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来的是幽王府侍卫,他明显是见过血的,光是杵在那儿就气势逼人。
见了柳迟砚,对方不卑不亢地朝他见礼,奉上一封幽王回的信。
还有一摞书。
看着就很沉的一大摞。
柳迟砚接过信,目光忽地凝在上面的柳郎亲启四个字上。
那字迹笔锋遒劲,仿佛力透纸背。
他记性好,很多东西只要见过一次就不会忘,字迹也一样。
这字他以前见过。
可是那个人已经死了。
世上会有两个不相干的人能写出一模一样的字吗?
还是说写这话本子的人是比照着那人来写幽王的?
柳迟砚看了眼那还杵在不远处的侍卫,拆开信看了起来。
幽王在信里勉励他好好备考,话里话外都是对心上人的关心。
最后幽王还表示让人随信带来一批幽王府搜罗到的珍稀孤本。
若是他喜欢的话,下次找着了再给他送来。
幽王显见是真的非常爱重他这位救命恩人,要是知道自己被骗了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还是考上功名再与他说清楚吧。
柳迟砚心中拿定了主意,抬眸对那侍卫说:这些孤本太贵重了,你还是带回去吧。
那侍卫恭恭敬敬地应道:王爷吩咐小的务必要把孤本留下,要是柳公子不打算回信的话小的便回去复命了。
柳迟砚静了静,没再说什么,只让那侍卫帮忙谢过幽王。
第4章 (我再睡会,先生来了你喊)
柳迟砚没甚特别爱好,唯独好读书,但凡知晓旁人府上有自己没看过的书,他便会厚着脸皮登门恳求对方让自己借阅。
幽王送的书,应当是送救命恩人的。
不过书这东西被人多看一次两次也无损它的价值。
柳迟砚只是稍一犹豫,就把捆成一摞的孤本拆了出来。他看着上头被弄出皱痕来的书,有些心疼,这等好书任谁得了都会好好对待,偏那幽王是不惜书的,回头送回去也不知它们会遭什么罪。
柳迟砚想了想,抱着书坐到书案前,就着明灿灿的日光读了起来,读到兴起还在纸上飞快记下自己的感悟,只恨书不是自己的,不能直接将批注写在书上。
一天下来,柳迟砚只草草吃了两顿,余下的时间都捧着书在细读。
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一想到书得还回去,柳迟砚便怕夜长梦多,明儿就见不着了,入夜后还命开阳点了灯读到夜深。
等到过了子时,柳迟砚听到外面传来啾啾虫鸣,才搁下书打发在旁伺候的开阳:你且去歇着吧,不用在这儿伺候了。
开阳道:那怎么行?要是公子渴了岂不是没人递茶?墨也得有人磨,若是公子想写字却没墨了多不好!
眼看开阳还要继续说什么热了没人取冰蚊子来了没人赶,柳迟砚只得无奈笑道:行了,我也去睡了。
开阳闻言伶俐地帮柳迟砚收拾起来。
柳迟砚趁着他没注意,揣了两本书在袖子里,优哉游哉地回了房间,吩咐开阳和高泰都不必在房中伺候。
他自己点了灯倚在榻上继续捧书夜读,直至后半夜实在撑不住了才把孤本压到枕上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柳迟砚困到不行,还是按时醒来。
他已经入仕好些年,平时即使忍不住熬夜做自己想做的事,早上还是能早早起来去翰林院点卯。
现在他倒是不用去点卯了,但还是得早早去国子监报到。
柳迟砚穿戴整齐,把两本书揣回书房放好,又悄悄揣了一本放袖里,准备等会到了国子监得空了拿出来看看。
父子几人鲜少一起用早膳,柳迟砚乐得自在,吃过早饭便领着开阳和高泰前往国子监。
比起昨日的诸事不顺,今儿倒是顺遂许多,至少路上没出什么事。
柳迟砚才刚踏入国子监,就听人议论说太子昨日被人狠狠参了一本,参得陛下面上无光,把太子给禁足了。
他眉头一动,忍不住走过去询问对方消息可切确。
对方本来正要说当然切确,等看清问话的人是柳迟砚时就一脸见了鬼的表情。他不答反问:你怎么来国子监了?
