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舆论
江贤宇接到消息时,几乎是瞬间抛下正在进行的高层会议,风驰电掣般赶到医院。当他看到病床上那张被纱布层层包裹、苍白脆弱的小脸时,眼中翻涌的是毫不掩饰的心疼与浓烈的后怕。那几乎失去她的恐惧,此刻才真正攫住了他。
面对如此卑劣的绑架行径,他早已准备好雷霆手段,打算让他们付出远超法律层面的惨痛代价。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苏醒后提出的唯一要求,仅仅是将人遣返回老家。这份近乎圣洁的宽容,与受害者身份形成强烈反差,让江贤宇在震惊之余,对这个心软的姑娘更加怜惜。
但他不能就这么轻轻揭过,于是快设计了一番,张家母子不仅没能从中捞到半分好处,反而在强大的压力下,被迫吐出了之前拿到的所有补偿款和封口费,江贤宇亲自监督着将人押上遣返的列车,眼底只有冰冷的漠然。
另一边,沉聿的行动同样迅疾如风。
他顺着张母提供的“阿芳妹”线索追查下去,结果令人玩味:那个煽风点火的电话,经过多重跳转,最终指向海外服务器,源头如同沉入大海。而真正的阿芳妹,事发时在镇上的棋牌室里搓麻将,监控录像拍得清清楚楚。
而那把半天就寄来的餐馆钥匙,绝非普通邮寄能办到。真正的餐馆老板更是欲哭无泪,赌咒发誓自己锁好了门,完全是无妄之灾。
线索指向一片精心布置的迷雾,似乎在这里彻底断掉。
很快,有那晚与那成杰一起在京城会所喝酒的“朋友”,嗅到了风向不对,主动向沉聿这边“投诚”。那成杰曾得意洋洋地提起江贤宇“强抢民女、扣押父母”的“恶行”,并扬言要为张家“主持公道”、“让江贤宇身败名裂”。
这就够了。
甚至不需要再费心去找更多铁证,他直接动用了关系。以“违反缓刑规定,私自离开监管地”为由,干净利落地取消了缓刑。一纸公文,直接将那成杰送进了监狱,他的公职身份也随之彻底化为泡影。那成杰直到被铐上手铐,可能都没完全明白,自己是怎么栽的,稀里糊涂就失去了自由和前程。沉聿处理完这一切,手段狠辣,不留痕迹。
随后,沉聿再次登门,目标明确。然而,公寓已人去楼空。他被告知,她已被秘密转移到其名下位于远郊的一处私密别墅静养。
沉聿站在空旷得有些死寂的客厅中央,没有质问,没有停留。他只是微微侧头,目光扫过这精心布置却冰冷异常的“金屋”,他转身离开。那离去的背影,平静得可怕,只有眼眸里,翻涌着足以摧毁一切的风暴。
***
时间如同指间流沙,悄然滑过。冬雪消融,春寒料峭,转眼已是五月底。空气中弥漫着高考季特有的焦灼与期待,令人窒息。
就在这个敏感的节点,一个在视频平台上主打“街头心愿:要一百块还是实现一个愿望”的自媒体小博主,发布了一条引爆全网的视频。
视频拍摄于沪市城乡结合部一处脏乱的垃圾回收点附近。镜头里,博主偶遇一位佝偻着身子翻拣废品的憔悴老阿姨。博主递上一百块钱,询问她的心愿。老阿姨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瞬间蓄满泪水,对着镜头,用浓重潮汕口音的普通话,声泪俱下地哭诉:
“我……我不要钱!我就想找到我离家出走的女儿阿娣啊!她爸……她爸得了肝癌,晚期了,快不行了,躺在破床上就念着她,就想临死前……见闺女最后一面啊!听……听人说,她可能在沪大念书……” 她语无伦次,涕泪横流,将一个寻女心切的绝望母亲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极具冲击力。
博主义愤填膺,当即表示要帮忙,带着老阿姨在沪大附近转悠,逢人就问,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视频结尾,镜头悲情地定格在阿姨绝望地蹲在沪大宏伟校门外的马路边,捂着脸,肩膀剧烈抽动,发出压抑到极致的痛哭。博主同情地将一百块钱塞进她布满老茧的手中,镜头缓缓拉远,留下一个无比心酸的画面。
这条名为《百元心愿:垂死父亲最后的呼唤,失联女儿你在沪大吗?》的视频,如同精准投下的舆论核弹,瞬间引爆全网,以几何级数传播,毫无悬念地冲上各大平台热搜榜首。
紧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呼啸而至:
