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他出来晃这么久了,苏卫民是第一个明确对周建设表示不认同的人。也不能这么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苏卫民后面的王有福为周建设辩解道,主要还是他家房子就两间,实在是不够住。
再不够住,也没听说过,把亲儿子轰到乡下去,让继女占了亲儿子的房间的。苏卫民年轻气盛,当下就开始为周安不平起来。他们家里兄弟五个,但都是受宠爱长大的。他爸当初为了安排两个哥哥,就没少求人,到处跑动,后来为了他,更是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五弟还好说,才上小学五年级,,四弟明年也要初中毕业了,为了让四弟留在城里,他爸常常去请客送礼呢。都是亲的,手心手背都是我的肉啊。他爸常这么说。反正他是理解不了周建设这种行为的。这怎么能一样?他爸娶的,可是当年救命恩人的遗孀,委屈了谁,也不能委屈了恩人的孩子啊。你以为他爸真不心疼儿子吗?当时送周安回乡下的时候,他爸可没少在背后抹眼泪。王有福又道。周安表面不露声色,心里已经给王有福画了几百个圈圈,心说,你这是打哪儿听的洗脑包,怕不是被人忽悠瘸了吧?
你打哪儿听来的这些?很显然,苏卫民也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儿,皱着眉问道。我们厂报刚对周建设进行了一个采访,厂办派我去的。王有福解释道。我怎么没看到?站在王有福旁边的王保渠也疑惑不解。这不是刚采访完,还没印出来嘛。周建设是咱们厂里今年的道德标兵的候选人呢,已经定了。
可能王有福觉得周建设上厂报的消息不够震撼,又曝了一个大瓜。怪不得!
周安终于明白,为什么没人给他出头了,这俩狗男女!
、
第89章 被亲爹放弃 的儿子(四)
你说什么?苏卫民明显受到了惊吓, 睁大眼睛望着发小。这个消息委实过于震撼,他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天呐, 在他眼里,周家的事儿,不就是一个有了后娘就有后爹的故事吗?怎么摊上个救命之恩,对亲生儿子不好还成优点了?
这叫个什么事啊?
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你们,你们怎么能拿这种人当榜样?什么眼神儿啊?怎么选的?
苏卫民指着王有福,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是柳主任的意思。可能是因为苏卫民气场太强了, 王有福声音都不由地低了下来,摊着手解释道。厂办的主任姓柳,也就是王有福的顶头上司。虽然王有福是副厂长的儿子, 但是县官不如现管, 他也要看顶头上司的眼色行事。我听说周安那个后妈, 跟柳主任很聊得来。武有庆道。有福,有这事吧?
这倒是,当时是周安那个后妈找到柳主任,说起周安他爸对他们母女的照顾,边说边哭,你是不知道,把我们柳主任都感动得直掉眼泪,这才让我们约了个采访。
王有福赶紧顺着发小的话茬子甩锅。他也是奉领导的意思行事啦。算了,算了。这种事, 也不是咱们能左右得了的。武有庆拍拍苏卫民的肩膀, 他是能理解好友的郁闷。只是, 再看不惯,又能如何?
苏卫民长叹了一口气,同情地望着周安, 拍拍周安的肩膀,没说话。他能说什么?
说一切都会过去的,将来会好的?也就是嘴上美好两句,对小周安还真没啥用。为周安出头?
厂里都要拿周建设当标兵了,他一个人,胳膊也拧不过大腿啊。还有就是,现在他家里正是关键时候,四弟急缺工作,要是把王主任得罪了,那就是多个仇人多堵墙,为了四弟,他也不敢这么做。以他的情况,还真没底气为周安出这个头。可他瞅着小周安又实在可怜,他伸手帮小周安擦了擦眼泪,走,哥带你买瓜子去。
小孩子,都喜欢吃零食,希望他吃了零食,心
情能好一点。最起码,今天心情能好一点。谢谢哥哥。周安点点头,拉住了苏卫民的手。很明显,苏卫民是放弃了他出头的意思。不过,这也不怪人家,将心比心,要是换做他是苏卫民,家里还有弟弟急需工作,老爹天天忙着到处求人,求情送礼的,他也不敢在背后拆台啊。那可是自己的亲弟弟。总不能为了不相干的人,在亲弟弟人生这么关键的时刻,到处得罪人。这年头,大家的认知还都是,下了乡一辈子就回不来了。但是,最起码,这份善意他收到了。最起码,人家认为,他周建设就是不对。已经非常难得了。周安吃了苏卫民的爱心瓜子,直接回了家。回到家后,周建设和刘金花也回来了,果然,哪里有什么怀孕哟。医生说可能是肠胃有点问题。晚上,周安是和周建设睡一屋的。周安深情地回忆了一下妈妈,说起妈妈还在世的时候,一家三口的幸福时光。爸,你还记得不,我五岁那年,你和妈妈带我去公园,在公园里遇到一只大长虫,我当时吓坏了。
怎么不记得?后来我拿根树枝,把蛇挑走的。周建设躺在床上,给儿子拉了拉被子。周安简直想扒开周建设的脑袋,看看倒底是怎么长的。既然什么都知道,为什么还忍心把亲儿子的房间夺走留给继女呢?
