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节
没有金手指导致扑街的十种方式 作者:霜落林空
第32节
陶慕嘉:纳尼?难道这还是个预言家不成?那我岂不是很快就会穿帮?
他把桌上的纸翻过来再看一遍,上面写得简略,翻译过来就是,独孤启将成为新一代帝王,只是既定的结局,也就是说,独孤启迟早要造反,而且未来还会出现很严重混乱。
作为和平时代的五好青年,他又要在不久的将来上战场了,真是令人感动。
其实这题根本就不需要选,他和独孤启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独孤启活则他活,独孤启亡则他亡。
陶慕嘉平复了一下心情,把纸团揉成球烧掉。
陶慕嘉:其实我有个问题一直没有问,滕罗早就算出独孤启是灾祸,为何廉查没有直接把他杀掉?
1551:你不是挺聪明的吗?这点事想不通?
现代人的思维到底和古人不同,陶慕嘉不是很赞同1551的话。
1551:你要知道,国师代表的是天命,你的权力可以越过王权,或者说,你本身不属于任何一方,你只是在顺应天命,传达上天的旨意,既然天命说了他要反,就必须留着他这条命。
经1551这么一提点,他明白了不少,滕罗实际上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廉查真相,而让独孤启来做人质,也只是天命中的一环,目的就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其有反心。
滕罗,这个为了完成天命的人,真是下得一手好棋。
第63章 明月见江山
滕罗为了他的天命煞费苦心,为了挑起战争,他传天命,让独孤启陷入泥潭,又助他推翻廉国,他的立场好像不属于任何一边,很难想象他的结局是怎样,1551说,独孤启最后把滕罗的头给砍了。
陶慕嘉摸了摸脖子,觉得那里凉飕飕的。
他想了想,问1551:那现在,我对他好,会不会让他没有想反叛的想法了?那岂不是改了天命?
1551:老规矩,逆天改命,付出代价。
陶慕嘉看着那堆躺在小火盆里的灰烬沉默了很久。
“逆天改命吗……”
仔细想想第一个世界,胃癌疼死,有几分惨烈,再想想第二个世界,钢筋穿腹,更加惨烈,于是他决定,当然要坚定不移的逆天改命。
“来都来了,死就死吧,就算不是逆天改命也要被砍头,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和天命抗争到底。”陶慕嘉面无表情地给自己洗脑,但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怕死是本能,哪怕知道自己可以不断的复活,还是会畏惧临死前的疼痛。
1551:加油!
门外传来扣门声,现在已经是饭点,陶慕嘉该去用膳了,一想到有吃的,陶慕嘉的心情好了不少,把天命的事抛之脑后,跟着下人一同往堂屋去。
结果膳食并不如陶慕嘉所料的丰盛,大概是因为需要聆听天意的缘故,膳食都非常清淡,陶慕嘉看了一圈,连一片r_ou_都没找到。
陶慕嘉又不能当着下人的面表示嫌弃,他正想着如何给自己加餐,外面突然传来了喧嚣。
宫中的大太监带着两个跟班进了来,先对着陶慕嘉不卑不亢地鞠了个躬,然后让小太监把东西端上来。
一个木盘上面一个看不出形状的东西被一张红布盖着。
“国师大人,这是陛下特地托鄙人交给国师大人的,烦请国师大人收好。”
“这是何物?”
“国师大人待会打开便知,时辰不早了,鄙人也就先行告退了,告辞。”
陶慕嘉朝下人招手,送他们一程,等到太监一走,立刻把红布掀开,托盘上正是一对大猪蹄子。
高冷的表情差点没绷住,陶慕嘉不懂廉查的意思,猪蹄在这个时代莫非有特殊的意义?陶慕嘉虚心地向1551请教。
1551:没什么,他就是在骂你是大猪蹄子而已。
陶慕嘉被这时髦的送礼方式惊呆了,让下人把猪蹄烹了,当作加餐。
下人一脸不可置信:“可是先生,神明会怪罪的。”
“既是陛下的赏赐,总不好辜负,烹了吧。”
下人抖着手把猪蹄端进了厨房,小声嘀咕着先生又和陛下赌气。
有了廉查的“大礼”,陶慕嘉一边皱着脸一边飞快的动筷子,心想廉查虽然行为怪异,但还算善解人意。
茶足饭饱过后陶慕嘉到天阁补习了些这个时代的知识,等到子时才去睡觉。
翌日卯时就要上朝,因此要在寅时起床,穿上那一件件繁复的衣袍,陶慕嘉感激自己严重睡眠不足,坐在马车里哈欠连天,在车上勉勉强强睡了两刻钟,又要拖着一身长袍进入宏伟的宫门,踏上那足足九十九阶白玉梯。
