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卖!为什么不卖!十四公子冷冷地道。这本书印出来后,他们也不知道,七皇子妃这样式儿的啊。别说他只是一个王府的小庶子,就算是皇子,也没有说没事去探听别家府上后宅的道理啊。她一个七皇子妃,可是堂堂的侯府千金,嫡出小姐,受的教育难道不是嫡比庶贵?谁知道她会自甘下贱和一个妾室为伍啊。当初皇上赐婚的时候可是说了,兴国侯嫡女兰心慧质,秀外慧中,恭谨端敏,怎么会帮着妾室对付自己的嫂子呢?你肯定听错了。十四公子道。朝廷赐婚,反正就是那几个褒义词啦,来回换着用。都差不多的。就是不是这三个词,也是意思相近的。这掌柜苦着脸,张了张嘴,瞬间明白了他家公子话里的意思。少爷说的是。掌柜连忙点头。他们啥也不知道!他们是无辜的!
另外,你吩咐下去,趁着还有版,再印上一万本。十四公子想了想,又道。好不容易碰上本大卖的书,有钱不赚是王八蛋。甭看他是王府公子,可也只是个庶子,每月的月钱也就十两银子。宗人府那里,他倒是有个不大不小的爵位,但也没有封地,每月能拿的份例并不多,甚至家产,到时候也是嫡长兄拿大头,七成,其他的两个嫡兄嫡弟一人一成,到他们几个庶子这里,再分一分,就更没多少了。他们当宗室的,想在朝廷任个职位也挺难的,平时看着是尊贵,可没职位就没权,京城的权贵又多,好多生意也就轮不到他插进手去。这个书斋能挣钱,也是因为掌柜眼光好,看中的书基本上都能赚到钱。他家里妻妾也不少,儿女也有几个,现在王府是没分家,他们多少还能拿月钱,可将来分出去呢?女儿的嫁妆,儿子的聘礼,他也要常出去应酬,包括后宅女眷的衣裳,各个年节各府上的节礼,哪哪儿不是钱?
如今有这么一个挣钱的机会摆在他眼前,当然不能放过了。他祖父是皇上的堂叔,算下来,皇上是他的堂伯,堂堂一国之君,再心里不痛快,怎么也不至于为这件小事跟他一个小辈过不去。再说了,这不是七皇妃自找的吗?是她自己不检点啊。至于七皇子那里,皇子多了就不值钱了,他序齿都到七了,后面还有几个皇子呢。怕他做甚?没看大皇子妃娘家堂弟一下子就买五本吗?他可比大皇子妃家的堂弟尊贵多了。是。掌柜连忙应了,书卖得越多,他越开心啦。只是,万一七皇子府上要这派人来书斋怎么办?掌柜想了想,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做先做好准备。七皇子府上要是派人来了,肯定是不想让这书卖了啊。十四公子低头想了想,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他要是派人,估计也就是弄几个家丁去。十四公子用手指背敲了敲桌子道。七皇子要是派人去,估计也就是想让波流言早点过去,就是派府兵,人数也不会多。不然,很容易落人口实。这样,你去请五城兵马司的人过去多转转,回头给他们都塞个红包。
五城兵马司的人论起来,是没七皇子尊贵,但,他们出巡,是代表着朝廷有司在巡逻,他们府上和七皇子府上对上,是宗室之间打群架,只要不伤了无辜百姓,,估计御史们也懒得理会,但是,七皇子和五城兵马司对上,就是七皇子府公然对抗朝廷有司,御史们肯定不会放过的。另外,让伙计们也准备好家伙什的,真有人来找麻烦,别打死了别打残了,手下有点分寸就成。言外之意,该暴揍的时候还是要暴揍的。等回头,给大家都多加一倍月钱。
谁要是跟他的钱过不去,他也要让谁过不去!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124 12:02:21~20210125 20:56: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夜的流浪犬30瓶;总掉坑的书虫20瓶;想要个影分身上班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9章 被害的嫡长子(四)
上早朝的时候到了, 七皇子提前一会来到大殿,和大家互相打招呼.
