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三(快穿) > 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三(快穿)
错误举报

——(76)

    大意了啊!既然这家书铺敢卖这种书,多半还是有后台的,所以才会有恃无恐.连他府上的人都敢打.
    想到这儿,七皇子更郁闷了,他紧锁着眉头挥了挥手,几个亲兵赶紧下去了.
    去找人查一下,这家铺子的老板是哪家的,靠山又是哪一个七皇子吩咐心腹道.
    下午,派去的人回来了.
    书铺子是鲁王府的十四少爷开的.也就是鲁王世子的庶子。听到回话,七皇子不由皱了皱眉头,无他,鲁王府可不是好惹的,这位十四少爷虽然只是个庶子,但是人家亲爹,亲祖父,伯祖父都还好好地活着呐.
    俗话说,人在,人情就在.
    鲁王爷可是宗正的同母亲弟弟,就是他们这些皇子们,也要敬三分的.
    其实这事真要掰扯起来,花的时间精力就多了,他也只是想着,让这本书赶紧下架,消除一些影响罢了.硬的不行索性就来软的吧。七皇子让人给十四公子下了帖子。请他晚上来府中一叙。一般勋贵圈子下帖子,都要提前几天的,这也算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啦。当天下帖子就要请人过来,这就有点失礼了。不过,事急从权,眼下七皇子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再多等几天,书就卖完了,黄瓜菜都凉了。帖子发出去,十四公子也很爽快,马上回了帖子,说一定过来。七皇子早早下了衙,气冲冲地就回了后宅,把刚买来的书冲周浩茹脑袋就扔了过去。因为特别生气,七皇子也没来得及屏退左右。皇子妃的排场,肯定是丫环婆子一大堆了,于是,当着众人的面,周浩茹华丽丽地懵圈了。啥?
    发生了什么?
    我在哪里?
    在场的下人们一看也吓傻了,天呐,居然看到这种名场面!只是,现在不是吃瓜的好时候,一般来说,看到主子糗事的通常会让主子觉得碍眼的啊。只是,两位主子不发话,他们也不好退出去。于是,大家低着头,心里苦着跟吃了黄莲差不多。王爷这是怎么了?过了一会儿,周浩茹反应过来,皱着眉头问道。你们先下去吧。七皇子挥了挥手,下人们如释重负,溜得比兔子还快。你一个结了婚的妇人,没事搀和娘家哥哥的房里事干什么?吃饱了撑的吗?
    要是帮着正室怼妾室,也还罢了,到时候他暗中请几个文人出来帮着说说话,写上几篇文章,还能赢得一个尊礼法的美名也说不定。可你他妈的是帮着妾室跟正室别劲儿啊。这让本王怎么帮你洗?
    关键是,你是一个人吗?你已经结了婚了啊,挂的是本王的王妃的名头,做事之前怎么就不知道谨言慎行呢?
    就是府里,本王再宠爱哪个妾室,也没让人到你跟前别苗头的吧?你可倒好,一下子还把本王拖下水了。简直是猪脑子!
    七皇子甚至都有点怀疑,兴国侯是不是跟他有仇了,把这么一个拎不清的女儿嫁给他,真不是为了跟他过不去吗?
    他上辈子没刨兴国侯家的祖坟吧?
    周浩茹心里也是一惊,看七皇子这怒气冲冲的样子,她当下心也有点发虚,哪有此事?这种事,当然不能承认了。一旦承认了,估计七皇子就骂得更欢了。对!说啥也不能认!只要死咬住嘴巴,谁也拿她没办法。至于她二嫂那里,被她下意识地忽略了,这年月,都是讲出嫁从夫,为了他们兴国侯府的面子,想来二嫂也不会站出来揭发她的。二嫂也要真敢站出来说出真相,立马就会成为整个兴国侯府的敌人,谁会容得下她?
    你!你!七皇子指着周浩茹,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天呐,他倒底娶了一个什么样的王妃?
    做事不靠谱就算了,被问到跟前了,还不承认。这是三司会审吗?不是诶!要是三司会审,就算你想承认,本王也不答应,可现在不是啊,本王只是私下问你!
    难道不应该是痛哭流涕地承认错误,然后求他原谅吗?