廉查还穿着那件玄色的袍子,却没了昨天的疯样,坐在纯金大椅上高贵又端庄。他睨台下两排朝臣,然后开始睁着眼睛睡觉,陶慕嘉站在廉查的左边,也半眯着眼睛睡觉,整个朝堂上只能听见几个官员叽叽喳喳地说些各地的情况。
一些地方旱灾,一些地方涝灾,有的地方又有人祸,总之廉国上下总是不断有些问题。每当皇上不拿主意的时候,就有人开始询问国师的意见。
陶慕嘉本来都快睡着了,突然被吓醒,大致了解了情况之后又开始发愁。
他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的,尤其是这些官员都问他关于天灾的事情。
如果要让他拿出一套理论出来,必然是对现有政策的冲击,昨天廉查已经很明显表现了对他僭越的介意,他总不能伸着脑袋接石头。
他想了想,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就说是天神不满意,要皇上亲自举行祭天,时间定在白露。
廉查听了他的话,终于睁开了眼睛,意味深长地朝他看来,有一瞬间陶慕嘉都觉得自己露陷了,事实上廉查只是刚刚睡醒。
“国师都发话了,这事便这样定下,无事便退朝吧。”廉查起身,自顾自离开了大殿。
众臣叩拜,陶慕嘉不想下跪,还好1551跟他说,国师从来不需要跪拜,只用鞠躬礼。
这趟早朝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廉查比大公司能说会道的领导人高效的多。
陶慕嘉撑着腮帮子不让自己打哈欠,慢悠悠地跟着朝臣往外走。
快到殿门的时候,昨天的大太监从一边凑过来。
“国师大人,陛下御花园有请。”
陶慕嘉打了个激灵,顿时清醒了,话不多问,跟着大太监往御花园走。
御花园里的景色尚好,黄叶虽然萧索,但好在秋菊环绕,尚显繁茂。廉查负手立于柏树下,背对着陶慕嘉,凝望着昭华宫。
大太监引陶慕嘉到了门口,便让陶慕嘉一个人前去。
“陛下找臣何事?”陶慕嘉站在离廉查三米远的地方等待回答。
廉查一回头,看见他站的那么远便有些不高兴,指了指一旁的石桌,让陶慕嘉坐下。
“昨日孤差人送了一对猪蹄给你,觉得怎么样?”廉查一脸打趣。
陶慕嘉面无表情:“还行。”
廉查见他这幅不恼不喜的模样,顿时失了兴趣,表情严肃地换了话题。
“还有半个月就要甄选新的学徒了,国师大人可有打算?”廉查亲自给他倒了杯茶,这对一般臣下来说已经是殊荣,然而陶慕嘉一点也不觉得荣幸。
大概滕罗本人也对此习以为常,陶慕嘉端了茶杯就喝,也没见廉查介意。
关于司天阁甄选一事,陶慕嘉昨天晚上做了些了解,便是从王宫弟子中选出些人集中到司天阁培养,算是选拔国师继承人,这件事完全立于廉国现有体制之外,是属于国师的特权。
当时陶慕嘉就想着,与王权分道而行的神权竟然能与整个国家体制并行,迟早有一天会被王权铲除,不是现在,就是将来。
他轻啜了一口茶,若有所思。
“这件事情,陛下有什么建议吗?”
“我记得,昨天你救下的那个孩子叫独孤启,我以为你会有什么打算,毕竟,你一直没让我杀他。”
提起独孤启,陶慕嘉变得有些警惕,抬眼看他,“我也说过,他对你有用。”
廉查看他这副模样却没有往下说,反倒皱着眉挥手,“行了行了,少这样看着我,我是招你惹你了,整日里把我当敌人。”
陶慕嘉竟从他半低着的面容里看见了一丝苦涩。
“陛下……”
“行了,你滚吧,现在不想再看见你。”
陶慕嘉不知道滕罗以前和廉查是怎么相处的,他是真觉得吃不消,实在是有点反复无常。
他起身告退,连忙往宫外走,一刻也不想多呆。
御花园里又恢复了寂静,只有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半低着头的廉查抬起头来看向陶慕嘉离开的方向,此时已经看不见背影了,可他仍望得出神。
大太监高刘俯下身在他耳边低语:“陛下,人都走了,别看了。”
廉查回过神来横了他一眼,起身便离开了御花园。
御花园到宫门还有好长一段距离,陶慕嘉是在一个转角处遇到独孤启的,那里一株冬青,独孤启就穿着一身旧袄子躲在后面,见到陶慕嘉来了,直接跳到他面前。
独孤启面黄肌瘦的,裹在旧袄子里显得十分娇小,脸上聚着一团y郁之气。
陶慕嘉以为独孤启会害怕,但是从他的眼神看,倒是一点看不出来。