视频爆火火后数小时内,便有热心网友迅速从内部系统精准挖出了“张招娣”这个名字及其学籍档案截图,全国统一高考成绩记录竟然是空白的。
紧接着,有资深教育观察人士深扒学籍档案,指出张招娣可能通过自主招生渠道进入沪大。然而,在当年沪大官方公示的所有自主招生录取名单中,均查无此人
旋即,有自称沪大在校生的匿名账号爆料,从未在专业大课的课堂上见过这位神秘的张同学,点名册和考勤系统也查无此人,但诡异的是,她的学分却从未落下。
于是,校论坛内部八卦开始流传: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同学,极可能是参加了学校和某大型科技集团共同合作的内部课题,用课题积分兑换学分。爆料者暗示,这种操作在某些背景深厚的圈子里是“常规操作”,用于给特定人群混文凭。
这种说法立刻遭到群嘲——张招娣的亲妈还在街头捡破烂呢,哪来的通天背景?然而,打脸来得更快。一份据称是张招娣的“实习证明”被放出,白纸黑字红印章,显示她参与了“沪上智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某项目课题。
随即,有股权结构分析高手迅速扒出,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其股权架构如同迷宫,几经穿透,最终牢牢绑定巨无霸——神州科技集团。
事情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嗅觉灵敏的八卦记者加入战场,大量偷拍或“内部流出”的照片指向一个铁一般的事实:这位张小姐与神州集团总裁江贤宇关系非同寻常。她频繁乘坐其限量版顶级豪车出入,同进同出顶级私人会所与高档公寓,举止亲密远超普通上下级范畴。
至此,讨论被迅速精准地从单一的张招娣个人问题,引导升级至更敏感更宏大的领域。
神州集团与沪大是否存在不正当利益输送?
江贤宇是否利用其商业影响力干预高校招生,为其“金丝雀”铺路?
而无需高考就能上顶级名校沪大,是否证明特权阶级垄断优质教育资源?
高考作为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是否已被权贵彻底侵蚀?寒门是否再难出贵子?
面对汹涌如海啸般的舆情,沪大校方最初的回应是含糊其辞的“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调查”。这种“拖字诀”和模糊态度,无异于“心虚”和“包庇”,瞬间成为舆论二次爆发的燃料,点燃了更猛烈的怒火。
后果是毁灭性的。
神州集团股价断崖式暴跌,连续数日触及跌停板,市值蒸发数字惊人到令人窒息。投资者信心严重动摇,原本紧密的合作伙伴态度暧昧,纷纷观望。
而江贤宇本人,这位曾经光芒万丈的青年科技领袖,商界精英,几乎在一夜之间跌落神坛,沦为“包养女学生”、“践踏教育公平”、“特权阶级代言人”的负面典型。网络上涌现海量模仿段子和恶搞图片对其进行极尽嘲讽辱骂,多年苦心积累的个人威望与良好形象荡然无存。
更让人揪心的是,张招娣更是成为全网口诛笔伐的焦点。她被贴上“特权婊”、“学术妲己”、“金丝雀”等充满恶意的标签,其名字几乎与“教育不公”、“权色交易”画上等号,承受着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每一句恶毒的诅咒,都像鞭子抽在他的心上。
强压下翻腾的怒火与担忧,在远郊别墅里安抚好被隔绝于风暴中心的张招娣,特别叮嘱陈阿姨务必寸步不离,切断一切外界信息渠道。他必须立刻返回风暴眼的核心。
神州集团总部顶楼,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阴沉的天色,会议室内的气压比窗外更低。
在江贤宇冰冷责问的目光下,公关部经理硬着头皮汇报:
“江总,我们第一时间发布了声明,强调张小姐的实习经历真实有效,符合沪大相关规定,并附上了隐去敏感信息的合作项目部分公示文件。”
“我们启动了最高级别的舆情应对预案:斥巨资降热搜、批量举报封禁带节奏账号、投放多个当红明星的爆炸性绯闻试图转移视线……”
