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每天都在想逃婚全文免费阅读-by茶娱娘(
近朝在门口守着,慕千里出来和他相视一眼,往楼梯下走去,边问道:我让你点的粥可好了。
近朝架起胳膊枕着后脑勺,撇了撇嘴:我去问了,老板说厨房不供粥,要吃得自己做。
这不是为难你我吗?慕千里微微扬了下嘴角,这是他这么多天来,第一次在除郑安洁以外的其他人面前露出微笑。
要不我去外面找个厨子?近朝提议道。
不必这般麻烦。慕千里摇了摇头,下了台阶,向客栈的厨房走去:本王尚且可以试试。
客栈的厨房里,慕千里手握铁勺,看着面前的一口黑锅,不由冷笑一下,没想到他这个金尊玉贵的小王爷,也会有亲手下厨的一天,只是不知道他煮出来的粥能不能咽的下口。
近朝端着洗好的一碗米进来,看了看慕千里一副新手开工的架势,忍不住叹了下气,摇着头道:属下真担心,太妃的病没好,就先被王爷煮的粥毒死了。
去!慕千里皱着眉,不悦的瞪了近朝一眼,夺过他手里的米歘的一下倒进了黑锅了,又拿起水瓢舀了几瓢水进去,拍拍手道:你瞧,本王这不是做的很好吗?近朝无奈的笑了笑。
许是苦中作乐,这碗粥做起来,倒不觉有多难。粥一会儿便做好了,慕千里拿勺装了一碗,捧在手上热腾腾的,米香四溢,看起来十分香甜,慕千里端着碗往近朝的鼻尖凑了凑,得意道:瞧见没?你主子第一次做,就做的这么好。
近朝无奈的点了点头,拖着长音道:是,王爷天赋异禀。
慕千里端着粥从厨房走到客栈中,外面下着雪,寒风从敞开的门里吹进来,吹得的人刺骨生寒,慕千里忍不住抖了抖,手里的粥洒出去半点,洒在手上,有些温烫,慕千里忍不住吃痛一声,却在这时,听到驿馆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慕千里机警的向门外望去,近朝也盯着门外,两人静听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女子的求救声,慕千里忙使了个眼色,示意近朝出去查看。
近朝会意,打开窗户,翻了出去,不一会儿,又翻了回来,向慕千里禀报:王爷,是几个官兵在追几个难民。
那你救了吗?慕千里焦急道。
近朝摇了摇头:没有。
慕千里急的大喊:那你干嘛不救?说完,便放下手中的粥碗,向外跑去,跑到门口,又忽然停下来,转身瞪着近朝道:你下次再有门不走,就别怪本王扣光你的月钱!!
慕千里出门去,寒风俶尔卷起他身上的红色斗篷,夜色笼罩下的街道,货铺散去,空无一人。只有几个官兵骑着马在追几个衣衫褴褛的难民。
慕千里瞧见那官兵身上的服饰,竟有点像燕庭人,再看那几个难民,衣衫虽已破烂的不成样子,但不难看出也是燕庭的款式。
燕庭地处沧月国极南,服侍妆发等都与京城的不尽相同,他幼时虽父王巡访燕庭时,便被燕庭奇异的服侍所吸引,因而,至今都还认得清楚,这些人是燕庭人,此地是丰阳郡,这些人不在燕庭城中,跑带丰阳郡来做什么?
慕千里心里狐疑着,正要回头唤近朝上去帮忙,近朝便已从他的身边飞也似的跑过,跃到官兵的面前,几下便把他们从马上踹了下来。
那几个官兵在地上滚了一圈,哎呦了几声从,从地上爬起来,看着将他们踹下马的那个少年,正要上前理论,却被少年掏出来的一块腰牌瞬间吓道,纷纷跪下行礼:恭迎辰王殿下。
辰王不是我。近朝收回手中的令牌,看向慢慢走来的慕千里:是他。
官兵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迎着白雪走来,他身上披着暗红色的斗篷,斗篷下却是一件素白色的丧服。
他走到他们面前,眼底墨蓝色的眼睛里盛着寒剑冷光,将他们轻轻瞥过,虽是少年,周身的气场却不容人反抗。
你们是燕庭的官兵?少年站在他们的面前质问道,伸手拿过近朝手里的腰牌挂到腰上,抬眸,不怒自威。
是......是......官兵伏在地上,战战兢兢道,生怕稍有不慎,就得罪他们面前的这位辰王。
你们为何不在燕庭城中,要跑到这来?还有?慕千里转眸望向身后的几个难民:你们几个又是怎么回事?
