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错误举报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免费阅读(103)

    江云康拿起酒壶,饮了一大口,你特意来造船厂一趟,可是有事要和我说?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就上折子给皇上,我朝武将太少。现在是内忧外患,处处都要打战,但真能用的武将没几个,所以才会一直平息不了内乱。我给皇上的建议时,开设武科,效仿前朝,增加武将的地位。
    徐放握紧手中的酒壶,手背青筋暴起,但朝中反对的声音太多,特别是那些迂腐的老臣,说什么区区武夫,本朝就没有开武科的先例。那些老古董也不想想,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武夫在平内乱、退北狄,他们能在京城高枕无忧?
    皇上刚登基没多久,之前几次的清剿,就让京城里怨声载道,特别是一些百年世家,根本动不得。
    如果再开设武科,势必会引起更大的骚动,故而迟迟没有下决定。
    我来找你,就是想让你帮着一起上折子。徐放看着江云康道,近来文渝和你兄长都得皇上重用,他们都是你举荐的人,说明皇上会听你的。
    徐放不仅来找江云康,他之前也找过不少同僚,好些人都同意上折子。
    我同意你说的。江云康之前就有想过,但还没实际去做,听徐放已经上了折子,他是很赞同徐放的说法,咱们本朝,确实太缺武将。先帝在位时,国土就一再缩小,如果再不多一点镇守边疆的武将,只怕还会缩小。
    他下定主意道,这个折子我待会就去写,我还会写信给文渝他们。我大哥不好说,但文渝肯定会支持。
    江云康大哥是老派大家长,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世家嫡长子为重的言论,江云康还真不能保证大哥会同意。
    和徐放喝完酒,江云康立马去写信,让徐放一块带回去。
    与此同时的京城,徐放提议开设武科的消息也有一些人知道。
    文渝和江云帆从宫里出来时,江云帆就有问文渝这个事。
    两人上了马车后,文渝才回答江云帆的话,三郎还没和我说,不过我觉得徐世子的提议不错,咱们以前一直被邻国攻打,没有厉害的武将,文官再多的谋划也没用。我们文官和武将,应当是互相协助,才能让本国更好。
    江云帆沉默不语,他是从小就是听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努力,爹娘族老,包括大环境里的人,都是坚信读书才有出路。
    但是过去一年,历朝发生那么多的战事,一时间,让他很迷茫。
    文渝看江云帆沉默不语,倒是没急着催,而是缓声道,如今这个日子,是一天变一天。咱们是皇上跟前的新臣,已经注定和那些迂腐的老臣不是一路人。
    他们得了皇上的青睐,必然要成为皇上的左右手。如果他们没有用,皇上又为何要重用他们?
    这个道理,江云帆也明白,只是跨出那一步不容易。
    日子转眼过去,等江云帆收到江云康的信时,看完后又是一阵沉默。
    随着朝堂上,越来越多人提起开设武科的事,新旧两派吵得沸沸扬扬。
    有人说这是忘记先辈祖训,也有人骂文渝等人不知好歹。
    这一吵,便到了五月。
    造船厂已经建好,江云康黑了一圈,在修建期间,他只回了两次新余,白轻舟有什么公务拿不了决定的,也是派人送来这里。
    现在造船厂建好,往后便是造船和扩大规模。
    这里两面环山,北边就有个小镇,因为有造船厂,小镇里热闹了不少,也带动了附近的民生。
    忙活完造船厂的事,江云康又要去了潭州一趟,给当地的百姓科普水车的运用。
    战乱过后,许多百姓连吃都吃不饱,加上今年雨水又少,江云康听说潭州旱了一个月,忙带着水车的图纸去了潭州。
    他这一去,便是一个多月,等他在潭州附近都科普完水车,当地的百姓都知道新余有个江大人神通广大,是造福一方的好官。
    等江云康再回新余时,已经是六月底。
    正好京城传来消息,说皇上决定开设武科,今年年底各地选拔,明年二月再和文试的会试一起。
    这个消息刚出,便震惊全国。
    好些人都愣了,有许多人不看好此举,也有一些练武的人喜上眉梢。
    江云康听到时,是特别高兴。
    他刚穿越而来时,就觉得历朝重文抑武的风气过于离谱,想要国家强大,文官和武官缺一不可。
    不过一个新的制度颁发,势必会先受到反对,还有一些不看好。特别是对于现在的皇上而言,现在没人敢说皇上母族卑微,但还是有人会私下谈论,说皇上的皇位是捡漏来的。
    既然是捡漏,便会让人觉得没有真本事。
    没真本事,又大刀阔斧的改革,势必会引起更大的不满。
    江云康想到开设武科后续的麻烦,高兴之余,他又庆幸自己没在京城,想来文渝这会。应该忙得焦头烂额。
    在家休息了几日,江云康打算去清点粮仓时,白轻舟要带他一起出城。
    出发时,白轻舟神秘兮兮地和江云康道,三郎先别问,等到了后,你肯定会感到惊喜。
    第131章
    出了新余, 白轻舟带着江云康往临兴关的方向去,不过没去临兴关,而是半路拐去一条小路, 进入一片山谷中。
    穿过一片密林,等视野开阔一点,江云康才看到一些竹屋。
    白大哥, 你该不会在这里,悄悄弄了金矿吧?江云康好奇问。
    如果真是金矿, 他们就更发财了。
    虽然不是金矿,但也是一样好的事。白轻舟带着江云康进入围栏, 等他们刚进去,就有人推开山洞的门,给他们递来油灯。
    江云康跟着白轻舟往山洞里走了没一会儿,就看到整齐一排的五架火炮,比之前的还有些不一样,似乎是改进了。
    怎么样,惊喜不?白轻舟期待地问。
    还真是惊喜, 哈哈。江云康忙着修建造船厂,还真不知道白轻舟闷声做了大事,
    白大哥,你还有其他的吗?
