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 >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
错误举报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三十六陂春水/

    得知这件事后李乘风立刻放下手中所有的事,飞快进宫面圣。此时朱厚熜正独自待在御书房,满脸疲惫,看见李乘风,虚弱的笑了笑:你来了,是纯茵告诉你的吧。
    见小孩儿这般模样,李乘风也是颇为心疼,连忙上前道:到底怎么回事?
    朱厚熜也茫然了:朕也不知道,那人朕带着礼部挑好的三人,去找母后商议。最后我们一致决得,还是让纯莹自己挑比较好,于是拿了画像资料去找她。结果她看都没看,就说不想嫁,想一辈子留在宫里侍奉我们两。
    接着哭笑不得道:我们哪里用她侍候,好言相劝了一会儿,她还是不听。母后就怒了,说她不嫁也要嫁,打算自己出手给纯莹挑一个。然后纯莹出言顶撞,母后便让人将她关起来,再之后
    朱厚熜心有余悸的叹气:怎么会闹到今天这样呢?这事要是纯茵那小魔星做出来的,朕都不奇怪,纯莹向来安静守礼,对母后言听计从,简直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李乘风摇头,可能是由于从小跟兴献王生活在前院,小皇帝虽然与姐妹们感情十分好,但却并不怎么了解二人。
    纯茵虽然看起来成天傻吃傻玩,调皮又任性,但心思十分单纯,是个耿直性子,如果是蒋氏十分严厉命令的事,她几乎言听计从。而纯莹则不然,她表面上循规蹈矩,温婉贤良,可内心却有叛逆的一面,从她当时偷看话本,帮李乘风偷度牒就能看出来,在蒋氏的三个孩子里,她恐怕是真正意义上胆子最大、性情最刚烈的一个。
    这种姑娘不声不响,却很容易闷声做大死。不过对于婚事如此抗拒,不惜以死相逼这件事,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难道
    李乘风没有接他的话,而是想了一会儿道:不如让贫道去跟纯莹谈一谈。
    也只能如此了,靖华向来能言善辩,跟二姐妹关系又亲近,希望能劝动纯莹吧,小皇帝无奈的想。
    到了纯莹的住处,丫鬟红着眼睛带李乘风走进寝宫,这次长公主自尽可把她们吓坏了,这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一宫人都要跟着陪葬。
    朱纯莹面色苍白的依靠在床边,眼神平静无波,仿佛一只精致的人偶,看到李乘风也没什么反应。
    贫道这一阵子一直在天工局,没怎么关注旁事。这事还是纯茵告诉我的,她现在日夜以泪洗面,十分仓惶,陛下也已经两天没合眼了。李乘风平静的陈述:太后她老人家不是不来看你,只不过经此一事,回宫就病倒了,现在起身都吃力。这么一把年纪,前些年父母、夫君相继离世,你再有个三长两短,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让她怎么办。
    他说得平静,但那边朱纯莹却以泪流满面。
    是我不孝,让母后他们担心了,等之后我就去向他们请罪,我我嫁。
    李乘风摇头:问题不在于嫁或是不嫁,太后也是担心你,怕你后半生没个依靠,你已经十九岁了。如果她真想逼你,会让你留这么长时间吗?
    他蹲下,目光直视朱纯莹:能否告诉贫道,公主你执意不嫁的原因是什么?
    纯莹目光闪烁:哪有什么原因,我不过是不想嫁人罢了。
    公主别说笑了,单凭你如此激烈反抗,也不会这么简单。你与贫道说实话,也许我还能帮着想想办法,参谋一下。
    在李乘风的再三追问下,纯莹终于松口,犹豫道:真人能否为我保密。
    李乘风郑重的点点头。半晌,朱纯莹才缓缓道来。
    原来在鳌山灯会的那一天,朱纯莹与李乘风、纯茵二人走散,独自带着两个侍女赏灯。
    结果那两个侍女最早是张太后派来的女官,平日极为严格,见朱纯莹用手拨弄花灯都出言呵斥。朱纯莹被说教的心烦,往常也就罢了,今天是她自入宫以来第一次游玩,实在是不想让她们坏了心情。于是便利用花灯迷宫,甩开了两个。
    结果好巧不巧,竟然遇到了两个醉醺醺的世家子弟。之前也说过,那日下去游玩的女眷基本都名花有主,大多是官员的夫人。纯莹没穿宫装,只披了个水粉色的斗篷,梳着姑娘家的发髻,年纪看起来又不小。那两个世家子弟自然而然的以为是那个官员带来的侍妾,于是便出言调戏。
    说实话,纯莹一点害怕的心都没有,她身上带着李乘风特制的防身武器,周围不远还有人巡逻,根本出不了什么事。只不过这种戏文中才会出现的情节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她便想着多欣赏一会儿。
    听到这里李乘风都不知道是不是该说她胆大包天了,此事也是自己的疏忽,叹了口气让她继续讲。
    纯莹是对那种口头上的花花无所谓,结果不知从哪闯来一个少年,愤怒的上前阻止那二人。世家子被骂,脸上过不去,也不知是真喝多了,还是仗着家世无所畏惧,竟然跟少年扭打起来。
