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 > 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
错误举报

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穿书)(68)

    再一听说这些办法俱都是慕书玉慕大人想出来的以后, 慕书玉的名声又进一步, 放在现代来说, 那就是大明星。
    京城里几乎快要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了。
    可见这位慕状元的受欢迎。
    现在,这些用于赈灾的细目报表便全部呈于陛下, 慕书玉特意采取了表格的形式,不仅分布明确, 而且看得更加清晰容易。
    天晟帝得此表格, 便想着推广出去。
    这样一来,报纸就又要起到作用, 不得不说, 报纸的出现着实重要。
    再比如钦州粥棚和药堂医馆每日能救助多少难民, 钦州参加院试的学子们亲自手写报纸, 每日为百姓们诵读, 花样多得很, 从精神上振奋钦州的百姓。
    那些小孩子聚集在一起, 露天听书学习, 孩子们纯真的脸颊,诵读声朗朗,瞧见岂不是能叫人从心底里生出希望。
    不管何时,孩子们才是大盛朝的未来。
    最重要的是,陛下亲自下令将能人义士出海寻来的最新农作物优先交给钦州种植。
    而这些农作物叫什么名字,模样,如何种植的方法以及产量全都详细不已的刊登在此次在京城发行的报纸上。
    可想而知,当这一份报纸到了百姓手里后会引起怎样的震惊和狂喜。
    这、这这番薯、土豆和玉米种植后的产量怎么会如此之多,不会弄错了吧?有人不敢置信。
    怎么可能弄错,这可是那位海上义士专门留在海的那一边记录下来的,绝对不会有错,甚至没准在我大盛朝种植后,产量还会增多呢。
    那、那要是万一不适应我大盛朝这边的土壤怎么办
    你这人就不会想点好的么,如果不行的话,陛下又怎么会下令叫人种植。
    说的也是,这报纸上还讲了出海寻找这些的经过,竟与年少的慕大人有关,诶呀,这么说慕大人又有功劳了?
    慕大人年纪轻轻,自为官后都做出多少事情来了,就说尚没有为官时,那也是才华横溢,寻常人比不得。
    不知道哪家的女郎才能配得上如此优秀的慕大人。这人感慨道。
    钦州地动再加上出海寻来的这些东西,慕书玉甫一回京后,陛下的圣旨便来到了安定伯府。
    全府上下一同出来接旨。
    陛下特命慕大人由正六品太常寺满汉寺丞升至正五品户部郎中,此乃皇恩浩荡,慕大人,上前接旨吧。刘太监面容和煦地笑道。
    作为天晟帝贴身伺候的总管太监,竟是他亲自来安定伯府宣读圣旨,这也给旁人一个信号陛下对于慕书玉的看重恐怕还得再多一点。
    慕书玉上前,双手平举:臣谢陛下隆恩。
    接过圣旨站起后,慕书玉自是又感谢刘太监一番。
    待刘太监笑容满面、钱包鼓鼓地离开后,慕史进的脸色真是既欣喜又复杂,其中心情纠结万分。
    高兴伯府能有如此优秀的子弟,复杂则是这样的孙儿却为庶出,尤其不好管教
    安定伯的长子慕正成的心里更是不成滋味,没想到不过是钦州一行,再回来后,慕书玉竟升官至正五品的户部郎中。
    要知道他现在的官职也才只是正五品的吏部郎中
    一下子,三房的庶长子、一个他曾经看不上的晚辈居然就与自己在朝堂上平起平坐了,这如何能叫他开心得起来。
    更别提心里堵塞难受,仿佛蚂蚁啃咬般令人难以忍耐。
    尤其越不想提起什么越来什么。
    慕书垣直接开口说道:兄长这做官的速度,真是别人拍马都赶不上的。
    啊这样一想,大伯父也是正五品的官职,担任吏部郎中呢。
    兄长你要是有什么不懂或者没有经验的话,还可以去请教一番大伯父,毕竟大伯父在这官职上可是待了许久呢。
    慕正成的脸色唰的就沉了下来。
    慕书玉浅浅勾了下嘴角,点头:若有不懂之处,书玉一定会去请教大伯父的。
