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一点三口言(113)
元满挑眉看了一眼叶疏林说:影子是一批一批的换,换下来的影子就去训练新的影子,新上任的壳可以在最新一批的影子里选个搭档,选上的就跟着壳子,选不上就去做训练新人的工具,影子的职责是保护壳子,执行任务的时候,要是影子死了,壳子可以换新的影子,壳子死了,影子就会被带去训练新人。
听起来,对于影子来说,似乎是被壳子选上的命运会稍好一点,说是训练新人,就以鬼楼的手段来说,叶疏林大概也能想到是怎么训练的,被壳子选中,至少还能出去看看。
叶疏林看着跪在地上还冲他笑的李博衍,有点感谢元满灭了鬼楼,不然这家伙不会有壳子愿意选他的吧?说起来,御影司总督是从皇上还是亲王的时候就跟在旁边的,算算时间,那时候的元满应该才十来岁吧?那她现在几岁了?
叶疏林悄悄打量着元满,再怎么看也觉得元满和他们差不多大啊,叶疏林好像明白为什么李博衍叫她老妖怪了。
那你为什么会和我们一起走这一遭?穆凡尘是怎么也没料到元满的身份的,所以这时候元满的目的就变得很重要了。
元满笑着回答说:你不是说了吗?为了算计太|安钱庄和四海镖局,你说对了。
还有呢?要是只为了这个根本就不用元满亲自出手。
皇上宽仁,对邻国皆是以礼相待。元满喝了一口热茶:可惜,有些人不知好歹得寸进尺,自动来犯,皇上总是要敲打敲打的吧?
穆凡尘震惊的看着元满,原来如此!
皇上主战,就要师出有名,沈书行从中阻拦,朝中那些沈书行的人和他自然是一条心的,皇上不好硬来,可是,若是回然故意挑起的争端,那就不一样了,敌国来犯,沈书行总不能阻止皇上抵御外敌吧?
难怪,难怪和亲这么重要的事情会交给野班子来做,这简直就是巴不得要出事,穆凡尘怀疑,就算是没有山匪那件事,回然公主的这条和亲路也是肯定不太平的。
可是杀公主的这件事也不用元满亲自动手吧?她亲自动手,皇上为了推责肯定会来找她的麻烦,要是追究起来,可是大罪,他原本以为元满是御影司总督推出来的替死鬼,元满只要担下了这个罪责,御影司总督就放她自由,可是现在呢?她根本就没办法推卸。
那我们去的这些地方?是故意的?叶疏林问,不然怎么会那么巧?
元满没有否认:御影司有个东西,叫做种子,御影司不养闲人,这些种子全是从鬼楼救出来的壳子、影子,年幼的时候撒下去,如今自然是开花结果了,他们潜伏渗入各处,真是切切实实的发挥了作用。
穆凡尘闻言看了眼元满,将手拢进了袖子里。
自从两年前,大靖决定和回然和亲,就有好几拨人分几次悄悄入了大靖疆土,种子一直跟着,最后留到现在的,就只有永州,金州两处地方,你说,是不是该去瞧瞧?
种子身份普通,做不了大事,御影司的人太扎眼,容易被察觉,刚好你们就送上门来了,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原来,他们全被利用了。
气氛一时僵住,这时候顾修谨开口问了另外一是事情:我有一事好奇,还请总督解疑。
你师父那封信确实是御影司送过去的。元满早就料到了他要问什么。
为何?
这个顾修谨就不能理解了,这样的身份完全不用让自己来这一遭,她直接拿了证据,完全可以立这一功,还能拉老师下水,可是为何要送信让自己老师占了先机?
不是我想要沈书行知道的。元满回答说:是皇上要沈书行知道的。
这样一说,顾修谨更奇怪了,皇上不是一直在针对老师吗?
元满说:在安家出事前,我们曾在安家找到了一些证据,那些证据是一些往来书信,通关文书,和一些账本,里面清清楚楚的记录了你的老师,给安家提供庇护,参与安家制药贩药一事,大肆敛财。
不可能!顾修谨立马反驳:老师嫉恶如仇,怎么参与这等丑事!你是血口喷人!
