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假高冷(GL)——七月岸(8)
放肆,堂下何人,竟敢在公堂上伤人,即是证人就赶紧作证,再敢扰乱公堂,大刑伺候。县令又一拍惊堂木,满堂寂静。
木老爹方才因为心疼儿子,一时愤怒而冲昏头脑才忘了是在公堂上,这下一激灵站也站不住了,他直接跪到地上道:小人作证,青天大老爷开恩啊,小人是木蓝和木堂的亲爹,小人要作证我这女儿最会扯谎,平时也不服管教,她说的话都不能信啊青天大老爷。
县令没接话,目光落在木蓝身上,想看这个女子怎么应对。
木蓝看了木老爹一眼,面色沉静道:学生开始就说了,我与夫子身为苦主说的话可以暂且不信,同样的邵旺族和木堂的话也不可信,所以
她拉长语调看向县学里的夫子们,一字一句道:所以能作证的人是老院长和夫子们,若是不知道,我还以为昨晚在场的是爹爹呢?您算什么证人?
木老爹被这么一问,又怒了,这死丫头还敢顶嘴,他朝着木蓝啐了一声:我是你老子,老子我怎么不能作证,你这贱丫头打小就又奸又坏,为了一口吃的都跟我掀桌子,你说我算什么证人?
木蓝苦笑一声,并不理会木老爹,她又看向众人道:诸位可知我为何会与夫子订婚,不,应该说诸位可知夫子为何会愿意与我订婚?
众人不语,其实心里也好奇来着,李橘白有才有貌又家底丰厚,就算名声不好,想入赘的人也多得是,她为何会独独会中意这个听起来人品不怎么样的女子呢?
毕竟连亲爹都出来作证了,这个世道,孝字当先,大多数人对木老爹的话都是信了的。
木蓝自问自答道:我在县学里名声也不好,我不好学,爱巴结有钱人,因为经常穷得连个馒头都吃不起,我兄长一个礼拜的饭钱是五十文,你们知道我有多少吗?十文,这个礼拜因为和夫子订婚,我的好爹爹把我卖了五十两白银,便多给了我五文钱,我说的对也不对?
木老爹不满道:女娃娃家本来就吃得少,你不是以后都吃住在李家吗?再说我不是多给了你五文钱吗,你这个贱丫头能跟你大哥比吗?
木老爹话音一落,众人的视线又变了变,见过偏心的,没见过这么偏心的,一个包子还要两文钱呢?一个礼拜七天,这个木姑娘平均一天一个包子都吃不上,这日子怎么过来的。
似是知道众人的疑惑,木蓝脸上添了一份惨淡:这就是夫子看上我的原因,为了不让自己饿死,我听说李夫子心善,便经常去找她借钱过活,一来二去才熟识了。
你胡说,你明明跟李夫子不熟。木堂一脸震惊,像是不认识自家妹妹一样。
木蓝却看都不看他一眼,继续道:至于不好学,整天没有一点尊严地跟在邵大少爷后面装得像条狗一样,是因为我这张还算过得去的脸。
她用手指着自己的脸,一双桃花眼眨了眨,平添了几分明艳之色:如果我平时的做派不像条狗一样,我的好大哥早就把我卖到别人床上了,李夫子透过外表看本质,知道我本性并非如此,所以才与我两情相悦,退一万步说,就算我秉性不怎么样,可这与本案有什么关系,就因为他是我爹,就能不讲是非黑白吗,难道夫子们昨晚都瞎了?
木蓝对原主的记忆并不多,可从仅存的记忆来看,原主整天摇尾乞怜像个惹人厌的哈巴狗一样,未尝不是打了自保的主意。
难得有这么多人认真听她讲话,当然要抓住机会洗白自己啊,她才不为原主背那么多黑锅呢。
第16章 16
众人依旧沉默,可这沉默和方才不同,若说之前还有人因为孝道盲目相信木老爹,现在就是都清醒过来了。
众夫子们更是跃跃欲试,不再只想着明哲保身了,他们都不是瞎子,李橘白也不是瞎子,不然又怎会看上这么一个人,这姑娘说得话八成是真的,真是可怜。
老院长是领头人,又岂会看不清情势,就算之前有点不太情愿和木蓝绑在一条船上,现在也是不得不绑了,总不能做瞎子吧,更何况因为木蓝一席话,他们更理直气壮了好吗?
