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 > 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
错误举报

西瓜妖精-格格党(45)

    好吃?还是难吃?
    食客:那饭菜名儿是和柳记一样,食材也差不多,味道却天差地别,比如青菜豆腐,豆腐是嫩的,却不是触之可破,而是一夹就碎稀稀。
    葱油烧鸡,碟子只有一点子油,就是盐和酱油都几不可见,吃着几乎没有什么味道。
    柳暄红顿时勾勒出一家普通小饭馆的模样,许是店家资金不足,还是平时里给家人做饭的节俭思维,饭馆舍不得放油盐,虽是想模仿她们柳记,却只得到食客们难吃的评价。
    柳暄红放心了。
    这么一家小家子气鼠目寸光的饭馆,还不是她们柳记的对手。
    果然,到了下午,柳记的生意就恢复往常的火爆,甚至更红火。
    有些是老食客。
    他们白天原本不打算下馆子,结果被卢记的便宜诱、惑了,吃了一顿没滋没味的饭菜,回柳记品尝美食来了。
    平时里吃多了柳记,他们嘴巴也渐渐挑剔起来,甚至觉得柳记的吃食也平常了,想着去别家换换口味,得了,还不如不吃!
    吃了别家后他们是发现,柳记是真的好,便宜实惠又色香味俱全。
    路边的小饭馆不能比!
    有些则是新人,因为卢记相遇,默默吐槽后被食客们安利柳记过来的。
    晚上一盘算,柳记挣了九百,堪比周末流量了!
    杜婶子高兴得眉开眼笑。
    我看这新开的卢记,不像是为自己开的,倒是像给咱们拉客来了。
    因为卢记的难吃,倒衬得柳记的生意愈发好了,可谓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街尾的卢记,小门一关,不到十平米的小门面顿时陷入一片漆黑。
    借着窗柩透入的黄昏,能清楚地看到,两个女人,一老一少,在窗下的小木桌数钱。
    一毛,两毛,三毛。
    年轻的女声偏尖锐。
    若是柳暄红在此,定会认出,这卢记的年轻姑娘,真是卢香梅的侄女,卢琳。
    卢琳自打从国营饭店失业,找工作不顺利,她请姑妈去柳记说和,却一而再再而三被拒绝,长期的失业压力和柳记的拒绝,让她心生怨气,因此那天在柳暄红家门,她才没忍住出声挑唆引诱。
    然而没想到,那么巧,柳暄红正好回来了。
    她知道姑妈卢香梅的想法,想让柳暄红请她做工,可是她背后说人被她瞧见了,以己度人,这柳记定然不会招她。
    后续也果然如她所料,她姑妈被拒绝了。
    姑妈临走前很抱歉,劝她尽快找新工作,卢琳很难过。
    甭管她姑妈在外人眼里如何,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关心她,但是卢香梅对她是真的好,想着法儿为她介绍工作。
    卢琳让她姑妈放心走,她已经有了新的挣钱法子。
    那就是回家劝父母开一家柳记。
    柳暄红不请她,她就自己干!
    还要和她同一天街抢生意!
    卢香梅不是盲目开店的,她分析了柳记的成功原因。
    得出了几个结论。
    一是以前吃饭只能去国营饭店,还要粮票,价格死贵,食客体验不好。
    二是柳记卖吃食是个新鲜体验,作为松山县的第一家饭馆,有天然的优势。
    三是柳记饭菜实惠便宜。
    卢琳想统共不就是卖些家常饭菜,柳记能做,她为何做不得。
    而且她比当初的柳暄红有经验多了。
    她在点心铺子当了几年的售货员,还在国营饭店当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员,如何经营一家饭馆,她经验丰富!
    而且开饭馆,她们也不需投资什么,她们家大伯在柳记的街上就有一家房子,大伯一家四年前搬去省城,好几年没回来过,她们可以把大伯家一楼稍微改一下,收拾成一个小门面,铺子的事儿就解决了。
    她自己还有五十块存款,她姑妈给她塞了一张大团结。
    合起来,她有六十块。
    卢琳把话和父母一说,她自己出资收拾屋子,父母则出三十块去菜市场买菜,她娘去当大厨,她去跑大堂,卢家同意了。
    闺女好不容易能有个工作,卢家举手赞同。
    卢母本就是个没有工作的闲人,去帮女儿还能省了大厨的工钱,再合适不过了。
    母女俩兴致勃勃开业了,可是这晚上一算账,卢母眉毛皱得紧紧的。
    闺女,不对啊,咱今天是不是亏了?
