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免费阅读(87)
前面不是提前剧透,原包惜惜没死吗?
这章再剧透一点,也许包惜惜以为的穿书,未必是哦。
第104章
唐宁的这场意外昏迷, 让她比同寝室的其他三人晚毕业两年。但连她本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场意外还给她带来了爱情。那个把她撞成这样的男子,在她醒来后依旧经常探望, 一来二去,两人互相看对眼了。
已经工作了的包惜惜收到她的来信,得知这个好消息,直叹缘分妙不可言。
不过这都是比较后面的事, 时间来到1982年春。
春节过后,包惜惜和沈子清就去了分配的单位上班。
沈子清如愿去了省建筑设计院, 包惜惜则去了省博物馆。
两人的单位虽然都有安排宿舍,但两家人觉得既然都在省城,何不住在沈家。
既然直接住到沈家, 为了不让包惜惜被人指指点点,沈家人干脆提议,不如让两个孩子先领证,再慢慢准备酒席。
不管是长辈还是当事人, 对这提议都觉得很好。
于是春节过后民政局一上班,两个年轻人就去把结婚证办了,随后高高兴兴去省城。
领完证后包惜惜基本就不怎么管婚礼的事了, 在她看来有这本结婚证已经够了。
嘿嘿,够她光明正大对沈子清上下其手。
然沈子清却觉得没办婚礼不可冲动,他不想亏了包惜惜, 搬到省城住后, 还是和包惜惜各睡一间房。
包惜惜那个绝望啊,只是她一个姑娘家, 总不好对沈叔叔钱阿姨说, 自己要跟沈子清一起睡吧。
为了自己的幸福, 她只能努力努力,尽早让这个直男开窍吧。
只是还没努力成功,意外就先来了。
这日下了班,包惜惜绕路去设计院找沈子清。
前段时间去项目现场,他的腿不小心弄伤了,她要陪他去钱阿姨上班的医院复诊。
本来昨天就应该去的,但是沈子清忙起来忘了时间所以今天她得盯着,亲自陪他去医院。
也因为昨晚就说好了她要陪着去医院,沈子清估算着她差不多到的时间一拐一拐走到单位门口等,没多久就看到她从公交车下来。
包惜惜看着那个腿受伤了还站在大门口等自己的人,连忙小跑着上前,担心责备道:怎么不在里面坐着等。
沈子清笑,解释自己刚到门口。
包惜惜对他太了解了,怎么可能信了他这话。
扶着他来到公交站等了会,去往医院的公交车就来了。
现在恰逢下班时间,公交车上很多人,沈子清拉了拉包惜惜的手,说:我们等下一辆吧。
包惜惜直到,他是不想别人给自己让座。
都是上了一天班的人,谁不累。
想到帮沈子清处理伤口的段医生今晚刚好要值班,他们确实也是不用赶时间,包惜惜点了点头。
两人等走了两趟公交车,第三辆驶来的终于没什么人。
来到医院,天已经黑了。
段医生刚吃完晚饭,看到沈子清和包惜惜来了,笑眯眯让他们进自己诊室。
边拆沈子清腿上的纱布边说:让我先看看你伤口复原的怎么样。
包惜惜紧张看着他拆纱布,顺势打量了下这个年轻帅气的医生。
这是他们第三次见,前两次因为心思都在沈子清腿上,她都没留意到两次帮沈子清处理伤口的医生是同一人。
这次为什么又是他?还不是因为昨天沈子清忙到忘了来医院,钱琳只好亲自出马,拜托今天值班的段医生帮儿子检查一下伤口复原情况。
他年纪比沈子清大几岁,看上去确实成熟稳重些。虽然年轻,但已经是医院重点培养的年轻一代医生。不仅医术高超,为人也风趣幽默。因为还没对象,是医院里不少单身护士心仪的对象。
以上信息包惜惜是从钱琳那知道的,她有些不理解,段医生人长得不错,前途又不可限量,这样的人怎么还没找对象呢?医院里那么多单身护士怎么能放过他?
才想着,就有个年轻小护士来敲门。
戴着口罩看不清长什么样,但那双眼睛亮晶晶的,给人感觉应该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
小护士显然没想到这个点不是急诊室的诊室里竟然会有病人,在门口愣住了,一会才磕磕绊绊说:段、段医生,我、我不知道你、你有病、病人。
段医生抬起头,看到她紧张成这样,笑得比平时还要温柔了几分,问:小林,找我有事吗?