他轻咳一声道:老朽虽然年事已高,却还没到眼老昏花的地步,昨晚我亲眼目睹这二人衣衫不整地出现在李夫子房中,且与木蓝有动手的痕迹,后来邵旺族意图逞凶,李夫子为了保护自己拼死反抗,拿板凳砸晕了他,之后老朽就做主报了官。
对,我也看见了。
我作证。夫子们在一旁纷纷附和。
木蓝低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衣衫不整是这两个人急色,还没怎么着呢就先脱自己衣服了,活该。
没想到老院长把话说得这么漂亮,把理说得全在她们这边了,真是不枉她卖力表演一番啊,
木蓝收起笑意,她抬起头来一脸哀切道:若大人觉得夫子们的话不能为证,那请您治学生的罪吧,此事与夫子无关,她只不过是心善接济了我而已,大人如果觉得还不足以给他们定罪,索性就判学生有罪吧,夫子待我恩重如山,我却给她惹来这等无妄之灾,我我罪不可恕。
她的话是假的,哀切却有一部分是真的,是为原主感到不值,若是换自己摊上这样一对父兄,真的是不想活了,不对,依她本来的性子应该是和这对父子打个你死我活。
不怪你,错的是他们。李橘白明知木蓝可能还是在做戏,可看着那一张布满哀戚的脸,她莫名心酸了一下,当下便站起来。
她走到木蓝身边看向县令,声音微冷道:学生也有罪,大人便把我和木蓝一起判罪吧。
李夫子你怎么有罪,你若有罪,那们这些证人也有罪,大人要判便把我等也一起判了吧。夫子们七嘴八舌地道。
老院长沉目看向县令,一县父母官到这个时候还想给邵家留情面吗?若再任其发展,就变成不明是非的昏官了。
县令看到老院长的眼神,不由得脊背发凉,这位是他的授业恩师,这是对他不满了吗?
他何其无辜啊,方才确实是做官做久了有了一点坏毛病,觉得审案跟看戏一样,一时兴起想知道木蓝怎么应对,就没着急宣判,谁知道事情发展太快,话赶着话就到这份上了。
县令一阵头大,明明他是个好官,眼下被一堆请罪的人给弄的,感觉自己像赶鸭子上架一样不得不主持公道了,这算什么事啊。
就这么一走神,围观的百姓也跟着凑热闹,接连喊着大家都有罪。
县令顿时脸一黑,你们有个pi的罪,再争下去,有罪的就成本官了。
他拿起惊堂木赶紧一拍,沉声道:邵旺族、木堂二人听判,尔等罪证确凿,却冥顽不灵拒不认罪,依百钺律从重论处,今日起革除你二人功名,各鞭笞八十,退堂。
县令气冲冲地站起来看着意图阻拦的木老爹,脸色更黑了,他冲着衙役吼道:把这扰乱公堂的刁民拖出去,打二十个板子。
一时间鞭笞声、板子声和哭嚎声响彻县衙,百姓纷纷拍手交好,有一些老学究还小声嚷嚷着众人不畏强权一起求公道,逼得县令老儿不敢包庇才有了这结果。
莫名背了好大一口黑锅的县令大人正气得不行,心道以后判案要快准狠,再也不看戏了,万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声给搭进去就不妙了。
另一边,回去的路上,李橘白看着前路道:你在公堂上说得话都是真的吗?
木蓝轻笑一声:若我说是真的,夫子信吗?
李橘白停下脚步,抿了下唇才一字字道:你只找我借过一次钱,我和你订婚并非两情相悦,还有,我们并不熟识。
木蓝:
话都让你说了,我还能说什么,你既然不信还问什么问啊?