证据不知真假,可是你师父手底下有多少从渊明走出去的心腹,你应该比我清楚。比起顾修谨的愤怒,元满显然更淡然一些,告诉顾修谨说:这么多年,御影司的人一直进不来渊明,需得好好感谢你师父才是。
污蔑!顾修谨还是不信: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伪造的,有什么稀奇?只要你们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你说的对,这些东西确实可以伪造,安家失火,那些证据虽然拿了出来,可是多处损毁,并不全面,送到了皇上手中,还是不足以给沈书行定罪,所以我留在了渊明,等着看是否能从贺终朝入手,他在渊明盘踞多年,不可能不知情,他若开口,就是证人。
可是你把他杀了。一边说要贺终朝做证人,一边又把人杀了?她这是在做什么?
因为疫病。元满说:说来多亏那场□□,大量试药人涌进渊明,御影司的人也趁机混了进来,御影司的人发现渊明起了疫病,贺终朝有意隐瞒,御影司将此事报给了皇上,皇上决定,让沈书行知道这件事。
沈书行手底下的人出了事,沈书行肯定会让自己的人来查,这不,你不就来了吗?放心,你写的那个纸条,我已经飞鸽传书送回陵安了,而皇上要的,就是你这封信。
要是不出意外,明日一早就能在你老师的桌上,同时,这边的疫病也会传到陵安让众人知晓,是沈书行手底下的人造成了这场瘟疫,你老师还会无意中得知贺终朝已经伏诛的消息。
不止是顾修谨,其他人都听得迷糊了,这不是相当于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沈书行让他有所准备吗?做这一切,就是为了让贺终朝闭嘴,担下所有的罪责,让沈书行脱罪吗?
而皇上要从陵安送来渊明救人的药材,会因为是安家上贡的出现问题进行彻查,彻查途中沈书行会发现,这件事居然牵扯他。
沈书行不是一直说自己为国为民,爱民如子吗?不是一直说,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才不赞成皇上与邻国开战的吗?他手底下有多少人和你一样,觉得他为百姓鞠躬尽瘁的?
那些药材晚来一天,渊明百姓就多一天危险。
你说沈书行是会为了渊明百姓,认罪伏诛,还是为了自己活命,一直耽搁?亦或是,再狠心一点,一把火烧了那些药材来个毁尸灭迹?
总归贺终朝死了,沈书行完全可以为了自己活命,将所有的罪责推到贺终朝身上,那些药材可不少,再去筹措,至少要半月时间,陵安那边将渊明的瘟疫传得可怕,再算上路程,等那些药到了,渊明应该也是死城了。
顾修谨,你想看到,怎样的结果呢?
顾修谨咬牙切齿的瞪着元满,双目欲裂,他没想到居然是这么恶毒的手段,要是老师认了,不光会死,还会遭到天下人的唾骂,以人试药何等恶毒?老师会被曾经他想保护的所有人厌弃!
要是不认,是能保下一条命,可是全渊明的人都会为此陪葬!若是渊明因此成了死城,要老师如何自处?到那时,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笑话!他们的跟随也就成了笑话!
要满城百姓因他们而死,他们还有什么资格说是为了百姓!
你们这是杀人诛心!诛的不仅是老师的心,还有他们的心!这根本就是一个死局!
就是诛心。元满神色冷静,语气漠然,不然何必布这一盘棋?
叶疏林看着接近崩溃的顾修谨,不知怎么的,想到了谢知恩和谢知义两兄弟,他一直很敬佩他们兄弟两,觉得他们舍已为人,乃是英雄,可是故事都是从谢梦安嘴里听见的,只是感叹唏嘘两句,也就算了,不会再做他想。
可是现在亲眼看见渊明,看见顾修谨,身在故事之中,叶疏林才明白他们两兄弟放弃的是什么?是清白,是理解,是自己的前程光明,是自己的往昔光阴,他们保住的,是一群不会记得他们但是对他们很重要的人。
他们不像此时的沈书行,这个死局,沈书行必须选,一定要选。
从这一刻开始,整个渊明的生死只在沈书行的一念之间。
第130章 (36)寒风
渊明这座城,穆凡尘他们见证过它的罪恶,实在是不喜欢,可是让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它倾覆,他们也做不到,一条条活生生的性命就在自己眼前,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可是,他们又能做什么?事到如今,这已经是变成了博弈,这棋盘,已经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了。
总督。黑衣人押着一群衙差过来,将人压跪在元满面前:那楼中的百姓已经全部救出安顿好了,这些是里面的看守。
那群衙差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伤,惧怕的蜷缩在那里,也不敢正眼看这些黑衣人,显然是黑衣人先将人处理好了才押上下来的,元满问说:你们在安家药坊这些天做了哪些事?