他发现几位皇兄皇弟们看他的眼神儿,都有些怪怪的。怎么说呢, 感觉像是三分同情,三分嘲讽, 三分探究,还有一分, 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就是, 兄弟们眼神都不对劲儿。七皇子心里就是一咯噔, 如果他没猜错, 应该是出事了。保不齐是他的哪个门人惹下了大祸。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一直到早朝结束,也没见哪个御史站出来弹劾他。奇了怪了哎。可是,大家的眼神分明是有情况啊。下了早朝, 七皇子在轿子上琢磨着, 越想越觉得, 还是不对劲。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
到了礼部,正好礼部尚书有事跟七皇子商量,一上午就忙了起来,七皇子也没顾得上。主要是同僚们的眼神还算正常, 七皇子觉得可能就是哪位皇兄讲起了古,说起他们小时候的事儿也说不定,像有一次,不知道怎么,大家就说起大皇兄小时候尿床的事儿。兄弟们也没少揶揄大皇兄。他小时候,肯定也是尿过床的啦。虽说这个也是正常,但人长大了, 再谈起来,总是有些难为情的。不要太再意啦,办好差事才是最要紧的。等到下午,再看大家的眼神,好像也有些不对劲儿了。不过比起皇兄皇弟们,好像嘲讽少一些,同情和探究多一些。而且和皇兄们不一样,皇兄们是直视,那种眼神刷地过射过来了,同僚们是偷偷地用那种眼神打量他。什么情况?
只是,他总不好问,说,诶,你们,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看着我?到底发生了什么,快告诉我?
生在皇家,就没傻子,想也知道,他就是问了,人家也会说,王爷看错了。毕竟,真要想说,人家早说了。提醒一波还能卖个人情给他。既然不想说,他就是皇子之尊,也不好强问的。不过这种气氛也确实有点憋闷,七皇子也想弄清情况,就早早地下了衙,回了府,把身边两个长史提溜过来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本王出门,好多人看本王的眼神都怪怪的,你们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七皇子在心里发誓,要是这俩人说不知道,他立马去找父皇,把两个长史开掉,让他们回家吃自个儿去。这两个长史,一个姓赵,一个姓王。两人对望一眼,都非常惊讶。赵兄,你没有跟王爷讲吗?
王兄,你没有跟王爷讲吗?
七皇子一看这架式儿,脸更黑了,原来,这俩人都知道,却都没有和他说。难道是哪个妻妾给他戴了绿帽子所以,这两人才难以启齿?
想到这里,七皇子整个人都不好了.
皇天保佑,千万不要啊,不然他以后少不得要被皇兄们嘲笑一段时间了.
就算是这种事,最起码不要是王妃!
你来讲。七皇子随手指了指王长史。暂时先顾不得追究了,他要早点知道,倒底发生了什么!
就是就是,今天坊间一直有传言,说王妃娘娘的身世有些问题.下官觉得,那都是些别有用心之人故意编造谎言,离间王爷和兴国侯府的感情.
王长史在最后加了一句,表了表态,也算是隔空向七王妃示了个好,表了表忠心.
事实上,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犹豫了一会,最后决定,还是等赵长史上报比较好.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这个毕竟和通奸不一样,性质没那么严重,要是通奸,王爷就是为了面子,也会直接把王妃废了,就是他念着旧情不肯,皇上也由不得他的.
可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完全看兴国侯府的态度,以及最后的证据.如果他所料不差,兴国侯府最后就是知道这事儿是真的,为了维系和七皇子府的关系,也只能咬牙认了,那本《千金错》里不是说了么,侯府的亲生女儿可是早就死了.
到时候王妃好好的,他这个上报的人,搞不好就会被王妃记恨上,何苦来呢.所以,想了想,他就等着赵长史出这个风头了.
哪知道,赵长史和他想的差不多,都觉得这事伤不了七王妃的筋骨,他站出来说了反倒可能会成为王妃的眼中钉,索性就不想多事,想着没准对方或者其他人可能会跟王爷汇报的.