这双眼睛,也不能称之为少年的眼睛,里面幽深得不见底,透着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冷然,但某些角度,又让人觉得通透。
是个难以捉摸的人,陶慕嘉上前一步,更加仔细的打量他。
“你是国师,滕罗,对吗?”十二岁的沙哑声音,用着极度冷淡的语调,独孤启抬头看着他,这样问道。
“是。”陶慕嘉也保持着高冷的神态,回答他的疑问。
“三年前,你卜算天命,定我为祸星,廉皇降罪,押送我和母妃至此,时过三年,我才见到你。”
这番话,本该说得咬牙切齿,然而独孤启却在很平静地陈述事实,并没有任何激动的表现,如果不是没心没肺,便是隐忍能力远超常人。
独孤启既是天命之人,自然不属于前一种,那么这个年纪有这样的心态,着实让人害怕了。
“母妃说,你是我们的仇人,叫我一定不能忘记你,不能忘记仇恨。”
陶慕嘉想起了《边城浪子》里的傅红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被他的母亲灌输报仇的理念。
但人不该是工具,更不该是复仇的工具,陶慕嘉不想独孤启成为天命的工具,更不想让他成为复仇的工具。
“你现在想报仇吗?”如果能减轻独孤启的负担,现在牺牲一下倒也无妨,何况他还准备了后招。
独孤启却很坚定地摇了摇头,说出的话更是出人意料。
“我是来跟你道谢的,母妃说那些东西很好吃,虽然是我从御膳房偷的,但也算了了一桩心愿。”
“那今后你还想报仇吗?”
“如果我说想,你会杀了我吗?”独孤启的话语里有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成熟,但是同样也逃不掉这个年纪的稚嫩。
陶慕嘉能感受到他的害怕,不明显,很微小,但是陶慕嘉看见了他藏在袖子下的手在颤抖。
到底是个才十二岁的少年,他可以忍受一切苦难与折磨,但不代表已经毫无畏惧,当人生还掌握在别人手中时,绝望与害怕永远在他身上纠缠不清。
陶慕嘉突然想伸出手拍拍这个少年的肩膀,让他不要害怕,不要担心,未来有他在,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他才微微抬起手,系统就发出来警告。
陶慕嘉放下手握成拳,仍旧冷漠地对独孤启说道:“想要报仇,就要有力量,我可以给你机会,半个月后司天阁甄选,希望你不要让自己失望。”
独孤启紧绷着的脸变得有些愣怔,直到陶慕嘉从他身边走过去他才连忙转身,然而陶慕嘉走得极快,他只能看见一道清瘦的背影。
他握紧了发抖的拳头,咬紧牙关,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堪称喜悦的情绪,然而他很快冷静下来,四下张望一番,确定没有人看见之后,立刻抄小路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不得不说的,怕读者误会的事,廉查和滕罗没有任何基情,没有!齐家cp不拆不逆!
第64章 明月见江山
陶慕嘉走在路上,听见系统播报,希望值+5,目前希望值15,果然聪明的人,总会有聪明的选择,独孤启虽然只有十二岁,但他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
皇宫里没有独孤启不知道的小道,他从小道一路跑到了世安宫外面,因为陶慕嘉的吩咐,世安宫有了不少侍卫和宫女把守照顾,独孤启从宫墙下方的一个小洞钻进去,蹿进了阮茗筝的寝殿。
世安宫里点着灯,整个宫殿里亮堂堂的,把之前昏暗浊气廓清,独孤启扒着门框,歪着脑袋看盘坐在床上的阮茗筝。
阮茗筝低着头,把独孤启破旧的外袍放到灯下,从针线盒里拿出针线,一下接一下,不紧不慢地把破掉的地方缝起来。
她还算漂亮,憔悴的脸上偶尔还能浮现温柔的笑意,独孤启小声地叫了声:“娘。”
阮茗筝愣了一下,抬起头往门后望,看见独孤启半张小脸,弯起嘴角朝他招了招手。
“阿启跑去哪里玩了,找半天都不见你的影,现在不用躲躲藏藏了,怎么还像个小鼠似的。”
独孤启笑着搬了个小板凳坐到阮茗筝脚下,撑着脸说:“我去找滕罗了,他说,让我试着进入司天阁。”
阮茗筝补衣服的手顿在空中,独孤启等了好半天没听见她的回话,抬头看去,才发现阮茗筝铁青着脸,浑身都在颤抖,他本能地感到有些害怕,小心地问道:“娘?”
“你去找了滕罗?”阮茗筝的声音颤抖着,“你竟然去找滕罗!你凭什么去找他!他是我们的仇人!难道你连仇人的施舍也要接受吗!”
