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冤种皇后和反贼互穿后(19)
姚青绶摇头:不,我既然说让将军必赢,怎么能想出这种主意陷您于不义呢?
您尽管进城,且看着局势如何。若林子澄胜算大,你尽可以帮他,只当我今日没来过。此时此地此番话,我和魏鸣若泄露半点出去,我闻于逢天打雷劈!
若我这边胜算大,张将军自然知道该怎么做。好赌,当然应该赌最大的彩头。试问这世间,还有比从龙之功更大的彩头吗?
张行被姚青绶一行话说得心神激荡,他压抑下心中的情绪,双眼一眯,问道:你竟然如此有信心?难道你在林子澄身边也安插了卧底?不可能不可能!
姚青绶但笑不语,她起身拍了拍衣摆上的尘土,道:三天,将军只有三天时间考虑,要不要按我说的去做。告辞了。
姚青绶和魏鸣离开时是江致远亲自送行,二人骑马走远了。
确认无人跟踪后,魏鸣终于压抑不住好奇了,问道:少主有什么必胜的方法吗?就算宁安是咱们的了,粮道也断了,可燕北城守个三个月没有问题。三个月后,朝上诸公再蠢也该发现燕北的异样了。
他突然想起少主似乎很重视派去燕北城里的内应,一拍手道:难道是那些内应有什么妙用吗?不能呀。短时间内,那些人站稳脚跟都难。
姚青绶不答反问:我先前让你们征集的壮丁如何了?
已经有三百人了。魏鸣答道,都是从咱们占领的城镇乡里征集的,每人的工钱也都发放了。
行,等张行入了燕北城,就将这些人都带过来吧。
姚青绶虽嘴上说给张行三天时间选择,但是如今武寨外强中干的事情已然被自己这个敌军首领知道了,张行根本没得选。
果然,不用三天。在姚青绶二人造访武寨后的第二天夜里,武寨中的人就趁着夜色掩护,全部撤进了燕北城。
姚青绶在瞭望台上目睹了这一切,开启了燕北城破的倒计时。
作者有话要说:
姚大小姐:我闻于逢天打雷劈!
第32章
在眼见张行率军进了燕北城之后,姚青绶就写了一封信,命人快马加急进了京城。送信二人受了军令,信必须时刻不离身,直至亲手送到胡远手上为止。
而远在京城,也有一人惦记着胡远。
闻于逢坐在祈香楼,等了近一个时辰,胡远还是不露面。他心下纳闷,姚大小姐和胡远之间的关系有这么差吗?胡远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把太子妃晾在这里。
你,过来。闻于逢指了指一个伙计,这是胡远从燕北带来的帮手,对东家到底干的什么营生还是清楚的。
太子妃。伙计满脸堆笑,您有什么吩咐吗?
把胡远叫过来。
胡掌柜不在店里,先前小的们已经和您说过了。伙计苦着脸,要不您先回去?等掌柜的来的,小的立刻和他说,让他去找您。
闻于逢才不相信这种鬼话,这店里的安排向来是胡远不能远离,以便消息传递。凡是外出的任务,都有宋良派来的姜群负责。
你去和胡远说,要是我一炷香之后见不着他,我就去兵部,说说燕北的事。闻于逢说完,那伙计就变了脸色,低着头朝后院去了。
不到一会儿,胡远就出现了,阴沉着一张脸。
太子妃找小人有何贵干?
闻于逢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道:交给魏鸣。
然后,胡远的脸色变了。
闻于逢亲眼见着自己这个传闻中喜怒不形于色的属下展示了丰富的表情,他一张脸上的神情由阴沉转变成质疑,然后又是一副见了鬼一般的惊恐。
闻于逢懒得和他多话:你们少主走前不是说让你万事都听我的吗?别多话,送信。
胡远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纠结半天还是讷讷地开口:少主只是让我尽力帮您。
闻于逢挑了挑眉:都是一个意思,不信你自己发信去问他。废话少说,记得帮我寄信,不许偷看,并且要快。
胡远拿过信来,将闻于逢送出祈香楼,待他要上车时,实在忍不住了,开口道:人,还是专一些比较好。
怎么会有一个人,嫁了太子就算了,还勾搭着自己的少主,现在竟然还光明正大地让自己给魏鸣送信?