身世?身世有什么问题?
七皇子更不解了.
如果王妃的身世有问题,那兴国侯府就是欺君之罪,但是,今天早朝上,并没有御史站出来弹劾兴国侯府呀.
说是兴国侯的嫡女早就死了,奶娘怕被责打,就偷偷在外面买了个和嫡女长得像的小女孩子过来,再加上兴国侯夫人比较粗心,最后,就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后面也就不用他多说了.
有什么证据吗?七皇子更纳闷了,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不能空口白牙的编排几句,大家就都信了吧说是王妃娘娘把自己的贴身丫环,也就是奶娘的女儿做了兴国侯府的二爷的妾室,娘娘经常回娘家,帮着这位妾室对付兴国侯府的二奶奶.王长史艰难地说道.
王妃的贴身丫环是刘嬷嬷的女儿?
七皇子理了理其中的关系.他倒知道,王妃的奶娘的女儿,给二舅子做了妾室,不过这也正常,好多公子少爷的妾室都是找的家生子,先是留在身边做通房,等娶了妻再提妾室的也不少.
但是,他是真不知道,刘嬷嬷的女儿以前是王妃的贴身丫环.
更不知道,王妃喜欢搀和娘家二哥的房里头的事儿的.
而且还是帮着妾室对付明媒正娶的嫂子.
真的让人难以置信呐.
消息从哪儿传出来的七皇子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据说是有人写了本书,叫《千金错》,书就是影射王妃的.
书呢?七皇子伸出手来.他要看看,书里倒底是怎么写的.
因为下官也不太相信书里的东西,也就没太在意,就没买.王长史哭丧着脸道.
七皇子气得随时拿起桌子的一本书,冲着王长史就扔了过去.
做事不应该有始有终的吗?怎么就做个半截儿半呢?事都打听了,买本书很难吗?怕他不给买书的银子还是怎么着?
气死了.
屋里气氛瞬时紧张了起来.
两位长史都低下了头.请王爷恕罪.
过了一会,七皇子终于平复了一下心情,书在哪里卖?这个总该知道吧据说是通济街上的兰雅书斋。王长史连忙答道,这个他知道.
兰雅书斋!七皇子冷冷地道.
他记住了.
兰雅书斋,给你本王等着.七皇子咬碎了银牙.
受此事件影响,七皇子晚饭都少吃了一碗,最后也没去王妃的住处,而是去了一个侧妃的院子.
他正生气着呢.只是,到底理智还在,书他还没见到呢,总要看到了书,再做计较.
第二天,七皇子着府上一个下人悄悄去了趟兰雅书斋把千金错买了回来.把书看完后,七皇子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如果书是真的,他的王妃,确实是脑袋病得不轻啊.
他自从和王妃成婚以前,夫妻还算和睦,王妃打理中馈也算做得不错,真的难以想象,王妃竟然会做这种事.
不过也真有可能,是别人故意离间他和岳家的关系的.他的老泰山兴国侯可是陛下心腹,王妃则是老泰山唯一的嫡女.
事实真相如何,找个人来问问就知道了.七皇子让心腹去捉了个王妃的丫环过来,都没用刑,一审,丫环就招了.
原来,书上写的都是真的!
王妃,居然真的会搀和娘家哥哥的房里的事,而且是帮着妾室对付哥哥的正室.
只是,这写书的也太缺德了点吧,王妃真有什么,可以私下和他讲嘛,居然还写出来放在书里,还让大家知道这是写的他的王妃。要说写这本书的人不是故意的他可不信,要是不是故意的,他几个皇兄皇弟不可能注意到这本书的.而且看昨天大家的神情就知道,大家都知道了,只瞒着他一个.
简直是黑了心肝的.
叔可忍,婶不可忍,他堂堂一个王爷,暂时收拾不了皇兄皇弟们,但对付一个书铺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七皇子人狠话不多,直接叫来了自己的亲卫将军.让他找几个府兵,立刻,马上,去把这家书铺子砸了.顺便,把书全毁了.