独孤启被她吓得站起来,捏了捏发汗地手心,努力劝说道:“娘,你先别说这些话,这是在廉国,我只是……只是想找一条出路而已。”
“啪”的一声巨响,独孤启低着的头瞬间歪到一边去,左脸火辣辣得疼,他强忍着没让眼泪落下来。
阮茗筝举着的手没有放下,她咬牙切齿的表情变得僵硬,她看着独孤启歪过去的脸,和自己停留在半空中的手,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房间里只有粗重的喘息声,独孤启的侧脸已经高高肿起,阮茗筝颤抖着手想去捧他的脸,最终还是把手放下。
她低下头,眼中集着泪,有些哽咽地说着:“你先出去吧。”
独孤启垂下眼帘看着自己面前的女人,她比刚才显得更加憔悴,独孤启似乎理解她的心情,也似乎不理解,也许对于阮茗筝来说,滕罗所做的一切,都是合该,他默默地退了出去。
房间里的空气似乎都凝固着,阮茗筝抬头看向那只有一半的梳妆台,横切过的木槽上cha着一支红色的珠花,她走到这支珠花前,伸手把珠花拿起。
这支珠花异常的红艳,红艳得仿佛用鲜血染成,阮茗筝悲伤云集的眼里渐渐平静下来,她看着这支珠花,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
她把朱钗cha回木槽,叹了口气走了出去。
外面还有些冷,她拿上独孤启的袄子,裹紧了不多的衣服,往偏殿去,一大箱书是他们从伍国带来的,为数不多的财产,独孤启正襟坐在桌旁,咧着嘴,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些财产。
星象学问犹如瀚海,庞杂而深奥,独孤启钻在这片海里,没注意到阮茗筝的到来。
阮茗筝在门口站了一会,握紧了还有些发热的掌心,眉头耷拉下来,她毕竟还是个母亲。
她悄无声息地走进去,站在独孤启背后,看着他在毛边纸上一点点地临摹那些图画,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
独孤启顿时挺直了脖子,回头看见阮茗筝拿着袄子站在那里,不禁有些动容。
阮茗筝把袄子给他披上,把冰凉地手背挨在他的侧脸上,柔声问道:“还疼吗?”
独孤启点了点头,又立刻摇头,怕阮茗筝不信,补充着说:“不是很疼了。”
阮茗筝没说什么,沉默地在他身旁坐下,她细细看着自己的孩子,用低沉的仿佛自言自语的声音说道:“去司天阁,也好,去,就一定要成功。”
独孤启奇怪她这种快速的转变,只平静地应下来。
离甄选还有十三天,寻常的贵族弟子早在四年前就开始准备,而他只剩下这么十几天的时间。
时间过于紧迫,独孤启每天争分夺秒地看书,有时一天才睡两三个时辰。
陶慕嘉坐在司天阁里,每天都在听1551报告独孤启的情况,十几天学完别人需要学四年的东西,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可以,陶慕嘉给独孤启透题,但是这一身华服,注定了他只能坐在高高的阁楼上等待。
等待总是让人心焦,陶慕嘉站在高高的阁楼上,眺望世安宫的方向,有一下没一下地拍着栏杆。
1551:还有三天了,你着啥子急,时间过得快得很。
他看向世安宫的方向,慢慢说道:我只是担心,如果他进不来司天阁怎么办。
1551:那就是命。
陶慕嘉没说话,离甄选的日子越近,他越发心慌,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一样。
“独孤启,”他默念着这个名字,握紧了手下的栏杆,“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高处不胜寒,陶慕嘉被风吹得有些头疼,拢了衣服进到屋里,屋里只点了一盏油灯,陶慕嘉把题目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他大概还是会卑鄙一回。
离甄选还有两天,独孤启把带来的书翻完了,琢磨了一下,打算去藏书阁阅览。
卯时天还没大亮,世安宫里静悄悄的,守着门的侍卫还没起床,宫门也没人看守,独孤启背上褡裢,耗着力气把门闩抬开,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宫门。
这个时候皇宫正在进行夜晚的最后一次交班,一路上没看见几个人,独孤启在青石板上哒哒地跑着,他许久都没有这样自由地在皇宫里的大路上跑过了,上一次,还是他七八岁的时候,在伍国,他的父皇带着他一起跑。
现在有了国师的吩咐,他总算能够光明正大地走在这皇宫里,不用再东躲西藏。
跑了一小段路,前方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禁卫军开始巡查,独孤启放慢了脚步,不紧不慢地路过那些禁卫军。
往西走了两里地,终于看见了藏书阁三个大字,他长吁一口气,擦了擦头上的汗,有些激动地走上前。
门口的侍卫并没有拦他,他推开门,看见了浩瀚的书海,一排排一摞摞的书绕着屋子摆了一圈,中间再围一圈,里面再加两排,层层叠叠的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本书。
清晨的光线从窗棂透进来,在打了蜡的地板上反s,he出明亮的光路,透过空气中的灰尘,变成雾蒙蒙的一片,把书堆也变成如梦似幻的一片,似是他从未到过的桃源。
第32节
恋耽美
第32节
陶慕嘉:纳尼?难道这还是个预言家不成?那我岂不是很快就会穿帮?
