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txt-在线阅读(132)
两人都背对着他们,因此都只能看见一个背影。
可郑允浩几乎浑身都在颤抖那个背影,他永生永世也不会忘记!
他将郑允涵交给了身旁的金篱,正欲往前走,却看见那皂衣公子转过了脸来,只是他面上恰好戴了一个曹操的脸谱面具,遮住了他的模样
他显然是在试面具给青衫公子看,他晃了两下头,背上的乌发随着他的动作散到空气中,甩出小小的弧度。即使没有看见他的脸也可感知到他此刻的表情,定然带着些许的得意与调皮。
郑允浩看得几乎失了呼吸。
就当他走神的片刻,那两人却已经付了银子要走。郑允浩反应过来,连忙追上去
中元节人那么多,哪里能立刻追上,而且那两人不知为何,竟是越走越快,越走越疾,郑允浩心急如焚,想要叫他,却只能发出嗬嗬的声音。
在中,卿卿,我的卿卿!
郑允载来的时候,管家说不知他人在何处,可郑允载知道他去哪里了
凤王府有一个房间,以前是专门用来供奉和祭奠梁贵妃的,直到后来,金在中的牌位也送了进去郑允浩便常常一个人去那里。
他推门进去,果然看见郑允浩坐在窗下的,正伏在几案上,怀里抱着一个黑漆漆的牌位,像是睡着了。
不过他似乎在做什么梦,好看的剑眉紧紧地蹙着,额上全是冷汗,口中似乎还在叫着什么。
他早就哑了,哪怕耳朵贴到他的唇上也听不见任何声音,因此郑允载也无从得知他在叫什么,只犹豫着要不要叫醒他。
看他似乎很难受的样子,郑允载也顾不得许多,轻轻唤他道:九哥?九哥?
郑允浩像是听见了,猛地惊醒了,一直起身子,原本被他抱在怀里的牌位就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郑允浩略一怔忡,随即忙弯腰将它拾起来,也不说话,只小心翼翼地将它擦拭干净,仿佛心中至宝一般,再珍爱不过。
郑允载望着他,突然所有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世上竟有这样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爱得如此深沉。
恐怕戏文也演绎不出这其中的半分。
郑允浩擦拭完了牌位,便将它小心翼翼地放回了原处,随即转过身来,默默地看着郑允载。
郑允载连忙回答:哦,我是来问问九哥,今天中元节,南浦热闹得很,九哥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十三弟至今为止都未出过王府,带他一起出去看看热闹吧?
郑允浩错愕。
方才的他梦
怎么了,九哥?郑允载见他的表情不太对,疑惑地问道。
郑允浩这才反应过来,摇了摇头。过了片刻,又伸手摸了摸郑允载的脑袋,轻轻点了点头。
郑允载知晓他同意了,便高兴起来:我虽常偷溜出宫,但南浦也未去过几回,很是期待呢!九哥,咱们怎么去?十三弟禁不起颠簸,咱们坐马车去吗?
咱们要带点什么去吗?十三弟第一次出门,有没有什么忌讳?
絮絮叨叨叽叽喳喳的,三兄弟总算是出了门。
到了南浦的时候,已是日跌时分,不过南浦繁华依旧,与梦中几无异处。
似乎方才的梦太过冗长沉重,郑允浩还有些昏沉,他按着梦中的记忆,只顾着寻捏泥人的摊子,连郑允载问他什么他都没听到。
九哥,你好像再找什么东西?郑允载疑惑地问道。
这一次卢进在他身边,他便能说话了:捏泥人。
捏泥人?郑允载更加纳闷,九哥找这个做什么?
不过他眼前一亮,突然叫起来:那不就是嘛!九哥,那里就有个捏泥人的摊子!
郑允浩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果然看见一个捏泥人的摊子,和梦中的一模一样。
他急切地走过去,在那摊子上寻找与金在中相像的泥人
这个不是,这也不是,这个更不是
都寻遍了,可并没有梦中那个与金在中相像的皂衣公子了。
郑允浩失望的同时,也自嘲起来:自己竟也荒唐至此,做梦而已,怎么能信呢?
