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成亲后崩人设了——鹤梓(16)
将那些凌乱散落的房屋从视野里去除,那些渔民常用来晾晒海货的长杆用一种诡异又协调的方式连成了一个歪七扭八只有杨晏清能够看懂的图案。
齐老头,啧。杨晏清没忍住又笑了一声。
小路尽头的屋子被茂密的树枝挡着,两人走过去的过程颇有些狼狈。淮济抬着刀柄替杨晏清将两边横过来的树枝打断,说:这得是多长时间没人来过了啊?
杨晏清低头看着另一边草丛残留着的被人践踏过的痕迹,挑眉,意味深长道:那可不一定。
啊?
淮济护着杨晏清先一步推开房门,迎面就是嗖的一声从好几个方向射过来的尖锐石子。
淮济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这要是刚才庄主先踏进房
哪来的贼人,竟敢偷袭!淮济挽了个刀花,刀没出鞘便将石子尽数打落,哐哐当当掉了一地。
杨晏清抬手按住了正要继续呵斥的淮济,上前一步朗声道:在下杨晏清,来见一位失散多年的故人。
旁边大树的树枝动了动,一条腿从上面伸下来,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少年郎从树叶丛里探出脑袋,直直看向说话的来人:你就是杨晏清?
我是杨晏清。杨晏清见到那少年便知道这便是老婆婆口中所说的齐老头收养的孩子,看着少年的眼神平白多了一分长辈看小辈的慈祥,你又是谁?
我叫桑念齐。少年从树上跳下来,仰着头看向面前这个笑得奇奇怪怪但气质却是他生平见过最贵气温和的人,你和老头说的还挺像。唔,你要找的人已经不在这了,但是他留了东西给你。
杨晏清沉默了一下,事实上对于这个结果他在来的路上便已经预想到了,若是言煜真的想见他,早几年京城被他暂时压下浪花的时候便去见他了。
他留了什么东西?杨晏清问少年。
少年从怀里掏出一卷裹着防水皮的竹筒:就是这个。你要是再不来,我都想着要不要去京城找你了。
杨晏清接过竹筒在手里摩挲了半晌,哑声道:就只是这个?
不啊。少年仰着头拍拍胸脯,还有我!
杨晏清:?
***
除了驾车的淮济和马上旁边护卫的人,在回去京城的马车里,不仅多了个名叫桑念齐的少年,还坐着一个时时刻刻盯着杨晏清的甘大夫。
被勒令好好养病的杨晏清裹在软和的毯子里,手里一直握着那个竹筒垂眸思量,一整天了都没打开。
桑念齐已经被压着换了身衣服又上上下下洗刷了个干净,这会儿看上去就像是个天生小麦肤色的俊俏少年郎,他见杨晏清手里拿着东西也不看,好奇地凑过去:那个庄主?你怎么不打开看看啊?我也想知道老头儿给你留了什么。
你没打开过?杨晏清抬头笑道,别跟着他们瞎叫,既然是故人所托,以后你跟着我便唤我一声兄长吧。
啊桑念齐闻言反而有些迟疑,犹豫了好半晌才说,你先别这么快说这个话,老头儿当时走之前嘱咐了,说如果你要是一上来就想定我身份,就让你一定要看过竹筒里的东西再说。
杨晏清闻言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也依旧没有打开那竹筒的意思。
旁边手上翻着医书耳朵支棱老高的甘大夫见状,伸出手去:你要是不想开,我来帮你一把?
杨晏清淡淡道:没什么看的,我大概猜到里面是什么。
什么?桑念齐比任何人都好奇这竹筒,要不是老头儿临走前说除了收信人,其他人打开都会毁了里面的东西,他早就拆开来看看了。
杨晏清微微仰头,闭上眼想起曾经那个与他一起快意江湖嬉笑怒骂的兄长,脸上浮现出一丝疲惫倦怠:是一张毒药的方子。
难道是你当年甘大夫瞳孔大震,但是估计到一旁的桑念齐,又将后半句话收了回去,神情有些急切道,等什么?打开啊!