他把桌上的纸翻过来再看一遍,上面写得简略,翻译过来就是,独孤启将成为新一代帝王,只是既定的结局,也就是说,独孤启迟早要造反,而且未来还会出现很严重混乱。
作为和平时代的五好青年,他又要在不久的将来上战场了,真是令人感动。
其实这题根本就不需要选,他和独孤启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独孤启活则他活,独孤启亡则他亡。
陶慕嘉平复了一下心情,把纸团揉成球烧掉。
陶慕嘉:其实我有个问题一直没有问,滕罗早就算出独孤启是灾祸,为何廉查没有直接把他杀掉?
1551:你不是挺聪明的吗?这点事想不通?
现代人的思维到底和古人不同,陶慕嘉不是很赞同1551的话。
1551:你要知道,国师代表的是天命,你的权力可以越过王权,或者说,你本身不属于任何一方,你只是在顺应天命,传达上天的旨意,既然天命说了他要反,就必须留着他这条命。
经1551这么一提点,他明白了不少,滕罗实际上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廉查真相,而让独孤启来做人质,也只是天命中的一环,目的就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其有反心。
滕罗,这个为了完成天命的人,真是下得一手好棋。
第63章 明月见江山
滕罗为了他的天命煞费苦心,为了挑起战争,他传天命,让独孤启陷入泥潭,又助他推翻廉国,他的立场好像不属于任何一边,很难想象他的结局是怎样,1551说,独孤启最后把滕罗的头给砍了。
陶慕嘉摸了摸脖子,觉得那里凉飕飕的。
他想了想,问1551:那现在,我对他好,会不会让他没有想反叛的想法了?那岂不是改了天命?
1551:老规矩,逆天改命,付出代价。
陶慕嘉看着那堆躺在小火盆里的灰烬沉默了很久。
“逆天改命吗……”
仔细想想第一个世界,胃癌疼死,有几分惨烈,再想想第二个世界,钢筋穿腹,更加惨烈,于是他决定,当然要坚定不移的逆天改命。
“来都来了,死就死吧,就算不是逆天改命也要被砍头,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和天命抗争到底。”陶慕嘉面无表情地给自己洗脑,但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怕死是本能,哪怕知道自己可以不断的复活,还是会畏惧临死前的疼痛。
1551:加油!
门外传来扣门声,现在已经是饭点,陶慕嘉该去用膳了,一想到有吃的,陶慕嘉的心情好了不少,把天命的事抛之脑后,跟着下人一同往堂屋去。
结果膳食并不如陶慕嘉所料的丰盛,大概是因为需要聆听天意的缘故,膳食都非常清淡,陶慕嘉看了一圈,连一片r_ou_都没找到。
陶慕嘉又不能当着下人的面表示嫌弃,他正想着如何给自己加餐,外面突然传来了喧嚣。
宫中的大太监带着两个跟班进了来,先对着陶慕嘉不卑不亢地鞠了个躬,然后让小太监把东西端上来。
一个木盘上面一个看不出形状的东西被一张红布盖着。
“国师大人,这是陛下特地托鄙人交给国师大人的,烦请国师大人收好。”
“这是何物?”
“国师大人待会打开便知,时辰不早了,鄙人也就先行告退了,告辞。”
陶慕嘉朝下人招手,送他们一程,等到太监一走,立刻把红布掀开,托盘上正是一对大猪蹄子。
高冷的表情差点没绷住,陶慕嘉不懂廉查的意思,猪蹄在这个时代莫非有特殊的意义?陶慕嘉虚心地向1551请教。
1551:没什么,他就是在骂你是大猪蹄子而已。
陶慕嘉被这时髦的送礼方式惊呆了,让下人把猪蹄烹了,当作加餐。
下人一脸不可置信:“可是先生,神明会怪罪的。”
“既是陛下的赏赐,总不好辜负,烹了吧。”
下人抖着手把猪蹄端进了厨房,小声嘀咕着先生又和陛下赌气。
有了廉查的“大礼”,陶慕嘉一边皱着脸一边飞快的动筷子,心想廉查虽然行为怪异,但还算善解人意。
茶足饭饱过后陶慕嘉到天阁补习了些这个时代的知识,等到子时才去睡觉。
翌日卯时就要上朝,因此要在寅时起床,穿上那一件件繁复的衣袍,陶慕嘉感激自己严重睡眠不足,坐在马车里哈欠连天,在车上勉勉强强睡了两刻钟,又要拖着一身长袍进入宏伟的宫门,踏上那足足九十九阶白玉梯。
廉查还穿着那件玄色的袍子,却没了昨天的疯样,坐在纯金大椅上高贵又端庄。他睨台下两排朝臣,然后开始睁着眼睛睡觉,陶慕嘉站在廉查的左边,也半眯着眼睛睡觉,整个朝堂上只能听见几个官员叽叽喳喳地说些各地的情况。
一些地方旱灾,一些地方涝灾,有的地方又有人祸,总之廉国上下总是不断有些问题。每当皇上不拿主意的时候,就有人开始询问国师的意见。
陶慕嘉本来都快睡着了,突然被吓醒,大致了解了情况之后又开始发愁。
他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的,尤其是这些官员都问他关于天灾的事情。
如果要让他拿出一套理论出来,必然是对现有政策的冲击,昨天廉查已经很明显表现了对他僭越的介意,他总不能伸着脑袋接石头。
