自找到了周安的大爷爷家,跟他们说省城招工的事,可以给三个名额。他们家三个儿子,正好一个儿子一个。周安他妈妈以前帮过我家的忙,她临终前说希望我家能帮他照看周安。也是看你们家对周安不错,咱们一块努力,把小周安照顾长大。苏卫民动情地说道。大爷爷一家当然是同意了。这年头,一份城里的工作可不好找,结果 ,人家一下子给了三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