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三奶奶说完就发现不对劲儿。谁跟你提萝卜坑了?三奶奶试探地问道。就是那个工会的大妈啊,我偷偷听见她跟别人说,到时候一个萝卜一个坑,拔萝卜什么的。周安不以为意。三奶奶一听,脸更黑了。幸亏她机智,心细,这才能从周安嘴里套出话来。这说明啥?
这是建设他们厂里有人盯上了建设的工作啊,想着找个借口寻个建设的错处,然后把建设开除,换自己的人上去呢。想进厂里的人太多了,只是,工作岗位没那么多,建设当年能进厂里,也是赶巧了,帮了前任厂长一个忙,正好那时候厂里也招人,人家就当还了个人情,把建设招进去了。可他也听建设说过,那个厂长早在前年就退休了,投奔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去了。这是有些心黑的,看他们建设没了靠山,就想着搅事了啊。这可不行!
要是建设工作没了,她娘家侄女咋办?金花她们母女还指着建设养活呐。小安你可记住喽,那可是你亲爹,你可不能胳膊肘往外拐,知道不?
周安握着小拳头,重重点了点头。三奶奶你放心吧,我记住了。
第二天五点多钟,趁着屋里其他几个人还在睡觉,周安悄悄起来,连脸都没洗,就出了家门。没办法,一大家子十来口人在一个院子住着,洗脸就会有动静啊,屋里的人肯定就发觉了。周安出了村子,到了公路边上,等了一会,过来一辆运货的马车。周安跟车把式套近乎,人家也好说话,上来吧。
哎,谢谢大爷。周安赶紧爬上了车。孩子,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回家。
你家是哪的?
市机械厂。
你这是从哪来啊?
我三爷爷家里。
怎么就你一个人啊,家里大人呢?
我爸在厂里。家里后妈带来一个姐姐,家里的房间只能让给姐姐了,就只能借住在三爷爷家里,三爷爷家在村里。
周安可不在乎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人家一问,他嘴上就全秃噜了。大爷不由地用同情的眼神瞅了瞅周安,他就说呢,一个孩子,年纪不大,怎么自己出来,原来是一个小白菜儿啊。这就是有了后妈就有后爹啊。一听话口他就明白了,这是后妈带了继女过来,当爹的就把自己亲儿子赶出家门,给人家的孩子腾地方。唉,什么事儿啊。可怜的孩子哟。那你这是回去干吗啊?大爷心疼地问道。就是回去,家里也没你的地儿了啊。我这不是想我爸爸了嘛,想回去看看。周安可怜巴巴地说道。大爷心说,你想他干啥?人家可未必想你!没准还巴不得甩了这么个累赘呢。不过这话他也只是心里吐槽两句,总不能说出来打击孩子不是。大爷,你说,三奶奶昨天跟我说,别人家的小孩子像我这个年纪早就去挣工分了,是不是嫌我爸生活费没给够?
周安懵懂地问道。大爷听了就更心痛了,心说,这孩子,人家是暗示你别去上学了,也学学人家赶紧去挣工分呢。这种人,甭搭理她就得了。你是不知道啊,有的老人啊,就是啰嗦,想起什么说什么。而且吧,还特别喜欢早早挣工分的孩子。可大爷跟你说,还是先上学,别做睁眼的瞎子。多识识字,还是有好处的,你看人家那些当邻导的,个个都认字。不认字的,也当不了领导。
大爷还是蛮心善的,心里感慨这孩子实在太苦了。亲爹不是个东西,妈是后的,还为了亲女儿把他赶出了家,借住的人家里对这孩子也没什么善意。唉,他就多说几句吧,希望这孩子能把他的话听进去。谢谢大爷。周安点点头。有时候,一份陌生的善意,弥足珍贵,会温暖人的一段旅程。通过交谈,周安知道对方是去市钢材厂拉钢材的。到了离机械厂近的地方,周安下了车,和大爷依依挥别。路口离机械厂也不算太远,差不多就两站地。周安兜里比脸还干净,想坐公交车也没钱,只得走着回去了。说来这刘金花也是小气,把继子轰出家门,一分零花钱也没给,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点。周安心里吐槽道。周安一到厂门口,先和看门的门卫们打了招呼。哟,周安回来了。周安从小在厂里长大,和门卫们也都认识,大家一见周安也都挺热情。周安也赶紧叔叔大爷的挨个打招呼。好久没见你了,听说你回老家了?
