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妖精-格格党(64)
她勾起了兴致,直到开业当天。
柳记大饭店正式开业,忙活得不行,柳暄红就把宋渊的礼物忘了,专心应酬客人。
松山县的人突然发现,那家几经波折,经历了国营大饭店搬迁,贾家大饭店倒闭的柳记大饭店开门营业了。
门前挤满了翘首以盼的食客。
有路人好奇,这怎么又开业了?贾家饭店呢?
你还不知道,贾家饭店倒了!
柳记接手?柳记前几天不是说吃死过人吗?
什么吃死人,都是假的,柳记早就澄清了,那人死的和柳记没关系。
就是,柳记的管理严格现在出了明儿,大家都夸呢,柳记开张,可不得赶着来捧场了。
我听说大厨是柳老板,我馋柳老板的卤味。
柳老板是谁?她的手艺这么好,比的过贾家饭店原来的陆家大厨和袁家酒楼的人?
好不好,你看看不就知道了?
可不,贾家饭店原来的大厨就在柳暄红背后跟着呢,领着一大帮徒弟,那谦逊劲儿,不像对老板,像对师傅。
没办法,两家虽然是正经的御膳传人,但是陆家一直固守本家,柳暄红虽然没有人言传身教,但是她天资聪颖,靠着一本菜谱无师自通。
成年后她又走遍天南海北,遇到美食想要研究就缠着人拜师,精通百家。
开业前柳暄红招人,陆大师为自己的徒弟过来站岗,没想到他自己被柳暄红的技艺折服了。
死皮赖脸缠着留下当了二厨。
把陆杰看的目瞪口呆。
他家叔叔心高气傲,就连自家爷爷也不怕,那天和柳暄红探讨芙蓉鸡片的做法,也不过是惊艳一阵。
现在竟然甘愿伏低做小就为留在柳记大饭店偷师。
陆杰觉得,他得以更高的层面看待好友的厨艺。
精致的雕花木窗,复古桌椅板凳,墙上挂着水墨画,转角缝隙处摆着葱郁青竹,窗沿攀着木香的青绿,让人心旷神怡,进入饭店后,仿佛随着夏日的逐渐逼近愈发炎热的天气也渐渐清爽了起来。
柳记大饭店开业是本县的盛事,贾根民和袁梦昌等人自然不会错过,望着脱胎换骨的大堂,他们暗暗皱眉。
柳记,果然不同反响。
他们这些人曾是饭店的主人,熟客,经历了两次饭店转让,没想到这儿还能变成这个样子。
柳记复古,但又不仅是清雅别致的。
它是悠闲的,自在的。
饭店的后院曾经栽着一颗老槐树,从前和贾家饭店的高档豪华不搭,周艳艳要砍了,但是贾根民觉得长了几百年,砍了可惜,留着没动。
现在老槐树静静地伫立在院子,为大饭店的遮下一片阴凉,翠绿的枝条上挂着淡雅的风铃。
微风拂过,铃铃作响,几个小孩坐在秋千下睁着大大的眼睛,欢喜地拍掌嬉闹。
贾根民从没想过,贾家饭店能变成如今模样。
它老少皆宜,步步精致,能满足上层人士的风雅面子,也能融合邻里乡舍的树下闲谈。
在现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向往国外的高档奢华,或是极端复古的时候。
它是夏日的那抹悠闲清凉。
贾根民觉得,自己输给柳记,输的不冤,有这么一家店,自己也想经常过来吃饭。
而袁梦昌望着这个布置更好,令袁家酒楼危机爆棚的饭店,暗暗咬牙。
环境弄得再好,没有美食又有什么用!
听说柳记就是个柳暄红做主厨,柳暄红就会点小技艺,卤水做的好吃。
他不信她还能撑起大饭店!
