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节
俘虏撩汉日常 作者:九小二
第24节
牧然不语。
他没想那么多。
肖南又道:“牧公子总说留在长安是为了帮助公子、保护公子,可您若一直不长大,如何能帮到公子?就算您成不了长孙将军和雍大人那样的人,至少也请您不要再让公子费心了。这长安城早已不是当年的长安城,牧公子您也不再是公主的儿子,连公子的尊贵都早已不在,您还奢求什么?”
静默半晌,牧然突然又问肖南道:“肖南,舅舅之所以对我好,是不是只是因为我的母亲是他的皇长姐?”
暗想牧然总算是领悟到最关键的事情了,肖南却不敢实话实说:“牧公子若不是大公主的儿子,又如何能成为公子的外甥?既然是亲人,公子自然会对您好。”
牧然又沉默了。
因为母亲对他好,或者因为是亲人才对他好,不论是哪一种原因,舅舅都不是因为喜欢他才对他好的……
“肖南,我想见舅舅。”
肖南一愣:“那属下就派人去给公子递个信儿。”
至于这信儿能不能递到公子手上,他就不敢保证了。公子就算生气也不会不管牧公子,可若长孙将军生气了,那八成不会再让牧公子去打扰公子。
不知道是不是从肖南的神色中看出了什么,牧然又道:“若舅舅不想见我,长孙将军也行,就几句话。”
肖南看了牧然一眼,提议道:“不若牧公子将要说的事情写下来,属下让人给公子送去,就算公子还在生气不想见牧公子,这信他总是会看的。”
“这样也好,等我一下。”话音未落,牧然就转身跑进了书房。
肖南他们总是说他孩子气,今天又说他没长大,可他根本不知道怎样才算是长大,但或许他不能再继续待在舅舅的羽翼之下。
而被扛出宅子的黎绍被长孙伯毅直接扛上了马,与长孙伯毅共乘一骑,黎绍靠在长孙伯毅身前,双目微闭。
长孙伯毅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抱着黎绍,原本是想直接回府,可看了看情绪低落的黎绍,长孙伯毅就掉转了方向,遛着马晃晃悠悠地往禁苑去。
接到长孙伯毅的眼神暗示,俞世便先行一步,到禁苑去将从禁苑门口到某处的闲杂人等全部屏退,于是长孙伯毅在进入禁苑之后一个人都没碰上,卫泽等人也自觉退到不碍事的地方去。
终于到了目的地,长孙伯毅轻轻拍了拍黎绍:“三郎,睁开眼睛。”
黎绍缓缓睁开双眼,最先看到的是长孙伯毅就在眼前的刚毅面庞。
“怎么了?”黎绍轻声问道。
“看那边。”长孙伯毅抬手指了指旁边。
黎绍疑惑地转头,一见到眼前大片的木芙蓉顿时就喜溢眉梢:“这是哪儿?”
见黎绍高兴,长孙伯毅松了口气,眼中也总算是有了笑意:“是禁苑,之前就让他们在这里清理出一片地方种上木芙蓉。前几日得人通报说花都开了,原本是想等旬休那日带你来。心情好些了?”
“谢谢,”黎绍转回头看着长孙伯毅,笑吟吟的,“放我下去。”
“好。”长孙伯毅放开缰绳,小心地护着黎绍下马后也跟着翻身下马,跟在黎绍身后。
闻着花香,吹着凉爽的秋风,黎绍吐出一口浊气,总算是觉得畅快了些。
起初他只是为了保住皇长姐唯一的儿子才保护牧然的,他从没想过要从牧然那里得到什么回报,他甚至不需要牧然把他当成舅舅一样孝敬,可他没想到当牧然亲口说出那些话时,他竟会气得动手。
他其实知道那些话八成是居心叵测的人故意说给牧然听的,兴许是为了煽动牧然,又兴许只是想借牧然之口叫他难受,他心如明镜,也知道最好不要让对方如愿以偿,可他还是控制不住。
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安顿牧然了,他希望牧然能安然地度过平稳的一生,不必受他牵连,不会有性命之忧,可他却又想牧然成为栋梁之才,以偿皇长姐夙愿,但到头来他却发现自己哪一样都做不到。
长孙伯毅快行两步,从后面拥住黎绍:“我给你准备了惊喜,你却心不在焉,我伤心了。”
黎绍回神,顺势就靠在了长孙伯毅身上:“没有心不在焉,我很开心。”
“胡说,刚刚又在想别的男人。”
听出长孙伯毅的不满,黎绍轻笑道:“牧然哪算是男人?”
长孙伯毅立刻点头附和道:“这点我同意。”
黎绍摇头失笑:“我不是那个意思,何况他是我外甥。你别谁的醋都吃行吗?从你爹到我外甥,你还能想点儿正经事儿吗?”
长孙伯毅沉声道:“我不在乎他们是谁,我只在乎你在想着谁。”
黎绍抓住长孙伯毅的手,十指纠缠:“你总在我身边,还来不及去想,转头就能看到你。”
“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长孙伯毅偏头亲了亲黎绍的脸颊。
“我知道。”黎绍粲然微笑。
抬头看着缀在绿叶之间的木芙蓉,长孙伯毅又道:“牧然还不懂,是因为他还什么都没经历过,总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苦心。”
“没关系,”黎绍淡笑,“不懂就不懂吧,他现在只是个普通人,若能糊里糊涂地过完这一辈子也是一种幸福。何况他说的也没错,在外人眼中,我就是一个抛弃了黎氏大业跟仇人在一起的混账,可那又如何?不过就是些把道听途说当成既定事实的人,连真假都不能自己辨别,会把他们说的话当真还一本正经地去争辩我才是傻。”
“你当真不在意才好。”长孙伯毅暗叹一口气。
三郎如今所处的位置太过尴尬,谁都知道他是黎氏后人,有人将他当成十恶不赦之人,可他又是黎氏的异类,在一干老臣的心中宽和贤明,他有逸群之才,说朝臣将他奉若神明也不为过,可他顶着黎氏余孽和天策上将未婚夫的双重身份,总有固守成规的人认定他不能干涉朝政。
三郎心知肚明,因此他早已预料到如今的局面,于是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十年积累全权交给雍宁,任凭雍宁调遣,他总是念叨着“朝政与他无关”,这话其实是说给他们两个人听的。
然而三郎都已经如此避嫌了,外界依旧没有停止对三郎的中伤,总有人觉得三郎就是个祸害,足以惑乱天下。他们无法反驳,不能举证,就只能装作没听见的样子,忍气吞声地等着时间冲淡黎氏留下的一切。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无所谓,只要装聋作哑,这些中伤也碍不着他们什么,可对三郎来说,每一句话都能刺进他的心里。
在意也罢,不在意也罢,他们都只能等。
“真的没关系,”黎绍转身,抱住长孙伯毅,“即便是在意了,不开心了,也有你陪着我,有你安慰我,只要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长孙伯毅轻笑一声,道:“你原本就什么都不怕。”
“谁说的?”黎绍撇撇嘴,“我从以前开始就很怕你。”
“真的?”稍稍放开黎绍,长孙伯毅狐疑看着黎绍,“我怎么从来不觉得?”
“因为你笨,”黎绍点了点长孙伯毅的鼻尖,“从以前开始就笨得要命。”
“可你喜欢。”长孙伯毅张嘴去咬黎绍的手指,却被黎绍笑着躲过去。
“恩,喜欢,特别喜欢。”
黎绍伸手勾住长孙伯毅的脖子,准备献上一吻,长孙伯毅也已经准备好接受,可一片花瓣随风飘到两人之间,打着旋翩然落下,最终竟是稳稳地落在了黎绍的嘴唇上。
有些发愣的两个人面面相觑,又突然相视一笑,长孙伯毅低头,将吻印在那一片娇艳的花瓣上。
☆、第66章
如肖南所料,牧然写的信并没有递到黎绍手上,邓义在整理每日收到的信函邀请时一瞧见牧然的名字就将那封信给了长孙伯毅。
长孙伯毅犹豫了好几天,到底还是没把这事儿告诉黎绍,只与牧然约了时间,瞒着黎绍去见了牧然。
魏家食肆里,长孙伯毅坐在大堂的角落里,面前只有一杯清茶,尽管是垂着头静静坐着,却依然引人注目,因此牧然走进魏家食肆时,一眼就看到了长孙伯毅。
走到长孙伯毅面前,牧然犹豫着问道:“我该叫你长孙将军还是长孙舅舅?”
前些日子见过长孙舅舅发脾气的样子,他就觉得长孙舅舅似乎也跟以前不一样了,这会儿再见他还有些怕。若是长孙舅舅再扔一个匕首给他怎么办?
长孙伯毅闻声抬头,沉声道:“叫舅舅。”
三郎的外甥也该是他的外甥,私下里还是该叫舅舅。
“好。”牧然点点头,在长孙伯毅对面坐下,瞧着有些忐忑,“舅舅他……还在生气吗?”
“没有,”长孙伯毅叫来跑堂的小二给牧然上了一壶茶,“你舅舅没看过你写的信,我没拿给他。”
有些话,三郎大概永远都不会对牧然说出口,对牧然提出的要求,三郎多半也会不问原因地应下,还会贴心地替牧然安排好一切,可这并不是牧然现在所需要的。三郎不忍心做的事情,由他来做就好。
“啊?”牧然不解,“为什么?”
长孙伯毅看了牧然一眼,没有回答牧然的问题,只问道:“你在信里说想要历练,可有什么想法?”
牧然眨眨眼,摇头:“我原本是想要舅舅帮我想一想。”
可长孙舅舅竟然没把信给舅舅看……
“你舅舅十三岁的时候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你都十九了,却事事都要你舅舅替你想?”