可是他又不甘心起来那泥人还未出现,是不是他还没过来呢?等下说不定就会出现了呢?
如此想着,他抬起头来,正欲寻找身穿黑色衣衫的人,突然看见一个黑色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而过。
那人果然皂衣佩剑,身边跟着一个青衫男子,因为正往对面走去,因此只能看见一个侧脸,但那眉眼精致的侧脸,却是极熟悉的。
他猛地上前一步,突然想起来涵儿还在自己怀里,忙转身将涵儿交给身后的金篱。
可就在这须臾功夫间,当郑允浩再转过身来时,那人却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快步往那人消失的方向走过去,可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哪里还能看得见人影呢?
朝着他走过来的,都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郑允浩停下脚步,怅然若失。
其实,他又何尝想不到,梦境怎能当真,人死如何复生?
他是亲眼看着金在中咽气的。
更何况,金在中生前喜穿白色、玉子色、宝银色等浅色衣衫,从未穿过黑衣,那皂衣公子恐怕也只是与他有几分相像罢了,自己思念过度,将他错认成了金在中。
郑允浩轻叹一声,脑海中想起一句词来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
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玦庞凉含隐痛
中元节过去了,可朝廷却并没有平静下来,因为很快西北边境竟出了事
今年三月份,西祗的大汗病死,继承西祗大汗宝座的则是他的三皇子洛图,此人去年在怀庆帝的千秋节上受了羞辱,因此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前段时间梁家出事,西北边境自然有将帅与军事的调动,而洛图正是瞅准了这个机会,突袭东神的西北边镇,等到东神反应过来时,西祗已经吞没了五个边陲城镇,而西北边境的兵力已在调换时撤走一部分,现下只剩两万兵马,因此军情十分紧急。
边疆送来紧急军情,兵部自然贻误不得,奏折一封一封的传到怀庆帝的御书房里,怀庆帝想要找更得力的人前去西北边境,但朝廷中除了傅战成,已经没有什么战将了,因此此一事便拖了下来。
等到了八月一日这一日,西北边境战事愈加吃紧,怀庆帝终于按捺不住,在早朝之时提起了征兵前往西祗增援的意思。
群臣莫衷一是,尤其是在带兵的人选上,似乎无法决断。
陛下。绥安侯萧勇出了列,拱手道,陛下,臣愿往!
随即立刻有人反对说:绥安侯虽然年轻时骁勇善战,然而恐怕现在已经难提当年之勇了吧!
萧勇辩驳道:岂不闻廉颇晚年犹矍铄,李广老当益壮,老臣虽然已经年老,但带兵打仗,却是万不会生疏的。
安康王在一旁持不同意见道:此事非儿戏,绥安侯虽然风采不减当年,但对于现在军营中的将领,却是不熟,又如何来统领他们呢?
怀庆帝看着不远处的平整的大理石面,沉默不语。
此时,首辅大学士欧阳处出列道:老臣以为,凤王殿下能征善战,不如再让凤王殿下带兵前往。随着他的话,众人都看向了站在右前方的郑允浩。
怀庆帝亦看向了他,开口询问:允浩,你觉得如何?
郑允浩现下变了性子,也不再好战,因此并没有立刻答应,只说想回去好好想一想。
他虽在动口,但声音却是由站在大殿后方的卢进发出来的,这自然叫人感到奇怪。
不过众大臣也已经习惯他的反常了自从金在中死后,他的性子就一直是如此怪异。他们有的时候甚至暗中怀疑:如果真的是郑允浩当上了皇帝,那么这样一个喜怒不定,性子诡异的皇帝,他们又要如何去面对他?
怀庆帝听了他的回答,也没说什么,于是这个讨论便到此结束了。
一下了朝回到府中,郑允浩就召见了顾凡,询问顾凡自己到底该不该去。
顾凡闻言沉默了许久,最后看向郑允浩,道:殿下,你可读过《左传》?
自然读过。
那么,《左传》中写了闵公二年的一件事,你可记得?
郑允浩想了想,最后蹙起了眉,道:先生想说什么?