闻于逢没听懂,觉得胡远怎么在京城待了半年,说话越来越奇怪了。他还不够专一的吗?两辈子就心动了那么一下,哪怕人在燕北,也没忘了京城的这位大小姐。
这事很快被闻于逢抛在脑后了。他开始琢磨着,要是魏鸣没能阻止姚青绶祸祸自己的造反大计该怎么办?
她要是不仁,干脆自己也不义。谁说太子妃不能造反了?自己不如
突然间,马车急停,闻于逢一个没坐稳撞到了车壁,撞得额头生疼。
他呲牙咧嘴,一副要吃人的模样就去推开了车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胡远虽然极其看不惯姚青绶,但是还是快马加鞭把信送到了魏鸣手上。
魏鸣拿到信时,手都是颤抖的。
谁不知道少主心心念念都是那位姚大小姐,当初差点抢亲就算了,后来又眼巴巴地去送了兔子送了烟花。
姚小姐突然给自己送信,这是什么意思?
魏鸣突然觉得手中的不是信,是催命符,烫手啊!
他立刻把信扔在桌上,看着那信像是在看什么洪水猛兽。
你作证啊!我根本没打开过这信!魏鸣拉着信使喊道,你赶紧送回去!胡远那老小子是不是故意来害我呢!
信使有些不明所以,呆呆地点了头。
魏鸣松了一口气,起身就要去找姚青绶汇报情况。他走了两步,发现那信使还跟在自己身后,不禁警觉道:你为什么跟过来?
信使恭敬答道:胡先生有话传给少主。
魏鸣双眼一眯:和我没关系吧?
信使如实回答:没有。
魏鸣放心地点点头:那跟我来吧。
二人通传后进入了帅帐,姚青绶也正等着魏鸣来汇报壮丁调集的情况,见他进来就立刻想问话,却没想到他身后还跟着一人。
魏鸣瞧出了少主的疑惑,连忙介绍道:这是胡先生派来的信使,他说有话要通传。
姚青绶点点头,道:什么话?你说吧。
信使上前行礼,低着头不敢直视,道:胡先生派小人来问,少主是不是允诺了太子妃,在京城,胡先生要万事听她吩咐?
闻于逢的部下听他吩咐不是很正常吗?闻于逢如果能在京城发挥些作用,自己这边也能轻松不少。姚青绶没有一丝犹豫就点头了,末了还补充道:她的命令如同我的命令,你们不必问原因,尽管执行就好。
魏鸣深吸一口气,暗自感叹自己退信的举动可真是太明智了。他也暗自决定,绝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姚小姐给自己寄过信!
你先下去吧。姚青绶对信使道。
待人走后,她取出一张图纸来,邀魏鸣来看。
魏鸣仔细瞧着图纸上画出的区域,那些地方几乎是堵在燕北的东西南三个城门口,但也超出了投石机和箭矢的攻击范围。魏鸣指着图纸上面的建筑布局,问道:少主要把营寨搬过去吗?
姚青绶不答,只说:壮丁都到了吗?让他们立刻开工。
恰此时林、宋二人求见。
二人进帐后,林志就首先跪下请命,道:听闻少主要在燕北三面建营寨,属下请命带人去做此事。
林志低垂着头,心里有些唏嘘。少主来到燕北后的所作所为,让他这个自小看着少主长大的家臣都有些心里发怵,不知不觉间和少主离了心。这次又被少主夺了权,若是再不能做些什么,恐怕此后就只等着被排挤到边缘吧。
宋良也不甘落后,大声道:属下也愿往。
姚青绶有些惊讶:二位是我帐下最能倚重之人,岂能只做这些小事?
林志叩首:属下不过少主家臣,安能得少主这样夸赞?凡是少主有托,属下挎鞭执凳,无敢不从。
姚青绶想了想,应道: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由二位了。你们且带五百兵丁前去,同那些壮丁一起,三班分倒。营寨不需修得太好,只要快就行。
林宋二人叩首领命。
即将出帐时,林志忽然被姚青绶叫住了。他回头拱手,头垂得极低,恭敬道:少主还有吩咐?
