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第8部分阅读
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 作者:肉书屋
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第8部分阅读
放心,子嗣之重大,女儿心中明白的。只是女儿不孝,又要劳母亲挂心费神了。”
席大奶奶忙在旁跟着劝道:“二姑奶奶可万不要这样说。只有二姑奶奶的日子过得舒心顺意,婆婆心里才能安稳。这母女连心,二姑奶奶有慧姐儿在,也该明白婆婆的苦心。”
庆元侯夫人和席大奶奶又宽慰了席氏一番,又叮嘱了云画好生伺候,又看过了粉团般可爱的思慧,方向天太君请辞,回了庆元侯府。
天太君心里也清楚庆元侯府和席氏的担忧,叫席氏过去陪她用了顿晚饭,也温言宽慰了她好些话,方让她回去好生歇息,不可太过忧思了。
因为太子妃之位易主,京华城内已有不少笑话凤舞的言论。因此,凤舞的及笄礼,天太君比先时更加的看重,严命连珠夫人要大操大办,定得比过京华城以往所有的及笄礼才好。
连珠夫人心里也存着一股怨气,如今又得了天太君之命,自然倾尽全力操办凤舞的及笄礼,想着狠堵一堵那些口舌是非之人的嘴脸。
于是,到了六月十六,凤舞的及笄礼之日。东阳公府门庭若市,凡京华城爵位权贵官宦之家,均携厚礼登门贺喜。皇上和太后、皇后也连连赐下丰厚喜礼,就连深受宠爱的玉安公主也亲自登门观礼。
只短短一日,东阳公府和忘忧郡主深受皇室天家圣宠之态,就尽展现于大秦世人的面前,再无人敢背后议论东阳公府失宠之言。
玉安公主是最后一个辞去的贵客,凤舞一直留她在忘忧轩里说私房体己话。临送她离去的时候,凤舞还让她将太子所送的寿礼带回去,只留下了谢玉芙所送之礼。
到了这一步,玉安公主也深明避嫌的道理,爽快的答应将太子之礼再带回皇宫。只是玉安公主虽然心知不可强求,可还是又劝了凤舞一番,大体是不想让她与谢玉芙断了姐妹情谊。
热闹了一整日,东方烨担忧天太君太过劳神,送走了最后一位贵客后,忙赶到佛光轩探望。
天太君见他面露醉态,忙让华嬷嬷吩咐小厨房煮盅醒酒汤送上来,又笑道:“你自小饮酒就很懂得适度,今日却喝的脸上都染了红,看来是喝得非常尽兴了。”
东方烨接过华嬷嬷奉上的温茶,优雅的喝了两口,笑回道:“今日不仅酒喝得尽兴,就是话说得也尽兴。往日与那些权贵交往应酬,说话总要小心谨慎,从没有今日与那些小辈们说得如此畅快自在。”
天太君知道东方烨今日在书楼一层的花厅里单设了酒席,下晌前院的大筵席散去后,他就让东方昊单请了几位年少小将到书楼入席。待前院的男宾客都离去后,他也带着东方景和东方晨赶去了书楼。
天太君笑着探问道:“今日你在大筵席之后,又单宴请了那四位小将,明日消息就会传遍朝野和京华。看来你是有心要栽培他们,扶持他们上位了?只是,这并不像你以往的行事作派呀。”
她的儿子,她最是知道。东方烨虽然出身世家大族,又极受秦明帝的重视、太子天浩然的尊敬,却从来没有因此而结党营私。反而最痛恨那些以权或利,来结党建派之人。每每有所机会,总要冷嘲热讽上几句,方肯罢休。
东方烨见天太君也起了好奇之心,不禁扬眉笑回道:“还是母亲最是知道儿子,儿子从来厌恶结党建派之事。只是那四位小将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尤其是那易子轩,更非池中之物。此次两疆战事大获全胜,他乃第一功将。只不过寒门的出身,阻了他们的前程,需有人为他们引路罢了。儿子近日种种举动,不过是替他们扫除门第的阻碍,后面的路还要他们自己打拼才行。”
他如今的种种举动,已然是破例了。更何况男子汉大丈夫,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靠他人的帮扶是不行的。再者,他也相信自己的眼光,那四位英雄男儿只要不误入歧途,定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若是经受不住考验和诱惑,而误入了歧途,也只能说是心术不坚了。
天太君闻言,赞同的点点头,又笑着赞赏道:“那易子轩确实是难得的英雄男儿,谈吐行动间极懂礼教进退,更可贵在不卑不亢的性情上。让景哥三兄弟多与他们接触交往也好,也让他们知道知道寒门子弟打拼的艰辛。”
东方烨见天太君也颇赏识易子轩,也就趁机回禀道:“这几日儿子精心挑选了四位大秦栋梁之材,打算让凤舞在当中选一位为婿。只是,儿子近日来越看易子轩,越是欣赏,有意想招他为婿。当然,之前选中的四位,再加上易子轩,他们五人中挑选哪一位,还是要舞儿说得算。只是不知母亲意下如何?”
东方烨有意招易子轩婿的想法,确实让天太君很是震惊。只是在短暂的愕然之后,天太君就静心沉思了起来。东方烨见天太君并没有直言拒绝,而是用心思量,便知天太君已有五分的愿意,心中也跟着松下口气。
半晌,天太君方点头道:“以如今东阳公府的权贵,已是不需再用联姻来巩固地位了。况且,寒门出身的子弟,能靠着自己奋斗,拼到如今正四品的官位,可见他的不凡之处。再者,你向来看人就是极准的,又甚少夸赞何人。他既然能得你的欣赏,我也就没有不放心的。只是听晨儿说,那易子轩今年已二十有五,虽然从未成过亲,可到底年长了舞儿十岁。这亲事成与不成,还是要看舞儿的意思,你不可强命于她。回头你把五位人选调查精细,送过来让我过过目,然后再送去给舞儿挑选。”
东方烨见天太君在易子轩的事上点了头,心中舒畅,又陪着天太君说了会儿话,喝过了华嬷嬷送上的醒酒汤,方请辞回了桃源轩歇息。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马上就要挑选老公了。
虽然没有现代婚姻自由,只是比起古代,女主在亲事上已经算是非常自由了。
同人新坑连载:
且看十六岁的花季女主,冠上“手冢”的姓氏,所过的早婚生活……求支持!求包养
作者专栏:求收藏!求包养!
☆、第二十三章太后赐婚
六月底,东阳公府为东方晨的嫡长子东方思明大办满月宴。东方烨嫡长孙的满月宴,这阵势自然不次于凤舞的及笄礼,因此东阳公府的赫赫权贵又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天太君还特例允许四位姨娘的娘家人,可以借满月宴之日,由东阳公府的侧门而入,到梅兰竹菊四阁探望四位姨娘,只是要在申时正之前离府。
最早赶来的就是李姨娘的母亲,因为家里经营着尚不算小的酒楼,在寻常百姓家里也算是小富之户,故穿着打扮也算得体,贺满月的喜礼备得也还算上得了台面。
只是天太君、高夫人和席氏、凌氏带着凤舞、凤蕊、凤玲招待前来赴宴的女客,故李夫人仅拜见了连珠夫人,送上了喜礼,就被管事媳妇引去了李姨娘所居的竹阁。
待丫鬟们奉上了香茶、果点,李姨娘便挥退了众人,抱过刚满月不久的四姑娘凤玉,递进了李夫人的怀里。
李夫人看着怀里半眯着小眼睛的外孙女,喜欢得笑弯了眉,夸赞道:“我们小凤玉可真是好看,长大了,定然比你娘还要出众。”
李姨娘在旁笑赞道:“国公爷的样貌极好,玉儿长得像极了国公爷,想来长大后也绝不会差的。”
说着,又委委屈屈的苦叹道:“只可怜命却平常,托生到了姨娘的肚子里,连满月宴都不得操办。若不是连珠夫人送了一桌席面过来,老太君和国公爷、夫人又送了满月礼,恐怕满府里的人都忘了竹阁里添了一位四姑娘。”
李夫人闻言,皱眉瞪了李姨娘一眼,然后小心的将凤玉交回李姨娘的怀里,又从怀里掏出一条赤金的金锁链和一对小金镯子,递给了李姨娘,方叹道:“东阳公府向来都不太看重庶出子女,只是到底是赫赫国公府,再不看重也别寻常人家的嫡子女要过得好。当初你既然死活都要嫁过来作妾室,如今就不该抱怨这些嫡庶之别。好在你这胎生得是女儿,只要用心把她抚养成|人,再嫁个好婆家,你往后也老有所靠。你们夫人至今仍未生下嫡子,她若认了无子之命也罢了,若真动了抱养庶子之心,那张姨娘和刘姨娘的好日子就过到头了。”
李姨娘边小心的将小金锁链和小金镯子给凤玉戴上,边幸灾乐祸的嘲笑道:“还是娘心里有主意,知道养女儿比养儿子的好处,没让我也跟着她们犯了糊涂。”
李夫人指着炕桌上带来的精致小木盒,嘱咐李姨娘道:“你不是说郡主最喜爱精致的小摆设吗?这是我让你爹和你哥弄来的一块玉石,雕了一朵盛开的水莲,用紫檀木雕的莲座,你想着孝敬给大姑娘。记着娘的话,要哄好老太君,要讨好大奶奶和大姑娘。只要她们看你顺眼,你在这国公府里就有好日子过,往后小凤玉也能养得顺、养得好。”
李姨娘笑着点了点头,将那小木盒收好,又拿了两匹天太君赏的进贡的好料子给李夫人,娘俩又说了会儿私房体己话。待用过了午饭,喝过了茶,李姨娘才吩咐丫鬟送李夫人离去。
满月宴摆在晌午,所以到申时初左右,男女宾客就渐渐散去了。僵着笑脸陪坐了一整日的凤舞,可怜亏亏的向天太君告了懒,就躲回忘忧轩去歇息了。
留在正厢里看屋子的橙玉见凤舞回来了,忙倒了温茶奉上,并捧过来李姨娘所送来的小木盒,笑禀道:“姑娘,这是五姨娘送给姑娘的,说是添妆之礼。还说请姑娘不要嫌弃礼薄,好歹是她的一份心意。”
凤舞闻言,好奇的打开小木盒,见里面放着一朵精致的玉雕水莲,拿出来仔细端详过后,笑着点了点头,一面将玉水莲放回小木盒子里,叫青鸢盒进东里间收好,一面吩咐青鸢道:“她送添妆之礼,是她的心意,我却不能白收了这份礼。正好四妹妹的满月礼,我还没有送,就拿前日宁乐郡主送的那块玉佩还礼吧。你让红袖去送,她嘴巧,会说话。”
青鸢笑着应了一声,捧着小木盒进了东里间。不多时,又捧着一个更小的木盒走了出来,站在正厢廊下,唤来红袖,将小木盒递给她,嘱咐了她几句话,就催她往竹阁去了。
青鸢刚想转身回正厢,就听得轩外有一阵脚步声传来,忙停了脚步,又转正了身子,果见四个小丫头抬了顶小轿进来,小轿旁跟着的是席氏的随侍丫鬟。
“姑娘,大奶奶过来了。”青鸢边扬声向正厢里回禀,边快步下了正厢台阶,与席氏的丫鬟一起,扶着下了小轿的席氏,迈步进了正厢。
凤舞已在堂屋里迎接,边亲自扶着席氏进西暖阁坐下,边笑问道:“今日折腾了一天,大嫂不早些回景风轩歇着,怎么倒想着过忘忧轩来了?”