    最后自然是少年被打得满头包,纯莹在一旁看得无语,心中感叹这人要是在靖华师父面前,恐怕一百个都不够看。但即使如此,那少年还是死死护住她。纯莹也不知怎么,古井无波的心竟然动了一下。
    几人的打闹惊动了侍卫,为了防止事情闹大,纯莹及时躲了起来。等盛会结束后回宫,打听到那少年的名字家里,越想越喜欢,越喜欢越放不下,最后仿佛害了相思病一般,简直茶饭不思。
    李乘风纳闷:那就跟你弟弟或者太后说清楚啊?选他做驸马不就好了。
    哪有那么简单。纯莹苦笑:那人现在任职翰林院,是堂堂正正的翰林院编修。
    作者有话要说:存稿箱误我
    历史上海禁确实是夏言带头提出来的,不过也不能全怪他,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自然是知道闭关锁国的危害,但是当时古人只能独自探索治国之路,夏言本人,精明能干,不好女色,即使当上首辅,家中也十分清贫。已经是个好官了。
    另外虽然很多人都说明代火器很发达,其实不是这样的,明代最发达的其实是地、雷。这个领先其他国家好多年。剩下火器的水平跟东南亚差不多,距欧洲差距很远。
    我要是晚上六点半没发出来,那一般就是11点半左右发,日六千
    第40章 佳偶天成
    听她这么说, 李乘风也沉默了。翰林编修,这绝对是清贵中的清贵, 按照明朝的规定, 科举中一甲和二甲中表现比较好的学子,才能够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深造。而且最重要的是,不是庶吉士不能入内阁!换句话说, 翰林院相当于现代中央党、校一样的存在, 里面都是大明的储相,国之栋梁!
    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为了当驸马放弃大好前程。
    朱纯莹黯然:我也不祈求真能与他相守, 可有这么个念想, 嫁与旁人, 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心安的。
    那倒也是, 况且妻子有个白月光,对男方也不公平。李乘风叹息道:说到底,这跟贫道也有关系, 如不是那日疏忽大意,公主也不会遇见那小子。
    朱纯莹连忙摇头:不是这样的, 我十分的感激真人, 若一辈子碰不见这么个人,日子仿佛就成了一潭死水, 即使没有结果,纯莹也心甘情愿。
    这一席话听得李乘风心中酸酸的,封建社会害死人, 朱纯莹贵为长公主,也无法做主自己的婚事,更不用提其他女孩子了,也难怪后世看起来槽点颇多的《西厢记》会那么受当时人欢迎。
    那编修叫什么名字。李乘风开口问道,瞬间便看见对面朱纯莹的目光警觉了起来,反应过来她估计是会错意了,好笑的打趣道:果然是女大不中留,贫道是想去他住的地方打听一下,不管怎么样,总要尽点力,万一呢?
    纯莹双眼一亮,略带羞涩道:那人叫邬景和,他父亲是个百户,他家是英国公的表亲,是独子,还有两个妹妹。
    李乘风:姐姐你这也打听得太详细了,不过邬景和这个名字怎么感觉有点耳熟?难道也是个历史名人?
    带着疑惑的心情,他走到了邬家大门外。犹豫着徘徊了一会儿,该怎么讲呢?总不能上来就说公主看上了你家孩子,愿不愿意辞职来当驸马?这样估计会被人打出来吧
    还没等回过思绪,突然邬家大门打开了,从里面跳出一个少年,嘴角带着伤,一脸愤恨道:今天不管你们说什么!我都还是要上疏!士为知己者死!更何况我邬景和这么做是匡扶正义!你们拦不住我!
    半晌,又跑出来一身量高大中年男子,手里皮鞭舞得虎虎生风,怒吼道:死小子!老子省吃俭用供你念书,你为了这么点屁事儿要把官丢了!既然这样,我今天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我打死你!
    说着遍要上前,邬景和撒腿就跑,可小鸡仔一般的体格哪里跑得赢父亲,很快便被抓住,惨遭毒打。此时一女子直接抱住邬父的腰,大喊:儿子快走!为娘帮你拖住他!
    幺娘,你这是干嘛!快放开我!邬父怕弄伤了妻子,不敢用力,邬景和趁乱开溜,最后夫妻二人边吵边回府。
    李乘风在一旁囧囧有神的看着这一幕,其实邬景和刚刚出现的时候他就想起来了,这不是当时在左顺门跟杨慎埋伏张璁的官员之一吗!这位貌似还是他打的第一个人,没掌握好轻重,直接将其肋骨打断了根。
    不过也幸好如此,邬景和朝堂议礼那天在家养伤,错过了之后的哭门,也躲过了被委派到边疆当小官的命运。
    虽然所有人都替他高兴,但邬景和却不这么想,反而觉得自己对不起杨慎等一干朋友,错过了为国尽忠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做大死,在朝廷里所有人都把这件事翻篇儿的情况下,依然上疏驳斥议礼。
    朱厚熜此时只觉得心累,他也知道,这种人求的就是青史扬名,可他偏偏不让其如愿。于是对他所有的奏折一概不理,宁愿每日听他唠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来啊!互相伤害啊!