姚青绶摇摇头,轻声道:林志叔,凡事小心,保重。
林志头垂得更低了,他压了压心中的酸涩,道:我知道的,少主也保重。
第33章
张家娘子是自小在燕北城长大的,嫁人也是从这边门,嫁进了隔壁门。
她自小就没离开过燕北,以后也不想离开。她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城郊的南村。不过,好像听说那片现在被反贼给占了,造孽哟。
不过她有个和她完全不一样的弟弟,那可是不得了的好小子。张家小子自己当了掌柜,带着几个乡邻并他姐夫,在北方各大城里倒卖货品,赚了不少钱。
仗着这个争气的弟弟,张家娘子在十里八乡都是抬着头挺着胸,人人都得巴结的。
前几个月啊,张家还把两家的老房子重新修了,修得那个好啊。原本的土屋变成了个小二楼,墙面都用灰泥刷得平平整整。
你都看见了,我家房子是新的。要不是听你口音是咱本地人,我才不租给你呢。张家娘子将门锁上,把钥匙递给了面前一副书生模样的人。
那人正是吴霖雨,他连连称谢,道:多谢嫂子,我也是没钱继续住客栈了,多亏了嫂子心好,肯租房子给我。
张家娘子好奇起来了,问道:你既然是燕北人,怎么不回家住,住什么客栈啊?
吴霖雨苦着脸:何曾不想回家?这不是回不去嘛。
张家娘子想起如今堵在城外的反贼,也不禁唏嘘:都不容易。
我现在啊,也没别的盼头。吴霖雨压低声音道,就希望城外的那些人赶紧打进来了。
张家娘子惊叫一声,骂道:你胡说些什么!
吴霖雨道:大嫂子还不知道吧?那些人是当初闻家军!你想想闻家军在咱燕北时,咱过的是什么日子?现在又是什么日子?
不等张家娘子说什么,吴霖雨继续叹息道:我是南郊吴家庄的,我哥派人给我送信说,闻家军把我们庄里那些横行霸道的里长豪绅都打跑了,还给我家分了地哩。
我得了消息才赶紧从宁安城回来的,没想到,现在被堵在这燕北城,回不去了。
真的?张家娘子可不信,那些反贼有这么好的心?
等他们打进来了,大嫂子自然就知道了。吴霖雨似乎觉得自己说了不该说了,连忙压低声音道,今日你就当我什么也没说,你也什么都没听见。这种话说出来,要人命的!前两天我还在街上看见有人因为说了林太守坏话就被抓了!
张家娘子有些讪讪,道:尽胡说。咱们有林太守,那是个好官,怎么会乱抓人?又怎么会让人打进来呢?
没粮了呗!吴霖雨道,咱们出不去,粮也进不来。我最近准备多囤些,我劝大嫂子也多买点去。可别到时候哎!
张家娘子还要说什么,吴霖雨摆摆手,搬着行李就进了屋。张家娘子干脆也不问了,可是不问的话,心里像总有块什么堵着一样,不上不下的。
她冷眼瞧着,这个新来的租客果然陆陆续续买了许多粮。她心下也慌了,连续几天去问粮价,虽然涨得不多,可确实一日比一日高了起来。
这下张家娘子再也坐不住了,回家从灶台底下掏出银子,立时就去粮店里买了够一家子吃一年的粮,回来的时候都要靠店里伙计用车帮忙拉。路上遇见几个平时看不惯她的,她还被嘲讽了几句。
张家娘子也不分辩,只冷笑瞧着他们。等真没了粮,有这些人哭的时候。
时至晚间,她家汉子回来了,瞧见这一屋子的粮食,吓了一跳。
干嘛买那么多粮?这得花多少钱啊。
张家娘子一翻白眼,道:这就是你没远见了。等过两天,你一百两银子一斗都买不到呢!
汉子挠了挠头,道:又没闹饥荒,外边的反贼过两天就走了,哪会缺什么粮食啊。
张家娘子探头到窗外看了看,没见着有人,于是凑近她丈夫,低声道:我听说,外面那不是什么反贼,是闻家军。你想想当年的闻将军。林太守只是个文官儿,怎么打得过呢?
