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养大的皇帝是病娇(重生) > 养大的皇帝是病娇(重生)
错误举报

分卷阅读-堇色蝉(73)

    李澈摇摇头, 奶声奶气道:姑姑来的正好, 刚好到上朝的时辰,平日里姑姑来的比我都早, 等得也比我久。
    两个人随口闲聊了几句,玳令便到前头去传唤大臣上朝。
    近几日朝中没有大事发生, 刚过春耕春种的时节,工部尚书禀报说各州府的水利工程有几处需要修缮, 请求拨款。
    修缮水利是每年都要关注的事,正值入夏时节, 再过不久就是洪涝灾害多发的季节,此事倒是牵起玉明熙另一桩心事来。
    现在京城里的中央机构已经整治的差不多了, 但地方上的府尹通判却还有一些蛀虫需要处理。真正要为百姓好, 就要从上到下清澈透明, 一旦有一处滋生腐败, 下面的百姓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玉明熙问道:水利工程需要修,也不是处处都要修,具体是哪几个州府的工程?
    工部尚书回道:苏州,荆州和岳州,其中荆州两处,苏州与岳州各有一处,规模都不算小,算下来总共需要九十万两白银。
    水利关乎民生大事,不能马虎。
    请公主示下。
    玉明熙思考片刻,对下头吩咐:邹诚,你将近五年内各个州府缴纳的税金整理成册交给本宫。
    邹诚出列恭敬道:臣领命。
    随后,玉明熙又指派说:陈以先,本宫封你为巡察使,前去苏州荆州和岳州查看当地的水利工程损坏情况,如果属实,便可照实发放修缮金,若是有人谎报实情,你便按照大靖律法予以处罚。
    得派重任的陈以先出列跪地道:臣多谢公主,多谢陛下看重,臣必当忠于职守,为公主和陛下分忧,为大靖百姓分忧。
    一人前去怕是应付不了那么多事,本宫再拨派金吾卫副将常柏与城北军一个队的兵力护送你前去。
    多谢公主,多谢陛下。
    朝上议事过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玉明熙端坐在宝座上那么久,站起身来的时候腿都要麻了,她与皇帝一同走去后厅,群臣从殿门外散去。
    今日商讨了许多大事,散朝的大臣们一边走着一边聚在一起议论,新添了差事的邹诚最为疑惑:不过是调查地方水利,为什么要带这么多兵过去,岂不是引人耳目?
    薛庆说道:公主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京中的局面稳定下来,现在空缺的职位都已经补了人上来,没有能力的人也被免官罢职,咱们办事才越发顺畅。
    这与地方有什么关系。
    你果然是初入官场,看不出这其中的门道。屈荣祖平淡道,京中局面稳定,公主自然是要开始整顿下头州府的官员,首当其冲就是府尹和通判。
    邹诚恍然大悟,所以说调查水利只是个借口,这巡察使真正去做的调查这三个州府的官员。
    陆万接话道:不只是在朝上说的这三个州府,巡察使所经之处都有权审查当地的官员,公主这是要借着修缮水利的名头下查地方官员。
    缜密的决策让官员们无不赞口。
    只有上下一条心,才能将国家建设富强,百姓们人人都有饭吃,官员们廉洁公正,才是一个健康向上的国家。
    玉明熙既然为自己争取了摄政的权力,便要履行自己作为公主的义务,为了国家考虑。读史书时也曾瞧见过几个荒淫无度的公主,上层摒弃责任,只顾个人私利,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她不会让自己的国家没落下去,甚至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尽心尽力,唯有国家安定,她才能有安生日子过。
    从皇宫出来,玉明熙坐在马车上,思考着她与裴英的婚事。
    出门的时候还因为没睡醒有些迷糊,到现在彻底清醒了,不得不回想起昨夜,裴英像不知道累似的一直缠着她要,她感觉自己要死了。
    刚开始像是喝了一杯淡淡的蜂蜜水,紧接着越来越甜,味道越发浓稠,然后把她自己给弄迷糊了。
    现在坐在马车里,身子只有一些微不可察的酸痛,身上没有很难受的地方。果然如他所言,学得不错。
    经此一事,她对从前那些事的阴影也小了一些,可以就仅此而已。日后还是不能让他太放肆,再这么下去,她不就成了一个只会风花雪月的公主了?
