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狂士
哪怕刘备表情恢复得再快,郭暄也看到他面上一瞬闪过的飘忽。
好在她自小替祢衡善后,对此极有经验:阿兄惯爱玩笑,刘将军莫见怪。
刘备道了句无妨,正准备再说些什么,侍候竹帘的侍女又一次拉开卷帘,引了一人进来。
郭暄见到来人,立即挨了过去:兄长。
进来的正是郑平。他说要与曹操同路去见曹丕,只是随口一提。他知道曹丕实际上并无大碍,而他欲与曹丕说的话早在回来前便已说完,实不必打扰父子二人的相见,做那碍事之人。倒不如省着时间来见郭暄与李进。
郑平应了郭暄,见堂中除了他们四人,还有一个不认识但气质非凡的中年男子,猜测他就是突然来访的刘备。
刘备对上郑平打量的目光,坦然而从容地一礼,再次自报家门,问询郑平的姓名。
等听到郑平不咸不淡地说自己叫祢衡的时候,刘备的表情微妙地变了变。
显然,虽然来许都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刘备已经听过这个在许都作威作福了两年之久的大名。
外界的传闻还停留在祢衡喷遍曹营所有知名人物,击鼓曹操的壮举上,没来得及更新换代。
哪怕刘备再怎么冷静自持,在听到眼前这人正是传闻中那个惊世骇俗的奇人的时候,他还是维持不了真正的冷静。
原先因为郑平出色的仪表与风度而起了多么强烈的结交之意,现在就有多么想退后重来,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无关退缩,亦没有嫌弃之意。刘备只是单纯的觉得,能将曹操气得那般失态的人,他还是少接触为好。
刘备已经做好了被无缘无故喷一脸,然后唾面自干的准备,哪知郑平没有说出任何惊世之语,反而算得上客气有礼。
刘备一时之间有些摸不准,到底是传言有误,还是他眼前这人并非那个祢衡,而是姓名发音近似的另一人。
说是去看儿子,实则藏在前堂后面那间小房间窃听的曹操亦有几分心塞。
这祢衡见自己的时候总是没有一句好话,为什么在刘备面前如此正常,难道他也被刘备的亲和力折服,对他特殊照顾?
曹操说不清自己此刻的微妙感觉,若一定要形容,大概是自己和隔壁老刘各种了一块田,结果自己家的田每天下冰雹,而隔壁家的田每天都暖阳细雨轮流上,忍不住怀疑人生,对命运不公仰天长叹。
他这头还没叹完,就见郑平已找了个席位坐下,让郭暄与李进坐他两边,等候侍女上蜜水。
司马懿夫妇也坐回了原位,正好位于郑平等人的对面。刘备左右巡视,发现两边各形成一个小圈子,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坐哪边为好。
汉代的会客堂屋往往呈一个倒u型,上首坐主人,两侧坐来宾。
上首是留给曹操的位置,他肯定是不能坐的。
如今郑平那边已坐满席位,而司马懿这边虽然只有两个人,却是一对夫妻,他一个陌生人坐过去算怎么回事?
一时之间,刘备竟产生一种自己被多余的错觉。
但他的心智异于常人,陷入此尴尬的境地,怡然不惧,索性就地而席。
他正打算随口扯个话题,活跃一下氛围,就见郑平突然将视线转向他,不疾不徐地道:将军还是坐在席上为好
刘备道:无妨,何处不为席?
他说得畅意而爽直,却得到郑平意味不明的眼神:
方才二公子进门时,恰好在门边吐了一遭,虽已被人草草清理过,但终究还是
突然感觉自己膝下有味的刘备:
第54章 狂士楚歌
若是其他人,在知道自己坐在一团刚被人吐过的地上,与呕吐物咫尺相隔的时候,怎么着也会心神大震,满脑子被呕吐物的信息占据,膝下如坐针毡。
然而,刘备作为枭雄的素养让他很快从不适中走出,迅速找准其中的关键信息。
他关切地问道:祢处士说得可是司空府二公子?莫非二公子身体不适?