席氏笑着将手中的五个信封放到炕桌上,接过青鸢奉上的茶,挑眉回道:“大妹妹快些看看吧,这可是费了公公和你大哥好些的工夫呢。”
凤舞不解的看了看席氏,又看了看那五个信封,心中越发的疑惑。随手抽出一个信封,取出里面的信来,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席氏脸上那暧昧的笑意。
那信上白纸黑字,写的是静成侯嫡长子的详细资料,连静成侯三亲六故的资料都有。另四封不用看,凤舞也知道写的定然是另四位公子的详细资料,这是东方烨要她挑选夫婿了。
席氏见凤舞手里虽拿着信,可眼睛却望着西洋钟,并没有要仔细看的意思,以为她是临要出阁,心里难免忐忑不安,便轻拍了拍她的手,笑着安抚道:“我们女儿家总有要出阁的一天,这五位公子都是公公精挑细选的,万是不会错的。大妹妹只管安心挑选合心意的就是了,旁的事情自有祖母和公公去料理。”
凤舞回过神来,将手中的信放回信封里,边笑着点了点头,边让青鸢把那五封信先收起来。
席氏又贴心的笑劝了凤舞几句话,又夸赞了几句她已绣好的喜帕,方请辞回了景风轩。
韦嬷嬷见席氏走了,才从东暖阁里走进西暖阁,一面让青鸢去把那五封信取来,一面笑劝凤舞道:“虽说女儿家的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咱们东阳公府向来不喜盲婚哑嫁,为的也是夫妻恩爱、白头携老。国公爷既然已费心挑好了人选,又详细调查了家世背景,姑娘也该上心的仔细挑一挑。姑娘已是行过及笄礼的,无论如何也要在年底之前出阁。时间本来就紧得很,姑娘若再这么不紧不慢的,老婆子可就没法向去了的永乐长公主交代了。”
凤舞见韦嬷嬷又要老篇长谈,忙头痛的接过青鸢送来的五封信,撒娇的求饶道:“好妈妈,我这就仔细挑选,妈妈快别唠叨了。”
青鸢笑着扶韦嬷嬷在炕榻上坐下,奉上温茶,又贴心的挑亮炕榻上的烛火,打趣凤舞道:“姑娘快些挑选吧,韦妈妈可是坐在这里看着呢。”
凤舞见韦嬷嬷果然一脸温和笑容的盯着自己,只得不情不愿的拿起那五个信卦,逐一打开细看。看到最后一个信封之时,她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那白纸黑字的第一行,赫然写着——易子轩。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看过四位爵位权贵世家的公子之后,竟然会看见寒门出身的易子轩的资料。下一刻,那双深邃冷漠的眼眸再一次浮现在眼前。
韦嬷嬷见凤舞的神情从漫不经心转为了专注,便好奇的伸长了脖子,望向凤舞手中拿着的几张纸。少顷,不解的皱紧眉头,喃声自语道:“这易子轩应该是此次两疆战事中的那位易小将吧?才不过正四品的官位,又是寒门出身,国公爷怎么相中了他呢?他可要比姑娘大了整整十岁呢。”
凤舞又细细的看了一遍易子轩的资料,见他老家在临近南疆的玉林县,父亲早亡,家中除了易母,还有回娘家守寡的两个姐妹,以及她们的三个孩子。虽然还有几房远亲,却都是十几年没有来往的。易子轩虽然已二十有五,却从未娶过亲,身边不仅没有妾室,连侍妾也没有。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好在随着他官职的晋升,家里的境况也转好了许多,只是尚称不上富足。
韦嬷嬷见凤舞一直仔细翻看着易子轩的资料,心里一沉,不安的劝道:“姑娘,你可要想仔细了,这易子轩不过是寒门出身的正四品小将呀。姑娘是永乐长公主和东阳公的女儿,是东阳公府的嫡长女,是皇上亲封的忘忧郡主。姑娘这般贵重的人品身份,可万不能糊涂的下嫁寒门呀。”
凤舞笑着安抚道:“妈妈也太过多虑了,大嫂也说了,父亲挑的人选,是万不会错的。况且,就如妈妈所言,我的身份已然极为贵重了,再不需靠夫家来提升。与其嫁入爵位权贵之家,整日勾心斗角的过日子,倒不如下嫁寒门,日子过得反而逍遥自在。再者说,父亲会如此看重易公子,必然是因为易公子有过人之处,听说连皇上也很赏识他。而且这些资料里也写得清楚,这五位公子相比较,易公子家里人口最为简单,想来规矩也并不多,倒能省了好些心神。至于银钱上的事情,就更不是问题了,反正我这辈子也不会缺了银钱使用。”
韦嬷嬷随着永乐长公主从宫里嫁到东阳公府,凡是大秦爵位权贵之家,就没有不知道底细的。活了大半辈子,自然比凤舞知道这婆家人口简单的好处。况且就如凤舞所言,她那般贵重的人品身份,若是下嫁进寒门里,倒是不需看旁人的脸色。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向来也不是什么问题。
想明白了个中利弊,韦嬷嬷的脸色也好了许多,见凤舞已是下了决心,只得点头叹道:“姑娘向来最有主意,若姑娘觉得万般好,那婆子就听姑娘的。”
凤舞安心的笑了笑,将五封信重新装好,递给韦嬷嬷,嘱咐道:“此事交给旁人去办,我自然是不放心的,也怕她们笨嘴拙舌的,说不明白。只能劳烦妈妈跑一趟,去桃源轩回消息,只说我挑中了易公子就好。若父亲问起原由,妈妈只管如实回答,想来父亲也是明白我的。”
韦嬷嬷忙接了那五封信,笑应道:“姑娘只管放心,姑娘的心思,婆子知道的。”
语毕,叮嘱青鸢早些伏侍凤舞歇息后,就快步往桃源轩去了。怕若再不赶着些,东方烨就该歇下了。
次日,东方烨请了易子轩进府议事,陪同在旁的只有东方景一人。
凤舞忐忑不安的坐在书房里,时而写字,时而弹琴,后来直接看佛经静心。倒也不是她多想嫁给易子轩,只是她已经选了,东方烨也跟着提了,若是易子轩拒绝,那东阳公府可就成为大秦最大的笑话了。
韦嬷嬷知道凤舞的心思,叮嘱青鸢和蓝星、橙玉伏侍凤舞用晚饭后,就亲自去了书楼等消息。直待戌正二刻左右,韦嬷嬷方一身雨露的带回了好消息。东方烨只对韦嬷嬷说了一句话:让舞儿抓紧备嫁吧。
对凤舞来说,这一句话虽然说得很模糊,仍然不知道易子轩的意思,可至少知道易子轩是点了头的。只要易子轩点了头,想来这桩亲事也就能顺顺利利的进行下去了,她也不用再第二次成为京华城乃至大秦朝的笑话。
三日后,秦明帝于早朝宣布了太后的懿旨,将东阳公府的忘忧郡主指婚给正四品副参领易子轩,大喜之日定在了八月二十。与太后懿旨同下的,还有秦明帝赐下的一座三进小宅院,以及太后和皇后为忘忧郡主添的嫁妆。
这场太后的突然赐婚,又一次震惊了大秦上下,继太子妃之位易主之后,原内定太子妃竟要下嫁寒门。东阳公府也又一次成为了大秦上下热议的焦点,那些一直对凤舞无比羡慕嫉妒恨的世家贵女们,也趁机很是冷嘲热讽的笑话了一番。
一时间,大秦上下热闹纷纷,不是猜测东阳公府失了皇室天家之宠,就是猜测秦明帝极为看重且有意提拔易子轩。
更有甚者,说是西仁公府不愿让太子纳忘忧郡主为侧妃,所以逼着皇室天家在太子大婚之前,将忘忧郡主指婚他人。而众爵位权贵人家因为不愿捡皇室天家弃了的女子,不想得罪有皇后撑腰的西仁公府,逼着东阳公府不得不将忘忧郡主下嫁寒门。
不过在凤舞看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当然这话由身为女主的她说出来,让人听着是相当的狂傲自大。
然而无论旁人如何热议,也影响不了东阳公府预备忘忧郡主出阁的热情和喜悦。对东阳公府而言,忘忧郡主东方凤舞出阁,比太子天浩然和准太子妃谢玉芙大婚,要更加的紧要、重大。
作者有话要说:赶紧把女主嫁掉,就可以开卷二了。
555555555………………小凤舞,你要嫁人了,让为娘真舍不得。
同人新坑连载:
且看十六岁的花季女主,冠上“手冢”的姓氏,所过的早婚生活……求支持!求包养
作者专栏:求收藏!求包养!
