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兮——非天夜翔(162)
黑剑。姜恒轻轻道。
我将黑剑授予你,聂将军。太子泷说。
耿曙取下黑剑,犹如他的父亲生前一般,随手将那重剑负于背后。如今的他,已拥有了这把剑的继承权,他是世间唯一可名正言顺用它的人了。
我走了,耿曙与界圭擦身而过时,说道,照顾好他。
界圭轻轻点头,耿曙离开洛阳,统领四万兵马,前往汉中腹地。
晋惠天子三十六年,冬。
雍国出关,占洛阳,昭告天下,开启五国盟议,意图以盟会方式,决定神州归属。
代国拒不承认,陈兵三十五万于汉中、剑门关等地,大战一触即发。武陵侯聂海率军出征,以区区四万兵马拒守汉中平原。抵挡来自姬霜、李家的西川军队。
洛阳古钟两次连续敲响六声时,郑、梁二国之国君抵达洛阳,太子泷带领群臣,亲自往城门迎接,只见车队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
太子泷:今天过去后,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成为
这话可不吉利。姜恒笑着打断了太子泷,说道:也许当初毕颉在四国盟会上,也是如此作想。
太子泷道:但如今再没有耿渊了,是不是?
还是小心为上罢。姜恒低声道,继而于使节队伍中发现了一个人,便笑道:龙于将军!
龙于亲自护送郑国小国君、赵灵之子赵聪前来洛阳,除此之外,尚有姜恒熟悉的梁王毕绍。毕绍为亡国之君,在济州已盘桓多时,雍军撤军之后,退出郑国全境,济州一片混乱,最后反而是毕绍坐镇大郑,力挽狂澜,为赵灵挽救了他生前所付出一生的国家。
郑、梁二国向来有手足之情,汁琮死讯传来后,更有大臣提议,不如就请毕绍正式来当国君罢了,反正按理说梁王也有郑国血统。
但毕绍明确拒绝了这一提议,更丝毫不在乎自己的安危,亲自前来参与五国联会。梁廷流亡,如今最后的老臣,跟随在了毕绍的身边,前往洛阳,等待雍王汁泷给他们一个说法。
龙于则带着七岁的赵聪与十四岁的郑公主赵慧,赵聪仓促间继任郑国国君,开始朝毕绍学习为君之道,他与毕绍,就像是两兄弟一般。
毕绍正在年幼的赵聪耳畔低声说着什么,仿佛在为他解释洛阳的风土人情,他们都是第一次来王都,半大少年带着个七岁的孩子,两人都有新鲜之意。
赵慧则更美了,她继承了太子灵的双眼,颇有武英公主的英气,佩着一把剑,与太子泷对视。
欢迎你们来。太子泷朝赵慧点了点头。
赵慧转念思考,继而没说话,朝太子泷勉强笑了笑。
你爹杀了我爹。赵慧说。
是你爹杀了我爹。太子泷温和地说。
姜恒马上打断了他们的谈话,朝三人行礼,说道:郑王,梁王,公主殿下,好久不见了。
也不是很久罢,毕绍朝姜恒望来,笑道,还不到半年。
姜恒心里好笑,朝赵聪打过招呼,两名国君神态自若,一众随行的梁臣与郑臣却已恨死了雍国,看见雍军,只恨不得将其剥皮拆骨,自然没有好脸色。
龙于带来了四千兵马,进驻于城中,卫贲则率领两万御林军,把守住城内各要地。
太子泷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才好,问候罢,自己父亲灭了梁国,让毕绍与他的朝廷流亡他国,又杀了太多郑人,难不成问一句你们还好吗?那当真是赤裸裸的讽刺。
天冷路途难走,太子泷最后说,我也没想到,会下这么大的雪。
不碍事。毕绍倒是很大方,摆摆手,又朝赵聪道,这位就是雍王。
赵聪与汁泷以国君相见,互行一礼,众人忽然无话。
远道而来,最后还是曾嵘救了场,说道,两位陛下辛苦了,请随我来。
姜恒使了个眼色,示意汁泷不必太介怀,别人既然来了,就是有诚意谈判的。
姜大人。
臣子队伍经过姜恒身边时,一个温柔的女声叫住了他。
呀!姜恒笑道,流花!
