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番外篇《着魔05》(二更)
-《着魔05》道路-
小时候,他和弟弟形影不离,在草地上互相追赶,那时的他只觉得公园的草坪好大啊,好像怎么都跑不到尽头。
然而,一同奔跑的他们在18岁那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父母激烈地反对他读警校,认定他年轻冲动,只是一时兴起,根本不明白未来会发生什么,那条路太危险了。
他们劝说他,想用“稳定”和“信仰”作为理由将他拉回既定的轨道。而卡兰,什么都没说,他的弟弟一如既往地沉默。
去警校报道的那天,卡兰一路默默相送,他们并肩而行,阳光将两道人影融在一起,在铺满金黄落叶的路面上交迭又分开。
那一天,他也觉得那条路好长,他们走了很久、很久,好像可以一直走下去。
“我会为你祈祷的。”
卡兰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只有脚步和落叶声的回响。
萨洛恩脚步顿了一瞬,他侧过头,绽开一个灿烂到掩盖掉一切的笑容。
他下意识想抬手揉乱弟弟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金发,像小时候那样。
但下一秒又因对方肃然的神情而忍住,抬起的手在空中拐了个弯,最终轻松地落在卡兰肩上拍了一下。
“那谢谢你啦,Farther。”他语气轻快,刻意咬重了那个称呼。
现在,他们在同一个城市,经常打电话,只要能腾出时间,他周末都会去礼拜。
有时,萨洛恩会在卡兰的工作时间,借着“忏悔”的名义实则想和忙碌的弟弟聊几句天。
“忏悔室是信徒洗涤灵魂、寻求救赎的圣地。”卡兰端坐在另一侧,语气带着被扰乱了神圣职责的不赞同,“别占据真正想寻求主宽恕之人的时间,警官。”
“哦。”萨洛恩压低声音,故意带着一副煞有介事的忏悔腔调,“请宽恕我,Farther。我有罪,我深感愧疚,我利用了这神圣的空间,只为和我的弟弟说几句话……”
屏风另一侧陷入惯常的沉默。
卡兰的声音带着公式化的温和与庄重,平稳地响起,念诵出熟悉的句子。
不管怎样,这位神父都不会赶走他,上帝通过神父的躯体爱着所有人,因此神父必须包容、理性、温和、体谅、从不审判任何人,但此刻,这位仆从真的觉得他的哥哥有时候好幼稚。
卡兰在正式成为神父后,很快就面临一个意想不到的障碍——他那张过于漂亮却总习惯性抿紧嘴角、显得冷硬严肃的脸。
这使得不少前来参加布道或寻求救赎的教友在他面前显得无所适从、局促不安,甚至有些畏惧。
刚来到教堂,还有别的神父因为他的表情,觉得他是不是对他们有意见。
听到这些,卡兰的脸色更冷了,那个鼓起勇气告诉他这一点的修士瞬间吓得不停地鞠躬道歉。
为了更好地服务上帝,他决心改变。
卡兰开始在镜子长时间地凝视自己,练习微笑,练习唇角弯起的弧度,眼尾放松的细微牵动,试图让冷硬的面部线条一点点融解成符合“慈爱”“宽容”“悲悯”这些形容词的形状。
他是照着萨洛恩的笑练习的。但和他哥那种自然而然的笑意不同,卡兰的笑意则是精心设计后的弧度,是一种无需经过大脑的、反复演练直至成为反射的结果。
没有人能看出破绽。
年轻的神父柔声诵读经文,面容笼罩在透过彩绘玻璃洒下的圣光中,嘴角缀着笑意,他看起来宛如壁画中走下的天使,温和可亲、悲天悯人。
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受青少年的“欢迎”。每逢他主讲的布道日,这些精力过剩的孩子们就会早早涌入教堂,霸占第一排的座位。
他们一会儿嬉皮笑脸地交头接耳,一会儿模仿他念诵的节奏夸张地张合着嘴唇,摆出同样肃静的表情,然后又忍俊不禁笑作一团。
这些没大没小的少年男女一边叽叽喳喳围着他转,一边仗着他“脾气好”,故意捉弄他。恶作剧成了他们接近他、引起他注意的一种古怪方式。
最频繁的干扰便是趁其不备,朝里面端坐思索或刚刚开始聆听的卡兰大喊:某个当红歌手是耶稣转世。
或者向他举报某个同学、邻居、自己的父母是恶魔、吸血鬼、狼人、伪人……
最让少年们着迷的,是他们发现无论多么离谱的恶作剧,这位神父也只是忍不住皱一下眉头,眼中闪过一抹被冒犯的不悦。
那道冰冷的光芒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必定是一长段逻辑清晰、措辞严谨、他们几乎能背下来的劝诫。
正是为了捕捉那样有趣的瞬间,为了看他克制着烦躁、必须一本正经地履行职责的样子,这些小恶魔们对这类把戏乐此不疲。