黑衣人回头扫了他们他们一眼,连忙就有一个带头的连滚带爬的出来,一边磕头一边说:回大人的话,我们都是被贺终朝安排过去看着那些病痨鬼的,这些事情全是他的主意,我们在他手底下只是听命办事,和我们没关系啊!
让你们看着这些人做什么?
贺终朝不是人啊!他说这些人全是遭了瘟的,是要命的,要是让他们乱跑是会传染的!就让我们把人全骗过来说是会帮他们看病,然后就把人全关起来了,然后就让我们一天挑几个病的最重的出来,把人杀了之后,运到安家农庄那边,然后在那把人烧了。
叶疏林想起了昨天夜里,贺终朝和顾修谨说的那些话,他问顾修谨说:贺终朝的调令是不是已经下来了?什么时候?
顾修谨点头:接任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再有几天就到。这下他们就明白了。
贺终朝的狠毒远超他们的想象,他为了自己顺利高升,掩盖渊明的瘟疫,他想杀死所有的病人,道理很简单,既然这个病不会传染,得病的人全死了,那这个病就不存在。
为什么没有一次将人全部杀死而是慢慢来,首先应该是怕引人注意,除了他们,还有那些病人的亲人,要是一下子做的太绝会引人怀疑,他要做的就是慢慢来,只要他卸任,他就可以把疫病推到下一任知府身上,将自己摘干净。
贺终朝够狠毒也够聪明,把尸体运去安家农庄和其他尸体混在一起,再加上尸体被烧毁,根本就说不清楚,根本就难以抓到把柄,难怪他一直没让人去清理安家农庄,那些逃出来又莫名消失的试药人,只怕也是这种结果。
贺终朝计划的很周密,实行的很小心,他连要是不小心被他们发现都想好了退路,这次若不是因为有元满这个谁都没料到的变数,他们恐怕早就变了沾染疫病的一员了。
染上这个病的人,是因为那天晚上去了安家,受了伤才染上的,要想拉人下水应该怎么做,就很明显了。
元满问完自己想要知道,就让黑衣人把人带下去了,看着下面一个个正襟危坐的,想着该让他们知道的都知道了,自己也就不用再待在这儿了,起身准备离开,顾修谨连忙站起来问:敢问总督,子一呢?子一伤的那么重,顾修谨很担心他。
伤得太重。元满回答说:正在疗伤呢,不用担心,一个地方出来的,我不会把他怎么样的。毕竟伤的是琵琶骨,听到元满这么说,顾修谨稍稍放心了一点。
元满往门外走,葫芦跟在她身后,路过叶疏林面前的时候突然停下了脚步,弯下腰盯着叶疏林看,叶疏林脑袋往后仰,脖子一僵,连呼吸都停了,整个人定在那里,动都不敢动一下,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的看着。
葫芦突然伸出两只手,捧住叶疏林的脑袋左右前后的转,一边转一边看,这两只手出来的太快,又始料未及,再配上葫芦一脸严肃的神情,大家都怕葫芦下一刻就会把叶疏林的头拧下来,叶疏林躲都来不及躲,吓出了一后背的冷汗,看着叶疏林三魂七魄全飞了的样子,元满忍不住笑出来。
叶疏林刚回魂呢,葫芦手就撒开了,葫芦转头看着元满,元满点头,葫芦把腰上的金腰牌递给了叶疏林,还是一脸看不起他的严肃表情,仿佛递出去的东西是毒药,她是来送叶疏林上路的一样,叶疏林没反应过来,是李博衍一个飞扑一把把东西抱在怀里,高兴的说:谢谢葫芦!
葫芦虽然教了李博衍功夫,可是李博衍小时候觉得葫芦有点傻还不说话,不服她,总觉得自己能比葫芦厉害,就一直叫她大名,后来虽然长大了懂事了,就改不过来了。
葫芦看东西送出去了,一言不发地走到元满身后,元满说了一句:见面礼。就和葫芦走了。
众人恍然大悟,李博衍乐呵呵的把牌子放进疏林怀里跟他说:太好了!葫芦喜欢你!