    一向为三房的透明人,慕书玉几人的父亲慕正言象征性地咳嗽一声。
    慕正成沉着脸拒绝道:你我官职不同,我在吏部,你在户部,没必要前来请教。
    慕书谦这时眨眼说道:也是,不过兄长没关系,不能去请教大伯父,你还可以去请教四叔呢,四叔之前正是担任户部郎中一职。
    不过现在慕正朗的官职为光禄寺给事中,掌宫廷宿卫及侍从,但也是正五品,属于平调。
    可光禄寺给事中的油水哪有户部充足,陛下早调离慕正朗,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官职最终竟然会落在慕书玉的头上。
    鉴于安定伯府乃承袭爵位,府里有人做官并不是科举及第者,官位最高也不可能高过安定伯府,估计就是四品以下到头了。
    但慕书玉这样的诸多名号光环加身、出类拔萃、无人能出其右者却有无限可能。
    慕正朗此时并不在府上,不然恐怕他的脸色就要和大哥慕正成一样了,今日,慕书玉才是赢家。
    不提伯府一众人的想法,慕书玉虽然高兴于升官,但心思更多却放在了商队头领带回来的那些东西上面。
    除了呈现给陛下的,就是送给慕书玉的特产。
    她翻了翻,竟有晒干了的辣椒存在。
    这可好了,她想吃辣许久,现在有辣椒在手,能做的吃食就无疑多了起来。
    扭伤的脚还没有完全好利索,慕书玉暂时不用去天禄阁忙碌,若不然到时候忙起来就是重编《万愙图录》再加上户部的事情了。
    而在祝清希回到京城后,何灵婵虽说要与其和离,现在却没什么动静,大概在等祝清希的伤势养好?
    这又不关慕书玉的事情,她便不会过多询问。
    倒是殿下不知道与两人说了些什么,回京后,何灵婵和祝清希并未面圣,对外只说祝大人的上是余震造成。
    慕书玉不解,想了想,拿着干辣椒去找裴妙珩。
    殿下,我这里有好吃的,还有一些疑问,我们不妨边吃边谈?
    瑞亲王府。
    裴妙珩见慕书玉姿势别扭的走来,不由得上前皱眉道:伤还没好利索,怎么过来了。
    慕书玉:有好东西给殿下。
    什么?
    慕书玉:这是陈大哥自海外带回来的,想必陛下那里也有,我这些是陈大哥送来的特产,辣椒,做饭用的。
    外表鲜红,内里也是火辣。
    慕书玉表示做出来给殿下尝尝就知道了。
    她脚伤于做饭又不碍事,但菜品到底得简单一点,就一道辣椒炒肉、一道麻辣鱼,一道辣子鸡。
    辣椒在肉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程度的美味。
    做饭时,那股呛鼻的味道就一直不断的传来,但紧跟随的却是无法忽视的剧烈香味儿。
    就连严忠明都忍不住驻留在厨房的门口,称赞道:慕大人的手艺真是太好了,这样上得朝堂下得厨房的男子,也不知道会娶回来怎样的女子。
    裴妙珩闻言看了严忠明一眼,淡淡说:若能将她娶回来,便是一生之幸。
    严忠明一愣,这话怎么听着有点不对哪儿哪儿都不对。
    饭菜端上桌,慕书玉也还饿着,在裴妙珩开口一起吃后就没拒绝,她在厨房里也留了些菜,是专门给严忠明这位大总管留的。
    慕书玉可没有错过这位大总管渴望的眼神,身为好下属,连殿下身边的人也必须照顾到。
    此刻,桌边吃饭的人就只有裴妙珩与慕书玉两人。
    殿下先尝一尝这辣椒炒肉。慕书玉用公筷夹给裴妙珩。
    好,你也吃。
    裴妙珩吃下辣椒炒的肉,手腕当即停悬,眉心不经意蹙起,只觉得一股辣意布满口腔。
    怎么样?慕书玉满怀期待地问道。
    裴妙珩:不错,就是这味道刺激了些。
    就是这点才好吃。慕书玉给自己也夹了一筷子,紧接着就停不下来了,一口一口,斯哈斯哈的,唔,太好吃了。
    她最后吃的嘴巴通红,张嘴,舌尖吐出用手扇一扇,这样都不想停下来。
    裴妙珩放下筷子,给慕书玉倒了杯茶水。
    谢谢殿下。慕书玉接过一口饮下,这才缓解不少。
    裴妙珩见状不禁笑起:就这么爱吃?
