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 > 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
错误举报

西瓜妖精-格格党(72)

    柳暄红看着差不多,在一个晴朗的午后,送了杜美丽她们和徐慎上了省城的大巴。
    而贾家表兄夫妻,他们不能去省城,回了隔壁清水县准备开店,柳暄红也让小言去了。
    这次柳记的班底提拔,她没动小言,不是小言的能力不够。
    柳暄红一直记着和小言的约定,她要当烧烤店的店长。
    如果小言这次能顺利协助贾家表兄夫妻在清水县开店,翻过八月,她就应诺着手开家烧烤铺,赶在冬日前开张,让小言当店长。
    作者有话说:
    第77章 桂花糕
    杜美丽和徐慎去了省城后, 柳暄红又开始招人补充人手,忙完后, 时间一晃, 小院里去年买的菊花簇簇盛开了。
    宋暖英回来了松山县一趟,告诉柳暄红她们在省城的好消息。
    徐慎在省城大手笔开了三家火锅店,杜美丽觉得他冒进, 但是徐慎拍着胸膛说他自己承担责任和损失。
    其他人也没法子,按照在松山县的火锅店,和柳暄红寄去的法子,摸索着开店。
    三家店,一家在城南,一家在城北, 一家在市中心。
    同时开业,同时爆火。
    徐慎还托朋友省城的报纸上打广告。
    勾起了大家对全国第一家饭馆的回忆, 店内座无虚席, 每日她们忙活的脚底跟打转。
    火锅店经过一个月的时间, 逐渐在省城扎根了。
    柳暄红的账户又多了大笔钱入账。
    她现在的生意越来越多, 钱也越来越多, 已经许久没有体会到当初开卤味店和饭馆时,晚上一关门, 和孩子们一块围在一起数钱的滋味了。
    柳暄红又请了助理和会计帮她协助管理资产。
    这年, 民营公司的批准依旧没有放开。
    柳暄红也不执着,她在县里买了好些房子, 有的作为员工宿舍, 有的出租, 还挑了栋特别好看的做了工作室。
    她的秘书和助理就在工作室里和小宋村的张文康宋莞平还有省城的宋暖英她们接触工作。
    柳暄红每天巡视的地盘也又多了一个。
    天气渐冷的时候, 小言回来了, 她把烧烤店提上日程,装修好后,挑了个日子开张。
    滋啦喷香的烧烤在冬季里熏染了松山县人的胃。
    大叔和年轻人们大冬天的在烧烤店吃点烧烤,喝瓶啤酒,日子过的乐滋滋。
    由于忙着烧烤店的事儿,过年的时候,柳暄红特意让乡里人给小宋村的老宋家捎话,她们今年不回去,就在县里过年了。
    小宋村的宋大嫂特意趁着宋暖英回家时,给柳暄红送年货,其中有罐子桂花,是八月小宋村的桂花开时,宋大嫂摘了晒干收好的。
    柳暄红很喜欢,正巧她在看的贾根民的菜谱里,写到桂花糕的做法。她调成桂花蜜,和面粉揉搓,做了桂花糕吃。
    馥郁金香的桂花糕绵软香甜,加椰汁做的水晶桂花糕口感Q弹爽滑,很得宋小果和小月儿的喜欢。
    柳暄红带到饭馆里分享,因为前阵子忙着招人的事儿,杜婶子他们看到她来并不意外。
    陆师傅吃着吃着就追着柳暄红把她剩下的干桂花要了去,也要做桂花糕,下礼拜就在饭馆前的小黑板写上新菜。
    菜馆开业后,许多人以为饭馆的生意会受到影响,然而其实并没有。
    菜馆和饭馆的定位不一样,饭馆这边生意依然红红火火。
    不过陆师傅不甘心听食客们说起柳记的三家店面,有钱去菜馆,聚会去火锅店,没钱了就来饭馆吃饭。
    合着拿他这当食堂呢。
    陆师傅被激起了熊熊燃烧的奋斗心。
    同样年纪不小的店长杜婶子也一把子支持。
    高雅如,小言,杜美丽,曾经在饭馆里待着的姑娘们一个个成长后派去当店长了,各个干的有声有色。
