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 >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
错误举报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三十六陂春水/

    但不管怎么样,这也算是意外之喜,打一棒子给个甜枣,就算心里清楚之后的宗室怕只能沦为皇帝手里的一柄剑,可还是要谢恩。
    周王回去后把事情跟众人说了一遍,事到如今,再多说也无益,藩王们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
    朱厚熜这一手,可谓是彻底搞定了大明的陈年旧疾,而且从决定到完成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朝野上下无不交口称赞。就连御史台那帮杠精,也忍不住对其竖起大拇指。
    小皇帝被哄得飘飘然,于是又做了个大决定他要借着这股东风,实行土地改革,将如今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问题彻底解决掉!
    结果话一出口,便被李乘风枪、毙了。
    我觉得不行。李乘风得知这个消息后脱口而出。
    为何?嘉靖诧异,自从进京,不管自己提什么对方都努力和他共同想办法,如此决绝的否定还是第一次。
    李乘风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道:之前我们研究的,大礼议也好宗室也好,其实都是些小问题,有些甚至为本朝特有的,我们不过是在纠正错误。可土地不同
    因为李乘风是穿越者,他虽然是个理科生,但也知道,我国古代的两税法,从唐朝起一直延续清朝末年,甚至民国时期还有不少地方按照这个制度收税。土地是封建社会的国之根本,说动就动实在不太明智。
    朱厚熜也知他说的在理,但还是有些不服气:如今一个小小的举人,名下便无数良田,我大明定的税收虽是自古以来最低的,可平民依旧过得贫苦。国家没有钱,老百姓没有钱,钱都跑到那群蛀虫手里,朕如今先拿自己的亲戚开了刀,就算现在改革土地税法,相信他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李乘风无语了,这孩子仍然是小,不懂什么叫枪杆子里出政权,你那帮亲戚被人当猪养了上百年,早就豚化了,就算你欺负到他们身上也没什么办法。可接下来小皇帝打算动的那批人,里面有商贾巨富,有世家子弟,有朝廷重臣,这帮子都是妥妥的食肉动物,从人家虎口拔牙,就不怕他们造反吗!
    说了他一同,结果看朱厚熜的样子依然不死心,李乘风只能叹气道:好吧好吧,你想变法就变,可是最起码要做个人口普查吧。
    人口普查?朱厚熜又迷惑了,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皇上您知道现在大明一共有多少人吗,读书人有多少?种地的有多少?还有我朝现在疆域边界都是什么情况,有了大数据做支撑,您的变法才有说服力啊。
    李乘风说的天花乱坠,可事实上只是在拖延时间,按照古代这个效率,人口普查如此浩大的工程,怕是要进行个三四年。朱厚熜要变法,他当然支持,但绝对不是现在。如今的小皇帝刚登基一年多,国库也才刚刚有点起色,像这种大动作还是要再晚几年。
    嘉靖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吩咐下去让官员们照做了。
    就在他在前朝大展身手的同时,后宫一干人也没闲着,张太后也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将方宛如等人接进宫侍奉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看了一晚上古代土地政策,越看越绝望,感觉唯一要彻底解决弊端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工业化,然后马上推翻封建王朝,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历史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了。
    明后天不日万我直播倒立啃猪脚!!
    第45章 争吵
    自从方宛如跟柳青青被接进宫后, 朱纯茵便经常能跟他们碰面,当然了, 方宛如就算脾气再暴也不敢跟当朝公主叫板。但宫里向来看人下菜碟, 见方宛如两人得太后喜欢,便渐渐有闲言传出,说方宛如为宫里第一美人, 就是纯莹纯茵也比不过, 又说柳青青善解人意,较脾气刁蛮的永淳公主,更加容易相处, 险些把纯莹听得鼻子都气歪了。
    李乘风听得好笑, 安慰道:你管旁人怎么说干嘛, 她们的身份才需要名声, 你身为公主,千金之躯,那两个进来服侍太后, 说到底也就是下人,哪有跟下人计较的?
