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分卷阅读75
我在苗寨做直播 作者:钟慢
分卷阅读75
第71章 艳压群芳
芦笙节不愧是苗族地区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天才蒙蒙亮, 姑娘小伙们便穿上节日盛装,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朝长春坡走去, 拿无人机在高空上看,长长的队伍就像一条条奔腾的巨龙, 慢慢汇聚于长春坡。
薛一牵着阿英的手混在人群中间,感觉又回到了去年。
不同的是, 去年那个胆敢调戏她的姑娘如今就站在她旁边, 喋喋不休, 一会我妈没有跟来吧,我穿成这样, 一会阿慕秋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 六叔公家的曾孙怎么样,王铁匠家的老三好像对你有意思,你呢?
阿慕秋只是低着头, 摇头说我不知道,她第一次去游方, 多少有些局促紧张, 薛一和肖梨花等安慰她, 让她放开一点,你今天那么漂亮,一定会有很多小伙子喜欢你的。
阿慕秋笑笑,心里觉得能穿银饰来长春坡已经是极限了,哪里敢奢求有人喜欢她, 就算有人喜欢她,她又没有丰厚的嫁妆,怎么嫁?还不如不来的好呢!这样一想,更加难过自卑。
然而长春坡上的小伙子们都在传,今天来了一位新的姑娘吗?谁家的啊,有没有人认识?
“新的姑娘?你说的那是丹柳寨的薛老师吧?她去年就来了,死心吧,人家那么漂亮,看不上你的。”
“不是,薛老师我认识,是另一位姑娘,总感觉有些眼熟,又想不起来是谁。”
“你们说哪个啊?”
“那个啊!”
一群小伙子躲在树荫下偷看,阿瑶朵突然从旁钻出来,“嘿,看谁呢!”吓了他们一跳,引得薛一等人哈哈大笑,太有意思了。
肖梨花说:“阿慕秋,他们再看你呢!你不打算……”
“哪有,他们明明是在看阿瑶朵。”
阿瑶朵拉了拉自己的男装,“你看我这样他们能看我吗?”
“那就是在看肖梨花。”阿慕秋仍是不信。
那边的小伙子推搡着,终于有个男生鼓起勇气唱山歌问新来的姑娘芳名是哪几个字,年龄几何。
“看,是在看你吧,快,唱回去。”阿瑶朵说。
“可我、我……我不会唱,唉……”不等阿慕秋退缩,阿瑶朵一把将她推出去,阿慕秋一下子站在长春坡唱歌跳舞的广场中央。
银铃清脆,佳人如花。
众人一阵赞叹,觉得眼前这人十分亮眼,“这是谁家的姑娘啊,怎么没见过。”
“这一身银饰做的真细致,不是老潘家做的吧?”
“怎么看着跟阿瑶朵那套挺像的,哎哟,这不是阿慕秋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漂亮了,差点没认出来。”
“阿慕秋?”认识的眯眼一瞧,“还真是阿慕秋啊!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
“姑娘,请问你是叫阿慕秋吗?”有个小伙子上前询问。
“……是。”不管在哪,阿慕秋仿佛永远都是缩在角落里的那个人,像不见阳光的小草,瑟缩着,等待着,似乎一生都要这样沉默下去。
没想到今天居然能站在阳光下,享受那么多人关注的目光,自然有点不习惯。
但是随着赞美的话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越来越热切,阿慕秋开始自信起来,回话时底气也越来越足。
薛一和阿瑶朵见状松了一口气,今后的路就得靠阿慕秋自己走了。
发生在长春坡的爱情故事就像爷爷讲的故事,有些平淡,有些热烈,但说也说不完,每年都会有人到这里寻爱,每年都有人从这里走上婚姻殿堂。
王云海和王采云婚后小日子过得甜蜜异常,人们都说:海哥多年的面瘫总算治好了。
潘伟亮和阿黛华的婚事虽然还没有定,但潘伟亮家里再也没有人敢说阿黛华半句不好。
其间发生了什么薛一不太清楚,但阿瑶朵应该知道,不过这是人家家事,薛一懒得问得那么清楚。
现在两人又踏上了打工的路,趁年轻的时候多攒点钱,以后结婚生孩子要用很多钱。
倒是刘绪林,说过了元宵就回来,这都芦笙节了,人还没影,很多人都猜刘绪林肯定不会回来了,问薛一的看法,薛一觉得应该是会回来的,但现在还不回来,只有一个原因,被家里人拖住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悬了。
不知道阿嫣怎么样,以阿嫣那个气性,这回肯定在家里哭呢!