牧然蹙眉。
好像的确不应该这么做。
“可是……可是我什么都不懂。”
“需要懂什么?怎么才算懂?”长孙伯毅转头看向窗外,“你不会跟你舅舅走上同样的道路,因此你不需要去了解你舅舅知道的那些事情。”
“可我想待在舅舅身边帮助舅舅!”在牧然的心中,唯有这个想法异常坚定,“母亲早逝,父亲又不知所踪,这些年都是舅舅在照顾我,虽然一直也没跟舅舅见过面,但对我来说舅舅是比父亲更亲近的人。
我知道舅舅十分辛苦,因此我更不想成为舅舅的负累,我也知道若论才学我大概没什么资格待在舅舅身边,可我只有舅舅一个亲人了,总也不能因为自己蠢笨就理所当然地享受舅舅给我的一切,可我好像……我好像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肖南说我输在经历太少,且一直有人在旁保护,因此看不懂人心险恶,我就想我是不是该一个人出去闯闯。”
长孙伯毅盯着表情认真又严肃的牧然看着,面容沉静,半晌没有说话。
原本还十分镇定的牧然被长孙伯毅看得越来越心虚,小心翼翼地问道:“长孙舅舅,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
“没有。”长孙伯毅摇了摇头。
三郎若听到这番话必定十分欣慰,不过还是不要让他听见了,不然他日后要在牧然身上花更多心思。
“你有这份心就够了,你舅舅也并不希望你卷入什么危险的事情,”长孙伯毅沉声道,“明日我与你舅舅要启程去北巡,我会将你安排在你舅舅的护卫队里,不要让你舅舅知道。北巡回来后,若你还是想留在你舅舅身边帮忙,我再帮你安排。”
“多谢长孙舅舅。”牧然向长孙伯毅拱手抱拳。
这时,俞世才提着一个食盒过来:“将军,都买齐了。”
将军其实是特地来东市给公子买零嘴的。
长孙伯毅瞥了一眼俞世手上的三层食盒,点了点头。
牧然看着笨重的食盒,好奇地问道:“长孙舅舅这是买了什么?”
长孙伯毅的眼中笑意一闪,连语气都轻快了两分:“是你舅舅爱吃的东西。”
“都是给舅舅的?”牧然一脸的羡慕,“长孙舅舅对舅舅真好。”
淡淡一笑,长孙伯毅起身,路过牧然身边时顺手按住牧然的头顶碾了碾:“什么都不必准备,明日一早到芳林门外找俞世。”
被按住头顶的牧然不由地缩起了脖子:“知道了。”
长孙伯毅放开手,大步离开了魏家食肆。
第二天,整个天策上将府都起了个大早,收拾妥当的长孙伯毅先行一步,进宫去接刘策,黎绍比长孙伯毅晚半个时辰离开天策上将府,直奔皇宫北面的玄武门外,黎绍到时,北巡的队伍正巧集合完毕,整装待发。
这大概是黎绍第一次跟刘策正式见面,前次在麟德殿时,偷溜进殿的黎绍并没有要跟刘策打招呼的必要,可这一次碰面,黎绍却不得不跟刘策打个招呼。
淡定地翻身下马,黎绍笑如春风般走到刘策面前,大大方方地跪地行了个大礼,丝毫不觉扭捏,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情愿。
“草民叩见陛下。”
一身华服的刘策转头,睥视黎绍一眼,寻思半晌才恍然大悟道:“哦!你就是住在长孙那里的那个……谁来着?”
站在刘策右边的张威开口:“启禀陛下……”
“启禀陛下,他是臣的未婚夫。”长孙伯毅毫不犹豫地打断了张威的话,说话的口气比平时还重,似乎是在警告刘策和张威不要为难黎绍。
自刘策听从了韦宁的提议将张威召进宫后,张威就常常进宫,虽然依旧不参与早朝,可早朝之后的时间几乎都是张威陪在刘策身边,这一次北巡,张威便以护卫刘策为由加入其中,因为刘策也表示要带张威出京玩玩,所以长孙伯毅几人也没法拒绝。
“哦!是长孙的未婚夫啊!”刘策笑容亲切道,“果然是长相标致,难怪能拴住长孙的心。不过朕倒是没想到长孙你也会带家眷同去北巡,看不出长孙你竟会跟人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长孙伯毅淡定道:“有些事只有一个人知道就够。”
长孙伯毅走到黎绍身边,不管刘策有没有吩咐,就擅自将黎绍扶了起来。
黎绍顺势站起,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
对长孙伯毅的擅自做主有些不满,可刘策也不敢说什么,只撇撇嘴,对黎绍说道:“既然是长孙的未婚夫,那便是家眷,朕记得解钧的夫人也跟来了,刚好能让他们做个伴。”
一听这话,长孙伯毅就黑了脸。
他对解夫人没什么意见,相反他很感谢那个可以理解和包容解钧的女人,但刘策说这话分明就是要给三郎难堪!
黎绍立刻就在长孙伯毅的胳膊上重重地捏了一下,没让长孙伯毅把想说的话说出口,然后才淡然笑道:“解夫人也随行北巡?那晋阳侯是不是也跟来了?”
晋阳侯桓致才刚十四,当年老侯爷在晋阳病逝,只留下一大家子孤儿寡母,世宗念老侯爷于黎国功高,便将这爵位原封不动地授予老侯爷的独子桓致,尽管朝中不少人认为当年年仅两岁的桓致不该继承爵位,可世宗那会儿就已经有些独断□□,谁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但桓家到桓致这一辈是四代单传,老侯爷死后,侯府里就都是女人,尽管桓致的五个姐姐都嫁得不错,可这也无法扭转桓家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无所作为的形势。
解夫人是桓家最小的女儿,一直帮着母亲照顾弟弟桓致,因此与桓致的关系最为亲密,桓老妇人去世后,解夫人就将弟弟接进了解府,解家人欣然接受,因此这个被众人遗忘的晋阳侯就成了解家的半个儿子,连晋阳侯在晋阳封地的势力如今也是在解家手里。
很多人都觉得桓家没落了,解家就算与桓家是姻亲也讨不到半分好,可在这长安城里,哪家没落、哪家兴盛也不过就是掌权者的一句话罢了,让桓家东山再起又有何难?何况晋阳侯的势力都还在,只要伯毅把桓致提拔起来,桓家立刻就能在长安站住脚,到时候能讨到好处的可不止解家,还有曾帮桓致与黎征周旋的黎绍。
长孙伯毅眼神一亮,点了点头:“晋阳侯也在,你去找他吧。”
黎绍点点头,笑容满面地往北巡队伍的后面走去。
刘策与张威交换一个眼神,问长孙伯毅道:“晋阳侯是什么人?”
长孙伯毅冷淡道:“晋阳侯就是晋阳侯,老侯爷的独子。”
刘策追问:“老侯爷又是什么人?”
长孙伯毅瞟了刘策一眼,道:“已故晋阳侯。”
这话说完,长孙伯毅就迈开脚步,去到随行护卫的羽林军将军身边,询问羽林军的准备情况。
刘策黑了脸:“张威,让人去问问韦宁晋阳侯是什么人。”
“是。”
张威立刻叫来自己的亲信随侍。
而走到队伍后面的黎绍也已经找到了桓致。桓致坐在路边,手上是刚在路边采的野花。
“青予。”
听到有人喊自己的表字,桓致头都没抬就应了一声。
“公子稍等,等我把这个花冠编完。”
黎绍转身坐在桓致身边,笑着问道:“又是给解夫人编的?”
“那当然了,也就五姐喜欢这种东西。”桓致转头看了黎绍一眼,又低下头专心致志地编花冠,“公子也要一起去北巡?”
“恩。”黎绍点点头,见桓致编得专心,便也不再打扰他。
坐在马车里的解夫人听到桓致与人说话的声音,推开车窗见黎绍正坐在桓致身旁,解夫人就赶忙下车,走到黎绍面前,款款福身。
“见过公子。在车里听着就觉得像是公子的声音,没想到还真的是公子。”
黎绍站起来,冲解夫人作揖:“夫人客气了。”
“五姐,”桓致也站了起来,抬手将花冠戴在解夫人头上,“嘿嘿,果然好看。”
解夫人的笑容里顿时就溢满了慈爱,掏出帕子替桓致擦手:“你啊,就是闲不住。”
桓致憨笑。
替桓致擦干净双手,解夫人又转向黎绍:“夫君叫我带上桓致一同去散散心,我原本还怕人多杂乱,管不住他,这会儿见着公子,我就放心多了。”
其实是解钧说过这一次北巡他们计划着让刘策有去无回,然而朝堂局势日渐复杂,如今刘策身边也不是一个人都没有,此行必定凶险,解钧却坚持让她带着桓致,她方才坐在车里就一直盘算着能不能说服解钧将桓致送回解府,可既然公子也要去北巡,那桓致多半会跟在公子身边,她也不必像先前一样那么担心了。
黎绍苦笑道:“能在这里碰见夫人和晋阳侯,反倒是我放心多了,这一路上要叨扰夫人了。”
解夫人一愣,转头往队伍前方望了望,心中了然。
难怪解钧非要她带上桓致,看来是特地要给公子解围。
解夫人不由地叹一声道:“委屈公子了。”
“无妨,”黎绍又粲然一笑,“天策上将未婚夫的这个身份可是比任何其他身份更叫我满意的。”
解夫人笑笑,又对桓致说道:“路上别给公子添麻烦。”
“五姐放心吧。”话音落,桓致还给黎绍做了个鬼脸。
队伍启程,长孙伯毅□□乏术,便叫俞世来问了问黎绍的情况,确保黎绍没碰上什么麻烦。
骑马与桓致并行,都还没跑出十里,桓致就脱离了大部队,一个人骑着马钻进了旁边的树林,肆意穿梭,身影若隐若现。
沉吟片刻,黎绍也掉转了马头,往树林那边去,临走前还留话给卫泽和卫峰:“你们待在这里就好,我们不会走远。”
话音落,黎绍就去追桓致。
桓致扭头看了看跟上来的黎绍,笑道:“公子的聪慧果然无人能及。”
黎绍追到桓致身边,浅笑道:“是青予你做得太明显了。”
“可其他人却只觉得是我好动不老实,只有公子看出我是有话要说。”
桓致眯起眼睛看着黎绍,与大部队保持着同样的速度骑马缓行,似笑非笑的神态叫人看不清他的情绪,腰背挺直的傲然模样更是完全没有懵懂少年的痕迹,此时的桓致是晋阳侯,而不是解夫人的弟弟。
黎绍笑笑,道:“大概因为只有我一人了解青予的脾性。”
“所以说还是其他人眼瞎心盲愚不可及。”桓致颇为同情地叹一口气。
黎绍对桓致的这句评语不置可否。
正了正脸色,桓致对黎绍说道:“有人去晋阳暗访。”
黎绍不以为意道:“我知道,是去查老侯爷还留有多少势力的。”
“那可是要让他失望了,”桓致冷笑,“如今晋阳只有晋阳侯,可没有老侯爷。”
“有青予这句话,我还真是安心不少。”
“得了吧,”桓致白了黎绍一眼,“公子打从一开始就没担心过,不然又怎么会不闻不问?”
