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兮——非天夜翔(160)
殿下什么时候走?姜恒没有挽留姬霜。
现在就走。姬霜忽然朝太子泷道,临别时,我又想起一件事。
太子泷期待地看着姬霜,示意请问。
姬霜温柔道:姜太史为我姬家尽心竭力,打点天下多年,从不忘一统神州大业,乃是我天家忠臣,想朝雍太子讨他回去,依旧为我朝廷办事,你看行不?
姜恒听到前面半句便暗道不妙,太子泷忽然一愣,耿曙却蓦然爆发出一阵大笑。
太子泷转念,正要婉拒时,耿曙却收了笑声,沉声认真道:那可不行,汁泷说了不算数,我不让。
姬霜到得此时,终于朝耿曙淡淡一笑,答道:开个玩笑则以。那么,便告辞了,各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太子泷起身,姬霜却很潇洒,眼神里带着孤高与清傲,仿佛在说:我给了你们最后这个机会。
姬霜离开后,东宫内一片寂静。侍者上了早食,姜恒却已无用饭的心情了。
他们只有两千人,在那寂静里,曾嵘最先开了口,现在让卫贲追上去,统统杀了不难。
姜恒闻言沉声道:曾嵘,不可这么做!
曾嵘道:一念之差,害人害己,姜大人,姬霜与李傩一旦活着回国,马上就会对本国用兵!
她被你谋杀在半路上,姜恒反唇相讥道,李霄就不会对本国用兵了么?
殿下,曾嵘判断问题趋利避害,显然昨夜已朝太子泷再三提出过建议,此刻劝说道,绝不能放虎归山,殿下!
太子泷深吸一口气,这人间的难题实在太多,他又是初接任国君,仓促之间尚无法接受先是朝一名妙龄女子求婚,求婚不得又要把她谋杀掉的此等行径,汁琮或许会这么做,但他绝不会。
现在不是讲仁义的时候。曾嵘道。
太子泷没有说话,额角淌下汗来。
曾嵘与姜恒对视,姜恒没有朝耿曙求助,耿曙向来不管,让他杀谁他就拿着剑去杀谁,姜恒决定的事,他自然无条件接受与拥护。
你要权衡利弊,姜恒说,曾嵘,咱们就把利弊摊开来说,代国有多少兵?二十万,全部打过来,雍国能不能一战?自然可以。
曾嵘:这是没有必要的。你明知道她会引军来攻打大雍,不先下手杀了她,反而等待新战事的到来!
但是她现在什么都没有做!姜恒说,你要用什么名义杀她?!今天除掉她,换来的是什么?你还想不想开联会了?谁还敢来开联会?!曾嵘,这是先王会做的事,我们不能再按这条路走下去了!
太子泷最终道:让她回去罢。
曾嵘叹了口气,最终让步道:既然不除掉她,就派兵保护她,安全回到代国,不能让她出事。
毕竟如今各国局势复杂,若姬霜与李傩在中原有个三长两短,问题只会更麻烦。
姜恒说道:那是自然,曾宇,你去罢。
曾宇饮过茶,起身辞行。耿曙想了想,道:我去送她。
我去吧。姜恒改口道,他突然觉得,耿曙与太子泷应当有话想说,或许某些事,需要在此时告一段落。
姬霜以天子后人吊唁的名义,亲自来到安阳,联姻俱是密信,是以哪怕连雍国朝野亦无人知晓。不少梁、雍乃至中原人看见这名公主的归来,纷纷跪地痛哭,安阳度过了汁琮死后,至为热闹的一天。
百姓心系前朝,哪怕天下分封日久,姬家陨落亦有七年,中原人心依然思故,送行的队伍从安阳城内主街道排到城外,又有不少人追随在姬霜的车队之后,浩浩荡荡,排开近一里路。
这是洛阳沦陷、姬珣自杀身死后,姬霜第一次以姬家后人的身份,正式于百姓前露面,亦暗示着,这天下,在名义上仍然属于姬家。
姜恒看着这一幕,示意曾宇跟在队伍后,纵马加入了车队。
姬霜坐在四面敞帘的马车中,车帘在秋风里飘扬,安阳城外秋叶遍地。
七年了。姜恒说。
一百二十三年了。姬霜挽了下头发,眼里带着忿意,什么七年?