又是怎么好意思立知恩图报人设的?
前世又是为什么肯供继女上学,却眼睁睁看着亲儿子没学上的呢?
良心都让狗吃了么?
反正周安回忆了半天当年,周建设也没说过让他回城的话。周安就又说起,他想回自己家住。周家在村里的房子还是在的。只是,他们出来有七八年了,从他们搬到城后,扇子就没人住过,本来就是土坯房,又年久失修,周建设当然不同意了,主要是,他也怕被人戳脊梁骨,说对儿子太刻薄。住在三叔家里,说起来是有人照顾,但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自己住算怎么回事呢?
爸,我是这么想的,咱家的房子,其实找人收拾收拾,总是能住人的,这房子,就得有人住,有人气,不然,越来越烂,再空下去,以后就是收拾都收拾不出来了。
周建设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还有,毕竟是根在那里,还是爸爸长大的地方,我做为爸爸的儿子,总要把根守住才是。
那行吧,只是修房子这么大的事,他还要回家主持好像也挺麻烦的。爸,不如这样,让大爷爷一家帮忙吧,有他们在,总是放心的。周安不想让三奶奶一家沾油水,好在周安的爷爷兄弟好几个,总有的选。别人家里,最起码没有昧着良心掺和他们家的破事啊。周建设一听这话头,多少也明白点,看来儿子在三叔家里过得不太好。没听见吗,人家找人修房子都推荐的别人家。那就这么着吧,这样,过阵子我回去办一下这个事。
爸,你赶紧去吧,我在三奶奶家里,真是一刻也呆不下去了,他总说你没给生活费。
前世的周安那会离家已经几年,父子见面机会不多,周建设对儿子的感情已经生疏了,周安也对亲情彻底失望了,所以,三爷爷一家才会有机可乘,让周安辍了学。周安就趁着周建设还有点人性的时候,赶紧提要求。是吗?周建设一听,也有点生三叔家的气,真是没事瞎说。简直太贪心了。对啊,三奶奶还跟串门的叔伯婶子们讲呢,说都是他们家收留我,不然我就饿死了。村里觉得三爷爷三奶奶一家可仁义了。上次三奶奶跟村南头的老碾子奶奶讲哭了。
等等,到底是谁哭了?周建设不解,儿子还是年纪小,有时候说话都说不清楚。是三奶奶。
她哭个什么劲儿啊?周建设就更不解了。她说家里粮食本来就不多。
周建设一听,脸都黑了。照他们的话头,他们家里粮食不多,但还收留了周安,简直是天字第一号大好人呗?
这不是反过来说周建设不是东西吗?连自己亲儿子的生活费都不给?
不行,他得赶紧回去,把儿子从三叔一家挪出来,再不挪出来,估计自己的名声在老家就臭大街了。虽然他周建设已经在城里扎根了,回去的机会不多了,但是上坟扫墓的,每年总得回去吧。主要是,自己没做过的事,凭什么让他们乱说啊?人的名树的影,谁不要面子啊。那你以后吃饭怎么办?周建设想起来问道。爸,你不知道吧,其实我五岁的时候就会做饭了,只要妈妈都不让我做,但是我会。周安攥了攥小拳头,自信地说道。最后的顾虑没有了,还等什么?周建设当即决定,明天和周安一起回家,一定要维护自己的名誉。主要是周安从小到大就特别老实,三叔一家行事也确实是有点一言难尽,所以,周建设根本没想到儿子会说谎。另外,他也觉得,把钱直接给周安,还省得让三叔家刮一层油。毕竟,只要周安住在他家里,肯定是要让他家占点便宜的。本来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只是,怎么三叔家就得寸进尺呢?居然踩着他的脸树名声!