☆、第二十四章大婚之喜
转眼进了八月盛夏,在天太君的连番催促下,连珠夫人终于按天太君和东方烨之命,置办齐了凤舞的嫁妆,也安排好了陪嫁的仆从。
天太君闻讯后,也不给连珠夫人松口气的工夫,就催她拿着嫁妆清单和陪嫁名单到佛光轩回禀。连珠夫人也想尽早回明了事宜,万一天太君有不满之处,她也好赶在凤舞出阁之前即时修补。
比时,正是请晚安的时候。高夫人带着凤蕊、四位姨娘带着凤玲和东方平、席氏带着思慧、凌氏和凤舞,都坐在佛光轩正厢的东暖阁里,陪着天太君闲话家常。
见连珠夫人进来,天太君也不等她请安,就先行拉过凤舞的手,打趣道:“快来看看,你的嫁妆和陪嫁可算是齐备了。若是还有缺的少的,你就告诉连珠,让她再去给你置办。”
说着,扬了扬手,笑着催道:“快把嫁妆清单给老婆子瞧瞧,看总共备了多少嫁妆?”
连珠夫人一面呈上嫁妆清单,一面陪笑着回禀道:“永乐长公主给大姑娘留下的嫁妆和私房,是由韦嫂子带着人收拾整理的,除去这几年大姑娘花用去的,剩下的共是四百六十台。太后和皇后给大姑娘的添妆,共是五十台。老太君和夫人、大奶奶、二奶奶给大姑娘的添妆,也共是五十台。国公爷和大爷、二爷、三爷给大姑娘的添妆,共是六十台。来往人家送给大姑娘的添妆,共是三十台。为了取长长久久的吉利兆头,凑齐九百九十九台,咱们府里给大姑娘备的嫁妆,共是三百四十九台。除了永乐长公主留下的那四百六十台嫁妆,由韦嫂子单独记了清单外,剩下的五百三十九台嫁妆都详细的记在了这份清单里,还请老太君过目。”
九百九十九台嫁妆,这惊天的数字,不仅惊了除天太君外,在座的所有女眷,就连准新娘凤舞也被惊得瞪大了眼睛。想当年天太君和天妙语以公主之尊下嫁东阳公府,也不过各陪了六百六十六台的嫁妆。
凤舞犹豫的张了张嘴,方吞吞吐吐的推拒道:“祖母,这九百九十九台也太多了,孙女不敢越过祖母和母亲去。”
天太君不以为然的笑道:“咱们府里只给你备了三百四十九台,并没有坏了规矩。至于众人给你添的妆,那都是对你的祝福,你是一定要带走的。再就是你母亲留给你的嫁妆,那本就是你自己的,没有不带走的道理。这些我和你父亲心里都有数,你就不要太过担心了。”
凌氏在旁疑惑的问道:“怎么没有陪送田庄和铺面?”
连珠夫人好笑的回道:“国公爷说大姑娘最是懒散,纵然陪送了铺面,也只管闭着眼收钱,绝不会费心去照管,还会嫌铺面碍事,所以只陪送了五处田庄。不过,除了永乐长公主留下的一百万两银票外,国公爷又给大姑娘备了一百万两银票,说大姑娘若是以后又想要铺面了,就自己去置办吧。另外,国公爷在玄武大街与朱雀大街的交口处,挨着京华河畔置办了一座大宅院,占地足有咱们东阳公府这般大小。国公爷说皇上赏赐的小宅院,不能擅自动土不说,早晚还是要还回去的。所以特地给大姑娘备了大宅院,若是大姑娘在小宅院里住着不舒服,就着人去把那大宅院按自己的喜好收拾了,然后搬过去住着。至于皇上赏赐的小宅院,还给朝廷也就是了。”
“这话说得是,皇上赏赐的宅院再好,也不是自家的,住起来就是不便宜。”对于东方烨的举动,天太君是非常赞同的,又追问道:“陪嫁的人都挑了哪些?忘忧轩里的人是不是都跟过去?”
连珠夫人略皱了皱眉,方回道:“易公子自从了军,就一直住在军营里,并没有一个下仆。之前国公爷与易公子商议此事时,易公子说大姑娘嫁过去就是当家主母,该由大姑娘全权作主。所以婢妾与大姑娘和韦嫂子商议了一下,除了忘忧轩里的人都跟着嫁过去之外,韦嫂子和任嫂子、乔嫂子的家人也跟着过去,那七个大丫鬟的家人也过去。另再配些侍卫和小厮,他们的媳妇也都跟过去当差,再挑些大丫鬟和小丫头就是了。若是觉得人手还不够,大姑娘只管派人回来说一声,婢妾再挑选出来补送过去。”
天太君满意的点头道:“恩,这也算很妥当了。”
席氏在旁略带担忧的问道:“听说亲家太太和姑奶奶们已到京华了?”
连珠夫人看了看天太君和凤舞,见二人也都望着她,方谨慎的回道:“易太太和易家二位姑奶奶带着三个孩子,已于前日赶进了京华,是大爷和二爷陪着易公子去接的。那天婢妾也过去了,迎她们进了宅院后,就安排她们住到了三进的院子里。新房在二进的院子里,往后大姑娘和易公子起居也都在二进里。婢妾已命人仔细描了那小宅院的图纸,待大姑娘过门后,也好细看怎么分派和安排。”
话落,想了想,又接着道:“送易家女眷进京华的,是易家在玉林的两家邻居,一行人赶了四五辆的大车。看这阵势,想来易太太是打算带着二位姑奶奶和三个外孙子外孙女,在京华城里落脚,不回玉林去了。”
天太君不在意的笑道:“儿子当了正四品的高官不说,又要娶亲成家了,没有再让寡母委居乡下老家的道理。反正府里从上到下所有的人都是咱们家陪嫁过去的,日子到底怎么过,还是舞儿说得算。”
说着,拉过凤舞的手,轻拍了拍,安抚道:“不过是几个乡下村妇罢了,老婆子相信你会应付得很好的。只是心里要有盘算,别伤了夫妻之间的感情。虽说以咱们家的地位,你不用靠着易子轩过一辈子,可夫妻恩爱到底比旁的都重要。这阵子老婆子告诉你的话,你要在心里牢牢记着,让老婆子和你父亲安心。”
凤舞的眼眶已泛红,听了天太君叮嘱的话,乖巧的点了点头。
到了八月二十这一日,东阳公府正门大开,大红地毯由府内直铺出正门台阶之下。从清晨辰时初就响起的鞭炮声,持续不断的提醒着整个京华城,今日是忘忧郡主东方凤舞的出阁之喜。
自巳初开始,前来贺喜送嫁的男女宾客就络绎不绝。东方烨带着东方景三兄弟在前院招待男客,高夫人和席氏、凌氏带着凤蕊、凤玲招待女客,连珠夫人则张罗着送嫁宴和送嫁仪式。
按大秦朝的习俗:凡是受邀参加喜礼的宾客,不管是男女双方谁家邀请,都要带着送嫁、迎娶的双份贺礼,赶在巳末之前抵达女家,赴晌午在女家办的送嫁宴。送嫁宴过后,男家的迎娶队伍抵达女家,新娘会被搀出来举行送嫁仪式。
待新娘上了花轿,吉时一到,送嫁队伍与迎娶队伍合二为一,由新郎带着进行绕城仪式。趁着绕城的工夫,受邀宾客和女家之人都会赶往男家。绕城仪式结束后,新郎率队迎着花轿回到男家,于吉时举行拜堂大礼。
待新娘被送进洞房后,男家的迎娶宴正式开席。直至迎娶宴散毕,送走了所有宾客,女家之人也辞去后,这成亲的喜礼才算是正式结束。
当然,身为新娘的凤舞是没有精神和心思去研究大秦喜礼的习俗的,她唯一的感触就只有一个字——累。
从卯正被韦嬷嬷由温暖的被子里扯出来之后,凤舞就被众人摆来弄去的,整个人都处于头晕眼花、心烦气燥的状态。而最让她感到痛苦的,是与天太君、东方烨和东方景三兄弟哭别后,精疲力竭的她是又饿又累又热,可偏偏花轿里闷热得紧不说,身为新娘的她还被告之入洞房之前不能吃东西。
于是瘫软在花轿里的凤舞,非常悲观的觉得,可能花轿还没有抬进易府,她就会香消玉殒在这花轿里。好在青鸢极是贴心,猜到她可能会被饿死,所以在绕城的时候,偷偷塞了一小包玫瑰酥给她。
踩着酉正的吉时,新郎易子轩在义结金兰的好兄弟燕磊、华杰、卫东和送嫁的东方晨、东方昊的陪同下,带着合二为一的送嫁迎娶队伍,迎着花轿进了易府的正门。
酉正二刻,高堂之上,易子轩与凤舞行了拜堂之礼,然后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被推送进了洞房。而与易子轩相熟或有些来往的军中将士,也都紧随着赶去闹洞房,顺便见识一下名满大秦的忘忧郡主的真容。
身为穿越女,古代的洞房,凤舞是早就见识过的,甚至可说是见识了成百上千回。凡是古言小说,或是古装影视剧,十个里总有九个都会描写成亲之喜。因此,凤舞对于闹洞房之事,早就准备好了三个对应之策。
一是闭紧了嘴,装一会儿哑巴,随他们怎么闹,都坚决不开口。二是在易子轩看着她的时候,她也要大方的回看易子轩,绝对不能小家子气的装羞涩,毫无半点将妇之相。三是该听话的时候,一定要听话,要让大家觉得她平易近人,但不该听话的时候,绝不能听话,不能让人觉得她是无主见的拙妇。
不过事实证明,有易子轩和东方晨、东方昊在,闹洞房一事很难成功。不到两刻钟的工夫,那些平日里上战场都不惧怕的将士们,就在新郎和新上任的舅兄妻弟的威逼利诱下,乖乖的退出了新房,回迎娶宴上拼酒去了。
于是,当易子轩用插在剑鞘里的宝剑挑起喜帕后,顺势抬头望去的凤舞,在偌大的新房里,只看见了易子轩和东方晨、东方昊三个男人,余者皆是前来观礼的女眷。