柳迟砚还是不太熟悉自己的人际关系,他打量了对方两眼,也认出来了,这是个有那么点交集的同窗。
同时他也想起来自己不来国子监的原因。
国子监平日里让监生督管监生,而他们上舍由一个叫窦延的人管着。
这位窦延虽是寒门出身,性格却刚正不阿,几次不给柳迟砚面子,但凡他有行差踏错之处就会如实上报给博士们。
柳迟砚好面子,挨了几次罚越发不乐,索性就称病躲家里不来国子监了。
柳迟砚有点在意窦延这个名字。
这和他的一个同窗兼同年同名。
当年他是状元,窦延是榜眼,那时候是摄政王主持科举,他们两个算是摄政王的门生,只是他并不赞同摄政王霸占权柄,窦延却毫不犹豫地倒向了摄政王。
摄政王死后,当初支持摄政王的人遭了清算。
柳迟砚力保过窦延,争取只让窦延贬谪去外地,不想窦延还是死在了赴任路上。
就是那么巧,正好有群盗匪在窦延赴任路上拦路抢劫。
正好那群盗匪还那么丧尽天良,不仅谋财还害命,连朝廷命官都不放过。
柳迟砚隐隐察觉圣上并非表面看起来那般英明和磊落,窦延之死很可能是圣上让人做的,却又没法去指责什么。
一来他没有证据,不好凭空指责君主;二来圣上受制于摄政王那么多年,心中岂能没有半点怨愤。
圣上没有当场下令格杀窦延,兴许已经是看在他出面求情的份上了。
要不然君要臣死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哪里需要假托盗匪之手?
柳迟砚看得很明白,想得也很通透,只是每每到了夜深人静,总还是会想起少年时一起读书的遥远时光来。
这个窦延,会是他熟识的窦延吗?
柳迟砚仔细回想着窦延的模样,却发现自己的记忆并不清晰。
他只记得两人在国子监如何不和,却记不清窦延长什么样。
也许只有见了面才能想起来。
柳迟砚慢条斯理地对那同窗说:我过去只是病休而已,又不是退学不来了。他继续追问,你刚才说太子被禁足的事,可是真的?
那同窗道:那是自然,朝中大臣都晓得了,我就是听我叔父说的。
柳迟砚想到太子那叫人犯恶心的淫邪目光,只觉太子被禁足挺好。他询问道:那你可知道原因?
那同窗语塞了一下,摇着头说:这我就不晓得了。
他家早就和太子交恶过,所以听到太子倒霉就高兴,特意在国子监宣扬一二,让同窗们都知晓太子无德!
柳迟砚有心多了解了解,可又有些困倦,没有精力多思考。
见那同窗也不知道更多消息,柳迟砚笑着道了谢,与对方话别:我先去找博士。
这边的国子监与柳迟砚记忆里的国子监没多大不同,他只扫了几眼就知道博士们的直舍在哪,径直寻过去准备和博士们讲自己想参加秋闱的事。
一直到柳迟砚走出老远,那同窗都没回过神来。
等柳迟砚的身影远得瞧不见了,他才纳闷地和同伴嘀咕起来:我怎么觉得这柳元和跟以前不一样了?
柳大公子字元和,熟识的人便喊他一声元和,同窗这些半熟不熟的就直接喊他柳元和了。
旁人还没接话,就有人在他们背后发问:柳元和回来了?
那同窗转头一看,见是上舍生员们见了就怂的鬼见愁窦延,顿时有点不敢说话了。
眼看窦延朝自己投来询问的目光,那同窗硬着头皮答道:对,刚才来的,现在去找博士他们了。
窦延点点头,没说什么,继续去别处完成早上的例行巡查。
另一边,柳迟砚已经抵达博士们所在的直舍。
见柳迟砚过来了,素来对学生最是严厉的张博士冷着一张脸骂道:真难得啊,你还记得国子监的路怎么走?