顾凡也不再卖关子,道:能够去西北,得了军功自然是好,如若陛下属意于殿下,那么储君之位唾手可得;可陛下若是忌惮于殿下,那么殿下得了军功,只不过是加速自己的灭亡罢了。
功高盖主,这句话不仅可以用在外臣身上,用在皇帝的儿子身上,也是一样的。
更何况怀庆帝又深险多疑,如若郑允浩得胜归来,那么他功勋卓越,还拥有了兵权,那么怀庆帝自然要提防他篡位,成为第二个郑允逸。
金玦庞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顾凡吟了一句诗,又轻叹了一声道,申生已经成为太子,闵公尚且如此,更何况殿下您还未成为太子呢!
郑允浩闻言,唇角微微勾了勾,带着些许嘲讽的意味:那么先生以为,我不该去?
自然。顾凡点了点头,殿下不去,储君之位也是您的,您又何必去冒这个险呢?兵权这个东西,如对风执炬,常有烧手之患。
那么,假如父皇执意要我去,又待如何?
殿下佯称得病即可。顾凡道,王妃方去,您自然感怀,无心于战事,也是理所当然的。
郑允浩沉默不语,半响道:我知道了,多谢先生指点。
顾凡见他面上若有所思,怕自己的话触及了他的伤心事,便劝慰道:殿下,节哀吧。
郑允浩点了点头:也不早了,先生先回去吧。
顾凡自然也怕自己扰了他的清静,便告辞离去了。
郑允浩挥退了身旁的卢进,独自一人留在了房里。他踱至窗下,从案中的暗格里取出一叠泛黄的纸来。
那是他外出征战的时候,金在中无聊寂寞的时候写下的诗词短句。
方才他自己的一句假如父皇执意要我去,又待如何?,令他想起了前年懿文太子死的时候,朝中正好在选皇子去接替懿文太子,两人在书房中商议,他问他,那你觉得我应该要去吗?而他回答说,不能去。
想来这些光景,明明都还如昨日一般。
手中的诗稿已经泛黄,那是他在整理金在中遗物的时候,偶然发现的。想必是他怕这些诗句太过缠绵,怕他笑话于他,因此一直没有拿出来,倒叫他捡了。
只是看见这些诗稿时,他心中是既惊喜,又悲痛。
上面写道:
游目瞩望,柳色萋萋。前年今日,我为君妻。去年今日,折柳雁离。今夕何夕,相隔千里。君为我故,缰系功利。久不得归,痛悔无极!
但徘徊,失意千。寂寞容颜是君添。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些都是古人的诗句,还有他自己作的:
昨夜听风雨,一枕梦还惊。醒时犹戚戚,毕竟意难平。六月二十三日风雨大作,梦九郎坠马,惊醒。
秋风渡江南,叶落旧章台。中秋团圆夜,慎勿忘归来。七月七日,七夕夜,独自看牵牛织女思九郎。
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今日读唐诗读至此,不觉潸然泪下。此一句情状,细细想来,痛断肝肠不愿再看。
九郎,若余生再有远征,千万千万莫留下我一人。日夜担惊受怕的心情,倒不如一起死了痛快。
郑允浩看完这些诗稿,已是满腹心酸这些只言片语、残诗缺词,都是金在中当时最真实的心情,如今读来,仍是叫人感怀不已。
这世上最苦之事,莫过相思无论相思之人活着也好,死了也罢。
一望无际的草原大漠,郑允浩身穿铠甲,骑着踏云驹,像是身后有什么在驱赶似的,一路狂奔。
快点,再快点。
找到了!
卿卿!
不远处那皂衣公子转过身来,他的脸分明是金在中的模样,可是他佩着剑,乌发及腰,风吹着他的乌发,流露出草原一样冷漠而高傲的气质来,与平时迥然不同,他说:九郎,你终于来找我了!
郑允浩来不及停下马,便已落到地上,他疾步跑过去,猛地将金在中抱在怀里:卿卿,我好想你!
金在中伸手抱住他的腰,面上带着笑容:九郎,你说过,八月份,要带我来大漠,幕天席地看星星,我们终于来了!
