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和闺蜜一起穿越了[七零] > 和闺蜜一起穿越了[七零]
错误举报

免费阅读-笔趣阁(85)

    不过好在他们能时不时回家了,虽然有时候晚归早出。
    不过后面的那些就不是江秋月和杨双双她们可以知道了的,她们也就没问,依旧保持着之前的生活节奏。
    这几个月来,随着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的召开,高考要恢复的风声越传越烈了,就连学校那边也开始主抓那些应届生的学习,也有不少很早毕业了的见状羡慕,觉得他们生的早了,没能赶得上高考恢复的时候。
    刘校长知道的消息多,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但也让那些想参加高考的都重新进了学校,安排了学籍。
    不过有些人如今正在厂子里上班,又舍不得这份工资,两头为难。
    杨双双见状就帮着在厂子里组了个学习小组,让他们没事儿的时候互相帮忙,又和刘校长商量了,每周请老师过来帮忙补几节课。
    眨眼时间就到了九月中旬,许从周他们总算理清了之前陈瑞昌那边所有的问题,可以回家休息了。
    与此同时,他们还带来了一个消息,他们的调令下来了,下个月就要走。
    江秋月讶异道:怎么这么快,你们不是刚处理完陈瑞昌的事情吗?
    杨双双也跟着点头,她也还没想好到底要怎么处理厂子里面的事儿呢。
    许从周就说:其实调令更早就该下来了,只是那时候我们正好被陈瑞昌的事情绊住了脚,不好再转手给其他人,这才等到了现在。
    江秋月就说:那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要收拾东西走了?
    许从周点头,是这样。
    杨双双叹气,那我明天就去找司令他们谈厂子的事。
    江秋月说:我也跟着你一起去,小药厂那边也有些事情要交代一下。
    结果不等江秋月和杨双双第二天过去找司令他们,他们当天晚上下班后就过来了。
    当初他们搞上交一事的时候,除了暴露那些先进的武器以外,也就漏了几次将来会发生的一些灾难,对于时事方面半点都没敢提。
    杨双双自然不能和司令他们讲明年改革开放,随后市场一天一个样,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的国内的企业被国外的资本直接压垮,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沦为了代加工厂和国外资本搂钱的地方。
    她更不能说她担心眼下的这两个小厂子在将来坚持不了多久就要倒闭,只能先和司令他们商量了厂子的交接问题,最终确定还是交给后勤的同志来管理,顺便继续延用她之前制定的那些规章制度。
    不过杨双双还是忍不住提醒了司令他们日后要注意招一些有技术的人员,或者要自己主动培养这类的员工,其他的,她暂时也没有办法。
    江秋月也跟着安排了一下小药厂那边的事,接着和杨双双一起连续做了几天的交接工作。
    九月二十八的时候,陈瑞昌他们一干人等的审判结果下来了。
    以陈瑞昌为首的一些头目被判决执行死刑,其他的人也都根据罪行不等分别判了不同的年限。
    就连陈幼生也没能逃过无期徒刑。
    唯独陈瑶瑶被陈瑞昌保了下来。
    一是陈瑶瑶这些年虽然养尊处优、高高在上,但除了当初为了嫁给孟东河而算计她妹妹那件事以及她推段明玉这两件事之外,她实际上还真没有干过太多害人的事儿,。
    这两件事也都不足以判她很久,前者她是导火索,但没真正动手,后者还真没人看见,更别说去作证了。
    加上陈瑞昌当时一副咬死了要保陈瑶瑶的模样,孟东河自己作主答应了他的交换条件,这才换得了他的松口。
    不过陈瑶瑶还是要坐两年牢。
    他和孟东河纠缠了几年的婚姻也终于解除了。
    还有一件事就是孟东河审讯的时候打人这件事也被处罚了,就连许从周和闫胜利这两个故意放纵的也写了检讨。
    但孟东河的处罚很有意思,让他暂停目前的工作好好反省,但私底下人家已经开始准备复习,参加高考了。
    他甚至还来找许从周给自己划了学习的重点,没事儿的时候就去学校听课。
    如果说许从周和闫胜利是目前他们这个年龄段里的领头羊的话,那孟东河也比他们差不了多少,一旦许从周他们离开,孟东河立马就能得到更大的重用,他再到军校学习几年,未来肯定青云直上。
    不过江秋月好奇的是,孟东河都是营长了,没必要参加高考了吧,直接推荐他去进修不就好了吗??
    许从周就说:他这次多少算是被牵连了,推荐肯定不行,不过他参加高考肯定没问题,等他从军校毕业,现在的事早就过去了,他也能更进一步。
    家里的东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孩子们学习的事情也已经处理好了,到了江秋月他们要走的时候。
    陈红缨和江秋月他们相处几年,这个时候尤其不舍得,过来送他们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的。
    江秋月和杨双双就安慰她好好复习,将来首都见,陈红缨的心情才算好一点。
    家里面的几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小伙伴,骤然离开,也纷纷不舍,和小伙伴们同样依依惜别。
    江秋月和杨双双也收到了很多人送来的东西,不收都不行,最终将他们原本已经很庞大的行李再次加码了不少。
    一直到上了火车后,几个孩子还有些情绪低落。
    许斯颐靠在江秋月的身边问许从周,爸爸,我们以后就不回来了吗?