回到县学后,木蓝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不用再担心小人作祟了,她可以全心全力地准备科考一事了。
这样才能早日回京,找那个害死他的狗贼报仇,也不知道爹娘现在怎么样了,得知她的死讯一定很伤心吧。
然而事实证明,木蓝还是高兴的太早了,木堂被革去了功名,还被打得差点丢了半条命,木老爹又岂会放过她。
这就是她对自己所处阶级产生的误区了,在京城身为尚书府大小姐收拾了哪家来挑事的姑娘,对方因为理亏,也不想因为儿女在朝堂上树立一个劲敌,所以一般都是避重就轻不再纠缠。
可在竹县这一亩三分地,顶天的官就是县太爷,普通人结仇哪会牵扯什么官场是非,往往都是相互怨怼,大事没有小事不断地死缠烂打。
一大早,她才听了半堂课,李府就来人了。
木蓝匆匆赶到李府门外就见木老爹瘫坐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嚎李家心思歹毒,女儿不孝不义,毁他宝贝儿子的前程。
木老爹一看见木蓝,就冲上去要动手打她,结果还没抓到人,他就先被李府的人抓住了。
老子教训我闺女,你们凭什么拦我?
他本来一早想去县学哭闹的,是儿子说县学会报官,最好是到李府来闹,李府是亲家,哪有亲家报官抓人的道理,除非李家不要情面了。
事情也正如木堂所料,李父没有报官,可是也不能任由他继续撒泼,他们没办法处理,只能去县学里请木蓝了。
爹爹难道忘了,你已经把我卖给李家了,收了五十两银子,昨日在公堂上的众人可是都听到了。
木蓝冷笑,这对父子还真是难打发,竟然还敢来闹事。
木老爹一听就破口大骂:你这个贱货,老子那是收的聘礼,你大哥说得对,你这是攀上高枝了就忘恩负义把穷亲戚都往死里整,我怎么养了你这个白眼狼,你这么歹毒算计亲爹亲兄弟,你不得好死
木蓝冷眼看着,心里毫无波动,只是有点可悲,原主好歹也是亲生女儿,这般模样哪里是父女,跟仇敌没什么两样。
她走过去朝着李父道:烦请岳父派人去报官吧。
这是不是不妥,贤婿不如再和亲家好好说一下道理。李父面露犹豫,虽然觉得挺糟心的,但报官把亲家抓起来,说出去实在是不好听。
木蓝缓缓道:岳父觉得他能听得进我讲道理吗,如果不方便,我亲自去。
李父一愣,叹了口气道:罢了,让府里的下人跑一趟吧。
木老爹还在情绪激昂地骂个不停,并没有听两人说什么,直到李府的下人带着官差来了,他才腿肚子一软,也忘了骂了,哆嗦着被带走了。
李橘白闻讯赶来的时候,正好看到木老爹被带走的场面,她蹙了蹙眉看向木蓝:他只是滋事,最多训诫几句,挨两个板子,此事你想怎么解决?
我跟他没什么情面,以后再来闹一律报官解决。木蓝也头疼,若是隔几日就来这么一次,实在是令人生烦。
可你是子,他是父,他永远都能有由头来找你的麻烦,次数多了,官府也未必再管,他如果一口咬定是家事,说不定连板子都免了,那这些人就更没有顾忌了。李橘白意有所指道。
木蓝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暗示她如果脱去了这层父女关系,那么就不是家事了,木老爹也就不敢再闹了。
第17章 17
夫子的意思是,我现在就入赘到李家,会不会太快了?
木蓝语气犹豫。
心里则乐见其成,犹豫不过是做给李橘白看的,她不是傻子,当然能感觉得出李橘白对两个人的婚事还存着观望的态度。
她如今一心想回京报仇,被未婚夫谋害之后对婚姻也不抱什么期望了,谁能保证下一个就是值得托付的人呢?万一又是一个有狼子野心谋的呢,那重活这一回岂不是笑话。
所以找一个人品可靠又能在财力上支持她进京考试的伙伴,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而李橘白就是这个最好的选择。
她对自己高中有信心,以后不管是为官的福利还是名声都给李府,也算是报答他们前期的付出了。
木蓝在心里快速打算着,因而错过了李橘白脸上的错愕和犹豫。
婚期提前也不是不可以,但最多是方便你迁户到李家,真要彻底撇清关系最好还是去官府写一份义绝书。李橘白捏了一下衣袖,略过心里的不自在,她本来只是想说写义决书就可以的,没想到这个人却等不及了要现在就入赘。
而她不知为何,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口,到底只是个痴情的人,她实在是不忍心打破木蓝的期待。
木蓝脸色一怔,合着是误会人家的意思了,见李橘白话里没有直接拒绝,她心思一动,此时不出手还待何时?