净瞎胡说!汉子撇了撇嘴,明天你赶紧去问问能不能退,这么多粮食,没等吃完就得全发霉了。
我不!张家娘子把她丈夫推下了床,你们都是些没见识的,等到时候就知道了。这个家还是只有我当,才能过的下去!
买了这么多的粮之后,张家娘子越发关心起粮价来了,粮价涨归涨,可涨的价钱还没有一个烧饼钱多。
她心里反倒怨起吴霖雨来了,没见识的臭书生,一惊一乍的,害她买那么多粮食。这可怎么办哟?得吃到猴年马月去!
这日午后,她和别家嫂子一起在院子里缝补,不知道谁说了句城外好像在建营寨,都堵到城门口了。
真的假的?张家娘子有些不信。
当然是真的!我家那口子的发小在当兵,知道得一清二楚。李嫂子道。
张家娘子眼珠一转,想起家里的那些粮食。她压低声音,道:这话我只和你们说,你们可千万别传出去
晚上,张家娘子坐在炕上数着钱,她汉子回来,见堆着的粮食不见了,钱倒是多了不少,不由得嘿了一声,笑道:这就是你要我等着看的?
张家娘子不理他,把钱放进盒子里,用布严严实实地包好。
砰砰,有人在敲门。
张家娘子立刻把包裹放在炕下,使个眼色让她丈夫去开门。
来人灰头土脸的,却是她小弟。
姐、姐夫,快收拾东西跟我走!张小弟劈头盖脸就这一句话。
张家娘子两口子对视两眼,问道:发生什么了吗?
张小弟急急道:我在外边做生意,听说林太守反了,他投了敌。朝廷已经派兵来剿他了,燕北待不得了!
怎么会?我没听说呀。现在林太守天天领着人在城墙上,就是防着反贼打进来啊。张家娘子天天和其他嫂子聊天,城里有什么消息她灵通着呢!
张小弟一拍手,道:朝廷都下旨了还能有假?说不定是他和那些反贼有什么阴谋呢。别管了,我是从小路进来的,还带了几个弟兄来背咱爹妈一起走。再晚可能就走不了了!
这番话说得张家娘子心慌意乱,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她瞧瞧她丈夫,她丈夫握了握她的手,道:你别怕,我去收东西,你坐着等我。
恋耽美
您尽管进城,且看着局势如何。若林子澄胜算大,你尽可以帮他,只当我今日没来过。此时此地此番话,我和魏鸣若泄露半点出去,我闻于逢天打雷劈!
若我这边胜算大,张将军自然知道该怎么做。好赌,当然应该赌最大的彩头。试问这世间,还有比从龙之功更大的彩头吗?
张行被姚青绶一行话说得心神激荡,他压抑下心中的情绪,双眼一眯,问道:你竟然如此有信心?难道你在林子澄身边也安插了卧底?不可能不可能!
姚青绶但笑不语,她起身拍了拍衣摆上的尘土,道:三天,将军只有三天时间考虑,要不要按我说的去做。告辞了。
姚青绶和魏鸣离开时是江致远亲自送行,二人骑马走远了。
确认无人跟踪后,魏鸣终于压抑不住好奇了,问道:少主有什么必胜的方法吗?就算宁安是咱们的了,粮道也断了,可燕北城守个三个月没有问题。三个月后,朝上诸公再蠢也该发现燕北的异样了。
他突然想起少主似乎很重视派去燕北城里的内应,一拍手道:难道是那些内应有什么妙用吗?不能呀。短时间内,那些人站稳脚跟都难。
姚青绶不答反问:我先前让你们征集的壮丁如何了?
已经有三百人了。魏鸣答道,都是从咱们占领的城镇乡里征集的,每人的工钱也都发放了。
行,等张行入了燕北城,就将这些人都带过来吧。
姚青绶虽嘴上说给张行三天时间选择,但是如今武寨外强中干的事情已然被自己这个敌军首领知道了,张行根本没得选。
果然,不用三天。在姚青绶二人造访武寨后的第二天夜里,武寨中的人就趁着夜色掩护,全部撤进了燕北城。
姚青绶在瞭望台上目睹了这一切,开启了燕北城破的倒计时。
作者有话要说:
姚大小姐:我闻于逢天打雷劈!