姜恒所言,乃是姬珣驾崩之日,距如今已有足足七年。姬霜所言,则是五国不臣、礼崩乐坏之日,自汁氏带走星玉珏,远征塞外风戎起。
汁家自立为王,将天子掌管的黑剑与星玉据为己有,昭示着王权式微的时代开始,自那以后的一百二十三年里,诸侯王渐渐不再奉天子为尊,偌大神州,分崩离析,最终落得天子受众封王围剿,自焚身亡的境地。
其实百姓们未必就喜欢前朝,姜恒想了想,说,只是有时日子不好过,才生出思旧之心。战乱之时,总觉得若天子在,便有人为他主持公道,都是将自己的念想拔高,再神话罢了。
是这么个道理,姬霜冷淡地说,不过无人说破而已。
姜恒又说:但我还是喜欢一百多年前的时候。
姬霜嘲笑道:你又没活在那时,说得上喜欢不喜欢?
书里读到过。姜恒说,那时候,各国打仗,俱是陈兵边界,雄兵十万,甲光蔽日。战车千乘,国君乘车排众而出,以理服人。常常实力高下一比,双方将士便回家放饭了。
姬霜一手覆在另一手手背上,望向远方出神,秋时明亮的天色下映照着山上、山下的枫叶,犹如染了一层红云。
有两军对垒,退避三舍的故事。姜恒想了想,又说,亦有兵不血刃,举国来降,保全百姓性命的悲凉哪里像如今?动不动就屠城,十万、二十万,百姓像畜生一般,杀掉后曝尸荒野,或是扔进水沟中。破城不够,还要车轮斩,烧他们的屋子,拿无处可逃的人来取乐。
大争之世,人心沦亡。姬霜自然清楚,姜恒在暗示她,不要再掀起战乱了。
但她无动于衷,只沉声道:这是人们自己选的,当初我堂兄在洛阳时,何曾见天下人来保护他呢?上来坐坐罢,恒儿。
姜恒上了车,姬霜看了他一眼,说:这些年里,很累罢?
也算不上。姜恒笑了笑,说也奇怪,有时他觉得自己与姬霜,竟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般。
姬霜说:你为我姬家,也是鞠躬尽瘁了,这是我欠你的。
姜恒心道当年我与耿曙投奔西川,你要杀我俩的时候,可没有半点欠我的意思。
不客气。姜恒道,反正生来无聊,人总得找点事做,都是天子的嘱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倒是殿下
姬霜面容沉静,手里玩着一把小巧的匕首,姜恒丝毫不怀疑,姬霜有将他一匕封喉的想法,以及本领。当然这代价实在太大了,姜恒相信哪怕再多人说姬家人都是疯子,姬霜大部分时候仍然是冷静的,她一旦这么做了,只会招来耿曙疯狂的报复。
倒是?姬霜转头,看了眼姜恒。
倒是殿下,想要什么?姜恒说。
姬霜笑了起来,说:我想要的,你就会给我么?
姜恒答道:我会尽力,不保证。
我想要当天子的母亲。姬霜柔声道,这天下姓李也好,姓姬也罢,姓赵,姓熊,与我都不相干,一个姓氏而已,算得上什么呢?
既然如此,姜恒说,我哥就不是最好的选择。汁泷给了您另一个选择。
我不喜欢汁家人,姬霜淡淡道,不能让这伙废物,玷污了王族的血液。
姜恒答道;当真是废物么?