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
薛一想着叹了口气。
“在想什么?”阿瑶朵把一瓣剥好的橘子塞到薛一嘴里,薛一就势吞吃,含糊不清地说:“在想刘绪林。”
“谁?你在想刘绪林?”
我就在你身边,你竟然敢想别的人?!
薛一和阿瑶朵不想参加芦笙节,在坡上找了个视野极好的石头坐下来看热闹,阿瑶朵见薛一走神,随口一问,没想到薛一居然说她在想刘绪林,伸手想挠,可是又不忍心,只好改为挠痒痒。
薛一边笑一边挣扎,“哈哈……你干嘛,不是那个意思,哈,阿瑶朵你放手!”
“不放!”
“我在想他和阿嫣的事,他要是不回来,阿嫣怎么办?”
“原来是这事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还能怎么样,要不你再招一个男老师来?”
打闹中两人的姿势不知何时变成阿瑶朵摁着薛一的手压在她上方的姿势,薛一难堪地挣了挣,说:“我可不敢,就这一个你都吃醋成这样,再多来一个整个丹柳寨三年都不用买醋吃了。”
“我哪有那么小气?”阿瑶朵说着凑上去,此情此景,简直天时地利人和,阿瑶朵觉得不亲一亲都对不起自己。
“当然……唔……”薛一本欲拒绝,但这个吻实在太过深情,只好迎上去……
芦笙节第一天的事情和阿瑶朵预料的差不多,阿慕秋艳压群芳,颇得众小伙的青睐,这让鲜少露面的阿慕秋慌了神,当然,也有不少姑娘前来问她银饰找谁做的,太精致太亮眼了吧。
阿瑶朵虽然想通过阿慕秋打个广告,但考虑到当地人对女子做银饰的忌讳,她自己是不在乎的,但不想阿慕秋一辈子被人说三道四,便让阿慕秋对外谎称是崇南市金老爷子在世时帮忙做的,自己一直没拿出来穿而已。
众人羡慕不已,说金家银饰就是好啊,我们乡下人家穷,很少有人有金钱有精力到城里请他做银饰,他老人家名气大,活路多,也不一定忙得过来,都说阿慕秋运气好。
“是啊是啊,要感谢金老爷子。”阿慕秋不善说谎,说得很不自在。
偏偏人群中有人找茬,“金老爷子做的,我看不是吧?这明明就是阿瑶朵做的。”
“阿瑶朵做的?怎么可能?你说阿瑶朵要做手镯做耳环我信,这么好看一套银饰,阿瑶朵哪里做得出来。”
“怎么做不出来,那天我听桑婆婆说她要帮桑婆婆她孙女做呢。”
“这……”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复杂,嫌弃的,怀疑的,暗暗羡慕的,跃跃欲试的,什么都有,但都不敢表现得太明显,阿瑶朵跟她们关系都不错,不管阿瑶朵做银饰这事是否合理,她们都不想发表态度,不想得罪阿瑶朵。
阿慕秋却以为她们知道了真相,存心要将这个事实揭露出来,让她不得好过,急得眼睛都红了。
“唉,你怎么了,刚才不还好好的吗?”