辰王?你就是辰王殿下?难民中,一个年轻的女孩抬起头来,怯生生的看了慕千里一眼,她怀中还瑟缩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看起来,是她的弟弟。
她见慕千里点了点头,慌忙抱着弟弟,跪着移上前来,希冀的看着慕千里,向慕千里哭诉道:辰王殿下,您可算来了,我们燕庭之民,都等着您来为我们做主。
第五十九章 孤鸿篇难民
沧月国与逐鹿国开战以来,一直处于优势,顾拾白率领的青麒军和顾覆霖率领的顾家军将逐鹿国打退了近两百里。白天战事紧张,逐鹿国将首率三千兵士卷土重来,顾覆霖乃军中元帅,同左右商议后,派了青麒和玉麟两支军队前去迎战。
沈兰昭翘首企足已久,终于得上战场,立即便拿起红缨枪,率着玉麟军往战场上赶去,顾拾白已率着青麒军在战场厮杀多时,敌军来势汹汹,似乎下定决心要决一死战,战场之上,霎时间便横尸遍野。
敌方兵士骑马冲来,顾拾白侧身躲过,枪芒向敌人的身上狠狠刺去,周围的士兵有几个靠上来道:将军,今天的敌军有些难缠。
这群人就好想拼死要打回来一样。
在这么下去恐怕不行!
顾拾白转身掀翻几个骑在马上的敌军,锁眉道:别废话!先打了再说,实在不行,能抗一会儿是一会儿。他驾马,向战场深处冲去,挥枪斩下了几个敌军,转身间,却忽见一把大刀向自己砍下,回身要躲,另一侧却又刺来一截长枪,千钧一发之际,忽有一箭从远处射来,将大刀射偏去,顾拾白因而迅速脱身,挡住侧面的长枪。
沈兰昭收起弓箭,踏马前来,将顾拾白周围的几个敌军睬在马下,顾拾白匆匆瞥了眼沈兰昭,横起长枪暂立于身后,向沈兰昭谢道:多谢沈兄搭救。
不必!沈兰昭咬着虎牙逞快一笑,提起长枪向战场中奔去,顾拾白亦骑着马,迅速回身到战场中。
青麒和玉麟两军配合,不时便把敌军打的弃甲而逃,沈兰昭骑在马上,雄姿英发,此时已日暮,余晖照在他汗涔涔的脸上,将他的身姿映衬的越发高大,顾拾白垂着眸,他并没有沈兰昭的得意忘形,傍晚的凉风从山涧吹来,十分和煦,将他满身的热汗都吹凉了下去,征战的疲累也就随之消散。
但夕阳落暮的薄凉,又总是让他想去慕千里,想起他们幼时,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他拉着慕千里翻过千山万岭,去看那漫山遍野的漠阳花,可惜,他们终究去迟了一步,他急的哭泣,慕千里便在他的身边安慰他,那个时候,慕千里似乎比他懂事很多。
可后来,不知是何时起,慕千里开始甘愿走在他的身后,被他保护,他出征的前一夜,慕千里将头枕在他的耳边,一遍遍的哀求着他不要走,慕千里,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上他,又是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如此依赖他,可惜这些问题,他还没有问清,便已经同慕千里分离。
生离死别,为世间最惋惜痛苦之事,他和慕千里,却要生生忍受着生离,甚至直到如今,连一封互通有无的书信都没有。他这会儿,在夕阳的余晖下,披着满身的疲倦往回走,而慕千里又在做什么?是抱着南王的牌位走在去燕庭路上?还是在南王的棺木旁暗自垂泪,顾拾白不知,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慕千里也不知,此刻的顾拾白正行于荒野间,在漫天浸染的夕阳下,魂牵梦萦的思念着自己。
慕千里俯下身来,将跪在他面前的少女慢慢扶起来,细问道:怎么回事?可是燕庭城中出了什么事?