    杜婶子也不想被年轻人比下去。
    对于杜婶子这种心态,柳暄红还是挺高兴的。
    佛系养老的心态,只有她一个人就够了。
    不过她琢磨着,也不能太拼了,明明开春,她打算组织大伙儿歇息,去省城玩儿,顺便能去看看杜美丽和徐慎在省城的成绩。
    又是一年春节。
    这是柳暄红在这里过的第三个年了。
    灶膛里的火焰红艳艳的,锅里闷着冰糖鹅,宋小果和小月儿咬着咸香可口的千层虾米糕,缠着宋渊在门口放鞭炮。
    松山县有过年放鞭炮的习俗,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后,筒子楼的巷子铺了一层厚厚的红地毯。
    鞭炮屑满天飞,几个小孩欢快地撒着玩儿,偶尔抓到一个没炸响的引子,回家擦了火柴,扔得远远的,捂着耳朵咯咯笑着跑开。
    柳暄红觉得不安全,但是小孩子玩心重。别看她和宋渊三盯六嘱的,宋小果和小月儿还是会偷偷在巷子里扒小鞭炮玩。
    柳暄红就想到,她小时候过年时玩的响炮,扔一个小不点在地上,一震就响。
    这玩意儿也没什么杀伤力,小孩子又喜欢。
    她领着俩孩子去供销社买年礼时,去卖小孩玩具的柜台询问售货员,这玩意儿包装十年不变,柳暄红一眼就认出了。
    宋小果和小月儿当场就掏了昨儿刚到手的热乎压岁钱,换了一堆响炮玩具和零食回家。
    第二天,柳暄红就看到满巷的小孩都在摔响炮玩了。
    卢香梅在窗台抱怨:也不知是哪个天杀的玩起了这玩意儿,我被闺女缠了一早上,打听了好久才晓得是供销社里的,但是去哪儿一问,没了,全卖光了。
    满巷的小孩里她家小云没得玩,多没面子呀。
    宋小果听了后,眨了眨眼,转手就把自己玩腻的响炮卖给小伙伴了,赚回来一点零花。
    卢香梅这回逮着是谁了,跑过来和柳暄红说宋小果黑心。
    一盒五分钱的响炮,他卖一毛,亏他这么能涨价,把小云的压岁钱全骗了去。
    柳暄红扭头,宋小果巍然不惧,昂首挺胸冲卢香梅道:我把钱买了零食,大家一块分了吃了。
    卢香梅哑口无言,悻悻回去。
    柳暄红无奈地戳了戳小孩的脑袋:你呀。
    宋小果歪头:娘,我可没骗她。
    不过是一半钱花了,一半钱留着,可是宋小果觉得那是他应得的。
    他就是去供销社进货也得花钱哩。
    柳暄红也是知晓这个,才没有训他。
    她揉了揉他的脑袋,郁闷:你这样,也不知道像谁!
    原主和她都不是这种鬼机灵的性子呀。
    指定是像你爹。
    想着宋渊平时特爱装可怜扮无辜,柳暄红得出了结论。
    过来喊她们娘俩吃饭的宋渊:
    他这次是真的无辜躺枪了。
    我记得我是去年过年的时候回来的。
    宋渊委屈。
    柳暄红算了算,还真是,但那又怎样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一年的时间,足够带坏小孩子了。
    不是宋渊的锅,总不能是她的锅吧。
    柳暄红拒绝承认。
    宋渊:
    宋渊拉过宋小果,意有所指:我们吃饭去,不和你娘计较。
    柳暄红嗤笑:你这是什么意思?
    宋渊,你说清楚!宋小果,你是跟娘一块坐还是跟爹一块?
    宋小果:
    宋小果看了看他爹,眼神哀怨。
    我的亲爹哟,你怎么把娘惹毛了!
    赶紧救我!
    可惜,这会儿,宋渊觉得自己来了一年,和孩子们相处得不错,这一年柳暄红忙着开店办厂,没什么时间陪伴孩子,他和宋小果相处的日子比较多。
    他也来了兴趣,对小孩的求救视而不见,想看小孩和谁亲,接下柳暄红的话茬道:小果,我也在等你选。
    宋小果欲哭无泪。
    怎么事儿忽然到了他的头上呢?