他不似旁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坐在吐过的地方上,反从短短一瞬间抓住另外的重点,结合司空府的怪异察觉真相,既合适地表达了自己的关心,进一步探听确认情报,又化被动为主动,将自己座位的尴尬化于无形。
只这么一句话,端坐着看好戏的司马懿便知晓刘备绝非寻常人人,目光中多了分隐晦的探究。
坐在隔壁的曹操亦惊讶于刘备的反应以往刘备给他的印象偏向温仁、义德、坦荡,虽也算是聪明人,但于大局观与谋略上并无特别突出的地方。
可刚才的刘备,所表现出的敏锐、心性与他过去的认知有极大的不同。
刘备并不知道隔壁有个曹操在窃听,更不知道他刚才的表现已让曹操升起了少许疑心。
他仍坐在原来的位置,等郑平替他解惑。
郑平却只是露出惊讶之色:将军竟然不知?
刘备心中一突,脸上的关切更深:祢处士指的是?
郑平蓦然闭口,取过侍女奉上的蜜水啜饮:客不言主,还是等司空告诉将军吧。
刚被挑起了疑问,正是探索欲最强的时候,就被突然打断,刘备仿佛吞了个水囊,一口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
他素来是个爱多想的人,一根丝线都能想到许多,被这么一卖关子,心中不免有些焦躁。
他宁愿郑平如传说中的祢衡那样狂悖无礼,指着他的鼻子狠骂一通,也不想对方对他如此和善且善解人意,客气地说一半留一半,让他心中惴惴,摸不着源头。
备初来乍到,今日冒昧拜谒,唯恐有冒犯之处祢处士若知晓内情,还请予以恩泽,不吝指点。
刘备说得极为客气,既不卑不亢,又隐晦点出:若郑平能透露一二,他一定记得郑平的这个人情。
郑平温和道:将军言重,恩泽倒谈不上
刘备心知有戏,正侧耳倾听,便听郑平说出了下一句话。
只我素来吝啬的很,实不愿多言。
刘备一瞬间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耳朵起了茧,听错了回答。
他下意识地看向郑平,想根据对方的神态确定刚才的话是不是他的错觉,却见郑平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水,真的不再说了。
刘备废了好大的力才控制住自己一言难尽的表情。他不由想,根据传言,这祢衡本就脾气古怪,异于常人只不过以前的古怪表现在狂傲无礼、随心骂人上,现在只不过是换了种古怪的方式,实不必太过在意。
以极快的速度调整好心态,刘备彻底打消套近乎、挖墙脚的想法。
这位祢处士他实在消受不起,还是留下来祸害曹操吧。
不管心中怎么想,刘备的神色都温和从容,无懈可击。
他对郑平的话表示了遗憾,若无其事地起身,往司马懿夫妇的方向走了几步,在靠近壁衣的地方坐下。
他早注意到,刚才郑平说起曹丕呕吐时,司马懿夫妇甚为平静,不见任何惊讶之色。他猜测司马懿夫妇大概率知道内情,既然郑平不愿意告诉他,那么问司马懿夫妇也是一样。
刘备接过侍女奉上的杯盏,朝两方遥遥一敬:
以水代酒,敬几位一杯。
尽管被郑平温声软语地哽了两句,刘备还是表现出良好的风度,没有故意将人晾在一边,而是一视同仁,一齐敬盏。
众人都给面子地回了一酌,就连郑平也举起了杯盏,好似他刚才的话只是随口一提。
气氛再次松络。刘备有心与司马懿深谈,并未因为他的年龄而有任何轻视之意。
司马懿回得一板一眼。出于谨慎,他敛去锋芒,并未锋芒毕露,但也没有过分藏拙,而是偶尔表现出一两点独到的见解,证明他并非草包。
在刘备看来,这个叫司马懿的青年虽少了几分灵动与机变,却也不失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值得一交。