是.亲卫将军连忙答道.
事实上,昨天的瓜他也吃到了,只是,想给王爷汇报吧,又觉得有些尴尬,最后到底没说.俗话说,主辱臣死,别人这么恶心他家王爷,他早就跃跃欲试,想找人去砸一砸铺子的.
别去太多的人,免得落人口实.七皇子最后交待了一句.这事要是闹大了,御史们肯定又要有话说了.
他父皇儿子太多了,里面黑心肝子的也多,他不用想也知道,这本书的事,能传这么广,几位皇兄皇弟都是出了力的.
至于这家铺子,是被哪个皇子利用了,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妄议皇妃,就得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只是,没想到的是,他派去的人最后一瘸一拐地,互相搀扶着,鼻青脸肿地回来了.
第110章 被害的嫡长子(五)
怎么回事
七皇子不由勃然大怒.身为王府侍卫, 到书铺子里办点事,没办成还不算,还被别人打了而且还被打得这么惨简直是把他的面子都丢尽了!
甭提了, 我们去了以后发现,他们书铺子居然早有准备, 铺子里的伙计一听我们说完,人手拿着一根棍子就冲出来了一个亲卫哭丧着脸答道.
七皇子脸一下子黑了, 堂堂王府亲兵, 吃皇粮的, 连几个书铺子的小二也对付不了, 他不由开始担心,以后他和家人的安全还有保证吗还有,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五城兵马司的东城指挥使王秋大人带人巡街, 刚好撞上.那位王大人, 带了二十多人呐, 一听见伙计呼叫,进来就打,他们人比我们多多了.亲卫们也觉得很委屈坏了,哪知道这么巧啊.
你们没报本王的名字吗他是说让低调一些, 所以,没让亲卫将军亲自过去,就怕认识亲卫将军的的人多,被人认出来,但是,他也没说,不能报他们府上的名头啊.
说了, 可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人都不信,书铺子里的人不信,五城兵马司的也不信,非说我们是冒充的,故意要坏王爷的名声,还要把我们抓到大牢里去
后来呢七皇子沉着脸问道.他也想知道,这些人在被五城兵马司的人圈起来打了后是怎么逃脱的他总觉得,这事好像有点蹊跷.
后来,是掌柜的出来打圆场,说可能其中有误会,还说什么冤家宜解不宜结的.苦主都不追究了,王大人抬抬手,他们就被放回来了.
恋耽美
另外,你吩咐下去,趁着还有版,再印上一万本。十四公子想了想,又道。好不容易碰上本大卖的书,有钱不赚是王八蛋。甭看他是王府公子,可也只是个庶子,每月的月钱也就十两银子。宗人府那里,他倒是有个不大不小的爵位,但也没有封地,每月能拿的份例并不多,甚至家产,到时候也是嫡长兄拿大头,七成,其他的两个嫡兄嫡弟一人一成,到他们几个庶子这里,再分一分,就更没多少了。他们当宗室的,想在朝廷任个职位也挺难的,平时看着是尊贵,可没职位就没权,京城的权贵又多,好多生意也就轮不到他插进手去。这个书斋能挣钱,也是因为掌柜眼光好,看中的书基本上都能赚到钱。他家里妻妾也不少,儿女也有几个,现在王府是没分家,他们多少还能拿月钱,可将来分出去呢?女儿的嫁妆,儿子的聘礼,他也要常出去应酬,包括后宅女眷的衣裳,各个年节各府上的节礼,哪哪儿不是钱?