姬霜又道:何况汁泷那窝囊的模样,他要当了父亲,生下的孩儿多半也是个孬人。
姜恒说:我倒是觉得他半点不窝囊,外柔内刚,是个坚定的人,至少在眼下,汁泷比四国太子好多了。说着,姜恒终于直指人心,说出了姬霜心里真正所想。
你怕驾驭不了汁泷。姜恒一笑道,神秘地说,你怕他,你在害怕,姐姐。
姬霜不为所动,叹了口气,又道:我有什么好怕的?要怕,也是怕你哥,我当真不想与你们开战,你哥哥太难对付。
我也不想,姜恒答道,希望还是别打仗罢。
车队在安阳城边界处停了下来,再往下走便将进入汉中,前往代地。姜恒送走姬霜,回到宫中,耿曙正打着赤膊,在与那两头熊其中的一头摔跤,余人则看热闹不嫌事大,大声叫好。
太危险了!姜恒怒斥道。
耿曙身材虽强健,那熊站起来仍比他高了一头,且人的身形怎么能与熊比?简直势单力薄,饶是如此,耿曙仍不断腾挪、躲闪,不至于落了下风。
孟和等人见姜恒发火,迅速四散。耿曙穿上外袍,朝姜恒走来,要动手抱他,姜恒忙示意这是宫内,不要乱来。
耿曙:怎么说?
让宋邹加强嵩县防御,姜恒说,往汉中边界驻扎兵马,至少加派五万骑兵,预备可能的变数。
第187章 万世旗
代国再一次与雍国合议失败, 但雍国朝廷的目光,则投向了眼下更为重要的事。
太子泷登基继位为国君, 在姜恒的协助下,推动一系列人事任免:
曾嵘为丞相,周游为御史大夫,耿曙任太尉,总揽军权,三人是为三公。陆冀为太傅, 曾宇为前将军,卫贲子继父职,担任上将军, 汁绫为左将军。余下东宫幕僚, 则对应九卿之位, 各司其职,姜恒依旧领他的太史令之职。
这个朝廷非常年轻,俱是二十出头至三十余岁的青年人,充满了朝气与生命力。
安阳在度过了汁琮薨后最混乱的半年后, 再一次在姜恒与东宫众谋臣的力挽狂澜之下,回到了正轨上来。一道道法令推行下去,毫无阻碍,军队、朝廷、三外族在先前的变法下打足了根基,如今入关后, 雍国更不似其余四国,被公卿士族利益掣肘。
如今的雍地,乃是全新的国土,汁琮暴虐之举摧毁了一切,将废墟推平重建, 总比在原本的高楼大厦上修修补补,预防它突如其来地倒塌,要容易得多。
秋收之后,雍派出信使,通知各国,冬至当日,太史令姜恒、太尉聂海,持天子令召集五国国君,在洛阳城内,召开五国联议。
雍国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剩余力量,开始快马加鞭,恢复洛阳城容貌,姜恒则与耿曙先行抵达洛阳,为五国联会作筹备。
与此同时,洛阳勉强修缮完毕,耿曙亲自竖起了天下王旗一丈二尺高的方形尖木,底宽顶窄。
姜恒在旁看着,见尖顶木柱立起,耿曙打着赤膊,为它刷上了黑漆。
当年他在洛阳,第一份谋生的活计就是漆工,如今回到洛阳后,兜兜转转,依旧当了漆工,为新的天下,漆就这崭新的王旗。
昔时王旗是红色,象征晋廷承天命,获火德,如今姜恒将它改为色黑属水,暗示天下,改朝换代了。
你来写罢,耿曙拿着金漆笔朝姜恒道,你的字好看,恒儿。
姜恒笑道:我写两个字,后面的你来写。
姜恒以古篆写下万世二字,将笔交给耿曙,耿曙在其后添了王道,组成原本王旗上四字万世王道。
写完后,耿曙让人来沿着轮廓刻字,端详片刻,正想夸奖姜恒的字比自己好看时,姜恒却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咱们也算回来了,没有辜负天子所托。
耿曙静了很久,最后道:是,咱们回来了。
放眼如今洛阳,四面城郭已化作断壁残垣,百姓们居住之处亦已长出杂草,曾经的天子王宫更被焚烧殆尽,宗庙前的九鼎之铜化为废铁。
当年参与这场战事之人赵灵、汁琮、李宏、熊耒,俱已在时光中化为森森枯骨,偿还了所有的债。
雍国入关后,此地便已开始重建,如今洛阳陆陆续续,迁回来了不少百姓,雍军安顿他们重返故土,征集劳役,重修这座千年古都,已初备雏形。
姜恒亲自看过扩建的图纸,十年后,洛阳将再一次成为天下的中心。
他们走进宫内,重建后的王宫带着一股新漆的气味,姜恒抚摸柱子,忽然有奇异的感觉,四壁空空荡荡,工人在地面铺上席垫,放上坐榻,摆放仓促间买来的屏风。
姜恒就像看见了当初自己生活的地方,只是一切都如此崭新,书籍、案卷都被烧得干干净净,书阁内空空如也。
从书阁往外走去,穿过后花园,姜恒看见了当年墨子留下的温水浴渠,士兵们正在里面清理杂草与青苔,今岁冬季,浴渠便将恢复使用。
往上走。耿曙朝姜恒说。
姜恒顺着楼梯上去,到得王宫顶端,耿曙朝姜恒问:撞钟么?