等两人略微熟悉了些,刘备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到曹丕身上。
他没有直接提及曹丕,而是提到他进门时所注意到的异常。
以司马懿的谨慎与警觉,已经窥见曹丕重伤真相的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再淌浑水。不想效忠曹操是一回事,但他也不想遭到曹操记恨,何况他与刘备也不是那么熟。
因此司马懿只是淡淡道:竟是如此。
刘备等他下文,等了半天发现根本没有下文。
司空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曹操的儿子曹丕是得了什么病,为什么祢衡与司马懿都闭口不谈,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
刘备心中更加焦灼,好似有个羽毛在他心口挠,处处痒却又抓不到痒点。
他只得饮蜜水稍解一两分烦意,脑中谋划了无数种可能,不管哪种可能都指向了一点:千万别在今天触曹操的霉头。
刘备正犹豫着要不要提前告辞,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个熟悉的男声:
让几位久等,操有失远迎。
众人纷纷起身相迎,唯独一人坐在原位,没有挪动的想法。
刘备往郑平那边瞄了一眼,提示道:祢处士,司空来了,你当起身相迎。
郑平不为所动,进来的曹操见到这阵仗,略过格格不入的那一号人,亲切地握住刘备的手:
今日事务繁多,玄德亲临而不能及时招待,操深感愧疚。
郑平早通过李进之后知道有人藏在隔壁窃听。他料定那人就是曹操,对曹操这番鬼话自然不会相信。因为未来要在曹营这边打卯,出于难得的人道主义,他没有出口拆穿,任凭曹操与刘备二人打机锋。
刘备听曹操说起事务繁忙,惨遭二次杀死的探究欲再次萌芽,他假装不经意地问起曹操在忙什么,却见曹操惊讶地道:
怎么,玄德竟不是因为听到风声,为了抚慰我而来?
刘备难得地生起了一丝尴尬,他正想解释,曹操倏然收敛了神情,严肃地问:那玄德此次过来,是为了什么?
如果今天曹操府上无事发生,那他还能铺垫一番,说出今天的来意。
可偏偏今天司空府出了状况,而他对司空府的情况一无所知,十分被动。
正踌躇间,他视线一转,扫过房内唯一坐着的那人。
我来找司空,为的不过是个人的私事这几位乃司空的贵客,不如让他们先说?
曹操顺着刘备的目光,看到了正惬然坐着的郑平。
第55章 狂士楚歌
经过之前的一番试探,郑平早已确认这个世界的刘备并非《三国演义》里那个仁弱得时常落泪的刘皇叔,而更接近正史上那个怒笞督邮的角色。
哪怕与正史上的刘备有少许出入,他也绝非善茬。
因此,在听到刘备刚才那句状似客气的客套话后,郑平不由兴味十足地看向曹操。
刘备这招祸水东引,不知道曹操有没有心情配合。
如果曹操之前没有在隔壁窃听;如果郑平不曾冒险救下曹丕,并且隐约表现出归属曹营的意向,那么,曹操或许会配合着演戏,怒斥
郑平对他的不尊重。
然而没有如果,曹操之前明知故问,拿话来噎刘备,已经代表刘备在他心中的印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见曹操疾步往郑平的方向走了两步,好似要发难。
刘备平静地在一旁看着,见曹操走到郑平的跟前,眉目威严地坐到了他的对面。
刘备:?
曹操友好而亲切地给郑平续了一杯水:正平,敝府的茶点可让你满意?
即便是刘备这样冷静自持的人,也在一刹那露出了见鬼一样的目光。
他下意识地看向门口,太阳还好端端地挂在天上,没有出现天狗食日等奇诡的现象。
不是说祢衡与曹操的关系很不好吗?一个击鼓骂曹,把曹操气得头风病加剧;另一个视祢衡如恼人的水蛭,放话说杀祢衡如杀孤雀。眼前这只友好而亲切的曹操是怎么回事?