那个被叫小林得护士犹犹豫豫把刚才下意识藏在身后得饭盒拿出来,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我从家里带了点水果,你、你、你
你要吗三个字怎么都说不出口,呜呜,她怎么都没想到这个点段医生真是还有病人。
段医生把拆下来的纱布放好,略带歉意看了沈子清一眼,走到门口笑问道:是带给我吃的吗?
小林护士猛点头,根本不敢抬头看他。
段医生说了声谢谢,主动拿过她手中的铝制饭盒。
东西终于成功交出去,小林护士不敢再待,转身一溜烟跑了。
段医生看了她落荒而逃的背影一会,笑了笑。
把饭盒放下后,继续给沈子清检查伤口并消毒。
包惜惜看着还红肿的伤口,担心问:医生,他的腿没事吧。
有事。段医生一脸严肃抬起头,却没接着往下说。
包惜惜心都悬在嗓子口了,紧张盯着他,问:是不是昨天没准时过来复诊,发炎了?还是伤口出现了感染?
本来一脸严肃的段医生听了包惜惜的连环问后,忽然调皮笑了:伤口还没愈合,不能叫没事。
包惜惜:
她都快担心死了,竟然还开玩笑,这个段医生真是太调皮了。
沈子清看向包惜惜,眼神安抚。
段医生看到了,有些羡慕啧了几声。
你的伤口康复的不错,看来有按医生的吩咐做。说到这,他看了眼包惜惜,带着几分调侃道:应该也是对象照顾的不错吧。
沈子清笑了笑,看向包惜惜的眼神温柔的要溢出水来。
脚受伤以来,包惜惜对他的照顾确实很细心。
为了不让他伤口沾水,都差点要帮他擦身子。
这温柔的眼神,看得段医生打了个激灵:别这样,我只是个普通的医生,今晚还要值班,不要这样秀幸福。
包惜惜指了指那铝制饭盒,含笑反问:谁秀谁呢?值班还有小姑娘专门送水果。
段医生嘿嘿笑了笑,去拿纱布帮沈子清重新包扎伤口。
话题既然扯开了,包惜惜的八卦细胞被唤醒,忍不住问:段医生,你是不是也喜欢小林护士?
问这话的时候,她以为怎么都得拉扯以西啊,谁知道段医生直接嗯了声承认了。
这男人好坦诚,好干脆。
包扎好伤口,打上最后一个结,段医生扶了扶眼睛,一脸严肃对包惜惜说:其实小林是我对象。说完露出个得瑟的笑容。
包惜惜傻眼,条件反射问:你不是没对象吗?
段医生笑:从钱医生那听说的?
包惜惜点了点头。
他再次得瑟摇了摇头:消息过时了,那已经是三天前的消息了。
短暂微楞后,包惜惜笑了。
言外之意,他有对象不过三天,正是蜜里调油阶段。
包惜惜两手抱拳,作揖道:恭喜恭喜,一把年纪终于有对象了,不容易啊。
被小小打趣了一下,段医生也不介意,开玩笑道:那是那是,没有子清幸福啊,青梅竹马。
包惜惜脸上笑意更深,挑了挑眉,有些欠揍道:别羡慕,羡慕不来的。
段医生轻呵了声,他才不会羡慕呢。
然等他们离开后,他不得不承认,他会羡慕。
工作几年,他全部心思都在工作上。虽然父母也会偶尔提一下,让他也操心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他都是一笑而过。
他知道医院里有不少姑娘喜欢自己,一直以来他也都很注意分寸,尽量不做出让她们误会的事。
他从没想过,这一切的改变竟然这么偶然。
沈子清腿受伤,包惜惜陪他来医院复查。
一场普普通通的问诊,让他明白了什么叫满目深情。
那日下班后,迎着夕阳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他忽然觉得,人生漫长,若是有个情投意合的人陪伴也未尝不错。也许感情并不会影响他的工作,他不应该心存抗拒。
心扉打开后,他注意到了小林这个可爱的姑娘。
缘分有时就是这样妙不可言,遇到对的人,认识的时间长短便不是问题。
接触了几次后,他表白了。
洗干净手后,段医生看了下时间,离去急诊室接班还有十来分钟,刚好可以吃点水果。
很甜,让他想到小林。