流花正在队伍中,半年前,太子灵决定留下与济州共生死那天,众人便决定将毕绍送离国都,让他带着郑国的太子赵聪与公主赵慧,为郑保留这最后的骨血。当时姜恒提议,叫流花也跟在毕绍身旁,以照顾小太子与公主。
流花虽然不舍,却知道留在城内帮不上忙,天亮时来朝姜恒、耿曙辞行,当时王宫内却忙得一团乱,姜恒顾不上见她。如今她又回来了。
这天她身穿华服,发簪下垂着金步摇,衣袍绣有梁国的圣兽黄龙,姜恒注意到这细节,顿时震惊了。
你流花?姜恒试探地问她。
这位是梁王妃,龙于说,你还不知道。
流花脸色微红,朝姜恒笑了起来,姜恒才意识到,流花陪伴梁王毕绍逃亡,多半是两人同生共死,心生情愫,继而定下终生之事了!
恭喜!姜恒马上笑道,还未来得及为你准备贺礼呢!
流花问:你哥哥呢?
姜恒解释了一番,让流花不必担心,流花却听得面有忧色,姜恒知道她在担忧耿曙,龙于便安慰道:无妨,聂将军向来用兵如神,区区代人,不会让他吃败仗。
姜恒送走了流花,并约定在会盟前见面谈谈。信报匆忙赶来,告知耿曙已抵达汉中腹地,初步探明了代国的军力布置,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指示。
汁泷把军报交给曾嵘,让他马上召集臣子开会,傍晚又传来消息芈清到了。
郢国如今以长公主芈清为尊,熊耒与熊安两父子暴毙后,郢国不知从何处找来了一名二十岁的新太子,名唤熊丕。熊丕模样清爽俊朗,显然在继任时由士族专门教导过,穿上太子服似模似样,眼神却暴露出了他的紧张与不安。
姜太史,好久不见了。芈清把手搭在熊丕手背上,款款下了马车。
公主殿下。姜恒朝她行礼,又道:太子殿下。
熊丕点了点头,望向芈清。二人名义上是姑侄,却全听芈清的,如今芈清在郢地已是独揽大权,说一不二。姜恒想起往昔,他与芈清只有寥寥几言之缘,这位公主更差一点成为了雍国王后,汁琮死后,她就是当下的太后了,不过棋差一步,足见造化弄人。
汁泷对熊耒与熊安之死,适当地表达了哀悼之情,这毕竟不关雍国的事,别人是在自己家里暴毙的,不像在梁王面前怕说错话。
芈清亦哀恸几句,进入洛阳宫中住下,姜恒这一天的事儿才算到此结束,回到正殿时,汁泷忽有感慨,说道:他们竟是都来了。
姜恒说:你原以为不会有人来么?
汁泷说:都相信你,也是给你面子。
给金玺面子罢了。姜恒看了眼案上的金玺,说道,不得不来,事情总要解决的,否则要怎么办呢?不想打仗,就必须和谈。来,我看看咱们的哥哥说了什么。
姜恒展开信,坐在天子案一侧,汁泷则坐在另一侧,两人都没有夺天子位而坐。姜恒读完军报,再看曾嵘另附的行军之议,知道已经解决了,便伸了个懒腰。
没事就早点歇息,界圭在旁说,再过几日,还有忙的时候。
界圭那话,是在提醒姜恒,汁泷却误以为界圭在催促自己,打趣道:我都是国君了,你还管我睡觉?