郑允浩紧紧地抱着他,几乎要把他揉进自己的身体里:卿卿,这里风大,你身子不好,为何要自己独自过来?
金在中笑道:你不带我来,我便只好自己来了你那么忙,总是想着打仗。
我知道错了。郑允浩正要将他用自己的披风裹得更紧一些,突然被他一把推开,只见他警惕地看着自己,质问道:
你是谁!
我是九郎啊,卿卿!郑允浩着急起来,不知为何,他心里好害怕。
谁是你的卿卿,我不认识你!
我是允浩啊,在中
见他靠近,他猛地抽出剑来,指着他:不许过来,我不认识你,也不是你的什么卿卿,你认错人了!
说着,他转身就走。
卿卿!郑允浩像是被点了穴一样,浑身都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茫茫的草野中。
卿卿!
郑允浩猛地从梦中惊醒过来,他摸了摸额头,上面全是冷汗
他怎么忘了,他答应过卿卿,八月份要带他去大漠看星星。
那么这次出征,就带着他一起去吧。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家恩怨本无情
郑允浩最后还是答应了出征西北,怀庆帝点了六万兵马让他前去增援,出征之日便定在怀庆帝寿辰之后的八月初六。
出征前一天,顾凡先来送他。
殿下,恕我不能陪同了。顾凡朝他深深作了一个揖,他现在已经辞官,不欲再出仕了,殿下千万保重。
多谢先生。郑允浩上前将他扶起,感激道,先生的指点我一一铭记在心,先生也善自珍重。
顾凡闻言,欲言又止,似乎不知该怎么说。
他本劝郑允浩不要去,可郑允浩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不知为何,他对于此次郑允浩的出征,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此,他在他出征之前就辞了官。
先生有话不妨直讲。郑允浩道。
顾凡叹了口气,道:殿下,我总是觉得此次出征,你不应该去
郑允浩闻言,微微垂了头,不见眸中光彩:若是胜了,我将兵马大权交还给父皇便是了再者,卿卿已去,我哪怕战死沙场,又有什么可惧怕的?
恋耽美
可郑允浩几乎浑身都在颤抖那个背影,他永生永世也不会忘记!
他将郑允涵交给了身旁的金篱,正欲往前走,却看见那皂衣公子转过了脸来,只是他面上恰好戴了一个曹操的脸谱面具,遮住了他的模样
他显然是在试面具给青衫公子看,他晃了两下头,背上的乌发随着他的动作散到空气中,甩出小小的弧度。即使没有看见他的脸也可感知到他此刻的表情,定然带着些许的得意与调皮。
郑允浩看得几乎失了呼吸。
就当他走神的片刻,那两人却已经付了银子要走。郑允浩反应过来,连忙追上去
中元节人那么多,哪里能立刻追上,而且那两人不知为何,竟是越走越快,越走越疾,郑允浩心急如焚,想要叫他,却只能发出嗬嗬的声音。
在中,卿卿,我的卿卿!
郑允载来的时候,管家说不知他人在何处,可郑允载知道他去哪里了
凤王府有一个房间,以前是专门用来供奉和祭奠梁贵妃的,直到后来,金在中的牌位也送了进去郑允浩便常常一个人去那里。
他推门进去,果然看见郑允浩坐在窗下的,正伏在几案上,怀里抱着一个黑漆漆的牌位,像是睡着了。
不过他似乎在做什么梦,好看的剑眉紧紧地蹙着,额上全是冷汗,口中似乎还在叫着什么。
他早就哑了,哪怕耳朵贴到他的唇上也听不见任何声音,因此郑允载也无从得知他在叫什么,只犹豫着要不要叫醒他。
看他似乎很难受的样子,郑允载也顾不得许多,轻轻唤他道:九哥?九哥?
