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我在古代做少爷 > 我在古代做少爷
错误举报

我在古代做少爷(55)

    家境富裕,有余钱的学子还好,赶考的路上不用受太多苦。
    家里条件不好的,有的坐一两天车,还要靠自己走半天。来来回回换车租车也耽误不少时间。
    你们两可别省吃俭用。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安康往陈子澈的包裹中塞了张银票,叮嘱道,可别给我省着,考个状元回来,让我跟着沾光。以后我有状元朋友了,说出去多有面子。
    马车中另外两个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安康明晃晃地塞银票,心里羡慕的很,这样的朋友去哪找?
    邱源哭笑不得,冲着安康挥挥手,知道了。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陈子澈冲着安康摆摆手,一脸的不舍,别送了。安康,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安康用力点头,目送牛车晃悠悠地载着陈子澈和邱源两人离开巷子。
    半晌,安康咂摸出些滋味,小声道,他们两出远门,我咋还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赵秦拍拍他的肩膀,可不是么,他也觉得有些空落。大家一起经历了太多,生生死死地关头一起搀扶着走过很多次。面对离别,谁也不能轻易释怀。
    送走了两个好朋友,安康心里怎么都不得劲。他带着虎子在街上闲逛,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县衙门口。
    刚送走客人,胡师爷转头一看,竟然看见安康了。他满脸堆笑地小跑着过来。大少爷,难得,难得,去衙里坐坐?
    余阳县的县衙是有百年历史的老县衙了,门口牌匾上的漆水掉了一些,看起来破破旧旧的。
    师爷呀,咱们余阳县县衙的招牌不行啊。你看这漆水。不知道的乍一看,还以为咱们余阳县多穷呢。县衙牌匾都掉了漆。
    虎子,走我的帐,给师爷支些银子,把这县衙里都刷一遍,刷的新新的。不能掉咱们余阳县大学堂的面子。
    胡师爷嘴角扯的更大了,一连串的道谢夹杂着一些吹捧的话。听人说这安家的大少爷是个金娃娃,现在一看,果真如此。
    安仲华走出衙门就听见自家儿子好大的口气,承包了整个衙门的漆水。儿子大了,花点钱就花点钱吧。何况他自己也能挣钱。再说,粉刷衙门,那还不是心疼他这个当爹的在这个半旧不新的地方办公吗。
    想到这些,安仲华脸上不由自主地带了一些笑意,一起去看看大学堂?
    安康本来心情不好,胡乱花了些银子,心里刚爽快一点,听到他爹的声音了。而且他爹居然没有说他乱花钱,难得啊。
    安康收起吊儿郎当的样子,乖乖地站直了身子,恭敬地回道,好啊。
    从今年开始,在安康的建议下,安仲华和胡师爷讨论一番,决定在余阳县开展扫盲活动。所以就有了宋石头刚进余阳县县城看到的宣传语:争取识字,不做文盲。
    建造大学堂也是安康提出的,由陈子澈执笔,在杂志办事处一连刊登三期呼吁建设免费学堂的消息。要建一个可以让所有余阳县人免费读书两年的学堂。
    安康等人更是身先士卒,率先捐款。所有捐款明细也都详细地记录在每期杂志上。
    杂志办事处捐款三百两。
    卫氏商行捐款一千两。
    余阳县大酒楼捐款二百两。
    仲伟皮毛行捐款一百两。
    五芳斋捐款一百两。