“这身银饰多好看啊,你哭什么,我羡慕还来不及呢。”
“是啊,哎对了,阿瑶朵帮你做这套银饰要了多少钱。”
“没要多少钱。”阿慕秋低声答道。
“到底多少嘛!”那姑娘故意降低声音,其他人则侧耳倾听,阿慕秋说了一个数字,众人听了嘘了一声,阿慕秋也不知道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待人群散了才想起来,中意的男生在回寨的小道上等她。
日落西山,山路上姑娘们成群地往回走,讨论刚才的事情,“你们说,阿瑶朵给阿慕秋做的那套银饰真那么便宜吗?”
“你管它呢,你还真想请阿瑶朵给你们做银饰啊!”
“就是,管那么多干嘛。”
最初说话的那个姑娘反问:“难道你们不想?”
众姑娘相视一笑,心里都懂。
金老爷子过世后金家的手艺就算彻底失传了,金老表是指望不上的,王平倒是学了一点,但听人说前段时间被人一把火烧了铺子,模子砸的砸,抢的抢,算是彻底完了,现在唯一会金家手艺的可能就阿瑶朵一个,大家都想请阿瑶朵帮忙,只是谁不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要知道,这一代的姑娘出阁都以能穿上金家做的银饰为荣,像前段时间王云海和王采云结婚,王采云只戴了一只金老爷子做的银手镯,就引得不少姑娘注目,毕竟工艺和质量都是一绝的。
寨上老人们渐渐知道阿瑶朵会做银饰,而且已经做出银饰这事,纷纷告诫家里的姑娘,“你们听好了,不管阿瑶朵怎么说,都不能把银饰交给她,谁敢偷偷把银饰熔了重做,我就打断她的腿。”
所以阿瑶朵做的银饰虽然有口皆碑,却一个上门生意都没有!
就在阿瑶朵去龙昌镇报道的前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个客人,指名要阿瑶朵做银饰,阿瑶朵一看对方,都呆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一下嘛,我知道错了,嘤嘤嘤
第72章 见谁谁弯
如果你喜欢本站,请记住我们的网站地址《就要耽美》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分卷阅读75
恋耽美
分卷阅读75
第71章 艳压群芳
芦笙节不愧是苗族地区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天才蒙蒙亮, 姑娘小伙们便穿上节日盛装,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朝长春坡走去, 拿无人机在高空上看,长长的队伍就像一条条奔腾的巨龙, 慢慢汇聚于长春坡。
薛一牵着阿英的手混在人群中间,感觉又回到了去年。
不同的是, 去年那个胆敢调戏她的姑娘如今就站在她旁边, 喋喋不休, 一会我妈没有跟来吧,我穿成这样, 一会阿慕秋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 六叔公家的曾孙怎么样,王铁匠家的老三好像对你有意思,你呢?
阿慕秋只是低着头, 摇头说我不知道,她第一次去游方, 多少有些局促紧张, 薛一和肖梨花等安慰她, 让她放开一点,你今天那么漂亮,一定会有很多小伙子喜欢你的。
阿慕秋笑笑,心里觉得能穿银饰来长春坡已经是极限了,哪里敢奢求有人喜欢她, 就算有人喜欢她,她又没有丰厚的嫁妆,怎么嫁?还不如不来的好呢!这样一想,更加难过自卑。
然而长春坡上的小伙子们都在传,今天来了一位新的姑娘吗?谁家的啊,有没有人认识?
“新的姑娘?你说的那是丹柳寨的薛老师吧?她去年就来了,死心吧,人家那么漂亮,看不上你的。”
“不是,薛老师我认识,是另一位姑娘,总感觉有些眼熟,又想不起来是谁。”
“你们说哪个啊?”
“那个啊!”
一群小伙子躲在树荫下偷看,阿瑶朵突然从旁钻出来,“嘿,看谁呢!”吓了他们一跳,引得薛一等人哈哈大笑,太有意思了。
肖梨花说:“阿慕秋,他们再看你呢!你不打算……”
“哪有,他们明明是在看阿瑶朵。”
阿瑶朵拉了拉自己的男装,“你看我这样他们能看我吗?”