段医生嘴角不自觉上扬,他真越来越觉得,谈恋爱挺好的,以前时他偏见了。
包惜惜和沈子清出了医院后便直接回了家,想来晚回的沈斌今天竟然在吃晚饭前回来了。进门的时候,他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
钱琳今天休息,把晚饭都做好了,看到他们回来,吆喝着丈夫洗手端菜。
四人都在饭桌前做好,沈斌一开口就说了句让大家很意外的话。
我今天出差顺路回了趟家属大院,聊天的时候我们选了几个日子,想问问你们意见。
说完他把选的几个日子一一念出来。
饭桌上所有人都明白,沈斌说的这日子,自然是婚礼的日子。
包惜惜看了眼沈子清的腿,心里暗暗作痛。
如果不是他的腿受伤,她肯定想要最近的那天。
现在嘛,只能视康复情况而定了。
唐僧肉果然不好吃啊,她和沈子清的婚礼,应该不会出现什么一波三折吧。
心好慌。
作者有话说:
有点没状态哦,难产了三千字。
影子也知道,呜呜,更新再上不去,慢慢的大家都会离开的。
第105章
为了不让婚礼的出现一波三折的情况, 包惜惜想了想,说自己想两个月后的哪个日子。
那时候刚好春末初夏,不冷不热, 天气上来看很不错。
沈子清听到这日子显然一愣,不过很快调整好,笑着说:我也觉得这时间不错,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 不至于太匆忙。
钱琳听到儿子这话也笑了:傻孩子,就算是两天后举行婚礼也不会匆忙。
两家大人可是在两个孩子没毕业的时候就开始为他们日后结婚做准备, 不说别的,提亲最难搞的三转一响,她和丈夫在半年前就定好了。而据她所知, 包间家那边也是很早之前就开始攒票购置嫁妆。
嗐,其实在她和丈夫看来,家里什么都不缺,真不需要对方准备什么嫁妆。但想想人家只有一个女儿, 这是父母队孩子的心意,不好阻拦。
既然两个孩子都觉得两个月后的那个日子好,沈斌和钱琳也没意见, 趁着吃饭的功夫给两个年轻人大概讲了下婚礼上的一些习俗。
说到这些,包惜惜听得可认真了,生怕这地方有什么婚闹之类的可怕习俗。
还好没有, 但她个人觉得, 这流程似乎反锁了一些。
她尝试性问两位长辈:两家人楼上楼下的,就不需要迎亲了吧。
钱琳不是那种迂腐的长辈, 但也有所顾虑:不迎亲, 岂不是不热闹?
包惜惜看了眼沈子清, 小声说:亲朋好友一起吃饭,我觉得就挺热闹的。
好在沈子清也认同她这看法,两人的婚礼,他希望以包惜惜意愿为主。
既然两位孩子都觉得可以省了迎亲这环节,钱琳和沈斌也不再坚持,只说回头和包家那边商量一下。
说完了老家那边的婚礼,又商量了下省城这边的。
因为两人的单位都在这边,回头肯定还是要宴请两边的同事吃饭的。
钱琳给他们推荐了两个酒店,包惜惜立刻提议改天有空一起去试吃。
吃完晚饭,四人都很有默契停下这话题,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看电视。
沈斌忽然想到什么,对沈子清和包惜惜说:对了,你们两人有没考虑单独住?
这话问的太突然,沈子清和包惜惜都愣住了。
特别是包惜惜,甚至有些忐忑想,莫非沈叔叔觉得他们住在这里不方便?
那就愁了,她觉得住这里很方便啊。有冰箱有电视,出门就是公交站,附近又有百货公司友谊商店。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非常方便。而且她很喜欢沈叔叔和钱阿姨,相处之后才发现,两位简直就是开明父母的代表。
如果他们住在这真的不方便,她和沈子清只能向各自单位申请宿舍了,到时候那边先申请下来就去哪边住诶,等等,刚刚沈叔叔说什么?
胡思乱想的包惜惜没听清,忍不住问:叔叔,刚才你说什么?