    余阳县县令安仲华和县衙所有人捐款五十两。
    有了前六笔捐款,安康找安仲华批了块地,买材料,找工人,风风火火地开始建大学堂。杂志办事处陆陆续续收了不少捐款,每一笔捐款的来处,用处都详细记录在杂志上。
    从这天起,识字的人看道杂志了解了大学堂的建设进度。不识字的,就和识字的人打听。可以说,余阳县的所有人都见证了余阳县学堂的建设过程。
    马夫子坐在桌前,桌面上摊开着一本杂志,他看的那页正是说大学堂建成。选了十日之后的好日子剪彩。
    这个安康,胸无点墨,竟然办了这么多事。还都是让人拍手叫好,能流传千古的好事。原本以为安康和从前的那些纨绔没什么两样,自己也曾断定安康以后必然无所成就。现在看来,一切都错了。有些人就是金子,怎么样都会发光。
    马夫子摇摇头,叹息一声,为自己以前的判断汗颜。他想,他这一生学识也要有些作用。明日就去杂志办事处报名,做大学堂的免费讲师。
    作者有话要说:
    姐妹们,我回来啦。我还有一篇存稿啦。
    安康真的越来越行了。要建设大学堂,要带着大家发家致富。
    第101章 刘霞怀孕
    安康。
    庞佑德难得来一次杂志办事处,安康看见他来还挺稀奇。哟,庞佑德,你是不是更胖了?庞佑德好像大了一个号。
    嘿嘿。庞佑德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准备继承家里的酒楼。最近我爹把我抓过去试菜,一吃就吃得有点多了。
    安康,叫上赵秦和虎子他们,晚上去我家酒楼吃饭。我特意留了包间,咱们一起吃一顿。
    我媳妇儿素娥,怀了。嘿嘿嘿。
    安康替他高兴,一口应下,那可是好事。等着,我们晚上一定去。
    看到庞佑德真心高兴的样子,安康觉得他一定是把王明的事情忘了。他可记得,庞佑德收到王明要娶妻的信,偷了他两只鸡。当时庞佑德就说要找婆娘生孩子,现在每一步都在慢慢实现,他应该是真的走出来了吧。
    傅家村,刘霞摸着肚子,一脸欣喜。
    傅川娘一脸喜气地将村里的大夫送走,转个身,小跑着回了屋子。霞,你想吃鸡蛋不?娘去给你煮鸡蛋。
    是有点饿了。娘我自己去煮吧。
    不用,你好好歇着,我去。傅川娘掀开门帘取了两个鸡蛋。
    娘,半下午的煮啥鸡蛋,没到吃饭的点呢。傅三梅背着捡来的柴火放在院子里堆好,在厨房门口探头,惊喜道,煮两个啊?是不是要分一个给我。
    不是吃饭的点吃什么东西?傅川娘满脸笑意,你大嫂,有了。
    终于有了。傅三梅听后,只是笑笑,并没有很高兴的样子。刘霞有了孩子还不知道能嘚瑟成什么样呢。本来她这快出嫁的小姑子就不受大嫂子待见。往后这日子还不知道成啥样呢。
    刘霞扶着腰出来,看到三梅,她挺了挺肚子,眉眼上都带着笑,三梅,你要有侄子了。
    嫂子,你可得好好照顾自己。有啥活,叫我就行。三梅装作很高兴地样子和刘霞聊了起来。
    鸡蛋煮好后,三梅眼馋地看着刘霞神气地将两个鸡蛋都端回屋子,她撇了撇嘴,端起院子里的脏衣服去河边洗衣服去。
    这是刘霞成亲三年后,肚子第一次有动静。她挺着肚子在村里转悠,逢人就说,今天肚子不舒服,家里找了郎中看,说是怀孕了。
    村里有些长舌妇背后说她是不会下蛋的母鸡。现在好了,她肚子有动静了。看谁以后还敢说她。
    刘霞转悠到傅大花家,一进傅大花家的门,她哎哟一声,一手捏着鼻子,另一只手在面前扇风。
    大姐,你家这什么味?怎么一股子猪屎味?
    傅大花带着阿毛在院子里间菜,听见刘霞进门第一句就说她家不好,不免心中生气,斜着眼看向刘霞,哪来的猪屎味?我家猪圈在下风口,每天都拾掇,哪来的味道?
    刘霞,你要是闲着没事就回家去多秀两块帕子换些钱。整天在村子里瞎晃悠是个啥事?