来。姜恒笑道。
这是你的心愿罢。耿曙说。
王城巨钟架起,虽已伤痕累累,满是铜锈,但这六百年的巨大古钟,仿佛仍有灵魂。
姜恒看着耿曙,他懂了,耿曙的意思是:这是我为你做的。
于是两人携手,搭在钟柱上,耿曙一运真力,飞快撞去。
当!
洛阳天下王钟,终于在王都沦陷的七年之后,再一次震响。
神州大地仿佛一念间惊醒了,所有百姓停下脚步,望向高处。
当第二下钟声响起,满城百姓、将士纷纷转身,驻足,面朝王城方向,尽数跪拜。
当钟声传遍山海,仿佛在那遥远的千万里之外,亦有远古的灵魂在随之共鸣,六座古钟,竟是发出轻微的嗡嗡之声。
当钟声远远传开,穿越了时光与迷雾,当当当九声钟响,一声接着一声,昭示着那股力量的归来。
耿曙身上出了细密的汗水,看着姜恒,两人放开撞柱,站在高处屋顶上,耿曙牵着姜恒的手,与他一同望向这杳阔的山河。
恋耽美
现在就走。姬霜忽然朝太子泷道,临别时,我又想起一件事。
太子泷期待地看着姬霜,示意请问。
姬霜温柔道:姜太史为我姬家尽心竭力,打点天下多年,从不忘一统神州大业,乃是我天家忠臣,想朝雍太子讨他回去,依旧为我朝廷办事,你看行不?
姜恒听到前面半句便暗道不妙,太子泷忽然一愣,耿曙却蓦然爆发出一阵大笑。
太子泷转念,正要婉拒时,耿曙却收了笑声,沉声认真道:那可不行,汁泷说了不算数,我不让。
姬霜到得此时,终于朝耿曙淡淡一笑,答道:开个玩笑则以。那么,便告辞了,各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太子泷起身,姬霜却很潇洒,眼神里带着孤高与清傲,仿佛在说:我给了你们最后这个机会。
姬霜离开后,东宫内一片寂静。侍者上了早食,姜恒却已无用饭的心情了。
他们只有两千人,在那寂静里,曾嵘最先开了口,现在让卫贲追上去,统统杀了不难。
姜恒闻言沉声道:曾嵘,不可这么做!
曾嵘道:一念之差,害人害己,姜大人,姬霜与李傩一旦活着回国,马上就会对本国用兵!
她被你谋杀在半路上,姜恒反唇相讥道,李霄就不会对本国用兵了么?
殿下,曾嵘判断问题趋利避害,显然昨夜已朝太子泷再三提出过建议,此刻劝说道,绝不能放虎归山,殿下!
太子泷深吸一口气,这人间的难题实在太多,他又是初接任国君,仓促之间尚无法接受先是朝一名妙龄女子求婚,求婚不得又要把她谋杀掉的此等行径,汁琮或许会这么做,但他绝不会。
现在不是讲仁义的时候。曾嵘道。
太子泷没有说话,额角淌下汗来。
曾嵘与姜恒对视,姜恒没有朝耿曙求助,耿曙向来不管,让他杀谁他就拿着剑去杀谁,姜恒决定的事,他自然无条件接受与拥护。
你要权衡利弊,姜恒说,曾嵘,咱们就把利弊摊开来说,代国有多少兵?二十万,全部打过来,雍国能不能一战?自然可以。
曾嵘:这是没有必要的。你明知道她会引军来攻打大雍,不先下手杀了她,反而等待新战事的到来!