经理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深深的无力感:“但是……效果……微乎其微。这次的情况……太特殊了,完全超出了常规商业危机的范畴。”
和以往自然发酵的舆情不同,这次有海量文案相同的水军账号在各大平台24小时不间断刷屏,精准投放关键词,引导负面情绪。数十个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知名大V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以高度相似的质疑角度同步转发核心爆料贴,并配以极具煽动性的评论。
最致命的是几个平时极少参与社会热点的地方教育系统官微,甚至个别央媒旗下偏教育口的子账号,竟也罕见地转发了相关报道,并配以‘持续关注教育公平’、‘高校招生须阳光透明’等看似中立实则推波助澜的评论。
经理深吸一口气,下了结论:“这绝不是自发的舆情。”
这件事背后一定有专业团队,在持续精准的推波助澜。 现在正值高考季,教育公平是全民热点,舆情已成燎原之势,再任由其发展,很可能会引来上级监管部门的正式介入调查。
“这就是你们公关部的本事?”江贤宇的声音冷得像冰,扫过噤若寒蝉的下属。公关总监的汇报印证了他的最坏预感,常规的商业公关手段在此刻的政经复合型舆论风暴面前,苍白无力。
他盯着屏幕上那断崖式下跌的绿色股价曲线,听着公关总监近乎绝望的分析,额角青筋不受控制地跳动。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攫住了他。焦头烂额之下,一个念头无比清晰地浮现:必须动用更高层面的力量,他需要政治层面的强力干预来平息这场风暴!
他拿起私人手机,深吸一口气,准备拨通那个他极不情愿,却可能是唯一能解此危局之人的号码——沉聿。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屏幕拨号键——
“嗡……嗡……”
屏幕突然亮起,江贤宇的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意从脊椎直窜头顶。
他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传来沉聿那平静的声音,平静的有诡异,仿佛对网络上的滔天巨浪一无所知:
“哥,好久不见,晚上有空吗?出来吃个便饭吧。”
面对如此卑劣的绑架行径,他早已准备好雷霆手段,打算让他们付出远超法律层面的惨痛代价。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苏醒后提出的唯一要求,仅仅是将人遣返回老家。这份近乎圣洁的宽容,与受害者身份形成强烈反差,让江贤宇在震惊之余,对这个心软的姑娘更加怜惜。
但他不能就这么轻轻揭过,于是快设计了一番,张家母子不仅没能从中捞到半分好处,反而在强大的压力下,被迫吐出了之前拿到的所有补偿款和封口费,江贤宇亲自监督着将人押上遣返的列车,眼底只有冰冷的漠然。
另一边,沉聿的行动同样迅疾如风。
他顺着张母提供的“阿芳妹”线索追查下去,结果令人玩味:那个煽风点火的电话,经过多重跳转,最终指向海外服务器,源头如同沉入大海。而真正的阿芳妹,事发时在镇上的棋牌室里搓麻将,监控录像拍得清清楚楚。
而那把半天就寄来的餐馆钥匙,绝非普通邮寄能办到。真正的餐馆老板更是欲哭无泪,赌咒发誓自己锁好了门,完全是无妄之灾。
线索指向一片精心布置的迷雾,似乎在这里彻底断掉。
很快,有那晚与那成杰一起在京城会所喝酒的“朋友”,嗅到了风向不对,主动向沉聿这边“投诚”。那成杰曾得意洋洋地提起江贤宇“强抢民女、扣押父母”的“恶行”,并扬言要为张家“主持公道”、“让江贤宇身败名裂”。
这就够了。
甚至不需要再费心去找更多铁证,他直接动用了关系。以“违反缓刑规定,私自离开监管地”为由,干净利落地取消了缓刑。一纸公文,直接将那成杰送进了监狱,他的公职身份也随之彻底化为泡影。那成杰直到被铐上手铐,可能都没完全明白,自己是怎么栽的,稀里糊涂就失去了自由和前程。沉聿处理完这一切,手段狠辣,不留痕迹。