    没了,哪里还能有啊, 光是这五架火炮, 还是我从牙缝里扣出来的的。白轻舟和江云康吐苦水道,你去造船厂的这段日子, 你是不懂我的苦, 附近的郡县, 都来借米借钱,一个个把我们当财主。不借吧,又不能看着他们的百姓饿死。
    后来我想了想,有了钱,干脆用掉算了,就让人秘密造火炮。皇上不是让你造船么,光有船怎么行呢,你说是不是?白轻舟冲江云康挑挑眉,一切尽在不言中。
    江云康点头说是,光有船可不行,得有武器的加持才好。
    看着眼前的火炮,江云康兴奋道,现在炮有了,就等我的船了。
    造船是个费钱又费时间的事,光是造船用的木材,就需要砍倒好些山林。
    想到这个,江云康又忍不住叹气。虽然他已经找好了砍伐的山林,但从砍树,到运输,都是比较危险的事。
    希望一切都能顺利。
    看完火炮,江云康和白轻舟一起回新余。
    他们刚到府衙,书砚就急忙忙地跑来,说造船厂那出了事。
    北山那片山林,本就是无主的,但咱们的人刚进山两天,就来了一群人,说自个是北山的主人。书砚越说越气,脸都涨红了,他拿出的那份地契,小的只看一眼,都知道是新造的。
    现在他们带了一群人,拦在北山的出口,不肯让我们的人进出。非要我们给木材钱,才肯放行。
    谁那么大的胆子?江云康皱眉问。
    说是是皇上的表兄。书砚说话时,看了眼自家大人的神色,胸口堵堵的。
    皇上的表兄?江云康的浓眉皱得更紧了,皇上有什么表兄敢如此嚣张?
    皇上登基没多久,这些亲戚就开始作威作福的话,江云康是真头疼了。
    没办法,江云康只能亲自带人去趟北山。
    去的路上,江云康派出去打听的人也回来,说强占北山的叫柳建,确实是皇上的表兄。
    朝中的老臣们,拿皇上的出身说了不少事,现在这个柳建却出来闹事。
    这要是传到京城,更会被人拿捏说事。
    从为官角度,江云康是支持现在的皇上,毕竟皇上登基后,各种政策和理念,都与他是一致的。能遇上这样的皇上,他还是希望皇上能坐稳龙椅。
    以往遇到柳建的这种事,直接抓了丢大牢就好,但现在有些麻烦。
    去北山的路上,江云康叹了好几次气。
    到北山时,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不远处有木屋,门口坐了个微胖的华服男人,不用多想,就知道是皇上的那位表兄。
    你是江云康吧?柳建看到江云康过来,也没站起来,绿豆大的小眼睛还要眯着看人。
    我是江云康,你是柳建吧?江云康转头看了眼柳建带来的人,有个近一百人。
    哟,你敢叫我柳建?你就是个五品官而已,你竟然敢叫我名字?你知道我是谁吗?柳建扶着椅子的把手站起来,指着自己,大声地冲着江云康道,我可是皇上的表弟,我父亲只有我一个儿子呢!
    敢问你有何官职?还是有什么爵位?江云康淡淡询问。
    见柳建皱眉,又笑了笑,你不说话,那就是没有了。既然没有官职,又没有爵位,你见到我这个五品官,该是你行礼问安才是。
    大胆!
    柳建比江云康矮了半个头,说话时,不得不高高地昂着下巴,就算我无官无爵,那也是皇上的亲表弟,你怎么敢这样和我说话?
    你信不信,只要我一封信送到京城,皇上立马罢免你的官职!
    这一点,江云康还真不信。
    皇上在南阳就番多年,不少亲戚朋友也在南阳,但凡能用的,都带去了京城。这个柳建,看着就没什么本事,才会被留在南阳。
    现在想着挣官府的钱,说话时还和傻子一样,江云康对柳建心中有数。
    柳柳公子。顿了下,江云康还是换了个称呼,你的那份文书,我不知道是谁给你伪造的。但你知不知道,伪造文书,又强占山林,是什么罪名?
    重则杀头,轻则流放。若是流放到西北苦寒之地,吃不饱、穿不暖,你的这一身膘可都要掉了。不是我危言耸听,皇上登基不满一年,朝中还有反对声音,你觉得皇上会为了你,和那些大臣们唱反调吗?