但是她现在什么都没有做!姜恒说,你要用什么名义杀她?!今天除掉她,换来的是什么?你还想不想开联会了?谁还敢来开联会?!曾嵘,这是先王会做的事,我们不能再按这条路走下去了!
太子泷最终道:让她回去罢。
曾嵘叹了口气,最终让步道:既然不除掉她,就派兵保护她,安全回到代国,不能让她出事。
毕竟如今各国局势复杂,若姬霜与李傩在中原有个三长两短,问题只会更麻烦。
姜恒说道:那是自然,曾宇,你去罢。
曾宇饮过茶,起身辞行。耿曙想了想,道:我去送她。
我去吧。姜恒改口道,他突然觉得,耿曙与太子泷应当有话想说,或许某些事,需要在此时告一段落。
姬霜以天子后人吊唁的名义,亲自来到安阳,联姻俱是密信,是以哪怕连雍国朝野亦无人知晓。不少梁、雍乃至中原人看见这名公主的归来,纷纷跪地痛哭,安阳度过了汁琮死后,至为热闹的一天。
百姓心系前朝,哪怕天下分封日久,姬家陨落亦有七年,中原人心依然思故,送行的队伍从安阳城内主街道排到城外,又有不少人追随在姬霜的车队之后,浩浩荡荡,排开近一里路。
这是洛阳沦陷、姬珣自杀身死后,姬霜第一次以姬家后人的身份,正式于百姓前露面,亦暗示着,这天下,在名义上仍然属于姬家。
姜恒看着这一幕,示意曾宇跟在队伍后,纵马加入了车队。
姬霜坐在四面敞帘的马车中,车帘在秋风里飘扬,安阳城外秋叶遍地。
七年了。姜恒说。
一百二十三年了。姬霜挽了下头发,眼里带着忿意,什么七年?
姜恒所言,乃是姬珣驾崩之日,距如今已有足足七年。姬霜所言,则是五国不臣、礼崩乐坏之日,自汁氏带走星玉珏,远征塞外风戎起。
汁家自立为王,将天子掌管的黑剑与星玉据为己有,昭示着王权式微的时代开始,自那以后的一百二十三年里,诸侯王渐渐不再奉天子为尊,偌大神州,分崩离析,最终落得天子受众封王围剿,自焚身亡的境地。
其实百姓们未必就喜欢前朝,姜恒想了想,说,只是有时日子不好过,才生出思旧之心。战乱之时,总觉得若天子在,便有人为他主持公道,都是将自己的念想拔高,再神话罢了。
是这么个道理,姬霜冷淡地说,不过无人说破而已。
姜恒又说:但我还是喜欢一百多年前的时候。
姬霜嘲笑道:你又没活在那时,说得上喜欢不喜欢?
书里读到过。姜恒说,那时候,各国打仗,俱是陈兵边界,雄兵十万,甲光蔽日。战车千乘,国君乘车排众而出,以理服人。常常实力高下一比,双方将士便回家放饭了。
姬霜一手覆在另一手手背上,望向远方出神,秋时明亮的天色下映照着山上、山下的枫叶,犹如染了一层红云。
有两军对垒,退避三舍的故事。姜恒想了想,又说,亦有兵不血刃,举国来降,保全百姓性命的悲凉哪里像如今?动不动就屠城,十万、二十万,百姓像畜生一般,杀掉后曝尸荒野,或是扔进水沟中。破城不够,还要车轮斩,烧他们的屋子,拿无处可逃的人来取乐。
大争之世,人心沦亡。姬霜自然清楚,姜恒在暗示她,不要再掀起战乱了。
但她无动于衷,只沉声道:这是人们自己选的,当初我堂兄在洛阳时,何曾见天下人来保护他呢?上来坐坐罢,恒儿。
姜恒上了车,姬霜看了他一眼,说:这些年里,很累罢?