沈斌以为她是太震惊,笑着又说了遍:前两年国家不是提出要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嘛,为了相应号召,东湖那边新建了个商品住宅公寓实验小区,去年底落成,应该快能对外售卖。如果你们想婚后单独住,我打算在那边给你们买套房。
原来是这个原因,包惜惜笑自己真能想。
前两年国家确实提出了一个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政策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不过这个政策从提出到发展成熟还要十几年的时间,因为这种改革还只是针对住宅分配体制的改革,未涉及对住宅供应体制的改革,即住宅的供给仍然是由国家、职工所在单位统一提供。所以哪怕在八零年就提出住房制度改革思路,但直到分配房被彻底取消前,市场机制还完全被排斥在住宅供给体系之外,人们还没有购买商品房的概念。
初代的商品房啊,包惜惜有些心动。
虽然目前来说,东湖那边交通还不是很便利。不过这时候自行车仍然是主要交通工具,他和沈子清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下雨天不方便的话,也可以回这边住。
包惜惜想着想着,两眼发亮。
想买几乎刻在脸上,不用开口沈斌和钱琳都看出来了。
沈斌笑呵呵说:行,等周末我们全家过去看看。
周末?那不就是两天后?
包惜惜看了看沈子清的腿,有些担心。
沈子清看到她这一眼,笑了,笑的很是无奈,对她说:放心,我的腿能走路。
沈斌听到这话也哼笑了声,对包惜惜说:放心吧,不过是皮肉伤,没事的。
紧接着,他又说了当年自己还当兵的时候,腿伤成怎样都还要负重跑。
钱琳听了忍不小丈夫:比什么不好,比能吃苦。说了多少次了,这破习惯得改。没想到不仅没改,现在连受伤都要比了。
沈斌嘿嘿笑了笑,他也不是要比的意思,只是想起自己以前的光辉事迹,忍不住和孩子们说说。
看完电视,四人陆续洗漱回房睡觉。
两天后一家四口去东湖看房子,因为这时候有买房意识的人不多,可供挑选的房源还很多,多到包惜惜忍不住担心,会不会他们装修住进来后,整栋楼都没什么人住?
但随后一想,反正不过一梯两户六层楼高,就算只有后她们一家住也没什么好怕的。
因为这时候的住宅基本都还是楼梯房,不管是谁自然都不想爬那么多楼梯。四人商量后定下了一套在二层朝南的三居室,付了定金后离开。
回去的路上包惜惜还有点不敢相信。就这样拥有人生第一套房了?
恋耽美
这章再剧透一点,也许包惜惜以为的穿书,未必是哦。
第104章
唐宁的这场意外昏迷, 让她比同寝室的其他三人晚毕业两年。但连她本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场意外还给她带来了爱情。那个把她撞成这样的男子,在她醒来后依旧经常探望, 一来二去,两人互相看对眼了。
已经工作了的包惜惜收到她的来信,得知这个好消息,直叹缘分妙不可言。
不过这都是比较后面的事, 时间来到1982年春。
春节过后,包惜惜和沈子清就去了分配的单位上班。
沈子清如愿去了省建筑设计院, 包惜惜则去了省博物馆。
两人的单位虽然都有安排宿舍,但两家人觉得既然都在省城,何不住在沈家。
既然直接住到沈家, 为了不让包惜惜被人指指点点,沈家人干脆提议,不如让两个孩子先领证,再慢慢准备酒席。
不管是长辈还是当事人, 对这提议都觉得很好。
于是春节过后民政局一上班,两个年轻人就去把结婚证办了,随后高高兴兴去省城。
领完证后包惜惜基本就不怎么管婚礼的事了, 在她看来有这本结婚证已经够了。
嘿嘿,够她光明正大对沈子清上下其手。
然沈子清却觉得没办婚礼不可冲动,他不想亏了包惜惜, 搬到省城住后, 还是和包惜惜各睡一间房。
包惜惜那个绝望啊,只是她一个姑娘家, 总不好对沈叔叔钱阿姨说, 自己要跟沈子清一起睡吧。
为了自己的幸福, 她只能努力努力,尽早让这个直男开窍吧。
只是还没努力成功,意外就先来了。
这日下了班,包惜惜绕路去设计院找沈子清。