柳迟砚知道是自己理亏,自是连声认错,等觑见张博士脸色缓和下来,他才询问张博士自己想要参加今年秋闱得做什么准备。
张博士见他张口就是参加今年的秋闱,都被他气笑了。
现在离秋闱满打满算也就只剩下两个月,你拿什么去考?你说说,你拿什么去考?拿你那些狗屁不通的诗,还是你那些狗屁不通的文章?你今年加上今天,来过十次国子监没有?就你这样的,还想今年去考秋闱?真当科举是儿戏不成?!
张博士声色俱厉的一通臭骂下来,柳迟砚都不知该怎么接才好了。
他以前读书都是被夫子夸个不停的,何曾面对过这种冷言冷语?
柳迟砚心里有些不服,转念想到自己过去确实表现得挺混账,只得按下那点儿不高兴,诚挚地说道:以前是学生不对,接下来学生一定会改,还请先生给学生一个机会。
张博士虽然骂起人来不留情面,却也是爱才惜才的人。见柳迟砚态度良好,他沉吟片刻,说道:行,你的表现我们会看着。至于秋闱的事,我们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要是一个月后你顺利能通过上舍的考核,自然就能去参加秋闱;若是你自己通不过,那就是你还不够格去考,过几年再说吧。
柳迟砚立刻谢道:多谢先生。
张博士摆摆手说:行了,回去上课吧,别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柳迟砚按着自己的记忆往回走,很快找着自己的位置。他本想打起精神听听博士们讲课,结果坐到位置上就开始犯困。
着实是昨晚熬夜看书缺了觉。
柳迟砚想着还没到上课的点,索性先趴在桌上补眠。他的位置正好靠窗,暖洋洋的夏日艳阳才刚升到半空,照得人非常舒服。
柳迟砚的位置今年一直空着,这会儿突然多了个人,不少人都忍不住多往他那看两眼。
柳迟砚把脑袋埋在臂弯里,只露出半张侧脸。
偏那半张侧脸也是极好看的,才十七八岁的年纪,脸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他看起来疲倦得很,这会儿睡得很沉,长长的眼睫乖巧垂下,掩去了他那乌亮的瞳眸。
任谁都舍不得扰他清梦。
周围的人都不自觉地把脚步声和说话声放轻了。
几个离得近的还忍不住频频往少年的睡颜瞧去。
以前没觉得柳元和长得这般好看啊?
窦延走进来时,看到的便是柳迟砚趴在那儿睡得香甜的模样。
他也注意到其他人正频频盯着柳迟砚看。
窦延皱起眉。
他走到座位上,啪地把书往桌上一放。
柳迟砚一下子被惊醒了。
柳迟砚皱了皱眉,很不满有人扰自己清梦。
他把脑袋转了个向,本来正懒洋洋地望向站在桌案旁的窦延,瞧清楚对方的模样后却微微愣了愣。
窦延指责道:你若不想来,不来便是了,待在家里酣睡不比来这里趴着睡舒服?
一模一样。
不仅骂起人来一模一样。
连眉头皱出来的川字都一模一样。
长行。
柳迟砚坐了起来,开口喊他的字。
窦延顿住,看向柳迟砚,似是觉得他这么喊自己有点奇怪。
柳迟砚知晓对眼前的窦延来说,自己只是个不成器的同窗。
可太像了。
实在太像了。
从名字到模样,从脾气到性情,眼前的人瞧着都是好友本人无疑。
世上怎么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难道他还在做梦?
柳迟砚想了想,决定趴回自己臂弯里继续睡,睡饱了就不会有这种错觉了。
可也不知是不是半梦半醒间把此窦延当成了彼窦延,他闭上眼后还含含糊糊地朝身旁那人咕哝:我再睡会,先生来了你喊我。
窦延:
朽木不可雕也!