如今有这么一个挣钱的机会摆在他眼前,当然不能放过了。他祖父是皇上的堂叔,算下来,皇上是他的堂伯,堂堂一国之君,再心里不痛快,怎么也不至于为这件小事跟他一个小辈过不去。再说了,这不是七皇妃自找的吗?是她自己不检点啊。至于七皇子那里,皇子多了就不值钱了,他序齿都到七了,后面还有几个皇子呢。怕他做甚?没看大皇子妃娘家堂弟一下子就买五本吗?他可比大皇子妃家的堂弟尊贵多了。是。掌柜连忙应了,书卖得越多,他越开心啦。只是,万一七皇子府上要这派人来书斋怎么办?掌柜想了想,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做先做好准备。七皇子府上要是派人来了,肯定是不想让这书卖了啊。十四公子低头想了想,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他要是派人,估计也就是弄几个家丁去。十四公子用手指背敲了敲桌子道。七皇子要是派人去,估计也就是想让波流言早点过去,就是派府兵,人数也不会多。不然,很容易落人口实。这样,你去请五城兵马司的人过去多转转,回头给他们都塞个红包。
五城兵马司的人论起来,是没七皇子尊贵,但,他们出巡,是代表着朝廷有司在巡逻,他们府上和七皇子府上对上,是宗室之间打群架,只要不伤了无辜百姓,,估计御史们也懒得理会,但是,七皇子和五城兵马司对上,就是七皇子府公然对抗朝廷有司,御史们肯定不会放过的。另外,让伙计们也准备好家伙什的,真有人来找麻烦,别打死了别打残了,手下有点分寸就成。言外之意,该暴揍的时候还是要暴揍的。等回头,给大家都多加一倍月钱。
谁要是跟他的钱过不去,他也要让谁过不去!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124 12:02:21~20210125 20:56: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夜的流浪犬30瓶;总掉坑的书虫20瓶;想要个影分身上班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9章 被害的嫡长子(四)
上早朝的时候到了, 七皇子提前一会来到大殿,和大家互相打招呼.
他发现几位皇兄皇弟们看他的眼神儿,都有些怪怪的。怎么说呢, 感觉像是三分同情,三分嘲讽, 三分探究,还有一分, 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就是, 兄弟们眼神都不对劲儿。七皇子心里就是一咯噔, 如果他没猜错, 应该是出事了。保不齐是他的哪个门人惹下了大祸。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一直到早朝结束,也没见哪个御史站出来弹劾他。奇了怪了哎。可是,大家的眼神分明是有情况啊。下了早朝, 七皇子在轿子上琢磨着, 越想越觉得, 还是不对劲。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
到了礼部,正好礼部尚书有事跟七皇子商量,一上午就忙了起来,七皇子也没顾得上。主要是同僚们的眼神还算正常, 七皇子觉得可能就是哪位皇兄讲起了古,说起他们小时候的事儿也说不定,像有一次,不知道怎么,大家就说起大皇兄小时候尿床的事儿。兄弟们也没少揶揄大皇兄。他小时候,肯定也是尿过床的啦。虽说这个也是正常,但人长大了, 再谈起来,总是有些难为情的。不要太再意啦,办好差事才是最要紧的。等到下午,再看大家的眼神,好像也有些不对劲儿了。不过比起皇兄皇弟们,好像嘲讽少一些,同情和探究多一些。而且和皇兄们不一样,皇兄们是直视,那种眼神刷地过射过来了,同僚们是偷偷地用那种眼神打量他。什么情况?
只是,他总不好问,说,诶,你们,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看着我?到底发生了什么,快告诉我?
生在皇家,就没傻子,想也知道,他就是问了,人家也会说,王爷看错了。毕竟,真要想说,人家早说了。提醒一波还能卖个人情给他。既然不想说,他就是皇子之尊,也不好强问的。不过这种气氛也确实有点憋闷,七皇子也想弄清情况,就早早地下了衙,回了府,把身边两个长史提溜过来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本王出门,好多人看本王的眼神都怪怪的,你们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七皇子在心里发誓,要是这俩人说不知道,他立马去找父皇,把两个长史开掉,让他们回家吃自个儿去。这两个长史,一个姓赵,一个姓王。两人对望一眼,都非常惊讶。赵兄,你没有跟王爷讲吗?
王兄,你没有跟王爷讲吗?
七皇子一看这架式儿,脸更黑了,原来,这俩人都知道,却都没有和他说。难道是哪个妻妾给他戴了绿帽子所以,这两人才难以启齿?