刘备独自悚然伤神地怀疑人生。另一边的司马懿夫妇相比之下要冷静许多。
有曹丕的态度在先,他们虽然对曹操的反应有些惊讶,却也算不上特别惊奇。
司马懿想到与郑平初次见面的情景。当时他虽然在装病,但也在暗中仔细观察郑平的性情与举止。再次见面时,郑平的身手出乎他的意料,与初见时刻意表现出的孱弱完全不同。
等知道他就是兄长信中提到的祢衡,司马懿默然无语,忍不住怀疑那个狂傲无礼的模样是否也是他的伪装之一。如今根据曹操的言行,他肯定了心中的猜测,认定郑平此人极其擅长伪装,不仅如此,身手与心计亦十分了得。如非必要,绝对不能轻易招惹。
阴差阳错之下,司马懿把祢衡的狂举当成郑平的故意所为,却正巧歪打正着,猜到某些真实,还成功避免了与郑平的争锋。
直到多年后,他想起此时的心态与抉择,尤自觉得庆幸。
不远处,郑平与曹操已成功达成第一轮秀友善的成就,等到刘备恢复原有的沉稳,郑平状似无意地点到他的名字,与刚才刘备不动声色把注意力往他身上引的行为别无二致。
刘将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刘备刚从极致的震撼中回来,冷不防听见郑平叫刘将军,反应了片刻才意识过来是在叫自己。
他随口应了两声,对郑平的戒心升到顶峰。
一个不按常理出牌,还将曹操得罪死的人为何会得到曹操的另眼相看?他之前为什么提到曹丕,真的只是因为他坐的位置凑巧,顺口对他的提醒,还是别有用心,想要通过这句话达成什么目的?
刘备在脑中不断分析所有可能,等到脑仁隐隐发痛,他仍未放松心神,戒备着一切。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曹操来了一句:天下英雄,惟玄德与操耳。
刘备霎时一惊,差点被口水呛住。
不等他说些什么,门外突然传来急切的脚步声。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兵服的护卫突然闯入院中,跪在竹帘前:
报!二公子突然吐血不止,请司空示下!
郑平有些惊讶曹操竟然选在这个时候发动,往刘备的方向看了一眼。
曹操猛地站起,身形摇晃片刻,大喊道:取我的印章,去宫中请太医令。
恋耽美
好在她自小替祢衡善后,对此极有经验:阿兄惯爱玩笑,刘将军莫见怪。
刘备道了句无妨,正准备再说些什么,侍候竹帘的侍女又一次拉开卷帘,引了一人进来。
郭暄见到来人,立即挨了过去:兄长。
进来的正是郑平。他说要与曹操同路去见曹丕,只是随口一提。他知道曹丕实际上并无大碍,而他欲与曹丕说的话早在回来前便已说完,实不必打扰父子二人的相见,做那碍事之人。倒不如省着时间来见郭暄与李进。
郑平应了郭暄,见堂中除了他们四人,还有一个不认识但气质非凡的中年男子,猜测他就是突然来访的刘备。
刘备对上郑平打量的目光,坦然而从容地一礼,再次自报家门,问询郑平的姓名。
等听到郑平不咸不淡地说自己叫祢衡的时候,刘备的表情微妙地变了变。
显然,虽然来许都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刘备已经听过这个在许都作威作福了两年之久的大名。
外界的传闻还停留在祢衡喷遍曹营所有知名人物,击鼓曹操的壮举上,没来得及更新换代。
哪怕刘备再怎么冷静自持,在听到眼前这人正是传闻中那个惊世骇俗的奇人的时候,他还是维持不了真正的冷静。
原先因为郑平出色的仪表与风度而起了多么强烈的结交之意,现在就有多么想退后重来,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无关退缩,亦没有嫌弃之意。刘备只是单纯的觉得,能将曹操气得那般失态的人,他还是少接触为好。
刘备已经做好了被无缘无故喷一脸,然后唾面自干的准备,哪知郑平没有说出任何惊世之语,反而算得上客气有礼。
刘备一时之间有些摸不准,到底是传言有误,还是他眼前这人并非那个祢衡,而是姓名发音近似的另一人。
说是去看儿子,实则藏在前堂后面那间小房间窃听的曹操亦有几分心塞。
这祢衡见自己的时候总是没有一句好话,为什么在刘备面前如此正常,难道他也被刘备的亲和力折服,对他特殊照顾?
