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 >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
错误举报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三十六陂春水/

    好在没走多久,就遇到一大队兵马。原来是张太后担心有变,为了嗣君安全,遣兵部右侍郎领兵三千在京郊迎接朱厚熜。此举十分又必要,在他们的护送下,原本人心惶惶的队伍立刻安定下来,李乘风也得以喘口气,将一直绷紧的神经放松一下。
    很快,在四月二十一日这一天,大队终于到了北京西南的门户良乡县,此地算得上是来自山西、陕西和湖广官员进京述职的必到之处,所以驿馆修的很大,完全能容纳他们。
    四月的北京虽然已经开春,但冷风依旧强劲。以至于朱厚熜这个从小生长在安陆的中部人刚到就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吓得周围人连忙叫御医诊脉。
    这一天的良乡人可算是开了眼界,整个良乡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他们几时见过如此多的高官,以至于直到许多年后良乡人仍跟朋友吹嘘。
    礼部的官员早在几天前就在此等候新皇到来,见了朱厚熜连忙行礼请安。先是说了一堆奉承话,把朱厚熜哄得有些飘飘然,然后方才谈起正事,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厚厚的书,开始跟新皇讲解明日进宫的礼节。李乘风在后方听得囧囧有神,这就是传说中的cue流程吗。
    按照礼部的指示,整个过程分为三步,首先朱厚熜要从皇城的东安门进入,之后住在文华殿。到了文华殿后,由官员为他上劝进表。
    所谓的劝进表,在李乘风看来都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大概就是说如今大行皇帝已经死去,你英明神武,依序当立,百官一起请朱厚熜当皇帝。完了朱厚熜还要推辞两次,直到劝进三次,他才能勉勉强强的牺牲自己,表示既然没人想当这个皇帝,那我就为了天下苍生当了吧!
    李乘风是强忍住才没笑出声,此时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宁王要是还活着听到这番话估计要气吐血了吧。
    最后就是要由张太后下懿旨,选个好日子登基。
    此份日程表一出,李乘风这个外行人自然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迎接新帝的官员们却是一片哗然,甚至毛澄这个礼部尚书都懵了,连忙问道:这表是谁定下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礼部恭敬的答道:回毛大人,此乃内阁草拟,杨阁老敲定的,也请示过皇太后了,太后娘娘也同意了。毛澄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朱厚熜则是死死盯着日程表,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会这样呢?他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又抽出来看了两眼,最后确定无误后将其扔到一旁。不得不说,这仿佛一桶凉水浇在头上,令他彻底清醒过来。
    他自幼饱读诗书,最近又在毛澄的指导下熟悉各种宫廷礼仪,紫禁城的每个地方各司其职,登基大礼更是一步都错不得,现在这份流程摆在眼前,朱厚熜禁不住冷笑。
    什么从东安门进去。
    什么住在文华殿。
    这哪里是去登基的,明明就是让他去当太子的!
    第25章 王者无私
    朱厚熜心里很乱,按理来说,他这个皇帝入驻紫禁城的顺序应是从正阳门进,一路直走,经过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最后来到这天下最雄伟的建筑奉天殿里。
    而现在却让他按太子礼,从偏门进住文华殿。
    皇上和太子,在外人看来也许没什么区别。或许还有人觉得,能当上皇帝就不错了,挑三拣四的做什么。但是事实上,确实完全不同的两种待遇。
    以皇帝身份登记,名正言顺,天下之主。以太子身份登记,皇位由太后和大臣们共同商议,得了就是别人给他的赏赐。
    而且朱厚熜心中一直都有种说不出的恐惧,十四五岁的少年,从未离开过安陆,独自面对京中诡谲的局势和众多大臣。他不由的想起从前袁宗皋袁长史给自己讲过的一个故事。
    西汉时期昭帝驾崩,因无子,大将军霍光就将昌邑王刘贺征召入朝,立为皇太子。之后刘贺继位,短短二十七天就被废,之后更是列出了一千多条罪名。
    多可笑啊,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之前还被人说温良恭俭让,继位不到三十天,竟然犯了一千多条罪?而那位刘贺,被废后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他今天若听从别人安排,成为皇太子,是不是明天就是下一个刘贺?
    想到这,朱厚熜禁不住打了个寒颤,扫了一眼周围,只觉得每个官员都面目可憎,仿佛一张张贪婪的巨口要将自己吞噬。
    往后退了两步,忽然一只如寒玉般的手抵住他的后背,那手虽然纤细却很有力量。只听陪伴在身边的女冠轻声开口:王爷,您可是有哪里不舒服吗?抬头望去,就见李乘风拼命对他使眼色,搞得眼皮都要抽筋了。
    你当周围大臣们都是瞎子吗,朱厚熜无语了。不过托对方的福,他也算是从思绪中挣脱出来。不自在的咳了咳,他哑着嗓子道:本王刚到京城,身体略有不适,想先去休息片刻,诸位大人的意思本王知道了,就按之前所言吧。
    大家都是人精,看得出来那女道士在新皇眼中地位特殊,反正事情也办妥,于是按下思咐,行礼退下。
    大臣们刚一走,李乘风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到底是怎么了?王爷脸色怎如此难看?
