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已到全文(156)
大理寺卿眼神震动,下意识地回转过头,看向那青年。
萧牧缓缓站起身来:撑了三日,果然只为这两句话,看来王鸣不曾撒谎。
那刺客闻声眼皮略抬了抬,看向那青年,只见那道身影转身走了出去。
大理寺卿犹豫片刻,交待狱卒:先依照规矩让他们在证词之上画押!稍后本官即入宫呈明此事!
是!
大理寺卿转身出了刑房,追上了那道墨色身影。
萧节使请留步
萧牧驻足,看向那走上前抬手施礼之人。
三名活口中,那另一名唤作王鸣的刺客,是萧节使亲自单独审问过的不知萧节使可审了其它线索?大理寺卿询问道。
他称,背后之人交待过他们,一旦被生擒,便将罪名推到湘王身上。
大理寺卿神色微变:那真正的主使究竟是何人?
他亦不知。萧牧道:他们只是再寻常不过的死士而已,甚至没有机会知道真正的主人是谁。
大理寺卿皱眉思索片刻,道:可未必不是那王鸣料到同伴会供出湘王,便特意提早说出此等话,谎称背后另有主使,混淆视听,以此替湘王开脱
他能做到大理寺卿这个位置,审过的大案不计其数,遇事难免多想一层。
确有此可能。萧牧道:但王鸣情况特殊所言可信十之七八。
可那名刺客已经指认了湘王大理寺卿神色为难:此等大事,下官瞒不得。
他乃姜正辅门生,平日遇事尚有人可请示,但如今老师病重无法理事,朝堂局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下局面如此,朱廷尉只需如实禀呈,无需思量其它。萧牧看向前方夜色:且将那指认湘王之人与王鸣的供词,同时呈入朝中便是。
大理寺卿思索着点头,拱手道:多谢萧节使提醒。
此等关头,他已不宜掺杂半点私人想法,顾忌的越多,越容易出错。
次日,朝堂之上遂掀起了轩然大波。
竟是湘王所为?!
那几名刺客说辞不一
须知无空穴来风之事且大行皇帝驾崩,储君被刺身亡试问何人最有望顺理成章登上帝位?湘王之嫌疑动机,已无需赘述!
一片争论声中,一道虚弱的女声传入了殿中
第240章 自荐为傀儡
诸位大人请听我一言
众人循声先后看去,只见是永阳长公主在一位嬷嬷的相扶下,慢步走了进来。
众官员抬手施礼,大多无甚值得一提的表情,也有人微拧眉,不解这位向来病弱的长公主此时为何会出现在议政的大殿之上。
本宫已听说了,那几名刺客当中,有人指认了湘王。永阳长公主走到了众大臣面前,垂首掩口咳了一阵,才得以继续说道:澄儿是本宫看着长大的,他生性纯良,绝做不出弑兄之事
有大臣闻言微露出嗤之以鼻之态果真妇人之见。
偏那长公主神色逐渐笃定:这背后,必是有人蓄意构陷,以图绝我李氏嫡系血脉!
嫡系血脉吗?
数名官员沉思了片刻。
的确。
大行皇帝有三名嫡子,太子殿下为长,此前造反被诛的晋王为次,如今湘王的确是唯一的嫡系皇子了
而再往上数一代,先皇嫡子有二,长子是大行皇帝,次子为已故老河东王,老河东王早几年因病离世,其子李瑾也于前不久遭刺杀身亡
面前这位永阳长公主,则是先皇与先皇后唯一的嫡女。
皇室嫡系血脉固然紧要,但谋害储君,亦是大罪!有大臣声音振振地道:难道仅仅因为湘王为仅存的嫡皇子,便要对其所行视而不见吗?
若单以此治国,法理何存?
长公主殿下纵笃信湘王是被人构陷,却也当拿出证据来,只一句生性纯良,实在无法服众。
一句纯良固然做不得证据。永阳长公主看向开口反驳的几名大臣,缓声反问:可单凭刺客的一句所谓指认,且是互有出入的指认,便要定澄儿的罪,是否同样缺少证据?