郑允浩像是听见了,猛地惊醒了,一直起身子,原本被他抱在怀里的牌位就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郑允浩略一怔忡,随即忙弯腰将它拾起来,也不说话,只小心翼翼地将它擦拭干净,仿佛心中至宝一般,再珍爱不过。
郑允载望着他,突然所有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世上竟有这样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爱得如此深沉。
恐怕戏文也演绎不出这其中的半分。
郑允浩擦拭完了牌位,便将它小心翼翼地放回了原处,随即转过身来,默默地看着郑允载。
郑允载连忙回答:哦,我是来问问九哥,今天中元节,南浦热闹得很,九哥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十三弟至今为止都未出过王府,带他一起出去看看热闹吧?
郑允浩错愕。
方才的他梦
怎么了,九哥?郑允载见他的表情不太对,疑惑地问道。
郑允浩这才反应过来,摇了摇头。过了片刻,又伸手摸了摸郑允载的脑袋,轻轻点了点头。
郑允载知晓他同意了,便高兴起来:我虽常偷溜出宫,但南浦也未去过几回,很是期待呢!九哥,咱们怎么去?十三弟禁不起颠簸,咱们坐马车去吗?
咱们要带点什么去吗?十三弟第一次出门,有没有什么忌讳?
絮絮叨叨叽叽喳喳的,三兄弟总算是出了门。
到了南浦的时候,已是日跌时分,不过南浦繁华依旧,与梦中几无异处。
似乎方才的梦太过冗长沉重,郑允浩还有些昏沉,他按着梦中的记忆,只顾着寻捏泥人的摊子,连郑允载问他什么他都没听到。
九哥,你好像再找什么东西?郑允载疑惑地问道。
这一次卢进在他身边,他便能说话了:捏泥人。
捏泥人?郑允载更加纳闷,九哥找这个做什么?
不过他眼前一亮,突然叫起来:那不就是嘛!九哥,那里就有个捏泥人的摊子!
郑允浩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果然看见一个捏泥人的摊子,和梦中的一模一样。
他急切地走过去,在那摊子上寻找与金在中相像的泥人
这个不是,这也不是,这个更不是
都寻遍了,可并没有梦中那个与金在中相像的皂衣公子了。
郑允浩失望的同时,也自嘲起来:自己竟也荒唐至此,做梦而已,怎么能信呢?
可是他又不甘心起来那泥人还未出现,是不是他还没过来呢?等下说不定就会出现了呢?
如此想着,他抬起头来,正欲寻找身穿黑色衣衫的人,突然看见一个黑色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而过。
那人果然皂衣佩剑,身边跟着一个青衫男子,因为正往对面走去,因此只能看见一个侧脸,但那眉眼精致的侧脸,却是极熟悉的。
他猛地上前一步,突然想起来涵儿还在自己怀里,忙转身将涵儿交给身后的金篱。
可就在这须臾功夫间,当郑允浩再转过身来时,那人却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快步往那人消失的方向走过去,可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哪里还能看得见人影呢?
朝着他走过来的,都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郑允浩停下脚步,怅然若失。
其实,他又何尝想不到,梦境怎能当真,人死如何复生?
他是亲眼看着金在中咽气的。
更何况,金在中生前喜穿白色、玉子色、宝银色等浅色衣衫,从未穿过黑衣,那皂衣公子恐怕也只是与他有几分相像罢了,自己思念过度,将他错认成了金在中。
郑允浩轻叹一声,脑海中想起一句词来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
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玦庞凉含隐痛
中元节过去了,可朝廷却并没有平静下来,因为很快西北边境竟出了事
今年三月份,西祗的大汗病死,继承西祗大汗宝座的则是他的三皇子洛图,此人去年在怀庆帝的千秋节上受了羞辱,因此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前段时间梁家出事,西北边境自然有将帅与军事的调动,而洛图正是瞅准了这个机会,突袭东神的西北边镇,等到东神反应过来时,西祗已经吞没了五个边陲城镇,而西北边境的兵力已在调换时撤走一部分,现下只剩两万兵马,因此军情十分紧急。
边疆送来紧急军情,兵部自然贻误不得,奏折一封一封的传到怀庆帝的御书房里,怀庆帝想要找更得力的人前去西北边境,但朝廷中除了傅战成,已经没有什么战将了,因此此一事便拖了下来。
等到了八月一日这一日,西北边境战事愈加吃紧,怀庆帝终于按捺不住,在早朝之时提起了征兵前往西祗增援的意思。
群臣莫衷一是,尤其是在带兵的人选上,似乎无法决断。
陛下。绥安侯萧勇出了列,拱手道,陛下,臣愿往!