“哎哟喂,这郡主就是郡主,瞧这细皮嫩肉的,生得可真是好看。跟郡主这么一比,咱们姐妹直接就可以回家缩着去了,哪里还有脸面出门哟。”坐在一旁的清秀小媳妇,对或站或坐在新房里的众女眷们,爽利的笑赞着。
凤舞好奇的用余光悄悄的打量着她,却突听得耳旁有人沉声道:“那是义弟华杰的妻子。”
凤舞只觉耳根一热,脸颊瞬间就染上了红晕,忙收回了望向华三奶奶的探究目光,又眼观鼻、鼻观心的老实坐在床榻上。
接下来,新郎新娘还要在这新房里举行一些琐碎的仪式。凤舞借机偷瞄了易子轩一眼,见他也在打量自己,也就顺势勇敢的迎向他探究的目光。在看见隐藏在那双深邃冷漠双眸中的满意和惊艳后,她提起来的心,方放了下去。
今日的嫁衣首饰和发髻妆扮,可是让她和韦嬷嬷、青鸢、蓝星、橙玉费了好些的心神。若是得不到易子轩的欣赏,那她往后的日子也就不用过了。
举行完所有的仪式,易子轩扔下一句“伺候你们奶奶更衣、用饭”,就同东方晨和东方昊赶去前面的迎娶宴敬酒了。留下凤舞这个新妇僵坐在床榻上,接收新房里众女眷们的打量和议论。
“大哥可算是走了,只要有他在,我就不敢喘大气,可真是憋死了。”另一位俏丽小媳妇苦着脸抱怨道,随即站起身来,走到凤舞面前,笑道:“我是前阵子刚进京华的,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大着胆子叫一声大嫂,郡主可别见怪。我是燕磊的妻子,他们四个义结金兰,论起来你我也算是妯娌。往后有了大嫂,他们兄弟再聚在一处喝酒之时,我们妯娌间也能多个说话作伴的了。”
凤舞忙有礼的站起身来,笑应道:“之前听我娘家二哥哥说过,说他们四兄弟感情好的如亲兄弟一般,那也就恕我大着胆子唤一声二婶婶了。”
燕二奶奶笑着点头道:“正是这话,他们兄弟好得如一家人,咱们妯娌也没有外道的道理。”
华三奶奶也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凤舞面前,一把拉住她的手,边往西暖阁里拉,边笑催众女眷道:“咱们别在内室里耽误工夫,该让大嫂用些饭菜是正经。我最是知道新娘子的痛苦,累了一天也就算了,还偏不让吃东西,也不知道是哪位先人定下的规矩,真是不贴心。”
众女眷都是已婚妇人,自然知道这其中滋味,边随着往西暖阁走,边七嘴八舌的抱怨自己当新娘那会儿的苦楚。
待陪着凤舞用过了晚饭,燕二奶奶和华三奶奶又贴心的带着众女眷离去,让凤舞赶在易子轩回房之前,可以好好的喘口气。
韦嬷嬷边催着蓝星和橙玉伏侍凤舞卸妆、散发、更衣、沐浴,边笑叹道:“婆子本还担心爷这几位义弟的妻子与奶奶相处不好,如今看来倒是婆子多心了,这燕二奶奶和华三奶奶却是极大方知礼的人。”
凤舞笑着点了点头,心里虽感激她们二人一直帮着周旋新房里的气氛,没有让她感到尴尬和不安,但此时却真是没有精神去评说谁好谁歹,只想快些沐浴、更衣,好早些到床榻上去歇息。
果然,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结婚都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第二十五章洞房花烛
御赐的宅院,说白了就是现今公务员单位分配的宿舍,让你住着并不代表它就是你的。因此,东阳公府派人过来收拾布置宅院时,并不敢随意动土,这正厢西里间内也就没有凤舞惯用的沐浴池子。
在木制的大浴桶里泡过澡,穿上特意准备的大红色纱袍,凤舞扶着青鸢走出了西里间,坐到了内室的大座榻上。蓝星拿着一块大巾帕赶过来给她擦拭长发,青鸢则带着橙玉赶着去铺设床榻。
韦嬷嬷端着一盅醒酒汤走了进来,边放在大座榻上的小榻几上,边嘱咐道:“外面的迎娶宴热闹得很,想来爷会被灌许多的酒,奶奶想着劝爷把这醒酒汤喝了。”
说着,又走到凤舞的身边,躬腰在她耳旁,小声的叮嘱道:“这洞房花烛之事,已请喜婆子教过奶奶了,婆子就不多言了。只有一点,爷是武夫,力道上惯没有轻重,奶奶可要自己心疼自己。这女儿家的第一次,总要吃些苦头的,该忍的也得咬着牙忍,可不该忍的也别委屈了自己。”
凤舞听了这话,脸颊一红,微微点了点头。她是真没有想到,韦嬷嬷竟然会在洞房之夜,嘱咐她这样的一番话。不过,倒是让韦嬷嬷白担心了。
她是活了两辈子的女人,上一世与男友也交往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因此对于男女情事,她是一清二楚的。只是,易子轩虽然已是她的丈夫,可她和他至今也不过才见了三面。
按萧亚轩的歌来评说她和易子轩,那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正发怔间,突听得绿柳在外扬声禀道:“奶奶,爷回来了。”
韦嬷嬷率先反应过来,带着青鸢和蓝星、橙玉迎了出去。
凤舞也略带紧张的起了身,走到穿衣镜前照了照,见发丝和纱袍都很妥当,方回身端起那盅醒酒汤,不紧不慢的转身出到西暖阁。
见易子轩已于炕榻上落座,凤舞略带紧张的轻呼出一口气,才尽量平静的走到他面前,双手奉上醒酒汤,柔声细语的笑道:“爷喝些醒酒汤吧,乔妈妈特地熬的。”
因为被灌了许多的酒,易子轩已有些头晕,听了凤舞的话,不由得抬头看了过去。只见小妻子一身大红纱袍,亭亭玉立的站在眼前,雪白如玉的肌肤、乌黑柔亮的长发、精致出尘的娇颜,无不让人惊艳。
不知道是不是酒劲上头的关系,他突然觉得口渴得厉害,身上也跟着燥热了起来,忙接过醒酒汤,大口的喝了起来。
此时,正巧红袖、黄莺和绿柳、紫霞送了热水进来,易子轩便趁机起身道:“我去沐浴,你先歇息吧。”
说着,往西里间走去,并对要随着进去伏侍的蓝星和橙玉道:“不必跟着伺候,我沐浴的时候,不习惯有旁人在。”
蓝星和橙玉闻言,不知所措的看向凤舞和韦嬷嬷,见二人均点了点头,方松下口气,又折回原位站着。
这沐浴过后,就该是洞房花烛夜的重头戏了。
凤舞虽然心里紧张得要命,却不想叫旁人看了他们夫妻在闺房中的互动,故正色吩咐道:“往后爷在的时候,你们不必在这里伺候,只在廊下等着就是了。若有事要吩咐,我会唤你们进来的。”
韦嬷嬷心里明白,笑着点头道:“姑娘考虑得极妥当。”
青鸢和蓝星、橙玉也识趣的跟着应了一声。
凤舞微红着脸,想了想,又吩咐韦嬷嬷道:“妈妈带她们下去歇息吧。天色也不早了,都跟着忙活了一天,定然是累坏了,也该早些歇息。明天一大早要给婆婆敬茶,妈妈想着早些叫她们起来,也早些过来伏侍我和爷起身。”
韦嬷嬷笑着答应一声,又小声叮嘱了凤舞几句洞房之事,方识趣的带
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第8部分阅读
欲望文
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第8部分阅读
放心,子嗣之重大,女儿心中明白的。只是女儿不孝,又要劳母亲挂心费神了。”
席大奶奶忙在旁跟着劝道:“二姑奶奶可万不要这样说。只有二姑奶奶的日子过得舒心顺意,婆婆心里才能安稳。这母女连心,二姑奶奶有慧姐儿在,也该明白婆婆的苦心。”
庆元侯夫人和席大奶奶又宽慰了席氏一番,又叮嘱了云画好生伺候,又看过了粉团般可爱的思慧,方向天太君请辞,回了庆元侯府。
天太君心里也清楚庆元侯府和席氏的担忧,叫席氏过去陪她用了顿晚饭,也温言宽慰了她好些话,方让她回去好生歇息,不可太过忧思了。
因为太子妃之位易主,京华城内已有不少笑话凤舞的言论。因此,凤舞的及笄礼,天太君比先时更加的看重,严命连珠夫人要大操大办,定得比过京华城以往所有的及笄礼才好。
连珠夫人心里也存着一股怨气,如今又得了天太君之命,自然倾尽全力操办凤舞的及笄礼,想着狠堵一堵那些口舌是非之人的嘴脸。
于是,到了六月十六,凤舞的及笄礼之日。东阳公府门庭若市,凡京华城爵位权贵官宦之家,均携厚礼登门贺喜。皇上和太后、皇后也连连赐下丰厚喜礼,就连深受宠爱的玉安公主也亲自登门观礼。
只短短一日,东阳公府和忘忧郡主深受皇室天家圣宠之态,就尽展现于大秦世人的面前,再无人敢背后议论东阳公府失宠之言。
玉安公主是最后一个辞去的贵客,凤舞一直留她在忘忧轩里说私房体己话。临送她离去的时候,凤舞还让她将太子所送的寿礼带回去,只留下了谢玉芙所送之礼。