随后,沉聿再次登门,目标明确。然而,公寓已人去楼空。他被告知,她已被秘密转移到其名下位于远郊的一处私密别墅静养。
沉聿站在空旷得有些死寂的客厅中央,没有质问,没有停留。他只是微微侧头,目光扫过这精心布置却冰冷异常的“金屋”,他转身离开。那离去的背影,平静得可怕,只有眼眸里,翻涌着足以摧毁一切的风暴。
***
时间如同指间流沙,悄然滑过。冬雪消融,春寒料峭,转眼已是五月底。空气中弥漫着高考季特有的焦灼与期待,令人窒息。
就在这个敏感的节点,一个在视频平台上主打“街头心愿:要一百块还是实现一个愿望”的自媒体小博主,发布了一条引爆全网的视频。
视频拍摄于沪市城乡结合部一处脏乱的垃圾回收点附近。镜头里,博主偶遇一位佝偻着身子翻拣废品的憔悴老阿姨。博主递上一百块钱,询问她的心愿。老阿姨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瞬间蓄满泪水,对着镜头,用浓重潮汕口音的普通话,声泪俱下地哭诉:
“我……我不要钱!我就想找到我离家出走的女儿阿娣啊!她爸……她爸得了肝癌,晚期了,快不行了,躺在破床上就念着她,就想临死前……见闺女最后一面啊!听……听人说,她可能在沪大念书……” 她语无伦次,涕泪横流,将一个寻女心切的绝望母亲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极具冲击力。
博主义愤填膺,当即表示要帮忙,带着老阿姨在沪大附近转悠,逢人就问,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视频结尾,镜头悲情地定格在阿姨绝望地蹲在沪大宏伟校门外的马路边,捂着脸,肩膀剧烈抽动,发出压抑到极致的痛哭。博主同情地将一百块钱塞进她布满老茧的手中,镜头缓缓拉远,留下一个无比心酸的画面。
这条名为《百元心愿:垂死父亲最后的呼唤,失联女儿你在沪大吗?》的视频,如同精准投下的舆论核弹,瞬间引爆全网,以几何级数传播,毫无悬念地冲上各大平台热搜榜首。
紧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呼啸而至:
视频爆火火后数小时内,便有热心网友迅速从内部系统精准挖出了“张招娣”这个名字及其学籍档案截图,全国统一高考成绩记录竟然是空白的。
紧接着,有资深教育观察人士深扒学籍档案,指出张招娣可能通过自主招生渠道进入沪大。然而,在当年沪大官方公示的所有自主招生录取名单中,均查无此人
旋即,有自称沪大在校生的匿名账号爆料,从未在专业大课的课堂上见过这位神秘的张同学,点名册和考勤系统也查无此人,但诡异的是,她的学分却从未落下。
于是,校论坛内部八卦开始流传: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同学,极可能是参加了学校和某大型科技集团共同合作的内部课题,用课题积分兑换学分。爆料者暗示,这种操作在某些背景深厚的圈子里是“常规操作”,用于给特定人群混文凭。
这种说法立刻遭到群嘲——张招娣的亲妈还在街头捡破烂呢,哪来的通天背景?然而,打脸来得更快。一份据称是张招娣的“实习证明”被放出,白纸黑字红印章,显示她参与了“沪上智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某项目课题。
随即,有股权结构分析高手迅速扒出,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其股权架构如同迷宫,几经穿透,最终牢牢绑定巨无霸——神州科技集团。
事情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嗅觉灵敏的八卦记者加入战场,大量偷拍或“内部流出”的照片指向一个铁一般的事实:这位张小姐与神州集团总裁江贤宇关系非同寻常。她频繁乘坐其限量版顶级豪车出入,同进同出顶级私人会所与高档公寓,举止亲密远超普通上下级范畴。
至此,讨论被迅速精准地从单一的张招娣个人问题,引导升级至更敏感更宏大的领域。
神州集团与沪大是否存在不正当利益输送?