那少女许是很久没被人这般温和的对待过,这会儿被慕千里轻柔的扶起来,立刻卸下坚强的伪装,泪水涟涟,抓着慕千里的胳膊向他哭诉道:辰王殿下,燕庭城......燕庭城中发生了疫乱,地方的官兵封锁了城门,不许我们出去,我们这些人都是偷偷跑出来的,这会儿被官兵发现,便来追我们回去,可我们若是回了燕庭城,便是必死无疑,还请辰王殿下为我们做主吧。
慕千里心里微微一颤,难怪慕游方会下旨让他们回燕庭,便是知道燕庭如今遭遇灾疫,要让他们来此地送死,便是不死,也要让他好好费上一番功夫平定时疫,慕游方此举,还真是其心可诛。
慕千里在心里冷哼一声,转头寻问那几个跪在地上的官兵:你们为何封城?
那几个官兵埋头拜下:回辰王,封城是为防疫病传散,实乃无奈之举。
可为何不告知城民,要采取这种强硬手段。慕千里轻斥道,转身在女孩手上拍了拍:你们放心,我既来了燕庭,便不会不管你们,只是疫病传播甚快,若你们此刻出城,只会将疫病传染到他处,倒时更不利于防治。
那我们该怎么办?年轻女孩没有回答,一旁几个年长些的难民哭诉道:我们此刻回城去,也是死路一条。
不会的。慕千里笃定道,垂眸思虑片刻:这样吧......你们先随我们住到客栈。他回身向几个官兵吩咐道:你们先回城,向你们的将首禀告,就说本王即可便率人出发,明日便到燕庭,让他在我到来之前,先将城中的疫病人数统计出来,待我到后再做商议。
是!那几个官兵应道,立刻起身上马,驾着马飞奔而去。
第六十章 孤鸿篇信赖
慕千里将难民带回到客栈中,摸了摸桌子上的粥,已经放凉了,他捧着碗,不由有些失意,心底那份被粥捂热的回暖,也瞬间冰了下去。
近朝心疼的看着他,他身后那个带着弟弟的年轻少女似乎也看出他的失意,扯出笑意,提议道:这粥凉了,我再去帮王爷煮一碗吧。
你会煮粥?近朝疑问道,那女子点了点头,她怀中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来抬起头,得意的附和道:我姐姐煮的粥可香了,她以前在坊间,就是摆粥店的。
慕千里闻言,希冀的看向年轻女子,面色微和:那便劳烦姑娘了。他放下凉透的粥碗,转头看着身后的难民:想必你们也饿了一天了他说着,目光瞥向那年轻女子,露出迟疑的表情。
年轻女子立即会意,微微俯身道:小民苏玉枝。
好,那便麻烦玉枝姑娘为大伙熬些粥来。慕千里说完,又见这几个难民衣衫褴褛,天气严寒,恐要冻着,便又转身向身旁的近朝吩咐道:近朝,你再出去买些新衣裳来。
啊!近朝惊呼了一声,望着天外的夜色,大喊道:王爷,这都大半夜了,属下去哪买衣服啊?
我知道你有这个本事!慕千里目光坚定道,伸手在近朝肩头拍了拍,突然唇角一扬,露出阴笑:你若是搞不定,就别怪本王扣光你的月钱!