黎绍轻笑:“我信得过青予的能力。”
桓致撇撇嘴,转而又是一脸阴沉:“可对方行事谨慎,我没能摸到幕后之人。公子不给点儿提示吗?”
黎绍努努嘴:“不就在后边跟着呢吗?”
桓致一愣,眼神顿时凌厉了起来,悄悄摸出藏在靴子里的匕首,扭身就甩了出去。
那匕首破空而出,在半空笔直向前,擦过韦宁的肩膀,扎进了韦宁身后的某棵树干上。
韦宁肩膀处的衣料被割裂,渐渐染上了血红。
“哎呀?怎么是韦大人?我还当是哪个脑子不好的刺客!”桓致这才一脸慌张,“这、这可怎么办?公子,韦大人受伤了!”
桓致一向以天这少年的形象出现在人前,因而此时韦宁也辨不清桓致的慌张是真是假。
黎绍打马上前,抬手扶在韦宁的肩膀上,看似是在查看韦宁的伤口,可食指却用力按进伤口,叫韦宁疼得白了脸色。
“韦大人怎么不出个声?这样偷偷摸摸地跟在别人身后,没丢了性命都是老天保佑。”
韦宁的面部抽搐,咬牙道:“下官只是见公子和晋阳侯进了树林却无人在旁保护,一时担心,便跟了进来,可又不想打扰公子与晋阳侯的谈话,因此才一直没有出声,没成想却吓到晋阳侯了。”
桓致打马凑到韦宁的另一边,也将手搭在了韦宁的肩膀上,用力捏住,用力之狠叫韦宁觉得骨头快要裂了。
“韦大人也真是爱操心,我与公子是何等身份?出门在外怎么可能这么不小心?”桓致打了个响指,便有暗卫跃出,“送韦大人归队,让随行的太医好好给韦大人包扎一下。”
“是!”暗卫朗声应下,“韦大人,请。”
黎绍和桓致同时放开韦宁,打马走得离韦宁远了些。
“韦大人,请吧。”黎绍得意地笑着。
“多谢晋阳侯和公子关系,下官失陪。”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韦宁在桓致暗卫的陪同下归队,肩上的伤口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他的才智到底是比不上公子,他一直只当晋阳侯是个孩子,以后怕也只能依附解府而活,但公子却早就知道晋阳侯并非寻常人,才十四岁就有那样狠戾的目光,日后必将有所作为。
韦宁被送出树林后,桓致却露出一副困惑的表情。
“他什么来历?”
听从公子的建议,他将文武百官的底细都查了个遍,而这个韦宁可谓是身家清白,黎征在位期间一直不得志,长孙伯毅回来后,他才被雍宁提拔起来,怎么会与公子为敌?
“没什么特别的,”黎绍淡笑,“他曾是你姐夫的同窗。”
“为旧怨?”桓致一副难以理解的样子。
少年时期结下的怨仇能有多大?还犯得着非要成为政敌斗个你死我活?而且对手还是公子和长孙将军,这韦宁脑子坏掉了?
黎绍摇摇头:“不知道,反正理由也不重要。”
“那倒是。”桓致点点头,“那他去晋阳查什么?”
韦宁要与公子争斗,关他什么事?他只是一个无辜少年。
“大概是想看看还有哪些势力可以拉拢吧。”
桓致拧眉沉思。
原本他还想查清是谁在查他底细,然后给对方点儿颜色看看,可若对方是想要拉拢势力与公子作对,那他有两条路可选,一是隐藏在晋阳的一切,让对方以为他爹什么都没留下,二则是假意投诚,耍对方一把。
桓致转头望向换了身衣裳的韦宁。
耍他好像也没什么意思……韦宁临时抱佛脚的攻势,如何能跟公子十年的部署相抗?
大概是看出了桓致的心思,黎绍不由地轻笑出声:“青予不必费心,晋阳侯的势力不宜过早暴露,尤其是你手上的五千晋阳军,我可是把青予当成最后的底牌,青予千万要藏好。”
闻言,桓致收起了所有心思:“那我可乐得清闲,就让他再乐呵一段时日,顺便替公子和长孙将军试一试朝臣的忠心……难怪姐夫说他们这半年撤换了不少官吏,还整日抱怨能用的人越来越少,原来如此!公子你怎么这么坏?”
他先前还觉得奇怪,后楚朝堂上的第一批官吏都是雍宁亲自挑选的,该都是有才能的人,怎么才用了一年多就开始换人,原来是有才却不忠啊。
黎绍一脸无辜道:“我可什么都没做。”
“谁信啊!”又望了一眼大部队的方向,桓致打马回返,“回去了,不然我姐要开始担心,而且长孙将军的脖子都快扭断了,不知道他到底是在担心什么?”
听到桓致这话,黎绍才望向长孙伯毅,果然就见走在队伍前头的长孙伯毅扭着头正往这边看,那姿势看起来累极了。
黎绍摇头失笑:“怕我把你吃了吧。”
桓致转头,惊愕地看着黎绍:“公子别说这么惊悚的笑话行吗?我年纪小,害怕,晚上会睡不着的。”
黎绍被桓致装出来的害怕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第67章
黎绍跟桓致在一起玩得开心,因此午时北巡的队伍停下休整时,黎绍也没去找长孙伯毅,反而又跟桓致一起跑了个没影,害得长孙伯毅找了他半天都没找到,后来发现桓致、卫泽和卫峰都不见踪影,长孙伯毅干脆就不找了,闷闷不乐地跟解钧一起守在刘策身边,口蜜腹剑地聊着没内涵的话题。
坐在离大队人马不远的一棵树上,桓致两手撑在树杈间,低声对黎绍说道:“公子,除了卫泽和卫峰,咱们周围的其他人都是长孙将军安排来保护你的?”
黎绍靠着树干坐在树杈间,哂笑道:“怎么可能。伯毅手上只有兵,目前为止还没有暗卫,因此此行安排来保护我的人都在明面上。”
桓致了然,夸张地叹息一声,道:“公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吸引到魑魅魍魉……公子该不会是神异经里提到的那种成了精的仙果吧?只要吃了公子就能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不然为什么总有人想对公子不利?”
“这我也不知道,青予要不要试试?”说着,黎绍就将胳膊伸向桓致。
桓致却一个劲儿地猛摇头,道:“我可不敢,能不能羽化登仙我是说不准,可我要是敢咬上一口,回头长孙将军就能送我去阎王殿。”
黎绍低笑不止。
偷偷观察着这一趟北巡的随行官吏,桓致问黎绍道:“那个韦宁现在拉拢到多少人了?”
黎绍淡然道:“不多,年轻的陛下、没有实权的怀化将军、贼眉鼠眼的吏部侍郎和一些仅凭‘忠君’二字就无条件维护陛下的死心眼。”
韦宁也没有那个能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拉拢到真正有能力、有权利又品行端正的人,他唯一的指望大概就是那些“忠君”的迂腐之人了。
桓致蹙眉:“那些固执的人不太好处置吧?”
“有什么不好处置的?”黎绍嗤笑,“自古成王败寇,他们若有能力,就竭力去保刘策的命,赢了,保不齐就青史留名,若有骨气,也可以像当年的太尉、太傅那样辞官远走,眼不见心不烦,可一面喊着忠君并愤愤然地指责别人的不忠,一面还赖在朝堂上辅佐他们口中的不忠之人,发给他们俸禄还要受他们的骂,凭什么?后楚从来都不缺人,最初选了他们也不过就是想借着他们丰富的经验让朝廷尽快稳定下来,现在各个官署都已步入正轨,突然没了一两个人也不妨事。”
“不愧是公子,除了长孙将军,您真是对谁都这么冷酷,利用完了就可以心无愧疚地把人一脚踢开,这一点我真的很欣赏。”说着,桓致还冲黎绍竖起了大拇指。
黎绍斜桓致一眼,道:“青予也不必揶揄我,你我是同一种人。”
同样都是悲情者,尝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心如死灰,却又同样都是幸运儿,得一人真心相待才不至于变成行尸走肉。
听了黎绍的话,桓致不以为意地耸耸肩:“那还不都是跟公子学的。”
黎绍笑道:“那也是你心性不坚。”
白了黎绍一眼,桓致冷哼一声。
坐在树上给游走于朝堂边缘的桓致详细讲解了一下目前的时局,黎绍就跟桓致一起偷偷下了树。
回到解夫人身边聊了几句,黎绍跟桓致又开始在众人的视线中晃来晃去,从始至终,黎绍都跟桓致在一起,并且在韦宁的监视之中,长孙伯毅和解钧也一直跟韦宁待在一起,可被韦宁收买的羽林军副将却不幸殒命,从伤口来看是被人一刀封喉,而且这副将身上所有的财物全都丢失,看起来是遇到了穷凶极恶的盗匪。
可在选定这一块休憩之所前,羽林军就将这地方一寸一寸地搜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任何危险,才安顿刘策在这里休息,而且随行的八百羽林军是围了个圈守在稍远的地方,又怎么会让一个穷凶极恶地盗匪混进这里?除非这所谓的盗匪一开始就混在羽林军中……
看着镇定的长孙伯毅和事不关己一般的黎绍,韦宁的眼神微冷。
没有派人去搜捕那个所谓的盗匪,长孙伯毅以保护刘策为由整装启程,匆忙地离开了这块地方。
韦宁以为这只是一个开端,在他们到达目的地云州之前,他埋伏在羽林军中的人一定会接二连三地死去,可出乎意料,接下来的半个月风平浪静,别说是死人,连个受伤的都没有,他们就这样平安无事地的到了云州。
黎征虽然是个暴/君,可一年的四次巡守礼却从不落下,毕竟这样可以大张旗鼓四处游玩的机会并不多。于是黎征建在各地的行宫也是异常华丽,而建在云州郊外的这一座虽然没有小桥流水花繁叶茂的精致,但却占了云州地广人稀的便宜,是行宫之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青砖红瓦,雕梁画栋,无处不威严,无处不堂皇。
在行宫门前迎驾的是云州州府所有官吏和云州驻军内的大小将领,来的人不少,可能说上话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当陶五敬一马当先地迎上来后,别人更是没有了说话的机会。
见到长孙伯毅和张威的时候,陶五敬两眼一红,什么话都还没说,就先抱住了张威,然后又放开张威去抱长孙伯毅,这一抱就不撒手了。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再见到你们!”陶五敬在长孙伯毅的背上重重地拍了两巴掌,然后才把人放开,笑呵呵地打量着长孙伯毅,“果然长安那地方养人,瞧你都胖了。”
一听这话,长孙伯毅脸上的那一点笑容瞬间荡然无存,却还是客气地对陶五敬说道:“让五叔受苦了。”
又拍了拍长孙伯毅的肩膀,陶五敬也不给当地官员拍马屁的机会,揽着长孙伯毅的肩膀就往行宫里进:“怎么走了半个月才到?你们是顺路跑去哪里游山玩水了?”