至于那碟让他警惕的梅花酥,袁梦昌觉得不可能是柳暄红做的,应该是陆家人的帮忙。
第69章 百合面
没有人在意, 饭店的招牌是柳记私人菜馆,而不是柳记大饭店。
柳暄红站在这间她陌生又熟悉的菜馆, 仿佛回到了现代, 在她上辈子的后几年,功成名就后,她再也不用为财物奔波, 柳暄红寻了个僻静地方开了间私人菜馆,沉迷研究新菜。
那会儿她有钱有闲,孤标傲世,即使是开菜馆也是按着自己的心意来,每天只做两道菜,菜价标的极贵, 如一道当季时蔬,她卖一百八, 菜馆每日只营业俩小时, 过了饭点, 就是权贵要来吃饭, 也不伺候。
谁也没想到, 就是这么个随心所欲高傲狂妄的小菜馆,竟然惹的外界追捧。
人们说她手艺超绝, 不畏权贵, 老板有个性。
富家少爷和千金好奇奔至。
预订的客人络绎不绝,甚至排到了两年后。
柳暄红不知她没了后, 她的食客会不会还惦记着她。
牵挂着未完成的约定。
她深吸一口气, 掀开眼皮, 眸光在错落有致的厨具上流连。
人都说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
她穿越时空, 换了身体,换了环境,唯一还跟在她身上的就是她积累一生的厨艺。
握着锅铲,她就觉得,她是现代的柳暄红,而不是一个穿书人物。
暄红姐,一份四喜丸子汤,一份大酱肘子。
前面传来开张的第一单餐食记票,柳暄红嗯了声,弯下腰,开始忙碌了。
纺织厂,孙坪下了工,打算去找组长请假,他旁边的工友给了他一肘子,笑嘻嘻道:阿坪,你今天不是要去相亲吗?去哪儿吃饭?
孙坪老老实实回答:串串香,金苗喜欢吃串串香,我们约好了的。
竖着耳朵偷听八卦的同事们脚底下拌蒜,差点摔倒。
这处对象约会儿吃串串香,是什么正经约会啊!
怪不得这小子上次相亲黄了。
真是榆木疙瘩!
串串香有什么好吃的,孙坪,你要和人家姑娘吃饭,得去正经地方,这样吧,我给你介绍吧,柳记知道吗?和咱们门口的串串香原来是一个老板,她家新开了饭店,就是原来的贾家饭店,你请金苗儿去那儿吃,保准相亲成功。
孙坪挠挠头:啊?
难道相亲不是看她喜欢什么吗?
金苗喜欢串串香,是孙坪花了大力气打听出来的。
可是看工友们信誓旦旦的模样,孙坪摇摆不定,等见到了俏脸微红的金苗儿,孙坪嘴巴一秃噜,和金苗儿说去柳记新开的饭店吃饭的事儿。
他看到金苗儿皱眉,忙又把工友们说的柳记大饭店是和串串香原来是同一个老板的事儿说了,金苗儿眉头微松。
俩人往柳记饭店走去。
一路上,孙坪惴惴不安。
他忍不住担心,要是工友们说的是假的是怎么办?
柳记他也听说过,是个便宜又好吃的饭馆,孙坪节俭,没舍得花钱去吃过,但是去过的同事们都赞不绝口。
孙坪不怀疑柳记的实力,但是他忧心新店的实力。
就这么提心吊胆,俩人来到了新饭店。
门前挤着很多人,然而并不混乱,两条长长的队伍井然有序。
孙坪一看这宛若长龙的队伍就发怵,期期艾艾道:好多人啊。
金苗儿也是咽了咽口水。
俩人互看一眼,俱不好意思说离开的话。
须臾,一个服务生端着托盘走向他们身边,面带微笑:两位需要酸梅汤吗?免费的哦。
金苗儿和孙坪迷迷糊糊地被塞了一塑料杯酸梅汤,挤在了队伍里。
酸甜可口的酸梅汤消散了一路走来的热气。
俩人咕咚咕咚喝了个精光。
喝了人家的水,不好意思提出走了。
孙坪咬咬牙,拉着金苗儿道:我们就在这儿排队吧。
金苗儿点头。
然后她们发现,别看这队伍挺长的,但是排起来,速度还挺快。
一个接一个,好像前面的人都不用吃饭似的。
好贵啊!吃不起,白排队了。
我以为柳记开的饭店也会是便宜路线,没想到卖这么贵,一份海鲜粥要十五块,一份四喜丸子汤要十八。
太贵了,吃一碗海鲜粥,我能在饭馆吃四菜一汤了。
外面排队的人一听里面的人这么说,纷纷打起了退堂鼓,扯着出来的人问:真的吗?老板真卖这么贵?