    朱厚熜将事情的严重性跟他讲了一遍,李乘风默然,是他土鳖了,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从哪个门进还有这么多说法。
    之前由于袁宗皋生病,害得王爷差点遇刺,使他十分内疚。这几天去随行御医那里讨了几服药,打算早点好等到登基之时能帮着出谋划策,此时吃了药早已沉沉睡去,现在朱厚熜身边就只有李乘风一个能说话的。
    毕竟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他也没瞒着对方,把自己的焦虑担忧完完整整的展示了出来。
    李乘风安抚的对他笑了笑,率先问道:那王爷是如何想的?
    本王不知道,朱厚熜此时也迷茫了,自己羽翼未丰,真要现在独自对抗满朝文武吗?
    李乘风叹气,这也确实是难为他了,于是提点道:王爷,这帝位,可是上天赐给您的。
    朱厚熜一下子被点醒,对啊!他有什么可怕的!他这皇帝当得名正言顺,按祖宗礼法,自行顺位顺下来的。诏书上明明写着,让他朱厚熜嗣皇帝位,可没说以太子礼嗣皇帝位!
    缕清思绪后,朱厚熜整个人都精神过来了,此时内侍黄锦来报,外面一群官员和勋贵们想要求见,请他做个指示。
    厌恶的皱了皱眉,经过此次,朱厚熜面对朝臣更加提高警惕,以怀疑的眼光看周围的一切,心里清楚这帮人不过是想来提前卖个好,直接没好气的说不见。
    黄锦一脸为难的领命,结果没走出门就被李乘风拦住了。李乘风暗道,难怪嘉靖一朝君臣关系不和谐到那种地步,原来根源出在这。
    面对小王爷疑惑的目光,李乘风考虑了半天才开口:您又何必如此,就如之前说的,现在羽翼未丰,多认识点人也是好的。
    本王刚到良乡就迫不及待的上赶着献殷勤,不仅品性不怎样,连脑子都不好,这样的货色认识什么?朱厚熜不屑的撇嘴,不得不说,他人虽然脾气古怪,但智商还是一直在线的。
    看见傻孩子油盐不进,李乘风索性放大招,连唬带吓道:王爷此言差矣,想今日所面对之事,朝中必定有人对您不怀好意。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的?您一定要早做准备。今日接见他们,不过是对外放出一个信号,其他人见您平易见人,自然也会向此聚集,到时候何愁再有异心。
    这番话可以说是搔到朱厚熜痒处了,疑心重又好强的小王爷觉得十分有道理,旋即便叫黄锦将人领进来
    刑部大牢,江彬一脸冷漠的听着前方审讯官员的絮叨,受了刑的身子没有半点力气,直到听见前面有人行礼,连喊杨阁老方才吃力的抬了抬眼皮。
    杨廷和静静的看着他。半晌,才开口问道:江大人,你还是不肯说吗?
    江彬嘶哑着声音大喊:杨老头儿,你是不是脑子糊涂了?我江彬背靠先帝才有今天,没了他我连屁都不是,难不成我失心疯了?主动去行刺?
    淡淡的看着这位在正德年间呼风唤雨的宠臣,杨廷和道:你三番两次怂恿先帝南下,在落水后又不断让他换御医,原来你也知道是因为先帝才有你的今天。
    江彬咬牙:你到底想要做什么,无非就是那几拨人,以你杨首辅的能耐,还查不清吗?
    杨廷和没说话,牢房中忽明忽暗的烛火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江彬觉得,无论是阶下囚,还是位极人臣,对方看自己的眼神始终如蔑视蝼蚁一般,他被激怒了。
    哈哈哈哈,其实你最恨的,是我跟先帝说你妄图篡位,他还相信了吧!江彬癫狂的笑道:你辅佐的两父子全死了,等新皇登基,怎么也要大赦天下,等我江彬出来了你猜我会怎么跟新皇说!
    摇摇头,看时间就要到了,杨廷和也懒得跟他多说,吩咐刑部官吏继续拷问就返回紫禁城准备迎接新皇去了。
    再说朱厚熜这边,耐着性子听一堆阿谀奉承的话后,他再一次确认了,果然此时来找他的都是草包。不过秉着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的原则,他还是捏着鼻子跟这帮草包寒暄了一会儿,由此也打听到了不少消息。
    原来此次进殿流程,全部都是由杨廷和、毛纪、蒋冕三位阁老草拟的,至于原因,尚不得知。三位阁老都是德高望重之人,他们提出的建议朝中一般没人反对。
    朱厚熜明着默不作声,暗地里已经疯狂脑补,什么老臣少主,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等李乘风再看他时,这小子已经把自己武装成一只刺猬,随时随地准备暴起扎人那种。
    好笑的摇摇头,对着刺猬小鬼道:王爷,朝臣都在外面等着,该入宫了。
    朱厚熜应下,整理了下衣裳,动作透露出一股子僵硬。李乘风索性看着他的眼睛,强迫其冷静下来:王爷,您还记得临行前太妃说过什么吗?