    卢母买菜花了三十七块,但是这匣子里,却只有二十。
    卢母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了。
    卢琳却兴致勃勃:娘,咱们有些食材没做完,而且我们卖的便宜,比隔壁柳记便宜了一半,这当然是要亏本啦。
    卢母:亏钱?那还卖钱!闺女,咱要不收拾收拾甭干了吧。回去相亲,那金家小子爹可说了,你要是嫁进去,他立刻给你在供销社找份工作。
    卢琳撇撇嘴。
    金家说的好听,可是他家儿子是个不学无术的流氓,那就是个火坑,谁嫁谁倒霉,她才不去。
    娘,您放心,这打折也就今天一天,明儿咱就涨价,不过还是要比柳记便宜一点,咱要少挣些。
    卢琳对自己的饭馆也是有点数的,她这是新饭馆,环境上肯定比不上柳记,那就在价格上降些好了。
    不过第二天,卢记的生意却要比第一天还要差!
    食客们本来就是被比柳记便宜一半的巨大优惠吸引进来结果结账时却被告知,那是昨天的活动,今天只便宜一点点,深觉被骗,挥袖子骂骂咧咧再也不来了。
    其他人一看优惠没了,饭菜也没柳记好吃,溜的更快了。
    卢记第二天只进账了十块。
    卢琳安慰自己,这都是必要的过程,而且一天十块也不多,是一个工人一半工资了。
    不过卢母却没了信心,因为就算今天进账的十块加上昨日的二十,只有三十块,还是亏了买菜钱!
    正好卢琳也听食客们抱怨她做饭没味道,舍不得放油盐,干脆喊了她爹过来。
    但是卢父又太舍得,做的齁咸,饭馆的生意更差了。
    卢琳折腾了一周,算下来,竟然没挣钱,还亏了自己的五十块!
    卢琳望着自己空荡荡的饭馆,不明白,怎么柳记成功了,自己却失败了?
    但是她实在不甘心,不甘心承认自己的失败。
    某个白天,柳暄红在饭馆侃大山,有食客惊讶道:卢记出事了!金家小子吃了进了医院!
    柳暄红倒不惊讶,卢记一直和她们打价格战,比不过好吃就比便宜 ,可是便宜哪是那么容易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
    卢记没有门路,想要降价,自然什么都顾不上了,卢记的食材估计都是放了好久的烂肉。
    柳暄红没猜错,卢记的生意不好,卢琳就一味地在食材上节省,从去菜市买新鲜的食材,到买人家挑剩不要的,破烂的,再到放了了好多天也舍不得丢掉的臭肉。
    卢琳想,这些穷人一辈子也吃不上几回肉,什么烂菜没吃过,就是臭肉也是吃的,她放心的很。
    然而没想到她娘对她和金家的婚事没死心,介绍了金家小子过来。
    金家小子为了心爱的女人特意隐瞒了身份,没吭声,像普通食客在卢记吃饭。
    结果打小娇生惯养精心养大的金家小子悲剧了。
    第52章 肉片炒菜花
    卢记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儿, 在松山县涌起了一股小风波。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没想到卢记竟是这么黑心的, 烂肉烂菜也敢卖给人家吃。
    有人说, 你看卢记卖那么便宜。
    一份肉片炒菜花,柳记卖五毛,卢记卖二毛。
    柳记本就以便宜实惠著称, 她还活生生降了一半价钱,那能吃吗?
    出事儿是贪小便宜的人活该。
    也有人说卢记就是黑心肠,卖不了那么便宜就老老实实光明正大地挣钱,做的好就算是和柳记卖一个价也是有人吃的。
    那味道和柳记能一样吗?