嗖的,前面排队的人又刷刷空了好几个。
眼看着离开的人越来越多,孙坪的好不容易放松的心又悬起来了。
他不担心自己的钱包,他只想,这么多人离开,这饭店到底好不好吃呢?
他后悔领着金苗儿来新饭店尝鲜了。
早知是这个情况,他应该等别人吃过后,再和金苗儿去的。
不过后悔也没用,队伍一下子就排到了他们。
孙坪和金苗儿对视一眼,甭管心中如何忐忑不安,依旧面色平静地进去饭店。
一进场,看着雕花木窗,雅致的盆栽,舒适的用餐环境,俩人松了口气。
虽然不知道这家店到底好不好吃,但是这环境看起来不错,菜品价格就算贵了点,孙坪也愿意买单。
笑容满面的服务生亲切地领着她们落座,向她们介绍菜单和付款方式。
金苗儿发誓,她听到后背四周的客人倒吸一口气的惊叹声。
她迷惑着,等她也看到菜品的价格后,她也加入了惊呼的一员。
这也太贵了!
一碟桂花糕,竟然要九块钱!
这足够她在纺织厂门口吃好几天串串香了!
怪不得那些客人排了老长队伍进来,扭头就走呢。
这价格可真是吓人!
她都想离开了!
金苗儿犹豫着,要不要喊孙坪换个地方约会。
她们是相亲,按照老规矩,这顿饭可是得孙坪付钱,她不想坑他。
而且这地方卖这么贵,万一不好吃怎么办?
可是没等她说出口,孙坪已经点单了,并问她要吃什么。
金苗儿张了张嘴,把离开的话咽了回去,翻着菜单,挑了老半天,选了份百合面。
百合面是什么,金苗儿没吃过,也没听说过,她选这个面,纯粹是因为它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
然而就是便宜,一份也需要八块,金苗儿的心在滴血。
厨房里,小姑娘脆生生地高喊:百合面一份!
陆川好奇地问:百合面是什么?
他是饭馆那边的小帮工,陆师傅的孙子,饭店新开业,陆师傅一听陆家正经传人死皮赖脸要在饭店抢活儿,他立马把自家小子孙女儿也塞进来了。
横竖他们一家都是为柳记打工,跟着柳暄红比跟着他自己有前途。
陆家其他人摇摇头。
陆大厨摇头叹气:现在的年轻人啊,连老一辈的吃食都不知道喽。
叔,所以百合面是什么呀?
对着十几双好奇宝宝眼,陆大厨咂咂嘴儿:大概,可能,就是百合面儿。
所以你也不知道嘛。
陆大厨黑了脸。
另一边,柳暄红已经做好了百合面。
百合面,乍一眼,会以为用百合花揉制而成的面条儿。
大多数人也的确如此。
然而其实《山家清供》记载着真正的做法:春秋仲月,采百合根,曝干捣晒,和面做汤饼,最益气血。又蒸熟可以佐酒。
面条不是采用干百合,而是采的百合根,磨成粉揉面,制成的面条柔软清香,口感微甘青涩。
《山家清供》记载太少,柳暄红又翻遍柳家菜谱,查遍古籍,结合自己的技巧,费了数碗面条研制出了堪称完美的百合面。
鲜美的黄汤清澈透明,柔软可口的面条静静沉浸着,清新淡雅的百合花散发着独特的幽香。
第一眼,金苗儿就被百合面的颜值勾住了。
等待期间的腹诽忐忑瞬间飘飞。
冲着这精心设计的颜值,金苗儿觉得八块钱不贵,很合理!