第二天,周建设起来就宣布了,他要跟周安一起回老家一趟。刘金花一听,赶紧跟上,说一起回去。这次周建设倒没同意。三婶是她姑妈,他也怕媳妇在中间说和,到时候他没法拒绝。另外,周安那句房子没人住越来越烂的观点他还是认同的。把自己家收拾好了,到时候再回家,刮风下雨的,也有个地方住,省得再去亲戚家借住了。父子两人回村后,周建设去了趟大伯家,说起来,要收拾一下房子的事。把修房子的事拜托给了大伯。大伯一听周建设这话,也有点奇怪。本来,他是不支持周安回乡的,只是,老三家把自己的娘家侄女介绍给了建设,人家这个侄女还特别有本事,把建设拿捏得死死的。他这个糊涂的侄子不但把小周安送回了乡,还托给了老三一家。老三媳妇什么德性他再清楚不过了,黑心的不行,小周安在他手里还能落个好?
他不是没劝过,只是侄子被刘金花迷了眼,他说人家也不听啊,说太多也只是讨人嫌,索性就懒得管了。怎么侄子今天转性了呢?
想起来收拾家里的老屋,让周安搬出来,明显是对老三一家信不过啊,怕儿子在老三家里受委屈。怎么回事,你不是和你三叔三婶挺亲近的吗?大伯想起以前的事,还是不得劲儿,不由地刺了周建设几句。爸!大伯家的儿子拉了拉老爹的袖子,过去的事就算了。大柱,你别拦着我,我就要说。周建设,我不知道刘金花给你吃了什么迷魂汤,怎么就把别人的孩子当成宝,自己的孩子当根草?也不怕小安的亲娘哪天晚上回来找你算帐!大伯越说越生气,直接甩开了儿子的袖子,指着周建设鼻子骂道。周安在一旁看得直乐,打起来,打起来,打起来。
第90章 被亲爹放弃的儿子(五)
可能是听到了周安的心声, 大爷爷双脚虎虎生威,冲着周建设就去了。只听得一声哀嚎, 周建设瞬时疼出了猪叫声。好!打得好!
大爷爷威武!
周安在心里在给大爷爷点了个赞,并且比了个小心心。爸,爸,别打了。大爷爷的大儿子连忙伸手拦在中间隔开了两人。大爷爷心中积攒了多时的怒火终于发泄出来了,哪里是那么容易叫停的,他上前一把拨开儿子, 起来,起来,别拦着我。
大爷爷, 大爷爷, 别打了。这个时候, 周安不得不站出来表现一下孝心了,他装作刚回过神来的样子,张开双臂,一脸悲伤地抱住了大爷爷的腰。大爷爷一看这样,也打不下去了,总得看孩子的面子不是。瞧瞧,瞧瞧,多好的孩子啊,你都这样了, 孩子还在为你说情, 周建设, 你臊不臊得慌?啊?我就问你臊不臊得慌!
周建设此时都要后悔死了,如果老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说什么也不来大伯家啊。简直是自投罗网哦。想他周建设, 在这三里五乡的,绝算是有名的出息人啊,谁提他起来,不得竖一声大拇指夸两句。没想到,亲爹亲妈死了多少年后,还有被大伯揍的一天,。三叔两口子虽然黑了点,但是看在钱的份上,最起码三叔不打人啊。看看,你好好看看。大爷爷双手按着周安的两个肩膀,瞪着周建设。周建设,这可是你亲儿子!要是按早先儿戏文里的说法,这就是原配嫡子!周安他妈在世的时候,家里里里外外料理的没有不妥当的,亲戚朋友的提起来,没有说不好的。她嫁给你这么多年,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如今,她尸骨还未寒,你就把她的孩子扔到乡下来,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吗?你知不知道,他今年只有八岁!
大爷爷这番振聋发聩的话砸下来,屋里是一片静寂。周安是懒得打圆场了,刚才他是不得不表示一下,做做样子啦。但是表示完了,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孝顺就得了,如今,大爷爷给他出头,他也不干那拆台的事儿。过了好一会,周建设开口了。我们小的时候,听说那个林成,七岁的时候就一个人住的啊,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都当上生产队副队长了,还有最近的,我听说村南头那个刘厚去年没了,他儿子今年九岁,不也是一个人住吗?