他想了想,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就说是天神不满意,要皇上亲自举行祭天,时间定在白露。
廉查听了他的话,终于睁开了眼睛,意味深长地朝他看来,有一瞬间陶慕嘉都觉得自己露陷了,事实上廉查只是刚刚睡醒。
“国师都发话了,这事便这样定下,无事便退朝吧。”廉查起身,自顾自离开了大殿。
众臣叩拜,陶慕嘉不想下跪,还好1551跟他说,国师从来不需要跪拜,只用鞠躬礼。
这趟早朝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廉查比大公司能说会道的领导人高效的多。
陶慕嘉撑着腮帮子不让自己打哈欠,慢悠悠地跟着朝臣往外走。
快到殿门的时候,昨天的大太监从一边凑过来。
“国师大人,陛下御花园有请。”
陶慕嘉打了个激灵,顿时清醒了,话不多问,跟着大太监往御花园走。
御花园里的景色尚好,黄叶虽然萧索,但好在秋菊环绕,尚显繁茂。廉查负手立于柏树下,背对着陶慕嘉,凝望着昭华宫。
大太监引陶慕嘉到了门口,便让陶慕嘉一个人前去。
“陛下找臣何事?”陶慕嘉站在离廉查三米远的地方等待回答。
廉查一回头,看见他站的那么远便有些不高兴,指了指一旁的石桌,让陶慕嘉坐下。
“昨日孤差人送了一对猪蹄给你,觉得怎么样?”廉查一脸打趣。
陶慕嘉面无表情:“还行。”
廉查见他这幅不恼不喜的模样,顿时失了兴趣,表情严肃地换了话题。
“还有半个月就要甄选新的学徒了,国师大人可有打算?”廉查亲自给他倒了杯茶,这对一般臣下来说已经是殊荣,然而陶慕嘉一点也不觉得荣幸。
大概滕罗本人也对此习以为常,陶慕嘉端了茶杯就喝,也没见廉查介意。
关于司天阁甄选一事,陶慕嘉昨天晚上做了些了解,便是从王宫弟子中选出些人集中到司天阁培养,算是选拔国师继承人,这件事完全立于廉国现有体制之外,是属于国师的特权。
当时陶慕嘉就想着,与王权分道而行的神权竟然能与整个国家体制并行,迟早有一天会被王权铲除,不是现在,就是将来。
他轻啜了一口茶,若有所思。
“这件事情,陛下有什么建议吗?”
“我记得,昨天你救下的那个孩子叫独孤启,我以为你会有什么打算,毕竟,你一直没让我杀他。”
提起独孤启,陶慕嘉变得有些警惕,抬眼看他,“我也说过,他对你有用。”
廉查看他这副模样却没有往下说,反倒皱着眉挥手,“行了行了,少这样看着我,我是招你惹你了,整日里把我当敌人。”
陶慕嘉竟从他半低着的面容里看见了一丝苦涩。
“陛下……”
“行了,你滚吧,现在不想再看见你。”
陶慕嘉不知道滕罗以前和廉查是怎么相处的,他是真觉得吃不消,实在是有点反复无常。
他起身告退,连忙往宫外走,一刻也不想多呆。
御花园里又恢复了寂静,只有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半低着头的廉查抬起头来看向陶慕嘉离开的方向,此时已经看不见背影了,可他仍望得出神。
大太监高刘俯下身在他耳边低语:“陛下,人都走了,别看了。”
廉查回过神来横了他一眼,起身便离开了御花园。
御花园到宫门还有好长一段距离,陶慕嘉是在一个转角处遇到独孤启的,那里一株冬青,独孤启就穿着一身旧袄子躲在后面,见到陶慕嘉来了,直接跳到他面前。
独孤启面黄肌瘦的,裹在旧袄子里显得十分娇小,脸上聚着一团y郁之气。
陶慕嘉以为独孤启会害怕,但是从他的眼神看,倒是一点看不出来。
这双眼睛,也不能称之为少年的眼睛,里面幽深得不见底,透着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冷然,但某些角度,又让人觉得通透。
是个难以捉摸的人,陶慕嘉上前一步,更加仔细的打量他。
“你是国师,滕罗,对吗?”十二岁的沙哑声音,用着极度冷淡的语调,独孤启抬头看着他,这样问道。
“是。”陶慕嘉也保持着高冷的神态,回答他的疑问。
“三年前,你卜算天命,定我为祸星,廉皇降罪,押送我和母妃至此,时过三年,我才见到你。”
这番话,本该说得咬牙切齿,然而独孤启却在很平静地陈述事实,并没有任何激动的表现,如果不是没心没肺,便是隐忍能力远超常人。
独孤启既是天命之人,自然不属于前一种,那么这个年纪有这样的心态,着实让人害怕了。
“母妃说,你是我们的仇人,叫我一定不能忘记你,不能忘记仇恨。”
陶慕嘉想起了《边城浪子》里的傅红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被他的母亲灌输报仇的理念。
但人不该是工具,更不该是复仇的工具,陶慕嘉不想独孤启成为天命的工具,更不想让他成为复仇的工具。
“你现在想报仇吗?”如果能减轻独孤启的负担,现在牺牲一下倒也无妨,何况他还准备了后招。
独孤启却很坚定地摇了摇头,说出的话更是出人意料。
“我是来跟你道谢的,母妃说那些东西很好吃,虽然是我从御膳房偷的,但也算了了一桩心愿。”
“那今后你还想报仇吗?”