    真要较起真来,她管的也不过是兴国侯府的家务事,手虽然长了点,但是皇室中人嘛,自然是尊贵无比,千岁千岁千千岁嘛,谁还没个个人喜好了,对着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丫环,多看顾了几分,也不是什么大不韪的事。而且这种事,只要兴国侯的二奶奶不承认,别人说什么都是白搭。至于这位二嫂子会不会承认,那还用说嘛,就算为了夫家的名声,她应该也会贤惠地妥协的。而且,他和兴国侯府好歹是姻亲,有这层关系在这儿,她不来和他们七皇子府亲近,难道要去给别的皇子递刀吗?
    这个王妃她是越来越看不懂了,私下下刀到底有多少事瞒着本王?莫不是拿本王当傻子?
    想到这里,七皇子的脸越来越沉了。说了半天,简直是对牛弹琴,一点也说不通。七皇子实在没有和周浩茹对话的兴趣了,说来说去,无非就会是车轱辘话,你为什么这么做?我没有!你为什么这么做?我没有!你为什么这么做?我没有!
    七皇子转头去了一个侧妃那里。这位侧妃姓吴,家世也不低,是工部一位侍郎的嫡女,他就不信了,世家出来的姑娘,都是周浩茹那么拎不清的。这位吴侧妃这两天多多少少地也听说了王妃和兴国侯府二爷的妾室不可说的二三事,心里也是笑得不行。真没想到,周浩晨一个嫡女,居然干出这种庶女都干不出来的事。真是让她刷新了认知。本来她还想着,明天找个机会在王爷面前给王妃上点眼药的,没想到,她正嗑着瓜子,王爷就来了。还是怒冲冲地来的。唉,要是换他是王爷,肯定也生气啦。这时候,她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做一朵解语花,抚平王爷心里的创伤了。在吴侧妃的有意安抚下,七皇子心情终于平复了那么一丢丢,他就说嘛,不可能贵族之家培养出来的嫡女全是王妃那样的,瞧瞧,人家吴侧妃就懂事多了,说出话来也识大体。这更让他确认了一件事,他妈的周浩茹就是个奇葩!大奇葩!
    只是,七皇子跟侧妃聊了几句,又走了。他晚上还有约,他和十四公子约好了,要一起吃晚饭的,不过也答应吴侧妃,晚上会过来。十四公子准时到的七皇子府,七皇子也顾不得矜持,亲自出迎,笑容可掬地一把拉住十四公子的手,把对方迎进客厅。十四弟弟最近可好啊?好久不见了,为兄可想念得紧。算起来,七皇子和十四公子是堂兄弟的关系,十四公子比七皇子小那么三四岁。好久不见七哥,七哥也是风采依旧啊。十四公子嘴巴也甜得很。两人来了波礼貌性互吹。到了里屋,酒席已经摆好了,七皇子请十四公子落座。怎么就我一个人,别的客人还没来吗?十四公子明知故问。我和十四弟弟喝酒,叫那么多聒噪的人干什么?七皇子亲自斟酒,给俩人的酒杯都满上了。他傻了吗?把皇兄皇弟们叫过来看他的笑话吗?
    真是太荣幸了,我也早就想和七哥亲香亲香了。十四公子端起酒杯,示意七皇子,碰一个。看到十四公子这么爽快,七皇子心里踏实了不少,他也有意,把十四公子灌醉一点,趁着酒劲儿,让他答应,把书都下架的。几番推杯换盏后,七皇子觉得也铺垫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跟十四公子谈书的事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倒底是哪里来的流言,非说那本书写的是你七嫂,真真是可笑至极
    啊?还有这事儿啊?十四公子眯着醉眼,茫然地问道。我倒是没什么,觉得清者自清,可是你七嫂不乐意了,哭哭啼啼的,就不知道哪个黑心肝子的,在背后传这种莫须有的流言,非要我去平了书店,我说哪里就这么麻烦了?都是自家兄弟,我跟十四弟弟说一声就是了。
    十四堂弟,望你闻弦歌而知雅意!
    好说好说,七哥张口了,我这里肯定也不含糊,我回去问问掌柜,还有多少本,都给七哥送过来十四公子答应得很爽快。七皇子还是比较满意的。凭咱们兄弟的交情,七哥付我八折就可以了。不过我倒是听掌柜说过一嘴子,说这本书卖得挺火,好像前天又印了一万本,七哥到时候把银票给我准备好了就成了。十四公子又补充了一句。什么?