不及那几名大臣再说话,她便继续说道:本宫并非是要替澄儿开脱,既有指认,便当彻查。即日起,自当将澄儿禁足于湘王府内,直到真相查明为止
女子的视线扫过百官,声音虚弱缓慢却有力:但同样的,在查到可证澄儿罪名的实证之前,谁也休想借机妄动我李家儿郎
不少官员暗暗交换着眼神。
永阳长公主这是怀疑刺杀太子,构陷湘王的人,就在他们之中?
很快,有人站了出来:长公主之见,属折中公正之法。
没错,自当交由三司继续彻查。
不可放过真凶,亦不宜急于下定论,错冤了湘王殿下。
一时间,殿中再无此前的争论不休。
永阳长公主眼眶微红,面色感激:本宫也知诸位大人是因昶儿突遭奸人所害,悲痛难当之下,难免心急了些本宫是昶儿的嫡亲姑母,比任何人都盼着能够早日查明真凶,以慰他泉下之灵。
众官员看向那站在御阶之下,一身丧服愈显面容虚弱苍白、仿佛随时都会支撑不住倒下去的瘦弱女子。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面前之人曾是上过战场杀过敌的女将军。
很快,礼部尚书提议道:太子妃昨日已经病下,如今无法理事,而大行皇帝与太子殿下的丧仪皆急需有人料理,不若便由长公主代为操持一二,亦可免去诸多无谓争议
此言一出,陆续有人出声附和。
永阳长公主为皇室中人,不同于那些手握权势的亲王郡王,辈分却又足以服众,由其操持这些,再合适不过。
见那御阶下的女子轻轻点了头,众官员只觉心中稍定。
大殿内,将一切看在眼中的内监,在众人散去之后,悄悄去了东宫,将议政殿内发生的事,隔帘细细禀于了太子妃听。
很快,便有一封从东宫传来的密信,送到了吉家,交到了衡玉手中。
衡玉拿着那封信,去寻了尚在养伤的兄长。
什么?他们竟推举出了长公主殿下料理丧仪吉南弦皱起了眉:还听从了长公主的提议,只暂时将湘王禁足府中,等候彻查?
所谓听从,自然不会是因为长公主如何有威望,足以震慑他们。衡玉道:这场朝议,众官员未邀任何宗室子弟到场。而百官之间,之所以会有争论,说到底不过是因立场不同,各有算计,势力制衡之下,任何一方也无法全然把控局面
偏偏这个时候,长公主出现了,她无权无势,病弱无害,从头到脚都写着好欺负,好利用,好摆布。衡玉的语气格外平静,也无讽刺,只有一丝自骨子里而起的寒意:看似为湘王说情,实则也是在刻意暴露妇人之仁的弱态,以让那些官员放松警惕
没错吉南弦语气复杂:除却太子殿下与湘王殿下这一脉嫡系皇子之外,大行皇帝另有二子,再往外数,宗室之中的郡王子弟,更是不在少数,更不必提那些诸侯了
吉南弦说话间,心中寒意渐重:如今皇位储君之位皆空悬,这些朝臣之中,难免各有站队,即便是中立者,为大局虑,自然也有思量如此关头,各方正需要一个便于掌控、却又不会生出威胁的傀儡,来暂时平衡局面。
所以,他们在推举永阳长公主一事之上,出现了空前的意见一致。
而自荐为傀儡的长公主
吉南弦抬眼看向妹妹,心头无比沉重:阿衡果真被你料中了。
太子殿下出事后,妹妹将怀疑永阳长公主的猜测说与他听,他尚觉不可置信。
而眼下,已由不得他不信了。
回想这些年来的一切,吉南弦一时说不上是悲愤多一些,还是恐惧多一些。
被他们视作亲人的长公主殿下,将阿衡捧在手心上的长公主殿下
每一步都是算计,病弱温和的面孔之下是血腥獠牙
那只手,于暗中无声掌控着一切,包括最难掌控的人心。
从兄长处离开后,衡玉回到自己的书房中,独自静坐至天色发暗。
五日后,为便于处理丧仪琐事,体弱不宜每日来回奔波的永阳长公主,名正言顺地住进了宫中。
奴恭迎殿下回宫。
昔日皇帝身侧的掌事太监刘潜,含笑躬身行礼。
第241章 只能杀掉他了
行礼罢,他恭谨地跟在永阳长公主身侧,往殿中行去。
这些年来,你侍奉在皇兄身侧,实在辛苦了永阳长公主由其蓁扶着,慢慢走进殿内,边环视着殿中陈设,边漫不经心地说道:如今宫中事杂,本宫仍少不得需要你帮衬着。
刘潜将身子躬得更低了些:此乃奴分内之事。
全然不是从前模样了啊。永阳长公主看着四下,感慨道。
这是她未搬出宫之前的住所。
刘潜笑着道:殿下不过是暂居此处罢了。
永阳长公主笑了笑:这倒也是。
殿下,礼部几位大人前来求见一名内监走进来通禀。
此处乃本宫居殿,怕是不宜议事。永阳长公主含笑道:请他们去甘露殿偏殿中相侯。
内监面色微怔。
甘露殿乃帝王居所,偏殿是帝王用来召朝臣议事之处
刘潜看过去:愣着作何?没听到殿下的吩咐吗?