至于味道。
闻着馥郁芳香的味儿,金苗儿一点也不用担心。
她迫不及待地夹起面条轻轻一咬。
面断了。
汤汁鲜美的滋味蔓延口腔,金苗儿很难形容这是什么味道。
这是她绞尽脑汁想尽高中所学的所有词语都难以描绘的绝味。
这一瞬间,她忘记了她正在相亲。
她丢开了她该死的淑女姿态。
迫不及待地埋头吃面。
她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面条,仿佛吃的不是一顿普通午饭,而是一场享受。
她听到隔壁桌的男人在摇头晃脑地吟诗,夸赞着美食的沉醉。
她心底不住地点头。
恨不得自己也有那样的文采,把眼前的这份美食夸上天!
是的,美食。
当她吃上东西的时候,她不自觉地赋予它这个称呼。
而等她吃得差不多了,稍微回神,她蓦地想起她还在相亲途中。
她抬眼一看,对面的孙坪也是大碗空空,光滑的好像冲洗过。
孙坪挠挠头,要不,我们再点俩菜?
金苗儿狠狠点头!
她知道饭店的菜不便宜,但是管它呢!
好不容易能享受一场舌尖盛宴,她不舍得就此结束。
至于价钱。
大不了付钱的时候,她和孙坪一块分担!
和金苗儿、孙坪一块想法的人很多。
许多食客一开始是冲着柳记的招牌来的。
然而一坐下,他们看到价格就有点后悔了。
虽然此前也传出消息,新饭店的价格并不会便宜,然而柳记一向以便宜实惠著称,他们这些食客想,就是再贵,也贵不到哪儿去吧。
没想到,一看,好家伙,堪比当初的贾家饭店了。
有些人看没便宜可占,当场就走了。
有些人咋想着,来都来了,就坐下吃吧。
而追随柳暄红而来,信任她的手艺的老食客们,除了几个囊中羞涩的,大多数都留了下来。
然后一吃。
就惊艳的不得了。
那西湖醋溜鱼儿清淡可口。
四喜丸子汤香滑软嫩,口感醇化。
清炒时蔬水灵鲜嫩,仿佛是枝头刚采下的嫩芽。
所有人都被这些绝佳的菜肴折服了。
此刻的他们,哪儿还有空嫌弃贵,恨不得掏空口袋里的钱大吃大喝一番才好。
在柳暄红看来,这是个奇怪的时代。
许多人的工资一个月只有几十块,却能花一百块买一条牡丹床单,花两百块买条裙子,只为追求那所谓的时髦流行。
菜馆的定价高昂,然而并没有高到哪里去。
在这些认为它物超所值的人眼里,他们乐意花钱买一时的欢愉。
宋渊眉头紧锁。
他还是第一次看柳记的餐桌并没有满客。
虽然真正吃过的食客评价很好,但是就餐率太低,他很担心饭店定价这么高会亏本。
柳暄红笑了:对于一间餐馆而言,任何外在手段都是虚的,决胜法宝只有味道。
当你做的是好吃,价格再贵也有人念念不忘,并且还能激起人的奋斗心,为吃上美食而拼搏。
而当你做的不好吃,你就是卖的再便宜也无人搭理。
我对菜馆很有信心。
尽管现在人流较少,许多人被昂贵的价格吓退。
但是当大家意识到菜馆的美味,口碑慢慢发酵,菜馆就能迎来生意红火的日子。
第70章 白煨肉
天闷热闷热的, 昨儿下了场小雨,堪堪打湿大地, 夜里略微感到一阵清凉, 日头一出来,刷的又烘干了。
如果说四月时还时不时有冷空气来临。时冷时热,那么走在五月的街头, 除了喷薄而出的暑气,还是暑气。
太阳的热烈并没有暑假那么厉害,可是空气粘稠地紧,让人愈发不舒服。
这时候,柳记饭馆的卤煮已经提前换上了冷卤。
早起锻炼时往档口一排队,能买上切成薄丝的猪耳朵, 滋味辛辣的卤鸡爪,鲜嫩可口的五香牛肉。
恋耽美
柳记大饭店正式开业,忙活得不行,柳暄红就把宋渊的礼物忘了,专心应酬客人。
松山县的人突然发现,那家几经波折,经历了国营大饭店搬迁,贾家大饭店倒闭的柳记大饭店开门营业了。
门前挤满了翘首以盼的食客。
有路人好奇,这怎么又开业了?贾家饭店呢?