    宋小果撅嘴嘟囔:还不如你们直接吵架呢。
    反正他没见过他俩吵过架。
    真的吵起来,他还觉得新鲜呢。
    柳暄红挑了挑眉,和宋渊对视一眼,这对半路夫妻一块给宋小果赏了个爆栗。
    柳暄红瞪着小孩:你就不能盼着我们好是吧?
    竟然为了逃避选择,撺掇着她们吵架!
    宋小果挨了揍,委屈地摸着脑袋:高婶子以前还说打是亲,骂是爱。吵架也没什么,别人家天天吵哩。
    柳暄红气笑:谁家?
    就是云姐姐家呀!她娘卢香梅天天摔摔打打和她爹吵架,现在她们弟弟都快一岁了。
    可是你们就不一样。
    不过到底哪儿不一样呢?
    宋小果揪着小眉毛想不出来。
    柳暄红心虚,悄悄瞥了眼宋渊。
    她是半路穿来的,和宋渊不熟悉,即使这段时间住了一年,也没有那么快发展成那种说打就骂的随意的亲情关系。
    宋渊会意后只觉好笑,捏了捏宋小果的脸,牵他进屋:说好的喊你们吃饭的,再不吃,你哥以为是你在撒娇耍赖误了时间,又得训你。
    宋小果登时捂住屁股,迅速跑了进去。
    他可不想挨大哥揍。
    家里娘和爹不管事儿,二哥疼他,只有大哥,是秋风扫落叶的毫不留情。
    不过到底是晚了,小孩没挨揍,得了宋致远的一个大白眼。
    宋小果:
    小果委屈。
    小果是替爹娘背了锅。
    夜里,宋小果瞅着他爹娘各回各屋。
    他不禁轻声问哥哥:我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一个屋睡的,为什么咱们爹娘不是一块睡的呢?
    宋致远和宋秋僵住了。
    他们已经初三,年纪不大不小。处于发育期,对爱恋和婚姻有了朦胧的认知。
    自然清楚自家爹娘的情况和普通人家相比,有多么异常。
    但是宋致远和宋渊关系别扭,对她们的情况并不关心。
    而宋秋则觉得,虽然她们是夫妻,但是有七八年没见,生疏也是正常的。
    宋致远敲了敲宋小果的脑袋,冷笑:你这么想凑合他们,难道想多一个弟弟妹妹?
    宋小果:
    已经当了三年哥哥的他再也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小屁孩了。
    他有一个妹妹就足够了,可不要再来一个!
    他见过云姐姐家的小孩,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他娘这么忙,真有弟弟妹妹以后肯定是哄他带娃。
    宋小果才不要呢。
    小孩懒得想柳暄红和宋渊的关系,闷进杯子里歇息了。
    然而被提起话题的宋秋担忧了起来。
    之前他没感觉,只以为宋渊是刚回来不久,要和他们磨合。
    可是现在一年了,小果都接受爹了。
    爹依然在书房睡。
    细心的宋秋深深地忧愁了。
    第78章 羊肉炖萝卜
    和宋秋一样忧愁的, 还有远在周家坝的周艳艳。
    距离上回回家,已经过去半年了, 周艳艳翻过年就三十岁, 还没有解决终身大事儿,周母愁的日夜睡不着,第二天, 把周艳艳喊去了她爷奶家,号召一大家人给周艳艳出主意。
    周母:我也没什么想头了,不拘二婚,头婚,只要是个手脚齐整的,家里光景困难点也不要紧。
    周家其他人面面相觑。
    周大嫂瞅了眼在院子里独自呆坐的周艳艳, 试探道:嫂子,你家艳艳长的这么好看, 不多留
    她这话还没说完, 周母立刻狠狠瞪了过去:不留了, 不留了, 谁家姑娘三十了还留在家的?再留能有什么好人家!
