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白起同人)[白起X杨宁]第一 > (白起同人)[白起X杨宁]第一
错误举报

正文 第 38 章

    (白起同人)[白起X杨宁]第一 作者:青衣成白

    第 38 章

    吴三桂当日到京城为的就是给京城送信搭救袁崇焕。因为吴三桂的老子吴襄是辽东总兵、他舅舅祖大寿锦州总兵,都是袁崇焕的旧部。

    等白起版吴三桂归来时已经踩在他爹他舅舅的头上,继任袁崇焕之职。吴三桂去京城的时候就是孤身一骑,归来时候身边跟了十几个亲兵(锦衣卫),听闻孙承宗在滦州指挥作战,他半点没有犹豫赶赴过去。

    卢庆抽了抽嘴角,这位主子哪有什么怕的?估计真的开打了后金也只有跑的份。白起运气相当好,正好遇到了后金的援军。援军不多,目测不超过五百,大约四百余,白起招呼一声下马冲进后金军中。巴都礼要哭了好吗?自从京畿之战明军元气大伤,他们就不太把明军放在眼里。

    白起刚刚下马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他们都把白起当作了一个美貌的汉人小娘子(吴三桂身高1.7多一点,满洲女人身高1.7的多的是),但谁能想到这个美貌胜妇人的小白脸一剑出连着十余人的首级落地,他身后亲兵也一个个不是吃素的,越杀人越兴奋(……),嗷嗷叫着跟着白起杀进杀出。

    孙承宗在城楼上看见,眼睛大亮:“好个英雄儿郎,带着的也是一帮好汉。马大人、祖大人认识此人么?”

    祖大寿正忙着布阵,抽空一瞅,惊道:“长伯!”

    孙承宗目中异彩涟涟:“祖大人认识这位少年英雄,那就好了……。”

    祖大寿咬牙道:“不瞒孙大人,这位就是下官那个不肖的外甥吴三桂!”

    妈的,让他搭救袁崇焕,他在京城搞臭了袁崇焕名声,自己跑回来做巡抚。祖大寿觉的自己脸上发烧!

    作者有话要说:

    ☆、第章

    第六章百战新师惊贼胆

    孙承宗静默了一下,作为兵部尚书,他的消息渠道比祖大寿灵通,听闻吴三桂极得皇帝看重,在京城做了锦衣卫(白起比传旨的太监快的多了,还没有人知道皇帝已经任命他接任袁崇焕的职位)。

    但看他的胆识和身手,皇帝看重他也可以理解。毕竟现在国家贼寇四起,强大的武力给皇帝甚至每个人的安全感都是很高的。祖大寿的意思是不驰援,等吴三桂吃点苦头再说。孙承宗却不赞同,既然他知道吴三桂是皇帝心腹,皇帝这一段时间的杀人杀的多爽,他可不愿意惹怒了皇帝。

    祖大寿嘴上说说,但也不可能真的把外甥置于危险,看到孙承宗不赞同也就罢了,调兵准备围剿后金援兵,然后按照计划炮轰滦州城。

    不想才下城楼,卢庆听白起的吩咐上前说道:“属下乃吴大人亲兵,吴大人让属下转告孙大人和各位大人,不用管他,若是准备妥当,立即攻城,片刻不得延误!”

    卢庆模仿白起的口吻,不急不慢的,似乎游刃有余。孙承宗乃是决断之人,微微一思索便笑道:“那后金援军就交给小吴大人了。滦州城攻下,小吴大人当记首功。”

    卢庆微微哂然:“不敢,各位大人请。”他别的也没有多说,孙承宗见试探不出什么微微一笑竟然真的回城楼了。

    祖大寿犹豫了一下,狠狠瞪了白起的身形一眼,也上去了。

    既然外面有那位小吴大人全包全揽,孙承宗也利索的指挥更加大力攻城。越迅速对方越是措手不及。

    白起杀得兴起,越发笑靥如花,一手使剑,一手直接拧下头颅,不知杀了多少后金鞑子。

    白起一行十六人,卢庆没有参战,只有十五人。锦衣卫档次也不见的真的比彪悍的后金鞑子高,关键是跟着白起士气大大的,后金的巴图鲁再厉害碰上白起这么个不科学的货也只有连连后退。

    他们用女真族语言连连怒吼着“妖怪”。白起其实相当无辜,他根本没用过超出吴三桂本身体能的力量,哪里是妖怪了?