前段时间去项目现场,他的腿不小心弄伤了,她要陪他去钱阿姨上班的医院复诊。
本来昨天就应该去的,但是沈子清忙起来忘了时间所以今天她得盯着,亲自陪他去医院。
也因为昨晚就说好了她要陪着去医院,沈子清估算着她差不多到的时间一拐一拐走到单位门口等,没多久就看到她从公交车下来。
包惜惜看着那个腿受伤了还站在大门口等自己的人,连忙小跑着上前,担心责备道:怎么不在里面坐着等。
沈子清笑,解释自己刚到门口。
包惜惜对他太了解了,怎么可能信了他这话。
扶着他来到公交站等了会,去往医院的公交车就来了。
现在恰逢下班时间,公交车上很多人,沈子清拉了拉包惜惜的手,说:我们等下一辆吧。
包惜惜直到,他是不想别人给自己让座。
都是上了一天班的人,谁不累。
想到帮沈子清处理伤口的段医生今晚刚好要值班,他们确实也是不用赶时间,包惜惜点了点头。
两人等走了两趟公交车,第三辆驶来的终于没什么人。
来到医院,天已经黑了。
段医生刚吃完晚饭,看到沈子清和包惜惜来了,笑眯眯让他们进自己诊室。
边拆沈子清腿上的纱布边说:让我先看看你伤口复原的怎么样。
包惜惜紧张看着他拆纱布,顺势打量了下这个年轻帅气的医生。
这是他们第三次见,前两次因为心思都在沈子清腿上,她都没留意到两次帮沈子清处理伤口的医生是同一人。
这次为什么又是他?还不是因为昨天沈子清忙到忘了来医院,钱琳只好亲自出马,拜托今天值班的段医生帮儿子检查一下伤口复原情况。
他年纪比沈子清大几岁,看上去确实成熟稳重些。虽然年轻,但已经是医院重点培养的年轻一代医生。不仅医术高超,为人也风趣幽默。因为还没对象,是医院里不少单身护士心仪的对象。
以上信息包惜惜是从钱琳那知道的,她有些不理解,段医生人长得不错,前途又不可限量,这样的人怎么还没找对象呢?医院里那么多单身护士怎么能放过他?
才想着,就有个年轻小护士来敲门。
戴着口罩看不清长什么样,但那双眼睛亮晶晶的,给人感觉应该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
小护士显然没想到这个点不是急诊室的诊室里竟然会有病人,在门口愣住了,一会才磕磕绊绊说:段、段医生,我、我不知道你、你有病、病人。
段医生抬起头,看到她紧张成这样,笑得比平时还要温柔了几分,问:小林,找我有事吗?
那个被叫小林得护士犹犹豫豫把刚才下意识藏在身后得饭盒拿出来,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我从家里带了点水果,你、你、你
你要吗三个字怎么都说不出口,呜呜,她怎么都没想到这个点段医生真是还有病人。
段医生把拆下来的纱布放好,略带歉意看了沈子清一眼,走到门口笑问道:是带给我吃的吗?
小林护士猛点头,根本不敢抬头看他。
段医生说了声谢谢,主动拿过她手中的铝制饭盒。
东西终于成功交出去,小林护士不敢再待,转身一溜烟跑了。
段医生看了她落荒而逃的背影一会,笑了笑。
把饭盒放下后,继续给沈子清检查伤口并消毒。
包惜惜看着还红肿的伤口,担心问:医生,他的腿没事吧。
有事。段医生一脸严肃抬起头,却没接着往下说。
包惜惜心都悬在嗓子口了,紧张盯着他,问:是不是昨天没准时过来复诊,发炎了?还是伤口出现了感染?
本来一脸严肃的段医生听了包惜惜的连环问后,忽然调皮笑了:伤口还没愈合,不能叫没事。
包惜惜:
她都快担心死了,竟然还开玩笑,这个段医生真是太调皮了。
沈子清看向包惜惜,眼神安抚。
段医生看到了,有些羡慕啧了几声。
你的伤口康复的不错,看来有按医生的吩咐做。说到这,他看了眼包惜惜,带着几分调侃道:应该也是对象照顾的不错吧。
沈子清笑了笑,看向包惜惜的眼神温柔的要溢出水来。
脚受伤以来,包惜惜对他的照顾确实很细心。
为了不让他伤口沾水,都差点要帮他擦身子。
这温柔的眼神,看得段医生打了个激灵:别这样,我只是个普通的医生,今晚还要值班,不要这样秀幸福。
包惜惜指了指那铝制饭盒,含笑反问:谁秀谁呢?值班还有小姑娘专门送水果。
段医生嘿嘿笑了笑,去拿纱布帮沈子清重新包扎伤口。
话题既然扯开了,包惜惜的八卦细胞被唤醒,忍不住问:段医生,你是不是也喜欢小林护士?