姜恒看了界圭一眼,界圭也没有分辩,只走到一旁坐下。
睡不着,汁泷说,这几日里,想到面对三国国君,便忍不住紧张。
没什么好紧张的,姜恒笑道,都是凡人,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你怕他们,他们还怕你呢。
姜恒自然知道汁泷也是国君,所谓畏惧,大多因为他的父亲灭了别人的国,在心中横冲直撞的,无非仁义二字,就像一根刺般。说来也奇怪,上到国君,下到百姓,每个人都同意弱肉强食的说法,大争之世,你不去杀别人,别人就要来杀你,所以总得先下手为强。
但风戎人常说,雍人没有神明,所以无所畏惧,这点不对。
虽不信鬼神,却有先圣。每当一个人杀了另一个人的全家,流放国君,处决百姓之后,心里总会生出不安与愧疚之意,这就是雍人乃至中原民的信仰。
孔丘多年来耳提面命,孟轲犹如幽灵一般碎碎念个不停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连耿曙有时亦会心生忐忑,杀人杀得多了,报应总会来的,不是应在自己身上,就是应在家人的身上。
正是这根刺,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所有人,让人不至于变成野兽。
果然,汁泷又叹了口气道:恒儿,看见梁王的时候,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你在怕。姜恒说,因为我爹杀了不少人,你爹又几乎杀掉了所有人,让梁人落到如今境地。
汁泷说:周游与曾嵘都在提醒我,不要怕他们来报仇,不必畏惧。
可你还是在介怀。姜恒从军报中抬头,朝汁泷笑了笑,说,你不是怕他们恨你,不是怕他们来报仇。
汁泷点了点头,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甚至不敢直视毕绍的双眼。
那是一个加害者,姜恒说,对一个受害者的不安。哪怕这不是你造成的,你也尽力了。
汁泷没有说话,疲惫地叹了声,说:我现在发现,没有你和哥哥,我什么也办不到。恒儿,今天我甚至在想,你若是太子,一定会比我做得好得多。
都是他们自找的。姜恒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岔开话题。
汁泷:?
姜恒收起军报,给自己斟了一杯茶,又给汁泷也斟了一杯,抬头望向万里江山正壁,重复道:我说,今日境地,俱是四国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汁泷道:他们又做错了什么?
姜恒说:当初,天子与赵将军,就死在了这个地方。进军洛阳时,四国何曾想过,天子驾崩,会将大争之世推向最后的深渊?
汁泷刹那明白了。
姜恒说:设若天子在位,封国如昔,依循法令,诸侯国一旦挑起战事,便群而伐之。事情会演变得这么严重么?
汁泷忽然无言以对,姜恒又道:哥,你觉得,天子究竟是什么?
我从未见过他。汁泷想了想,说。
姜恒摇摇头,说:我并非指他是什么样的人,而是问,他是什么?坐在这个位置上的,究竟是什么?
说着,姜恒指了指两人之间的空位,那是天子之位。
汁泷沉默良久,这是从未有人讨论过的。
一个象征,汁泷最后答道,弟弟,我觉得他是一个象征。
什么象征?姜恒笑了笑。
汁泷说:天下的象征。
姜恒注视汁泷,这个位置,在不久之后,他就要坐上去了,这个道理,他总要先明白。
姜恒点头,没有再说,他比汁泷更早察觉这一事实,正如当初在海阁所言,姬珣就是天下,他是神州的象征、规矩的象征、王道的象征。他坐在这里,便提醒了所有人,天下是活着的。
它不仅仅是一个虚名,数以千万计的百姓、辽阔无疆的国土、飞禽走兽、草木虫鱼,所有的力量与精神,尽数百川汇流,归于此地王案之后,变幻成了一个具象的人。