曹操说不清自己此刻的微妙感觉,若一定要形容,大概是自己和隔壁老刘各种了一块田,结果自己家的田每天下冰雹,而隔壁家的田每天都暖阳细雨轮流上,忍不住怀疑人生,对命运不公仰天长叹。
他这头还没叹完,就见郑平已找了个席位坐下,让郭暄与李进坐他两边,等候侍女上蜜水。
司马懿夫妇也坐回了原位,正好位于郑平等人的对面。刘备左右巡视,发现两边各形成一个小圈子,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坐哪边为好。
汉代的会客堂屋往往呈一个倒u型,上首坐主人,两侧坐来宾。
上首是留给曹操的位置,他肯定是不能坐的。
如今郑平那边已坐满席位,而司马懿这边虽然只有两个人,却是一对夫妻,他一个陌生人坐过去算怎么回事?
一时之间,刘备竟产生一种自己被多余的错觉。
但他的心智异于常人,陷入此尴尬的境地,怡然不惧,索性就地而席。
他正打算随口扯个话题,活跃一下氛围,就见郑平突然将视线转向他,不疾不徐地道:将军还是坐在席上为好
刘备道:无妨,何处不为席?
他说得畅意而爽直,却得到郑平意味不明的眼神:
方才二公子进门时,恰好在门边吐了一遭,虽已被人草草清理过,但终究还是
突然感觉自己膝下有味的刘备:
第54章 狂士楚歌
若是其他人,在知道自己坐在一团刚被人吐过的地上,与呕吐物咫尺相隔的时候,怎么着也会心神大震,满脑子被呕吐物的信息占据,膝下如坐针毡。
然而,刘备作为枭雄的素养让他很快从不适中走出,迅速找准其中的关键信息。
他关切地问道:祢处士说得可是司空府二公子?莫非二公子身体不适?
他不似旁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坐在吐过的地方上,反从短短一瞬间抓住另外的重点,结合司空府的怪异察觉真相,既合适地表达了自己的关心,进一步探听确认情报,又化被动为主动,将自己座位的尴尬化于无形。
只这么一句话,端坐着看好戏的司马懿便知晓刘备绝非寻常人人,目光中多了分隐晦的探究。
坐在隔壁的曹操亦惊讶于刘备的反应以往刘备给他的印象偏向温仁、义德、坦荡,虽也算是聪明人,但于大局观与谋略上并无特别突出的地方。
可刚才的刘备,所表现出的敏锐、心性与他过去的认知有极大的不同。
刘备并不知道隔壁有个曹操在窃听,更不知道他刚才的表现已让曹操升起了少许疑心。
他仍坐在原来的位置,等郑平替他解惑。
郑平却只是露出惊讶之色:将军竟然不知?
刘备心中一突,脸上的关切更深:祢处士指的是?