随即立刻有人反对说:绥安侯虽然年轻时骁勇善战,然而恐怕现在已经难提当年之勇了吧!
萧勇辩驳道:岂不闻廉颇晚年犹矍铄,李广老当益壮,老臣虽然已经年老,但带兵打仗,却是万不会生疏的。
安康王在一旁持不同意见道:此事非儿戏,绥安侯虽然风采不减当年,但对于现在军营中的将领,却是不熟,又如何来统领他们呢?
怀庆帝看着不远处的平整的大理石面,沉默不语。
此时,首辅大学士欧阳处出列道:老臣以为,凤王殿下能征善战,不如再让凤王殿下带兵前往。随着他的话,众人都看向了站在右前方的郑允浩。
怀庆帝亦看向了他,开口询问:允浩,你觉得如何?
郑允浩现下变了性子,也不再好战,因此并没有立刻答应,只说想回去好好想一想。
他虽在动口,但声音却是由站在大殿后方的卢进发出来的,这自然叫人感到奇怪。
不过众大臣也已经习惯他的反常了自从金在中死后,他的性子就一直是如此怪异。他们有的时候甚至暗中怀疑:如果真的是郑允浩当上了皇帝,那么这样一个喜怒不定,性子诡异的皇帝,他们又要如何去面对他?
怀庆帝听了他的回答,也没说什么,于是这个讨论便到此结束了。
一下了朝回到府中,郑允浩就召见了顾凡,询问顾凡自己到底该不该去。
顾凡闻言沉默了许久,最后看向郑允浩,道:殿下,你可读过《左传》?
自然读过。
那么,《左传》中写了闵公二年的一件事,你可记得?
郑允浩想了想,最后蹙起了眉,道:先生想说什么?
顾凡也不再卖关子,道:能够去西北,得了军功自然是好,如若陛下属意于殿下,那么储君之位唾手可得;可陛下若是忌惮于殿下,那么殿下得了军功,只不过是加速自己的灭亡罢了。
功高盖主,这句话不仅可以用在外臣身上,用在皇帝的儿子身上,也是一样的。
更何况怀庆帝又深险多疑,如若郑允浩得胜归来,那么他功勋卓越,还拥有了兵权,那么怀庆帝自然要提防他篡位,成为第二个郑允逸。
金玦庞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顾凡吟了一句诗,又轻叹了一声道,申生已经成为太子,闵公尚且如此,更何况殿下您还未成为太子呢!
郑允浩闻言,唇角微微勾了勾,带着些许嘲讽的意味:那么先生以为,我不该去?
自然。顾凡点了点头,殿下不去,储君之位也是您的,您又何必去冒这个险呢?兵权这个东西,如对风执炬,常有烧手之患。
那么,假如父皇执意要我去,又待如何?
殿下佯称得病即可。顾凡道,王妃方去,您自然感怀,无心于战事,也是理所当然的。
郑允浩沉默不语,半响道:我知道了,多谢先生指点。
顾凡见他面上若有所思,怕自己的话触及了他的伤心事,便劝慰道:殿下,节哀吧。
郑允浩点了点头:也不早了,先生先回去吧。
顾凡自然也怕自己扰了他的清静,便告辞离去了。
郑允浩挥退了身旁的卢进,独自一人留在了房里。他踱至窗下,从案中的暗格里取出一叠泛黄的纸来。
那是他外出征战的时候,金在中无聊寂寞的时候写下的诗词短句。
方才他自己的一句假如父皇执意要我去,又待如何?,令他想起了前年懿文太子死的时候,朝中正好在选皇子去接替懿文太子,两人在书房中商议,他问他,那你觉得我应该要去吗?而他回答说,不能去。
想来这些光景,明明都还如昨日一般。
手中的诗稿已经泛黄,那是他在整理金在中遗物的时候,偶然发现的。想必是他怕这些诗句太过缠绵,怕他笑话于他,因此一直没有拿出来,倒叫他捡了。
只是看见这些诗稿时,他心中是既惊喜,又悲痛。
上面写道:
游目瞩望,柳色萋萋。前年今日,我为君妻。去年今日,折柳雁离。今夕何夕,相隔千里。君为我故,缰系功利。久不得归,痛悔无极!