陶五敬是见到了亲人不拘虚礼,可余下的官吏看着被留在原地黑着脸的刘策,一个个吓得手脚都开始颤抖了。
陛下可还在这儿呢,苍云王怎么就抓着别人走了?
云州州牧咽了口口水,颤颤巍巍地对刘策说道:“陛、陛下旅途劳顿,想必极其困乏,行宫里的寝殿已经收拾妥当,陛下可以安歇。”
“哼!”重重地冷哼一声,刘策大步走进行宫,瞧见已经坐下畅谈的长孙伯毅和陶五敬就气呼呼地走了过去,“陶五敬,在云州待得久了,你连谁是后楚的主人都不记得了吗?”
突然就被呵斥一句,陶五敬也是懵了,转头看了看刘策,又满眼疑惑地看向刘策身旁的张威。
刘策犯了什么毛病?
然而张威显然是与刘策保持着同样的立场,语重心长地对长孙伯毅说道:“长孙将军见到故友的喜悦末将可以理解,但陛下面前,长孙将军是不是做得过分了些?”
跟在刘策身后走进行宫的众人再一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只能尴尬地僵在原地,垂着头假装自己不存在。
陶五敬一愣,又转回头看向面容沉静的长孙伯毅,琢磨一番,陶五敬突然站起来,走到刘策面前跪地行了个大礼:“臣苍云王陶五敬拜见陛下,先前失礼冲撞了陛下,请陛下恕罪。”
眼瞅着他离开长安都快一年了,张威和长孙之间的矛盾怎么还没有解决?而且为什么连刘策都搅合进去了?
刘策偏头跟张威交换一个眼神,然后温声道:“苍云王请起。这也不怪苍云王,你本也不懂规矩,又在云州这荒凉之地待了那么久,会有疏忽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长孙将军他……长孙,是朕平日里待你太过宽容了吗?”
闻言,陶五敬蹙眉。
谁不懂规矩?说得他好像是个粗鄙的莽夫似的,他可比张威懂得多!而且什么叫待长孙太宽容?若没有长孙,刘策能当上这个皇帝?有的挥霍他就老老实实地挥霍,这又是想要做什么?
长孙伯毅在心中冷笑,什么都没说,只微微转了视线,冷眼看着刘策。
刘策的心里登时就打了个突,原本的镇定和嚣张霎时间不见踪影,眼神惶惶不安地四处飘移。
冷哼一声,长孙伯毅冷声道:“陛下舟车劳顿,该去休息了,张将军以为呢?”
不等张威开口,刘策就服了软:“咳,长孙说的有道理,朕要累死了。引路的呢?怎么没个人引路?朕的寝宫在哪儿呢?”
云州州牧立刻跑上来,谄笑着替刘策引路。
瞄了长孙伯毅一眼,刘策落荒而逃。
张威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可他现在要依靠刘策才能说话,若刘策已经表明立场,那他也不能反驳。
见张威还没走,长孙伯毅冷声道:“张将军还不走?张将军此行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唯一的任务便是保护陛下安全,可别因一时大意成了千古罪人。”
张威咬牙,向长孙伯毅作揖:“长孙将军教训得是,末将铭记于心。”
话音落,张威也走了。
长孙伯毅这才看向那些结了冰似的一动不敢动的随行官吏:“诸位大人辛苦了,都去休息吧,若有需要,就派人来知会我一声。”
众人立刻点头哈腰地向长孙伯毅表示感谢,然后匆匆离开。
黎绍和解夫人、桓致走在人群最后,原本是不打算去打扰长孙伯毅他们,黎绍也没什么特别的话要跟长孙伯毅说,可站在长孙伯毅身旁的解钧十分善解人意,一看到黎绍,就笑着将解夫人叫到了身边。
“瑞妍,你过来一下。”
解夫人一愣,与解钧对视一眼便知道解钧这又是在“做好事”,于是就故意引着桓致和黎绍一起走到长孙伯毅他们面前。
站定脚步,解夫人款款福身:“臣妇见过长孙将军、苍云王。”
桓致和黎绍便浑水摸鱼地作了个揖,都没出声。
“嫂夫人免礼。”收起凌厉的模样,面对解夫人时,长孙伯毅总有些拘谨。
解钧笑笑,向陶五敬介绍道:“公子,长孙的未婚夫,这五叔应该还记得,我就不多说了,但内子和妻弟桓致五叔该是第一次见,妻弟年幼时便子承父爵,受封为晋阳侯,他的封地离五叔的地方很近,日后可要五叔多多关照啊。”
“晋阳?那是离这儿挺近的,放心吧,有什么事尽管来云州找我。”陶五敬这话是对解钧说的,可一双眼睛却一直紧盯着已经凑到一起咬耳朵的长孙伯毅和黎绍,“公子也跟着来北巡?”
被点到的黎绍抬头看向陶五敬,淡然笑道:“伯毅平日里忙,没什么机会跟我外出同游,幸而北巡时可以带家眷同行,我就跟来了。”
“家眷?”陶五敬愣了愣,“家眷啊……”
不多做解释,黎绍转而说道:“我们就不打扰你们叙旧了,我会让人去后厨吩咐他们送一些酒菜过来。”
这话说完,黎绍就要抽身离开,可长孙伯毅却突然抓住了黎绍的手腕拉了一下,猝不及防的黎绍脚步凌乱,被长孙伯毅的脚绊了一下就一屁股坐在了长孙伯毅腿上。
“当心!”长孙伯毅忙伸手搂住黎绍的腰把人一个劲儿地往怀里带,生怕黎绍再滑到地上去。
旁边的四个人齐齐呆住,愣愣地看着长孙伯毅和黎绍。
黎绍也呆呆地盯着长孙伯毅看了看,突然满脸通红,拍开长孙伯毅的手就站了起来,还特地走出两步远离长孙伯毅。
“怎么了?有什么事要说?”黎绍垂着眼看着地面。
“咳,”顶着四个人的戏谑目光,长孙伯毅也有些不自然了,“没什么,有什么事就让卫泽他们去做,你好好歇着吧。”
他原本是想偷偷告诉三郎先四处查看一番,尤其要当心韦宁布置在他们住处周围的人,可这么一闹,好像已经错过了可以嘱咐三郎的时机。
“知道了。”话音未落,黎绍就已经走出了这个屋子。
解夫人福了福身,和桓致一起憋着笑跟在黎绍身后。
解钧撞了长孙伯毅一下,调笑道:“长孙你该不会就为了抱一下才去拉公子的吧?”
“别胡说!”长孙伯毅瞪了解钧一眼。
“我怎么就胡说了?”解钧笑得更灿烂了,“这半个月你几乎都护在陛下身边,可没多少时间跟公子在一起,我可看得清楚,你这一天到晚的恨不能把眼珠子挖出来黏在公子身上,这会儿终于是到了地方,又没有外人在,不抱一抱解馋怎么对得起自己?”
长孙伯毅给了解钧一个大白眼,懒得搭腔。
陶五敬张开嘴似乎想说什么,可转念一想,又将原本要说的话咽了回去,笑着问长孙伯毅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跟公子成婚?可别跟我说现在这样就挺好。”
公子能那么坦然地把“家眷”两个字说出口,而且方才长孙跟刘策对峙的时候公子也插手,这说明公子是真的打算只做长孙背后的男人了吧,反正换了他,他是绝不会那么坦然地跟别人说自己是另一个男人的家眷,总觉得“家眷”这个词把自己说得跟女人一样,而且公子有才,却甘愿待在长孙身边不作为,人家都做到这种程度了,他还能说什么?
今日重逢,再见到长孙和公子,他反倒有些羡慕长孙了,长孙是何其有幸才能得老天垂青,拥有这样一个愿意为他归于平凡的人。
一说起婚事,长孙伯毅的脸上就又有了笑意:“不出意外的话,打算安排在明年秋天。等到不需要再在政务上花费这么多心思的时候,我想亲自筹办婚事。”
陶五敬看着深情温柔的长孙伯毅啧啧称奇:“相识这么多年,我可真是从没想过会从你的脸上看到这样温柔的神情。”
长孙也变了不少。
长孙伯毅垂眼,眼前就又出现了黎绍低眉浅笑的模样:“我也没想过。”
“这样好,这样才有个人样,”陶五敬站了起来,“公子不是说要让厨房送酒菜吗?咱们换个地方,好好聊聊。”
“好。”长孙伯毅和解钧也站起来,一起往这行宫里不会被人打扰的地方走去。
而先一步离开的黎绍自然也逃不过被人打趣的命运,桓致也不说话,只一脸戏谑的笑,跟在黎绍身边猛个劲儿地盯着黎绍红彤彤的脸。
黎绍有心故作镇定,奈何脸上的热度始终退不下去,他的表情崩得再严肃也没有效果。
解夫人终于是有些看不过去了,便将桓致拉回自己身边:“别对公子失礼。”
桓致无辜道:“我就是觉得神奇,公子竟然还会脸红?他可是公子,那个公子!这千载难逢的画面,我一定要刻印在脑子里。”
这可是不管要算计人还是要杀人都脸不红心不跳十分淡然的公子,竟然只是被自家男人抱了一下就脸红了?他还以为公子会顺势调/戏长孙将军一句,结果公子却脸红了?这太不可思议了!