是啊。
和大家寒喧过后,周安进了家属院。今天是周日,赶上周建设没上班,周安一进家门的时候,一家三口正幸福地在家里吃早饭呢。看到周安进来,屋里气氛骤降,三人有一瞬间都楞在了那里。小安,你怎么来了?周建设率先开口打破了尴尬。爸,我想你了。周安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这时候,周建设正坐在桌子前吃早饭,姿式不大方便,不然他早就扑上去抱着对方哭一通了,这样显得更真挚些不是。快坐,快坐。别哭了,可能是这声哭声,唤醒了周建设为数不多的良知,他想起了儿子刚出生的情景,刚生下来,跟个红皮猴子似的。过了两天,长开了那么一点点,才好看点。还有小时候,儿子在他怀里撒娇的样子,儿子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叫爸爸,第一次会走,第一次会跑的样子,仿佛在眼前历历在目。他眼神里闪现了一丝愧疚,本能地说道。刘金花一看这样子,心里就不高兴了,不过这时候,她肯定是不能表现出来的。爸,我饿了。周安拿了把椅子,坐上饭桌前,拿起包子开吃了起来。三爷爷家里伙食太差了,别说包子,他妈的连玉米糊糊能吃上一顿就不错了。他在村里受苦,人家钱惠惠这段时间养得可是油光水滑的。看到周安这吃相,三人都皱了皱眉头。这周安才去了乡下这么几天,怎么变得这么粗鲁了?
周安看到三人脸上的表情,吃得更起劲了。先吃饱了再收拾你们。周安风卷残云地干光了桌子上所有的包子后,刘金花才想起来,她的包子,她还吃半个呢,就全进了周安这小兔崽子的肚子里了。刘金花心里气闷得不行,也不好为这事儿明着生气。说出去让人笑话不是。爸,我走的时候,你是不是没给三奶奶生活费啊?周安吃饱了喝足了,放下碗,问道。什么?周建设一听也不高兴了。生活费他绝对是给了的。就三叔一家什么德性,他还不清楚嘛,没拿生活费,让他们接周安上他们家里住,他们能同意才怪!
给了,怎么能不给呢?还给了不少呢。
哦,给了就好,给了就好,昨天晚上,三奶奶一个劲地跟我说,生活费不够的事。我还以为你没给呢。周安睁大眼睛,点点头。周建设一听,也气得不行。三叔一家,可够贪的啊,这是猜着,是不是自己私底下还给了周安钱,想着抠出来?
想到这里,周建设的脸沉了下来。
第88章 被亲爹放弃的儿子(三)
爸爸。我可想你了, 今天能在家里住一晚上吗?周安睁着大眼睛,满含期待的看着周建设。总归是自己的亲儿子, 又是父子刚刚分别,不像前世那样,两人分开整整十来年,见面机会不多,本就不多的父子情份都磨光了。这时候的周建设内心对送周安回乡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歉疚的,听到周安这话, 心中也有几分不是滋味。,话马上秃噜出来,行啊。
刘金花一听不高兴了, 大壮哥, 这晚上怎么睡?
我和小安凑合一屋, 你和惠惠睡一屋不就好了?周建设见刘金花当众反驳自己,也有点不高兴,脸上多多少少地就带出点来了。你说的倒好听,明天小安还要上学呢,总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吧。刘金花也发现自己有点失言,惹恼了周建设,连忙又找了一个的借口。这个理由听起来,就好听多了,又高又大又上, 说出去大家也得说, 她这个当后妈的, 非常关心儿子的学习成长呢。听刘金花这么一说,渣爹周建设这才想起了儿子的教育问题。对啊,小安, 你要是在家里住一晚,会不会耽误功课啊?