啊?叶疏林把李博衍扶起来,实在是没搞懂他这没前没后的一句话:
呵呵。李博衍给叶疏林解释说:师父以前说过,以后我要是成了家,把人先带回来让给她们看一看,她们要是喜欢可以常往御影司里带,她们要是不喜欢,以后就不要带去御影司,说是眼不见为净,葫芦把这牌子给了你,她喜欢你,以后我可以吧你带去御影司了!
李博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么说,叶疏林有点不好意思,推了他一把,其他人也是自觉,眼神四处乱飞着就走出去,把地方给他们腾出来。
洛潇潇才出来就被一个黑衣人给请走了,玉小真把莫强求拉去院子里,看见没人跟来,问他说:你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玉小真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莫强求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玉小真撇撇嘴说:你爹.............不对,应该是沈书行,沈书行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一边是自己的前程一边是全城百姓的性命,玉小真想到沈书行当初为了自己的仕途抛弃自己的亲生儿子,再想到今时今日,一堆连面都没见过的陌生人,玉小真觉得沈书行会怎么选已经很明显了。
就是沈书行怕是没想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居然会在这个地方吧,你说要是沈书行今后得知是他自己亲自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不知会作何感想。
这不是看我怎么想。莫强求说:是看丞相怎么选。
玉小真看着莫强求,他这副样子,不像是在说自己的生死,像是说一个陌生人,心底突然起了恋爱之心,手抬起来呼噜了一把他的光脑袋,莫强求被她吓到了!瞪大眼睛傻站在那里,多都忘记躲了,玉小真呼噜完了还不忘拍两下,老母亲一般的:可怜孩子啊。要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放弃两次。
另一边的顾修谨走上了城门,迎着寒风看着黑衣人封了城,把救出来的病人挨家挨户的送回去,听着城里的人,有因为团聚喜极而泣的,有因为惧怕破口大骂的,有跪着哭着喊着求黑衣人救命的,也有怕传染,不要命的想往外闯的,呼出一口白气散在风里,一城众生相啊。
你希望你老师怎么选?穆凡尘站在他旁边,和他一起远眺着渊明城。
顾修谨鼻头一酸,眼睛里还没来得及蓄上泪就被渊明的冷风给吹干了:重要吗?
恋耽美
听起来,对于影子来说,似乎是被壳子选上的命运会稍好一点,说是训练新人,就以鬼楼的手段来说,叶疏林大概也能想到是怎么训练的,被壳子选中,至少还能出去看看。
叶疏林看着跪在地上还冲他笑的李博衍,有点感谢元满灭了鬼楼,不然这家伙不会有壳子愿意选他的吧?说起来,御影司总督是从皇上还是亲王的时候就跟在旁边的,算算时间,那时候的元满应该才十来岁吧?那她现在几岁了?
叶疏林悄悄打量着元满,再怎么看也觉得元满和他们差不多大啊,叶疏林好像明白为什么李博衍叫她老妖怪了。
那你为什么会和我们一起走这一遭?穆凡尘是怎么也没料到元满的身份的,所以这时候元满的目的就变得很重要了。
元满笑着回答说:你不是说了吗?为了算计太|安钱庄和四海镖局,你说对了。
还有呢?要是只为了这个根本就不用元满亲自出手。
皇上宽仁,对邻国皆是以礼相待。元满喝了一口热茶:可惜,有些人不知好歹得寸进尺,自动来犯,皇上总是要敲打敲打的吧?
穆凡尘震惊的看着元满,原来如此!
皇上主战,就要师出有名,沈书行从中阻拦,朝中那些沈书行的人和他自然是一条心的,皇上不好硬来,可是,若是回然故意挑起的争端,那就不一样了,敌国来犯,沈书行总不能阻止皇上抵御外敌吧?
难怪,难怪和亲这么重要的事情会交给野班子来做,这简直就是巴不得要出事,穆凡尘怀疑,就算是没有山匪那件事,回然公主的这条和亲路也是肯定不太平的。
可是杀公主的这件事也不用元满亲自动手吧?她亲自动手,皇上为了推责肯定会来找她的麻烦,要是追究起来,可是大罪,他原本以为元满是御影司总督推出来的替死鬼,元满只要担下了这个罪责,御影司总督就放她自由,可是现在呢?她根本就没办法推卸。
那我们去的这些地方?是故意的?叶疏林问,不然怎么会那么巧?