这个人的意志,就是神州的意志,他行使王权,维护王道,他有他的责任,他的责任即是分离出自己,将个人的意志与象征神州的身份去作区分。
离开王案时,他是赵竭的爱人。回到王案前端坐时,他必须保持自己与天下归一,尽力不发生意志的偏离。
所以说天子安在,则天下升平;天子驾崩,则世间大争。
他推行一切法令,只为维护天下的安稳,消解战乱,让一切欣欣向荣,即是王旗所刻万世王道,集百家之学、万民意志于一体。
你会成为这个象征,姜恒说,将不再是你自己。
我明白了。汁泷点了点头,知道姜恒也在提醒他,既然你很快就要成为这个天下,那么百姓的伤痛也即是你的伤痛,从此不再有国君的身份,也再无国别之见。
第189章 太史威
是夜, 汉中平原,大雪纷飞。
耿曙身上的袍子是姜恒为他准备的,内衬中垫了姜恒那件猞猁裘, 不显厚而笨重,很是修身保暖,更方便活动。裘袄外尚可加数块甲片与战裙、护膝等武胄。
姜恒在洛阳做什么呢?耿曙渐渐地察觉到,原本在东宫的朝廷,已对姜恒出少许忌惮之意, 他实在太像一个太子, 或许他们尚无自觉,姜恒却已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丝毫不像其他人为客卿的身份。
这么下去,朝廷内部的战争迟早会爆发, 毕竟姜恒再有才华,他亦是臣子的身份,整个东宫效忠的人不是他, 而是汁泷。姜恒对汁泷有用, 所有大臣都将推崇他, 但一旦他威胁到汁泷的王位,曾嵘等人也许马就会翻脸无情。
耿曙不想在朝廷大开杀戒,这些年里, 他杀过的人已成千万, 人死如灯灭, 被他杀掉,这个人就从此消失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消失在他的人生里,只不知道双手鲜血累累的汁琮,杀掉所有他的反对者后, 会不会偶尔也觉得落寞?
他很清楚,每当他为姜恒杀人时,姜恒便会露出难受的表情,哪怕这个人不得不杀。
他只想看到姜恒笑,不想看到他难过。
耿曙看着雪地远方,两只小狐狸在追逐,追上,抱在一起打滚,你舔舔我,我挠挠你,这景象让他无法控制地想起姜恒温暖的身体,不由得神驰幻想起来。
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耿曙回想过去,恨不得回到洛阳,告诉自己,时间不等人,他们的这一里,每一天都无比珍贵。
等到代国之患解决,回到朝中,他就要为他开始对付朝廷了。新的问题将迎面而来,而他们这一,仿佛从来没有停下来,正正,享受二人独处时光的间隙过。
恋耽美
我将黑剑授予你,聂将军。太子泷说。
耿曙取下黑剑,犹如他的父亲生前一般,随手将那重剑负于背后。如今的他,已拥有了这把剑的继承权,他是世间唯一可名正言顺用它的人了。
我走了,耿曙与界圭擦身而过时,说道,照顾好他。
界圭轻轻点头,耿曙离开洛阳,统领四万兵马,前往汉中腹地。
晋惠天子三十六年,冬。
雍国出关,占洛阳,昭告天下,开启五国盟议,意图以盟会方式,决定神州归属。
代国拒不承认,陈兵三十五万于汉中、剑门关等地,大战一触即发。武陵侯聂海率军出征,以区区四万兵马拒守汉中平原。抵挡来自姬霜、李家的西川军队。
洛阳古钟两次连续敲响六声时,郑、梁二国之国君抵达洛阳,太子泷带领群臣,亲自往城门迎接,只见车队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
太子泷:今天过去后,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成为
这话可不吉利。姜恒笑着打断了太子泷,说道:也许当初毕颉在四国盟会上,也是如此作想。
太子泷道:但如今再没有耿渊了,是不是?
还是小心为上罢。姜恒低声道,继而于使节队伍中发现了一个人,便笑道:龙于将军!