不会啊,林老师可好了,他说,他和爸爸关系可不赖呢,要是我请假的话,冲爸爸的面子,回来会给我单独补课。周安一副崇拜的样子望着周建设。其实林老师是没说过啦。不过这种事,就是周建设和林老师真走个对面,在周安不提前打招呼的前提下,他相信以林老师的为人,肯定不会说穿的。等回家后周安主动找下林老师,请他帮忙给补一下课,他肯定会答应的。小学一年级的课,也不是多难,花上一个钟头,就能补完。到时候周建设说林老师是看他面子才给周安补课的,林老师总不能说,我对学生都这样,没区别。他只能点点头,说,对啊,对啊。咱们关系不错嘛。事儿都办了,总不能出了半天力再得罪对方不是。林老师?叫什么名字?周建设歪着头想了想,没印象,他离家多年,父母又都不在了,回去的时候不多,好多都记不起来了。他家住在村南头,他爸是林老坏。他常说起你,说小时候和你一起去拾过野菜。周安道。林老师其实没有提过周建设啦,不过村里的孩子,小时候基本上都一起在田里玩过,大孩子后面呼拉拉地跟着一堆小点的。林老师偶尔在课堂上提起他小时候去拾野菜的事儿,大概就是这种场景。小时候拾野菜,是从周建设他们这一代的父祖辈到现在的农村孩子的共同记忆。噢周建设拉长了声音,仿佛找回了记忆,你一说林老坏,我就想起来了。老坏叔个头挺高的,说话声音特别大,就是有点塌鼻子。
周安点了点头。那就留下吧。人家林老师这么一个外人都支持儿子回家住一晚,还这么配合支持,他这个当爸爸的要是反对,到时候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刘金花当时脸色一沉,不过很快就换了一个笑脸。周建设都拍板定了,她心里再多的不高兴,也只能等晚上再吹枕边风了。周建设点了头,周安今天晚上留下来这事就算是定了,周安又热情地邀请周建设去公园玩。爸爸,你带我去公园玩吧,我都好几年没去公园了。上次我听虎子他们说,他们去公园里还划船了呢。说公园里还有拉洋片的。可好看了。周安张着手,一跳一跳地,大眼睛一忽闪一忽闪地,一脸孺慕地望着周建设。毕竟是亲儿子,看到周安活蹦乱跳的高兴样儿,再想起早逝的前妻,周建设答应得就很爽快。好。一会收拾收拾,爸爸带你和姐姐一起去。
好啊,好啊。太好了。周安一蹦三尺高,跳起来拍拍手。。父子俩这反应可把刘金花郁闷坏了,周安留下来就够惹人嫌的了,怎么能容忍他得寸进尺?他越是和周建设父子情深,她们母子在家里的地位越危险啊。她为什么非要把周安送走,不就是希望时间长了,周建设能慢慢忘掉这个儿子嘛。刘金花虽然心里有些膈应,但也明白,这个时候直接阻止就有点落下乘了,因此,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收拾起了桌子上的碗筷。妈,你去歇着,我来吧。周安笑着和她抢了起来。你这孩子,不用跟我这么客气,还是我来吧,你去歇着吧。这些小事,刘金花还是很会做样子的。刘金花收拾完桌子,嘴就开始不住地干呕,这一呕,引起了周建设的注意。他上前一步,帮刘金花敲敲背。金花,是不是有了呀?
周安心里快笑喷了,心说,你倒是挺自信的,刚结婚一个月吧?这时间还包括他回乡下的这一周。人家只是利用你的智商洼地套路你好不好!
大壮哥,不会吧,有这么快吗?刘金花面露羞涩。这可说不准,不如这样,我一会陪你去医院看看。周建设还是蛮期待刘金花的肚子的。太好了刘金花脸上一喜,又仿佛想起什么似的。算了,你今天不是答应带小安去公园嘛,改天吧。
妈,我哪天去公园都成,你还是让爸带你去看看吧,要是能给我生个弟弟就更好了。周安连忙善解人意起来。刘金花这番表演,不就是等着他识趣呢嘛。那周安这么一说,周建设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刚把儿了送到乡下去了,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就有个心愿,想让自己陪他去趟公园,自己刚才还答应了的
爸,正好我有几天没见着小虎他们了,我还想着一会找他们玩去呢。周安赶紧给渣爹递□□。行,那你找他们玩去吧。周安这话一出,周建设的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的,大手一挥,豪迈地从兜里掏了两毛钱出来,递给了周安。给你两毛钱,到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买瓜子吃。
谢谢爸爸。周安高兴地接过瓜子,冲出了家门。周安离开家,开始在家属区晃悠。
周安专门往人扎堆的地方钻,他嘴巴也甜,见到爷爷奶奶,大叔大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也都一一问好。周安本就是在这小区长大的,大
家都认识他,见到了都笑眯眯地打声招呼。哟,安安回来啦?