“如果我说想,你会杀了我吗?”独孤启的话语里有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成熟,但是同样也逃不掉这个年纪的稚嫩。
陶慕嘉能感受到他的害怕,不明显,很微小,但是陶慕嘉看见了他藏在袖子下的手在颤抖。
到底是个才十二岁的少年,他可以忍受一切苦难与折磨,但不代表已经毫无畏惧,当人生还掌握在别人手中时,绝望与害怕永远在他身上纠缠不清。
陶慕嘉突然想伸出手拍拍这个少年的肩膀,让他不要害怕,不要担心,未来有他在,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他才微微抬起手,系统就发出来警告。
陶慕嘉放下手握成拳,仍旧冷漠地对独孤启说道:“想要报仇,就要有力量,我可以给你机会,半个月后司天阁甄选,希望你不要让自己失望。”
独孤启紧绷着的脸变得有些愣怔,直到陶慕嘉从他身边走过去他才连忙转身,然而陶慕嘉走得极快,他只能看见一道清瘦的背影。
他握紧了发抖的拳头,咬紧牙关,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堪称喜悦的情绪,然而他很快冷静下来,四下张望一番,确定没有人看见之后,立刻抄小路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不得不说的,怕读者误会的事,廉查和滕罗没有任何基情,没有!齐家cp不拆不逆!
第64章 明月见江山
陶慕嘉走在路上,听见系统播报,希望值+5,目前希望值15,果然聪明的人,总会有聪明的选择,独孤启虽然只有十二岁,但他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
皇宫里没有独孤启不知道的小道,他从小道一路跑到了世安宫外面,因为陶慕嘉的吩咐,世安宫有了不少侍卫和宫女把守照顾,独孤启从宫墙下方的一个小洞钻进去,蹿进了阮茗筝的寝殿。
世安宫里点着灯,整个宫殿里亮堂堂的,把之前昏暗浊气廓清,独孤启扒着门框,歪着脑袋看盘坐在床上的阮茗筝。
阮茗筝低着头,把独孤启破旧的外袍放到灯下,从针线盒里拿出针线,一下接一下,不紧不慢地把破掉的地方缝起来。
她还算漂亮,憔悴的脸上偶尔还能浮现温柔的笑意,独孤启小声地叫了声:“娘。”
阮茗筝愣了一下,抬起头往门后望,看见独孤启半张小脸,弯起嘴角朝他招了招手。
“阿启跑去哪里玩了,找半天都不见你的影,现在不用躲躲藏藏了,怎么还像个小鼠似的。”
独孤启笑着搬了个小板凳坐到阮茗筝脚下,撑着脸说:“我去找滕罗了,他说,让我试着进入司天阁。”
阮茗筝补衣服的手顿在空中,独孤启等了好半天没听见她的回话,抬头看去,才发现阮茗筝铁青着脸,浑身都在颤抖,他本能地感到有些害怕,小心地问道:“娘?”
“你去找了滕罗?”阮茗筝的声音颤抖着,“你竟然去找滕罗!你凭什么去找他!他是我们的仇人!难道你连仇人的施舍也要接受吗!”