到了这一步,玉安公主也深明避嫌的道理,爽快的答应将太子之礼再带回皇宫。只是玉安公主虽然心知不可强求,可还是又劝了凤舞一番,大体是不想让她与谢玉芙断了姐妹情谊。
热闹了一整日,东方烨担忧天太君太过劳神,送走了最后一位贵客后,忙赶到佛光轩探望。
天太君见他面露醉态,忙让华嬷嬷吩咐小厨房煮盅醒酒汤送上来,又笑道:“你自小饮酒就很懂得适度,今日却喝的脸上都染了红,看来是喝得非常尽兴了。”
东方烨接过华嬷嬷奉上的温茶,优雅的喝了两口,笑回道:“今日不仅酒喝得尽兴,就是话说得也尽兴。往日与那些权贵交往应酬,说话总要小心谨慎,从没有今日与那些小辈们说得如此畅快自在。”
天太君知道东方烨今日在书楼一层的花厅里单设了酒席,下晌前院的大筵席散去后,他就让东方昊单请了几位年少小将到书楼入席。待前院的男宾客都离去后,他也带着东方景和东方晨赶去了书楼。
天太君笑着探问道:“今日你在大筵席之后,又单宴请了那四位小将,明日消息就会传遍朝野和京华。看来你是有心要栽培他们,扶持他们上位了?只是,这并不像你以往的行事作派呀。”
她的儿子,她最是知道。东方烨虽然出身世家大族,又极受秦明帝的重视、太子天浩然的尊敬,却从来没有因此而结党营私。反而最痛恨那些以权或利,来结党建派之人。每每有所机会,总要冷嘲热讽上几句,方肯罢休。
东方烨见天太君也起了好奇之心,不禁扬眉笑回道:“还是母亲最是知道儿子,儿子从来厌恶结党建派之事。只是那四位小将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尤其是那易子轩,更非池中之物。此次两疆战事大获全胜,他乃第一功将。只不过寒门的出身,阻了他们的前程,需有人为他们引路罢了。儿子近日种种举动,不过是替他们扫除门第的阻碍,后面的路还要他们自己打拼才行。”
他如今的种种举动,已然是破例了。更何况男子汉大丈夫,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靠他人的帮扶是不行的。再者,他也相信自己的眼光,那四位英雄男儿只要不误入歧途,定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若是经受不住考验和诱惑,而误入了歧途,也只能说是心术不坚了。
天太君闻言,赞同的点点头,又笑着赞赏道:“那易子轩确实是难得的英雄男儿,谈吐行动间极懂礼教进退,更可贵在不卑不亢的性情上。让景哥三兄弟多与他们接触交往也好,也让他们知道知道寒门子弟打拼的艰辛。”
东方烨见天太君也颇赏识易子轩,也就趁机回禀道:“这几日儿子精心挑选了四位大秦栋梁之材,打算让凤舞在当中选一位为婿。只是,儿子近日来越看易子轩,越是欣赏,有意想招他为婿。当然,之前选中的四位,再加上易子轩,他们五人中挑选哪一位,还是要舞儿说得算。只是不知母亲意下如何?”
东方烨有意招易子轩婿的想法,确实让天太君很是震惊。只是在短暂的愕然之后,天太君就静心沉思了起来。东方烨见天太君并没有直言拒绝,而是用心思量,便知天太君已有五分的愿意,心中也跟着松下口气。
半晌,天太君方点头道:“以如今东阳公府的权贵,已是不需再用联姻来巩固地位了。况且,寒门出身的子弟,能靠着自己奋斗,拼到如今正四品的官位,可见他的不凡之处。再者,你向来看人就是极准的,又甚少夸赞何人。他既然能得你的欣赏,我也就没有不放心的。只是听晨儿说,那易子轩今年已二十有五,虽然从未成过亲,可到底年长了舞儿十岁。这亲事成与不成,还是要看舞儿的意思,你不可强命于她。回头你把五位人选调查精细,送过来让我过过目,然后再送去给舞儿挑选。”
东方烨见天太君在易子轩的事上点了头,心中舒畅,又陪着天太君说了会儿话,喝过了华嬷嬷送上的醒酒汤,方请辞回了桃源轩歇息。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马上就要挑选老公了。
虽然没有现代婚姻自由,只是比起古代,女主在亲事上已经算是非常自由了。
同人新坑连载:
且看十六岁的花季女主,冠上“手冢”的姓氏,所过的早婚生活……求支持!求包养
作者专栏:求收藏!求包养!
☆、第二十三章太后赐婚
六月底,东阳公府为东方晨的嫡长子东方思明大办满月宴。东方烨嫡长孙的满月宴,这阵势自然不次于凤舞的及笄礼,因此东阳公府的赫赫权贵又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天太君还特例允许四位姨娘的娘家人,可以借满月宴之日,由东阳公府的侧门而入,到梅兰竹菊四阁探望四位姨娘,只是要在申时正之前离府。
最早赶来的就是李姨娘的母亲,因为家里经营着尚不算小的酒楼,在寻常百姓家里也算是小富之户,故穿着打扮也算得体,贺满月的喜礼备得也还算上得了台面。
只是天太君、高夫人和席氏、凌氏带着凤舞、凤蕊、凤玲招待前来赴宴的女客,故李夫人仅拜见了连珠夫人,送上了喜礼,就被管事媳妇引去了李姨娘所居的竹阁。
待丫鬟们奉上了香茶、果点,李姨娘便挥退了众人,抱过刚满月不久的四姑娘凤玉,递进了李夫人的怀里。
李夫人看着怀里半眯着小眼睛的外孙女,喜欢得笑弯了眉,夸赞道:“我们小凤玉可真是好看,长大了,定然比你娘还要出众。”
李姨娘在旁笑赞道:“国公爷的样貌极好,玉儿长得像极了国公爷,想来长大后也绝不会差的。”
说着,又委委屈屈的苦叹道:“只可怜命却平常,托生到了姨娘的肚子里,连满月宴都不得操办。若不是连珠夫人送了一桌席面过来,老太君和国公爷、夫人又送了满月礼,恐怕满府里的人都忘了竹阁里添了一位四姑娘。”
李夫人闻言,皱眉瞪了李姨娘一眼,然后小心的将凤玉交回李姨娘的怀里,又从怀里掏出一条赤金的金锁链和一对小金镯子,递给了李姨娘,方叹道:“东阳公府向来都不太看重庶出子女,只是到底是赫赫国公府,再不看重也别寻常人家的嫡子女要过得好。当初你既然死活都要嫁过来作妾室,如今就不该抱怨这些嫡庶之别。好在你这胎生得是女儿,只要用心把她抚养成|人,再嫁个好婆家,你往后也老有所靠。你们夫人至今仍未生下嫡子,她若认了无子之命也罢了,若真动了抱养庶子之心,那张姨娘和刘姨娘的好日子就过到头了。”
李姨娘边小心的将小金锁链和小金镯子给凤玉戴上,边幸灾乐祸的嘲笑道:“还是娘心里有主意,知道养女儿比养儿子的好处,没让我也跟着她们犯了糊涂。”
李夫人指着炕桌上带来的精致小木盒,嘱咐李姨娘道:“你不是说郡主最喜爱精致的小摆设吗?这是我让你爹和你哥弄来的一块玉石,雕了一朵盛开的水莲,用紫檀木雕的莲座,你想着孝敬给大姑娘。记着娘的话,要哄好老太君,要讨好大奶奶和大姑娘。只要她们看你顺眼,你在这国公府里就有好日子过,往后小凤玉也能养得顺、养得好。”
李姨娘笑着点了点头,将那小木盒收好,又拿了两匹天太君赏的进贡的好料子给李夫人,娘俩又说了会儿私房体己话。待用过了午饭,喝过了茶,李姨娘才吩咐丫鬟送李夫人离去。
满月宴摆在晌午,所以到申时初左右,男女宾客就渐渐散去了。僵着笑脸陪坐了一整日的凤舞,可怜亏亏的向天太君告了懒,就躲回忘忧轩去歇息了。
留在正厢里看屋子的橙玉见凤舞回来了,忙倒了温茶奉上,并捧过来李姨娘所送来的小木盒,笑禀道:“姑娘,这是五姨娘送给姑娘的,说是添妆之礼。还说请姑娘不要嫌弃礼薄,好歹是她的一份心意。”
凤舞闻言,好奇的打开小木盒,见里面放着一朵精致的玉雕水莲,拿出来仔细端详过后,笑着点了点头,一面将玉水莲放回小木盒子里,叫青鸢盒进东里间收好,一面吩咐青鸢道:“她送添妆之礼,是她的心意,我却不能白收了这份礼。正好四妹妹的满月礼,我还没有送,就拿前日宁乐郡主送的那块玉佩还礼吧。你让红袖去送,她嘴巧,会说话。”
青鸢笑着应了一声,捧着小木盒进了东里间。不多时,又捧着一个更小的木盒走了出来,站在正厢廊下,唤来红袖,将小木盒递给她,嘱咐了她几句话,就催她往竹阁去了。
青鸢刚想转身回正厢,就听得轩外有一阵脚步声传来,忙停了脚步,又转正了身子,果见四个小丫头抬了顶小轿进来,小轿旁跟着的是席氏的随侍丫鬟。
“姑娘,大奶奶过来了。”青鸢边扬声向正厢里回禀,边快步下了正厢台阶,与席氏的丫鬟一起,扶着下了小轿的席氏,迈步进了正厢。
凤舞已在堂屋里迎接,边亲自扶着席氏进西暖阁坐下,边笑问道:“今日折腾了一天,大嫂不早些回景风轩歇着,怎么倒想着过忘忧轩来了?”