    许从周点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不会回来了。
    许斯颐闷闷不乐地哦了一声,就连一向活泼的乘希和朝希也跟着叹气道:那我以后想他们了怎么办啊?
    你们走的时候不是留了联系方式吗,等咱们安定下来了,你就给他们写信不就好了,等将来你再大一点,你要是想见他们,就坐车过来找他们。杨双双就说。
    乘希和朝希忍不住挠了挠头皮,还能过来找他们,我怎么没想到呢!
    许斯颐也跟着眼睛一亮,仰头看向江秋月问道:妈妈?
    江秋月点头,可以。
    许斯颐一下子又笑了起来。
    伴随着火车哐当哐当的动静,他们从四季如春的南川缓缓走到了春秋短,夏冬长的首都。
    这或许也是他们将来一辈子都要生活的地方了。
    许长盛早就派人来接他们了。
    原本杨双双以为来人会直接把他们先带到给他们分的房子那里,却没想到直接把他们拉到了周碧云家里。
    因为人多,周碧云这次没有去火车站接他们,倒是早就等在了家门口。
    见到车子过来停下,周碧云立马就迎了上来,笑着说:可算是来了,给我急的呀,路上怎么样,都还好吧?
    江秋月先是和周碧云打了声招呼,才说:我们很好。
    许斯颐也下来了,叫了声奶奶。
    周碧云连忙把许斯颐搂在怀里,这才看向杨双双和闫胜利说:你们别见怪啊,是我让他们直接把你们给拉过来的,你们分的那处房子我去看过了,里面空荡荡的,目前什么也没有,想要装好可得一段时间呢,最近你们就先在我家住着吧。
    杨双双就说:那多不好意思啊,我们家这么多人呢。
    这有什么啊,我今年也差不多要退休了,现在在家也没什么事儿,一个人我还觉得寂寞呢,要是有人能陪着我,我不知道多高兴呢。周碧云又说:再说你和秋月你们俩不是说还要参加高考吗,这俩又都是军人,工作性质特殊,过两天就走了,也帮不了你们,你们又要照顾孩子,又要成天收拾家里,还要准备复习参加高考,哪有那么多富裕的时间,先在这里住着,好歹等你们安心参加完高考再说。
    杨双双倒是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她要是和一个人关系好,也不是多见外的性子。
    且周碧云说的也对。
    既然已经来了大城市,那家里面的装修肯定要稍微花点心思,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了。
    只是这和过年那次不一样,她也不能一个人作主,就看了闫胜利一眼,你觉得呢?
    闫胜利回来后的这段时间没少看见杨双双白天工作,晚上还要抽空看书的身影。
    他本来也觉得杨双双那样属实太忙,现在搬家后又要她在家忙里忙外,还是会耽误她学习的时间,倒不如留下来。
    闫胜利就说:也可以。
    杨双双跟着点头,行吧,那这段时间就要麻烦你们了。
    周碧云就赶紧道:又瞎客气,赶紧进来吧,别堵着门口了,先搬东西。
    说完了,周碧云又去看美希他们姐弟三个,然后拉着他们三个和许斯颐一起往屋里走,边走还边和几个孩子说话。
    江秋月和杨双双原本想一起帮着收拾行李,但是被许从周和闫胜利赶走了。
    暂时休息了一晚上上,两家人又先去看了一下部队给安排的房子,顺便观察了一下周边的环境。
    周碧云也跟着他们一起,就说:你们许首长给安排的,过年那段时间双双你们不是说想在首都买房子吗,现在房子不好买,但给你们安排一个合适的还是可以的。这边也是家属区,边上就是子弟学校,孩子们到时候直接转学进去就可以了,这附近也有大学,坐地铁也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等,很方便。
    那倒是免了杨双双之前的担忧,她也松了口气。
    接下来又给四个孩子办了转学的事,许从周和闫胜利也离开了,不知道这次又要钻哪边的深山老林,估计短时间是回来不来了。
    十月十二这一天,高考恢复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从首都开始往各地传播。
    这一天开始,电视上、广播里、报纸上,大街小巷,口口相传的几乎都是恢复高考的事情。
    江秋月又给江立业打了电话,确认他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劝他继续好好看书,江立业也很激动,答应肯定努力。
    杨双双也给陈红缨打了个电话。
    又过了一段时间,市面上出现了高考复习的书。
    江秋月和杨双双分别多买了几本,给江立业还有陈红缨以及家属区的其他人寄了过去。
    没多久,她们也收到了陈红缨的回信。
    信里面除了说已经收到书之外,还讲了陈瑞昌一家的后续。
    前段时间,陈瑞昌那些人被执行死刑了。
    据说当天法场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纷纷对那个场面拍手叫好。
    第54章 变换 不敢认了
    陈瑞昌等人被执行死刑的那天, 去看热闹的人很多。
    孟东河、王文淑、段明玉等一众人及其家人也都过去看了。
    王文淑是因为哥哥牺牲的事情间接恨上陈瑶瑶一家的,如今他们罪有应得,王文淑看过之后回去就狠狠痛哭一场, 还病了几天。
    与此同时,有关于裁撤部分不必要或者已经不符合当下国情,过于臃肿且支出较大的部门或者机构的人员的条文也下发到了各级单位。