独孤启被她吓得站起来,捏了捏发汗地手心,努力劝说道:“娘,你先别说这些话,这是在廉国,我只是……只是想找一条出路而已。”
“啪”的一声巨响,独孤启低着的头瞬间歪到一边去,左脸火辣辣得疼,他强忍着没让眼泪落下来。
阮茗筝举着的手没有放下,她咬牙切齿的表情变得僵硬,她看着独孤启歪过去的脸,和自己停留在半空中的手,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房间里只有粗重的喘息声,独孤启的侧脸已经高高肿起,阮茗筝颤抖着手想去捧他的脸,最终还是把手放下。
她低下头,眼中集着泪,有些哽咽地说着:“你先出去吧。”
独孤启垂下眼帘看着自己面前的女人,她比刚才显得更加憔悴,独孤启似乎理解她的心情,也似乎不理解,也许对于阮茗筝来说,滕罗所做的一切,都是合该,他默默地退了出去。
房间里的空气似乎都凝固着,阮茗筝抬头看向那只有一半的梳妆台,横切过的木槽上cha着一支红色的珠花,她走到这支珠花前,伸手把珠花拿起。
这支珠花异常的红艳,红艳得仿佛用鲜血染成,阮茗筝悲伤云集的眼里渐渐平静下来,她看着这支珠花,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
她把朱钗cha回木槽,叹了口气走了出去。
外面还有些冷,她拿上独孤启的袄子,裹紧了不多的衣服,往偏殿去,一大箱书是他们从伍国带来的,为数不多的财产,独孤启正襟坐在桌旁,咧着嘴,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些财产。
星象学问犹如瀚海,庞杂而深奥,独孤启钻在这片海里,没注意到阮茗筝的到来。
阮茗筝在门口站了一会,握紧了还有些发热的掌心,眉头耷拉下来,她毕竟还是个母亲。
她悄无声息地走进去,站在独孤启背后,看着他在毛边纸上一点点地临摹那些图画,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
独孤启顿时挺直了脖子,回头看见阮茗筝拿着袄子站在那里,不禁有些动容。
阮茗筝把袄子给他披上,把冰凉地手背挨在他的侧脸上,柔声问道:“还疼吗?”
独孤启点了点头,又立刻摇头,怕阮茗筝不信,补充着说:“不是很疼了。”
阮茗筝没说什么,沉默地在他身旁坐下,她细细看着自己的孩子,用低沉的仿佛自言自语的声音说道:“去司天阁,也好,去,就一定要成功。”
独孤启奇怪她这种快速的转变,只平静地应下来。
离甄选还有十三天,寻常的贵族弟子早在四年前就开始准备,而他只剩下这么十几天的时间。
时间过于紧迫,独孤启每天争分夺秒地看书,有时一天才睡两三个时辰。
陶慕嘉坐在司天阁里,每天都在听1551报告独孤启的情况,十几天学完别人需要学四年的东西,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可以,陶慕嘉给独孤启透题,但是这一身华服,注定了他只能坐在高高的阁楼上等待。
等待总是让人心焦,陶慕嘉站在高高的阁楼上,眺望世安宫的方向,有一下没一下地拍着栏杆。
1551:还有三天了,你着啥子急,时间过得快得很。
他看向世安宫的方向,慢慢说道:我只是担心,如果他进不来司天阁怎么办。
1551:那就是命。
陶慕嘉没说话,离甄选的日子越近,他越发心慌,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一样。
“独孤启,”他默念着这个名字,握紧了手下的栏杆,“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高处不胜寒,陶慕嘉被风吹得有些头疼,拢了衣服进到屋里,屋里只点了一盏油灯,陶慕嘉把题目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他大概还是会卑鄙一回。
离甄选还有两天,独孤启把带来的书翻完了,琢磨了一下,打算去藏书阁阅览。
卯时天还没大亮,世安宫里静悄悄的,守着门的侍卫还没起床,宫门也没人看守,独孤启背上褡裢,耗着力气把门闩抬开,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宫门。
这个时候皇宫正在进行夜晚的最后一次交班,一路上没看见几个人,独孤启在青石板上哒哒地跑着,他许久都没有这样自由地在皇宫里的大路上跑过了,上一次,还是他七八岁的时候,在伍国,他的父皇带着他一起跑。
现在有了国师的吩咐,他总算能够光明正大地走在这皇宫里,不用再东躲西藏。
跑了一小段路,前方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禁卫军开始巡查,独孤启放慢了脚步,不紧不慢地路过那些禁卫军。
往西走了两里地,终于看见了藏书阁三个大字,他长吁一口气,擦了擦头上的汗,有些激动地走上前。
门口的侍卫并没有拦他,他推开门,看见了浩瀚的书海,一排排一摞摞的书绕着屋子摆了一圈,中间再围一圈,里面再加两排,层层叠叠的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本书。
清晨的光线从窗棂透进来,在打了蜡的地板上反s,he出明亮的光路,透过空气中的灰尘,变成雾蒙蒙的一片,把书堆也变成如梦似幻的一片,似是他从未到过的桃源。
第3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