    慕书玉:滋味新奇,欲罢不能。
    你都不知道我想这一口想了多久。
    虽然是干辣椒,但味道也足够了,吃完这一顿以后就还得再等许久才能有下一顿,毕竟辣椒也要种植。
    裴妙珩轻笑着摇摇头,推了盘子过去:这都给你,慢些吃。
    慕书玉去夹菜的手顿了顿。
    她为什么在殿下的话语里听出一丝丝宠溺的感觉?
    第106章
    吃着饭, 慕书玉没忘记过来的正事,她甩去脑海中的想法,问道:殿下, 祝大人和何灵婵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因为韩璋死了, 怕打草惊蛇,我们暂时不能对端亲王做什么吗?
    韩璋没死。裴妙珩以淡然的语气说出这句话。
    什么,韩璋没、咳咳, 韩璋没死?慕书玉嘴里虽然没东西, 但还残留着辣味,这会儿被惊得咳嗽起来。
    裴妙珩站起身走至她身边拍了拍背,解释道:韩璋的特征太过明显, 早在离开钦州后, 这一路上我便令人找机会替换了韩璋, 用的是从钦州带出来的死囚,随即回京, 韩璋就被我交给了陛下。
    本就想回京再与你细说,但你的脚扭伤未愈, 这事儿不甚重要, 便不急。
    那韩璋可有交待他与端亲王的密谋?慕书玉这才缓过劲。
    裴妙珩立于她身旁,一手覆在背部, 一手撑在桌上, 慕书玉抬起头询问, 而他正垂头, 清晰可见眼前人卷翘的睫毛, 挺直小巧的鼻梁, 嫣红的唇
    他轻声开口:韩璋被吓破了胆子, 什么都交待了, 此事我不好动手,在这京城乃至天下,陛下才是名副其实的主人,掌管所有生杀大权。
    他一日未曾确定到底由谁最后继承那个位置,底下的人就一日不可轻举妄动,生出不该有的念想。
    毕竟,陛下想不想给是一回事,可你若要耍心机强行夺走陛下的东西
    裴妙珩的声音越发低沉,眼神幽暗深邃,似藏着很多危险的东西,却最终浮浮沉沉,淹没在其中。
    他伸手捞起一缕垂落至慕书玉胸前的发丝,道:琳琅,我们这位陛下杀伐果决,没有子嗣虽是遗憾,可他还清醒着,就绝不会被人蒙蔽,也不允许有任何人忤逆。
    在其位谋其事,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有忠心于陛下,懂么。
    懂,她现在什么都懂了。
    端亲王到底是天晟帝的亲弟弟,嫡亲,就算裴妙珩是他的亲侄子,可也不能越过他这位皇伯父去做什么。
    哪怕暗中动手,谁知晓京城乃至别处会不会有陛下的眼线存在。
    陛下如今不可能再有子嗣,那么下任皇位的继承人就一定会从裴妙珩等这些从小被接来京城的殿下中选择而出。
    这是必然的,不必然的就只是不知道该选择谁罢了。
    兄弟犯错,哪怕大不敬死罪,那也该由陛下顶多,要知道宫里还有位太后呢,此事自然不是简单就能办成。
    裴妙珩聪明就聪明在,他知晓该忠心于谁。
    而端亲王则傻在他想自己当皇帝,而不是裴奕。
    但最终的结果,他们只会自取灭亡。
    慕书玉走神地想着,等等殿下刚刚是不是叫了她,琳琅?