郑平蓦然闭口,取过侍女奉上的蜜水啜饮:客不言主,还是等司空告诉将军吧。
刚被挑起了疑问,正是探索欲最强的时候,就被突然打断,刘备仿佛吞了个水囊,一口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
他素来是个爱多想的人,一根丝线都能想到许多,被这么一卖关子,心中不免有些焦躁。
他宁愿郑平如传说中的祢衡那样狂悖无礼,指着他的鼻子狠骂一通,也不想对方对他如此和善且善解人意,客气地说一半留一半,让他心中惴惴,摸不着源头。
备初来乍到,今日冒昧拜谒,唯恐有冒犯之处祢处士若知晓内情,还请予以恩泽,不吝指点。
刘备说得极为客气,既不卑不亢,又隐晦点出:若郑平能透露一二,他一定记得郑平的这个人情。
郑平温和道:将军言重,恩泽倒谈不上
刘备心知有戏,正侧耳倾听,便听郑平说出了下一句话。
只我素来吝啬的很,实不愿多言。
刘备一瞬间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耳朵起了茧,听错了回答。
他下意识地看向郑平,想根据对方的神态确定刚才的话是不是他的错觉,却见郑平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水,真的不再说了。
刘备废了好大的力才控制住自己一言难尽的表情。他不由想,根据传言,这祢衡本就脾气古怪,异于常人只不过以前的古怪表现在狂傲无礼、随心骂人上,现在只不过是换了种古怪的方式,实不必太过在意。
以极快的速度调整好心态,刘备彻底打消套近乎、挖墙脚的想法。
这位祢处士他实在消受不起,还是留下来祸害曹操吧。
不管心中怎么想,刘备的神色都温和从容,无懈可击。
他对郑平的话表示了遗憾,若无其事地起身,往司马懿夫妇的方向走了几步,在靠近壁衣的地方坐下。
他早注意到,刚才郑平说起曹丕呕吐时,司马懿夫妇甚为平静,不见任何惊讶之色。他猜测司马懿夫妇大概率知道内情,既然郑平不愿意告诉他,那么问司马懿夫妇也是一样。
刘备接过侍女奉上的杯盏,朝两方遥遥一敬:
以水代酒,敬几位一杯。
尽管被郑平温声软语地哽了两句,刘备还是表现出良好的风度,没有故意将人晾在一边,而是一视同仁,一齐敬盏。
众人都给面子地回了一酌,就连郑平也举起了杯盏,好似他刚才的话只是随口一提。
气氛再次松络。刘备有心与司马懿深谈,并未因为他的年龄而有任何轻视之意。
司马懿回得一板一眼。出于谨慎,他敛去锋芒,并未锋芒毕露,但也没有过分藏拙,而是偶尔表现出一两点独到的见解,证明他并非草包。
在刘备看来,这个叫司马懿的青年虽少了几分灵动与机变,却也不失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值得一交。
等两人略微熟悉了些,刘备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到曹丕身上。
他没有直接提及曹丕,而是提到他进门时所注意到的异常。
以司马懿的谨慎与警觉,已经窥见曹丕重伤真相的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再淌浑水。不想效忠曹操是一回事,但他也不想遭到曹操记恨,何况他与刘备也不是那么熟。
因此司马懿只是淡淡道:竟是如此。
刘备等他下文,等了半天发现根本没有下文。
司空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曹操的儿子曹丕是得了什么病,为什么祢衡与司马懿都闭口不谈,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
刘备心中更加焦灼,好似有个羽毛在他心口挠,处处痒却又抓不到痒点。
他只得饮蜜水稍解一两分烦意,脑中谋划了无数种可能,不管哪种可能都指向了一点:千万别在今天触曹操的霉头。
刘备正犹豫着要不要提前告辞,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个熟悉的男声:
让几位久等,操有失远迎。
众人纷纷起身相迎,唯独一人坐在原位,没有挪动的想法。
刘备往郑平那边瞄了一眼,提示道:祢处士,司空来了,你当起身相迎。
郑平不为所动,进来的曹操见到这阵仗,略过格格不入的那一号人,亲切地握住刘备的手:
今日事务繁多,玄德亲临而不能及时招待,操深感愧疚。
郑平早通过李进之后知道有人藏在隔壁窃听。他料定那人就是曹操,对曹操这番鬼话自然不会相信。因为未来要在曹营这边打卯,出于难得的人道主义,他没有出口拆穿,任凭曹操与刘备二人打机锋。
刘备听曹操说起事务繁忙,惨遭二次杀死的探究欲再次萌芽,他假装不经意地问起曹操在忙什么,却见曹操惊讶地道:
怎么,玄德竟不是因为听到风声,为了抚慰我而来?
刘备难得地生起了一丝尴尬,他正想解释,曹操倏然收敛了神情,严肃地问:那玄德此次过来,是为了什么?
如果今天曹操府上无事发生,那他还能铺垫一番,说出今天的来意。
可偏偏今天司空府出了状况,而他对司空府的情况一无所知,十分被动。
正踌躇间,他视线一转,扫过房内唯一坐着的那人。
我来找司空,为的不过是个人的私事这几位乃司空的贵客,不如让他们先说?