问这话的时候,她以为怎么都得拉扯以西啊,谁知道段医生直接嗯了声承认了。
这男人好坦诚,好干脆。
包扎好伤口,打上最后一个结,段医生扶了扶眼睛,一脸严肃对包惜惜说:其实小林是我对象。说完露出个得瑟的笑容。
包惜惜傻眼,条件反射问:你不是没对象吗?
段医生笑:从钱医生那听说的?
包惜惜点了点头。
他再次得瑟摇了摇头:消息过时了,那已经是三天前的消息了。
短暂微楞后,包惜惜笑了。
言外之意,他有对象不过三天,正是蜜里调油阶段。
包惜惜两手抱拳,作揖道:恭喜恭喜,一把年纪终于有对象了,不容易啊。
被小小打趣了一下,段医生也不介意,开玩笑道:那是那是,没有子清幸福啊,青梅竹马。
包惜惜脸上笑意更深,挑了挑眉,有些欠揍道:别羡慕,羡慕不来的。
段医生轻呵了声,他才不会羡慕呢。
然等他们离开后,他不得不承认,他会羡慕。
工作几年,他全部心思都在工作上。虽然父母也会偶尔提一下,让他也操心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他都是一笑而过。
他知道医院里有不少姑娘喜欢自己,一直以来他也都很注意分寸,尽量不做出让她们误会的事。
他从没想过,这一切的改变竟然这么偶然。
沈子清腿受伤,包惜惜陪他来医院复查。
一场普普通通的问诊,让他明白了什么叫满目深情。
那日下班后,迎着夕阳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他忽然觉得,人生漫长,若是有个情投意合的人陪伴也未尝不错。也许感情并不会影响他的工作,他不应该心存抗拒。
心扉打开后,他注意到了小林这个可爱的姑娘。
缘分有时就是这样妙不可言,遇到对的人,认识的时间长短便不是问题。
接触了几次后,他表白了。
洗干净手后,段医生看了下时间,离去急诊室接班还有十来分钟,刚好可以吃点水果。
很甜,让他想到小林。
段医生嘴角不自觉上扬,他真越来越觉得,谈恋爱挺好的,以前时他偏见了。
包惜惜和沈子清出了医院后便直接回了家,想来晚回的沈斌今天竟然在吃晚饭前回来了。进门的时候,他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
钱琳今天休息,把晚饭都做好了,看到他们回来,吆喝着丈夫洗手端菜。
四人都在饭桌前做好,沈斌一开口就说了句让大家很意外的话。
我今天出差顺路回了趟家属大院,聊天的时候我们选了几个日子,想问问你们意见。
说完他把选的几个日子一一念出来。
饭桌上所有人都明白,沈斌说的这日子,自然是婚礼的日子。
包惜惜看了眼沈子清的腿,心里暗暗作痛。
如果不是他的腿受伤,她肯定想要最近的那天。
现在嘛,只能视康复情况而定了。
唐僧肉果然不好吃啊,她和沈子清的婚礼,应该不会出现什么一波三折吧。
心好慌。
作者有话说:
有点没状态哦,难产了三千字。
影子也知道,呜呜,更新再上不去,慢慢的大家都会离开的。
第105章
为了不让婚礼的出现一波三折的情况, 包惜惜想了想,说自己想两个月后的哪个日子。
那时候刚好春末初夏,不冷不热, 天气上来看很不错。
沈子清听到这日子显然一愣,不过很快调整好,笑着说:我也觉得这时间不错,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 不至于太匆忙。
钱琳听到儿子这话也笑了:傻孩子,就算是两天后举行婚礼也不会匆忙。
两家大人可是在两个孩子没毕业的时候就开始为他们日后结婚做准备, 不说别的,提亲最难搞的三转一响,她和丈夫在半年前就定好了。而据她所知, 包间家那边也是很早之前就开始攒票购置嫁妆。
嗐,其实在她和丈夫看来,家里什么都不缺,真不需要对方准备什么嫁妆。但想想人家只有一个女儿, 这是父母队孩子的心意,不好阻拦。
既然两个孩子都觉得两个月后的那个日子好,沈斌和钱琳也没意见, 趁着吃饭的功夫给两个年轻人大概讲了下婚礼上的一些习俗。
说到这些,包惜惜听得可认真了,生怕这地方有什么婚闹之类的可怕习俗。
还好没有, 但她个人觉得, 这流程似乎反锁了一些。
她尝试性问两位长辈:两家人楼上楼下的,就不需要迎亲了吧。
钱琳不是那种迂腐的长辈, 但也有所顾虑:不迎亲, 岂不是不热闹?