也算不上。姜恒笑了笑,说也奇怪,有时他觉得自己与姬霜,竟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般。
姬霜说:你为我姬家,也是鞠躬尽瘁了,这是我欠你的。
姜恒心道当年我与耿曙投奔西川,你要杀我俩的时候,可没有半点欠我的意思。
不客气。姜恒道,反正生来无聊,人总得找点事做,都是天子的嘱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倒是殿下
姬霜面容沉静,手里玩着一把小巧的匕首,姜恒丝毫不怀疑,姬霜有将他一匕封喉的想法,以及本领。当然这代价实在太大了,姜恒相信哪怕再多人说姬家人都是疯子,姬霜大部分时候仍然是冷静的,她一旦这么做了,只会招来耿曙疯狂的报复。
倒是?姬霜转头,看了眼姜恒。
倒是殿下,想要什么?姜恒说。
姬霜笑了起来,说:我想要的,你就会给我么?
姜恒答道:我会尽力,不保证。
我想要当天子的母亲。姬霜柔声道,这天下姓李也好,姓姬也罢,姓赵,姓熊,与我都不相干,一个姓氏而已,算得上什么呢?
既然如此,姜恒说,我哥就不是最好的选择。汁泷给了您另一个选择。
我不喜欢汁家人,姬霜淡淡道,不能让这伙废物,玷污了王族的血液。
姜恒答道;当真是废物么?
姬霜又道:何况汁泷那窝囊的模样,他要当了父亲,生下的孩儿多半也是个孬人。
姜恒说:我倒是觉得他半点不窝囊,外柔内刚,是个坚定的人,至少在眼下,汁泷比四国太子好多了。说着,姜恒终于直指人心,说出了姬霜心里真正所想。
你怕驾驭不了汁泷。姜恒一笑道,神秘地说,你怕他,你在害怕,姐姐。
姬霜不为所动,叹了口气,又道:我有什么好怕的?要怕,也是怕你哥,我当真不想与你们开战,你哥哥太难对付。
我也不想,姜恒答道,希望还是别打仗罢。
车队在安阳城边界处停了下来,再往下走便将进入汉中,前往代地。姜恒送走姬霜,回到宫中,耿曙正打着赤膊,在与那两头熊其中的一头摔跤,余人则看热闹不嫌事大,大声叫好。
太危险了!姜恒怒斥道。
耿曙身材虽强健,那熊站起来仍比他高了一头,且人的身形怎么能与熊比?简直势单力薄,饶是如此,耿曙仍不断腾挪、躲闪,不至于落了下风。
孟和等人见姜恒发火,迅速四散。耿曙穿上外袍,朝姜恒走来,要动手抱他,姜恒忙示意这是宫内,不要乱来。
耿曙:怎么说?