第32章
在眼见张行率军进了燕北城之后,姚青绶就写了一封信,命人快马加急进了京城。送信二人受了军令,信必须时刻不离身,直至亲手送到胡远手上为止。
而远在京城,也有一人惦记着胡远。
闻于逢坐在祈香楼,等了近一个时辰,胡远还是不露面。他心下纳闷,姚大小姐和胡远之间的关系有这么差吗?胡远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把太子妃晾在这里。
你,过来。闻于逢指了指一个伙计,这是胡远从燕北带来的帮手,对东家到底干的什么营生还是清楚的。
太子妃。伙计满脸堆笑,您有什么吩咐吗?
把胡远叫过来。
胡掌柜不在店里,先前小的们已经和您说过了。伙计苦着脸,要不您先回去?等掌柜的来的,小的立刻和他说,让他去找您。
闻于逢才不相信这种鬼话,这店里的安排向来是胡远不能远离,以便消息传递。凡是外出的任务,都有宋良派来的姜群负责。
你去和胡远说,要是我一炷香之后见不着他,我就去兵部,说说燕北的事。闻于逢说完,那伙计就变了脸色,低着头朝后院去了。
不到一会儿,胡远就出现了,阴沉着一张脸。
太子妃找小人有何贵干?
闻于逢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道:交给魏鸣。
然后,胡远的脸色变了。
闻于逢亲眼见着自己这个传闻中喜怒不形于色的属下展示了丰富的表情,他一张脸上的神情由阴沉转变成质疑,然后又是一副见了鬼一般的惊恐。
闻于逢懒得和他多话:你们少主走前不是说让你万事都听我的吗?别多话,送信。
胡远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纠结半天还是讷讷地开口:少主只是让我尽力帮您。
闻于逢挑了挑眉:都是一个意思,不信你自己发信去问他。废话少说,记得帮我寄信,不许偷看,并且要快。
胡远拿过信来,将闻于逢送出祈香楼,待他要上车时,实在忍不住了,开口道:人,还是专一些比较好。
怎么会有一个人,嫁了太子就算了,还勾搭着自己的少主,现在竟然还光明正大地让自己给魏鸣送信?
闻于逢没听懂,觉得胡远怎么在京城待了半年,说话越来越奇怪了。他还不够专一的吗?两辈子就心动了那么一下,哪怕人在燕北,也没忘了京城的这位大小姐。
这事很快被闻于逢抛在脑后了。他开始琢磨着,要是魏鸣没能阻止姚青绶祸祸自己的造反大计该怎么办?
她要是不仁,干脆自己也不义。谁说太子妃不能造反了?自己不如
突然间,马车急停,闻于逢一个没坐稳撞到了车壁,撞得额头生疼。
他呲牙咧嘴,一副要吃人的模样就去推开了车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胡远虽然极其看不惯姚青绶,但是还是快马加鞭把信送到了魏鸣手上。
魏鸣拿到信时,手都是颤抖的。
谁不知道少主心心念念都是那位姚大小姐,当初差点抢亲就算了,后来又眼巴巴地去送了兔子送了烟花。
姚小姐突然给自己送信,这是什么意思?
魏鸣突然觉得手中的不是信,是催命符,烫手啊!
他立刻把信扔在桌上,看着那信像是在看什么洪水猛兽。
你作证啊!我根本没打开过这信!魏鸣拉着信使喊道,你赶紧送回去!胡远那老小子是不是故意来害我呢!
信使有些不明所以,呆呆地点了头。
魏鸣松了一口气,起身就要去找姚青绶汇报情况。他走了两步,发现那信使还跟在自己身后,不禁警觉道:你为什么跟过来?
信使恭敬答道:胡先生有话传给少主。
魏鸣双眼一眯:和我没关系吧?
信使如实回答:没有。
魏鸣放心地点点头:那跟我来吧。
二人通传后进入了帅帐,姚青绶也正等着魏鸣来汇报壮丁调集的情况,见他进来就立刻想问话,却没想到他身后还跟着一人。
魏鸣瞧出了少主的疑惑,连忙介绍道:这是胡先生派来的信使,他说有话要通传。
姚青绶点点头,道:什么话?你说吧。
信使上前行礼,低着头不敢直视,道:胡先生派小人来问,少主是不是允诺了太子妃,在京城,胡先生要万事听她吩咐?