杨晏清将竹筒往袖子里一塞,整个人又软软倒向马车里垫了好几层的软垫里,闭着眼睛含糊道:急什么,到京城再说吧。
嘿,我这暴脾气甘大夫差点被气得扬倒,还没开始数落,就听这个气人的病人先开口为强:
念齐,去到外面和那个黑脸大哥哥说让大家停下来修整一番,再多烤两份吃的给一直跟着的两位兄弟。一路走来也怪辛苦的,他们明晚还要连夜赶路回去给王爷复命,还是吃点热食暖暖身子为好。
好勒~桑念齐颠颠的窜出马车,他是第一次走出那个闭塞的小渔村,这会儿对什么都好奇,能停下来逛逛周围可是再开心不过。
哼!甘大夫重重哼了一声,但也知道根本拿这人没办法,一甩袖子跟着下了马车。
杨晏清将身上的厚毯子往上拉了拉,盖住半张脸仿佛沉沉睡过去,收在袍袖中的手却紧紧攥着那枚竹筒,直到指骨关节都泛着青白色。
***
萧景赫来的比杨晏清想象得快。
原本在城外安营扎寨的府兵在距离城门外还有一段距离的岔道口截住杨晏清的马车,身着苍蓝色团龙常服的萧景赫端坐在墨骓之上,旁边的蒋青晃着手里的马鞭左瞧瞧右望望一脸看热闹的表情。
淮济抬手示意身后的马车停下,还没等他让人去询问杨晏清,就见对面为首那一身矜贵煞气逼人的男人直接打马上前几步行到马车侧面,漂亮地勒缰停马,抬手用马鞭撩开了马车帘。
几日不见,先生的气色倒是好了许多。
王爷还是一如既往的器宇轩昂令人心悦折服。杨晏清窝在马车里半点要起来的意思都没有。
萧景赫扬眉一笑,翻身下马直接动作利落地登上马车,帘子一放就隔绝了外面众人的视线。
杨晏清一副懒洋洋的模样:王爷这是想在这继续之前树林没做完的事?
本王怎么会如此对先生?萧景赫欲要上前,忽然想起什么诡异地停顿住,对杨晏清道:先生身上还有什么玉佩首饰的小物件?先摘了吧。
杨晏清:
*
作者有话要说:
萧景赫:一朝被放倒,十年怕玉簪,甚至还会举一反三。
王爷,您要不把杨大人衣服也扒了吧,毕竟衣服穿着也挺危险的不是(捂嘴)
最近晋江真的是好卡啊orz明天单位团建聚餐,休息一天呀!我要去大吃大喝了!
第27章 起风了
杨晏清维持着窝在靠枕里的姿势张开双臂晃了晃,摊手,自下而上仰视萧景赫,却半点没有落入下风之感。
萧景赫躬身靠近杨晏清,低声道:先生这般模样,让本王更想招揽到先生了。
哦?杨晏清尾调轻扬,抬手搭上萧景赫伸过来的手心,手指顺着那温热手掌的纹路轻轻柔柔地滑进男人收紧的袖口,王爷招揽了我想做什么?
萧景赫反手擒住杨晏清的手臂用力往怀中一带,另一只手捞起杨晏清的腿弯将人抱在怀里,身子一转坐到杨晏清方才窝着的地方,沉沉调笑:当然是招过来,揽在怀里。
还有,别这么看本王。
杨晏清无辜的收回手:我怎么看王爷了?
两人对视了好一会儿,还是杨晏清先移开了视线,状似不经意道:王爷心情不好?
萧景赫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微敛的眸子里藏着着暗涌,他将人禁锢在怀里,淡淡开口:汪兴国死了。
死了?杨晏清的动作一顿,脸上却没有太大的神色变化,死在哪?