元满没有否认:御影司有个东西,叫做种子,御影司不养闲人,这些种子全是从鬼楼救出来的壳子、影子,年幼的时候撒下去,如今自然是开花结果了,他们潜伏渗入各处,真是切切实实的发挥了作用。
穆凡尘闻言看了眼元满,将手拢进了袖子里。
自从两年前,大靖决定和回然和亲,就有好几拨人分几次悄悄入了大靖疆土,种子一直跟着,最后留到现在的,就只有永州,金州两处地方,你说,是不是该去瞧瞧?
种子身份普通,做不了大事,御影司的人太扎眼,容易被察觉,刚好你们就送上门来了,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原来,他们全被利用了。
气氛一时僵住,这时候顾修谨开口问了另外一是事情:我有一事好奇,还请总督解疑。
你师父那封信确实是御影司送过去的。元满早就料到了他要问什么。
为何?
这个顾修谨就不能理解了,这样的身份完全不用让自己来这一遭,她直接拿了证据,完全可以立这一功,还能拉老师下水,可是为何要送信让自己老师占了先机?
不是我想要沈书行知道的。元满回答说:是皇上要沈书行知道的。
这样一说,顾修谨更奇怪了,皇上不是一直在针对老师吗?
元满说:在安家出事前,我们曾在安家找到了一些证据,那些证据是一些往来书信,通关文书,和一些账本,里面清清楚楚的记录了你的老师,给安家提供庇护,参与安家制药贩药一事,大肆敛财。
不可能!顾修谨立马反驳:老师嫉恶如仇,怎么参与这等丑事!你是血口喷人!
证据不知真假,可是你师父手底下有多少从渊明走出去的心腹,你应该比我清楚。比起顾修谨的愤怒,元满显然更淡然一些,告诉顾修谨说:这么多年,御影司的人一直进不来渊明,需得好好感谢你师父才是。
污蔑!顾修谨还是不信: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伪造的,有什么稀奇?只要你们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你说的对,这些东西确实可以伪造,安家失火,那些证据虽然拿了出来,可是多处损毁,并不全面,送到了皇上手中,还是不足以给沈书行定罪,所以我留在了渊明,等着看是否能从贺终朝入手,他在渊明盘踞多年,不可能不知情,他若开口,就是证人。
可是你把他杀了。一边说要贺终朝做证人,一边又把人杀了?她这是在做什么?
因为疫病。元满说:说来多亏那场□□,大量试药人涌进渊明,御影司的人也趁机混了进来,御影司的人发现渊明起了疫病,贺终朝有意隐瞒,御影司将此事报给了皇上,皇上决定,让沈书行知道这件事。
沈书行手底下的人出了事,沈书行肯定会让自己的人来查,这不,你不就来了吗?放心,你写的那个纸条,我已经飞鸽传书送回陵安了,而皇上要的,就是你这封信。
要是不出意外,明日一早就能在你老师的桌上,同时,这边的疫病也会传到陵安让众人知晓,是沈书行手底下的人造成了这场瘟疫,你老师还会无意中得知贺终朝已经伏诛的消息。
不止是顾修谨,其他人都听得迷糊了,这不是相当于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沈书行让他有所准备吗?做这一切,就是为了让贺终朝闭嘴,担下所有的罪责,让沈书行脱罪吗?
而皇上要从陵安送来渊明救人的药材,会因为是安家上贡的出现问题进行彻查,彻查途中沈书行会发现,这件事居然牵扯他。
沈书行不是一直说自己为国为民,爱民如子吗?不是一直说,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才不赞成皇上与邻国开战的吗?他手底下有多少人和你一样,觉得他为百姓鞠躬尽瘁的?
那些药材晚来一天,渊明百姓就多一天危险。
你说沈书行是会为了渊明百姓,认罪伏诛,还是为了自己活命,一直耽搁?亦或是,再狠心一点,一把火烧了那些药材来个毁尸灭迹?
总归贺终朝死了,沈书行完全可以为了自己活命,将所有的罪责推到贺终朝身上,那些药材可不少,再去筹措,至少要半月时间,陵安那边将渊明的瘟疫传得可怕,再算上路程,等那些药到了,渊明应该也是死城了。
顾修谨,你想看到,怎样的结果呢?