    时刻警惕,谁都别想拦着她完成自己的伟大事业。
    马车在公主府门前停下,外头传来小燕的声音,公主,咱们到了。
    玉明熙撩开车帘走下来。
    走进府中,看院子里被打理的干干净净,草木生长茂盛,异议能嗅到花香气,就连角落里摆放的石头都是挂了苔藓的松石,衬得修剪过的松树,颇有一番诗意。
    自从裴英替她管家以来,府上需要玉明熙操心的事少了许多,而且裴英事事按照她的喜好来准备,不管是院子中的花草树木还是吃饭用的瓷器,桌椅摆设,甚至连她洗澡时用的花油都是他亲自去挑选了之后让人去采买的。
    如果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正常人,这样事事细心,的确是个做帝王的材料,可惜了他脑筋不太正常,做不了皇帝,就只能屈居在她的府里做个男主人。
    玉明熙知道自己需要裴英在身边,现在是太平盛世,南北和西面都没有大的战事,她才得空整治朝堂上下。
    但是和平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公主、商贸还是战争,迟早有一天,平衡被打破,陷入大的战乱,就需要一个武德充沛的人来做她的左膀右臂。
    她精通政事,可在军事上却不比裴英有天赋,从前她也想过重用薛家,可如今一个家里出了兵部尚书、城北军统帅还有一个在外的将军,属实有些位高权重了。
    一个合格的掌权者不单要任用贤才,更要平衡权力,绝不可搞出一家独大。
    把薛兰儿召回京城来,是知道她与傅琛互生情愫,一来能成全他们这对有情人,二来也可以稍稍削弱薛家的影响力,以免薛家生出异心。
    思考许多,玉明熙情不自禁的感叹,留下裴英在身边是她做的最对的一个决定。
    许是她进门以后没说话,跟在身边的小燕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问:公主,今天早上我回府里来的时候听说您昨夜召幸了少爷?是真的吗?
    召幸?玉明熙怎么听怎么觉得古怪,你听谁说的?
    大白天的讨论这种话题,小燕虽然已嫁为人妇,可也觉得羞臊,小声道:厨房里的几个丫鬟小声讨论的,我听了几耳朵,她们说满府的人都知道了,昨夜少爷进了您的房间就没出来过。
    啊,哈哈。
    玉明熙尴尬的笑笑,像是犯错被抓的孩童有些不知所措。她是府上的主子,没必要跟底下的丫鬟家丁解释,但小燕是她的心腹,两人之间若是互相有事情瞒着,怕是要损伤了两人之间的感情。
    身后还有四个丫鬟四个护卫跟着,玉明熙摆摆手让他们自行散了去,随即拉着小燕一起走去偏厅。
    两人单独在一起,她才好意思开口,你都嫁人了,这种事应该比我懂得多,就是你情我愿,稀里糊涂的然后就那样了。
    小燕来不及害羞,严肃道:公主,您一开始把他买下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不是好人,您真的要跟他在一起吗?
    可是我还挺喜欢他的,而且玉明熙指着窗外的庭院给她看,他能帮我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替我省了不少心,日后外头若是有战事,他也定然能帮上我。
    于公于私,和他在一起都是好事。
    小燕却替她担心:公主您脾气太好了,少爷他又是个见缝插针的性子,不管他提什么要求,只要撒娇卖乖装装可怜,您就什么都答应,这样怎么能成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小燕这么说了,玉明熙才发现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好看的眉眼陷入深思,玉明熙轻声道:你说的对,这的确是个问题,我得跟他好好说说。
    说完话后,肚子也饿了。起了个大早去上早朝,眼下日头都起来了,两人从前厅出来走去后院。
    刚走进院子里没几步,就看到不远处有人向他们走过来,一身蓝衣的青年精神奕奕,见了她回来,双手背在身后,嘴角勾起微笑,姐姐,早饭已经备好了。
    嗯,正巧我也饿了,去吃饭。玉明熙说着走到前面去。
    身后的人跟上来与她并肩而行,手掌垂在身侧,手指勾搭她的手背,三两下握到手里。
    被他牵了手去,玉明熙愣愣的抬起手来,瞧见他的手指就像是肆意生长的藤蔓将她的十指缠绕在手中,她手背上还留着淡淡的红痕,也是他的杰作。
    我自己走。她不自在的把手指抽出来,故意离他远了一些。
    突然的疏远让裴英有些不解,但他并没有失落,继续贴过去,伸手揽住她的腰,若无其事地对她说:方才英国公和沛国公家的人送来了补品,说是听闻你身子不舒服,特意送来给你补补身体。
    昨日她在宫里召见了太医,传了些风声出来。很快就有人来送东西。
    能吃就吃了,不能吃就放去仓库吧。也要准备回礼给他们,不好,因为这点小病欠了人家人情。玉明熙淡淡说着,伸手把他搂在自己腰上的手扒了下来,摆明了是不想给他碰。
    裴英再硬贴上去就是不识趣了,他跟在她身边,关心道:姐姐今天走的早,身子可有哪里不舒服?