第5章 (进来吧)
哪怕窦延再看不上柳迟砚的懒散,瞧见张博士远远夹着书走来时还是把柳迟砚推醒。
柳迟砚补了个短暂的觉,精神好多了。他觑见张博士的身影,知晓窦延一如既往地仗义,转过头朝窦延粲然一笑:多谢。
窦延道:我只是不愿张博士被你气病了而已。
张博士迈步入内,余光扫见坐在窗边的柳迟砚,没说什么,打开书开始给上舍的生员们讲课。
进了上舍,接触就不再是基础的内容,张博士本就博学,讲起课来旁征博引。
柳迟砚本以为自己不需要再听讲,听着听着却入了迷,不时还忍不住记下自己的疑问准备下学后找张博士探讨一二。
张博士洋洋洒洒地讲了一早上,正要回直舍去喝口茶水润润喉,就看到柳迟砚跑上来给他送上杯清茶。
茶是柳迟砚刚才悄悄吩咐开阳去煮来的。
用的是他爱喝的白马毛尖,茶色清亮澄澈,滋味也清淡解渴,正适合炎热的夏天。
张博士渴得厉害,见柳迟砚是诚心诚意奉茶,便也没有客气,端过茶一口饮尽。
茶确实是好茶,喝着有种神清气爽的快意。
柳迟砚在旁等着张博士把茶喝完,叫开阳再去满上一杯,自己则拿出刚才记下的问题和张博士探讨起来。
张博士看了眼柳迟砚手上那串问题,忽然发现柳迟砚这碗茶似乎不那么好喝。
敢情这小子是想等他喝了茶解了渴来提问!
他还以为这小子是尊师重道才给他奉茶来着!
不管怎么样,学生肯学都是好事。
张博士接过柳迟砚递来的问题合集,本只想比照着柳迟砚的水平随意解答几句,一看之下目光却凝住了。
都是些好问题啊。
张博士问:都是你自己想的?
柳迟砚谦道:不是,都是先生您讲学时给学生的启发。
张博士心道,以前怎么不知道这小子这么会说好话?他难得露出几分笑意来:你这疑问有点多,跟我到直舍来,我给你好好讲讲。张博士领着柳迟砚就要往外走,走到一半想起自己的爱徒窦延,又停下来招了招手,长行,你也跟我来。
恋耽美
见了柳迟砚,对方不卑不亢地朝他见礼,奉上一封幽王回的信。
还有一摞书。
看着就很沉的一大摞。
柳迟砚接过信,目光忽地凝在上面的柳郎亲启四个字上。
那字迹笔锋遒劲,仿佛力透纸背。
他记性好,很多东西只要见过一次就不会忘,字迹也一样。
这字他以前见过。
可是那个人已经死了。
世上会有两个不相干的人能写出一模一样的字吗?
还是说写这话本子的人是比照着那人来写幽王的?
柳迟砚看了眼那还杵在不远处的侍卫,拆开信看了起来。
幽王在信里勉励他好好备考,话里话外都是对心上人的关心。
最后幽王还表示让人随信带来一批幽王府搜罗到的珍稀孤本。
若是他喜欢的话,下次找着了再给他送来。
幽王显见是真的非常爱重他这位救命恩人,要是知道自己被骗了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还是考上功名再与他说清楚吧。
柳迟砚心中拿定了主意,抬眸对那侍卫说:这些孤本太贵重了,你还是带回去吧。
那侍卫恭恭敬敬地应道:王爷吩咐小的务必要把孤本留下,要是柳公子不打算回信的话小的便回去复命了。
柳迟砚静了静,没再说什么,只让那侍卫帮忙谢过幽王。
第4章 (我再睡会,先生来了你喊)
柳迟砚没甚特别爱好,唯独好读书,但凡知晓旁人府上有自己没看过的书,他便会厚着脸皮登门恳求对方让自己借阅。
幽王送的书,应当是送救命恩人的。
不过书这东西被人多看一次两次也无损它的价值。
柳迟砚只是稍一犹豫,就把捆成一摞的孤本拆了出来。他看着上头被弄出皱痕来的书,有些心疼,这等好书任谁得了都会好好对待,偏那幽王是不惜书的,回头送回去也不知它们会遭什么罪。
柳迟砚想了想,抱着书坐到书案前,就着明灿灿的日光读了起来,读到兴起还在纸上飞快记下自己的感悟,只恨书不是自己的,不能直接将批注写在书上。
一天下来,柳迟砚只草草吃了两顿,余下的时间都捧着书在细读。
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一想到书得还回去,柳迟砚便怕夜长梦多,明儿就见不着了,入夜后还命开阳点了灯读到夜深。
等到过了子时,柳迟砚听到外面传来啾啾虫鸣,才搁下书打发在旁伺候的开阳:你且去歇着吧,不用在这儿伺候了。
开阳道:那怎么行?要是公子渴了岂不是没人递茶?墨也得有人磨,若是公子想写字却没墨了多不好!