可能是怕再次挨铁拳,周建设声音特别小,比蚊子的嗡嗡声大不到哪儿去。就这?周安心说,刚才长时间的静默,他还以是触及了渣爹的灵魂深处,渣爹由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呢。高抬他了。人家只是在给自己找理由,想着怎么措辞罢了。你知道个屁啊你知道!大爷爷一听,更生气了,只见他瞪目圆睁,紧走两步,正好周建设低头的功夫,他的无影脚就到了。周建设呢,他也挺捧场的,也同款复制了刚才的猪叫声。林成家那房子,你可别忘了,那可不是他家的祖宅,是土改的时候分的,他爸死的时候,房子还没捂热乎呢!要是他不占着房子,万一房子国家收回去怎么办?到时候他长大了拿什么娶媳妇?大爷爷低声道。还有刘厚家儿子也是,现在到处都是知青下乡,他今天要是去叔伯兄弟家住了,明天房子就能住进知青你信不信?到时候长大了连个住处都没有!叔伯家也可能养他一辈子!老一辈人常说,请神容易送神难!真以为他那些叔伯不心疼他呢?就是心疼,才更不能让他把房子腾出来呢!
他们那是爹死了,没办法,和小安这一样吗?你也死了吗?啊?你要不嫌丢人,行啊,我们明天就给你办丧事儿!大爷爷怒气冲冲地骂道。你想着修房子,也不是不行,不过我可把丑话告诉你,你修好了房子,有可能让大队里惦记,到时候给你安排知青怎么办?这些你可得想好了。
周建设一听,也确实是这么回事,他把知青这茬儿给忘了。我跟你说,你今天就把小安带回去,就是没有刘金花的闺女的地儿住,也得有我们老周家的孙子的地儿住!再说,哪有跟着亲妈嫁人,还把人家原来的主人往外轰的?天底下没这样的道理。
大爷爷再次重申了下自己的态度。这样,大伯,我回家先收拾收拾,这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住一个屋子也确实不方便。周建设连忙赔笑。我跟你说,我还没老糊涂呢,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城里头,一家子十来口,住一间房子的多的是。男女老少几代人都有,也就是多打几张床,多拉几个帘子的事儿!
恋耽美
再不够住,也没听说过,把亲儿子轰到乡下去,让继女占了亲儿子的房间的。苏卫民年轻气盛,当下就开始为周安不平起来。他们家里兄弟五个,但都是受宠爱长大的。他爸当初为了安排两个哥哥,就没少求人,到处跑动,后来为了他,更是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五弟还好说,才上小学五年级,,四弟明年也要初中毕业了,为了让四弟留在城里,他爸常常去请客送礼呢。都是亲的,手心手背都是我的肉啊。他爸常这么说。反正他是理解不了周建设这种行为的。这怎么能一样?他爸娶的,可是当年救命恩人的遗孀,委屈了谁,也不能委屈了恩人的孩子啊。你以为他爸真不心疼儿子吗?当时送周安回乡下的时候,他爸可没少在背后抹眼泪。王有福又道。周安表面不露声色,心里已经给王有福画了几百个圈圈,心说,你这是打哪儿听的洗脑包,怕不是被人忽悠瘸了吧?
你打哪儿听来的这些?很显然,苏卫民也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儿,皱着眉问道。我们厂报刚对周建设进行了一个采访,厂办派我去的。王有福解释道。我怎么没看到?站在王有福旁边的王保渠也疑惑不解。这不是刚采访完,还没印出来嘛。周建设是咱们厂里今年的道德标兵的候选人呢,已经定了。
可能王有福觉得周建设上厂报的消息不够震撼,又曝了一个大瓜。怪不得!
周安终于明白,为什么没人给他出头了,这俩狗男女!
、
第89章 被亲爹放弃 的儿子(四)
你说什么?苏卫民明显受到了惊吓, 睁大眼睛望着发小。这个消息委实过于震撼,他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天呐, 在他眼里,周家的事儿,不就是一个有了后娘就有后爹的故事吗?怎么摊上个救命之恩,对亲生儿子不好还成优点了?
这叫个什么事啊?
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你们,你们怎么能拿这种人当榜样?什么眼神儿啊?怎么选的?