    没有。玉明熙自顾自往前走,努力不让自己去想昨夜的事。
    听罢,裴英放心的舒一口气,没有就好,我还怕自己没有分寸累着姐姐了。
    青年如释重负的语气让玉明熙格外不爽,她原本的作息那么规律,早睡早起,还能在睡前看半本书,但这一切都被裴英给搅乱了,书也没时间看,给他折腾的睡都睡不踏实,今天上早朝还差点迟到了。
    她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好名声,可不能毁在他手上。
    玉明熙在前面站定,转过头来幽怨的看着他,想出口训他两句,又碍于小燕在场,把话憋了回去。
    走上后厅,桌子上是刚准备好的早饭,粟米粥还热着,玉明熙坐在椅子上安安静静的吃饭,身边的裴英一边吃着一边看她,时不时也说一些府里的事。
    自从他搬到公主府里后很少出去见人,却也不是完全不出门,时常去城北军营里找薛庭切磋武艺兵法,也会去马场骑马,偶尔还去傅家寻傅琛吃几盏茶。
    他朋友不多,唯一的兴趣就是看书和习武,现在又多了一项,打理他与玉明熙的家。
    看玉明熙差不多吃饱了,裴英对一边的女使招招手,那女使便带着几个人抱了一个大箱子过来。沉重的木箱放在地上,方方正正,瞧着有些年头,大小足以放下一个人。
    玉明熙看过去,想起来这个箱子她曾经见过,是在玉门军营时,藏在裴英床底下的大箱子。
    前些日子我闲来无事,把这些东西整理了出来,现在拿给你。裴英说着,拿出钥匙去把箱子打开,从里头抱了好几摞房契地契出来。
    这些都是什么?玉明熙咽下最后一个酒酿圆子,看着他抱出来的纸张。
    裴英在她身边坐下,是我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钱财,我孤身一人也花不了这万贯家产,日后便都交给姐姐了。
    玉明熙惊诧着随手翻了几张,京郊百亩良田,京中铺子,盐庄数不胜数。
    这其中有裴英在边关为将时积累下来的家底,也有他被封为王爷后的赏赐,剩下一大半就是他身为太上皇所拥有的财产,只这些财产,足以买下小半个京城。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玉明熙看着这么多财产,不在意道:这是你的产业,你留着自己打理吧,按时交税就成。
    这么多的产业光是打理就需要不少人手,每年交的税少说也有几十万两白银。玉明熙自己管家的时候就是因为无心打理这么多产业,所以才将广阳府的一些产业给变卖了。
    裴英又道:我知道姐姐对这些身外之物不感兴趣,今日拿给你过过眼,日后成了亲,便是我们两个人家业。
    在自家府上,说话毫无遮拦。
    玉明熙懒得同他计较,吃好了饭便站起身来准备离开,刚走出一步,外头的阳光照在木箱里,里头亮闪闪的反光照在玉明熙眼睛上,让她不自觉转过头去看了一眼。
    箱子里除了这些契书,还有几块很大的宝石,玉明熙的视线落在自己手腕上,终于明白了质地这样好的粉宝石是从哪儿来的。
    宝石上头还有几个盒子,她拿起来打开,是几支泛旧的簪子,还有项链和干枯的花。
    旧物被翻出来,裴英不好意思的走到她面前把东西挨个收起来,这些不值钱,姐姐别看了。
    既然不值钱,那你藏起来做什么?玉明熙拈着那质地轻巧的银簪,一摸就是个便宜货,但样式并不难看。
    裴英红着脸低下头来,我当初离京两年,偶尔瞧见觉得适合姐姐,便买了下来,不成想越攒越多,见不到姐姐,对着簪子想想也是好的。
    十五岁的少年竟然有这么多心思玉明熙不知道是夸他早熟还是该骂他不务正业。
    既然是送给我的,那我就收了。玉明熙唤小燕过来,把这些装在盒子里的首饰都递给她,帮我拿去卧房。
    闻言,裴英着急起来,姐姐,这些不值钱,你想要,我再给你买更好的。
    玉明熙转过脸来看他,粉中透红的小脸露出让人心动的笑意,明亮的眼眸闪着光彩,银子买不来你的心意,而且这些首饰都很好看,你眼光不错。
    裴英一时哽咽,少年时不便言说的情愫被她看在眼中,能得她一句肯定,自己就是死也甘愿了。
    收了礼物后,玉明熙走去书房批奏折,瞧着裴英没跟上来,她总算松了口气。
    坐在书房里安安静静的批阅奏折,除了小燕偶尔进来为她端茶,书房中空无一人。半开的窗外照进明媚的阳光,坐在地上落下一块明亮的光辉。
    书房里收录着她这许多年攒下来的书籍,有市面上就能买得到的普通书本,也有一些罕见的孤本,是林枫眠送的。
    这几日没有再收到通南府递上来的折子,此刻林枫眠应该正与南疆使者一同在上京的路上,若要再见,至少还要一个月的路程。
    在他没回来之前,她还不能成亲。
    林枫眠为她做了太多,玉明熙将他看作自己的亲人,婚姻大事自然也要得到他的认可。
    堆了小半桌的折子费了她不少时间,因为早饭吃的晚,到了中午也没觉得饿,玉明熙捏着毛笔认真思考,直到看完了最后一本折子,才发现外头太阳已经升到正当中了。
    看了两个时辰的奏折,玉明熙从书案后站起来,直觉得腰酸背疼。
    她在书架面前走走,挑了两本书出来,站在书架前就看了起来。
    过一会儿,小燕从外头走进来禀报说:公主,敬王爷府上举办了诗会,就在今晚,邀请您去参加。
    大晚上的办什么诗会?玉明熙专心看书,头都没抬一下。
    小燕回道:说是夏日赏月。
    今夜是满月,诗会饮酒赏月,的确别有一番风趣。
    玉明熙虽然觉得有趣,但还是摆摆手,你帮我回绝了他吧,我可没那么多闲情逸致陪他们喝酒吟诗。
    奴婢遵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