你还不知道,贾家饭店倒了!
柳记接手?柳记前几天不是说吃死过人吗?
什么吃死人,都是假的,柳记早就澄清了,那人死的和柳记没关系。
就是,柳记的管理严格现在出了明儿,大家都夸呢,柳记开张,可不得赶着来捧场了。
我听说大厨是柳老板,我馋柳老板的卤味。
柳老板是谁?她的手艺这么好,比的过贾家饭店原来的陆家大厨和袁家酒楼的人?
好不好,你看看不就知道了?
可不,贾家饭店原来的大厨就在柳暄红背后跟着呢,领着一大帮徒弟,那谦逊劲儿,不像对老板,像对师傅。
没办法,两家虽然是正经的御膳传人,但是陆家一直固守本家,柳暄红虽然没有人言传身教,但是她天资聪颖,靠着一本菜谱无师自通。
成年后她又走遍天南海北,遇到美食想要研究就缠着人拜师,精通百家。
开业前柳暄红招人,陆大师为自己的徒弟过来站岗,没想到他自己被柳暄红的技艺折服了。
死皮赖脸缠着留下当了二厨。
把陆杰看的目瞪口呆。
他家叔叔心高气傲,就连自家爷爷也不怕,那天和柳暄红探讨芙蓉鸡片的做法,也不过是惊艳一阵。
现在竟然甘愿伏低做小就为留在柳记大饭店偷师。
陆杰觉得,他得以更高的层面看待好友的厨艺。
精致的雕花木窗,复古桌椅板凳,墙上挂着水墨画,转角缝隙处摆着葱郁青竹,窗沿攀着木香的青绿,让人心旷神怡,进入饭店后,仿佛随着夏日的逐渐逼近愈发炎热的天气也渐渐清爽了起来。
柳记大饭店开业是本县的盛事,贾根民和袁梦昌等人自然不会错过,望着脱胎换骨的大堂,他们暗暗皱眉。
柳记,果然不同反响。
他们这些人曾是饭店的主人,熟客,经历了两次饭店转让,没想到这儿还能变成这个样子。
柳记复古,但又不仅是清雅别致的。
它是悠闲的,自在的。
饭店的后院曾经栽着一颗老槐树,从前和贾家饭店的高档豪华不搭,周艳艳要砍了,但是贾根民觉得长了几百年,砍了可惜,留着没动。
现在老槐树静静地伫立在院子,为大饭店的遮下一片阴凉,翠绿的枝条上挂着淡雅的风铃。
微风拂过,铃铃作响,几个小孩坐在秋千下睁着大大的眼睛,欢喜地拍掌嬉闹。
贾根民从没想过,贾家饭店能变成如今模样。
它老少皆宜,步步精致,能满足上层人士的风雅面子,也能融合邻里乡舍的树下闲谈。
在现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向往国外的高档奢华,或是极端复古的时候。
它是夏日的那抹悠闲清凉。
贾根民觉得,自己输给柳记,输的不冤,有这么一家店,自己也想经常过来吃饭。
而袁梦昌望着这个布置更好,令袁家酒楼危机爆棚的饭店,暗暗咬牙。
环境弄得再好,没有美食又有什么用!
听说柳记就是个柳暄红做主厨,柳暄红就会点小技艺,卤水做的好吃。
他不信她还能撑起大饭店!