    李乘风曾经听闻此事,表示极为无语,摇摇头不想贵对两个神、经病多做评价。现在,这两个神、经病要做亲戚了,也是天意弄人。
    是的,在意识到邬景和的身份后,他脑子转的飞快,已经想好了对策。趁着天还没黑,李乘风敲开了邬家的大门。
    邬家宅子不算宽敞,只有两进而已,看得出家境平平。不过这也正常,虽然老子是百户,儿子又在翰林院当差,可京城最近一年比一年拥挤,城中物价贵不说,住宅更称得上是寸土寸金。明朝官员这种俸禄,就是把骨髓油榨干了恐怕也住不上豪宅。
    到了厅堂,得到消息邬父邬母垂手而立,恭敬的给李乘风行礼。
    李乘风微笑,也回了一礼,二人诚惶诚恐连道不敢。如今这世上谁不知道靖华真人是天子宠臣,民间更是捕风捉影把他传的神乎其神。有的说他是九天玄女下凡,来凡间辅佐明君的,毕竟嘉靖继位后轻徭薄税,百姓过得确实好了不少。一些看不惯他身为女子却参政干政的人讥讽此人为妲己转世,早晚有天会危及江山社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他是什么来头,灭掉邬家都跟碾死只蚂蚁样简单。
    想到这,邬父有些紧张道:靖华真人光临寒舍,令下官蓬荜、额,那个生辉,下官、下官他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又常年混迹军中,实在说不出什么文绉绉的话。
    李乘风也不忍他窘迫,温声道:邬百户不必多礼,贫道这次来,也是有要事相商。
    夫妻二人顿时紧张起来,心道怕是皇帝陛下终于要治自己家儿子的罪了。
    李乘风理了理思绪,掐头去尾将事情的经过陈述了一遍。当然,为了朱纯莹的名声他没明着说,只是示意因为你儿子那天救驾有功,皇上最近选驸马,看他品貌端正,又尚未婚配,有些属意他。然后又表示嘉靖善解人意,想着先问问你们家意下如何,免得乱点鸳鸯谱。倘若同意,那最好,若不同意,就当没发生这个事,你们也小心着嘴巴不要乱说。
    邬家夫妻晕乎乎的听着,大脑一片空白,原本是以为来问罪的,这怎么一个不注意要跟太后做亲家了?邬母自然是一百个乐意,邬父则有些犹豫,自己家唯一的读书苗子,要是当了驸马,不是要和他一样去从军了,这让他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邬百户,按理说这事跟贫道也没什么关系,但贫道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按照小邬大人这样子跟皇上继续抬杠下去,早晚有一天陛下耐心用尽,到时候可就是跟那杨慎杨用修一个下场。杨慎还有他爹杨廷和照拂,小邬大人呢?李乘风趁热打铁规劝到。
    邬父此时也反应过来,对啊,什么光宗耀祖的,如果调到边疆,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但他还是有那么一点理智,艰涩道:真人也知我家那臭小子的脾气,能否给下官一点时间,下官好好想一想,明天定然给您个答复。说罢深深给对方鞠了一躬。
    李乘风听他话里的松动,也就没说什么转身告辞了。
    离开邬家,他并没有直接回宫,而是又去拜访了邬家的亲戚,英国公张仑。张仑身为第三代英国公,于正德十年受封,虽说英国公为明最高世袭公爵,但没抱上新皇大腿,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如今机会来了,张仑自然不肯放过,胸脯拍得砰砰响,跟李乘风保证,一定将邬家拿下。
    心满意足的李乘风将好消息转达给朱纯莹,纯莹挺后果然大喜,旋即又皱眉:就算他父母同意,他自己不愿意又有什么用?我不想强迫他。
    傻姑娘,你又怎么知道他不愿意,现在重要的是怎么跟太后皇上说,我得想一想李乘风沉思。
    朱纯莹却一脸坚定道:真人你帮我这么多,纯莹已经无以为报,又怎能让你为难,也是时候该我自己去面对了。
    李乘风微愣,果然他没有看错,这小姑娘外柔内刚,勇气十足,于是点头示意自己永远支持她。
    也不知朱纯莹是怎么跟皇上太后说的,虽然皇上对邬景和极为不满意,可太后却非常喜欢。毕竟进士女婿可比平民女婿来的好多了,而且听闻这孩子家世清白,长相俊俏,十七八了连个通房都没有,更是心中欢喜。连跟自己儿子作对都成了敢于直言进谏,刚正不阿。
    如此品德的君子,定然不会发生那等外戚乱朝的糟心事。蒋太后说得斩钉截铁。
    乱朝也要有那个脑子!他配吗!!朱厚熜在心中疯狂吐槽,但也不得不承认,在人品上邬景和确实无可挑剔,姐姐母亲都喜欢,他也只能无奈点头,心中酸溜溜的想,也不知他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
    皇家那边都搞定,只剩下最大的问题了。
    邬景和最近过得很郁闷,皇上也不知道抽什么风,非要让他娶当朝长公主,如今家人轮番相劝,就连自己一向敬重的张国公都叨叨叨个不停。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