    慕书玉猛地抬眼、睁大惊讶。
    裴妙珩不由自主地轻笑出声,手指松开那缕发丝,反而亲昵地轻点慕书玉的鼻尖:才反应过来?
    不,她现在宁愿自己没有反应过来。
    慕书玉瞳孔震颤,殿下这个动作实在出乎意料了她想装傻都不行。
    琳琅,知道我的表字是何么?裴妙珩问道。
    慕书玉缓缓摇头。
    裴妙珩:我的名字取于怀瑾握瑜,君子如珩,字清鸿微风沙水清,鸿归心共远,清鸿两字志向高远、清风高谊。
    往后没人在旁时,你可叫我清鸿。
    不、不,书玉岂敢如此称呼殿下。差点沉溺于裴妙珩的眼神中,回过神,慕书玉急忙站起道。
    然而她才刚起身一点,肩膀处落下的手便又将她给按了回去。
    裴妙珩略微俯身,声音自头顶传来,似微不可闻般:不急,你总会如此称呼的。
    剩下的那点饭,慕书玉恍恍惚惚的吃完了,不吃太浪费,她不忍心。
    等回到伯府,下人又来报,说尹煜之和林兴找她有事,于是慕书玉又出门了,来到赵俭的仙客来酒楼。
    尹煜之和林兴是要告诉她有关于何钧的消息。
    何钧这人表面君子,其实是个真小人,他早在外面养了外室,听说与家里女婢也经常厮混,根本就是好色花心之人。尹煜之道。
    林兴:书玉,这亲事不能结。
    没错,何钧不是良人。尹煜之靠近一点,小声道:再多一点的情报我打听不出来了,不过我有偷听到他和他朋友的讲话。
    慕书玉:偷听?
    这不重要。尹煜之随意地摆摆手:何钧就是败类,他不止自己玩女人,还和朋友一起,我偷听到的内容太过污言秽语,就不说了,听得我拳头都硬了。
    慕书玉皱眉:怪不得孙氏属意何钧,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
    她可不信孙氏不知道何钧的人品怎么样,这些夫人们之间自有消息来源。
    或者,以孙氏外表假贤惠内在实恶毒的品行,她肯定不会让违背她意愿的慕荷过得舒服,没准暗中做过调查。
    慕荷要是真嫁给何钧,后半生的幸福就毁了。
    尤其是,这门亲事差点就快要定下了。
    好在还来得及阻止。
    论要怎样证明一个人是人渣败类,还养外室,这当然很好办,毕竟证据一查就有。
    更何况,慕书玉有好友们帮忙,她还去找慕书垣和慕书谦两兄弟商量了下,人多力量大。
    没几天,何钧就被人发现在外面养了外室,而且那外室竟然还大着肚子。
    何钧虽然不去逛花楼,却会玩弄身边的婢女,听说还会把婢女带出门和同为败类的朋友一起
    慕书玉完全没想到,挖到最后竟还挖出来两条人命,被玩弄的婢女投井自尽了。
    这事儿是何钧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厮所透露,因为其中一个投井自尽的婢女乃是他心中喜欢的人。
    他能发现有人暗中打听何钧的消息也是偶然。
    既然牵扯出了人命,那么何钧的祖父鸿胪寺卿何大人就不得不出面平息。
    那两个死去的婢女都是家生子,根本不可能报官让何钧偿命之类,尤其没有证据,虽说婢女是投井自尽,但是谁能够证明这两个婢女是因为何钧才自杀的,死无对证,且早已死去多时。
    但弄出这么些事情,何钧养外室玩女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下子,慕荷应该不会被嫁过去了才对。
    可谁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