席氏笑着将手中的五个信封放到炕桌上,接过青鸢奉上的茶,挑眉回道:“大妹妹快些看看吧,这可是费了公公和你大哥好些的工夫呢。”
凤舞不解的看了看席氏,又看了看那五个信封,心中越发的疑惑。随手抽出一个信封,取出里面的信来,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席氏脸上那暧昧的笑意。
那信上白纸黑字,写的是静成侯嫡长子的详细资料,连静成侯三亲六故的资料都有。另四封不用看,凤舞也知道写的定然是另四位公子的详细资料,这是东方烨要她挑选夫婿了。
席氏见凤舞手里虽拿着信,可眼睛却望着西洋钟,并没有要仔细看的意思,以为她是临要出阁,心里难免忐忑不安,便轻拍了拍她的手,笑着安抚道:“我们女儿家总有要出阁的一天,这五位公子都是公公精挑细选的,万是不会错的。大妹妹只管安心挑选合心意的就是了,旁的事情自有祖母和公公去料理。”
凤舞回过神来,将手中的信放回信封里,边笑着点了点头,边让青鸢把那五封信先收起来。
席氏又贴心的笑劝了凤舞几句话,又夸赞了几句她已绣好的喜帕,方请辞回了景风轩。
韦嬷嬷见席氏走了,才从东暖阁里走进西暖阁,一面让青鸢去把那五封信取来,一面笑劝凤舞道:“虽说女儿家的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咱们东阳公府向来不喜盲婚哑嫁,为的也是夫妻恩爱、白头携老。国公爷既然已费心挑好了人选,又详细调查了家世背景,姑娘也该上心的仔细挑一挑。姑娘已是行过及笄礼的,无论如何也要在年底之前出阁。时间本来就紧得很,姑娘若再这么不紧不慢的,老婆子可就没法向去了的永乐长公主交代了。”
凤舞见韦嬷嬷又要老篇长谈,忙头痛的接过青鸢送来的五封信,撒娇的求饶道:“好妈妈,我这就仔细挑选,妈妈快别唠叨了。”
青鸢笑着扶韦嬷嬷在炕榻上坐下,奉上温茶,又贴心的挑亮炕榻上的烛火,打趣凤舞道:“姑娘快些挑选吧,韦妈妈可是坐在这里看着呢。”
凤舞见韦嬷嬷果然一脸温和笑容的盯着自己,只得不情不愿的拿起那五个信卦,逐一打开细看。看到最后一个信封之时,她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那白纸黑字的第一行,赫然写着——易子轩。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看过四位爵位权贵世家的公子之后,竟然会看见寒门出身的易子轩的资料。下一刻,那双深邃冷漠的眼眸再一次浮现在眼前。
韦嬷嬷见凤舞的神情从漫不经心转为了专注,便好奇的伸长了脖子,望向凤舞手中拿着的几张纸。少顷,不解的皱紧眉头,喃声自语道:“这易子轩应该是此次两疆战事中的那位易小将吧?才不过正四品的官位,又是寒门出身,国公爷怎么相中了他呢?他可要比姑娘大了整整十岁呢。”
凤舞又细细的看了一遍易子轩的资料,见他老家在临近南疆的玉林县,父亲早亡,家中除了易母,还有回娘家守寡的两个姐妹,以及她们的三个孩子。虽然还有几房远亲,却都是十几年没有来往的。易子轩虽然已二十有五,却从未娶过亲,身边不仅没有妾室,连侍妾也没有。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好在随着他官职的晋升,家里的境况也转好了许多,只是尚称不上富足。
韦嬷嬷见凤舞一直仔细翻看着易子轩的资料,心里一沉,不安的劝道:“姑娘,你可要想仔细了,这易子轩不过是寒门出身的正四品小将呀。姑娘是永乐长公主和东阳公的女儿,是东阳公府的嫡长女,是皇上亲封的忘忧郡主。姑娘这般贵重的人品身份,可万不能糊涂的下嫁寒门呀。”
凤舞笑着安抚道:“妈妈也太过多虑了,大嫂也说了,父亲挑的人选,是万不会错的。况且,就如妈妈所言,我的身份已然极为贵重了,再不需靠夫家来提升。与其嫁入爵位权贵之家,整日勾心斗角的过日子,倒不如下嫁寒门,日子过得反而逍遥自在。再者说,父亲会如此看重易公子,必然是因为易公子有过人之处,听说连皇上也很赏识他。而且这些资料里也写得清楚,这五位公子相比较,易公子家里人口最为简单,想来规矩也并不多,倒能省了好些心神。至于银钱上的事情,就更不是问题了,反正我这辈子也不会缺了银钱使用。”
韦嬷嬷随着永乐长公主从宫里嫁到东阳公府,凡是大秦爵位权贵之家,就没有不知道底细的。活了大半辈子,自然比凤舞知道这婆家人口简单的好处。况且就如凤舞所言,她那般贵重的人品身份,若是下嫁进寒门里,倒是不需看旁人的脸色。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向来也不是什么问题。
想明白了个中利弊,韦嬷嬷的脸色也好了许多,见凤舞已是下了决心,只得点头叹道:“姑娘向来最有主意,若姑娘觉得万般好,那婆子就听姑娘的。”
凤舞安心的笑了笑,将五封信重新装好,递给韦嬷嬷,嘱咐道:“此事交给旁人去办,我自然是不放心的,也怕她们笨嘴拙舌的,说不明白。只能劳烦妈妈跑一趟,去桃源轩回消息,只说我挑中了易公子就好。若父亲问起原由,妈妈只管如实回答,想来父亲也是明白我的。”
韦嬷嬷忙接了那五封信,笑应道:“姑娘只管放心,姑娘的心思,婆子知道的。”
语毕,叮嘱青鸢早些伏侍凤舞歇息后,就快步往桃源轩去了。怕若再不赶着些,东方烨就该歇下了。
次日,东方烨请了易子轩进府议事,陪同在旁的只有东方景一人。
凤舞忐忑不安的坐在书房里,时而写字,时而弹琴,后来直接看佛经静心。倒也不是她多想嫁给易子轩,只是她已经选了,东方烨也跟着提了,若是易子轩拒绝,那东阳公府可就成为大秦最大的笑话了。
韦嬷嬷知道凤舞的心思,叮嘱青鸢和蓝星、橙玉伏侍凤舞用晚饭后,就亲自去了书楼等消息。直待戌正二刻左右,韦嬷嬷方一身雨露的带回了好消息。东方烨只对韦嬷嬷说了一句话:让舞儿抓紧备嫁吧。
对凤舞来说,这一句话虽然说得很模糊,仍然不知道易子轩的意思,可至少知道易子轩是点了头的。只要易子轩点了头,想来这桩亲事也就能顺顺利利的进行下去了,她也不用再第二次成为京华城乃至大秦朝的笑话。
三日后,秦明帝于早朝宣布了太后的懿旨,将东阳公府的忘忧郡主指婚给正四品副参领易子轩,大喜之日定在了八月二十。与太后懿旨同下的,还有秦明帝赐下的一座三进小宅院,以及太后和皇后为忘忧郡主添的嫁妆。
这场太后的突然赐婚,又一次震惊了大秦上下,继太子妃之位易主之后,原内定太子妃竟要下嫁寒门。东阳公府也又一次成为了大秦上下热议的焦点,那些一直对凤舞无比羡慕嫉妒恨的世家贵女们,也趁机很是冷嘲热讽的笑话了一番。
一时间,大秦上下热闹纷纷,不是猜测东阳公府失了皇室天家之宠,就是猜测秦明帝极为看重且有意提拔易子轩。
更有甚者,说是西仁公府不愿让太子纳忘忧郡主为侧妃,所以逼着皇室天家在太子大婚之前,将忘忧郡主指婚他人。而众爵位权贵人家因为不愿捡皇室天家弃了的女子,不想得罪有皇后撑腰的西仁公府,逼着东阳公府不得不将忘忧郡主下嫁寒门。
不过在凤舞看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当然这话由身为女主的她说出来,让人听着是相当的狂傲自大。
然而无论旁人如何热议,也影响不了东阳公府预备忘忧郡主出阁的热情和喜悦。对东阳公府而言,忘忧郡主东方凤舞出阁,比太子天浩然和准太子妃谢玉芙大婚,要更加的紧要、重大。
作者有话要说:赶紧把女主嫁掉,就可以开卷二了。
555555555………………小凤舞,你要嫁人了,让为娘真舍不得。
同人新坑连载:
且看十六岁的花季女主,冠上“手冢”的姓氏,所过的早婚生活……求支持!求包养
作者专栏:求收藏!求包养!