既如此就劳烦夫子费心一下我们的婚事了,越快越好,至于义绝书也没问题,我这就去官府,日后我若榜上有名,一定报答李家和夫子的大恩大德。
木蓝没给李橘白再拒绝的机会,原主太穷又毫无依仗,幸好她机智,早早就找到了李夫子这个可靠的伙伴。
李橘白沉默了一下,目光复杂道:婚事不着急,不过婚书可以先领回来,至于义绝书不是官府同意就可以写的,若令尊没有做出大奸大恶之事,则需双方自愿才行,你知道令尊最在意什么吗,可以从这个方向入手去协商。
木老爹最在意的?
除了木堂这个命根子就是钱了。
木蓝眉头一皱,看了眼虎视眈眈瞪着她们的李父,心里有些尴尬,好像又要先让李家垫付银子了,在未来岳父面前说这些似乎不太好。
李橘白见她迟迟不语,便先走到李父面前道:爹爹,婚书一事宜早不宜迟,女儿今天就去领了,您觉得如何?
李父绷着一张脸,他觉得不如何,这还没怎么着呢,当着他的面三言两语就哄着自家女儿去领婚书了,以后还不把女儿给拿捏的死死的。
不过早早让木蓝把身份文牒换了迁入李家也是好事。
木蓝是入赘,他又只有李橘白一个女儿,私心里讲木蓝和木家越是不愉快越是断得干净,对李家越是有利。
这样木蓝最亲近的人就只有女儿这个做妻子的了,对李家也会更看重,不过对自己的亲生爹爹都不讲情分的人,以后会把李家放在心上吗?
尤其是他现在觉得是女儿剃头担子一边热,这个木蓝看着不像是动了心的人,倒像是为了某种目的步步谋算。
那女儿这便去了。李橘白见李父也沉默不语,直接就做了决定,这件事早解决早安心,离府试只剩不到半年时间了,木蓝要专心读书,不能总被这种事影响。
因为在策问上的见解一致,以及那一点奇妙的惺惺相惜,李橘白出于爱才之心,现在很是看重木蓝参加科举一事。
恋耽美
木老爹方才因为心疼儿子,一时愤怒而冲昏头脑才忘了是在公堂上,这下一激灵站也站不住了,他直接跪到地上道:小人作证,青天大老爷开恩啊,小人是木蓝和木堂的亲爹,小人要作证我这女儿最会扯谎,平时也不服管教,她说的话都不能信啊青天大老爷。
县令没接话,目光落在木蓝身上,想看这个女子怎么应对。
木蓝看了木老爹一眼,面色沉静道:学生开始就说了,我与夫子身为苦主说的话可以暂且不信,同样的邵旺族和木堂的话也不可信,所以
她拉长语调看向县学里的夫子们,一字一句道:所以能作证的人是老院长和夫子们,若是不知道,我还以为昨晚在场的是爹爹呢?您算什么证人?
木老爹被这么一问,又怒了,这死丫头还敢顶嘴,他朝着木蓝啐了一声:我是你老子,老子我怎么不能作证,你这贱丫头打小就又奸又坏,为了一口吃的都跟我掀桌子,你说我算什么证人?
木蓝苦笑一声,并不理会木老爹,她又看向众人道:诸位可知我为何会与夫子订婚,不,应该说诸位可知夫子为何会愿意与我订婚?
众人不语,其实心里也好奇来着,李橘白有才有貌又家底丰厚,就算名声不好,想入赘的人也多得是,她为何会独独会中意这个听起来人品不怎么样的女子呢?
毕竟连亲爹都出来作证了,这个世道,孝字当先,大多数人对木老爹的话都是信了的。
木蓝自问自答道:我在县学里名声也不好,我不好学,爱巴结有钱人,因为经常穷得连个馒头都吃不起,我兄长一个礼拜的饭钱是五十文,你们知道我有多少吗?十文,这个礼拜因为和夫子订婚,我的好爹爹把我卖了五十两白银,便多给了我五文钱,我说的对也不对?