让宋邹加强嵩县防御,姜恒说,往汉中边界驻扎兵马,至少加派五万骑兵,预备可能的变数。
第187章 万世旗
代国再一次与雍国合议失败, 但雍国朝廷的目光,则投向了眼下更为重要的事。
太子泷登基继位为国君, 在姜恒的协助下,推动一系列人事任免:
曾嵘为丞相,周游为御史大夫,耿曙任太尉,总揽军权,三人是为三公。陆冀为太傅, 曾宇为前将军,卫贲子继父职,担任上将军, 汁绫为左将军。余下东宫幕僚, 则对应九卿之位, 各司其职,姜恒依旧领他的太史令之职。
这个朝廷非常年轻,俱是二十出头至三十余岁的青年人,充满了朝气与生命力。
安阳在度过了汁琮薨后最混乱的半年后, 再一次在姜恒与东宫众谋臣的力挽狂澜之下,回到了正轨上来。一道道法令推行下去,毫无阻碍,军队、朝廷、三外族在先前的变法下打足了根基,如今入关后, 雍国更不似其余四国,被公卿士族利益掣肘。
如今的雍地,乃是全新的国土,汁琮暴虐之举摧毁了一切,将废墟推平重建, 总比在原本的高楼大厦上修修补补,预防它突如其来地倒塌,要容易得多。
秋收之后,雍派出信使,通知各国,冬至当日,太史令姜恒、太尉聂海,持天子令召集五国国君,在洛阳城内,召开五国联议。
雍国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剩余力量,开始快马加鞭,恢复洛阳城容貌,姜恒则与耿曙先行抵达洛阳,为五国联会作筹备。
与此同时,洛阳勉强修缮完毕,耿曙亲自竖起了天下王旗一丈二尺高的方形尖木,底宽顶窄。
姜恒在旁看着,见尖顶木柱立起,耿曙打着赤膊,为它刷上了黑漆。
当年他在洛阳,第一份谋生的活计就是漆工,如今回到洛阳后,兜兜转转,依旧当了漆工,为新的天下,漆就这崭新的王旗。
昔时王旗是红色,象征晋廷承天命,获火德,如今姜恒将它改为色黑属水,暗示天下,改朝换代了。
你来写罢,耿曙拿着金漆笔朝姜恒道,你的字好看,恒儿。
姜恒笑道:我写两个字,后面的你来写。
姜恒以古篆写下万世二字,将笔交给耿曙,耿曙在其后添了王道,组成原本王旗上四字万世王道。
写完后,耿曙让人来沿着轮廓刻字,端详片刻,正想夸奖姜恒的字比自己好看时,姜恒却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咱们也算回来了,没有辜负天子所托。
耿曙静了很久,最后道:是,咱们回来了。
放眼如今洛阳,四面城郭已化作断壁残垣,百姓们居住之处亦已长出杂草,曾经的天子王宫更被焚烧殆尽,宗庙前的九鼎之铜化为废铁。
当年参与这场战事之人赵灵、汁琮、李宏、熊耒,俱已在时光中化为森森枯骨,偿还了所有的债。
雍国入关后,此地便已开始重建,如今洛阳陆陆续续,迁回来了不少百姓,雍军安顿他们重返故土,征集劳役,重修这座千年古都,已初备雏形。
姜恒亲自看过扩建的图纸,十年后,洛阳将再一次成为天下的中心。
他们走进宫内,重建后的王宫带着一股新漆的气味,姜恒抚摸柱子,忽然有奇异的感觉,四壁空空荡荡,工人在地面铺上席垫,放上坐榻,摆放仓促间买来的屏风。
姜恒就像看见了当初自己生活的地方,只是一切都如此崭新,书籍、案卷都被烧得干干净净,书阁内空空如也。
从书阁往外走去,穿过后花园,姜恒看见了当年墨子留下的温水浴渠,士兵们正在里面清理杂草与青苔,今岁冬季,浴渠便将恢复使用。
往上走。耿曙朝姜恒说。
姜恒顺着楼梯上去,到得王宫顶端,耿曙朝姜恒问:撞钟么?
来。姜恒笑道。
这是你的心愿罢。耿曙说。
王城巨钟架起,虽已伤痕累累,满是铜锈,但这六百年的巨大古钟,仿佛仍有灵魂。
姜恒看着耿曙,他懂了,耿曙的意思是:这是我为你做的。
于是两人携手,搭在钟柱上,耿曙一运真力,飞快撞去。
当!
洛阳天下王钟,终于在王都沦陷的七年之后,再一次震响。
神州大地仿佛一念间惊醒了,所有百姓停下脚步,望向高处。
当第二下钟声响起,满城百姓、将士纷纷转身,驻足,面朝王城方向,尽数跪拜。
当钟声传遍山海,仿佛在那遥远的千万里之外,亦有远古的灵魂在随之共鸣,六座古钟,竟是发出轻微的嗡嗡之声。
当钟声远远传开,穿越了时光与迷雾,当当当九声钟响,一声接着一声,昭示着那股力量的归来。
耿曙身上出了细密的汗水,看着姜恒,两人放开撞柱,站在高处屋顶上,耿曙牵着姜恒的手,与他一同望向这杳阔的山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