至于那碟让他警惕的梅花酥,袁梦昌觉得不可能是柳暄红做的,应该是陆家人的帮忙。
第69章 百合面
没有人在意, 饭店的招牌是柳记私人菜馆,而不是柳记大饭店。
柳暄红站在这间她陌生又熟悉的菜馆, 仿佛回到了现代, 在她上辈子的后几年,功成名就后,她再也不用为财物奔波, 柳暄红寻了个僻静地方开了间私人菜馆,沉迷研究新菜。
那会儿她有钱有闲,孤标傲世,即使是开菜馆也是按着自己的心意来,每天只做两道菜,菜价标的极贵, 如一道当季时蔬,她卖一百八, 菜馆每日只营业俩小时, 过了饭点, 就是权贵要来吃饭, 也不伺候。
谁也没想到, 就是这么个随心所欲高傲狂妄的小菜馆,竟然惹的外界追捧。
人们说她手艺超绝, 不畏权贵, 老板有个性。
富家少爷和千金好奇奔至。
预订的客人络绎不绝,甚至排到了两年后。
柳暄红不知她没了后, 她的食客会不会还惦记着她。
牵挂着未完成的约定。
她深吸一口气, 掀开眼皮, 眸光在错落有致的厨具上流连。
人都说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
她穿越时空, 换了身体,换了环境,唯一还跟在她身上的就是她积累一生的厨艺。
握着锅铲,她就觉得,她是现代的柳暄红,而不是一个穿书人物。
暄红姐,一份四喜丸子汤,一份大酱肘子。
前面传来开张的第一单餐食记票,柳暄红嗯了声,弯下腰,开始忙碌了。
纺织厂,孙坪下了工,打算去找组长请假,他旁边的工友给了他一肘子,笑嘻嘻道:阿坪,你今天不是要去相亲吗?去哪儿吃饭?
孙坪老老实实回答:串串香,金苗喜欢吃串串香,我们约好了的。
竖着耳朵偷听八卦的同事们脚底下拌蒜,差点摔倒。
这处对象约会儿吃串串香,是什么正经约会啊!
怪不得这小子上次相亲黄了。
真是榆木疙瘩!
串串香有什么好吃的,孙坪,你要和人家姑娘吃饭,得去正经地方,这样吧,我给你介绍吧,柳记知道吗?和咱们门口的串串香原来是一个老板,她家新开了饭店,就是原来的贾家饭店,你请金苗儿去那儿吃,保准相亲成功。
孙坪挠挠头:啊?
难道相亲不是看她喜欢什么吗?
金苗喜欢串串香,是孙坪花了大力气打听出来的。
可是看工友们信誓旦旦的模样,孙坪摇摆不定,等见到了俏脸微红的金苗儿,孙坪嘴巴一秃噜,和金苗儿说去柳记新开的饭店吃饭的事儿。
他看到金苗儿皱眉,忙又把工友们说的柳记大饭店是和串串香原来是同一个老板的事儿说了,金苗儿眉头微松。
俩人往柳记饭店走去。
一路上,孙坪惴惴不安。
他忍不住担心,要是工友们说的是假的是怎么办?
柳记他也听说过,是个便宜又好吃的饭馆,孙坪节俭,没舍得花钱去吃过,但是去过的同事们都赞不绝口。
孙坪不怀疑柳记的实力,但是他忧心新店的实力。
就这么提心吊胆,俩人来到了新饭店。
门前挤着很多人,然而并不混乱,两条长长的队伍井然有序。
孙坪一看这宛若长龙的队伍就发怵,期期艾艾道:好多人啊。
金苗儿也是咽了咽口水。
俩人互看一眼,俱不好意思说离开的话。
须臾,一个服务生端着托盘走向他们身边,面带微笑:两位需要酸梅汤吗?免费的哦。
金苗儿和孙坪迷迷糊糊地被塞了一塑料杯酸梅汤,挤在了队伍里。
酸甜可口的酸梅汤消散了一路走来的热气。
俩人咕咚咕咚喝了个精光。
喝了人家的水,不好意思提出走了。
孙坪咬咬牙,拉着金苗儿道:我们就在这儿排队吧。
金苗儿点头。
然后她们发现,别看这队伍挺长的,但是排起来,速度还挺快。
一个接一个,好像前面的人都不用吃饭似的。
好贵啊!吃不起,白排队了。
我以为柳记开的饭店也会是便宜路线,没想到卖这么贵,一份海鲜粥要十五块,一份四喜丸子汤要十八。
太贵了,吃一碗海鲜粥,我能在饭馆吃四菜一汤了。
外面排队的人一听里面的人这么说,纷纷打起了退堂鼓,扯着出来的人问:真的吗?老板真卖这么贵?