苏卫民指着王有福,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是柳主任的意思。可能是因为苏卫民气场太强了, 王有福声音都不由地低了下来,摊着手解释道。厂办的主任姓柳,也就是王有福的顶头上司。虽然王有福是副厂长的儿子, 但是县官不如现管, 他也要看顶头上司的眼色行事。我听说周安那个后妈, 跟柳主任很聊得来。武有庆道。有福,有这事吧?
这倒是,当时是周安那个后妈找到柳主任,说起周安他爸对他们母女的照顾,边说边哭,你是不知道,把我们柳主任都感动得直掉眼泪,这才让我们约了个采访。
王有福赶紧顺着发小的话茬子甩锅。他也是奉领导的意思行事啦。算了,算了。这种事, 也不是咱们能左右得了的。武有庆拍拍苏卫民的肩膀, 他是能理解好友的郁闷。只是, 再看不惯,又能如何?
苏卫民长叹了一口气,同情地望着周安, 拍拍周安的肩膀,没说话。他能说什么?
说一切都会过去的,将来会好的?也就是嘴上美好两句,对小周安还真没啥用。为周安出头?
厂里都要拿周建设当标兵了,他一个人,胳膊也拧不过大腿啊。还有就是,现在他家里正是关键时候,四弟急缺工作,要是把王主任得罪了,那就是多个仇人多堵墙,为了四弟,他也不敢这么做。以他的情况,还真没底气为周安出这个头。可他瞅着小周安又实在可怜,他伸手帮小周安擦了擦眼泪,走,哥带你买瓜子去。
小孩子,都喜欢吃零食,希望他吃了零食,心
情能好一点。最起码,今天心情能好一点。谢谢哥哥。周安点点头,拉住了苏卫民的手。很明显,苏卫民是放弃了他出头的意思。不过,这也不怪人家,将心比心,要是换做他是苏卫民,家里还有弟弟急需工作,老爹天天忙着到处求人,求情送礼的,他也不敢在背后拆台啊。那可是自己的亲弟弟。总不能为了不相干的人,在亲弟弟人生这么关键的时刻,到处得罪人。这年头,大家的认知还都是,下了乡一辈子就回不来了。但是,最起码,这份善意他收到了。最起码,人家认为,他周建设就是不对。已经非常难得了。周安吃了苏卫民的爱心瓜子,直接回了家。回到家后,周建设和刘金花也回来了,果然,哪里有什么怀孕哟。医生说可能是肠胃有点问题。晚上,周安是和周建设睡一屋的。周安深情地回忆了一下妈妈,说起妈妈还在世的时候,一家三口的幸福时光。爸,你还记得不,我五岁那年,你和妈妈带我去公园,在公园里遇到一只大长虫,我当时吓坏了。
怎么不记得?后来我拿根树枝,把蛇挑走的。周建设躺在床上,给儿子拉了拉被子。周安简直想扒开周建设的脑袋,看看倒底是怎么长的。既然什么都知道,为什么还忍心把亲儿子的房间夺走留给继女呢?
又是怎么好意思立知恩图报人设的?
前世又是为什么肯供继女上学,却眼睁睁看着亲儿子没学上的呢?
良心都让狗吃了么?
反正周安回忆了半天当年,周建设也没说过让他回城的话。周安就又说起,他想回自己家住。周家在村里的房子还是在的。只是,他们出来有七八年了,从他们搬到城后,扇子就没人住过,本来就是土坯房,又年久失修,周建设当然不同意了,主要是,他也怕被人戳脊梁骨,说对儿子太刻薄。住在三叔家里,说起来是有人照顾,但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自己住算怎么回事呢?