顾修谨咬牙切齿的瞪着元满,双目欲裂,他没想到居然是这么恶毒的手段,要是老师认了,不光会死,还会遭到天下人的唾骂,以人试药何等恶毒?老师会被曾经他想保护的所有人厌弃!
要是不认,是能保下一条命,可是全渊明的人都会为此陪葬!若是渊明因此成了死城,要老师如何自处?到那时,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笑话!他们的跟随也就成了笑话!
要满城百姓因他们而死,他们还有什么资格说是为了百姓!
你们这是杀人诛心!诛的不仅是老师的心,还有他们的心!这根本就是一个死局!
就是诛心。元满神色冷静,语气漠然,不然何必布这一盘棋?
叶疏林看着接近崩溃的顾修谨,不知怎么的,想到了谢知恩和谢知义两兄弟,他一直很敬佩他们兄弟两,觉得他们舍已为人,乃是英雄,可是故事都是从谢梦安嘴里听见的,只是感叹唏嘘两句,也就算了,不会再做他想。
可是现在亲眼看见渊明,看见顾修谨,身在故事之中,叶疏林才明白他们两兄弟放弃的是什么?是清白,是理解,是自己的前程光明,是自己的往昔光阴,他们保住的,是一群不会记得他们但是对他们很重要的人。
他们不像此时的沈书行,这个死局,沈书行必须选,一定要选。
从这一刻开始,整个渊明的生死只在沈书行的一念之间。
第130章 (36)寒风
渊明这座城,穆凡尘他们见证过它的罪恶,实在是不喜欢,可是让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它倾覆,他们也做不到,一条条活生生的性命就在自己眼前,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可是,他们又能做什么?事到如今,这已经是变成了博弈,这棋盘,已经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了。
总督。黑衣人押着一群衙差过来,将人压跪在元满面前:那楼中的百姓已经全部救出安顿好了,这些是里面的看守。
那群衙差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伤,惧怕的蜷缩在那里,也不敢正眼看这些黑衣人,显然是黑衣人先将人处理好了才押上下来的,元满问说:你们在安家药坊这些天做了哪些事?
黑衣人回头扫了他们他们一眼,连忙就有一个带头的连滚带爬的出来,一边磕头一边说:回大人的话,我们都是被贺终朝安排过去看着那些病痨鬼的,这些事情全是他的主意,我们在他手底下只是听命办事,和我们没关系啊!
让你们看着这些人做什么?
贺终朝不是人啊!他说这些人全是遭了瘟的,是要命的,要是让他们乱跑是会传染的!就让我们把人全骗过来说是会帮他们看病,然后就把人全关起来了,然后就让我们一天挑几个病的最重的出来,把人杀了之后,运到安家农庄那边,然后在那把人烧了。
叶疏林想起了昨天夜里,贺终朝和顾修谨说的那些话,他问顾修谨说:贺终朝的调令是不是已经下来了?什么时候?