    也是,还是柳记实惠又好吃。
    说来说去,最后结论都是, 还是柳记好。
    柳记的厨房是装的透明玻璃,陆师傅在里面炒菜, 大堂的客人瞧得一清二楚。
    早上来得早, 还能撞见来送菜的小宋哥, 那蔬菜水灵灵, 一看就是天没亮就摘的, 蔬菜叶子还沾着露水呢。
    那肉也是当天杀,当天吃, 有些吃不完的, 能放第二天就放,不能放的就让员工拿回家煮了吃。
    你咋知道?
    下班的时候瞧见的。
    不过柳记很少有食材留过夜, 没冰箱, 柳暄红不敢放在厨房引老鼠。
    这次卢记食品中毒事件, 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柳记遇上了几次上头人下来查卫生状况。
    好几家因为柳记和卢记而跟风开起的餐饮店也管理地更加严格, 没有经营许可证的铺子全关了。
    柳暄红还被叫去开了个关于食品安全的小会儿。
    会议主题是倡导大家文明经营, 卫生经营,其中以柳记为例子,表扬了柳记的卫生状况和透明开放的厨房。
    当初建这个厨房时,陆师傅还差点撂挑子不干了。
    老一辈的手艺人,都把手艺捂得紧紧的,哪能在大庭广众下天天让人参观的。
    不过柳暄红说这是为了监督管理,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卫生着想,陆师傅接受了。
    横竖他藏六分露三分就是了。
    但是真装了后,其实少有人特意探头去看的,大家不过是扫一眼过去,没发现不妥的,就扭头和朋友谈天说话了。
    过了段时间,柳暄红听闻金家小子运气不错,治好出院了,卢琳接她的,离谱的是,她不是作为卢记老板,而是金家小子的对象。
    杜婶子:听说那小子本来就瞧中了她,不过卢琳不肯,这下害了人家,她舍不得赔钱和坐牢,就干脆和他一块了。
    不过当初同意她们的金家父母不乐意了。
    有这么位黑心肠的媳妇,谁乐意啊。
    然而人家小伙子就喜欢,出院就去了县政府大楼,非要说自己不追究,消案子。
    别人能怎么办呢,只能象征性地罚了卢琳一点款。
    饶是如此,卢琳赚的钱也全赔了进去。
    柳暄红再次看到她,是在供销社里。
    卢琳负责卖儿童衣裳。
    金家父亲是供销社的主任,卢琳本是想去卖点心,和她在点心铺子时一样,守着柜台清闲地很。
    但是她毕竟有前科,供销社的人全不放心,卢琳只好跑来卖衣裳。
    衣裳是厂子做好的成品,也不怕她偷奸耍滑。
    有了份正经工作,卢琳面色红润,春风得意,像所有供销社的售货员一样高高的昂着头,拿鼻孔看人。
    全然走出了卢记的事件。
    柳暄红想,有些人,也许就那么没心没肺,事儿不关乎自己,就全当没发生了。
    只是不知她午夜梦回,有没有一丝愧疚。
    十一月里,这本该是农闲窝在家里等待凛冬到来的时节,因柳暄红在小宋村建厂子,小宋村陷入了忙碌的喜悦中。
    每天清晨,女人们吃过早饭,便穿着齐整的衣裳,和其他媳妇相约说说笑笑踏进柳记食品厂。
    在叶子枯黄的桂花树道上,外村的女人们也挎着篮子,拎着晌午的饭食,脚步踢得飞快赶往食品厂,生怕一个耽搁,迟到丢了工作。
    柳暄红给食品厂的员工待遇不错,因为是正式职工,每人二十五块钱一月,等到明年,熟练工和小组长都涨三十块钱一月。
    附近的女人们都很珍惜这份工作,工钱高,还在家门口,当初报名时可是打败了许多人才抢来的!