江贤宇是否利用其商业影响力干预高校招生,为其“金丝雀”铺路?
而无需高考就能上顶级名校沪大,是否证明特权阶级垄断优质教育资源?
高考作为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是否已被权贵彻底侵蚀?寒门是否再难出贵子?
面对汹涌如海啸般的舆情,沪大校方最初的回应是含糊其辞的“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调查”。这种“拖字诀”和模糊态度,无异于“心虚”和“包庇”,瞬间成为舆论二次爆发的燃料,点燃了更猛烈的怒火。
后果是毁灭性的。
神州集团股价断崖式暴跌,连续数日触及跌停板,市值蒸发数字惊人到令人窒息。投资者信心严重动摇,原本紧密的合作伙伴态度暧昧,纷纷观望。
而江贤宇本人,这位曾经光芒万丈的青年科技领袖,商界精英,几乎在一夜之间跌落神坛,沦为“包养女学生”、“践踏教育公平”、“特权阶级代言人”的负面典型。网络上涌现海量模仿段子和恶搞图片对其进行极尽嘲讽辱骂,多年苦心积累的个人威望与良好形象荡然无存。
更让人揪心的是,张招娣更是成为全网口诛笔伐的焦点。她被贴上“特权婊”、“学术妲己”、“金丝雀”等充满恶意的标签,其名字几乎与“教育不公”、“权色交易”画上等号,承受着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每一句恶毒的诅咒,都像鞭子抽在他的心上。
强压下翻腾的怒火与担忧,在远郊别墅里安抚好被隔绝于风暴中心的张招娣,特别叮嘱陈阿姨务必寸步不离,切断一切外界信息渠道。他必须立刻返回风暴眼的核心。
神州集团总部顶楼,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阴沉的天色,会议室内的气压比窗外更低。
在江贤宇冰冷责问的目光下,公关部经理硬着头皮汇报:
“江总,我们第一时间发布了声明,强调张小姐的实习经历真实有效,符合沪大相关规定,并附上了隐去敏感信息的合作项目部分公示文件。”
“我们启动了最高级别的舆情应对预案:斥巨资降热搜、批量举报封禁带节奏账号、投放多个当红明星的爆炸性绯闻试图转移视线……”
经理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深深的无力感:“但是……效果……微乎其微。这次的情况……太特殊了,完全超出了常规商业危机的范畴。”
和以往自然发酵的舆情不同,这次有海量文案相同的水军账号在各大平台24小时不间断刷屏,精准投放关键词,引导负面情绪。数十个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知名大V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以高度相似的质疑角度同步转发核心爆料贴,并配以极具煽动性的评论。
最致命的是几个平时极少参与社会热点的地方教育系统官微,甚至个别央媒旗下偏教育口的子账号,竟也罕见地转发了相关报道,并配以‘持续关注教育公平’、‘高校招生须阳光透明’等看似中立实则推波助澜的评论。
经理深吸一口气,下了结论:“这绝不是自发的舆情。”
这件事背后一定有专业团队,在持续精准的推波助澜。 现在正值高考季,教育公平是全民热点,舆情已成燎原之势,再任由其发展,很可能会引来上级监管部门的正式介入调查。
“这就是你们公关部的本事?”江贤宇的声音冷得像冰,扫过噤若寒蝉的下属。公关总监的汇报印证了他的最坏预感,常规的商业公关手段在此刻的政经复合型舆论风暴面前,苍白无力。
他盯着屏幕上那断崖式下跌的绿色股价曲线,听着公关总监近乎绝望的分析,额角青筋不受控制地跳动。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攫住了他。焦头烂额之下,一个念头无比清晰地浮现:必须动用更高层面的力量,他需要政治层面的强力干预来平息这场风暴!
他拿起私人手机,深吸一口气,准备拨通那个他极不情愿,却可能是唯一能解此危局之人的号码——沉聿。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屏幕拨号键——
“嗡……嗡……”
屏幕突然亮起,江贤宇的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意从脊椎直窜头顶。
他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传来沉聿那平静的声音,平静的有诡异,仿佛对网络上的滔天巨浪一无所知:
“哥,好久不见,晚上有空吗?出来吃个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