眼看开阳还要继续说什么热了没人取冰蚊子来了没人赶,柳迟砚只得无奈笑道:行了,我也去睡了。
开阳闻言伶俐地帮柳迟砚收拾起来。
柳迟砚趁着他没注意,揣了两本书在袖子里,优哉游哉地回了房间,吩咐开阳和高泰都不必在房中伺候。
他自己点了灯倚在榻上继续捧书夜读,直至后半夜实在撑不住了才把孤本压到枕上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柳迟砚困到不行,还是按时醒来。
他已经入仕好些年,平时即使忍不住熬夜做自己想做的事,早上还是能早早起来去翰林院点卯。
现在他倒是不用去点卯了,但还是得早早去国子监报到。
柳迟砚穿戴整齐,把两本书揣回书房放好,又悄悄揣了一本放袖里,准备等会到了国子监得空了拿出来看看。
父子几人鲜少一起用早膳,柳迟砚乐得自在,吃过早饭便领着开阳和高泰前往国子监。
比起昨日的诸事不顺,今儿倒是顺遂许多,至少路上没出什么事。
柳迟砚才刚踏入国子监,就听人议论说太子昨日被人狠狠参了一本,参得陛下面上无光,把太子给禁足了。
他眉头一动,忍不住走过去询问对方消息可切确。
对方本来正要说当然切确,等看清问话的人是柳迟砚时就一脸见了鬼的表情。他不答反问:你怎么来国子监了?
柳迟砚还是不太熟悉自己的人际关系,他打量了对方两眼,也认出来了,这是个有那么点交集的同窗。
同时他也想起来自己不来国子监的原因。
国子监平日里让监生督管监生,而他们上舍由一个叫窦延的人管着。
这位窦延虽是寒门出身,性格却刚正不阿,几次不给柳迟砚面子,但凡他有行差踏错之处就会如实上报给博士们。
柳迟砚好面子,挨了几次罚越发不乐,索性就称病躲家里不来国子监了。
柳迟砚有点在意窦延这个名字。
这和他的一个同窗兼同年同名。
当年他是状元,窦延是榜眼,那时候是摄政王主持科举,他们两个算是摄政王的门生,只是他并不赞同摄政王霸占权柄,窦延却毫不犹豫地倒向了摄政王。
摄政王死后,当初支持摄政王的人遭了清算。
柳迟砚力保过窦延,争取只让窦延贬谪去外地,不想窦延还是死在了赴任路上。
就是那么巧,正好有群盗匪在窦延赴任路上拦路抢劫。
正好那群盗匪还那么丧尽天良,不仅谋财还害命,连朝廷命官都不放过。
柳迟砚隐隐察觉圣上并非表面看起来那般英明和磊落,窦延之死很可能是圣上让人做的,却又没法去指责什么。
一来他没有证据,不好凭空指责君主;二来圣上受制于摄政王那么多年,心中岂能没有半点怨愤。
圣上没有当场下令格杀窦延,兴许已经是看在他出面求情的份上了。
要不然君要臣死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哪里需要假托盗匪之手?
柳迟砚看得很明白,想得也很通透,只是每每到了夜深人静,总还是会想起少年时一起读书的遥远时光来。
这个窦延,会是他熟识的窦延吗?