言谈中,也有人谈起周安家的事。也不知道是刘金花会做人,还是两人编的那个报答救命恩人的洗脑包确实起了作用,大家虽然对周安态度很亲切,但是,一个出来为他鸣不平的也没有。唉,大妈们的战斗力哪去了?怎么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啦?
主要是这种事,他总不好意思主动挑起话头不是。周安要的就是大家看到他,话赶话的,能为他出个头,既然大爷大妈们没这个意思,他也懒得多留了,留在这儿也是浪费时间,没什么意义。周安和众人打了招呼,找了个没人的小角落,对着墙壁开始哭泣。好在家属院真没太隐蔽的地方,周安大概哭了五分钟,就被发现了。哎?这不是小周安吗?有个年轻的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掰过周安肩膀一看,也是一楞。周安顺势扭过头一看,他前面站了四五个小伙子。他翻了翻原主的记忆,掰他肩膀的这个叫苏卫民。在家里行三,他爸就是厂里的老职工,建国后没多久就到厂里工作了,以前是一车间的车间主任。苏卫民两个哥哥也都安排进了厂里,后来到苏卫民这,上面组织知青下乡,厂里的岗位就变得更加抢手起来,苏家抢不到进厂名额,为了不让三儿子下乡,苏老爸就让苏卫民接了班。都是当爹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呀,如果说苏老爹就是天上的云彩,那渣爹周建设只能是地底下的烂泥了。要知道,人家苏老爸年纪也不大,也就四十四五的样子,一般这正是中年人奋力向上搏事业的时候,为了儿子,人家也是说弃就弃了。后面三人,年纪和苏卫民差不多,也都是厂里的,一个叫王有福,是机械厂副厂长的儿子,现在在厂办工作,一个叫张保渠,在后勤食堂工作,一个叫武有庆,在二车间当车工。你怎么在这呢?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跟哥哥说说。周安拍了拍周安的肩膀,轻柔声哄道。没什么,我就是,我就是想我妈妈了。周安边说边抹眼泪。唉,你爸也是的。苏卫民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听听,听听!周安心里觉得,这一听就是有见识的人呐。不愧是苏老爹养出来的。在万千人群中,能拨开重重的迷雾,直指事实背后的真相!
恋耽美
这是建设他们厂里有人盯上了建设的工作啊,想着找个借口寻个建设的错处,然后把建设开除,换自己的人上去呢。想进厂里的人太多了,只是,工作岗位没那么多,建设当年能进厂里,也是赶巧了,帮了前任厂长一个忙,正好那时候厂里也招人,人家就当还了个人情,把建设招进去了。可他也听建设说过,那个厂长早在前年就退休了,投奔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去了。这是有些心黑的,看他们建设没了靠山,就想着搅事了啊。这可不行!
要是建设工作没了,她娘家侄女咋办?金花她们母女还指着建设养活呐。小安你可记住喽,那可是你亲爹,你可不能胳膊肘往外拐,知道不?
周安握着小拳头,重重点了点头。三奶奶你放心吧,我记住了。
第二天五点多钟,趁着屋里其他几个人还在睡觉,周安悄悄起来,连脸都没洗,就出了家门。没办法,一大家子十来口人在一个院子住着,洗脸就会有动静啊,屋里的人肯定就发觉了。周安出了村子,到了公路边上,等了一会,过来一辆运货的马车。周安跟车把式套近乎,人家也好说话,上来吧。
哎,谢谢大爷。周安赶紧爬上了车。孩子,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回家。
你家是哪的?
市机械厂。
你这是从哪来啊?
我三爷爷家里。
怎么就你一个人啊,家里大人呢?
我爸在厂里。家里后妈带来一个姐姐,家里的房间只能让给姐姐了,就只能借住在三爷爷家里,三爷爷家在村里。
周安可不在乎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人家一问,他嘴上就全秃噜了。大爷不由地用同情的眼神瞅了瞅周安,他就说呢,一个孩子,年纪不大,怎么自己出来,原来是一个小白菜儿啊。这就是有了后妈就有后爹啊。一听话口他就明白了,这是后妈带了继女过来,当爹的就把自己亲儿子赶出家门,给人家的孩子腾地方。唉,什么事儿啊。可怜的孩子哟。那你这是回去干吗啊?大爷心疼地问道。就是回去,家里也没你的地儿了啊。我这不是想我爸爸了嘛,想回去看看。周安可怜巴巴地说道。大爷心说,你想他干啥?人家可未必想你!没准还巴不得甩了这么个累赘呢。不过这话他也只是心里吐槽两句,总不能说出来打击孩子不是。大爷,你说,三奶奶昨天跟我说,别人家的小孩子像我这个年纪早就去挣工分了,是不是嫌我爸生活费没给够?