    周大嫂几人幸灾乐祸。
    平时周母仗着周艳艳长的好看, 天天说要高攀个城里人,有钱的大老板。
    在周艳艳在县里当了那啥经理后, 周母的尾巴更是翘上天了, 平时聊天的时候下巴高抬,眼角下瞥, 看不上她们这些妯娌, 也瞧不起那些上门提亲的人, 说他们是乡巴佬。
    嘿, 乡巴佬, 你自个儿不也是个乡下人嘛。
    这会儿女儿在外面攀不上高枝了,还不是得回头找他们乡下人。
    周大嫂不想管妯娌这事儿,因为她以前帮侄子提过,结果被周母奚落了一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她伤透了心。
    奈何周母这次是下定决心非得要赶在这个春节把周艳艳定下来,求爷爷告奶奶的,周大嫂回娘家打听了一圈,终于有了个人瞧中周艳艳的容貌,也不知她两次退婚订婚的事儿,想娶她做媳妇。
    周母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领着周艳艳去相亲了。
    周艳艳直到坐在公社的街边小吃摊上,也没反应过来,她娘就这么随随便便要把她嫁了?
    她抬眼看了下面前的相亲对象,黝黑粗糙的脸,年纪听说和她差不多一样大,但是看着跟她爹似的,壮壮实实的是个庄稼好手,之所以没结婚,是因为要帮扶家里五六个弟弟妹妹。
    周艳艳一想到自己以后要活在这样的人家,她就绝望!
    她周艳艳生来可不是给人做牛做马的!
    周艳艳看着她娘不住地点头赞同要把她推出去的样子,不禁瞪大了眼睛。
    她坚决不要和这人结婚,她是重生享福的:娘,我不嫁他!我不要当乡下媳妇!
    周母呼了她一巴掌:你瞎说什么呢,不要做乡下媳妇,可以,你给我攀个城里人啊!
    死丫头!你三十了不结婚,想一辈子拖累我和你爹是不?
    周艳艳被周母打着,抱着头在街上乱窜。
    虽然挨了打,但是她看见相亲的汉子气呼呼走了,她心里舒坦了。
    就是被打也高兴。
    周母绝望了。
    她也不想随随便便把女儿嫁了,可是周艳艳不省心,留在家里,她丢人啊!
    这回,甭管周艳艳给她灌什么迷魂汤,说什么她以后能勾搭上有钱人,领着她过好日子,周母都不信了。
    她吃周艳艳这迷魂汤吃了近十年了,吃腻了不好用了!
    周母是个乡下老太太,她没读过什么书,也不识字,但是她活了几十年,晓得男人的臭毛病,就算是有钱有势的大老板,人也喜欢年轻漂亮的小姑娘。
    周艳艳这年纪,周母不做梦了。
    周艳艳被捆在家里,每天醒来和家人碰面的第一件事儿谁谁谁哪儿有个对象,去相亲见一面儿。
    就这么相了个年,她把小树林和公社的路边摊都钻遍了,周艳艳相亲依旧没成功。
    周母指着她的脑袋怒吼:你挑什么挑?你神气什么?你有什么资格嫌弃别人啊!
    周艳艳,你是个老姑娘了!
    周艳艳绷着脸,她不明白,她娘怎么不理解她呢?
    她周艳艳长的这么好看,是娇生惯养长大的,生来就不是给那些乡下汉子当媳妇的,她就不是这样的人!
    她娘怎么就舍得这么糟蹋她呢。
    这一晚,母女俩人各自抱着被子痛哭伤心。
    第二天,周母神色平静:我也懒得管你,你就说,你想嫁个什么样的人儿,娘尽力找。
    周艳艳期期艾艾,说出了自己藏在心里的秘密。
    娘,我嫁给宋渊。
    谁?周母一时没反应过来。
    娘,就是宋渊!他和我订过婚。
    周母想起来了。
    但是她不如想不起来呢!
    她气的直发抖:你又想嫁给宋渊?你知道他结婚了的吧。他还有四个孩子!
    周艳艳皱眉:娘,是两个。
    甭管是几个,他结婚了!当初你俩订婚的时候,你非要闹腾,看不上他,不想当乡下媳妇,跟大老板跑去省城,现在你又想吃回头草了?
    饶是周艳艳是她的女儿,周母也忍不住嘴角勾起嘲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