    七皇子刚露出的笑容硬是被这句话憋回去了。这本书他也看了,二两银子一本,也就是说,他要花两万两银子?就算是打个八折,那也是一万六千两呢?
    别说两万两,就是一万两的现银,也是要凑一凑,花上一半天的。甭看是皇子之尊,是富有四海的人的亲儿子,但,富有四海的人是他爹,不是他啊。朝廷给皇子们的俸禄,每年也就一万多两银子,平均到一个月,才堪堪一千两,够干什么的?他名下倒是还有些地和铺子,可地里的租子加上铺子的租金,都不够维持王府运转的,毕竟,平时的开销可大了去了。不说别的,亲卫这块,虽说朝廷给亲卫们发俸禄,但逢年过节他也不可能不赏赐的,还有府里的下人,也有好几百,平时的月钱也是一大笔,妻妾们的衣裳首饰胭脂水粉,各府的年节往来,这都需要钱啊。也就是平时有些凑上来孝敬的,不然,日子可真没法过。可就是这些主动送上来孝敬的钱,他也不敢全收的,俗话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有些事,是吧,不是那么好碰的,毕竟,朝中多少双眼睛也盯着他呢,特别是那些皇兄皇弟们,还有御史们,哪个是容易相与的?
    要是皇子都是富得流油,史书上就不会有好多皇子因为贪污被政敌抓了把柄而下场凄惨了。他们为什么贪污?还不是因为缺钱。这位十四弟子,真敢狮子大张口,开口就要一万六千两银票!
    说好的兄弟情谊呢?
    这样,七哥这里手头现在有点紧,十四弟弟先把书下架了,改天我凑够了钱,一定亲自送到十四弟弟手上。七皇子又给十四公子斟了一杯。先来个拖字决吧。拖上个一年半载的,这本书没什么热度了,可能也卖不出去了,到时候钱也就不用送了。这也不是他心黑,主要是,这个十四太不讲兄弟情谊了些。他这个当哥哥的都亲自张口了,又是好言相求,就算是收钱,难道不应该是给个成本价吗?
    你不仁,也别怪哥哥我不义了哈。咱们半斤八两,将来谁也别说谁。七哥,你不知道,弟弟我心里苦哇。十四公子眼圈都红了,拿过酒杯一饮而尽,开始数落他夫人多么的霸道,比如,穿衣服不能比其他的宗室的夫人们穿得差,胭脂首饰每季都要上新,他一个王府庶子,手下也没什么私产,好不容易有个书铺子,结果,掌柜的还被他夫人收买了,他在铺子里根本就做不了主。本来要是依着他的意思,就是把书下架了就是了,一文钱也不收的,也算全了他们兄弟的情份,只是,根本行不通,书他都拿不出来。要不这样,回头我把你弟妹叫过来,七哥你当面数落她,要依着我,书下架也得下,不下也得下!最后,十四公子一拍桌子,怒目圆睁,大声吼道。顿时,盘子碰撞的声音响了起来,桌子上一片狼籍。呸!什么东西!你自己倒知道给自己的妻妾们买首饰胭脂水粉的,让我一个王府庶子出血给你做面子,到时候我的妻女吃什么,花什么?
    你自己的王妃不检点,惹了妖蛾子,凭什么让老子买帐?
    话说到这份上,七皇子还能怎么着?
    他一个隔了多少房的堂大伯子,哪里敢跟人家理直气壮地讲下架的事?
    他要真敢这么做了,明天就会成为后宫的头条,然后被后妃和皇兄皇弟们笑话一辈子,还得骂他穷疯了。第二天早上,七皇子派人送了一万六千两银票过去,把余下的书拉了回来,同时回来的还有一千六百二十四两银票,说是不够一万本,只有九千来本了。没办法,他说得太晚了,书卖得太快了。七皇子恨不得喷出一口老血。七皇子赶紧指示手下的,把书都烧了,赶紧的,他再也不想看到这些玩意了。还是王长史说,近一万本书,同时烧的话,可能烟会太大,会被人当成狼烟也说不定。希望他能三思。七皇子这才平静下来,吩咐把书集中到一个院子里,往书上泼水,都浸湿了,然后字都看不清后,把书撕烂了,搅碎了。以后晒干了,当柴火烧。不管怎么说,书拉回来了,处理干净了,书铺子以后也不会再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件事情就会被人慢慢淡忘的,这件事也就算了了。只是没想到,过了几天,七皇子还因为这事被人弹劾了。周浩茹的奶娘前几天出门意外身亡,有御史弹劾说七皇子为了掩盖七皇子妃的身世,杀人灭口。
    第111章 被害的嫡长子(六)
    说真的, 就他家王妃身世这事,七皇子是不信这本劳什子的破书的。勋贵家里,当家侯爷的嫡长女, 身边不知道多少丫环婆子,哪是一个奶娘想换就换得了的?