周安懵懂地问道。大爷听了就更心痛了,心说,这孩子,人家是暗示你别去上学了,也学学人家赶紧去挣工分呢。这种人,甭搭理她就得了。你是不知道啊,有的老人啊,就是啰嗦,想起什么说什么。而且吧,还特别喜欢早早挣工分的孩子。可大爷跟你说,还是先上学,别做睁眼的瞎子。多识识字,还是有好处的,你看人家那些当邻导的,个个都认字。不认字的,也当不了领导。
大爷还是蛮心善的,心里感慨这孩子实在太苦了。亲爹不是个东西,妈是后的,还为了亲女儿把他赶出了家,借住的人家里对这孩子也没什么善意。唉,他就多说几句吧,希望这孩子能把他的话听进去。谢谢大爷。周安点点头。有时候,一份陌生的善意,弥足珍贵,会温暖人的一段旅程。通过交谈,周安知道对方是去市钢材厂拉钢材的。到了离机械厂近的地方,周安下了车,和大爷依依挥别。路口离机械厂也不算太远,差不多就两站地。周安兜里比脸还干净,想坐公交车也没钱,只得走着回去了。说来这刘金花也是小气,把继子轰出家门,一分零花钱也没给,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点。周安心里吐槽道。周安一到厂门口,先和看门的门卫们打了招呼。哟,周安回来了。周安从小在厂里长大,和门卫们也都认识,大家一见周安也都挺热情。周安也赶紧叔叔大爷的挨个打招呼。好久没见你了,听说你回老家了?
是啊。
和大家寒喧过后,周安进了家属院。今天是周日,赶上周建设没上班,周安一进家门的时候,一家三口正幸福地在家里吃早饭呢。看到周安进来,屋里气氛骤降,三人有一瞬间都楞在了那里。小安,你怎么来了?周建设率先开口打破了尴尬。爸,我想你了。周安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这时候,周建设正坐在桌子前吃早饭,姿式不大方便,不然他早就扑上去抱着对方哭一通了,这样显得更真挚些不是。快坐,快坐。别哭了,可能是这声哭声,唤醒了周建设为数不多的良知,他想起了儿子刚出生的情景,刚生下来,跟个红皮猴子似的。过了两天,长开了那么一点点,才好看点。还有小时候,儿子在他怀里撒娇的样子,儿子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叫爸爸,第一次会走,第一次会跑的样子,仿佛在眼前历历在目。他眼神里闪现了一丝愧疚,本能地说道。刘金花一看这样子,心里就不高兴了,不过这时候,她肯定是不能表现出来的。爸,我饿了。周安拿了把椅子,坐上饭桌前,拿起包子开吃了起来。三爷爷家里伙食太差了,别说包子,他妈的连玉米糊糊能吃上一顿就不错了。他在村里受苦,人家钱惠惠这段时间养得可是油光水滑的。看到周安这吃相,三人都皱了皱眉头。这周安才去了乡下这么几天,怎么变得这么粗鲁了?
周安看到三人脸上的表情,吃得更起劲了。先吃饱了再收拾你们。周安风卷残云地干光了桌子上所有的包子后,刘金花才想起来,她的包子,她还吃半个呢,就全进了周安这小兔崽子的肚子里了。刘金花心里气闷得不行,也不好为这事儿明着生气。说出去让人笑话不是。爸,我走的时候,你是不是没给三奶奶生活费啊?周安吃饱了喝足了,放下碗,问道。什么?周建设一听也不高兴了。生活费他绝对是给了的。就三叔一家什么德性,他还不清楚嘛,没拿生活费,让他们接周安上他们家里住,他们能同意才怪!