龙于亲自护送郑国小国君、赵灵之子赵聪前来洛阳,除此之外,尚有姜恒熟悉的梁王毕绍。毕绍为亡国之君,在济州已盘桓多时,雍军撤军之后,退出郑国全境,济州一片混乱,最后反而是毕绍坐镇大郑,力挽狂澜,为赵灵挽救了他生前所付出一生的国家。
郑、梁二国向来有手足之情,汁琮死讯传来后,更有大臣提议,不如就请毕绍正式来当国君罢了,反正按理说梁王也有郑国血统。
但毕绍明确拒绝了这一提议,更丝毫不在乎自己的安危,亲自前来参与五国联会。梁廷流亡,如今最后的老臣,跟随在了毕绍的身边,前往洛阳,等待雍王汁泷给他们一个说法。
龙于则带着七岁的赵聪与十四岁的郑公主赵慧,赵聪仓促间继任郑国国君,开始朝毕绍学习为君之道,他与毕绍,就像是两兄弟一般。
毕绍正在年幼的赵聪耳畔低声说着什么,仿佛在为他解释洛阳的风土人情,他们都是第一次来王都,半大少年带着个七岁的孩子,两人都有新鲜之意。
赵慧则更美了,她继承了太子灵的双眼,颇有武英公主的英气,佩着一把剑,与太子泷对视。
欢迎你们来。太子泷朝赵慧点了点头。
赵慧转念思考,继而没说话,朝太子泷勉强笑了笑。
你爹杀了我爹。赵慧说。
是你爹杀了我爹。太子泷温和地说。
姜恒马上打断了他们的谈话,朝三人行礼,说道:郑王,梁王,公主殿下,好久不见了。
也不是很久罢,毕绍朝姜恒望来,笑道,还不到半年。
姜恒心里好笑,朝赵聪打过招呼,两名国君神态自若,一众随行的梁臣与郑臣却已恨死了雍国,看见雍军,只恨不得将其剥皮拆骨,自然没有好脸色。
龙于带来了四千兵马,进驻于城中,卫贲则率领两万御林军,把守住城内各要地。
太子泷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才好,问候罢,自己父亲灭了梁国,让毕绍与他的朝廷流亡他国,又杀了太多郑人,难不成问一句你们还好吗?那当真是赤裸裸的讽刺。
天冷路途难走,太子泷最后说,我也没想到,会下这么大的雪。
不碍事。毕绍倒是很大方,摆摆手,又朝赵聪道,这位就是雍王。
赵聪与汁泷以国君相见,互行一礼,众人忽然无话。
远道而来,最后还是曾嵘救了场,说道,两位陛下辛苦了,请随我来。
姜恒使了个眼色,示意汁泷不必太介怀,别人既然来了,就是有诚意谈判的。
姜大人。
臣子队伍经过姜恒身边时,一个温柔的女声叫住了他。
呀!姜恒笑道,流花!
流花正在队伍中,半年前,太子灵决定留下与济州共生死那天,众人便决定将毕绍送离国都,让他带着郑国的太子赵聪与公主赵慧,为郑保留这最后的骨血。当时姜恒提议,叫流花也跟在毕绍身旁,以照顾小太子与公主。
流花虽然不舍,却知道留在城内帮不上忙,天亮时来朝姜恒、耿曙辞行,当时王宫内却忙得一团乱,姜恒顾不上见她。如今她又回来了。
这天她身穿华服,发簪下垂着金步摇,衣袍绣有梁国的圣兽黄龙,姜恒注意到这细节,顿时震惊了。
你流花?姜恒试探地问她。
这位是梁王妃,龙于说,你还不知道。
流花脸色微红,朝姜恒笑了起来,姜恒才意识到,流花陪伴梁王毕绍逃亡,多半是两人同生共死,心生情愫,继而定下终生之事了!
恭喜!姜恒马上笑道,还未来得及为你准备贺礼呢!
流花问:你哥哥呢?