萧景赫仔细观察着杨晏清此时的神情,饶有兴趣地回答:刑部大理寺牢。
杨晏清抬手,这才注意到自己手里还紧紧攥着的竹筒,顿了顿,将竹筒塞进萧景赫的怀里:王爷先替我保管一下。
什么东西?萧景赫接了竹筒。
杨晏清抬手拨开面前的一缕发丝,从萧景赫怀里退出来,端正跪坐在矮几边,云淡风轻道:我的命。
萧景赫原本想要将竹筒别在腰间的手收回来,复看了眼杨晏清,将竹筒收进了怀中。
看来那位精明能干的李阁老已经猜到我想要做什么了。杨晏清轻笑一声,侧目仿佛能透过厚重的马车帘看到京城巍峨高大的城门,眼中的火焰明明灭灭的摇曳着,与萧景赫意料中的忧虑算计不同,此时的杨晏清就像是一方原本安然照亮的油灯忽然被拨弄了灯芯,火焰霎时间猛蹿而起。
终于忍不住了。杨晏清微微勾起唇角,眸色淡淡,也对,这才有意思。
不过便是提前死了一个该死之人,没多大关系。马车内矮几上温着的茶水已经失了温度,杨晏清却仍旧徐徐斟出一杯:能让王爷这般心急火燎甚至等不及我回王府再说的,想必不能只有这一件事吧?
萧景赫一双漆黑的眸子似笑非笑地描绘着此时想要伸爪子撩拨占领主动权,却又因为这种封闭环境显得有几分不安的雪狐狸,反问道:先生不妨猜猜看?
杨晏清眸光微动,没有汤婆子暖着,他的手指已经因为受凉显得毫无血色:我猜,是有人在早朝之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奏陛下参我杨晏清身为一品重臣,藐视规矩,装病离京,欺君罔上,罪不可恕。陛下震怒之下派遣御林军守卫城门口,等我回京多时了。
萧景赫不置可否:再猜?
杨晏清这一次垂眸思索了片刻:汪兴国的死,和锦衣卫扯上了关系?
萧景赫:先生既然已经猜到京中局势,想必也早有了破解之法。
这倒没有。杨晏清很坦然地摇头,毕竟藐视规矩装病离京欺君罔上的事,我是一件也没少做,哪来的破解之法?
如此甚好。萧景赫直起身子凑近杨晏清,两人的额发一触即离,男人低沉的嗓音说着温柔的威胁,伸出手握住杨晏清抚弄杯壁的手指,倘若先生一步踏错锒铛入狱,本王正好多了一个起兵的理由。到那时本王一定给先生打造一个纯金的温暖笼子,让先生日日夜夜都能躺在这般温暖柔软的靠垫里安心养病,再也不用为这诸多朝廷琐事烦忧。
更不会见天想着长翅膀往外飞,满心满眼全是小皇帝的江山。
杨晏清的眸中划过一丝暗芒:王爷这是不想替蔺家翻案了?
先生要明白一件事。看先生行事的确多有趣味,本王愿意等先生翻案是一回事,等太久不想等了,坐在那个位置上亲手翻,也不过便是一句话,并不费事。萧景赫的声音与往日的自持直爽不同,带着一种杨晏清从未体验过的威压和沉冷,朝着杨晏清慢慢逼压下来,毕竟先帝对于本王而言不过只是一个宗亲,翻案之时只要将罪责尽数扣在先帝身上,再替先帝写一封罪己诏先生觉得,内阁会选择维护先帝名声与本王翻脸,还是会选择独善其身助本王翻了这桩陈年旧案?
至于先生所说亡国本王能打下一个,就能再建一个。届时没有了大庆朝没有了小皇帝没有了内阁,本王再来与先生秉烛夜谈,论一论这治国安丨邦之道。
杨晏清从萧景赫手中将手抽出来,只轻轻瞥过去一眼便散开此时马车内沉凝的气氛,他的声音轻柔缓慢,如同上好的丝绸缠绕上锋芒毕露的兵刃,几乎将那冷冽的气势软成绕指柔:王爷的本事当然不必多言,既然王爷主意已定,又何必特意堵在这条路上呢?