玉枝煮粥的手艺果然是一绝,一锅粥端上来,米汤的香味瞬间覆盖整个客栈。近朝从外面拿着几件衣服回来,走到门口,闻到这米香,不由叹道:好香啊。
我姐姐做的粥可是天下一绝。身旁忽有一人道,近朝低头望去,只见是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脸上沾着灰土,那双眼睛却圆溜溜的,格外明亮。
他不由对逗这个少年来了点兴致,便抱着衣服,微微俯身凑到那少年身边道:喂,小孩,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苏叶桃,你不要叫我小孩,你看起来也不比我大多少。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吐槽道,他现在威风凌凌的样子,倒是一点都不想那个那个瑟缩在姐姐怀里,怯生生的小男孩。
近朝被他怼的有些生气,站起来,利用身高优势,在他的头顶揉了揉,不屑道:那我也比你大
慕千里倚在桌子旁,看着他们争执,在心里道了一句:真幼稚!不过这样无忧无虑的幼稚也挺好,就像他和顾拾白在书院的时候。那时,他们也是这样,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便能争论起来。他总怪顾拾白的个子长得比他高,他只有垫着脚,才能勉强够到顾拾白的额头。
蒹葭之思,宛若天衣无缝的陷阱,唯有深陷情爱的人坠下去,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身陷囹圄。慕千里便是深陷在思念的最深处,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竟在思念着顾拾白。
明明说好不念的,可他在情爱的囚笼里,纵使短暂逃脱,也会在不经意间,被心底深藏的爱意,捕捉回去,他逃不掉的。一旦心中的爱意刻骨铭心,深陷其中的人便甘做囚徒。
不过如今,不是念这些的时候,他摇头驱散这些繁杂的思绪。玉枝端过一碗热粥递到他面前,他微笑着接过,微微提起衣摆,向楼上走去。
郑安洁伏在床上轻咳着,见慕千里推门进来,忙用帕子捂着嘴,长吸了一口气,抑制住喉间的痛痒,只让几声轻咳泄露了出去。慕千里便急步走上去,担忧的看着她:母妃
母妃没事。郑安洁不等慕千里把话问完,便立刻摇了摇头,伸手示意慕千里将他扶坐在床头,轻喘了一下,微笑着安慰道:就是一点咳嗽罢了,不日便好了。
慕千里的眼角生出些许微红,他垂眸掩去,在母妃手上拍了拍,端起一旁的粥来,拿起勺子轻舀了一口,服侍着郑安洁吃下,又向她禀报刚才发生的事情:儿臣方才在外救了几个燕庭的难民,听他们说燕庭如今灾疫横生,儿臣怕母妃如今体弱,过去感染疫病,便想着请母妃在这客栈中暂住,等灾疫平定,儿臣在接母妃去燕庭。
可你怎么办?郑安洁不放心道,她虽已放心慕千里自主其事,但听闻燕庭疫病,还是心有忧虑。
慕千里将郑安洁的手放进温暖的被褥中,垂眸眨了下眼睛,温驯劝慰道:儿臣是燕庭的封王,自要担起燕庭的一城之民,不过母妃不必担心,儿臣到了燕庭,定会照顾好自己,也会叫近朝定期给母妃写信。
千儿郑安洁心中苦涩,眼底泛起泪来,伸手在慕千里的脸上轻轻抚摸着,含着哭腔的念道:你才十五岁,才十五岁
父王十四岁时,便以功绩之名享誉京城!慕千里握住郑安洁的手,目光灼然道:儿臣虽不及父王,但定要让整个燕庭的百姓都信赖他们的辰王。
第六十一章 孤鸿篇用兵
窗外夜色低沉,客栈每一个窗台前都摆放着一盏烛灯,隔着窗纱油纸,模糊成了一团,灯影朦朦胧胧的跳动闪烁着。
火焰烧到新蜡的位置,啪的蹦出一道烛花,烛泪顺着白色的蜡身滑落下来,在灯座的周围渐渐凝固。
朦胧的烛光下,郑安洁的睫毛眨了眨,红色的烛光将那滴挂在她脸颊的泪珠照的晶莹透凉。