☆、第二十四章大婚之喜
转眼进了八月盛夏,在天太君的连番催促下,连珠夫人终于按天太君和东方烨之命,置办齐了凤舞的嫁妆,也安排好了陪嫁的仆从。
天太君闻讯后,也不给连珠夫人松口气的工夫,就催她拿着嫁妆清单和陪嫁名单到佛光轩回禀。连珠夫人也想尽早回明了事宜,万一天太君有不满之处,她也好赶在凤舞出阁之前即时修补。
比时,正是请晚安的时候。高夫人带着凤蕊、四位姨娘带着凤玲和东方平、席氏带着思慧、凌氏和凤舞,都坐在佛光轩正厢的东暖阁里,陪着天太君闲话家常。
见连珠夫人进来,天太君也不等她请安,就先行拉过凤舞的手,打趣道:“快来看看,你的嫁妆和陪嫁可算是齐备了。若是还有缺的少的,你就告诉连珠,让她再去给你置办。”
说着,扬了扬手,笑着催道:“快把嫁妆清单给老婆子瞧瞧,看总共备了多少嫁妆?”
连珠夫人一面呈上嫁妆清单,一面陪笑着回禀道:“永乐长公主给大姑娘留下的嫁妆和私房,是由韦嫂子带着人收拾整理的,除去这几年大姑娘花用去的,剩下的共是四百六十台。太后和皇后给大姑娘的添妆,共是五十台。老太君和夫人、大奶奶、二奶奶给大姑娘的添妆,也共是五十台。国公爷和大爷、二爷、三爷给大姑娘的添妆,共是六十台。来往人家送给大姑娘的添妆,共是三十台。为了取长长久久的吉利兆头,凑齐九百九十九台,咱们府里给大姑娘备的嫁妆,共是三百四十九台。除了永乐长公主留下的那四百六十台嫁妆,由韦嫂子单独记了清单外,剩下的五百三十九台嫁妆都详细的记在了这份清单里,还请老太君过目。”
九百九十九台嫁妆,这惊天的数字,不仅惊了除天太君外,在座的所有女眷,就连准新娘凤舞也被惊得瞪大了眼睛。想当年天太君和天妙语以公主之尊下嫁东阳公府,也不过各陪了六百六十六台的嫁妆。
凤舞犹豫的张了张嘴,方吞吞吐吐的推拒道:“祖母,这九百九十九台也太多了,孙女不敢越过祖母和母亲去。”
天太君不以为然的笑道:“咱们府里只给你备了三百四十九台,并没有坏了规矩。至于众人给你添的妆,那都是对你的祝福,你是一定要带走的。再就是你母亲留给你的嫁妆,那本就是你自己的,没有不带走的道理。这些我和你父亲心里都有数,你就不要太过担心了。”
凌氏在旁疑惑的问道:“怎么没有陪送田庄和铺面?”
连珠夫人好笑的回道:“国公爷说大姑娘最是懒散,纵然陪送了铺面,也只管闭着眼收钱,绝不会费心去照管,还会嫌铺面碍事,所以只陪送了五处田庄。不过,除了永乐长公主留下的一百万两银票外,国公爷又给大姑娘备了一百万两银票,说大姑娘若是以后又想要铺面了,就自己去置办吧。另外,国公爷在玄武大街与朱雀大街的交口处,挨着京华河畔置办了一座大宅院,占地足有咱们东阳公府这般大小。国公爷说皇上赏赐的小宅院,不能擅自动土不说,早晚还是要还回去的。所以特地给大姑娘备了大宅院,若是大姑娘在小宅院里住着不舒服,就着人去把那大宅院按自己的喜好收拾了,然后搬过去住着。至于皇上赏赐的小宅院,还给朝廷也就是了。”
“这话说得是,皇上赏赐的宅院再好,也不是自家的,住起来就是不便宜。”对于东方烨的举动,天太君是非常赞同的,又追问道:“陪嫁的人都挑了哪些?忘忧轩里的人是不是都跟过去?”
连珠夫人略皱了皱眉,方回道:“易公子自从了军,就一直住在军营里,并没有一个下仆。之前国公爷与易公子商议此事时,易公子说大姑娘嫁过去就是当家主母,该由大姑娘全权作主。所以婢妾与大姑娘和韦嫂子商议了一下,除了忘忧轩里的人都跟着嫁过去之外,韦嫂子和任嫂子、乔嫂子的家人也跟着过去,那七个大丫鬟的家人也过去。另再配些侍卫和小厮,他们的媳妇也都跟过去当差,再挑些大丫鬟和小丫头就是了。若是觉得人手还不够,大姑娘只管派人回来说一声,婢妾再挑选出来补送过去。”
天太君满意的点头道:“恩,这也算很妥当了。”
席氏在旁略带担忧的问道:“听说亲家太太和姑奶奶们已到京华了?”
连珠夫人看了看天太君和凤舞,见二人也都望着她,方谨慎的回道:“易太太和易家二位姑奶奶带着三个孩子,已于前日赶进了京华,是大爷和二爷陪着易公子去接的。那天婢妾也过去了,迎她们进了宅院后,就安排她们住到了三进的院子里。新房在二进的院子里,往后大姑娘和易公子起居也都在二进里。婢妾已命人仔细描了那小宅院的图纸,待大姑娘过门后,也好细看怎么分派和安排。”
话落,想了想,又接着道:“送易家女眷进京华的,是易家在玉林的两家邻居,一行人赶了四五辆的大车。看这阵势,想来易太太是打算带着二位姑奶奶和三个外孙子外孙女,在京华城里落脚,不回玉林去了。”
天太君不在意的笑道:“儿子当了正四品的高官不说,又要娶亲成家了,没有再让寡母委居乡下老家的道理。反正府里从上到下所有的人都是咱们家陪嫁过去的,日子到底怎么过,还是舞儿说得算。”
说着,拉过凤舞的手,轻拍了拍,安抚道:“不过是几个乡下村妇罢了,老婆子相信你会应付得很好的。只是心里要有盘算,别伤了夫妻之间的感情。虽说以咱们家的地位,你不用靠着易子轩过一辈子,可夫妻恩爱到底比旁的都重要。这阵子老婆子告诉你的话,你要在心里牢牢记着,让老婆子和你父亲安心。”
凤舞的眼眶已泛红,听了天太君叮嘱的话,乖巧的点了点头。
到了八月二十这一日,东阳公府正门大开,大红地毯由府内直铺出正门台阶之下。从清晨辰时初就响起的鞭炮声,持续不断的提醒着整个京华城,今日是忘忧郡主东方凤舞的出阁之喜。
自巳初开始,前来贺喜送嫁的男女宾客就络绎不绝。东方烨带着东方景三兄弟在前院招待男客,高夫人和席氏、凌氏带着凤蕊、凤玲招待女客,连珠夫人则张罗着送嫁宴和送嫁仪式。
按大秦朝的习俗:凡是受邀参加喜礼的宾客,不管是男女双方谁家邀请,都要带着送嫁、迎娶的双份贺礼,赶在巳末之前抵达女家,赴晌午在女家办的送嫁宴。送嫁宴过后,男家的迎娶队伍抵达女家,新娘会被搀出来举行送嫁仪式。
待新娘上了花轿,吉时一到,送嫁队伍与迎娶队伍合二为一,由新郎带着进行绕城仪式。趁着绕城的工夫,受邀宾客和女家之人都会赶往男家。绕城仪式结束后,新郎率队迎着花轿回到男家,于吉时举行拜堂大礼。
待新娘被送进洞房后,男家的迎娶宴正式开席。直至迎娶宴散毕,送走了所有宾客,女家之人也辞去后,这成亲的喜礼才算是正式结束。
当然,身为新娘的凤舞是没有精神和心思去研究大秦喜礼的习俗的,她唯一的感触就只有一个字——累。
从卯正被韦嬷嬷由温暖的被子里扯出来之后,凤舞就被众人摆来弄去的,整个人都处于头晕眼花、心烦气燥的状态。而最让她感到痛苦的,是与天太君、东方烨和东方景三兄弟哭别后,精疲力竭的她是又饿又累又热,可偏偏花轿里闷热得紧不说,身为新娘的她还被告之入洞房之前不能吃东西。
于是瘫软在花轿里的凤舞,非常悲观的觉得,可能花轿还没有抬进易府,她就会香消玉殒在这花轿里。好在青鸢极是贴心,猜到她可能会被饿死,所以在绕城的时候,偷偷塞了一小包玫瑰酥给她。
踩着酉正的吉时,新郎易子轩在义结金兰的好兄弟燕磊、华杰、卫东和送嫁的东方晨、东方昊的陪同下,带着合二为一的送嫁迎娶队伍,迎着花轿进了易府的正门。
酉正二刻,高堂之上,易子轩与凤舞行了拜堂之礼,然后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被推送进了洞房。而与易子轩相熟或有些来往的军中将士,也都紧随着赶去闹洞房,顺便见识一下名满大秦的忘忧郡主的真容。
身为穿越女,古代的洞房,凤舞是早就见识过的,甚至可说是见识了成百上千回。凡是古言小说,或是古装影视剧,十个里总有九个都会描写成亲之喜。因此,凤舞对于闹洞房之事,早就准备好了三个对应之策。