    大姐,你不知道呀。刘霞捂着嘴道,我现在鼻子可灵了呢,稍微有点味道我都能闻到。
    哟。傅大花抬头看了她一眼,寻思这刘霞又要整什么幺蛾子。这是咋地?咋还跟狗似的了。
    哎呀,大姐。刘霞不高兴地看了一眼傅大花,小声道,郎中说我是怀了呢。
    傅大花这才反应过来,感情刘霞是专门来说她怀孕的事。怀了就好好养着,给傅家生个小子。
    大姐,我这怀孕吧,嘴就馋,刚在家里吃了鸡蛋。出门转了一圈,这又饿了。你家有什么吃的没?刘霞说着就往傅大花家的屋里走。
    唉?傅大花抱着阿毛,从菜地里出来,随着刘霞一起进屋了。
    屋里刘霞已经拿了阿毛的点心吃上了。
    娘。阿毛皱着鼻子,拽傅大花的衣裳。
    傅大花小声安抚他,让你爹下回给你买。
    大姐,这点心可真好吃。刘霞一边吃着,手里把点心包起来,拿着就出了屋子。阿毛,你可别心疼点心。以后舅妈给你生个弟弟和你一起玩。
    傅大花翻了个白眼,什么玩意,还又吃又拿。
    刘霞拿了点心,藏在怀里揣着回了家。
    三梅正在晾衣服,瞧刘霞走的有些快,出声提醒道,嫂子,你可得慢些走。
    刘霞侧着身子,挡住怀里的点心,笑道,是了。我突然想到今天绣完花后针扔在床上。现在我得赶紧去找找,别晚上睡觉把你哥扎了。
    三梅早就看见刘霞怀里有东西。见她藏着掖着的,便也没吱声,继续晾衣服。
    没过一会儿,傅川娘匆匆进了院子,问三梅道,你嫂子呢?
    嫂子在屋里呢。
    傅川娘快走几步进了屋子。
    刘霞听见动静,慌张地将小桌上的点心收进柜子里,拍下衣服上落的点心渣子,娘。
    三梅听见屋子里,她娘说道,刘霞,我怎么在村子里听人说你到处说你怀孕的事?傅川娘看了看刘霞还瘪着的肚子,叮嘱道,这事可不经说。你这肚子不到三个月,可不能到处说。
    刘霞嘴角沾着点心渣,走过来挽着傅川娘的胳膊道,娘,我知道啦。这不是之前村子里有些长舌妇在背后说我,我气不过就去唠叨了几句。娘,我一定好好养好身子,给你生个大胖孙子。
    注意到刘霞嘴角的点心渣,傅川娘垂着眼睛看了一眼地面,又叮嘱了两句,转身出了屋子。家里根本没有点心,刘霞哪来的点心吃的?她刚进屋的时候,刘霞明明在藏什么东西。
    三梅晾好衣服,就见自家大姐提着东西进了院子。大姐很少主动回娘家,三梅见了她很开心,立马迎了上去,大姐。
    三梅。傅大花和傅三梅打了声招呼,扬声喊道,娘,我来了。我来看刘霞。
    刘霞一听到动静,整了整衣裳,出了房门。大姐,咋还专程来看我了呢。
    傅大花冲她笑笑,把手中拎着的篮子递给傅川娘。听说刘霞怀孕了,我来看看。这半篮子鸡蛋给刘霞补补。
    傅川娘高兴地把傅大花迎进屋子,脸上一直挂着笑,这盼星星,盼月亮的,我这终于要有孙子了。
    娘,刚刚刘霞在我家挺喜欢吃阿毛爹上次在五芳斋买的点心。也不贵,二十文一斤。刘霞要是喜欢吃,娘,你记得给她买点。怀孕了的女人就是馋。看什么都想吃。
    刘霞的脚步一顿,装模作样地笑道,二十文一斤的点心我哪吃得上。就是沾了大姐的光才能尝尝。
    傅川娘也听明白了,感情刘霞刚刚偷吃的点心还是在傅大花家拿的。二十文一斤比肉还贵。这刘霞怎地好意思又吃又拿?