    柳建这个事,不好闹大,不然传到京城,皇上没了面子,江云康在皇上那也会减分。
    虽说是柳建在犯浑,但这时候还是不能硬来。
    你你少吓唬我,我可是皇上的表弟!柳建再次强调自己的身份。
    江云康听柳建说来说去都是这几句话,越发证实这个柳建是个不聪明的,一个笨笨的人,就算往日嚣张跋扈,但北山和南阳还有一段距离。以柳建的脑子,应该想不到来北山闹事才对。
    江云康的心思转了转,笑着道,对,你是皇上的表弟。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个道理柳公子肯定明白。你不妨回去问问,去问那个给你出主意的人,强占山林,拖延了造船厂的工期,引起朝臣震怒后,皇上会怎么护你?
    你少吓唬我,峥哥明明不是这样说的。柳建怒声反驳,两个眼睛睁到最大,也还是只比绿豆大一点点。
    峥哥?江云康抓到了重要点,峥哥是谁?
    我干嘛要和你说?柳建两手环抱在胸前,瞪着江云康。
    不说就不说。江云康得到了重要信息,没打算再继续纠缠,怎么处理柳建,这得探探皇上的态度,你就在这里守着吧,山里蚊虫多,柳公子还是小心一点,免得被毒蛇咬到,可疼了。
    说完,江云康就走了。
    带着人出了北山,立马让人去查查柳建口中的峥哥是谁。
    要只是柳建犯傻和官府抢钱,这个事还好办一点。但有人暗中怂恿做手脚,就有得查了。
    造船厂的活不能停,北狄人不是善茬,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过来。还有西凉那,近来也颇有动作。江云康吩咐书砚道,你让人往南边去,我记得造船厂的南边还有一片山林,先用那里的木材。柳建再想搅和,半个假证也得好几天。
    江云康回到新余后,等了两日,南阳那就来了回话。
    柳建口中的峥哥,本名叫马峥,以前是皇上身边的一个谋士,后来皇上去了京城,便把马峥留下,给了个通判的官职。
    南阳是皇上的番地,能被留在南阳的人,肯定有些能力。
    江云康写了封秘折,写明柳建强占山林的事,江云康打算查明是谁给柳建办的假证,该罚的都要罚。末尾再加了句柳建可能是受马峥教唆,所以事情还在暗中调查,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抓人。
    加上最后一句,就是告诉皇上,江云康知道这个事不好闹大,有在维护皇上的面子。但他还在查,也表明不能姑息纵容,要是被有心人知道,皇上又要被指摘。
    折子送去京城的期间,江云康只是派人暗中调查,那个马峥在南阳好友颇多,这段时间来往了不少人,一时半会也弄不清目的是什么。
    等江云康的折子递到皇上跟前,他当即黑了脸,连夜把他大舅舅柳柄涛叫进宫里。
    舅舅你看看吧,柳建那小子,在南阳都干了什么好事!皇上语气不好,柳柄涛皱眉捡起地上的折子。
    这柳柄涛看完后,也是颇为震惊。
    柳建是他二弟的孩子,二弟早逝,只留下了这么一个孩子。所以柳家对柳建很宠溺,皇上来京城时,也知道柳建是个吃喝玩乐的纨绔,这才把人留在南阳,想着南阳那么点大,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但他们没想到,柳建竟然能被教唆到强占山林。
    舅舅你说说,这事怎么办?皇上单手揉着眉心,面色憔悴。
    他这个皇位,确实有点捡漏的意思。但越是这样,他才越想做出点政绩,好证明自己。现在自家人惹出事,还是二舅舅家唯一的表弟,这让皇上更加心累。
    柳柄涛知道皇上近来有多为难,但是自家弟弟早早过逝,只留下柳建这么一个孩子,他也不忍心直接处理了。
    自从二弟去了后,是微臣没有教养好建儿。柳柄涛跪下道,微臣愿意替柳建儿领罚,微臣会写信警告建儿,至于那个马峥,得从严处理。
    舅舅你别这样,你是朕的左膀右臂。皇上叹气道,江云康说还不清楚马峥的目的,这个马峥,我是看他脑子灵光,人也活泛,才让他留在南阳。想着让他在南阳两年,再升他到京城。现在看来,他是不满朕的旨意了。
    说到这里,皇上目露杀气,不过江云康说得对,这个事不好闹大,现在朝堂里,明面上没什么质疑,但暗地里还是有很多人想看朕的笑话。
    柳柄涛听得冷汗直出,生怕皇上一个命令,就要柳建和马峥一块去死。
    舅舅,你让柳城去南阳一趟吧。皇上眸光渐暗,这个事要是江云康出面处理,动静就太大了,让柳城悄悄地去。马峥这人留不得,想个法子灭了口。
    至于柳建皇上顿住,他看着柳柄涛,他不好开口说这个处罚,得柳柄涛来说。
    柳柄涛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听皇上顿住不说话,便知道皇上这是在看他的态度了。皇上现在看重柳家,柳家才能从末流到京城的勋贵。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