当年内廷乱政之后,想必先生和陛下都没能找到那枚无故丢失的兵符。先生觉得本王回京多日,禁军、御林军以及距离京城最近的隆州军,有多少人是听从本王号令?萧景赫并没有再度靠近杨晏清,胳膊撑在膝盖上随意搭着,棋盘上的棋子很多,先生想要借,可以。
就让本王看看,先生一手教导出的这位小皇帝,是个什么模样。
杨晏清握着茶杯的手指一紧,指尖一热,抬眼便见萧景赫将那杯冷茶从他手中夺走,端在手里晃了晃一饮而尽,意味深长道:先生身体不好,这茶凉了,就不要再勉强喝了。
杨晏清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刺激了萧景赫,让他再次兴起了起兵的念头,但如今不论是安抚萧景赫还是势压内阁对他而言都是迫在眉睫之事。
等等
萧景赫或许并不是想要起兵,他是想借此机会挑拨自己与皇帝之间原本就因为皇帝日益长大而渐生隔阂的信任,并且将镇抚司与内阁的矛盾光明正大的撕开来摆在朝廷众臣面前,摆在尚未对朝政有掌控力的小皇帝面前。
告诉小皇帝,只要前进一步,利用这个机会握住这把递过来的刀,就能一起除掉把持朝政的帝师与居心叵测的内阁。
只要牺牲一个杨晏清。
萧景赫几乎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阳谋,逼萧允诛杨晏清的心。
王爷可带了匕首?
杨晏清问道。
***
宫内。
萧允正低头批阅奏折,眉头紧缩,脸如寒冰,虽未及冠亲政但已初步形成帝王之势。
一个小太监低着头小步匆匆行进来,凑到大太监耳侧低语了几句,行了个礼后退出殿外。
大太监脸上的表情十分古怪,事实上,他并非一开始便服侍在陛下身边的贴身太监,就在两年前,帝师亲手砍了原本在陛下身边服侍的大太监,之后便随意从尚书房点了他升成总管太监,对于杨晏清这位帝师,他向来是是十分忌惮的。
赵良。萧允抬眸眼神晦暗地看向下面的总管太监,怎么,这么让你惊讶的事儿,不准备说出来让朕也听听?
少年天子的嗓音清亮,带着不悦的压迫感。
赵良顿时身后起了冷汗,连忙低头快步行到案前跪下:启禀陛下,是方才御林军传来的消息,说是说是
恋耽美
齐老头,啧。杨晏清没忍住又笑了一声。
小路尽头的屋子被茂密的树枝挡着,两人走过去的过程颇有些狼狈。淮济抬着刀柄替杨晏清将两边横过来的树枝打断,说:这得是多长时间没人来过了啊?
杨晏清低头看着另一边草丛残留着的被人践踏过的痕迹,挑眉,意味深长道:那可不一定。
啊?
淮济护着杨晏清先一步推开房门,迎面就是嗖的一声从好几个方向射过来的尖锐石子。
淮济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这要是刚才庄主先踏进房
哪来的贼人,竟敢偷袭!淮济挽了个刀花,刀没出鞘便将石子尽数打落,哐哐当当掉了一地。
杨晏清抬手按住了正要继续呵斥的淮济,上前一步朗声道:在下杨晏清,来见一位失散多年的故人。
旁边大树的树枝动了动,一条腿从上面伸下来,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少年郎从树叶丛里探出脑袋,直直看向说话的来人:你就是杨晏清?
我是杨晏清。杨晏清见到那少年便知道这便是老婆婆口中所说的齐老头收养的孩子,看着少年的眼神平白多了一分长辈看小辈的慈祥,你又是谁?
我叫桑念齐。少年从树上跳下来,仰着头看向面前这个笑得奇奇怪怪但气质却是他生平见过最贵气温和的人,你和老头说的还挺像。唔,你要找的人已经不在这了,但是他留了东西给你。
杨晏清沉默了一下,事实上对于这个结果他在来的路上便已经预想到了,若是言煜真的想见他,早几年京城被他暂时压下浪花的时候便去见他了。
他留了什么东西?杨晏清问少年。
少年从怀里掏出一卷裹着防水皮的竹筒:就是这个。你要是再不来,我都想着要不要去京城找你了。
杨晏清接过竹筒在手里摩挲了半晌,哑声道:就只是这个?