“那就是在看肖梨花。”阿慕秋仍是不信。
那边的小伙子推搡着,终于有个男生鼓起勇气唱山歌问新来的姑娘芳名是哪几个字,年龄几何。
“看,是在看你吧,快,唱回去。”阿瑶朵说。
“可我、我……我不会唱,唉……”不等阿慕秋退缩,阿瑶朵一把将她推出去,阿慕秋一下子站在长春坡唱歌跳舞的广场中央。
银铃清脆,佳人如花。
众人一阵赞叹,觉得眼前这人十分亮眼,“这是谁家的姑娘啊,怎么没见过。”
“这一身银饰做的真细致,不是老潘家做的吧?”
“怎么看着跟阿瑶朵那套挺像的,哎哟,这不是阿慕秋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漂亮了,差点没认出来。”
“阿慕秋?”认识的眯眼一瞧,“还真是阿慕秋啊!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
“姑娘,请问你是叫阿慕秋吗?”有个小伙子上前询问。
“……是。”不管在哪,阿慕秋仿佛永远都是缩在角落里的那个人,像不见阳光的小草,瑟缩着,等待着,似乎一生都要这样沉默下去。
没想到今天居然能站在阳光下,享受那么多人关注的目光,自然有点不习惯。
但是随着赞美的话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越来越热切,阿慕秋开始自信起来,回话时底气也越来越足。
薛一和阿瑶朵见状松了一口气,今后的路就得靠阿慕秋自己走了。
发生在长春坡的爱情故事就像爷爷讲的故事,有些平淡,有些热烈,但说也说不完,每年都会有人到这里寻爱,每年都有人从这里走上婚姻殿堂。
王云海和王采云婚后小日子过得甜蜜异常,人们都说:海哥多年的面瘫总算治好了。
潘伟亮和阿黛华的婚事虽然还没有定,但潘伟亮家里再也没有人敢说阿黛华半句不好。
其间发生了什么薛一不太清楚,但阿瑶朵应该知道,不过这是人家家事,薛一懒得问得那么清楚。
现在两人又踏上了打工的路,趁年轻的时候多攒点钱,以后结婚生孩子要用很多钱。
倒是刘绪林,说过了元宵就回来,这都芦笙节了,人还没影,很多人都猜刘绪林肯定不会回来了,问薛一的看法,薛一觉得应该是会回来的,但现在还不回来,只有一个原因,被家里人拖住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悬了。
不知道阿嫣怎么样,以阿嫣那个气性,这回肯定在家里哭呢!
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
薛一想着叹了口气。
“在想什么?”阿瑶朵把一瓣剥好的橘子塞到薛一嘴里,薛一就势吞吃,含糊不清地说:“在想刘绪林。”
“谁?你在想刘绪林?”
我就在你身边,你竟然敢想别的人?!
薛一和阿瑶朵不想参加芦笙节,在坡上找了个视野极好的石头坐下来看热闹,阿瑶朵见薛一走神,随口一问,没想到薛一居然说她在想刘绪林,伸手想挠,可是又不忍心,只好改为挠痒痒。
薛一边笑一边挣扎,“哈哈……你干嘛,不是那个意思,哈,阿瑶朵你放手!”
“不放!”
“我在想他和阿嫣的事,他要是不回来,阿嫣怎么办?”
“原来是这事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还能怎么样,要不你再招一个男老师来?”