慕千里从袖中摸出一块帕子,替她拭去脸上泪痕,低叹一声道:母妃且放心,儿臣有父王庇佑,定能安然无恙,儿臣也已与客栈老板商量,给了他几锭金银,让他好好照看母妃。如今燕庭疫灾急迫,儿臣恐怕去迟延误,今夜便要启程。
恋耽美
近朝架起胳膊枕着后脑勺,撇了撇嘴:我去问了,老板说厨房不供粥,要吃得自己做。
这不是为难你我吗?慕千里微微扬了下嘴角,这是他这么多天来,第一次在除郑安洁以外的其他人面前露出微笑。
要不我去外面找个厨子?近朝提议道。
不必这般麻烦。慕千里摇了摇头,下了台阶,向客栈的厨房走去:本王尚且可以试试。
客栈的厨房里,慕千里手握铁勺,看着面前的一口黑锅,不由冷笑一下,没想到他这个金尊玉贵的小王爷,也会有亲手下厨的一天,只是不知道他煮出来的粥能不能咽的下口。
近朝端着洗好的一碗米进来,看了看慕千里一副新手开工的架势,忍不住叹了下气,摇着头道:属下真担心,太妃的病没好,就先被王爷煮的粥毒死了。
去!慕千里皱着眉,不悦的瞪了近朝一眼,夺过他手里的米歘的一下倒进了黑锅了,又拿起水瓢舀了几瓢水进去,拍拍手道:你瞧,本王这不是做的很好吗?近朝无奈的笑了笑。
许是苦中作乐,这碗粥做起来,倒不觉有多难。粥一会儿便做好了,慕千里拿勺装了一碗,捧在手上热腾腾的,米香四溢,看起来十分香甜,慕千里端着碗往近朝的鼻尖凑了凑,得意道:瞧见没?你主子第一次做,就做的这么好。
近朝无奈的点了点头,拖着长音道:是,王爷天赋异禀。
慕千里端着粥从厨房走到客栈中,外面下着雪,寒风从敞开的门里吹进来,吹得的人刺骨生寒,慕千里忍不住抖了抖,手里的粥洒出去半点,洒在手上,有些温烫,慕千里忍不住吃痛一声,却在这时,听到驿馆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慕千里机警的向门外望去,近朝也盯着门外,两人静听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女子的求救声,慕千里忙使了个眼色,示意近朝出去查看。
近朝会意,打开窗户,翻了出去,不一会儿,又翻了回来,向慕千里禀报:王爷,是几个官兵在追几个难民。
那你救了吗?慕千里焦急道。
近朝摇了摇头:没有。
慕千里急的大喊:那你干嘛不救?说完,便放下手中的粥碗,向外跑去,跑到门口,又忽然停下来,转身瞪着近朝道:你下次再有门不走,就别怪本王扣光你的月钱!!
慕千里出门去,寒风俶尔卷起他身上的红色斗篷,夜色笼罩下的街道,货铺散去,空无一人。只有几个官兵骑着马在追几个衣衫褴褛的难民。
慕千里瞧见那官兵身上的服饰,竟有点像燕庭人,再看那几个难民,衣衫虽已破烂的不成样子,但不难看出也是燕庭的款式。
燕庭地处沧月国极南,服侍妆发等都与京城的不尽相同,他幼时虽父王巡访燕庭时,便被燕庭奇异的服侍所吸引,因而,至今都还认得清楚,这些人是燕庭人,此地是丰阳郡,这些人不在燕庭城中,跑带丰阳郡来做什么?
慕千里心里狐疑着,正要回头唤近朝上去帮忙,近朝便已从他的身边飞也似的跑过,跃到官兵的面前,几下便把他们从马上踹了下来。
那几个官兵在地上滚了一圈,哎呦了几声从,从地上爬起来,看着将他们踹下马的那个少年,正要上前理论,却被少年掏出来的一块腰牌瞬间吓道,纷纷跪下行礼:恭迎辰王殿下。
辰王不是我。近朝收回手中的令牌,看向慢慢走来的慕千里:是他。
官兵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迎着白雪走来,他身上披着暗红色的斗篷,斗篷下却是一件素白色的丧服。
他走到他们面前,眼底墨蓝色的眼睛里盛着寒剑冷光,将他们轻轻瞥过,虽是少年,周身的气场却不容人反抗。
你们是燕庭的官兵?少年站在他们的面前质问道,伸手拿过近朝手里的腰牌挂到腰上,抬眸,不怒自威。
是......是......官兵伏在地上,战战兢兢道,生怕稍有不慎,就得罪他们面前的这位辰王。
你们为何不在燕庭城中,要跑到这来?还有?慕千里转眸望向身后的几个难民:你们几个又是怎么回事?