嗖的,前面排队的人又刷刷空了好几个。
眼看着离开的人越来越多,孙坪的好不容易放松的心又悬起来了。
他不担心自己的钱包,他只想,这么多人离开,这饭店到底好不好吃呢?
他后悔领着金苗儿来新饭店尝鲜了。
早知是这个情况,他应该等别人吃过后,再和金苗儿去的。
不过后悔也没用,队伍一下子就排到了他们。
孙坪和金苗儿对视一眼,甭管心中如何忐忑不安,依旧面色平静地进去饭店。
一进场,看着雕花木窗,雅致的盆栽,舒适的用餐环境,俩人松了口气。
虽然不知道这家店到底好不好吃,但是这环境看起来不错,菜品价格就算贵了点,孙坪也愿意买单。
笑容满面的服务生亲切地领着她们落座,向她们介绍菜单和付款方式。
金苗儿发誓,她听到后背四周的客人倒吸一口气的惊叹声。
她迷惑着,等她也看到菜品的价格后,她也加入了惊呼的一员。
这也太贵了!
一碟桂花糕,竟然要九块钱!
这足够她在纺织厂门口吃好几天串串香了!
怪不得那些客人排了老长队伍进来,扭头就走呢。
这价格可真是吓人!
她都想离开了!
金苗儿犹豫着,要不要喊孙坪换个地方约会。
她们是相亲,按照老规矩,这顿饭可是得孙坪付钱,她不想坑他。
而且这地方卖这么贵,万一不好吃怎么办?
可是没等她说出口,孙坪已经点单了,并问她要吃什么。
金苗儿张了张嘴,把离开的话咽了回去,翻着菜单,挑了老半天,选了份百合面。
百合面是什么,金苗儿没吃过,也没听说过,她选这个面,纯粹是因为它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
然而就是便宜,一份也需要八块,金苗儿的心在滴血。
厨房里,小姑娘脆生生地高喊:百合面一份!
陆川好奇地问:百合面是什么?
他是饭馆那边的小帮工,陆师傅的孙子,饭店新开业,陆师傅一听陆家正经传人死皮赖脸要在饭店抢活儿,他立马把自家小子孙女儿也塞进来了。
横竖他们一家都是为柳记打工,跟着柳暄红比跟着他自己有前途。
陆家其他人摇摇头。
陆大厨摇头叹气:现在的年轻人啊,连老一辈的吃食都不知道喽。
叔,所以百合面是什么呀?
对着十几双好奇宝宝眼,陆大厨咂咂嘴儿:大概,可能,就是百合面儿。
所以你也不知道嘛。
陆大厨黑了脸。
另一边,柳暄红已经做好了百合面。
百合面,乍一眼,会以为用百合花揉制而成的面条儿。
大多数人也的确如此。
然而其实《山家清供》记载着真正的做法:春秋仲月,采百合根,曝干捣晒,和面做汤饼,最益气血。又蒸熟可以佐酒。
面条不是采用干百合,而是采的百合根,磨成粉揉面,制成的面条柔软清香,口感微甘青涩。
《山家清供》记载太少,柳暄红又翻遍柳家菜谱,查遍古籍,结合自己的技巧,费了数碗面条研制出了堪称完美的百合面。
鲜美的黄汤清澈透明,柔软可口的面条静静沉浸着,清新淡雅的百合花散发着独特的幽香。
第一眼,金苗儿就被百合面的颜值勾住了。
等待期间的腹诽忐忑瞬间飘飞。
冲着这精心设计的颜值,金苗儿觉得八块钱不贵,很合理!