木老爹不满道:女娃娃家本来就吃得少,你不是以后都吃住在李家吗?再说我不是多给了你五文钱吗,你这个贱丫头能跟你大哥比吗?
木老爹话音一落,众人的视线又变了变,见过偏心的,没见过这么偏心的,一个包子还要两文钱呢?一个礼拜七天,这个木姑娘平均一天一个包子都吃不上,这日子怎么过来的。
似是知道众人的疑惑,木蓝脸上添了一份惨淡:这就是夫子看上我的原因,为了不让自己饿死,我听说李夫子心善,便经常去找她借钱过活,一来二去才熟识了。
你胡说,你明明跟李夫子不熟。木堂一脸震惊,像是不认识自家妹妹一样。
木蓝却看都不看他一眼,继续道:至于不好学,整天没有一点尊严地跟在邵大少爷后面装得像条狗一样,是因为我这张还算过得去的脸。
她用手指着自己的脸,一双桃花眼眨了眨,平添了几分明艳之色:如果我平时的做派不像条狗一样,我的好大哥早就把我卖到别人床上了,李夫子透过外表看本质,知道我本性并非如此,所以才与我两情相悦,退一万步说,就算我秉性不怎么样,可这与本案有什么关系,就因为他是我爹,就能不讲是非黑白吗,难道夫子们昨晚都瞎了?
木蓝对原主的记忆并不多,可从仅存的记忆来看,原主整天摇尾乞怜像个惹人厌的哈巴狗一样,未尝不是打了自保的主意。
难得有这么多人认真听她讲话,当然要抓住机会洗白自己啊,她才不为原主背那么多黑锅呢。
第16章 16
众人依旧沉默,可这沉默和方才不同,若说之前还有人因为孝道盲目相信木老爹,现在就是都清醒过来了。
众夫子们更是跃跃欲试,不再只想着明哲保身了,他们都不是瞎子,李橘白也不是瞎子,不然又怎会看上这么一个人,这姑娘说得话八成是真的,真是可怜。
老院长是领头人,又岂会看不清情势,就算之前有点不太情愿和木蓝绑在一条船上,现在也是不得不绑了,总不能做瞎子吧,更何况因为木蓝一席话,他们更理直气壮了好吗?
他轻咳一声道:老朽虽然年事已高,却还没到眼老昏花的地步,昨晚我亲眼目睹这二人衣衫不整地出现在李夫子房中,且与木蓝有动手的痕迹,后来邵旺族意图逞凶,李夫子为了保护自己拼死反抗,拿板凳砸晕了他,之后老朽就做主报了官。
对,我也看见了。
我作证。夫子们在一旁纷纷附和。
木蓝低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衣衫不整是这两个人急色,还没怎么着呢就先脱自己衣服了,活该。
没想到老院长把话说得这么漂亮,把理说得全在她们这边了,真是不枉她卖力表演一番啊,
木蓝收起笑意,她抬起头来一脸哀切道:若大人觉得夫子们的话不能为证,那请您治学生的罪吧,此事与夫子无关,她只不过是心善接济了我而已,大人如果觉得还不足以给他们定罪,索性就判学生有罪吧,夫子待我恩重如山,我却给她惹来这等无妄之灾,我我罪不可恕。
她的话是假的,哀切却有一部分是真的,是为原主感到不值,若是换自己摊上这样一对父兄,真的是不想活了,不对,依她本来的性子应该是和这对父子打个你死我活。
不怪你,错的是他们。李橘白明知木蓝可能还是在做戏,可看着那一张布满哀戚的脸,她莫名心酸了一下,当下便站起来。
她走到木蓝身边看向县令,声音微冷道:学生也有罪,大人便把我和木蓝一起判罪吧。
李夫子你怎么有罪,你若有罪,那们这些证人也有罪,大人要判便把我等也一起判了吧。夫子们七嘴八舌地道。
老院长沉目看向县令,一县父母官到这个时候还想给邵家留情面吗?若再任其发展,就变成不明是非的昏官了。
县令看到老院长的眼神,不由得脊背发凉,这位是他的授业恩师,这是对他不满了吗?