    我当然是半只眼瞧不上她们, 可也不愿有人踩到自己脸上来。朱纯茵还是不服气, 有件事她一直没跟李乘风讲,这两个不止是跟她作比较, 还隐隐有跟李乘风相提并论的意思。单说柳青青,不少人觉得其气质高雅,冷清若兰, 更胜靖华真人一筹。
    朱纯茵年纪也不小了,古代女子早熟,该懂的差不多都懂,更何况她哥表现的那么明显,差不多直接将朕爱慕靖华真人写在脸上了。作为亲哥的贴心小棉袄,纯茵自然是以完成朱厚熜的个人心愿为己任,更何况她本身就极为喜欢李乘风,在她心里,这女冠就是她大嫂头号人选,方宛如和柳青青算哪根葱!
    总重要的是,这两个还是张太后的人,傻子也知道张太后一家一直对朝政虎视眈眈。弘治在这方面糊涂,给了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很大的权利,只可惜当时朝中一帮文武大臣十分精明,丝毫没让这支外戚势力渗透进来。而正德更是小事胡涂大事清醒,对于这两个舅舅,他一直十分不耐烦。
    虽然先皇驾崩,内阁为了对抗宦官势力短暂的让张太后掌过权,可那不过是互相利用。现在的嘉靖,从上任以来的表现来看,妥妥的鹰派皇帝,对于太后等人一直是不假辞色。
    不过是长得好了一点,白费心机罢了。朱纯茵嘲笑,他哥与靖华真人男才女貌,天作之合,岂是这等妖怪能拆散的!她这个CP粉粉头绝对不同意!
    看着莫名其妙仿佛打了鸡血般的小公主,李乘风一头雾水,果然是女大十八变吗,小时候明明很好懂啊试着又跟其说了两句话,便告辞开溜回天工局了。最近一段时间忙着安置宗室,二把手夏大人已经对他颇有微词,连同皇上都遭了训斥,难道朝中就只有李乘风一个人吗!明明是天工局局长却被拉去搞改革,内阁都是死的吗!夏大人怒起来不管什么人,一律逃不过口水洗礼!
    嘉靖有些讪讪的,这不是李乘风身份特殊不怎么显眼吗,万一他拉个大臣过来,很容易让宗室觉得皇帝和清流们站在一起,以后让道长安心管自己那边就是了。
    结果说出的话没多久就被打脸,无他,盖因张太后说要借着过寿宴请皇帝,顺便让皇帝将李乘风也带着,感谢他这么多年为皇室的鞍前马后。
    之前宗室改革的时候,有不少为了与皇上对抗而求见张太后。可张家向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这种对自己没好处的事哪里会做,于是全家闭门。不管怎么样,嘉靖还是十分感激对方没添乱的,这次过寿本来打算大办,结果张太后以非整寿为由拒绝了,说是只想来个家宴,大家凑在一起吃顿饭便可。
    朱厚熜同意了,跟女道士商量一下就一同前往。
    张太后的慈宁宫一直是十分奢华的,里面不止有弘治皇帝在世时赐下的珍宝,还有正德为母亲搜罗来的玩物,嘉靖继位了,为了表示对张太后的感激与尊敬,也是不是赏赐下来,这个女人,可以说一辈子都没受过半点委屈。
    李乘风跟着皇上身后走进宫殿,老老实实对太后请安,半晌,才听见一道沙哑的女声:起来吧。
    二人抬头,看见太后端坐在上方,面色苍白,脸颊有些不自然的潮红。朱厚熜吓了一跳,忙道:太后您这是怎么了?可是有哪里不舒服?