不啊。少年仰着头拍拍胸脯,还有我!
杨晏清:?
***
除了驾车的淮济和马上旁边护卫的人,在回去京城的马车里,不仅多了个名叫桑念齐的少年,还坐着一个时时刻刻盯着杨晏清的甘大夫。
被勒令好好养病的杨晏清裹在软和的毯子里,手里一直握着那个竹筒垂眸思量,一整天了都没打开。
桑念齐已经被压着换了身衣服又上上下下洗刷了个干净,这会儿看上去就像是个天生小麦肤色的俊俏少年郎,他见杨晏清手里拿着东西也不看,好奇地凑过去:那个庄主?你怎么不打开看看啊?我也想知道老头儿给你留了什么。
你没打开过?杨晏清抬头笑道,别跟着他们瞎叫,既然是故人所托,以后你跟着我便唤我一声兄长吧。
啊桑念齐闻言反而有些迟疑,犹豫了好半晌才说,你先别这么快说这个话,老头儿当时走之前嘱咐了,说如果你要是一上来就想定我身份,就让你一定要看过竹筒里的东西再说。
杨晏清闻言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也依旧没有打开那竹筒的意思。
旁边手上翻着医书耳朵支棱老高的甘大夫见状,伸出手去:你要是不想开,我来帮你一把?
杨晏清淡淡道:没什么看的,我大概猜到里面是什么。
什么?桑念齐比任何人都好奇这竹筒,要不是老头儿临走前说除了收信人,其他人打开都会毁了里面的东西,他早就拆开来看看了。
杨晏清微微仰头,闭上眼想起曾经那个与他一起快意江湖嬉笑怒骂的兄长,脸上浮现出一丝疲惫倦怠:是一张毒药的方子。
难道是你当年甘大夫瞳孔大震,但是估计到一旁的桑念齐,又将后半句话收了回去,神情有些急切道,等什么?打开啊!
杨晏清将竹筒往袖子里一塞,整个人又软软倒向马车里垫了好几层的软垫里,闭着眼睛含糊道:急什么,到京城再说吧。
嘿,我这暴脾气甘大夫差点被气得扬倒,还没开始数落,就听这个气人的病人先开口为强:
念齐,去到外面和那个黑脸大哥哥说让大家停下来修整一番,再多烤两份吃的给一直跟着的两位兄弟。一路走来也怪辛苦的,他们明晚还要连夜赶路回去给王爷复命,还是吃点热食暖暖身子为好。
好勒~桑念齐颠颠的窜出马车,他是第一次走出那个闭塞的小渔村,这会儿对什么都好奇,能停下来逛逛周围可是再开心不过。
哼!甘大夫重重哼了一声,但也知道根本拿这人没办法,一甩袖子跟着下了马车。
杨晏清将身上的厚毯子往上拉了拉,盖住半张脸仿佛沉沉睡过去,收在袍袖中的手却紧紧攥着那枚竹筒,直到指骨关节都泛着青白色。
***
萧景赫来的比杨晏清想象得快。
原本在城外安营扎寨的府兵在距离城门外还有一段距离的岔道口截住杨晏清的马车,身着苍蓝色团龙常服的萧景赫端坐在墨骓之上,旁边的蒋青晃着手里的马鞭左瞧瞧右望望一脸看热闹的表情。
淮济抬手示意身后的马车停下,还没等他让人去询问杨晏清,就见对面为首那一身矜贵煞气逼人的男人直接打马上前几步行到马车侧面,漂亮地勒缰停马,抬手用马鞭撩开了马车帘。
几日不见,先生的气色倒是好了许多。
王爷还是一如既往的器宇轩昂令人心悦折服。杨晏清窝在马车里半点要起来的意思都没有。
萧景赫扬眉一笑,翻身下马直接动作利落地登上马车,帘子一放就隔绝了外面众人的视线。
杨晏清一副懒洋洋的模样:王爷这是想在这继续之前树林没做完的事?