    吴三桂的体能似乎很是不错,白起发挥出来根本不是一加一的效果,简直是放大十倍的BUG,因为技术加成太过厉害,人物表情一看就不怎么正常,而且先声夺人。

    巴都礼吓尿了好吗?他想跑也要能跑得了才是。白起从没有干过俘虏,到他手上时都是人头,死不瞑目的那种。白起也不想抓这个傻大个鞑子头目,手利索的一扣一拧,对方的头颅飞在空中。

    那些鞑子在首领死了更是惶恐,一股脑的说着什么,虽然听不懂,但意思就是投降恐惧的意思。别说没听懂,就是听懂了白起一向也当听不懂的。他不俘虏敌方兵将,没想过要招降。

    白起的作战方式是不被认同的,更多的人认为他是魔,恶性难除。白起需要别人认同他做什么?他我行我素惯了,何曾注意过他人目光?后世这些领兵的不管是岳飞还算是袁崇焕骨子里总带着儒家的仁慈理想,白起却是接受着法学思想教育的,根子上就不一样。

    他和杨宁经过的日子比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还要长,并没有看不起儒家法典,但凡一种学说得到认同总是有理由的。但是盛世用儒,乱世制法;对治下百姓用儒,对胆敢侵犯的敌人绝对要让他们颤栗到骨子里!

    十五个人杀了四百多个满洲鞑子,白起不当一回事,十几个锦衣卫兴奋的不得了,完全感觉不到累。他们杀完人的时候滦州城的战役才刚刚开始。白起微微一笑,淡淡道:“上城楼,我有要事和孙大人一唔。”

    孙承宗站在城楼上有条不紊的指挥,神色淡定。但看到衣着光鲜的白起一行人还是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吴世侄……。”孙承宗想说什么,但觉得不可能又卡住了。

    白起微微一笑,温和的一拱手:“小侄吴三桂见过孙伯父。”

    孙承宗微妙了一下。这称呼大有学问,若是吴三桂称他孙大人,那说明白起确实得到皇帝任命到此地为官,若称呼他为孙伯父,要么就是官职和他差不多甚至比他更,要么就是不在此处任官,不过不在此处任官那带着锦衣卫就是兴师问罪的。

    因为有了这种猜测孙承宗心情有些晦暗。

    白起不疾不徐道:“大敌当前,不及叙旧,孙伯父莫怪。我乃陛下亲任辽东巡抚,蓟辽总督。卢庆,将官牒和大印呈给孙大人。”

    卢庆早就准备好,恭恭敬敬递了过来。

    孙承宗让亲兵接过看了几眼就发还给他,微笑道:“吴大人说的不错,大敌当前,我等齐心协力,鞭除鞑赖才是正经。”

    孙承宗是兵部尚书,原则上比白起现在官职高,但实际上白起才是辽东一带的一把手。他实在太年轻,就算武力值不错,但孙承宗还是害怕他坏事。这就是暗暗警告他不要随便争功□□,铸成大错。

    “理当如此。”白起温声道:“你我俱是为陛下效力,为国为民。孙大人安坐此处,我去取了纳穆泰和图尔格首级!”

    他说的简单的像吃饭一样,对常奉和微微一颔首:“把巴都礼的首级呈给孙大人。”

    孙承宗先是一惊,然后大喜过望:“吴将军真乃少年英雄,大善,将巴都礼首级挂于城楼。”

    “不但巴都礼,其余四百余名鞑子首级皆在。”白起笑道:“鞑子惶恐交加之下,坚持不了多久,他们必会投奔永平阿敏。滦州城交给孙大人,我去途中伏击纳穆泰和图尔格。”

    “大善。”孙承宗也松了口气。吴三桂不胡乱指挥,而且他武力值看上去实在高,伏击最佳人选。

    白起微微一笑,温声道:“阿敏不敌,必然会从关内退出。我斩首纳穆泰二人之后,会即可赶往山海关伏击阿敏。”

    孙承宗微微沉吟后道:“拿下滦州城后,我让祖大寿和祖大乐、祖可法三人领一万兵马疾驰山海关!”

    白起笑着拜了一拜:“多谢孙大人。”

    孙承宗苦笑着摆了摆手,他已经发现,他被这少年带着话题走了:“伏击纳穆泰,我给你两千人马……。”

    “不用,我和我的亲兵已经足够。”白起温声道:“最好在六个时辰之内结束滦州战役!”

    孙承宗默然点头:“吴大人放心,老夫自会配合。”

    白起朝他再拜了一拜。孙承宗不是他见过的人里面最有本事的一个,也不是什么勇武过人的勇者。他只不过是个书生,却在国难之际默默的守护者大明的门户,不居功、不自傲,不计较个人的事。这样的人大约就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士人,傲骨嶙峋,有梅之傲、兰之雅,竹之坚。

    第 38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