闻于逢的部下听他吩咐不是很正常吗?闻于逢如果能在京城发挥些作用,自己这边也能轻松不少。姚青绶没有一丝犹豫就点头了,末了还补充道:她的命令如同我的命令,你们不必问原因,尽管执行就好。
魏鸣深吸一口气,暗自感叹自己退信的举动可真是太明智了。他也暗自决定,绝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姚小姐给自己寄过信!
你先下去吧。姚青绶对信使道。
待人走后,她取出一张图纸来,邀魏鸣来看。
魏鸣仔细瞧着图纸上画出的区域,那些地方几乎是堵在燕北的东西南三个城门口,但也超出了投石机和箭矢的攻击范围。魏鸣指着图纸上面的建筑布局,问道:少主要把营寨搬过去吗?
姚青绶不答,只说:壮丁都到了吗?让他们立刻开工。
恰此时林、宋二人求见。
二人进帐后,林志就首先跪下请命,道:听闻少主要在燕北三面建营寨,属下请命带人去做此事。
林志低垂着头,心里有些唏嘘。少主来到燕北后的所作所为,让他这个自小看着少主长大的家臣都有些心里发怵,不知不觉间和少主离了心。这次又被少主夺了权,若是再不能做些什么,恐怕此后就只等着被排挤到边缘吧。
宋良也不甘落后,大声道:属下也愿往。
姚青绶有些惊讶:二位是我帐下最能倚重之人,岂能只做这些小事?
林志叩首:属下不过少主家臣,安能得少主这样夸赞?凡是少主有托,属下挎鞭执凳,无敢不从。
姚青绶想了想,应道: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由二位了。你们且带五百兵丁前去,同那些壮丁一起,三班分倒。营寨不需修得太好,只要快就行。
林宋二人叩首领命。
即将出帐时,林志忽然被姚青绶叫住了。他回头拱手,头垂得极低,恭敬道:少主还有吩咐?
姚青绶摇摇头,轻声道:林志叔,凡事小心,保重。
林志头垂得更低了,他压了压心中的酸涩,道:我知道的,少主也保重。
第33章
张家娘子是自小在燕北城长大的,嫁人也是从这边门,嫁进了隔壁门。
她自小就没离开过燕北,以后也不想离开。她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城郊的南村。不过,好像听说那片现在被反贼给占了,造孽哟。
不过她有个和她完全不一样的弟弟,那可是不得了的好小子。张家小子自己当了掌柜,带着几个乡邻并他姐夫,在北方各大城里倒卖货品,赚了不少钱。
仗着这个争气的弟弟,张家娘子在十里八乡都是抬着头挺着胸,人人都得巴结的。
前几个月啊,张家还把两家的老房子重新修了,修得那个好啊。原本的土屋变成了个小二楼,墙面都用灰泥刷得平平整整。
你都看见了,我家房子是新的。要不是听你口音是咱本地人,我才不租给你呢。张家娘子将门锁上,把钥匙递给了面前一副书生模样的人。
那人正是吴霖雨,他连连称谢,道:多谢嫂子,我也是没钱继续住客栈了,多亏了嫂子心好,肯租房子给我。
张家娘子好奇起来了,问道:你既然是燕北人,怎么不回家住,住什么客栈啊?
吴霖雨苦着脸:何曾不想回家?这不是回不去嘛。
张家娘子想起如今堵在城外的反贼,也不禁唏嘘:都不容易。
我现在啊,也没别的盼头。吴霖雨压低声音道,就希望城外的那些人赶紧打进来了。
张家娘子惊叫一声,骂道:你胡说些什么!
吴霖雨道:大嫂子还不知道吧?那些人是当初闻家军!你想想闻家军在咱燕北时,咱过的是什么日子?现在又是什么日子?
不等张家娘子说什么,吴霖雨继续叹息道:我是南郊吴家庄的,我哥派人给我送信说,闻家军把我们庄里那些横行霸道的里长豪绅都打跑了,还给我家分了地哩。
我得了消息才赶紧从宁安城回来的,没想到,现在被堵在这燕北城,回不去了。
真的?张家娘子可不信,那些反贼有这么好的心?