本王怎么会如此对先生?萧景赫欲要上前,忽然想起什么诡异地停顿住,对杨晏清道:先生身上还有什么玉佩首饰的小物件?先摘了吧。
杨晏清:
*
作者有话要说:
萧景赫:一朝被放倒,十年怕玉簪,甚至还会举一反三。
王爷,您要不把杨大人衣服也扒了吧,毕竟衣服穿着也挺危险的不是(捂嘴)
最近晋江真的是好卡啊orz明天单位团建聚餐,休息一天呀!我要去大吃大喝了!
第27章 起风了
杨晏清维持着窝在靠枕里的姿势张开双臂晃了晃,摊手,自下而上仰视萧景赫,却半点没有落入下风之感。
萧景赫躬身靠近杨晏清,低声道:先生这般模样,让本王更想招揽到先生了。
哦?杨晏清尾调轻扬,抬手搭上萧景赫伸过来的手心,手指顺着那温热手掌的纹路轻轻柔柔地滑进男人收紧的袖口,王爷招揽了我想做什么?
萧景赫反手擒住杨晏清的手臂用力往怀中一带,另一只手捞起杨晏清的腿弯将人抱在怀里,身子一转坐到杨晏清方才窝着的地方,沉沉调笑:当然是招过来,揽在怀里。
还有,别这么看本王。
杨晏清无辜的收回手:我怎么看王爷了?
两人对视了好一会儿,还是杨晏清先移开了视线,状似不经意道:王爷心情不好?
萧景赫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微敛的眸子里藏着着暗涌,他将人禁锢在怀里,淡淡开口:汪兴国死了。
死了?杨晏清的动作一顿,脸上却没有太大的神色变化,死在哪?
萧景赫仔细观察着杨晏清此时的神情,饶有兴趣地回答:刑部大理寺牢。
杨晏清抬手,这才注意到自己手里还紧紧攥着的竹筒,顿了顿,将竹筒塞进萧景赫的怀里:王爷先替我保管一下。
什么东西?萧景赫接了竹筒。
杨晏清抬手拨开面前的一缕发丝,从萧景赫怀里退出来,端正跪坐在矮几边,云淡风轻道:我的命。
萧景赫原本想要将竹筒别在腰间的手收回来,复看了眼杨晏清,将竹筒收进了怀中。
看来那位精明能干的李阁老已经猜到我想要做什么了。杨晏清轻笑一声,侧目仿佛能透过厚重的马车帘看到京城巍峨高大的城门,眼中的火焰明明灭灭的摇曳着,与萧景赫意料中的忧虑算计不同,此时的杨晏清就像是一方原本安然照亮的油灯忽然被拨弄了灯芯,火焰霎时间猛蹿而起。
终于忍不住了。杨晏清微微勾起唇角,眸色淡淡,也对,这才有意思。
不过便是提前死了一个该死之人,没多大关系。马车内矮几上温着的茶水已经失了温度,杨晏清却仍旧徐徐斟出一杯:能让王爷这般心急火燎甚至等不及我回王府再说的,想必不能只有这一件事吧?
萧景赫一双漆黑的眸子似笑非笑地描绘着此时想要伸爪子撩拨占领主动权,却又因为这种封闭环境显得有几分不安的雪狐狸,反问道:先生不妨猜猜看?
杨晏清眸光微动,没有汤婆子暖着,他的手指已经因为受凉显得毫无血色:我猜,是有人在早朝之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奏陛下参我杨晏清身为一品重臣,藐视规矩,装病离京,欺君罔上,罪不可恕。陛下震怒之下派遣御林军守卫城门口,等我回京多时了。
萧景赫不置可否:再猜?
杨晏清这一次垂眸思索了片刻:汪兴国的死,和锦衣卫扯上了关系?
萧景赫:先生既然已经猜到京中局势,想必也早有了破解之法。
这倒没有。杨晏清很坦然地摇头,毕竟藐视规矩装病离京欺君罔上的事,我是一件也没少做,哪来的破解之法?