顾修谨点头:接任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再有几天就到。这下他们就明白了。
贺终朝的狠毒远超他们的想象,他为了自己顺利高升,掩盖渊明的瘟疫,他想杀死所有的病人,道理很简单,既然这个病不会传染,得病的人全死了,那这个病就不存在。
为什么没有一次将人全部杀死而是慢慢来,首先应该是怕引人注意,除了他们,还有那些病人的亲人,要是一下子做的太绝会引人怀疑,他要做的就是慢慢来,只要他卸任,他就可以把疫病推到下一任知府身上,将自己摘干净。
贺终朝够狠毒也够聪明,把尸体运去安家农庄和其他尸体混在一起,再加上尸体被烧毁,根本就说不清楚,根本就难以抓到把柄,难怪他一直没让人去清理安家农庄,那些逃出来又莫名消失的试药人,只怕也是这种结果。
贺终朝计划的很周密,实行的很小心,他连要是不小心被他们发现都想好了退路,这次若不是因为有元满这个谁都没料到的变数,他们恐怕早就变了沾染疫病的一员了。
染上这个病的人,是因为那天晚上去了安家,受了伤才染上的,要想拉人下水应该怎么做,就很明显了。
元满问完自己想要知道,就让黑衣人把人带下去了,看着下面一个个正襟危坐的,想着该让他们知道的都知道了,自己也就不用再待在这儿了,起身准备离开,顾修谨连忙站起来问:敢问总督,子一呢?子一伤的那么重,顾修谨很担心他。
伤得太重。元满回答说:正在疗伤呢,不用担心,一个地方出来的,我不会把他怎么样的。毕竟伤的是琵琶骨,听到元满这么说,顾修谨稍稍放心了一点。
元满往门外走,葫芦跟在她身后,路过叶疏林面前的时候突然停下了脚步,弯下腰盯着叶疏林看,叶疏林脑袋往后仰,脖子一僵,连呼吸都停了,整个人定在那里,动都不敢动一下,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的看着。
葫芦突然伸出两只手,捧住叶疏林的脑袋左右前后的转,一边转一边看,这两只手出来的太快,又始料未及,再配上葫芦一脸严肃的神情,大家都怕葫芦下一刻就会把叶疏林的头拧下来,叶疏林躲都来不及躲,吓出了一后背的冷汗,看着叶疏林三魂七魄全飞了的样子,元满忍不住笑出来。
叶疏林刚回魂呢,葫芦手就撒开了,葫芦转头看着元满,元满点头,葫芦把腰上的金腰牌递给了叶疏林,还是一脸看不起他的严肃表情,仿佛递出去的东西是毒药,她是来送叶疏林上路的一样,叶疏林没反应过来,是李博衍一个飞扑一把把东西抱在怀里,高兴的说:谢谢葫芦!
葫芦虽然教了李博衍功夫,可是李博衍小时候觉得葫芦有点傻还不说话,不服她,总觉得自己能比葫芦厉害,就一直叫她大名,后来虽然长大了懂事了,就改不过来了。
葫芦看东西送出去了,一言不发地走到元满身后,元满说了一句:见面礼。就和葫芦走了。
众人恍然大悟,李博衍乐呵呵的把牌子放进疏林怀里跟他说:太好了!葫芦喜欢你!
啊?叶疏林把李博衍扶起来,实在是没搞懂他这没前没后的一句话:
呵呵。李博衍给叶疏林解释说:师父以前说过,以后我要是成了家,把人先带回来让给她们看一看,她们要是喜欢可以常往御影司里带,她们要是不喜欢,以后就不要带去御影司,说是眼不见为净,葫芦把这牌子给了你,她喜欢你,以后我可以吧你带去御影司了!
李博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么说,叶疏林有点不好意思,推了他一把,其他人也是自觉,眼神四处乱飞着就走出去,把地方给他们腾出来。
洛潇潇才出来就被一个黑衣人给请走了,玉小真把莫强求拉去院子里,看见没人跟来,问他说:你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玉小真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莫强求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玉小真撇撇嘴说:你爹.............不对,应该是沈书行,沈书行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一边是自己的前程一边是全城百姓的性命,玉小真想到沈书行当初为了自己的仕途抛弃自己的亲生儿子,再想到今时今日,一堆连面都没见过的陌生人,玉小真觉得沈书行会怎么选已经很明显了。
就是沈书行怕是没想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居然会在这个地方吧,你说要是沈书行今后得知是他自己亲自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不知会作何感想。
这不是看我怎么想。莫强求说:是看丞相怎么选。
玉小真看着莫强求,他这副样子,不像是在说自己的生死,像是说一个陌生人,心底突然起了恋爱之心,手抬起来呼噜了一把他的光脑袋,莫强求被她吓到了!瞪大眼睛傻站在那里,多都忘记躲了,玉小真呼噜完了还不忘拍两下,老母亲一般的:可怜孩子啊。要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放弃两次。
另一边的顾修谨走上了城门,迎着寒风看着黑衣人封了城,把救出来的病人挨家挨户的送回去,听着城里的人,有因为团聚喜极而泣的,有因为惧怕破口大骂的,有跪着哭着喊着求黑衣人救命的,也有怕传染,不要命的想往外闯的,呼出一口白气散在风里,一城众生相啊。
你希望你老师怎么选?穆凡尘站在他旁边,和他一起远眺着渊明城。
顾修谨鼻头一酸,眼睛里还没来得及蓄上泪就被渊明的冷风给吹干了:重要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