想到这里,七皇子整个人都不好了.
皇天保佑,千万不要啊,不然他以后少不得要被皇兄们嘲笑一段时间了.
就算是这种事,最起码不要是王妃!
你来讲。七皇子随手指了指王长史。暂时先顾不得追究了,他要早点知道,倒底发生了什么!
就是就是,今天坊间一直有传言,说王妃娘娘的身世有些问题.下官觉得,那都是些别有用心之人故意编造谎言,离间王爷和兴国侯府的感情.
王长史在最后加了一句,表了表态,也算是隔空向七王妃示了个好,表了表忠心.
事实上,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犹豫了一会,最后决定,还是等赵长史上报比较好.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这个毕竟和通奸不一样,性质没那么严重,要是通奸,王爷就是为了面子,也会直接把王妃废了,就是他念着旧情不肯,皇上也由不得他的.
可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完全看兴国侯府的态度,以及最后的证据.如果他所料不差,兴国侯府最后就是知道这事儿是真的,为了维系和七皇子府的关系,也只能咬牙认了,那本《千金错》里不是说了么,侯府的亲生女儿可是早就死了.
到时候王妃好好的,他这个上报的人,搞不好就会被王妃记恨上,何苦来呢.所以,想了想,他就等着赵长史出这个风头了.
哪知道,赵长史和他想的差不多,都觉得这事伤不了七王妃的筋骨,他站出来说了反倒可能会成为王妃的眼中钉,索性就不想多事,想着没准对方或者其他人可能会跟王爷汇报的.
身世?身世有什么问题?
七皇子更不解了.
如果王妃的身世有问题,那兴国侯府就是欺君之罪,但是,今天早朝上,并没有御史站出来弹劾兴国侯府呀.
说是兴国侯的嫡女早就死了,奶娘怕被责打,就偷偷在外面买了个和嫡女长得像的小女孩子过来,再加上兴国侯夫人比较粗心,最后,就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后面也就不用他多说了.
有什么证据吗?七皇子更纳闷了,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不能空口白牙的编排几句,大家就都信了吧说是王妃娘娘把自己的贴身丫环,也就是奶娘的女儿做了兴国侯府的二爷的妾室,娘娘经常回娘家,帮着这位妾室对付兴国侯府的二奶奶.王长史艰难地说道.
王妃的贴身丫环是刘嬷嬷的女儿?
七皇子理了理其中的关系.他倒知道,王妃的奶娘的女儿,给二舅子做了妾室,不过这也正常,好多公子少爷的妾室都是找的家生子,先是留在身边做通房,等娶了妻再提妾室的也不少.
但是,他是真不知道,刘嬷嬷的女儿以前是王妃的贴身丫环.
更不知道,王妃喜欢搀和娘家二哥的房里头的事儿的.
而且还是帮着妾室对付明媒正娶的嫂子.
真的让人难以置信呐.
消息从哪儿传出来的七皇子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据说是有人写了本书,叫《千金错》,书就是影射王妃的.
书呢?七皇子伸出手来.他要看看,书里倒底是怎么写的.
因为下官也不太相信书里的东西,也就没太在意,就没买.王长史哭丧着脸道.
七皇子气得随时拿起桌子的一本书,冲着王长史就扔了过去.
做事不应该有始有终的吗?怎么就做个半截儿半呢?事都打听了,买本书很难吗?怕他不给买书的银子还是怎么着?
气死了.
屋里气氛瞬时紧张了起来.
两位长史都低下了头.请王爷恕罪.
过了一会,七皇子终于平复了一下心情,书在哪里卖?这个总该知道吧据说是通济街上的兰雅书斋。王长史连忙答道,这个他知道.
兰雅书斋!七皇子冷冷地道.
他记住了.
兰雅书斋,给你本王等着.七皇子咬碎了银牙.
受此事件影响,七皇子晚饭都少吃了一碗,最后也没去王妃的住处,而是去了一个侧妃的院子.