第24节
恋耽美
第24节
牧然不语。
他没想那么多。
肖南又道:“牧公子总说留在长安是为了帮助公子、保护公子,可您若一直不长大,如何能帮到公子?就算您成不了长孙将军和雍大人那样的人,至少也请您不要再让公子费心了。这长安城早已不是当年的长安城,牧公子您也不再是公主的儿子,连公子的尊贵都早已不在,您还奢求什么?”
静默半晌,牧然突然又问肖南道:“肖南,舅舅之所以对我好,是不是只是因为我的母亲是他的皇长姐?”
暗想牧然总算是领悟到最关键的事情了,肖南却不敢实话实说:“牧公子若不是大公主的儿子,又如何能成为公子的外甥?既然是亲人,公子自然会对您好。”
牧然又沉默了。
因为母亲对他好,或者因为是亲人才对他好,不论是哪一种原因,舅舅都不是因为喜欢他才对他好的……
“肖南,我想见舅舅。”
肖南一愣:“那属下就派人去给公子递个信儿。”
至于这信儿能不能递到公子手上,他就不敢保证了。公子就算生气也不会不管牧公子,可若长孙将军生气了,那八成不会再让牧公子去打扰公子。
不知道是不是从肖南的神色中看出了什么,牧然又道:“若舅舅不想见我,长孙将军也行,就几句话。”
肖南看了牧然一眼,提议道:“不若牧公子将要说的事情写下来,属下让人给公子送去,就算公子还在生气不想见牧公子,这信他总是会看的。”
“这样也好,等我一下。”话音未落,牧然就转身跑进了书房。
肖南他们总是说他孩子气,今天又说他没长大,可他根本不知道怎样才算是长大,但或许他不能再继续待在舅舅的羽翼之下。
而被扛出宅子的黎绍被长孙伯毅直接扛上了马,与长孙伯毅共乘一骑,黎绍靠在长孙伯毅身前,双目微闭。
长孙伯毅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抱着黎绍,原本是想直接回府,可看了看情绪低落的黎绍,长孙伯毅就掉转了方向,遛着马晃晃悠悠地往禁苑去。
接到长孙伯毅的眼神暗示,俞世便先行一步,到禁苑去将从禁苑门口到某处的闲杂人等全部屏退,于是长孙伯毅在进入禁苑之后一个人都没碰上,卫泽等人也自觉退到不碍事的地方去。
终于到了目的地,长孙伯毅轻轻拍了拍黎绍:“三郎,睁开眼睛。”
黎绍缓缓睁开双眼,最先看到的是长孙伯毅就在眼前的刚毅面庞。
“怎么了?”黎绍轻声问道。
“看那边。”长孙伯毅抬手指了指旁边。
黎绍疑惑地转头,一见到眼前大片的木芙蓉顿时就喜溢眉梢:“这是哪儿?”
见黎绍高兴,长孙伯毅松了口气,眼中也总算是有了笑意:“是禁苑,之前就让他们在这里清理出一片地方种上木芙蓉。前几日得人通报说花都开了,原本是想等旬休那日带你来。心情好些了?”
“谢谢,”黎绍转回头看着长孙伯毅,笑吟吟的,“放我下去。”
“好。”长孙伯毅放开缰绳,小心地护着黎绍下马后也跟着翻身下马,跟在黎绍身后。
闻着花香,吹着凉爽的秋风,黎绍吐出一口浊气,总算是觉得畅快了些。
起初他只是为了保住皇长姐唯一的儿子才保护牧然的,他从没想过要从牧然那里得到什么回报,他甚至不需要牧然把他当成舅舅一样孝敬,可他没想到当牧然亲口说出那些话时,他竟会气得动手。
他其实知道那些话八成是居心叵测的人故意说给牧然听的,兴许是为了煽动牧然,又兴许只是想借牧然之口叫他难受,他心如明镜,也知道最好不要让对方如愿以偿,可他还是控制不住。
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安顿牧然了,他希望牧然能安然地度过平稳的一生,不必受他牵连,不会有性命之忧,可他却又想牧然成为栋梁之才,以偿皇长姐夙愿,但到头来他却发现自己哪一样都做不到。
长孙伯毅快行两步,从后面拥住黎绍:“我给你准备了惊喜,你却心不在焉,我伤心了。”
黎绍回神,顺势就靠在了长孙伯毅身上:“没有心不在焉,我很开心。”
“胡说,刚刚又在想别的男人。”
听出长孙伯毅的不满,黎绍轻笑道:“牧然哪算是男人?”
长孙伯毅立刻点头附和道:“这点我同意。”
黎绍摇头失笑:“我不是那个意思,何况他是我外甥。你别谁的醋都吃行吗?从你爹到我外甥,你还能想点儿正经事儿吗?”
长孙伯毅沉声道:“我不在乎他们是谁,我只在乎你在想着谁。”
黎绍抓住长孙伯毅的手,十指纠缠:“你总在我身边,还来不及去想,转头就能看到你。”
“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长孙伯毅偏头亲了亲黎绍的脸颊。
“我知道。”黎绍粲然微笑。
抬头看着缀在绿叶之间的木芙蓉,长孙伯毅又道:“牧然还不懂,是因为他还什么都没经历过,总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苦心。”
“没关系,”黎绍淡笑,“不懂就不懂吧,他现在只是个普通人,若能糊里糊涂地过完这一辈子也是一种幸福。何况他说的也没错,在外人眼中,我就是一个抛弃了黎氏大业跟仇人在一起的混账,可那又如何?不过就是些把道听途说当成既定事实的人,连真假都不能自己辨别,会把他们说的话当真还一本正经地去争辩我才是傻。”
“你当真不在意才好。”长孙伯毅暗叹一口气。
三郎如今所处的位置太过尴尬,谁都知道他是黎氏后人,有人将他当成十恶不赦之人,可他又是黎氏的异类,在一干老臣的心中宽和贤明,他有逸群之才,说朝臣将他奉若神明也不为过,可他顶着黎氏余孽和天策上将未婚夫的双重身份,总有固守成规的人认定他不能干涉朝政。
三郎心知肚明,因此他早已预料到如今的局面,于是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十年积累全权交给雍宁,任凭雍宁调遣,他总是念叨着“朝政与他无关”,这话其实是说给他们两个人听的。
然而三郎都已经如此避嫌了,外界依旧没有停止对三郎的中伤,总有人觉得三郎就是个祸害,足以惑乱天下。他们无法反驳,不能举证,就只能装作没听见的样子,忍气吞声地等着时间冲淡黎氏留下的一切。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无所谓,只要装聋作哑,这些中伤也碍不着他们什么,可对三郎来说,每一句话都能刺进他的心里。
在意也罢,不在意也罢,他们都只能等。
“真的没关系,”黎绍转身,抱住长孙伯毅,“即便是在意了,不开心了,也有你陪着我,有你安慰我,只要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长孙伯毅轻笑一声,道:“你原本就什么都不怕。”
“谁说的?”黎绍撇撇嘴,“我从以前开始就很怕你。”
“真的?”稍稍放开黎绍,长孙伯毅狐疑看着黎绍,“我怎么从来不觉得?”
“因为你笨,”黎绍点了点长孙伯毅的鼻尖,“从以前开始就笨得要命。”
“可你喜欢。”长孙伯毅张嘴去咬黎绍的手指,却被黎绍笑着躲过去。
“恩,喜欢,特别喜欢。”
黎绍伸手勾住长孙伯毅的脖子,准备献上一吻,长孙伯毅也已经准备好接受,可一片花瓣随风飘到两人之间,打着旋翩然落下,最终竟是稳稳地落在了黎绍的嘴唇上。
有些发愣的两个人面面相觑,又突然相视一笑,长孙伯毅低头,将吻印在那一片娇艳的花瓣上。
☆、第66章
如肖南所料,牧然写的信并没有递到黎绍手上,邓义在整理每日收到的信函邀请时一瞧见牧然的名字就将那封信给了长孙伯毅。
长孙伯毅犹豫了好几天,到底还是没把这事儿告诉黎绍,只与牧然约了时间,瞒着黎绍去见了牧然。
魏家食肆里,长孙伯毅坐在大堂的角落里,面前只有一杯清茶,尽管是垂着头静静坐着,却依然引人注目,因此牧然走进魏家食肆时,一眼就看到了长孙伯毅。
走到长孙伯毅面前,牧然犹豫着问道:“我该叫你长孙将军还是长孙舅舅?”
前些日子见过长孙舅舅发脾气的样子,他就觉得长孙舅舅似乎也跟以前不一样了,这会儿再见他还有些怕。若是长孙舅舅再扔一个匕首给他怎么办?
长孙伯毅闻声抬头,沉声道:“叫舅舅。”
三郎的外甥也该是他的外甥,私下里还是该叫舅舅。
“好。”牧然点点头,在长孙伯毅对面坐下,瞧着有些忐忑,“舅舅他……还在生气吗?”
“没有,”长孙伯毅叫来跑堂的小二给牧然上了一壶茶,“你舅舅没看过你写的信,我没拿给他。”
有些话,三郎大概永远都不会对牧然说出口,对牧然提出的要求,三郎多半也会不问原因地应下,还会贴心地替牧然安排好一切,可这并不是牧然现在所需要的。三郎不忍心做的事情,由他来做就好。
“啊?”牧然不解,“为什么?”
长孙伯毅看了牧然一眼,没有回答牧然的问题,只问道:“你在信里说想要历练,可有什么想法?”
牧然眨眨眼,摇头:“我原本是想要舅舅帮我想一想。”
可长孙舅舅竟然没把信给舅舅看……
“你舅舅十三岁的时候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你都十九了,却事事都要你舅舅替你想?”