爸,我是这么想的,咱家的房子,其实找人收拾收拾,总是能住人的,这房子,就得有人住,有人气,不然,越来越烂,再空下去,以后就是收拾都收拾不出来了。
周建设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还有,毕竟是根在那里,还是爸爸长大的地方,我做为爸爸的儿子,总要把根守住才是。
那行吧,只是修房子这么大的事,他还要回家主持好像也挺麻烦的。爸,不如这样,让大爷爷一家帮忙吧,有他们在,总是放心的。周安不想让三奶奶一家沾油水,好在周安的爷爷兄弟好几个,总有的选。别人家里,最起码没有昧着良心掺和他们家的破事啊。周建设一听这话头,多少也明白点,看来儿子在三叔家里过得不太好。没听见吗,人家找人修房子都推荐的别人家。那就这么着吧,这样,过阵子我回去办一下这个事。
爸,你赶紧去吧,我在三奶奶家里,真是一刻也呆不下去了,他总说你没给生活费。
前世的周安那会离家已经几年,父子见面机会不多,周建设对儿子的感情已经生疏了,周安也对亲情彻底失望了,所以,三爷爷一家才会有机可乘,让周安辍了学。周安就趁着周建设还有点人性的时候,赶紧提要求。是吗?周建设一听,也有点生三叔家的气,真是没事瞎说。简直太贪心了。对啊,三奶奶还跟串门的叔伯婶子们讲呢,说都是他们家收留我,不然我就饿死了。村里觉得三爷爷三奶奶一家可仁义了。上次三奶奶跟村南头的老碾子奶奶讲哭了。
等等,到底是谁哭了?周建设不解,儿子还是年纪小,有时候说话都说不清楚。是三奶奶。
她哭个什么劲儿啊?周建设就更不解了。她说家里粮食本来就不多。
周建设一听,脸都黑了。照他们的话头,他们家里粮食不多,但还收留了周安,简直是天字第一号大好人呗?
这不是反过来说周建设不是东西吗?连自己亲儿子的生活费都不给?
不行,他得赶紧回去,把儿子从三叔一家挪出来,再不挪出来,估计自己的名声在老家就臭大街了。虽然他周建设已经在城里扎根了,回去的机会不多了,但是上坟扫墓的,每年总得回去吧。主要是,自己没做过的事,凭什么让他们乱说啊?人的名树的影,谁不要面子啊。那你以后吃饭怎么办?周建设想起来问道。爸,你不知道吧,其实我五岁的时候就会做饭了,只要妈妈都不让我做,但是我会。周安攥了攥小拳头,自信地说道。最后的顾虑没有了,还等什么?周建设当即决定,明天和周安一起回家,一定要维护自己的名誉。主要是周安从小到大就特别老实,三叔一家行事也确实是有点一言难尽,所以,周建设根本没想到儿子会说谎。另外,他也觉得,把钱直接给周安,还省得让三叔家刮一层油。毕竟,只要周安住在他家里,肯定是要让他家占点便宜的。本来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只是,怎么三叔家就得寸进尺呢?居然踩着他的脸树名声!
第二天,周建设起来就宣布了,他要跟周安一起回老家一趟。刘金花一听,赶紧跟上,说一起回去。这次周建设倒没同意。三婶是她姑妈,他也怕媳妇在中间说和,到时候他没法拒绝。另外,周安那句房子没人住越来越烂的观点他还是认同的。把自己家收拾好了,到时候再回家,刮风下雨的,也有个地方住,省得再去亲戚家借住了。父子两人回村后,周建设去了趟大伯家,说起来,要收拾一下房子的事。把修房子的事拜托给了大伯。大伯一听周建设这话,也有点奇怪。本来,他是不支持周安回乡的,只是,老三家把自己的娘家侄女介绍给了建设,人家这个侄女还特别有本事,把建设拿捏得死死的。他这个糊涂的侄子不但把小周安送回了乡,还托给了老三一家。老三媳妇什么德性他再清楚不过了,黑心的不行,小周安在他手里还能落个好?
他不是没劝过,只是侄子被刘金花迷了眼,他说人家也不听啊,说太多也只是讨人嫌,索性就懒得管了。怎么侄子今天转性了呢?
想起来收拾家里的老屋,让周安搬出来,明显是对老三一家信不过啊,怕儿子在老三家里受委屈。怎么回事,你不是和你三叔三婶挺亲近的吗?大伯想起以前的事,还是不得劲儿,不由地刺了周建设几句。爸!大伯家的儿子拉了拉老爹的袖子,过去的事就算了。大柱,你别拦着我,我就要说。周建设,我不知道刘金花给你吃了什么迷魂汤,怎么就把别人的孩子当成宝,自己的孩子当根草?也不怕小安的亲娘哪天晚上回来找你算帐!大伯越说越生气,直接甩开了儿子的袖子,指着周建设鼻子骂道。周安在一旁看得直乐,打起来,打起来,打起来。
第90章 被亲爹放弃的儿子(五)
可能是听到了周安的心声, 大爷爷双脚虎虎生威,冲着周建设就去了。只听得一声哀嚎, 周建设瞬时疼出了猪叫声。好!打得好!