等他们打进来了,大嫂子自然就知道了。吴霖雨似乎觉得自己说了不该说了,连忙压低声音道,今日你就当我什么也没说,你也什么都没听见。这种话说出来,要人命的!前两天我还在街上看见有人因为说了林太守坏话就被抓了!
张家娘子有些讪讪,道:尽胡说。咱们有林太守,那是个好官,怎么会乱抓人?又怎么会让人打进来呢?
没粮了呗!吴霖雨道,咱们出不去,粮也进不来。我最近准备多囤些,我劝大嫂子也多买点去。可别到时候哎!
张家娘子还要说什么,吴霖雨摆摆手,搬着行李就进了屋。张家娘子干脆也不问了,可是不问的话,心里像总有块什么堵着一样,不上不下的。
她冷眼瞧着,这个新来的租客果然陆陆续续买了许多粮。她心下也慌了,连续几天去问粮价,虽然涨得不多,可确实一日比一日高了起来。
这下张家娘子再也坐不住了,回家从灶台底下掏出银子,立时就去粮店里买了够一家子吃一年的粮,回来的时候都要靠店里伙计用车帮忙拉。路上遇见几个平时看不惯她的,她还被嘲讽了几句。
张家娘子也不分辩,只冷笑瞧着他们。等真没了粮,有这些人哭的时候。
时至晚间,她家汉子回来了,瞧见这一屋子的粮食,吓了一跳。
干嘛买那么多粮?这得花多少钱啊。
张家娘子一翻白眼,道:这就是你没远见了。等过两天,你一百两银子一斗都买不到呢!
汉子挠了挠头,道:又没闹饥荒,外边的反贼过两天就走了,哪会缺什么粮食啊。
张家娘子探头到窗外看了看,没见着有人,于是凑近她丈夫,低声道:我听说,外面那不是什么反贼,是闻家军。你想想当年的闻将军。林太守只是个文官儿,怎么打得过呢?
净瞎胡说!汉子撇了撇嘴,明天你赶紧去问问能不能退,这么多粮食,没等吃完就得全发霉了。
我不!张家娘子把她丈夫推下了床,你们都是些没见识的,等到时候就知道了。这个家还是只有我当,才能过的下去!
买了这么多的粮之后,张家娘子越发关心起粮价来了,粮价涨归涨,可涨的价钱还没有一个烧饼钱多。
她心里反倒怨起吴霖雨来了,没见识的臭书生,一惊一乍的,害她买那么多粮食。这可怎么办哟?得吃到猴年马月去!
这日午后,她和别家嫂子一起在院子里缝补,不知道谁说了句城外好像在建营寨,都堵到城门口了。
真的假的?张家娘子有些不信。
当然是真的!我家那口子的发小在当兵,知道得一清二楚。李嫂子道。
张家娘子眼珠一转,想起家里的那些粮食。她压低声音,道:这话我只和你们说,你们可千万别传出去
晚上,张家娘子坐在炕上数着钱,她汉子回来,见堆着的粮食不见了,钱倒是多了不少,不由得嘿了一声,笑道:这就是你要我等着看的?
张家娘子不理他,把钱放进盒子里,用布严严实实地包好。
砰砰,有人在敲门。
张家娘子立刻把包裹放在炕下,使个眼色让她丈夫去开门。
来人灰头土脸的,却是她小弟。
姐、姐夫,快收拾东西跟我走!张小弟劈头盖脸就这一句话。
张家娘子两口子对视两眼,问道:发生什么了吗?
张小弟急急道:我在外边做生意,听说林太守反了,他投了敌。朝廷已经派兵来剿他了,燕北待不得了!
怎么会?我没听说呀。现在林太守天天领着人在城墙上,就是防着反贼打进来啊。张家娘子天天和其他嫂子聊天,城里有什么消息她灵通着呢!
张小弟一拍手,道:朝廷都下旨了还能有假?说不定是他和那些反贼有什么阴谋呢。别管了,我是从小路进来的,还带了几个弟兄来背咱爹妈一起走。再晚可能就走不了了!
这番话说得张家娘子心慌意乱,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她瞧瞧她丈夫,她丈夫握了握她的手,道:你别怕,我去收东西,你坐着等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