包惜惜看了眼沈子清, 小声说:亲朋好友一起吃饭,我觉得就挺热闹的。
好在沈子清也认同她这看法,两人的婚礼,他希望以包惜惜意愿为主。
既然两位孩子都觉得可以省了迎亲这环节,钱琳和沈斌也不再坚持,只说回头和包家那边商量一下。
说完了老家那边的婚礼,又商量了下省城这边的。
因为两人的单位都在这边,回头肯定还是要宴请两边的同事吃饭的。
钱琳给他们推荐了两个酒店,包惜惜立刻提议改天有空一起去试吃。
吃完晚饭,四人都很有默契停下这话题,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看电视。
沈斌忽然想到什么,对沈子清和包惜惜说:对了,你们两人有没考虑单独住?
这话问的太突然,沈子清和包惜惜都愣住了。
特别是包惜惜,甚至有些忐忑想,莫非沈叔叔觉得他们住在这里不方便?
那就愁了,她觉得住这里很方便啊。有冰箱有电视,出门就是公交站,附近又有百货公司友谊商店。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非常方便。而且她很喜欢沈叔叔和钱阿姨,相处之后才发现,两位简直就是开明父母的代表。
如果他们住在这真的不方便,她和沈子清只能向各自单位申请宿舍了,到时候那边先申请下来就去哪边住诶,等等,刚刚沈叔叔说什么?
胡思乱想的包惜惜没听清,忍不住问:叔叔,刚才你说什么?
沈斌以为她是太震惊,笑着又说了遍:前两年国家不是提出要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嘛,为了相应号召,东湖那边新建了个商品住宅公寓实验小区,去年底落成,应该快能对外售卖。如果你们想婚后单独住,我打算在那边给你们买套房。
原来是这个原因,包惜惜笑自己真能想。
前两年国家确实提出了一个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政策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不过这个政策从提出到发展成熟还要十几年的时间,因为这种改革还只是针对住宅分配体制的改革,未涉及对住宅供应体制的改革,即住宅的供给仍然是由国家、职工所在单位统一提供。所以哪怕在八零年就提出住房制度改革思路,但直到分配房被彻底取消前,市场机制还完全被排斥在住宅供给体系之外,人们还没有购买商品房的概念。
初代的商品房啊,包惜惜有些心动。
虽然目前来说,东湖那边交通还不是很便利。不过这时候自行车仍然是主要交通工具,他和沈子清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下雨天不方便的话,也可以回这边住。
包惜惜想着想着,两眼发亮。
想买几乎刻在脸上,不用开口沈斌和钱琳都看出来了。
沈斌笑呵呵说:行,等周末我们全家过去看看。
周末?那不就是两天后?
包惜惜看了看沈子清的腿,有些担心。
沈子清看到她这一眼,笑了,笑的很是无奈,对她说:放心,我的腿能走路。
沈斌听到这话也哼笑了声,对包惜惜说:放心吧,不过是皮肉伤,没事的。
紧接着,他又说了当年自己还当兵的时候,腿伤成怎样都还要负重跑。
钱琳听了忍不小丈夫:比什么不好,比能吃苦。说了多少次了,这破习惯得改。没想到不仅没改,现在连受伤都要比了。
沈斌嘿嘿笑了笑,他也不是要比的意思,只是想起自己以前的光辉事迹,忍不住和孩子们说说。
看完电视,四人陆续洗漱回房睡觉。
两天后一家四口去东湖看房子,因为这时候有买房意识的人不多,可供挑选的房源还很多,多到包惜惜忍不住担心,会不会他们装修住进来后,整栋楼都没什么人住?
但随后一想,反正不过一梯两户六层楼高,就算只有后她们一家住也没什么好怕的。
因为这时候的住宅基本都还是楼梯房,不管是谁自然都不想爬那么多楼梯。四人商量后定下了一套在二层朝南的三居室,付了定金后离开。
回去的路上包惜惜还有点不敢相信。就这样拥有人生第一套房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