辰王?你就是辰王殿下?难民中,一个年轻的女孩抬起头来,怯生生的看了慕千里一眼,她怀中还瑟缩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看起来,是她的弟弟。
她见慕千里点了点头,慌忙抱着弟弟,跪着移上前来,希冀的看着慕千里,向慕千里哭诉道:辰王殿下,您可算来了,我们燕庭之民,都等着您来为我们做主。
第五十九章 孤鸿篇难民
沧月国与逐鹿国开战以来,一直处于优势,顾拾白率领的青麒军和顾覆霖率领的顾家军将逐鹿国打退了近两百里。白天战事紧张,逐鹿国将首率三千兵士卷土重来,顾覆霖乃军中元帅,同左右商议后,派了青麒和玉麟两支军队前去迎战。
沈兰昭翘首企足已久,终于得上战场,立即便拿起红缨枪,率着玉麟军往战场上赶去,顾拾白已率着青麒军在战场厮杀多时,敌军来势汹汹,似乎下定决心要决一死战,战场之上,霎时间便横尸遍野。
敌方兵士骑马冲来,顾拾白侧身躲过,枪芒向敌人的身上狠狠刺去,周围的士兵有几个靠上来道:将军,今天的敌军有些难缠。
这群人就好想拼死要打回来一样。
在这么下去恐怕不行!
顾拾白转身掀翻几个骑在马上的敌军,锁眉道:别废话!先打了再说,实在不行,能抗一会儿是一会儿。他驾马,向战场深处冲去,挥枪斩下了几个敌军,转身间,却忽见一把大刀向自己砍下,回身要躲,另一侧却又刺来一截长枪,千钧一发之际,忽有一箭从远处射来,将大刀射偏去,顾拾白因而迅速脱身,挡住侧面的长枪。
沈兰昭收起弓箭,踏马前来,将顾拾白周围的几个敌军睬在马下,顾拾白匆匆瞥了眼沈兰昭,横起长枪暂立于身后,向沈兰昭谢道:多谢沈兄搭救。
不必!沈兰昭咬着虎牙逞快一笑,提起长枪向战场中奔去,顾拾白亦骑着马,迅速回身到战场中。
青麒和玉麟两军配合,不时便把敌军打的弃甲而逃,沈兰昭骑在马上,雄姿英发,此时已日暮,余晖照在他汗涔涔的脸上,将他的身姿映衬的越发高大,顾拾白垂着眸,他并没有沈兰昭的得意忘形,傍晚的凉风从山涧吹来,十分和煦,将他满身的热汗都吹凉了下去,征战的疲累也就随之消散。
但夕阳落暮的薄凉,又总是让他想去慕千里,想起他们幼时,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他拉着慕千里翻过千山万岭,去看那漫山遍野的漠阳花,可惜,他们终究去迟了一步,他急的哭泣,慕千里便在他的身边安慰他,那个时候,慕千里似乎比他懂事很多。
可后来,不知是何时起,慕千里开始甘愿走在他的身后,被他保护,他出征的前一夜,慕千里将头枕在他的耳边,一遍遍的哀求着他不要走,慕千里,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上他,又是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如此依赖他,可惜这些问题,他还没有问清,便已经同慕千里分离。
生离死别,为世间最惋惜痛苦之事,他和慕千里,却要生生忍受着生离,甚至直到如今,连一封互通有无的书信都没有。他这会儿,在夕阳的余晖下,披着满身的疲倦往回走,而慕千里又在做什么?是抱着南王的牌位走在去燕庭路上?还是在南王的棺木旁暗自垂泪,顾拾白不知,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慕千里也不知,此刻的顾拾白正行于荒野间,在漫天浸染的夕阳下,魂牵梦萦的思念着自己。
慕千里俯下身来,将跪在他面前的少女慢慢扶起来,细问道:怎么回事?可是燕庭城中出了什么事?