    傅川娘瞪了刘霞一下,刘霞站在屋子门口,讪讪地笑了下。寻思这傅大花真不是个东西。吃她些点心怎么了,怎么还跑回家告状。自己肚子里是傅家的种。她家买得起二十文一斤的点心,还不是小叔子帮的。
    作者有话要说:
    每家大概都有糟心亲戚。后面刘霞还要和傅大花再闹腾。写着写着我都生气了。
    宝子们假期开心嘛?
    第102章 二山要打工
    秀娘的儿子柱子要娶亲了。老贾想着请安康批条子,领一笔嫁娶金。
    绣娘揽着土坑坐在床边,忐忑地问道,少爷会不会不给批条子?
    为啥不给批?老贾疑惑地看向她,别人都给批了,为啥不给我批条子?
    柱子毕竟不是你亲身的。我怕人家不给。
    老贾一挥手道,怕啥。少爷最是明事理的人。柱子不是我亲儿子也是我半个儿子。明天我就去找少爷批条子。
    翻过天,老贾找到安康,说要批嫁娶金的条子。
    安康看着他,拧起了眉头,老贾,你儿子不是才几个月大吗?现在要什么嫁娶金?定娃娃亲了?他记得他刚回余阳那会儿,老贾还抱着他儿子让他取名呢。
    少爷,你听我慢慢和你说。老贾详细地把事情说了。我来余阳县后娶了个婆娘,叫秀娘。她原先是个寡妇,带着一儿一女。今天我要批条子,就是因为秀娘的儿子柱子要成亲了。
    安康恍然大悟。这事他也是知道的。后来事情太多,给忘了。他痛快地给老贾批了条子,叮嘱道,到时候办喜酒的时候可得叫上我。
    得了条子,傅川也很快地数好钱,做了账。
    老贾美滋滋地回了家,将一两银子并十文钱掏出来给秀娘看,我就说少爷是最明事理的吧。他还关照我,柱子办酒时一定要请他去。
    秀娘接过银子,紧紧攥在手中,你真舍得花钱给柱子成亲?
    你这说的什么话?老贾虎着脸,钱都给你了,哪还有不舍得的。明天你去买两块好布,给柱子裁两身新衣裳。接亲的时候穿的漂漂亮亮,可不能惹笑话。
    秀娘用力地点点头,一转身,眼泪就落了下来。
    傅家很重视刘霞这一胎,这可是傅家第一个孙子。傅川娘一天一个鸡蛋地养着刘霞。
    刘霞有了依仗,原本在家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一点不顺心,小叔子傅川是个胳膊肘往外拐的。
    饭桌上,刘霞又说起傅川,小川一个人在外面总不是个事。小孩子家家的哪知道存钱。别被有心人骗了。有心人这三个字刘霞咬得格外重,家里人都知道她说的是傅大花。
    这事,傅川爹娘已经当不了傅川的家。更何况,刘霞不是个好相与的。傅川自己在外面更自在些。他和他们已经不一样了。当爹娘的帮不上孩子也不能给孩子扯后腿。
    傅川爹捧着碗,撩着眼皮子看了刘霞一眼,闷声道,川现在管着杂志社所有钱,他咋还不会管钱?赶紧吃饭,少说话。
    刘霞撇撇嘴,心里暗骂道,个老不死的,自己儿子也管不住。傅川一个月的工钱要是都能给家里,这个家就过上好日子了。也不知道这一个二个怎么想的。
    傅二河扒了两口饭,下定决心般开口,爹,娘,明天我想去县里找活干。
    找什么活?刘霞第一个跳起来了,二山,家里现在可整天离不开人。两亩菜地每天都得有人去收。家里还喂了两头猪。
    爹和大哥都在家。傅二山看向刘霞淡淡地说道。
    指望你大哥和你爹?活有点多呀。
    傅川爹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怎么不能指望我和老大了?有多少活?他转头看向傅二山,老二去挣钱去,今年秋天给你说媳妇儿。明儿就让你娘开始查听。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