但徘徊,失意千。寂寞容颜是君添。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些都是古人的诗句,还有他自己作的:
昨夜听风雨,一枕梦还惊。醒时犹戚戚,毕竟意难平。六月二十三日风雨大作,梦九郎坠马,惊醒。
秋风渡江南,叶落旧章台。中秋团圆夜,慎勿忘归来。七月七日,七夕夜,独自看牵牛织女思九郎。
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今日读唐诗读至此,不觉潸然泪下。此一句情状,细细想来,痛断肝肠不愿再看。
九郎,若余生再有远征,千万千万莫留下我一人。日夜担惊受怕的心情,倒不如一起死了痛快。
郑允浩看完这些诗稿,已是满腹心酸这些只言片语、残诗缺词,都是金在中当时最真实的心情,如今读来,仍是叫人感怀不已。
这世上最苦之事,莫过相思无论相思之人活着也好,死了也罢。
一望无际的草原大漠,郑允浩身穿铠甲,骑着踏云驹,像是身后有什么在驱赶似的,一路狂奔。
快点,再快点。
找到了!
卿卿!
不远处那皂衣公子转过身来,他的脸分明是金在中的模样,可是他佩着剑,乌发及腰,风吹着他的乌发,流露出草原一样冷漠而高傲的气质来,与平时迥然不同,他说:九郎,你终于来找我了!
郑允浩来不及停下马,便已落到地上,他疾步跑过去,猛地将金在中抱在怀里:卿卿,我好想你!
金在中伸手抱住他的腰,面上带着笑容:九郎,你说过,八月份,要带我来大漠,幕天席地看星星,我们终于来了!
郑允浩紧紧地抱着他,几乎要把他揉进自己的身体里:卿卿,这里风大,你身子不好,为何要自己独自过来?
金在中笑道:你不带我来,我便只好自己来了你那么忙,总是想着打仗。
我知道错了。郑允浩正要将他用自己的披风裹得更紧一些,突然被他一把推开,只见他警惕地看着自己,质问道:
你是谁!
我是九郎啊,卿卿!郑允浩着急起来,不知为何,他心里好害怕。
谁是你的卿卿,我不认识你!
我是允浩啊,在中
见他靠近,他猛地抽出剑来,指着他:不许过来,我不认识你,也不是你的什么卿卿,你认错人了!
说着,他转身就走。
卿卿!郑允浩像是被点了穴一样,浑身都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茫茫的草野中。
卿卿!
郑允浩猛地从梦中惊醒过来,他摸了摸额头,上面全是冷汗
他怎么忘了,他答应过卿卿,八月份要带他去大漠看星星。
那么这次出征,就带着他一起去吧。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家恩怨本无情
郑允浩最后还是答应了出征西北,怀庆帝点了六万兵马让他前去增援,出征之日便定在怀庆帝寿辰之后的八月初六。
出征前一天,顾凡先来送他。
殿下,恕我不能陪同了。顾凡朝他深深作了一个揖,他现在已经辞官,不欲再出仕了,殿下千万保重。
多谢先生。郑允浩上前将他扶起,感激道,先生的指点我一一铭记在心,先生也善自珍重。
顾凡闻言,欲言又止,似乎不知该怎么说。
他本劝郑允浩不要去,可郑允浩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不知为何,他对于此次郑允浩的出征,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此,他在他出征之前就辞了官。
先生有话不妨直讲。郑允浩道。
顾凡叹了口气,道:殿下,我总是觉得此次出征,你不应该去
郑允浩闻言,微微垂了头,不见眸中光彩:若是胜了,我将兵马大权交还给父皇便是了再者,卿卿已去,我哪怕战死沙场,又有什么可惧怕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