    哀家无事,不过前些日子受了点风,有些着凉,谢皇上关心,休息下便好了。张太后勉强笑了笑,接着转身看向李乘风:这位便是靖华真人吧,早就听说个真人事迹,今日一见,果然是仙风道骨。
    李乘风连道不敢当,这还是他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张太后,不由暗暗咋舌。想起来张太后也已年过半百,可身上却丝毫没有岁月留下来的痕迹,满头乌发,皮肤光洁,长相也十分美丽,也难怪能让弘治皇帝死心塌地一辈子。
    张太后微笑,在宫女的搀扶下吃力起身,命下人准备宴席。因着是皇室家宴,又是太后做寿,自然是让她老人家坐主位。嘉靖、二位公主和李乘风坐在放。蒋氏心知这种时候她去了反而不好安排,便借口生病没有出席,只是送了礼物。
    觥筹交错间,张太后见时候差不多了,便开口道:陛下今年也要十七了,这些日子不少人都来向哀家旁敲侧击的打探,你到底什么时候决定举办选秀。
    朱厚熜暗道来了,便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搬出来,大意是他初登基没多久,国事为重,实在没有精力应付这些东西。况且自己年纪又轻,子嗣方面还不着急。
    陛下此言差矣,哀家还记得,当时靖华真人与杨廷和大人说的那句话,王者无私,天家哪里来的私事,你的立后选妃就是国之重事。更何况,当时,当时照儿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哀家自然不是在咒皇上,只不过这事不解决,实在心中难安。她口中的照儿,自然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当时正德虽然女人不少,但一直都没有子嗣,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也没找大夫什么的调理,结果没留下一儿半女,白白便宜了朱厚熜这个乡下少年。
    但嘉靖连文武百官都抗住了,又哪里是她能说动的,只顾左右而言他不接话茬。张太后也是有备而来,见说不动直接便自动转移话题,示意了下身边嬷嬷,过了一会儿,两个妙龄少女从后方走来,对着众人一一行礼,乖巧的站在一边,正是方宛如和柳青青二人。
    看得出来,两个人都是细心打扮了一番,燕瘦环肥各有所长,太后笑道:这两个都是熟人家的孩子,进宫陪着哀家解闷逗趣的,今日听闻哀家做寿,还特意准备了歌舞,也难为两人一片孝心,皇上跟着一起看吧。
    嘉靖勉强的笑了笑:那还真是辛苦了。
    于是方宛如与柳青青一个抚琴一个跳舞,共同演奏了一曲。不得不说,能让张太后搬出来,确实是有一番水准,就连李乘风这个见过大场面的穿越者都忍不住惊叹二人的水平。
    可有一点张太后没料到,那就是朱厚熜并不是京城土著,而是封地来的藩王。目前的大明,除了京城或沿海地区,其他地方的风气都趋近于保守,对于此等未出阁的女儿在男人面前跳舞的行为,小皇帝是一百个接受不了。再加上李乘风就坐在身边,使他总有一种当面出轨的愧疚感,简直坐立难安。
    张太后虽说表面上欣赏歌舞,其实暗地里一直偷偷观察皇帝这边,看着一脸羞涩又愤恨的嘉靖,她一时间也不由自主的迷茫了,这是啥意思?为啥这小子跟正常人的反应不一样?
    一舞完毕,二女都有些气喘,但还是带着微笑上前给张太后祝寿,然后又上前对皇上行了一礼。
    呵呵,果然是有准备精心,太后没白疼你们,来人,赏!朱厚熜侧过脸不去看她们。
    张太后心中失望,但也知道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还是得慢慢来,再加上身体也实在坚持不住,草草结束了宴席。
    回去的路上,李乘风不由感叹:张太后也真是不容易,为了两个弟弟和家中,病得这么厉害还要坚持。
    小皇帝冷笑:也要看那两个蠢货能不能立得起来,最近又有不少人跟朕诉苦,那两兄弟欺男霸女,早就惹了众怒。现在弄两个庸脂俗粉,就想让朕草草揭过?等着吧,朕迟早收拾了他们!