牧然蹙眉。
好像的确不应该这么做。
“可是……可是我什么都不懂。”
“需要懂什么?怎么才算懂?”长孙伯毅转头看向窗外,“你不会跟你舅舅走上同样的道路,因此你不需要去了解你舅舅知道的那些事情。”
“可我想待在舅舅身边帮助舅舅!”在牧然的心中,唯有这个想法异常坚定,“母亲早逝,父亲又不知所踪,这些年都是舅舅在照顾我,虽然一直也没跟舅舅见过面,但对我来说舅舅是比父亲更亲近的人。
我知道舅舅十分辛苦,因此我更不想成为舅舅的负累,我也知道若论才学我大概没什么资格待在舅舅身边,可我只有舅舅一个亲人了,总也不能因为自己蠢笨就理所当然地享受舅舅给我的一切,可我好像……我好像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肖南说我输在经历太少,且一直有人在旁保护,因此看不懂人心险恶,我就想我是不是该一个人出去闯闯。”
长孙伯毅盯着表情认真又严肃的牧然看着,面容沉静,半晌没有说话。
原本还十分镇定的牧然被长孙伯毅看得越来越心虚,小心翼翼地问道:“长孙舅舅,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
“没有。”长孙伯毅摇了摇头。
三郎若听到这番话必定十分欣慰,不过还是不要让他听见了,不然他日后要在牧然身上花更多心思。
“你有这份心就够了,你舅舅也并不希望你卷入什么危险的事情,”长孙伯毅沉声道,“明日我与你舅舅要启程去北巡,我会将你安排在你舅舅的护卫队里,不要让你舅舅知道。北巡回来后,若你还是想留在你舅舅身边帮忙,我再帮你安排。”
“多谢长孙舅舅。”牧然向长孙伯毅拱手抱拳。
这时,俞世才提着一个食盒过来:“将军,都买齐了。”
将军其实是特地来东市给公子买零嘴的。
长孙伯毅瞥了一眼俞世手上的三层食盒,点了点头。
牧然看着笨重的食盒,好奇地问道:“长孙舅舅这是买了什么?”
长孙伯毅的眼中笑意一闪,连语气都轻快了两分:“是你舅舅爱吃的东西。”
“都是给舅舅的?”牧然一脸的羡慕,“长孙舅舅对舅舅真好。”
淡淡一笑,长孙伯毅起身,路过牧然身边时顺手按住牧然的头顶碾了碾:“什么都不必准备,明日一早到芳林门外找俞世。”
被按住头顶的牧然不由地缩起了脖子:“知道了。”
长孙伯毅放开手,大步离开了魏家食肆。
第二天,整个天策上将府都起了个大早,收拾妥当的长孙伯毅先行一步,进宫去接刘策,黎绍比长孙伯毅晚半个时辰离开天策上将府,直奔皇宫北面的玄武门外,黎绍到时,北巡的队伍正巧集合完毕,整装待发。
这大概是黎绍第一次跟刘策正式见面,前次在麟德殿时,偷溜进殿的黎绍并没有要跟刘策打招呼的必要,可这一次碰面,黎绍却不得不跟刘策打个招呼。
淡定地翻身下马,黎绍笑如春风般走到刘策面前,大大方方地跪地行了个大礼,丝毫不觉扭捏,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情愿。
“草民叩见陛下。”
一身华服的刘策转头,睥视黎绍一眼,寻思半晌才恍然大悟道:“哦!你就是住在长孙那里的那个……谁来着?”
站在刘策右边的张威开口:“启禀陛下……”
“启禀陛下,他是臣的未婚夫。”长孙伯毅毫不犹豫地打断了张威的话,说话的口气比平时还重,似乎是在警告刘策和张威不要为难黎绍。
自刘策听从了韦宁的提议将张威召进宫后,张威就常常进宫,虽然依旧不参与早朝,可早朝之后的时间几乎都是张威陪在刘策身边,这一次北巡,张威便以护卫刘策为由加入其中,因为刘策也表示要带张威出京玩玩,所以长孙伯毅几人也没法拒绝。
“哦!是长孙的未婚夫啊!”刘策笑容亲切道,“果然是长相标致,难怪能拴住长孙的心。不过朕倒是没想到长孙你也会带家眷同去北巡,看不出长孙你竟会跟人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长孙伯毅淡定道:“有些事只有一个人知道就够。”
长孙伯毅走到黎绍身边,不管刘策有没有吩咐,就擅自将黎绍扶了起来。
黎绍顺势站起,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
对长孙伯毅的擅自做主有些不满,可刘策也不敢说什么,只撇撇嘴,对黎绍说道:“既然是长孙的未婚夫,那便是家眷,朕记得解钧的夫人也跟来了,刚好能让他们做个伴。”
一听这话,长孙伯毅就黑了脸。
他对解夫人没什么意见,相反他很感谢那个可以理解和包容解钧的女人,但刘策说这话分明就是要给三郎难堪!
黎绍立刻就在长孙伯毅的胳膊上重重地捏了一下,没让长孙伯毅把想说的话说出口,然后才淡然笑道:“解夫人也随行北巡?那晋阳侯是不是也跟来了?”
晋阳侯桓致才刚十四,当年老侯爷在晋阳病逝,只留下一大家子孤儿寡母,世宗念老侯爷于黎国功高,便将这爵位原封不动地授予老侯爷的独子桓致,尽管朝中不少人认为当年年仅两岁的桓致不该继承爵位,可世宗那会儿就已经有些独断□□,谁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但桓家到桓致这一辈是四代单传,老侯爷死后,侯府里就都是女人,尽管桓致的五个姐姐都嫁得不错,可这也无法扭转桓家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无所作为的形势。
解夫人是桓家最小的女儿,一直帮着母亲照顾弟弟桓致,因此与桓致的关系最为亲密,桓老妇人去世后,解夫人就将弟弟接进了解府,解家人欣然接受,因此这个被众人遗忘的晋阳侯就成了解家的半个儿子,连晋阳侯在晋阳封地的势力如今也是在解家手里。
很多人都觉得桓家没落了,解家就算与桓家是姻亲也讨不到半分好,可在这长安城里,哪家没落、哪家兴盛也不过就是掌权者的一句话罢了,让桓家东山再起又有何难?何况晋阳侯的势力都还在,只要伯毅把桓致提拔起来,桓家立刻就能在长安站住脚,到时候能讨到好处的可不止解家,还有曾帮桓致与黎征周旋的黎绍。
长孙伯毅眼神一亮,点了点头:“晋阳侯也在,你去找他吧。”
黎绍点点头,笑容满面地往北巡队伍的后面走去。
刘策与张威交换一个眼神,问长孙伯毅道:“晋阳侯是什么人?”
长孙伯毅冷淡道:“晋阳侯就是晋阳侯,老侯爷的独子。”
刘策追问:“老侯爷又是什么人?”
长孙伯毅瞟了刘策一眼,道:“已故晋阳侯。”
这话说完,长孙伯毅就迈开脚步,去到随行护卫的羽林军将军身边,询问羽林军的准备情况。
刘策黑了脸:“张威,让人去问问韦宁晋阳侯是什么人。”
“是。”
张威立刻叫来自己的亲信随侍。
而走到队伍后面的黎绍也已经找到了桓致。桓致坐在路边,手上是刚在路边采的野花。
“青予。”
听到有人喊自己的表字,桓致头都没抬就应了一声。
“公子稍等,等我把这个花冠编完。”
黎绍转身坐在桓致身边,笑着问道:“又是给解夫人编的?”
“那当然了,也就五姐喜欢这种东西。”桓致转头看了黎绍一眼,又低下头专心致志地编花冠,“公子也要一起去北巡?”
“恩。”黎绍点点头,见桓致编得专心,便也不再打扰他。
坐在马车里的解夫人听到桓致与人说话的声音,推开车窗见黎绍正坐在桓致身旁,解夫人就赶忙下车,走到黎绍面前,款款福身。
“见过公子。在车里听着就觉得像是公子的声音,没想到还真的是公子。”
黎绍站起来,冲解夫人作揖:“夫人客气了。”
“五姐,”桓致也站了起来,抬手将花冠戴在解夫人头上,“嘿嘿,果然好看。”
解夫人的笑容里顿时就溢满了慈爱,掏出帕子替桓致擦手:“你啊,就是闲不住。”
桓致憨笑。
替桓致擦干净双手,解夫人又转向黎绍:“夫君叫我带上桓致一同去散散心,我原本还怕人多杂乱,管不住他,这会儿见着公子,我就放心多了。”
其实是解钧说过这一次北巡他们计划着让刘策有去无回,然而朝堂局势日渐复杂,如今刘策身边也不是一个人都没有,此行必定凶险,解钧却坚持让她带着桓致,她方才坐在车里就一直盘算着能不能说服解钧将桓致送回解府,可既然公子也要去北巡,那桓致多半会跟在公子身边,她也不必像先前一样那么担心了。
黎绍苦笑道:“能在这里碰见夫人和晋阳侯,反倒是我放心多了,这一路上要叨扰夫人了。”
解夫人一愣,转头往队伍前方望了望,心中了然。
难怪解钧非要她带上桓致,看来是特地要给公子解围。
解夫人不由地叹一声道:“委屈公子了。”
“无妨,”黎绍又粲然一笑,“天策上将未婚夫的这个身份可是比任何其他身份更叫我满意的。”
解夫人笑笑,又对桓致说道:“路上别给公子添麻烦。”
“五姐放心吧。”话音落,桓致还给黎绍做了个鬼脸。
队伍启程,长孙伯毅□□乏术,便叫俞世来问了问黎绍的情况,确保黎绍没碰上什么麻烦。
骑马与桓致并行,都还没跑出十里,桓致就脱离了大部队,一个人骑着马钻进了旁边的树林,肆意穿梭,身影若隐若现。
沉吟片刻,黎绍也掉转了马头,往树林那边去,临走前还留话给卫泽和卫峰:“你们待在这里就好,我们不会走远。”
话音落,黎绍就去追桓致。
桓致扭头看了看跟上来的黎绍,笑道:“公子的聪慧果然无人能及。”
黎绍追到桓致身边,浅笑道:“是青予你做得太明显了。”
“可其他人却只觉得是我好动不老实,只有公子看出我是有话要说。”
桓致眯起眼睛看着黎绍,与大部队保持着同样的速度骑马缓行,似笑非笑的神态叫人看不清他的情绪,腰背挺直的傲然模样更是完全没有懵懂少年的痕迹,此时的桓致是晋阳侯,而不是解夫人的弟弟。
黎绍笑笑,道:“大概因为只有我一人了解青予的脾性。”
“所以说还是其他人眼瞎心盲愚不可及。”桓致颇为同情地叹一口气。
黎绍对桓致的这句评语不置可否。
正了正脸色,桓致对黎绍说道:“有人去晋阳暗访。”
黎绍不以为意道:“我知道,是去查老侯爷还留有多少势力的。”
“那可是要让他失望了,”桓致冷笑,“如今晋阳只有晋阳侯,可没有老侯爷。”
“有青予这句话,我还真是安心不少。”
“得了吧,”桓致白了黎绍一眼,“公子打从一开始就没担心过,不然又怎么会不闻不问?”