    一听就太扯了。再说, 不看王妃和兴国侯夫的那张相似的脸,就说他们这同款的二百五劲儿, 俩人一起捧着一个家生子出身的妾室和正室对上, 要说不是亲生的他就第一个不信。王妃和这位糊里糊涂的侯夫人的脑袋明明就是一脉相传啊!
    兴国侯还在呢, 侯府后宅, 还是兴国侯夫人最大。儿子就是再宠妾灭妻,要是当婆婆的有意弹压,妾室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明摆着,侯夫人的问题也不小。这就是血脉的力量啊。他更倾向于, 是有对家故意拿这件小事做文章, 故意找他的不痛快。最好是离间他和兴国侯的关系。他才不要上这个当。至于王妃, 就凭这个糊涂劲儿,真不适合做一家主母。只是,现在兴国侯还活着呢,他也就凑合着过吧, 反正家里除了王妃,还有侧妃,妾室通房的,到时候少到王妃院子里去,眼不见为净就是了。这个刘嬷嬷,也就是王妃的奶娘出了意外他是知道的,他也想过了, 可能是有对家要在这上面做文章,但是,如果报了官,官府审案,肯定是一大群人旁听的。到时候民间和官场同时发酵,王妃的事肯定会再次被挖了出来,到时候他那一万多两银子就白花了!
    他拿钱买这本书下架,不就是希望大家不要传这事了吗?同时也是给兴国侯示个好,你闺女这么不着调,我都忍了,还忙着给她擦屁股收拾烂摊子。这样的好女婿,你去哪里找第二个哦。再说,真要是官府查,也未必就能比他们王府查得更仔细。事实上,刘嬷嬷死后,他是派人查过的,只是,不知道是有人故意抹平了线索还是怎么地,最后什么也没查出来。说白也就是个下人,死了就死了吧,这年月,下人的命不值钱,真有犯了主家忌讳的,被打死的也不少。再说,又不是他们府上害死的,还能怎么着?
    没想到,对家真是无孔不入啊,真真是恶毒至极。儿臣冤枉!七皇子赶紧第一时间喊冤。话音刚落,就遭到了几个御史的诘问。哦?敢问七殿下,那刘姓妇人死了,贵府上为何没报官呢?真不是心虚吗?
    这个嬷嬷,经常在王妃面前挑拨离间,所以,本王才让人处置了她,怎么了,刘大人,有什么问题吗?
    死了怎么滴,还是我弄死的呢。咋地?
    其实他也猜到了,这位奶嬷嬷的死,八成就是他哪个兄弟下的手,只是,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嘴上不能这么说。甭看好多皇帝都是踏着尸山海血,甚至是亲兄弟的性命登上的皇位,但是呢,又都希望自己的这些儿子们能相亲相爱。他手里又没有确凿的证据,一旦说出自己的怀疑,那些皇兄皇弟们肯定会当场联合起来说他诬蔑。到时候父皇一怒之下,把他贬出京城也说不定。这京城啊,一旦出去,轻易地就回不来了。要是严重点,把他圈禁起来也是有可能的。今儿这哑巴亏,他也只能咬着牙认了。御史刘大人当下就噎了一下,真要论起来,按大凌朝的律法,主子打死个把奴才,好像还真不犯什么律法。那为什么不是被打死,而是死在外面了?七皇子你当大家傻吗?你这话明显有漏洞啊。本来是想着,看着她伺候王妃多年,给她个恩典,喂了她点毒药,让她安心地轻松地走,谁知道,下人不小心,把药洒了一部分,她就多活了一会儿。后来本王一看她还活着,一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这才派人去处置了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