    那两个小姑娘不是挺好看的吗,不是我说你,虽然张太后的人要不得,不过你都十七八了,也差不多可以娶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看
    李乘风话没说完,便瞧见朱厚熜一脸铁青,仿佛遭受了什么巨大的背叛。心道要遭,忘了这孩子的杠精个性,现在估计心中是觉得自己也背叛他了,连忙出声安抚。
    可为时已晚,朱厚熜狠狠甩开他的手,寒声道:朕想成亲就成亲,不用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既然你这么说,那就别来离朕远点!
    李乘风又上前说了几句好话,结果对方依然不为所动,渐渐地也感到有些不耐烦,丢下句随便你便转身离去,留朱厚熜在原地气得发抖。
    宫里人多嘴杂,哪有秘密,很快,皇上跟靖华真人在路上吵起来的消息便传的满天飞。有人说皇上彻底厌了真人,但更多的CP粉坚信二人是真爱,这不过是夫妻间的小打小闹,增加情、趣罢了。
    朱厚熜那天回去就后悔了,觉得自己太过敏感,靖华这人一向玩世不恭口无遮拦,而且也是为了他好,犹豫要不要去道歉,但又实在拉不下脸面。
    结果就这之后,他发现自己开始频繁的跟方宛如柳青青二人偶遇。也许是因为与李乘风之间关系的裂痕让她俩觉得有了可乘之机,总之就是只要朱厚熜去太后那里请安或出现在后宫,总能瞧见两女的身影。
    朱厚熜:这帮人是觉得自己是傻子吗?
    终于有一天,当他又一次女道士失败后,忍不住将怒气借由撒了出来。
    你们两个,是成天没事做吗?好好的女儿家,不想着怎么侍奉双亲管理家中,偏偏喜欢光天化日之下闲逛,这么缺男人?小皇帝恶毒起来不要命,专捅人心窝子。
    柳青青眼圈儿一下子就红了,泫然欲泣道:皇上息怒,民女只不过陪姐姐闲逛,对您万万没有非分之想,民女蒲柳之姿,身如浮萍无处可依,求皇上垂怜,饶了我们二人吧。
    方宛如则是不然,她早就对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感到厌烦,想她自幼生的国色天香,也是被众星捧月的主,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拒绝被羞辱,实在做不到忍气吞声。更何况,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小皇帝,心中不屑嗤笑,长得虽然还行,但也称不上绝顶英俊,不过是仗着自己是皇上,于是出言顶撞道:皇上此言差矣,我等是奉太后旨意,在御花园里收集垂露给她老人家泡茶,天地君亲师,太后不就是万民之母。若您看不习惯,不如直接去找太后,禁了我们俩的足,也就不必再见到了。
    朱厚熜都要气笑了:好啊,拿太后来压朕,你也知道天地君亲师,朕乃天子,这就是你对君父的态度?而且,你这蠢货,还有脸在这跟朕叫嚣。
    厌恶的看了一眼柳青青,朱厚熜方才反应过来为何自己一直觉得对方很眼熟。这女的从言行举止到穿衣打扮,无不在莫方李乘风,就连身上的的衣服,都做成道袍款式。再加上她之前的话语,只让朱厚熜觉得心中犯膈应。
    于是接着开口:你身后这小丫头,从一开始就在强调自己是被你拖着来的,结果每次见面都站在最前面,想办法插话,朕劝你还是长长脑子吧。
    说罢头也不回的离去,留下二女愕然的待在原地。
    作者有话要说:明朝的时候,北京城的女人真的是很豪放的。比如明末清初的赵吉士就曾说过,京师妇人,天下第一。
    明代学者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都人(北京人)好游,妇女尤甚,每岁,元旦则拜节。十六过桥走百病,灯光彻夜。元宵灯市,高楼珠翠,毂击肩摩。清明踏青,高梁桥盘盒一望如画图。三月东岳诞,则耍松林,每每三五为群,解裙围松树团坐,藉草呼卢,虽车马杂沓过,不顾。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