黎绍轻笑:“我信得过青予的能力。”
桓致撇撇嘴,转而又是一脸阴沉:“可对方行事谨慎,我没能摸到幕后之人。公子不给点儿提示吗?”
黎绍努努嘴:“不就在后边跟着呢吗?”
桓致一愣,眼神顿时凌厉了起来,悄悄摸出藏在靴子里的匕首,扭身就甩了出去。
那匕首破空而出,在半空笔直向前,擦过韦宁的肩膀,扎进了韦宁身后的某棵树干上。
韦宁肩膀处的衣料被割裂,渐渐染上了血红。
“哎呀?怎么是韦大人?我还当是哪个脑子不好的刺客!”桓致这才一脸慌张,“这、这可怎么办?公子,韦大人受伤了!”
桓致一向以天这少年的形象出现在人前,因而此时韦宁也辨不清桓致的慌张是真是假。
黎绍打马上前,抬手扶在韦宁的肩膀上,看似是在查看韦宁的伤口,可食指却用力按进伤口,叫韦宁疼得白了脸色。
“韦大人怎么不出个声?这样偷偷摸摸地跟在别人身后,没丢了性命都是老天保佑。”
韦宁的面部抽搐,咬牙道:“下官只是见公子和晋阳侯进了树林却无人在旁保护,一时担心,便跟了进来,可又不想打扰公子与晋阳侯的谈话,因此才一直没有出声,没成想却吓到晋阳侯了。”
桓致打马凑到韦宁的另一边,也将手搭在了韦宁的肩膀上,用力捏住,用力之狠叫韦宁觉得骨头快要裂了。
“韦大人也真是爱操心,我与公子是何等身份?出门在外怎么可能这么不小心?”桓致打了个响指,便有暗卫跃出,“送韦大人归队,让随行的太医好好给韦大人包扎一下。”
“是!”暗卫朗声应下,“韦大人,请。”
黎绍和桓致同时放开韦宁,打马走得离韦宁远了些。
“韦大人,请吧。”黎绍得意地笑着。
“多谢晋阳侯和公子关系,下官失陪。”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韦宁在桓致暗卫的陪同下归队,肩上的伤口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他的才智到底是比不上公子,他一直只当晋阳侯是个孩子,以后怕也只能依附解府而活,但公子却早就知道晋阳侯并非寻常人,才十四岁就有那样狠戾的目光,日后必将有所作为。
韦宁被送出树林后,桓致却露出一副困惑的表情。
“他什么来历?”
听从公子的建议,他将文武百官的底细都查了个遍,而这个韦宁可谓是身家清白,黎征在位期间一直不得志,长孙伯毅回来后,他才被雍宁提拔起来,怎么会与公子为敌?
“没什么特别的,”黎绍淡笑,“他曾是你姐夫的同窗。”
“为旧怨?”桓致一副难以理解的样子。
少年时期结下的怨仇能有多大?还犯得着非要成为政敌斗个你死我活?而且对手还是公子和长孙将军,这韦宁脑子坏掉了?
黎绍摇摇头:“不知道,反正理由也不重要。”
“那倒是。”桓致点点头,“那他去晋阳查什么?”
韦宁要与公子争斗,关他什么事?他只是一个无辜少年。
“大概是想看看还有哪些势力可以拉拢吧。”
桓致拧眉沉思。
原本他还想查清是谁在查他底细,然后给对方点儿颜色看看,可若对方是想要拉拢势力与公子作对,那他有两条路可选,一是隐藏在晋阳的一切,让对方以为他爹什么都没留下,二则是假意投诚,耍对方一把。
桓致转头望向换了身衣裳的韦宁。
耍他好像也没什么意思……韦宁临时抱佛脚的攻势,如何能跟公子十年的部署相抗?
大概是看出了桓致的心思,黎绍不由地轻笑出声:“青予不必费心,晋阳侯的势力不宜过早暴露,尤其是你手上的五千晋阳军,我可是把青予当成最后的底牌,青予千万要藏好。”
闻言,桓致收起了所有心思:“那我可乐得清闲,就让他再乐呵一段时日,顺便替公子和长孙将军试一试朝臣的忠心……难怪姐夫说他们这半年撤换了不少官吏,还整日抱怨能用的人越来越少,原来如此!公子你怎么这么坏?”
他先前还觉得奇怪,后楚朝堂上的第一批官吏都是雍宁亲自挑选的,该都是有才能的人,怎么才用了一年多就开始换人,原来是有才却不忠啊。
黎绍一脸无辜道:“我可什么都没做。”
“谁信啊!”又望了一眼大部队的方向,桓致打马回返,“回去了,不然我姐要开始担心,而且长孙将军的脖子都快扭断了,不知道他到底是在担心什么?”
听到桓致这话,黎绍才望向长孙伯毅,果然就见走在队伍前头的长孙伯毅扭着头正往这边看,那姿势看起来累极了。
黎绍摇头失笑:“怕我把你吃了吧。”
桓致转头,惊愕地看着黎绍:“公子别说这么惊悚的笑话行吗?我年纪小,害怕,晚上会睡不着的。”
黎绍被桓致装出来的害怕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第67章
黎绍跟桓致在一起玩得开心,因此午时北巡的队伍停下休整时,黎绍也没去找长孙伯毅,反而又跟桓致一起跑了个没影,害得长孙伯毅找了他半天都没找到,后来发现桓致、卫泽和卫峰都不见踪影,长孙伯毅干脆就不找了,闷闷不乐地跟解钧一起守在刘策身边,口蜜腹剑地聊着没内涵的话题。
坐在离大队人马不远的一棵树上,桓致两手撑在树杈间,低声对黎绍说道:“公子,除了卫泽和卫峰,咱们周围的其他人都是长孙将军安排来保护你的?”
黎绍靠着树干坐在树杈间,哂笑道:“怎么可能。伯毅手上只有兵,目前为止还没有暗卫,因此此行安排来保护我的人都在明面上。”
桓致了然,夸张地叹息一声,道:“公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吸引到魑魅魍魉……公子该不会是神异经里提到的那种成了精的仙果吧?只要吃了公子就能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不然为什么总有人想对公子不利?”
“这我也不知道,青予要不要试试?”说着,黎绍就将胳膊伸向桓致。
桓致却一个劲儿地猛摇头,道:“我可不敢,能不能羽化登仙我是说不准,可我要是敢咬上一口,回头长孙将军就能送我去阎王殿。”
黎绍低笑不止。
偷偷观察着这一趟北巡的随行官吏,桓致问黎绍道:“那个韦宁现在拉拢到多少人了?”
黎绍淡然道:“不多,年轻的陛下、没有实权的怀化将军、贼眉鼠眼的吏部侍郎和一些仅凭‘忠君’二字就无条件维护陛下的死心眼。”
韦宁也没有那个能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拉拢到真正有能力、有权利又品行端正的人,他唯一的指望大概就是那些“忠君”的迂腐之人了。
桓致蹙眉:“那些固执的人不太好处置吧?”
“有什么不好处置的?”黎绍嗤笑,“自古成王败寇,他们若有能力,就竭力去保刘策的命,赢了,保不齐就青史留名,若有骨气,也可以像当年的太尉、太傅那样辞官远走,眼不见心不烦,可一面喊着忠君并愤愤然地指责别人的不忠,一面还赖在朝堂上辅佐他们口中的不忠之人,发给他们俸禄还要受他们的骂,凭什么?后楚从来都不缺人,最初选了他们也不过就是想借着他们丰富的经验让朝廷尽快稳定下来,现在各个官署都已步入正轨,突然没了一两个人也不妨事。”
“不愧是公子,除了长孙将军,您真是对谁都这么冷酷,利用完了就可以心无愧疚地把人一脚踢开,这一点我真的很欣赏。”说着,桓致还冲黎绍竖起了大拇指。
黎绍斜桓致一眼,道:“青予也不必揶揄我,你我是同一种人。”
同样都是悲情者,尝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心如死灰,却又同样都是幸运儿,得一人真心相待才不至于变成行尸走肉。
听了黎绍的话,桓致不以为意地耸耸肩:“那还不都是跟公子学的。”
黎绍笑道:“那也是你心性不坚。”
白了黎绍一眼,桓致冷哼一声。
坐在树上给游走于朝堂边缘的桓致详细讲解了一下目前的时局,黎绍就跟桓致一起偷偷下了树。
回到解夫人身边聊了几句,黎绍跟桓致又开始在众人的视线中晃来晃去,从始至终,黎绍都跟桓致在一起,并且在韦宁的监视之中,长孙伯毅和解钧也一直跟韦宁待在一起,可被韦宁收买的羽林军副将却不幸殒命,从伤口来看是被人一刀封喉,而且这副将身上所有的财物全都丢失,看起来是遇到了穷凶极恶的盗匪。
可在选定这一块休憩之所前,羽林军就将这地方一寸一寸地搜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任何危险,才安顿刘策在这里休息,而且随行的八百羽林军是围了个圈守在稍远的地方,又怎么会让一个穷凶极恶地盗匪混进这里?除非这所谓的盗匪一开始就混在羽林军中……
看着镇定的长孙伯毅和事不关己一般的黎绍,韦宁的眼神微冷。
没有派人去搜捕那个所谓的盗匪,长孙伯毅以保护刘策为由整装启程,匆忙地离开了这块地方。
韦宁以为这只是一个开端,在他们到达目的地云州之前,他埋伏在羽林军中的人一定会接二连三地死去,可出乎意料,接下来的半个月风平浪静,别说是死人,连个受伤的都没有,他们就这样平安无事地的到了云州。
黎征虽然是个暴/君,可一年的四次巡守礼却从不落下,毕竟这样可以大张旗鼓四处游玩的机会并不多。于是黎征建在各地的行宫也是异常华丽,而建在云州郊外的这一座虽然没有小桥流水花繁叶茂的精致,但却占了云州地广人稀的便宜,是行宫之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青砖红瓦,雕梁画栋,无处不威严,无处不堂皇。
在行宫门前迎驾的是云州州府所有官吏和云州驻军内的大小将领,来的人不少,可能说上话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当陶五敬一马当先地迎上来后,别人更是没有了说话的机会。
见到长孙伯毅和张威的时候,陶五敬两眼一红,什么话都还没说,就先抱住了张威,然后又放开张威去抱长孙伯毅,这一抱就不撒手了。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再见到你们!”陶五敬在长孙伯毅的背上重重地拍了两巴掌,然后才把人放开,笑呵呵地打量着长孙伯毅,“果然长安那地方养人,瞧你都胖了。”
一听这话,长孙伯毅脸上的那一点笑容瞬间荡然无存,却还是客气地对陶五敬说道:“让五叔受苦了。”
又拍了拍长孙伯毅的肩膀,陶五敬也不给当地官员拍马屁的机会,揽着长孙伯毅的肩膀就往行宫里进:“怎么走了半个月才到?你们是顺路跑去哪里游山玩水了?”