小时候,他和弟弟形影不离,在草地上互相追赶,那时的他只觉得公园的草坪好大啊,好像怎么都跑不到尽头。
然而,一同奔跑的他们在18岁那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父母激烈地反对他读警校,认定他年轻冲动,只是一时兴起,根本不明白未来会发生什么,那条路太危险了。
他们劝说他,想用“稳定”和“信仰”作为理由将他拉回既定的轨道。而卡兰,什么都没说,他的弟弟一如既往地沉默。
去警校报道的那天,卡兰一路默默相送,他们并肩而行,阳光将两道人影融在一起,在铺满金黄落叶的路面上交迭又分开。
那一天,他也觉得那条路好长,他们走了很久、很久,好像可以一直走下去。
“我会为你祈祷的。”
卡兰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只有脚步和落叶声的回响。
萨洛恩脚步顿了一瞬,他侧过头,绽开一个灿烂到掩盖掉一切的笑容。
他下意识想抬手揉乱弟弟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金发,像小时候那样。
但下一秒又因对方肃然的神情而忍住,抬起的手在空中拐了个弯,最终轻松地落在卡兰肩上拍了一下。
“那谢谢你啦,Farther。”他语气轻快,刻意咬重了那个称呼。
现在,他们在同一个城市,经常打电话,只要能腾出时间,他周末都会去礼拜。
有时,萨洛恩会在卡兰的工作时间,借着“忏悔”的名义实则想和忙碌的弟弟聊几句天。
“忏悔室是信徒洗涤灵魂、寻求救赎的圣地。”卡兰端坐在另一侧,语气带着被扰乱了神圣职责的不赞同,“别占据真正想寻求主宽恕之人的时间,警官。”
“哦。”萨洛恩压低声音,故意带着一副煞有介事的忏悔腔调,“请宽恕我,Farther。我有罪,我深感愧疚,我利用了这神圣的空间,只为和我的弟弟说几句话……”
屏风另一侧陷入惯常的沉默。
卡兰的声音带着公式化的温和与庄重,平稳地响起,念诵出熟悉的句子。
不管怎样,这位神父都不会赶走他,上帝通过神父的躯体爱着所有人,因此神父必须包容、理性、温和、体谅、从不审判任何人,但此刻,这位仆从真的觉得他的哥哥有时候好幼稚。
卡兰在正式成为神父后,很快就面临一个意想不到的障碍——他那张过于漂亮却总习惯性抿紧嘴角、显得冷硬严肃的脸。
这使得不少前来参加布道或寻求救赎的教友在他面前显得无所适从、局促不安,甚至有些畏惧。
刚来到教堂,还有别的神父因为他的表情,觉得他是不是对他们有意见。
听到这些,卡兰的脸色更冷了,那个鼓起勇气告诉他这一点的修士瞬间吓得不停地鞠躬道歉。
为了更好地服务上帝,他决心改变。
卡兰开始在镜子长时间地凝视自己,练习微笑,练习唇角弯起的弧度,眼尾放松的细微牵动,试图让冷硬的面部线条一点点融解成符合“慈爱”“宽容”“悲悯”这些形容词的形状。
他是照着萨洛恩的笑练习的。但和他哥那种自然而然的笑意不同,卡兰的笑意则是精心设计后的弧度,是一种无需经过大脑的、反复演练直至成为反射的结果。
没有人能看出破绽。
年轻的神父柔声诵读经文,面容笼罩在透过彩绘玻璃洒下的圣光中,嘴角缀着笑意,他看起来宛如壁画中走下的天使,温和可亲、悲天悯人。
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受青少年的“欢迎”。每逢他主讲的布道日,这些精力过剩的孩子们就会早早涌入教堂,霸占第一排的座位。
他们一会儿嬉皮笑脸地交头接耳,一会儿模仿他念诵的节奏夸张地张合着嘴唇,摆出同样肃静的表情,然后又忍俊不禁笑作一团。
这些没大没小的少年男女一边叽叽喳喳围着他转,一边仗着他“脾气好”,故意捉弄他。恶作剧成了他们接近他、引起他注意的一种古怪方式。
最频繁的干扰便是趁其不备,朝里面端坐思索或刚刚开始聆听的卡兰大喊:某个当红歌手是耶稣转世。
或者向他举报某个同学、邻居、自己的父母是恶魔、吸血鬼、狼人、伪人……
最让少年们着迷的,是他们发现无论多么离谱的恶作剧,这位神父也只是忍不住皱一下眉头,眼中闪过一抹被冒犯的不悦。
那道冰冷的光芒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必定是一长段逻辑清晰、措辞严谨、他们几乎能背下来的劝诫。
正是为了捕捉那样有趣的瞬间,为了看他克制着烦躁、必须一本正经地履行职责的样子,这些小恶魔们对这类把戏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