他何其无辜啊,方才确实是做官做久了有了一点坏毛病,觉得审案跟看戏一样,一时兴起想知道木蓝怎么应对,就没着急宣判,谁知道事情发展太快,话赶着话就到这份上了。
县令一阵头大,明明他是个好官,眼下被一堆请罪的人给弄的,感觉自己像赶鸭子上架一样不得不主持公道了,这算什么事啊。
就这么一走神,围观的百姓也跟着凑热闹,接连喊着大家都有罪。
县令顿时脸一黑,你们有个pi的罪,再争下去,有罪的就成本官了。
他拿起惊堂木赶紧一拍,沉声道:邵旺族、木堂二人听判,尔等罪证确凿,却冥顽不灵拒不认罪,依百钺律从重论处,今日起革除你二人功名,各鞭笞八十,退堂。
县令气冲冲地站起来看着意图阻拦的木老爹,脸色更黑了,他冲着衙役吼道:把这扰乱公堂的刁民拖出去,打二十个板子。
一时间鞭笞声、板子声和哭嚎声响彻县衙,百姓纷纷拍手交好,有一些老学究还小声嚷嚷着众人不畏强权一起求公道,逼得县令老儿不敢包庇才有了这结果。
莫名背了好大一口黑锅的县令大人正气得不行,心道以后判案要快准狠,再也不看戏了,万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声给搭进去就不妙了。
另一边,回去的路上,李橘白看着前路道:你在公堂上说得话都是真的吗?
木蓝轻笑一声:若我说是真的,夫子信吗?
李橘白停下脚步,抿了下唇才一字字道:你只找我借过一次钱,我和你订婚并非两情相悦,还有,我们并不熟识。
木蓝:
话都让你说了,我还能说什么,你既然不信还问什么问啊?
回到县学后,木蓝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不用再担心小人作祟了,她可以全心全力地准备科考一事了。
这样才能早日回京,找那个害死他的狗贼报仇,也不知道爹娘现在怎么样了,得知她的死讯一定很伤心吧。
然而事实证明,木蓝还是高兴的太早了,木堂被革去了功名,还被打得差点丢了半条命,木老爹又岂会放过她。
这就是她对自己所处阶级产生的误区了,在京城身为尚书府大小姐收拾了哪家来挑事的姑娘,对方因为理亏,也不想因为儿女在朝堂上树立一个劲敌,所以一般都是避重就轻不再纠缠。
可在竹县这一亩三分地,顶天的官就是县太爷,普通人结仇哪会牵扯什么官场是非,往往都是相互怨怼,大事没有小事不断地死缠烂打。
一大早,她才听了半堂课,李府就来人了。
木蓝匆匆赶到李府门外就见木老爹瘫坐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嚎李家心思歹毒,女儿不孝不义,毁他宝贝儿子的前程。
木老爹一看见木蓝,就冲上去要动手打她,结果还没抓到人,他就先被李府的人抓住了。
老子教训我闺女,你们凭什么拦我?
他本来一早想去县学哭闹的,是儿子说县学会报官,最好是到李府来闹,李府是亲家,哪有亲家报官抓人的道理,除非李家不要情面了。
事情也正如木堂所料,李父没有报官,可是也不能任由他继续撒泼,他们没办法处理,只能去县学里请木蓝了。
爹爹难道忘了,你已经把我卖给李家了,收了五十两银子,昨日在公堂上的众人可是都听到了。
木蓝冷笑,这对父子还真是难打发,竟然还敢来闹事。
木老爹一听就破口大骂:你这个贱货,老子那是收的聘礼,你大哥说得对,你这是攀上高枝了就忘恩负义把穷亲戚都往死里整,我怎么养了你这个白眼狼,你这么歹毒算计亲爹亲兄弟,你不得好死
木蓝冷眼看着,心里毫无波动,只是有点可悲,原主好歹也是亲生女儿,这般模样哪里是父女,跟仇敌没什么两样。
她走过去朝着李父道:烦请岳父派人去报官吧。
这是不是不妥,贤婿不如再和亲家好好说一下道理。李父面露犹豫,虽然觉得挺糟心的,但报官把亲家抓起来,说出去实在是不好听。
木蓝缓缓道:岳父觉得他能听得进我讲道理吗,如果不方便,我亲自去。
李父一愣,叹了口气道:罢了,让府里的下人跑一趟吧。
木老爹还在情绪激昂地骂个不停,并没有听两人说什么,直到李府的下人带着官差来了,他才腿肚子一软,也忘了骂了,哆嗦着被带走了。
李橘白闻讯赶来的时候,正好看到木老爹被带走的场面,她蹙了蹙眉看向木蓝:他只是滋事,最多训诫几句,挨两个板子,此事你想怎么解决?