陶五敬是见到了亲人不拘虚礼,可余下的官吏看着被留在原地黑着脸的刘策,一个个吓得手脚都开始颤抖了。
陛下可还在这儿呢,苍云王怎么就抓着别人走了?
云州州牧咽了口口水,颤颤巍巍地对刘策说道:“陛、陛下旅途劳顿,想必极其困乏,行宫里的寝殿已经收拾妥当,陛下可以安歇。”
“哼!”重重地冷哼一声,刘策大步走进行宫,瞧见已经坐下畅谈的长孙伯毅和陶五敬就气呼呼地走了过去,“陶五敬,在云州待得久了,你连谁是后楚的主人都不记得了吗?”
突然就被呵斥一句,陶五敬也是懵了,转头看了看刘策,又满眼疑惑地看向刘策身旁的张威。
刘策犯了什么毛病?
然而张威显然是与刘策保持着同样的立场,语重心长地对长孙伯毅说道:“长孙将军见到故友的喜悦末将可以理解,但陛下面前,长孙将军是不是做得过分了些?”
跟在刘策身后走进行宫的众人再一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只能尴尬地僵在原地,垂着头假装自己不存在。
陶五敬一愣,又转回头看向面容沉静的长孙伯毅,琢磨一番,陶五敬突然站起来,走到刘策面前跪地行了个大礼:“臣苍云王陶五敬拜见陛下,先前失礼冲撞了陛下,请陛下恕罪。”
眼瞅着他离开长安都快一年了,张威和长孙之间的矛盾怎么还没有解决?而且为什么连刘策都搅合进去了?
刘策偏头跟张威交换一个眼神,然后温声道:“苍云王请起。这也不怪苍云王,你本也不懂规矩,又在云州这荒凉之地待了那么久,会有疏忽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长孙将军他……长孙,是朕平日里待你太过宽容了吗?”
闻言,陶五敬蹙眉。
谁不懂规矩?说得他好像是个粗鄙的莽夫似的,他可比张威懂得多!而且什么叫待长孙太宽容?若没有长孙,刘策能当上这个皇帝?有的挥霍他就老老实实地挥霍,这又是想要做什么?
长孙伯毅在心中冷笑,什么都没说,只微微转了视线,冷眼看着刘策。
刘策的心里登时就打了个突,原本的镇定和嚣张霎时间不见踪影,眼神惶惶不安地四处飘移。
冷哼一声,长孙伯毅冷声道:“陛下舟车劳顿,该去休息了,张将军以为呢?”
不等张威开口,刘策就服了软:“咳,长孙说的有道理,朕要累死了。引路的呢?怎么没个人引路?朕的寝宫在哪儿呢?”
云州州牧立刻跑上来,谄笑着替刘策引路。
瞄了长孙伯毅一眼,刘策落荒而逃。
张威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可他现在要依靠刘策才能说话,若刘策已经表明立场,那他也不能反驳。
见张威还没走,长孙伯毅冷声道:“张将军还不走?张将军此行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唯一的任务便是保护陛下安全,可别因一时大意成了千古罪人。”
张威咬牙,向长孙伯毅作揖:“长孙将军教训得是,末将铭记于心。”
话音落,张威也走了。
长孙伯毅这才看向那些结了冰似的一动不敢动的随行官吏:“诸位大人辛苦了,都去休息吧,若有需要,就派人来知会我一声。”
众人立刻点头哈腰地向长孙伯毅表示感谢,然后匆匆离开。
黎绍和解夫人、桓致走在人群最后,原本是不打算去打扰长孙伯毅他们,黎绍也没什么特别的话要跟长孙伯毅说,可站在长孙伯毅身旁的解钧十分善解人意,一看到黎绍,就笑着将解夫人叫到了身边。
“瑞妍,你过来一下。”
解夫人一愣,与解钧对视一眼便知道解钧这又是在“做好事”,于是就故意引着桓致和黎绍一起走到长孙伯毅他们面前。
站定脚步,解夫人款款福身:“臣妇见过长孙将军、苍云王。”
桓致和黎绍便浑水摸鱼地作了个揖,都没出声。
“嫂夫人免礼。”收起凌厉的模样,面对解夫人时,长孙伯毅总有些拘谨。
解钧笑笑,向陶五敬介绍道:“公子,长孙的未婚夫,这五叔应该还记得,我就不多说了,但内子和妻弟桓致五叔该是第一次见,妻弟年幼时便子承父爵,受封为晋阳侯,他的封地离五叔的地方很近,日后可要五叔多多关照啊。”
“晋阳?那是离这儿挺近的,放心吧,有什么事尽管来云州找我。”陶五敬这话是对解钧说的,可一双眼睛却一直紧盯着已经凑到一起咬耳朵的长孙伯毅和黎绍,“公子也跟着来北巡?”
被点到的黎绍抬头看向陶五敬,淡然笑道:“伯毅平日里忙,没什么机会跟我外出同游,幸而北巡时可以带家眷同行,我就跟来了。”
“家眷?”陶五敬愣了愣,“家眷啊……”
不多做解释,黎绍转而说道:“我们就不打扰你们叙旧了,我会让人去后厨吩咐他们送一些酒菜过来。”
这话说完,黎绍就要抽身离开,可长孙伯毅却突然抓住了黎绍的手腕拉了一下,猝不及防的黎绍脚步凌乱,被长孙伯毅的脚绊了一下就一屁股坐在了长孙伯毅腿上。
“当心!”长孙伯毅忙伸手搂住黎绍的腰把人一个劲儿地往怀里带,生怕黎绍再滑到地上去。
旁边的四个人齐齐呆住,愣愣地看着长孙伯毅和黎绍。
黎绍也呆呆地盯着长孙伯毅看了看,突然满脸通红,拍开长孙伯毅的手就站了起来,还特地走出两步远离长孙伯毅。
“怎么了?有什么事要说?”黎绍垂着眼看着地面。
“咳,”顶着四个人的戏谑目光,长孙伯毅也有些不自然了,“没什么,有什么事就让卫泽他们去做,你好好歇着吧。”
他原本是想偷偷告诉三郎先四处查看一番,尤其要当心韦宁布置在他们住处周围的人,可这么一闹,好像已经错过了可以嘱咐三郎的时机。
“知道了。”话音未落,黎绍就已经走出了这个屋子。
解夫人福了福身,和桓致一起憋着笑跟在黎绍身后。
解钧撞了长孙伯毅一下,调笑道:“长孙你该不会就为了抱一下才去拉公子的吧?”
“别胡说!”长孙伯毅瞪了解钧一眼。
“我怎么就胡说了?”解钧笑得更灿烂了,“这半个月你几乎都护在陛下身边,可没多少时间跟公子在一起,我可看得清楚,你这一天到晚的恨不能把眼珠子挖出来黏在公子身上,这会儿终于是到了地方,又没有外人在,不抱一抱解馋怎么对得起自己?”
长孙伯毅给了解钧一个大白眼,懒得搭腔。
陶五敬张开嘴似乎想说什么,可转念一想,又将原本要说的话咽了回去,笑着问长孙伯毅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跟公子成婚?可别跟我说现在这样就挺好。”
公子能那么坦然地把“家眷”两个字说出口,而且方才长孙跟刘策对峙的时候公子也插手,这说明公子是真的打算只做长孙背后的男人了吧,反正换了他,他是绝不会那么坦然地跟别人说自己是另一个男人的家眷,总觉得“家眷”这个词把自己说得跟女人一样,而且公子有才,却甘愿待在长孙身边不作为,人家都做到这种程度了,他还能说什么?
今日重逢,再见到长孙和公子,他反倒有些羡慕长孙了,长孙是何其有幸才能得老天垂青,拥有这样一个愿意为他归于平凡的人。
一说起婚事,长孙伯毅的脸上就又有了笑意:“不出意外的话,打算安排在明年秋天。等到不需要再在政务上花费这么多心思的时候,我想亲自筹办婚事。”
陶五敬看着深情温柔的长孙伯毅啧啧称奇:“相识这么多年,我可真是从没想过会从你的脸上看到这样温柔的神情。”
长孙也变了不少。
长孙伯毅垂眼,眼前就又出现了黎绍低眉浅笑的模样:“我也没想过。”
“这样好,这样才有个人样,”陶五敬站了起来,“公子不是说要让厨房送酒菜吗?咱们换个地方,好好聊聊。”
“好。”长孙伯毅和解钧也站起来,一起往这行宫里不会被人打扰的地方走去。
而先一步离开的黎绍自然也逃不过被人打趣的命运,桓致也不说话,只一脸戏谑的笑,跟在黎绍身边猛个劲儿地盯着黎绍红彤彤的脸。
黎绍有心故作镇定,奈何脸上的热度始终退不下去,他的表情崩得再严肃也没有效果。
解夫人终于是有些看不过去了,便将桓致拉回自己身边:“别对公子失礼。”
桓致无辜道:“我就是觉得神奇,公子竟然还会脸红?他可是公子,那个公子!这千载难逢的画面,我一定要刻印在脑子里。”
这可是不管要算计人还是要杀人都脸不红心不跳十分淡然的公子,竟然只是被自家男人抱了一下就脸红了?他还以为公子会顺势调/戏长孙将军一句,结果公子却脸红了?这太不可思议了!
第2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