至于味道。
闻着馥郁芳香的味儿,金苗儿一点也不用担心。
她迫不及待地夹起面条轻轻一咬。
面断了。
汤汁鲜美的滋味蔓延口腔,金苗儿很难形容这是什么味道。
这是她绞尽脑汁想尽高中所学的所有词语都难以描绘的绝味。
这一瞬间,她忘记了她正在相亲。
她丢开了她该死的淑女姿态。
迫不及待地埋头吃面。
她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面条,仿佛吃的不是一顿普通午饭,而是一场享受。
她听到隔壁桌的男人在摇头晃脑地吟诗,夸赞着美食的沉醉。
她心底不住地点头。
恨不得自己也有那样的文采,把眼前的这份美食夸上天!
是的,美食。
当她吃上东西的时候,她不自觉地赋予它这个称呼。
而等她吃得差不多了,稍微回神,她蓦地想起她还在相亲途中。
她抬眼一看,对面的孙坪也是大碗空空,光滑的好像冲洗过。
孙坪挠挠头,要不,我们再点俩菜?
金苗儿狠狠点头!
她知道饭店的菜不便宜,但是管它呢!
好不容易能享受一场舌尖盛宴,她不舍得就此结束。
至于价钱。
大不了付钱的时候,她和孙坪一块分担!
和金苗儿、孙坪一块想法的人很多。
许多食客一开始是冲着柳记的招牌来的。
然而一坐下,他们看到价格就有点后悔了。
虽然此前也传出消息,新饭店的价格并不会便宜,然而柳记一向以便宜实惠著称,他们这些食客想,就是再贵,也贵不到哪儿去吧。
没想到,一看,好家伙,堪比当初的贾家饭店了。
有些人看没便宜可占,当场就走了。
有些人咋想着,来都来了,就坐下吃吧。
而追随柳暄红而来,信任她的手艺的老食客们,除了几个囊中羞涩的,大多数都留了下来。
然后一吃。
就惊艳的不得了。
那西湖醋溜鱼儿清淡可口。
四喜丸子汤香滑软嫩,口感醇化。
清炒时蔬水灵鲜嫩,仿佛是枝头刚采下的嫩芽。
所有人都被这些绝佳的菜肴折服了。
此刻的他们,哪儿还有空嫌弃贵,恨不得掏空口袋里的钱大吃大喝一番才好。
在柳暄红看来,这是个奇怪的时代。
许多人的工资一个月只有几十块,却能花一百块买一条牡丹床单,花两百块买条裙子,只为追求那所谓的时髦流行。
菜馆的定价高昂,然而并没有高到哪里去。
在这些认为它物超所值的人眼里,他们乐意花钱买一时的欢愉。
宋渊眉头紧锁。
他还是第一次看柳记的餐桌并没有满客。
虽然真正吃过的食客评价很好,但是就餐率太低,他很担心饭店定价这么高会亏本。
柳暄红笑了:对于一间餐馆而言,任何外在手段都是虚的,决胜法宝只有味道。
当你做的是好吃,价格再贵也有人念念不忘,并且还能激起人的奋斗心,为吃上美食而拼搏。
而当你做的不好吃,你就是卖的再便宜也无人搭理。
我对菜馆很有信心。
尽管现在人流较少,许多人被昂贵的价格吓退。
但是当大家意识到菜馆的美味,口碑慢慢发酵,菜馆就能迎来生意红火的日子。
第70章 白煨肉
天闷热闷热的, 昨儿下了场小雨,堪堪打湿大地, 夜里略微感到一阵清凉, 日头一出来,刷的又烘干了。
如果说四月时还时不时有冷空气来临。时冷时热,那么走在五月的街头, 除了喷薄而出的暑气,还是暑气。
太阳的热烈并没有暑假那么厉害,可是空气粘稠地紧,让人愈发不舒服。
这时候,柳记饭馆的卤煮已经提前换上了冷卤。
早起锻炼时往档口一排队,能买上切成薄丝的猪耳朵, 滋味辛辣的卤鸡爪,鲜嫩可口的五香牛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