    要是丢了,回家得被家人骂个狗血淋头。
    一进厂子,在车间前,所有人得先换上白色的工作服,戴上帽子口罩。
    食品厂虽说是厂子,但其实还处于手工阶段,所有人都得格外注意卫生习惯。
    厂子开工走上正轨后,柳暄红每周三周五来视察一圈,就回去了。
    倒不是她不肯在食品厂里费功夫,而是请了位副厂长管理着,又有宋万水和宋莞平在,她作为大老板能松快些。
    这位姓张的汉子是她们买设备的那家食品厂的副厂长,厂子效益不好,管理层出现分歧,这位副厂长则是个被排挤的实干派,被柳暄红毫不客气撬了墙角。
    而宋万水,本就是她的人,安排进厂子也是干采购的事儿。
    至于宋莞平,因为替柳暄红管了招聘这事儿,被柳暄红挖过来的。
    反正她就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只听说村支书和书记不能去干别的,没听说村里妇女主任也不能打工兼职的。
    横竖都是在小宋村。
    村里的干部也是晓得宋莞平的情况,她一个寡妇,没儿没女,只是一个小小的妇女主任,这村子的妇女主任也不是脱产干部,还要日日下地劳动,纵使有村子帮扶日子也是过的可怜。
    不如进了食品厂,往后攒些钱养老还能在食品厂里领退休金。
    宋莞平在行政部,就在老屋隔壁的一个小砖房里办公,算是他们食品厂的办公室。
    还没进屋,她就被几个女人围了起来。
    宋主任,您得管管我们啊!
    周翠芬是柳老板的娘,她当初可是答应过我们的。
    这些人,都是听了柳暄红招工,而去给她娘家送礼的人。
    周老太太找不到柳暄红,宋莞平又不认她,她之前夸了海口应承下的招工名额就是一纸空文,她急的上火燎泡,然而没辙呀,只能一拖再拖。
    等到食品厂开工,别人家媳妇闺女上班了,事儿瞒不住了。
    柳家村的人闹哄哄找周老太太要说法,把之前送的礼都搬回去了。
    有的脾气爆的,还趁机把柳家砸了,直把周老太太气的够呛。
    但是砸了柳家她们也不甘心,这几天就常围着厂子找宋莞平,撒泼打滚卖惨就要进厂子。
    宋莞平是一个都不想收。
    她当初招人,也是一条村一条村走过公告的,可是柳家村仗着有老太太,不搭理她,她说破了嘴儿也不信,现在后悔了找她有甚用。
    几个女人遭了宋莞平冷脸,垂头丧气地正要回去,却看到一个熟人。
    嘿,那不是柳暄红的三姐,柳眉,她咋就在?
    宋莞平平静地说:人家登记过了。
    说到柳眉,宋莞平就不得不佩服她。
    那天咬牙切齿瞪着自己要报复,结果回头没人搭理,人家又低头回来登记了。
    甭管是不是丢了面子,工作最大。
    宋莞平瞧着她干活利索,和其他人也相处友好,就留了下来了。
    殊不知,柳眉这次进厂是野心勃勃。
    作者有话说:
    关于我周末日万手疼去按摩结果伤上加伤这件事儿QAQ
    第53章 大鸡腿
    寒风肃肃, 刮得人脸生疼。
    从县城回村的马路上,遇上好几个披着黑色老棉袄的庄稼人, 拉着板车, 竹编筐子里蔫了些的蔬菜,和嗷嗷叫唤的鸡鸭。
    这些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纵使天冷, 也舍不得家里待着,自农贸市场开放后,是日日喧闹,车水马龙。
    柳暄红今日要回小宋村,在路上买了两只鸡,一只鸭子和一筐子大白菜萝卜, 喜得老农让儿子拉车去市场,他挑着担子把货送到小宋村。
    厂子没有食堂, 不是本地人的副厂长张文康就住在隔壁, 当初除了老屋, 还买了两间房子, 一间拆了和老屋连在一块, 一间暂时没动,留张文康住着。
    房子有厨舍, 柳暄红把鸡鸭蔬菜带到张文康处, 留着晌午给员工们加菜。
    乡下日子过的苦,有的连吃个窝窝头都是奢侈的, 柳暄红看到过几次她们带的干粮, 就是一小块干瘪的饼子, 或是黑豆高粱稀饭。
    这并不是家里苛刻她们。
    这些姑娘媳妇是现在农闲时顶门户的劳动力, 她们的工资关乎能否过个好年, 自然不会特意苛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