曹操顺着刘备的目光,看到了正惬然坐着的郑平。
第55章 狂士楚歌
经过之前的一番试探,郑平早已确认这个世界的刘备并非《三国演义》里那个仁弱得时常落泪的刘皇叔,而更接近正史上那个怒笞督邮的角色。
哪怕与正史上的刘备有少许出入,他也绝非善茬。
因此,在听到刘备刚才那句状似客气的客套话后,郑平不由兴味十足地看向曹操。
刘备这招祸水东引,不知道曹操有没有心情配合。
如果曹操之前没有在隔壁窃听;如果郑平不曾冒险救下曹丕,并且隐约表现出归属曹营的意向,那么,曹操或许会配合着演戏,怒斥
郑平对他的不尊重。
然而没有如果,曹操之前明知故问,拿话来噎刘备,已经代表刘备在他心中的印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见曹操疾步往郑平的方向走了两步,好似要发难。
刘备平静地在一旁看着,见曹操走到郑平的跟前,眉目威严地坐到了他的对面。
刘备:?
曹操友好而亲切地给郑平续了一杯水:正平,敝府的茶点可让你满意?
即便是刘备这样冷静自持的人,也在一刹那露出了见鬼一样的目光。
他下意识地看向门口,太阳还好端端地挂在天上,没有出现天狗食日等奇诡的现象。
不是说祢衡与曹操的关系很不好吗?一个击鼓骂曹,把曹操气得头风病加剧;另一个视祢衡如恼人的水蛭,放话说杀祢衡如杀孤雀。眼前这只友好而亲切的曹操是怎么回事?
刘备独自悚然伤神地怀疑人生。另一边的司马懿夫妇相比之下要冷静许多。
有曹丕的态度在先,他们虽然对曹操的反应有些惊讶,却也算不上特别惊奇。
司马懿想到与郑平初次见面的情景。当时他虽然在装病,但也在暗中仔细观察郑平的性情与举止。再次见面时,郑平的身手出乎他的意料,与初见时刻意表现出的孱弱完全不同。
等知道他就是兄长信中提到的祢衡,司马懿默然无语,忍不住怀疑那个狂傲无礼的模样是否也是他的伪装之一。如今根据曹操的言行,他肯定了心中的猜测,认定郑平此人极其擅长伪装,不仅如此,身手与心计亦十分了得。如非必要,绝对不能轻易招惹。
阴差阳错之下,司马懿把祢衡的狂举当成郑平的故意所为,却正巧歪打正着,猜到某些真实,还成功避免了与郑平的争锋。
直到多年后,他想起此时的心态与抉择,尤自觉得庆幸。
不远处,郑平与曹操已成功达成第一轮秀友善的成就,等到刘备恢复原有的沉稳,郑平状似无意地点到他的名字,与刚才刘备不动声色把注意力往他身上引的行为别无二致。
刘将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刘备刚从极致的震撼中回来,冷不防听见郑平叫刘将军,反应了片刻才意识过来是在叫自己。
他随口应了两声,对郑平的戒心升到顶峰。
一个不按常理出牌,还将曹操得罪死的人为何会得到曹操的另眼相看?他之前为什么提到曹丕,真的只是因为他坐的位置凑巧,顺口对他的提醒,还是别有用心,想要通过这句话达成什么目的?
刘备在脑中不断分析所有可能,等到脑仁隐隐发痛,他仍未放松心神,戒备着一切。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曹操来了一句:天下英雄,惟玄德与操耳。
刘备霎时一惊,差点被口水呛住。
不等他说些什么,门外突然传来急切的脚步声。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兵服的护卫突然闯入院中,跪在竹帘前:
报!二公子突然吐血不止,请司空示下!
郑平有些惊讶曹操竟然选在这个时候发动,往刘备的方向看了一眼。
曹操猛地站起,身形摇晃片刻,大喊道:取我的印章,去宫中请太医令。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