    不限政府部门还是部队,都收到了这一决定。
    其中, 文工团也在列。
    当下的文工团除了有很多正式编制的员工外,还有很多都是业余的,但他们拿的工资都差不多, 每年都会产生很大一笔支出, 给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也是这次重点被关照的部门。
    尤其提点了他们要精简再精简,搭建综合性的团队,重视一专多能的培养等等。
    几乎所有业余的员工都是第一批被裁撤的,随后又开始了一些在编但是不必要的岗位人员。
    不过这批人会看情况调到一些缺人的岗位上去。
    王文淑是在编员工,但因为她本人的条件并不是特别好, 也比不上陈红缨这种自带天赋且又努力的,也成了被调岗的那一批。
    最早听到的小道消息成了现实,王文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乍一接到调令的那一刻, 她还是忍不住难过了起来。
    部队里有女兵的建制很少, 除了文工团这一光鲜亮丽的之外, 也就剩下话务员、卫生员、炊事员、饲养员这些岗位。
    当然也有女民兵,但和她们不是一个性质的。
    王文淑不想去当炊事员、饲养员,也干不好这样的活,话务员目前也不缺, 只有卫生员这个岗位了。
    但卫生员平时在医院无事,可战时要上战场的。
    不说王文淑愿不愿意答应,她家人第一个都不愿意了。
    王文淑的哥哥已经牺牲了,这边临近边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打仗,万一王文淑再出事了,可怎么办?
    事情有些僵持,加上王文淑的年纪也大了,家里人这两年也开始给她寻摸对象,如今倒是找了个不错的。
    且陈瑞昌的事情一出,如今连累了不少人被拉下马,也空出了不少的岗位,要是想想办法,加上他们还是烈士家属,未尝不能在地方上给王文淑弄一个工作名额。
    王文淑几经思量,又在回家相亲后,决定听家里人的话,选择回家结婚。
    且她的工作也已经安排好了,百货商场的销售员。
    陈红缨对王文淑这样的选择有些可惜。
    她倒不是觉得王文淑一定要留在部队或者不应该结婚,但明明还有考大学这么好的一条通天大道,她不明白王文淑为什么不选。
    陈红缨和她一个屋里住了这么多年,感情很深,忍不住又劝她道:你为什么试着参加一下高考呢?
    王文淑停下收拾衣裳,坐在床上看着陈红缨说:我和你不一样,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就想过好现在的日子就行了。都说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这几个是金饭碗,我如今也是端着金饭碗的人了,这可比铁饭碗还要稳当,也比我去当卫生员轻松。
    陈红缨和江秋月聊过,知道将来国家的经济腾飞,如今看着光鲜亮丽的职业很快就会被淘汰掉。
    但这些不能和王文淑说。
    可她还是想要劝一劝王文淑,想了想又说:可你要是上了大学,毕业后直接就分配到更好的单位,不比售货员更好吗?
    王文淑摇摇头,我可不像你,我们俩虽然差不多大,但我学不进去了,我肯定考不上的,就不想这些对我来说不实际的了。
    陈红缨抿了抿唇,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王文淑笑了一下,走过来在陈红缨的身边坐下,搭着她的肩膀说: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我真的不想考,我也考不上,你就不用替我担心了,我那个对象家里条件不错,他本人的工作也可以,我们俩都端着国家的铁饭碗,以后的日子舒服着呢!
    陈红缨低低地叹了口气,握住了王文淑的手。
    王文淑走后,团里的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离开了不少,以往总是热热闹闹的文工团瞬间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有时候在路上走半天都见不到一个人。
    以往明明在宿舍都还觉得吵的。
    团里的领导都知道陈红缨如今要考大学,加上最近忙着整修的事情也没空搞什么排练,也就没人来打扰她。
    不过陈红缨还是给江秋月和杨双双写了封信,信里面说了这件事,觉得王文淑可惜了。
    江秋月和杨双双对此不做评价。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走对了,那就是阳光坦途,鲜花大道,走错了,要么被扎的满身是血冲出来,要么掉头重新开始。
    高考恢复的消息一传出来后,她们就觉得日子好像过得特别的快。
    最近周碧云承接了几个孩子的事情,让她们全身心放在高考上面,就连每逢江秋月过来必然找她的林院长都难得没过来打扰她。
    时间转眼就跨进了十二月,离考试的时间一天天接近了。
    杨双双竟然罕见地紧张了起来。
    也不是第一次参加高考了,想当初我也没有现在这么紧张,你说我是怎么了?她靠在江秋月的身上长吁短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