一是闭紧了嘴,装一会儿哑巴,随他们怎么闹,都坚决不开口。二是在易子轩看着她的时候,她也要大方的回看易子轩,绝对不能小家子气的装羞涩,毫无半点将妇之相。三是该听话的时候,一定要听话,要让大家觉得她平易近人,但不该听话的时候,绝不能听话,不能让人觉得她是无主见的拙妇。
不过事实证明,有易子轩和东方晨、东方昊在,闹洞房一事很难成功。不到两刻钟的工夫,那些平日里上战场都不惧怕的将士们,就在新郎和新上任的舅兄妻弟的威逼利诱下,乖乖的退出了新房,回迎娶宴上拼酒去了。
于是,当易子轩用插在剑鞘里的宝剑挑起喜帕后,顺势抬头望去的凤舞,在偌大的新房里,只看见了易子轩和东方晨、东方昊三个男人,余者皆是前来观礼的女眷。
“哎哟喂,这郡主就是郡主,瞧这细皮嫩肉的,生得可真是好看。跟郡主这么一比,咱们姐妹直接就可以回家缩着去了,哪里还有脸面出门哟。”坐在一旁的清秀小媳妇,对或站或坐在新房里的众女眷们,爽利的笑赞着。
凤舞好奇的用余光悄悄的打量着她,却突听得耳旁有人沉声道:“那是义弟华杰的妻子。”
凤舞只觉耳根一热,脸颊瞬间就染上了红晕,忙收回了望向华三奶奶的探究目光,又眼观鼻、鼻观心的老实坐在床榻上。
接下来,新郎新娘还要在这新房里举行一些琐碎的仪式。凤舞借机偷瞄了易子轩一眼,见他也在打量自己,也就顺势勇敢的迎向他探究的目光。在看见隐藏在那双深邃冷漠双眸中的满意和惊艳后,她提起来的心,方放了下去。
今日的嫁衣首饰和发髻妆扮,可是让她和韦嬷嬷、青鸢、蓝星、橙玉费了好些的心神。若是得不到易子轩的欣赏,那她往后的日子也就不用过了。
举行完所有的仪式,易子轩扔下一句“伺候你们奶奶更衣、用饭”,就同东方晨和东方昊赶去前面的迎娶宴敬酒了。留下凤舞这个新妇僵坐在床榻上,接收新房里众女眷们的打量和议论。
“大哥可算是走了,只要有他在,我就不敢喘大气,可真是憋死了。”另一位俏丽小媳妇苦着脸抱怨道,随即站起身来,走到凤舞面前,笑道:“我是前阵子刚进京华的,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大着胆子叫一声大嫂,郡主可别见怪。我是燕磊的妻子,他们四个义结金兰,论起来你我也算是妯娌。往后有了大嫂,他们兄弟再聚在一处喝酒之时,我们妯娌间也能多个说话作伴的了。”
凤舞忙有礼的站起身来,笑应道:“之前听我娘家二哥哥说过,说他们四兄弟感情好的如亲兄弟一般,那也就恕我大着胆子唤一声二婶婶了。”
燕二奶奶笑着点头道:“正是这话,他们兄弟好得如一家人,咱们妯娌也没有外道的道理。”
华三奶奶也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凤舞面前,一把拉住她的手,边往西暖阁里拉,边笑催众女眷道:“咱们别在内室里耽误工夫,该让大嫂用些饭菜是正经。我最是知道新娘子的痛苦,累了一天也就算了,还偏不让吃东西,也不知道是哪位先人定下的规矩,真是不贴心。”
众女眷都是已婚妇人,自然知道这其中滋味,边随着往西暖阁走,边七嘴八舌的抱怨自己当新娘那会儿的苦楚。
待陪着凤舞用过了晚饭,燕二奶奶和华三奶奶又贴心的带着众女眷离去,让凤舞赶在易子轩回房之前,可以好好的喘口气。
韦嬷嬷边催着蓝星和橙玉伏侍凤舞卸妆、散发、更衣、沐浴,边笑叹道:“婆子本还担心爷这几位义弟的妻子与奶奶相处不好,如今看来倒是婆子多心了,这燕二奶奶和华三奶奶却是极大方知礼的人。”
凤舞笑着点了点头,心里虽感激她们二人一直帮着周旋新房里的气氛,没有让她感到尴尬和不安,但此时却真是没有精神去评说谁好谁歹,只想快些沐浴、更衣,好早些到床榻上去歇息。
果然,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结婚都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第二十五章洞房花烛
御赐的宅院,说白了就是现今公务员单位分配的宿舍,让你住着并不代表它就是你的。因此,东阳公府派人过来收拾布置宅院时,并不敢随意动土,这正厢西里间内也就没有凤舞惯用的沐浴池子。
在木制的大浴桶里泡过澡,穿上特意准备的大红色纱袍,凤舞扶着青鸢走出了西里间,坐到了内室的大座榻上。蓝星拿着一块大巾帕赶过来给她擦拭长发,青鸢则带着橙玉赶着去铺设床榻。
韦嬷嬷端着一盅醒酒汤走了进来,边放在大座榻上的小榻几上,边嘱咐道:“外面的迎娶宴热闹得很,想来爷会被灌许多的酒,奶奶想着劝爷把这醒酒汤喝了。”
说着,又走到凤舞的身边,躬腰在她耳旁,小声的叮嘱道:“这洞房花烛之事,已请喜婆子教过奶奶了,婆子就不多言了。只有一点,爷是武夫,力道上惯没有轻重,奶奶可要自己心疼自己。这女儿家的第一次,总要吃些苦头的,该忍的也得咬着牙忍,可不该忍的也别委屈了自己。”
凤舞听了这话,脸颊一红,微微点了点头。她是真没有想到,韦嬷嬷竟然会在洞房之夜,嘱咐她这样的一番话。不过,倒是让韦嬷嬷白担心了。
她是活了两辈子的女人,上一世与男友也交往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因此对于男女情事,她是一清二楚的。只是,易子轩虽然已是她的丈夫,可她和他至今也不过才见了三面。
按萧亚轩的歌来评说她和易子轩,那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正发怔间,突听得绿柳在外扬声禀道:“奶奶,爷回来了。”
韦嬷嬷率先反应过来,带着青鸢和蓝星、橙玉迎了出去。
凤舞也略带紧张的起了身,走到穿衣镜前照了照,见发丝和纱袍都很妥当,方回身端起那盅醒酒汤,不紧不慢的转身出到西暖阁。
见易子轩已于炕榻上落座,凤舞略带紧张的轻呼出一口气,才尽量平静的走到他面前,双手奉上醒酒汤,柔声细语的笑道:“爷喝些醒酒汤吧,乔妈妈特地熬的。”
因为被灌了许多的酒,易子轩已有些头晕,听了凤舞的话,不由得抬头看了过去。只见小妻子一身大红纱袍,亭亭玉立的站在眼前,雪白如玉的肌肤、乌黑柔亮的长发、精致出尘的娇颜,无不让人惊艳。
不知道是不是酒劲上头的关系,他突然觉得口渴得厉害,身上也跟着燥热了起来,忙接过醒酒汤,大口的喝了起来。
此时,正巧红袖、黄莺和绿柳、紫霞送了热水进来,易子轩便趁机起身道:“我去沐浴,你先歇息吧。”
说着,往西里间走去,并对要随着进去伏侍的蓝星和橙玉道:“不必跟着伺候,我沐浴的时候,不习惯有旁人在。”
蓝星和橙玉闻言,不知所措的看向凤舞和韦嬷嬷,见二人均点了点头,方松下口气,又折回原位站着。
这沐浴过后,就该是洞房花烛夜的重头戏了。
凤舞虽然心里紧张得要命,却不想叫旁人看了他们夫妻在闺房中的互动,故正色吩咐道:“往后爷在的时候,你们不必在这里伺候,只在廊下等着就是了。若有事要吩咐,我会唤你们进来的。”
韦嬷嬷心里明白,笑着点头道:“姑娘考虑得极妥当。”
青鸢和蓝星、橙玉也识趣的跟着应了一声。
凤舞微红着脸,想了想,又吩咐韦嬷嬷道:“妈妈带她们下去歇息吧。天色也不早了,都跟着忙活了一天,定然是累坏了,也该早些歇息。明天一大早要给婆婆敬茶,妈妈想着早些叫她们起来,也早些过来伏侍我和爷起身。”
韦嬷嬷笑着答应一声,又小声叮嘱了凤舞几句洞房之事,方识趣的带
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第8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