他正生气着呢.只是,到底理智还在,书他还没见到呢,总要看到了书,再做计较.
第二天,七皇子着府上一个下人悄悄去了趟兰雅书斋把千金错买了回来.把书看完后,七皇子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如果书是真的,他的王妃,确实是脑袋病得不轻啊.
他自从和王妃成婚以前,夫妻还算和睦,王妃打理中馈也算做得不错,真的难以想象,王妃竟然会做这种事.
不过也真有可能,是别人故意离间他和岳家的关系的.他的老泰山兴国侯可是陛下心腹,王妃则是老泰山唯一的嫡女.
事实真相如何,找个人来问问就知道了.七皇子让心腹去捉了个王妃的丫环过来,都没用刑,一审,丫环就招了.
原来,书上写的都是真的!
王妃,居然真的会搀和娘家哥哥的房里的事,而且是帮着妾室对付哥哥的正室.
只是,这写书的也太缺德了点吧,王妃真有什么,可以私下和他讲嘛,居然还写出来放在书里,还让大家知道这是写的他的王妃。要说写这本书的人不是故意的他可不信,要是不是故意的,他几个皇兄皇弟不可能注意到这本书的.而且看昨天大家的神情就知道,大家都知道了,只瞒着他一个.
简直是黑了心肝的.
叔可忍,婶不可忍,他堂堂一个王爷,暂时收拾不了皇兄皇弟们,但对付一个书铺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七皇子人狠话不多,直接叫来了自己的亲卫将军.让他找几个府兵,立刻,马上,去把这家书铺子砸了.顺便,把书全毁了.
是.亲卫将军连忙答道.
事实上,昨天的瓜他也吃到了,只是,想给王爷汇报吧,又觉得有些尴尬,最后到底没说.俗话说,主辱臣死,别人这么恶心他家王爷,他早就跃跃欲试,想找人去砸一砸铺子的.
别去太多的人,免得落人口实.七皇子最后交待了一句.这事要是闹大了,御史们肯定又要有话说了.
他父皇儿子太多了,里面黑心肝子的也多,他不用想也知道,这本书的事,能传这么广,几位皇兄皇弟都是出了力的.
至于这家铺子,是被哪个皇子利用了,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妄议皇妃,就得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只是,没想到的是,他派去的人最后一瘸一拐地,互相搀扶着,鼻青脸肿地回来了.
第110章 被害的嫡长子(五)
怎么回事
七皇子不由勃然大怒.身为王府侍卫, 到书铺子里办点事,没办成还不算,还被别人打了而且还被打得这么惨简直是把他的面子都丢尽了!
甭提了, 我们去了以后发现,他们书铺子居然早有准备, 铺子里的伙计一听我们说完,人手拿着一根棍子就冲出来了一个亲卫哭丧着脸答道.
七皇子脸一下子黑了, 堂堂王府亲兵, 吃皇粮的, 连几个书铺子的小二也对付不了, 他不由开始担心,以后他和家人的安全还有保证吗还有,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五城兵马司的东城指挥使王秋大人带人巡街, 刚好撞上.那位王大人, 带了二十多人呐, 一听见伙计呼叫,进来就打,他们人比我们多多了.亲卫们也觉得很委屈坏了,哪知道这么巧啊.
你们没报本王的名字吗他是说让低调一些, 所以,没让亲卫将军亲自过去,就怕认识亲卫将军的的人多,被人认出来,但是,他也没说,不能报他们府上的名头啊.
说了, 可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人都不信,书铺子里的人不信,五城兵马司的也不信,非说我们是冒充的,故意要坏王爷的名声,还要把我们抓到大牢里去
后来呢七皇子沉着脸问道.他也想知道,这些人在被五城兵马司的人圈起来打了后是怎么逃脱的他总觉得,这事好像有点蹊跷.
后来,是掌柜的出来打圆场,说可能其中有误会,还说什么冤家宜解不宜结的.苦主都不追究了,王大人抬抬手,他们就被放回来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