那少女许是很久没被人这般温和的对待过,这会儿被慕千里轻柔的扶起来,立刻卸下坚强的伪装,泪水涟涟,抓着慕千里的胳膊向他哭诉道:辰王殿下,燕庭城......燕庭城中发生了疫乱,地方的官兵封锁了城门,不许我们出去,我们这些人都是偷偷跑出来的,这会儿被官兵发现,便来追我们回去,可我们若是回了燕庭城,便是必死无疑,还请辰王殿下为我们做主吧。
慕千里心里微微一颤,难怪慕游方会下旨让他们回燕庭,便是知道燕庭如今遭遇灾疫,要让他们来此地送死,便是不死,也要让他好好费上一番功夫平定时疫,慕游方此举,还真是其心可诛。
慕千里在心里冷哼一声,转头寻问那几个跪在地上的官兵:你们为何封城?
那几个官兵埋头拜下:回辰王,封城是为防疫病传散,实乃无奈之举。
可为何不告知城民,要采取这种强硬手段。慕千里轻斥道,转身在女孩手上拍了拍:你们放心,我既来了燕庭,便不会不管你们,只是疫病传播甚快,若你们此刻出城,只会将疫病传染到他处,倒时更不利于防治。
那我们该怎么办?年轻女孩没有回答,一旁几个年长些的难民哭诉道:我们此刻回城去,也是死路一条。
不会的。慕千里笃定道,垂眸思虑片刻:这样吧......你们先随我们住到客栈。他回身向几个官兵吩咐道:你们先回城,向你们的将首禀告,就说本王即可便率人出发,明日便到燕庭,让他在我到来之前,先将城中的疫病人数统计出来,待我到后再做商议。
是!那几个官兵应道,立刻起身上马,驾着马飞奔而去。
第六十章 孤鸿篇信赖
慕千里将难民带回到客栈中,摸了摸桌子上的粥,已经放凉了,他捧着碗,不由有些失意,心底那份被粥捂热的回暖,也瞬间冰了下去。
近朝心疼的看着他,他身后那个带着弟弟的年轻少女似乎也看出他的失意,扯出笑意,提议道:这粥凉了,我再去帮王爷煮一碗吧。
你会煮粥?近朝疑问道,那女子点了点头,她怀中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来抬起头,得意的附和道:我姐姐煮的粥可香了,她以前在坊间,就是摆粥店的。
慕千里闻言,希冀的看向年轻女子,面色微和:那便劳烦姑娘了。他放下凉透的粥碗,转头看着身后的难民:想必你们也饿了一天了他说着,目光瞥向那年轻女子,露出迟疑的表情。
年轻女子立即会意,微微俯身道:小民苏玉枝。
好,那便麻烦玉枝姑娘为大伙熬些粥来。慕千里说完,又见这几个难民衣衫褴褛,天气严寒,恐要冻着,便又转身向身旁的近朝吩咐道:近朝,你再出去买些新衣裳来。
啊!近朝惊呼了一声,望着天外的夜色,大喊道:王爷,这都大半夜了,属下去哪买衣服啊?
我知道你有这个本事!慕千里目光坚定道,伸手在近朝肩头拍了拍,突然唇角一扬,露出阴笑:你若是搞不定,就别怪本王扣光你的月钱!