如此甚好。萧景赫直起身子凑近杨晏清,两人的额发一触即离,男人低沉的嗓音说着温柔的威胁,伸出手握住杨晏清抚弄杯壁的手指,倘若先生一步踏错锒铛入狱,本王正好多了一个起兵的理由。到那时本王一定给先生打造一个纯金的温暖笼子,让先生日日夜夜都能躺在这般温暖柔软的靠垫里安心养病,再也不用为这诸多朝廷琐事烦忧。
更不会见天想着长翅膀往外飞,满心满眼全是小皇帝的江山。
杨晏清的眸中划过一丝暗芒:王爷这是不想替蔺家翻案了?
先生要明白一件事。看先生行事的确多有趣味,本王愿意等先生翻案是一回事,等太久不想等了,坐在那个位置上亲手翻,也不过便是一句话,并不费事。萧景赫的声音与往日的自持直爽不同,带着一种杨晏清从未体验过的威压和沉冷,朝着杨晏清慢慢逼压下来,毕竟先帝对于本王而言不过只是一个宗亲,翻案之时只要将罪责尽数扣在先帝身上,再替先帝写一封罪己诏先生觉得,内阁会选择维护先帝名声与本王翻脸,还是会选择独善其身助本王翻了这桩陈年旧案?
至于先生所说亡国本王能打下一个,就能再建一个。届时没有了大庆朝没有了小皇帝没有了内阁,本王再来与先生秉烛夜谈,论一论这治国安丨邦之道。
杨晏清从萧景赫手中将手抽出来,只轻轻瞥过去一眼便散开此时马车内沉凝的气氛,他的声音轻柔缓慢,如同上好的丝绸缠绕上锋芒毕露的兵刃,几乎将那冷冽的气势软成绕指柔:王爷的本事当然不必多言,既然王爷主意已定,又何必特意堵在这条路上呢?
当年内廷乱政之后,想必先生和陛下都没能找到那枚无故丢失的兵符。先生觉得本王回京多日,禁军、御林军以及距离京城最近的隆州军,有多少人是听从本王号令?萧景赫并没有再度靠近杨晏清,胳膊撑在膝盖上随意搭着,棋盘上的棋子很多,先生想要借,可以。
就让本王看看,先生一手教导出的这位小皇帝,是个什么模样。
杨晏清握着茶杯的手指一紧,指尖一热,抬眼便见萧景赫将那杯冷茶从他手中夺走,端在手里晃了晃一饮而尽,意味深长道:先生身体不好,这茶凉了,就不要再勉强喝了。
杨晏清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刺激了萧景赫,让他再次兴起了起兵的念头,但如今不论是安抚萧景赫还是势压内阁对他而言都是迫在眉睫之事。
等等
萧景赫或许并不是想要起兵,他是想借此机会挑拨自己与皇帝之间原本就因为皇帝日益长大而渐生隔阂的信任,并且将镇抚司与内阁的矛盾光明正大的撕开来摆在朝廷众臣面前,摆在尚未对朝政有掌控力的小皇帝面前。
告诉小皇帝,只要前进一步,利用这个机会握住这把递过来的刀,就能一起除掉把持朝政的帝师与居心叵测的内阁。
只要牺牲一个杨晏清。
萧景赫几乎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阳谋,逼萧允诛杨晏清的心。
王爷可带了匕首?
杨晏清问道。
***
宫内。
萧允正低头批阅奏折,眉头紧缩,脸如寒冰,虽未及冠亲政但已初步形成帝王之势。
一个小太监低着头小步匆匆行进来,凑到大太监耳侧低语了几句,行了个礼后退出殿外。
大太监脸上的表情十分古怪,事实上,他并非一开始便服侍在陛下身边的贴身太监,就在两年前,帝师亲手砍了原本在陛下身边服侍的大太监,之后便随意从尚书房点了他升成总管太监,对于杨晏清这位帝师,他向来是是十分忌惮的。
赵良。萧允抬眸眼神晦暗地看向下面的总管太监,怎么,这么让你惊讶的事儿,不准备说出来让朕也听听?
少年天子的嗓音清亮,带着不悦的压迫感。
赵良顿时身后起了冷汗,连忙低头快步行到案前跪下:启禀陛下,是方才御林军传来的消息,说是说是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