我跟他没什么情面,以后再来闹一律报官解决。木蓝也头疼,若是隔几日就来这么一次,实在是令人生烦。
可你是子,他是父,他永远都能有由头来找你的麻烦,次数多了,官府也未必再管,他如果一口咬定是家事,说不定连板子都免了,那这些人就更没有顾忌了。李橘白意有所指道。
木蓝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暗示她如果脱去了这层父女关系,那么就不是家事了,木老爹也就不敢再闹了。
第17章 17
夫子的意思是,我现在就入赘到李家,会不会太快了?
木蓝语气犹豫。
心里则乐见其成,犹豫不过是做给李橘白看的,她不是傻子,当然能感觉得出李橘白对两个人的婚事还存着观望的态度。
她如今一心想回京报仇,被未婚夫谋害之后对婚姻也不抱什么期望了,谁能保证下一个就是值得托付的人呢?万一又是一个有狼子野心谋的呢,那重活这一回岂不是笑话。
所以找一个人品可靠又能在财力上支持她进京考试的伙伴,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而李橘白就是这个最好的选择。
她对自己高中有信心,以后不管是为官的福利还是名声都给李府,也算是报答他们前期的付出了。
木蓝在心里快速打算着,因而错过了李橘白脸上的错愕和犹豫。
婚期提前也不是不可以,但最多是方便你迁户到李家,真要彻底撇清关系最好还是去官府写一份义绝书。李橘白捏了一下衣袖,略过心里的不自在,她本来只是想说写义决书就可以的,没想到这个人却等不及了要现在就入赘。
而她不知为何,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口,到底只是个痴情的人,她实在是不忍心打破木蓝的期待。
木蓝脸色一怔,合着是误会人家的意思了,见李橘白话里没有直接拒绝,她心思一动,此时不出手还待何时?
既如此就劳烦夫子费心一下我们的婚事了,越快越好,至于义绝书也没问题,我这就去官府,日后我若榜上有名,一定报答李家和夫子的大恩大德。
木蓝没给李橘白再拒绝的机会,原主太穷又毫无依仗,幸好她机智,早早就找到了李夫子这个可靠的伙伴。
李橘白沉默了一下,目光复杂道:婚事不着急,不过婚书可以先领回来,至于义绝书不是官府同意就可以写的,若令尊没有做出大奸大恶之事,则需双方自愿才行,你知道令尊最在意什么吗,可以从这个方向入手去协商。
木老爹最在意的?
除了木堂这个命根子就是钱了。
木蓝眉头一皱,看了眼虎视眈眈瞪着她们的李父,心里有些尴尬,好像又要先让李家垫付银子了,在未来岳父面前说这些似乎不太好。
李橘白见她迟迟不语,便先走到李父面前道:爹爹,婚书一事宜早不宜迟,女儿今天就去领了,您觉得如何?
李父绷着一张脸,他觉得不如何,这还没怎么着呢,当着他的面三言两语就哄着自家女儿去领婚书了,以后还不把女儿给拿捏的死死的。
不过早早让木蓝把身份文牒换了迁入李家也是好事。
木蓝是入赘,他又只有李橘白一个女儿,私心里讲木蓝和木家越是不愉快越是断得干净,对李家越是有利。
这样木蓝最亲近的人就只有女儿这个做妻子的了,对李家也会更看重,不过对自己的亲生爹爹都不讲情分的人,以后会把李家放在心上吗?
尤其是他现在觉得是女儿剃头担子一边热,这个木蓝看着不像是动了心的人,倒像是为了某种目的步步谋算。
那女儿这便去了。李橘白见李父也沉默不语,直接就做了决定,这件事早解决早安心,离府试只剩不到半年时间了,木蓝要专心读书,不能总被这种事影响。
因为在策问上的见解一致,以及那一点奇妙的惺惺相惜,李橘白出于爱才之心,现在很是看重木蓝参加科举一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