玉枝煮粥的手艺果然是一绝,一锅粥端上来,米汤的香味瞬间覆盖整个客栈。近朝从外面拿着几件衣服回来,走到门口,闻到这米香,不由叹道:好香啊。
我姐姐做的粥可是天下一绝。身旁忽有一人道,近朝低头望去,只见是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脸上沾着灰土,那双眼睛却圆溜溜的,格外明亮。
他不由对逗这个少年来了点兴致,便抱着衣服,微微俯身凑到那少年身边道:喂,小孩,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苏叶桃,你不要叫我小孩,你看起来也不比我大多少。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吐槽道,他现在威风凌凌的样子,倒是一点都不想那个那个瑟缩在姐姐怀里,怯生生的小男孩。
近朝被他怼的有些生气,站起来,利用身高优势,在他的头顶揉了揉,不屑道:那我也比你大
慕千里倚在桌子旁,看着他们争执,在心里道了一句:真幼稚!不过这样无忧无虑的幼稚也挺好,就像他和顾拾白在书院的时候。那时,他们也是这样,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便能争论起来。他总怪顾拾白的个子长得比他高,他只有垫着脚,才能勉强够到顾拾白的额头。
蒹葭之思,宛若天衣无缝的陷阱,唯有深陷情爱的人坠下去,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身陷囹圄。慕千里便是深陷在思念的最深处,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竟在思念着顾拾白。
明明说好不念的,可他在情爱的囚笼里,纵使短暂逃脱,也会在不经意间,被心底深藏的爱意,捕捉回去,他逃不掉的。一旦心中的爱意刻骨铭心,深陷其中的人便甘做囚徒。
不过如今,不是念这些的时候,他摇头驱散这些繁杂的思绪。玉枝端过一碗热粥递到他面前,他微笑着接过,微微提起衣摆,向楼上走去。
郑安洁伏在床上轻咳着,见慕千里推门进来,忙用帕子捂着嘴,长吸了一口气,抑制住喉间的痛痒,只让几声轻咳泄露了出去。慕千里便急步走上去,担忧的看着她:母妃
母妃没事。郑安洁不等慕千里把话问完,便立刻摇了摇头,伸手示意慕千里将他扶坐在床头,轻喘了一下,微笑着安慰道:就是一点咳嗽罢了,不日便好了。
慕千里的眼角生出些许微红,他垂眸掩去,在母妃手上拍了拍,端起一旁的粥来,拿起勺子轻舀了一口,服侍着郑安洁吃下,又向她禀报刚才发生的事情:儿臣方才在外救了几个燕庭的难民,听他们说燕庭如今灾疫横生,儿臣怕母妃如今体弱,过去感染疫病,便想着请母妃在这客栈中暂住,等灾疫平定,儿臣在接母妃去燕庭。
可你怎么办?郑安洁不放心道,她虽已放心慕千里自主其事,但听闻燕庭疫病,还是心有忧虑。
慕千里将郑安洁的手放进温暖的被褥中,垂眸眨了下眼睛,温驯劝慰道:儿臣是燕庭的封王,自要担起燕庭的一城之民,不过母妃不必担心,儿臣到了燕庭,定会照顾好自己,也会叫近朝定期给母妃写信。
千儿郑安洁心中苦涩,眼底泛起泪来,伸手在慕千里的脸上轻轻抚摸着,含着哭腔的念道:你才十五岁,才十五岁
父王十四岁时,便以功绩之名享誉京城!慕千里握住郑安洁的手,目光灼然道:儿臣虽不及父王,但定要让整个燕庭的百姓都信赖他们的辰王。
第六十一章 孤鸿篇用兵
窗外夜色低沉,客栈每一个窗台前都摆放着一盏烛灯,隔着窗纱油纸,模糊成了一团,灯影朦朦胧胧的跳动闪烁着。
火焰烧到新蜡的位置,啪的蹦出一道烛花,烛泪顺着白色的蜡身滑落下来,在灯座的周围渐渐凝固。
朦胧的烛光下,郑安洁的睫毛眨了眨,红色的烛光将那滴挂在她脸颊的泪珠照的晶莹透凉。
慕千里从袖中摸出一块帕子,替她拭去脸上泪痕,低叹一声道:母妃且放心,儿臣有父王庇佑,定能安然无恙,儿臣也已与客栈老板商量,给了他几锭金银,让他好好照看母妃。如今燕庭疫灾急迫,儿臣恐怕去迟延误,今夜便要启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