给了,怎么能不给呢?还给了不少呢。
哦,给了就好,给了就好,昨天晚上,三奶奶一个劲地跟我说,生活费不够的事。我还以为你没给呢。周安睁大眼睛,点点头。周建设一听,也气得不行。三叔一家,可够贪的啊,这是猜着,是不是自己私底下还给了周安钱,想着抠出来?
想到这里,周建设的脸沉了下来。
第88章 被亲爹放弃的儿子(三)
爸爸。我可想你了, 今天能在家里住一晚上吗?周安睁着大眼睛,满含期待的看着周建设。总归是自己的亲儿子, 又是父子刚刚分别,不像前世那样,两人分开整整十来年,见面机会不多,本就不多的父子情份都磨光了。这时候的周建设内心对送周安回乡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歉疚的,听到周安这话, 心中也有几分不是滋味。,话马上秃噜出来,行啊。
刘金花一听不高兴了, 大壮哥, 这晚上怎么睡?
我和小安凑合一屋, 你和惠惠睡一屋不就好了?周建设见刘金花当众反驳自己,也有点不高兴,脸上多多少少地就带出点来了。你说的倒好听,明天小安还要上学呢,总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吧。刘金花也发现自己有点失言,惹恼了周建设,连忙又找了一个的借口。这个理由听起来,就好听多了,又高又大又上, 说出去大家也得说, 她这个当后妈的, 非常关心儿子的学习成长呢。听刘金花这么一说,渣爹周建设这才想起了儿子的教育问题。对啊,小安, 你要是在家里住一晚,会不会耽误功课啊?
不会啊,林老师可好了,他说,他和爸爸关系可不赖呢,要是我请假的话,冲爸爸的面子,回来会给我单独补课。周安一副崇拜的样子望着周建设。其实林老师是没说过啦。不过这种事,就是周建设和林老师真走个对面,在周安不提前打招呼的前提下,他相信以林老师的为人,肯定不会说穿的。等回家后周安主动找下林老师,请他帮忙给补一下课,他肯定会答应的。小学一年级的课,也不是多难,花上一个钟头,就能补完。到时候周建设说林老师是看他面子才给周安补课的,林老师总不能说,我对学生都这样,没区别。他只能点点头,说,对啊,对啊。咱们关系不错嘛。事儿都办了,总不能出了半天力再得罪对方不是。林老师?叫什么名字?周建设歪着头想了想,没印象,他离家多年,父母又都不在了,回去的时候不多,好多都记不起来了。他家住在村南头,他爸是林老坏。他常说起你,说小时候和你一起去拾过野菜。周安道。林老师其实没有提过周建设啦,不过村里的孩子,小时候基本上都一起在田里玩过,大孩子后面呼拉拉地跟着一堆小点的。林老师偶尔在课堂上提起他小时候去拾野菜的事儿,大概就是这种场景。小时候拾野菜,是从周建设他们这一代的父祖辈到现在的农村孩子的共同记忆。噢周建设拉长了声音,仿佛找回了记忆,你一说林老坏,我就想起来了。老坏叔个头挺高的,说话声音特别大,就是有点塌鼻子。
周安点了点头。那就留下吧。人家林老师这么一个外人都支持儿子回家住一晚,还这么配合支持,他这个当爸爸的要是反对,到时候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刘金花当时脸色一沉,不过很快就换了一个笑脸。周建设都拍板定了,她心里再多的不高兴,也只能等晚上再吹枕边风了。周建设点了头,周安今天晚上留下来这事就算是定了,周安又热情地邀请周建设去公园玩。爸爸,你带我去公园玩吧,我都好几年没去公园了。上次我听虎子他们说,他们去公园里还划船了呢。说公园里还有拉洋片的。可好看了。周安张着手,一跳一跳地,大眼睛一忽闪一忽闪地,一脸孺慕地望着周建设。毕竟是亲儿子,看到周安活蹦乱跳的高兴样儿,再想起早逝的前妻,周建设答应得就很爽快。好。一会收拾收拾,爸爸带你和姐姐一起去。
好啊,好啊。太好了。周安一蹦三尺高,跳起来拍拍手。。父子俩这反应可把刘金花郁闷坏了,周安留下来就够惹人嫌的了,怎么能容忍他得寸进尺?他越是和周建设父子情深,她们母子在家里的地位越危险啊。她为什么非要把周安送走,不就是希望时间长了,周建设能慢慢忘掉这个儿子嘛。刘金花虽然心里有些膈应,但也明白,这个时候直接阻止就有点落下乘了,因此,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收拾起了桌子上的碗筷。妈,你去歇着,我来吧。周安笑着和她抢了起来。你这孩子,不用跟我这么客气,还是我来吧,你去歇着吧。这些小事,刘金花还是很会做样子的。刘金花收拾完桌子,嘴就开始不住地干呕,这一呕,引起了周建设的注意。他上前一步,帮刘金花敲敲背。金花,是不是有了呀?