姜恒解释了一番,让流花不必担心,流花却听得面有忧色,姜恒知道她在担忧耿曙,龙于便安慰道:无妨,聂将军向来用兵如神,区区代人,不会让他吃败仗。
姜恒送走了流花,并约定在会盟前见面谈谈。信报匆忙赶来,告知耿曙已抵达汉中腹地,初步探明了代国的军力布置,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指示。
汁泷把军报交给曾嵘,让他马上召集臣子开会,傍晚又传来消息芈清到了。
郢国如今以长公主芈清为尊,熊耒与熊安两父子暴毙后,郢国不知从何处找来了一名二十岁的新太子,名唤熊丕。熊丕模样清爽俊朗,显然在继任时由士族专门教导过,穿上太子服似模似样,眼神却暴露出了他的紧张与不安。
姜太史,好久不见了。芈清把手搭在熊丕手背上,款款下了马车。
公主殿下。姜恒朝她行礼,又道:太子殿下。
熊丕点了点头,望向芈清。二人名义上是姑侄,却全听芈清的,如今芈清在郢地已是独揽大权,说一不二。姜恒想起往昔,他与芈清只有寥寥几言之缘,这位公主更差一点成为了雍国王后,汁琮死后,她就是当下的太后了,不过棋差一步,足见造化弄人。
汁泷对熊耒与熊安之死,适当地表达了哀悼之情,这毕竟不关雍国的事,别人是在自己家里暴毙的,不像在梁王面前怕说错话。
芈清亦哀恸几句,进入洛阳宫中住下,姜恒这一天的事儿才算到此结束,回到正殿时,汁泷忽有感慨,说道:他们竟是都来了。
姜恒说:你原以为不会有人来么?
汁泷说:都相信你,也是给你面子。
给金玺面子罢了。姜恒看了眼案上的金玺,说道,不得不来,事情总要解决的,否则要怎么办呢?不想打仗,就必须和谈。来,我看看咱们的哥哥说了什么。
姜恒展开信,坐在天子案一侧,汁泷则坐在另一侧,两人都没有夺天子位而坐。姜恒读完军报,再看曾嵘另附的行军之议,知道已经解决了,便伸了个懒腰。
没事就早点歇息,界圭在旁说,再过几日,还有忙的时候。
界圭那话,是在提醒姜恒,汁泷却误以为界圭在催促自己,打趣道:我都是国君了,你还管我睡觉?
姜恒看了界圭一眼,界圭也没有分辩,只走到一旁坐下。
睡不着,汁泷说,这几日里,想到面对三国国君,便忍不住紧张。
没什么好紧张的,姜恒笑道,都是凡人,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你怕他们,他们还怕你呢。
姜恒自然知道汁泷也是国君,所谓畏惧,大多因为他的父亲灭了别人的国,在心中横冲直撞的,无非仁义二字,就像一根刺般。说来也奇怪,上到国君,下到百姓,每个人都同意弱肉强食的说法,大争之世,你不去杀别人,别人就要来杀你,所以总得先下手为强。
但风戎人常说,雍人没有神明,所以无所畏惧,这点不对。
虽不信鬼神,却有先圣。每当一个人杀了另一个人的全家,流放国君,处决百姓之后,心里总会生出不安与愧疚之意,这就是雍人乃至中原民的信仰。
孔丘多年来耳提面命,孟轲犹如幽灵一般碎碎念个不停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连耿曙有时亦会心生忐忑,杀人杀得多了,报应总会来的,不是应在自己身上,就是应在家人的身上。
正是这根刺,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所有人,让人不至于变成野兽。
果然,汁泷又叹了口气道:恒儿,看见梁王的时候,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你在怕。姜恒说,因为我爹杀了不少人,你爹又几乎杀掉了所有人,让梁人落到如今境地。
汁泷说:周游与曾嵘都在提醒我,不要怕他们来报仇,不必畏惧。
可你还是在介怀。姜恒从军报中抬头,朝汁泷笑了笑,说,你不是怕他们恨你,不是怕他们来报仇。
汁泷点了点头,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甚至不敢直视毕绍的双眼。
那是一个加害者,姜恒说,对一个受害者的不安。哪怕这不是你造成的,你也尽力了。
汁泷没有说话,疲惫地叹了声,说:我现在发现,没有你和哥哥,我什么也办不到。恒儿,今天我甚至在想,你若是太子,一定会比我做得好得多。
都是他们自找的。姜恒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岔开话题。
汁泷:?
姜恒收起军报,给自己斟了一杯茶,又给汁泷也斟了一杯,抬头望向万里江山正壁,重复道:我说,今日境地,俱是四国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汁泷道:他们又做错了什么?
姜恒说:当初,天子与赵将军,就死在了这个地方。进军洛阳时,四国何曾想过,天子驾崩,会将大争之世推向最后的深渊?