大爷爷威武!
周安在心里在给大爷爷点了个赞,并且比了个小心心。爸,爸,别打了。大爷爷的大儿子连忙伸手拦在中间隔开了两人。大爷爷心中积攒了多时的怒火终于发泄出来了,哪里是那么容易叫停的,他上前一把拨开儿子, 起来,起来,别拦着我。
大爷爷, 大爷爷, 别打了。这个时候, 周安不得不站出来表现一下孝心了,他装作刚回过神来的样子,张开双臂,一脸悲伤地抱住了大爷爷的腰。大爷爷一看这样,也打不下去了,总得看孩子的面子不是。瞧瞧,瞧瞧,多好的孩子啊,你都这样了, 孩子还在为你说情, 周建设, 你臊不臊得慌?啊?我就问你臊不臊得慌!
周建设此时都要后悔死了,如果老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说什么也不来大伯家啊。简直是自投罗网哦。想他周建设, 在这三里五乡的,绝算是有名的出息人啊,谁提他起来,不得竖一声大拇指夸两句。没想到,亲爹亲妈死了多少年后,还有被大伯揍的一天,。三叔两口子虽然黑了点,但是看在钱的份上,最起码三叔不打人啊。看看,你好好看看。大爷爷双手按着周安的两个肩膀,瞪着周建设。周建设,这可是你亲儿子!要是按早先儿戏文里的说法,这就是原配嫡子!周安他妈在世的时候,家里里里外外料理的没有不妥当的,亲戚朋友的提起来,没有说不好的。她嫁给你这么多年,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如今,她尸骨还未寒,你就把她的孩子扔到乡下来,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吗?你知不知道,他今年只有八岁!
大爷爷这番振聋发聩的话砸下来,屋里是一片静寂。周安是懒得打圆场了,刚才他是不得不表示一下,做做样子啦。但是表示完了,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孝顺就得了,如今,大爷爷给他出头,他也不干那拆台的事儿。过了好一会,周建设开口了。我们小的时候,听说那个林成,七岁的时候就一个人住的啊,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都当上生产队副队长了,还有最近的,我听说村南头那个刘厚去年没了,他儿子今年九岁,不也是一个人住吗?
可能是怕再次挨铁拳,周建设声音特别小,比蚊子的嗡嗡声大不到哪儿去。就这?周安心说,刚才长时间的静默,他还以是触及了渣爹的灵魂深处,渣爹由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呢。高抬他了。人家只是在给自己找理由,想着怎么措辞罢了。你知道个屁啊你知道!大爷爷一听,更生气了,只见他瞪目圆睁,紧走两步,正好周建设低头的功夫,他的无影脚就到了。周建设呢,他也挺捧场的,也同款复制了刚才的猪叫声。林成家那房子,你可别忘了,那可不是他家的祖宅,是土改的时候分的,他爸死的时候,房子还没捂热乎呢!要是他不占着房子,万一房子国家收回去怎么办?到时候他长大了拿什么娶媳妇?大爷爷低声道。还有刘厚家儿子也是,现在到处都是知青下乡,他今天要是去叔伯兄弟家住了,明天房子就能住进知青你信不信?到时候长大了连个住处都没有!叔伯家也可能养他一辈子!老一辈人常说,请神容易送神难!真以为他那些叔伯不心疼他呢?就是心疼,才更不能让他把房子腾出来呢!
他们那是爹死了,没办法,和小安这一样吗?你也死了吗?啊?你要不嫌丢人,行啊,我们明天就给你办丧事儿!大爷爷怒气冲冲地骂道。你想着修房子,也不是不行,不过我可把丑话告诉你,你修好了房子,有可能让大队里惦记,到时候给你安排知青怎么办?这些你可得想好了。
周建设一听,也确实是这么回事,他把知青这茬儿给忘了。我跟你说,你今天就把小安带回去,就是没有刘金花的闺女的地儿住,也得有我们老周家的孙子的地儿住!再说,哪有跟着亲妈嫁人,还把人家原来的主人往外轰的?天底下没这样的道理。
大爷爷再次重申了下自己的态度。这样,大伯,我回家先收拾收拾,这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住一个屋子也确实不方便。周建设连忙赔笑。我跟你说,我还没老糊涂呢,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城里头,一家子十来口,住一间房子的多的是。男女老少几代人都有,也就是多打几张床,多拉几个帘子的事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