周安心里快笑喷了,心说,你倒是挺自信的,刚结婚一个月吧?这时间还包括他回乡下的这一周。人家只是利用你的智商洼地套路你好不好!
大壮哥,不会吧,有这么快吗?刘金花面露羞涩。这可说不准,不如这样,我一会陪你去医院看看。周建设还是蛮期待刘金花的肚子的。太好了刘金花脸上一喜,又仿佛想起什么似的。算了,你今天不是答应带小安去公园嘛,改天吧。
妈,我哪天去公园都成,你还是让爸带你去看看吧,要是能给我生个弟弟就更好了。周安连忙善解人意起来。刘金花这番表演,不就是等着他识趣呢嘛。那周安这么一说,周建设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刚把儿了送到乡下去了,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就有个心愿,想让自己陪他去趟公园,自己刚才还答应了的
爸,正好我有几天没见着小虎他们了,我还想着一会找他们玩去呢。周安赶紧给渣爹递□□。行,那你找他们玩去吧。周安这话一出,周建设的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的,大手一挥,豪迈地从兜里掏了两毛钱出来,递给了周安。给你两毛钱,到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买瓜子吃。
谢谢爸爸。周安高兴地接过瓜子,冲出了家门。周安离开家,开始在家属区晃悠。
周安专门往人扎堆的地方钻,他嘴巴也甜,见到爷爷奶奶,大叔大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也都一一问好。周安本就是在这小区长大的,大
家都认识他,见到了都笑眯眯地打声招呼。哟,安安回来啦?
言谈中,也有人谈起周安家的事。也不知道是刘金花会做人,还是两人编的那个报答救命恩人的洗脑包确实起了作用,大家虽然对周安态度很亲切,但是,一个出来为他鸣不平的也没有。唉,大妈们的战斗力哪去了?怎么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啦?
主要是这种事,他总不好意思主动挑起话头不是。周安要的就是大家看到他,话赶话的,能为他出个头,既然大爷大妈们没这个意思,他也懒得多留了,留在这儿也是浪费时间,没什么意义。周安和众人打了招呼,找了个没人的小角落,对着墙壁开始哭泣。好在家属院真没太隐蔽的地方,周安大概哭了五分钟,就被发现了。哎?这不是小周安吗?有个年轻的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掰过周安肩膀一看,也是一楞。周安顺势扭过头一看,他前面站了四五个小伙子。他翻了翻原主的记忆,掰他肩膀的这个叫苏卫民。在家里行三,他爸就是厂里的老职工,建国后没多久就到厂里工作了,以前是一车间的车间主任。苏卫民两个哥哥也都安排进了厂里,后来到苏卫民这,上面组织知青下乡,厂里的岗位就变得更加抢手起来,苏家抢不到进厂名额,为了不让三儿子下乡,苏老爸就让苏卫民接了班。都是当爹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呀,如果说苏老爹就是天上的云彩,那渣爹周建设只能是地底下的烂泥了。要知道,人家苏老爸年纪也不大,也就四十四五的样子,一般这正是中年人奋力向上搏事业的时候,为了儿子,人家也是说弃就弃了。后面三人,年纪和苏卫民差不多,也都是厂里的,一个叫王有福,是机械厂副厂长的儿子,现在在厂办工作,一个叫张保渠,在后勤食堂工作,一个叫武有庆,在二车间当车工。你怎么在这呢?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跟哥哥说说。周安拍了拍周安的肩膀,轻柔声哄道。没什么,我就是,我就是想我妈妈了。周安边说边抹眼泪。唉,你爸也是的。苏卫民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听听,听听!周安心里觉得,这一听就是有见识的人呐。不愧是苏老爹养出来的。在万千人群中,能拨开重重的迷雾,直指事实背后的真相!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