柳迟砚仔细回想着窦延的模样,却发现自己的记忆并不清晰。
他只记得两人在国子监如何不和,却记不清窦延长什么样。
也许只有见了面才能想起来。
柳迟砚慢条斯理地对那同窗说:我过去只是病休而已,又不是退学不来了。他继续追问,你刚才说太子被禁足的事,可是真的?
那同窗道:那是自然,朝中大臣都晓得了,我就是听我叔父说的。
柳迟砚想到太子那叫人犯恶心的淫邪目光,只觉太子被禁足挺好。他询问道:那你可知道原因?
那同窗语塞了一下,摇着头说:这我就不晓得了。
他家早就和太子交恶过,所以听到太子倒霉就高兴,特意在国子监宣扬一二,让同窗们都知晓太子无德!
柳迟砚有心多了解了解,可又有些困倦,没有精力多思考。
见那同窗也不知道更多消息,柳迟砚笑着道了谢,与对方话别:我先去找博士。
这边的国子监与柳迟砚记忆里的国子监没多大不同,他只扫了几眼就知道博士们的直舍在哪,径直寻过去准备和博士们讲自己想参加秋闱的事。
一直到柳迟砚走出老远,那同窗都没回过神来。
等柳迟砚的身影远得瞧不见了,他才纳闷地和同伴嘀咕起来:我怎么觉得这柳元和跟以前不一样了?
柳大公子字元和,熟识的人便喊他一声元和,同窗这些半熟不熟的就直接喊他柳元和了。
旁人还没接话,就有人在他们背后发问:柳元和回来了?
那同窗转头一看,见是上舍生员们见了就怂的鬼见愁窦延,顿时有点不敢说话了。
眼看窦延朝自己投来询问的目光,那同窗硬着头皮答道:对,刚才来的,现在去找博士他们了。
窦延点点头,没说什么,继续去别处完成早上的例行巡查。
另一边,柳迟砚已经抵达博士们所在的直舍。
见柳迟砚过来了,素来对学生最是严厉的张博士冷着一张脸骂道:真难得啊,你还记得国子监的路怎么走?
柳迟砚知道是自己理亏,自是连声认错,等觑见张博士脸色缓和下来,他才询问张博士自己想要参加今年秋闱得做什么准备。
张博士见他张口就是参加今年的秋闱,都被他气笑了。
现在离秋闱满打满算也就只剩下两个月,你拿什么去考?你说说,你拿什么去考?拿你那些狗屁不通的诗,还是你那些狗屁不通的文章?你今年加上今天,来过十次国子监没有?就你这样的,还想今年去考秋闱?真当科举是儿戏不成?!
张博士声色俱厉的一通臭骂下来,柳迟砚都不知该怎么接才好了。
他以前读书都是被夫子夸个不停的,何曾面对过这种冷言冷语?
柳迟砚心里有些不服,转念想到自己过去确实表现得挺混账,只得按下那点儿不高兴,诚挚地说道:以前是学生不对,接下来学生一定会改,还请先生给学生一个机会。
张博士虽然骂起人来不留情面,却也是爱才惜才的人。见柳迟砚态度良好,他沉吟片刻,说道:行,你的表现我们会看着。至于秋闱的事,我们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要是一个月后你顺利能通过上舍的考核,自然就能去参加秋闱;若是你自己通不过,那就是你还不够格去考,过几年再说吧。
柳迟砚立刻谢道:多谢先生。
张博士摆摆手说:行了,回去上课吧,别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柳迟砚按着自己的记忆往回走,很快找着自己的位置。他本想打起精神听听博士们讲课,结果坐到位置上就开始犯困。
着实是昨晚熬夜看书缺了觉。
柳迟砚想着还没到上课的点,索性先趴在桌上补眠。他的位置正好靠窗,暖洋洋的夏日艳阳才刚升到半空,照得人非常舒服。
柳迟砚的位置今年一直空着,这会儿突然多了个人,不少人都忍不住多往他那看两眼。
柳迟砚把脑袋埋在臂弯里,只露出半张侧脸。
偏那半张侧脸也是极好看的,才十七八岁的年纪,脸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他看起来疲倦得很,这会儿睡得很沉,长长的眼睫乖巧垂下,掩去了他那乌亮的瞳眸。
任谁都舍不得扰他清梦。
周围的人都不自觉地把脚步声和说话声放轻了。
几个离得近的还忍不住频频往少年的睡颜瞧去。
以前没觉得柳元和长得这般好看啊?