    朱厚熜不假思索道:母妃告诉本王毋轻言。
    不错,李乘风道:王爷您身负重任,若是有什么事,袁长史说,黄锦说,哪怕我说,都不过是被治个罪,您就不一样了。
    朱厚熜郑重的点头,之后便跟随浩大的护卫队赶往皇城。
    到了正阳门,杨廷和率领着一众大臣早就在此等候,依着之前的约定,先让朱厚熜在便殿稍作休息,然后沿着皇城根向东去向太子所在的文华殿。
    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不满十五岁的新皇,到了正阳门,就开始耍赖皮。
    他不走了。
    杨廷和皱眉:王爷,您这是何意?
    他为官几十年,长居高位,即使表面上是一副清瘦文人的长相,但周身气势不可估量。朱厚熜也是鼓起勇气才道:诸位未按大行皇帝圣旨办事,所以本王不能继续走。
    杨廷和也没说话,双方就这样坚持。一边是满朝文武,一边是十几岁的乡下藩王,看起来力量悬殊,但朱厚熜作为未来皇帝,他不愿意,也不能将绑进去。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在当朝宰执的威压下,朱厚熜不由额头冒汗,但依然倔强的不肯退让半步。
    突然,杨廷和轻笑一声,对朱厚熜道:王爷,既然如此,那可否与老臣单独说一说您具体想要什么。
    朱厚熜心知此时绝对不能跟杨廷和私下商议,否则更显得不伦不类,皇位仿佛是捡来的,但又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拒绝,好在女道士再一次及时出来解围。
    讲道理,即使李乘风面对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也不免犯怵,可面上还是要继续装的。只见他先是行了个标准的道礼,然后直接回道:杨阁老所言差矣,如今此乃去往宫城大路,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
    深深的看了一眼周遭朝臣,李乘风一字一顿道:王者无私!
    大臣们一时无语,反映过来这位也是日后的新帝,万一再因此事找自己麻烦那不就得不偿失了,不少人都开始打退堂鼓。
    就在局势陷入僵持之时,太后的一道懿旨把这一切打破。张太后派人道:皇位不可久虚,既然新皇已经到门口,就应该安排他早日登基。如今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她的话自然是管用的,横竖也不是什么大事,杨廷和等朝臣最终还是后退一步,同意了新皇的请求。
    朱厚熜就这样,按照自己的心愿,名正言顺的一步一步踏进属于自己的紫禁城。
    作者有话要说:  王者无私是汉代宋昌说的,这里借用一下。
    明天正常更新,周二入V
    第26章 嘉靖
    如愿以偿的从正阳门进入奉天殿后,马上就是按照礼部的指示举行登基大典。
    教坊司在台阶上摆好乐队,但因为国家还在为先帝服丧,所以乐队只是一个礼节性的象征,而不能真正奏乐。承天门外还要设宣读案和云盖,午门外安排好皇帝乘坐的云舆。
    李乘风与司礼监的人站在一起,离得老远看着朱厚熜身着黄色衮服,头戴玉冕,在奉天门祷告。传统的帝王礼服为了显示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设计的极为华丽烦琐,小小少年仿佛被其淹没,但他腰杆挺得笔直,眼神坚毅。
    当锦衣卫鸣鞭,将军卷帘后,鸿胪寺官员高喊行礼,左右官员同时跪拜,李乘风心中突然冒出来一种吾儿初长成的欣慰感。他看着小屁孩儿这三年一步步长大,从刚丧父的小世子到九五之尊。
    他见证了历史。
    登基大礼结束事情还不算完,由于大明尚在国丧,改年号、国策这些事情都要明年才能办,不过都要提前定下来。于是司礼监太监张永拿着内阁商议好的年号来找朱厚熜汇报。
    杨廷和等人给他定下的年号为绍治。绍,继承之意,治,天下大兴。朱厚熜死死的盯着这两个字,心中冷笑,正德当了十六年皇帝,不过是折腾了十六年,算哪门子的天下大兴?现在难不成让我也去学他胡闹?于是大笔一挥,划掉了年号,他要自己想。
    张永为难,这东西向来是内阁或礼部敲定,讲求一个寓意,哪有皇上自己写的。不过他向来谨小慎微,所以只是默不作声的站在一边。朱厚熜皱眉思索了半天,只觉得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好,突然,一双平静的双眼,伴随着青色道袍闯入脑海,他微微一笑,提笔写下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嘉靖张永默念,接着赞叹道嘉者,善也,美好也;靖,天下太平,陛下大才,果然是好年号。
    朱厚熜,现在可以称为嘉靖皇帝了,微微一笑,接受他的马屁,似乎在自言自语道:朕也觉得,这是个好年号。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