打闹中两人的姿势不知何时变成阿瑶朵摁着薛一的手压在她上方的姿势,薛一难堪地挣了挣,说:“我可不敢,就这一个你都吃醋成这样,再多来一个整个丹柳寨三年都不用买醋吃了。”
“我哪有那么小气?”阿瑶朵说着凑上去,此情此景,简直天时地利人和,阿瑶朵觉得不亲一亲都对不起自己。
“当然……唔……”薛一本欲拒绝,但这个吻实在太过深情,只好迎上去……
芦笙节第一天的事情和阿瑶朵预料的差不多,阿慕秋艳压群芳,颇得众小伙的青睐,这让鲜少露面的阿慕秋慌了神,当然,也有不少姑娘前来问她银饰找谁做的,太精致太亮眼了吧。
阿瑶朵虽然想通过阿慕秋打个广告,但考虑到当地人对女子做银饰的忌讳,她自己是不在乎的,但不想阿慕秋一辈子被人说三道四,便让阿慕秋对外谎称是崇南市金老爷子在世时帮忙做的,自己一直没拿出来穿而已。
众人羡慕不已,说金家银饰就是好啊,我们乡下人家穷,很少有人有金钱有精力到城里请他做银饰,他老人家名气大,活路多,也不一定忙得过来,都说阿慕秋运气好。
“是啊是啊,要感谢金老爷子。”阿慕秋不善说谎,说得很不自在。
偏偏人群中有人找茬,“金老爷子做的,我看不是吧?这明明就是阿瑶朵做的。”
“阿瑶朵做的?怎么可能?你说阿瑶朵要做手镯做耳环我信,这么好看一套银饰,阿瑶朵哪里做得出来。”
“怎么做不出来,那天我听桑婆婆说她要帮桑婆婆她孙女做呢。”
“这……”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复杂,嫌弃的,怀疑的,暗暗羡慕的,跃跃欲试的,什么都有,但都不敢表现得太明显,阿瑶朵跟她们关系都不错,不管阿瑶朵做银饰这事是否合理,她们都不想发表态度,不想得罪阿瑶朵。
阿慕秋却以为她们知道了真相,存心要将这个事实揭露出来,让她不得好过,急得眼睛都红了。
“唉,你怎么了,刚才不还好好的吗?”
“这身银饰多好看啊,你哭什么,我羡慕还来不及呢。”
“是啊,哎对了,阿瑶朵帮你做这套银饰要了多少钱。”
“没要多少钱。”阿慕秋低声答道。
“到底多少嘛!”那姑娘故意降低声音,其他人则侧耳倾听,阿慕秋说了一个数字,众人听了嘘了一声,阿慕秋也不知道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待人群散了才想起来,中意的男生在回寨的小道上等她。
日落西山,山路上姑娘们成群地往回走,讨论刚才的事情,“你们说,阿瑶朵给阿慕秋做的那套银饰真那么便宜吗?”
“你管它呢,你还真想请阿瑶朵给你们做银饰啊!”
“就是,管那么多干嘛。”
最初说话的那个姑娘反问:“难道你们不想?”
众姑娘相视一笑,心里都懂。
金老爷子过世后金家的手艺就算彻底失传了,金老表是指望不上的,王平倒是学了一点,但听人说前段时间被人一把火烧了铺子,模子砸的砸,抢的抢,算是彻底完了,现在唯一会金家手艺的可能就阿瑶朵一个,大家都想请阿瑶朵帮忙,只是谁不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要知道,这一代的姑娘出阁都以能穿上金家做的银饰为荣,像前段时间王云海和王采云结婚,王采云只戴了一只金老爷子做的银手镯,就引得不少姑娘注目,毕竟工艺和质量都是一绝的。
寨上老人们渐渐知道阿瑶朵会做银饰,而且已经做出银饰这事,纷纷告诫家里的姑娘,“你们听好了,不管阿瑶朵怎么说,都不能把银饰交给她,谁敢偷偷把银饰熔了重做,我就打断她的腿。”
所以阿瑶朵做的银饰虽然有口皆碑,却一个上门生意都没有!
就在阿瑶朵去龙昌镇报道的前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个客人,指名要阿瑶朵做银饰,阿瑶朵一看对方,都呆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一下嘛,我知道错了,嘤嘤嘤
第72章 见谁谁弯
如果你喜欢本站,请记住我们的网站地址《就要耽美》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分卷阅读75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