窦延走进来时,看到的便是柳迟砚趴在那儿睡得香甜的模样。
他也注意到其他人正频频盯着柳迟砚看。
窦延皱起眉。
他走到座位上,啪地把书往桌上一放。
柳迟砚一下子被惊醒了。
柳迟砚皱了皱眉,很不满有人扰自己清梦。
他把脑袋转了个向,本来正懒洋洋地望向站在桌案旁的窦延,瞧清楚对方的模样后却微微愣了愣。
窦延指责道:你若不想来,不来便是了,待在家里酣睡不比来这里趴着睡舒服?
一模一样。
不仅骂起人来一模一样。
连眉头皱出来的川字都一模一样。
长行。
柳迟砚坐了起来,开口喊他的字。
窦延顿住,看向柳迟砚,似是觉得他这么喊自己有点奇怪。
柳迟砚知晓对眼前的窦延来说,自己只是个不成器的同窗。
可太像了。
实在太像了。
从名字到模样,从脾气到性情,眼前的人瞧着都是好友本人无疑。
世上怎么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难道他还在做梦?
柳迟砚想了想,决定趴回自己臂弯里继续睡,睡饱了就不会有这种错觉了。
可也不知是不是半梦半醒间把此窦延当成了彼窦延,他闭上眼后还含含糊糊地朝身旁那人咕哝:我再睡会,先生来了你喊我。
窦延:
朽木不可雕也!
第5章 (进来吧)
哪怕窦延再看不上柳迟砚的懒散,瞧见张博士远远夹着书走来时还是把柳迟砚推醒。
柳迟砚补了个短暂的觉,精神好多了。他觑见张博士的身影,知晓窦延一如既往地仗义,转过头朝窦延粲然一笑:多谢。
窦延道:我只是不愿张博士被你气病了而已。
张博士迈步入内,余光扫见坐在窗边的柳迟砚,没说什么,打开书开始给上舍的生员们讲课。
进了上舍,接触就不再是基础的内容,张博士本就博学,讲起课来旁征博引。
柳迟砚本以为自己不需要再听讲,听着听着却入了迷,不时还忍不住记下自己的疑问准备下学后找张博士探讨一二。
张博士洋洋洒洒地讲了一早上,正要回直舍去喝口茶水润润喉,就看到柳迟砚跑上来给他送上杯清茶。
茶是柳迟砚刚才悄悄吩咐开阳去煮来的。
用的是他爱喝的白马毛尖,茶色清亮澄澈,滋味也清淡解渴,正适合炎热的夏天。
张博士渴得厉害,见柳迟砚是诚心诚意奉茶,便也没有客气,端过茶一口饮尽。
茶确实是好茶,喝着有种神清气爽的快意。
柳迟砚在旁等着张博士把茶喝完,叫开阳再去满上一杯,自己则拿出刚才记下的问题和张博士探讨起来。
张博士看了眼柳迟砚手上那串问题,忽然发现柳迟砚这碗茶似乎不那么好喝。
敢情这小子是想等他喝了茶解了渴来提问!
他还以为这小子是尊师重道才给他奉茶来着!
不管怎么样,学生肯学都是好事。
张博士接过柳迟砚递来的问题合集,本只想比照着柳迟砚的水平随意解答几句,一看之下目光却凝住了。
都是些好问题啊。
张博士问:都是你自己想的?
柳迟砚谦道:不是,都是先生您讲学时给学生的启发。
张博士心道,以前怎么不知道这小子这么会说好话?他难得露出几分笑意来:你这疑问有点多,跟我到直舍来,我给你好好讲讲。张博士领着柳迟砚就要往外走,走到一半想起自己的爱徒窦延,又停下来招了招手,长行,你也跟我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