汁泷刹那明白了。
姜恒说:设若天子在位,封国如昔,依循法令,诸侯国一旦挑起战事,便群而伐之。事情会演变得这么严重么?
汁泷忽然无言以对,姜恒又道:哥,你觉得,天子究竟是什么?
我从未见过他。汁泷想了想,说。
姜恒摇摇头,说:我并非指他是什么样的人,而是问,他是什么?坐在这个位置上的,究竟是什么?
说着,姜恒指了指两人之间的空位,那是天子之位。
汁泷沉默良久,这是从未有人讨论过的。
一个象征,汁泷最后答道,弟弟,我觉得他是一个象征。
什么象征?姜恒笑了笑。
汁泷说:天下的象征。
姜恒注视汁泷,这个位置,在不久之后,他就要坐上去了,这个道理,他总要先明白。
姜恒点头,没有再说,他比汁泷更早察觉这一事实,正如当初在海阁所言,姬珣就是天下,他是神州的象征、规矩的象征、王道的象征。他坐在这里,便提醒了所有人,天下是活着的。
它不仅仅是一个虚名,数以千万计的百姓、辽阔无疆的国土、飞禽走兽、草木虫鱼,所有的力量与精神,尽数百川汇流,归于此地王案之后,变幻成了一个具象的人。
这个人的意志,就是神州的意志,他行使王权,维护王道,他有他的责任,他的责任即是分离出自己,将个人的意志与象征神州的身份去作区分。
离开王案时,他是赵竭的爱人。回到王案前端坐时,他必须保持自己与天下归一,尽力不发生意志的偏离。
所以说天子安在,则天下升平;天子驾崩,则世间大争。
他推行一切法令,只为维护天下的安稳,消解战乱,让一切欣欣向荣,即是王旗所刻万世王道,集百家之学、万民意志于一体。
你会成为这个象征,姜恒说,将不再是你自己。
我明白了。汁泷点了点头,知道姜恒也在提醒他,既然你很快就要成为这个天下,那么百姓的伤痛也即是你的伤痛,从此不再有国君的身份,也再无国别之见。
第189章 太史威
是夜, 汉中平原,大雪纷飞。
耿曙身上的袍子是姜恒为他准备的,内衬中垫了姜恒那件猞猁裘, 不显厚而笨重,很是修身保暖,更方便活动。裘袄外尚可加数块甲片与战裙、护膝等武胄。
姜恒在洛阳做什么呢?耿曙渐渐地察觉到,原本在东宫的朝廷,已对姜恒出少许忌惮之意, 他实在太像一个太子, 或许他们尚无自觉,姜恒却已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丝毫不像其他人为客卿的身份。
这么下去,朝廷内部的战争迟早会爆发, 毕竟姜恒再有才华,他亦是臣子的身份,整个东宫效忠的人不是他, 而是汁泷。姜恒对汁泷有用, 所有大臣都将推崇他, 但一旦他威胁到汁泷的王位,曾嵘等人也许马就会翻脸无情。
耿曙不想在朝廷大开杀戒,这些年里, 他杀过的人已成千万, 人死如灯灭, 被他杀掉,这个人就从此消失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消失在他的人生里,只不知道双手鲜血累累的汁琮,杀掉所有他的反对者后, 会不会偶尔也觉得落寞?
他很清楚,每当他为姜恒杀人时,姜恒便会露出难受的表情,哪怕这个人不得不杀。
他只想看到姜恒笑,不想看到他难过。
耿曙看着雪地远方,两只小狐狸在追逐,追上,抱在一起打滚,你舔舔我,我挠挠你,这景象让他无法控制地想起姜恒温暖的身体,不由得神驰幻想起来。
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耿曙回想过去,恨不得回到洛阳,告诉自己,时间不等人,他们的这一里,每一天都无比珍贵。
等到代国之患解决,回到朝中,他就要为他开始对付朝廷了。新的问题将迎面而来,而他们这一,仿佛从来没有停下来,正正,享受二人独处时光的间隙过。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