他发了话,内监忙应是,出去回话了。
这个瞧着不甚机灵。刘潜笑着道:待奴回头再给殿下换一个伶俐些的过来侍奉。
殿中其他内监宫娥闻言皆垂下头去。
无妨。永阳长公主语气随意,转了身往内殿去:其蓁,替本宫更衣。
其蓁应下,跟了进去。
在甘露殿见罢了礼部官员后,永阳长公主随手翻阅起了一旁龙案上堆积着的奏折。
她轻轻啧了一声,叹道:皇兄病了这许久,还要逞强过目军国大事若果真有几分能耐且不说了,偏偏又这般无用昏聩,半点也派不上用场,历来都只会帮倒忙罢了。
听得这番话,一旁的内侍将头垂得不能再低。
很快,殿内掌了灯。
在刘潜的示意下,晚膳也送来了甘露殿。
殿下早些歇息吧晚膳后,其蓁提醒道:您近日服药调理,不宜太过操劳。
永阳长公主掩口打了个呵欠:也好。
然下一刻,便听殿外传来宫人略显慌张的说话声:令公稍候,请容奴先行入内通传!
永阳长公主眉尾微微扬起。
令公止步!宫人追着那道身影走了进来。
永阳长公主出声道:本宫与姜家阿兄乃是自幼一同读书长大的情分,有何可拦的。
宫人这才垂首退下。
都退下吧。永阳长公主缓步回了书案后坐下。
其蓁无声看了一眼短短时日发髻已然花白、消瘦身形显出了几分老态的姜正辅,带着殿内宫人退了出去。
殿下如今竟堂而皇之地住进了甘露殿姜正辅看着那坐在龙案后的女子,抿直了嘴角,一字一顿地道:这是意图篡位吗?
姜家阿兄遭丧女之痛,久病难起,如今极不容易入宫一趟,竟就是为了给我定下如此罪名吗?可眼下帝位空悬,又何谈篡位二字。永阳长公主笑微微地道:我一介弱质女流,不过是被朝臣们推至此处,在他们推举出新君登基之前,暂替那些子侄们处理些琐事罢了。
姜正辅定定地看着那自若随意的女子,片刻后,才道:李蔚,我早该猜到是你了。
他脚步发沉地往前两步,朝她走近了些:原来当年构陷时家之事,是你所为!时家出事后,你甘冒性命之危,也要出面替时家军士求情当真是做得一手好局,演得一场好戏!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这般信任她,以至于这么多年以来,他从未想过要往她身上去查!
而今你又故技重施,先害太子,栽赃湘王后,又出面替湘王说情作保,以此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落得个心软良善之名!
早在九年前你对时家下手之前,便已经存下夺位之心了,是吗?姜正辅看着永阳长公主,目色咄咄。
夺又如何呢。永阳长公主微微含笑看着他:本就该各凭本领的,不是吗?
各凭本领?姜正辅眼眶红极:这便是你构陷挚友,害得时家满门灭族的理由吗?时大哥于战场之上冒死救过你性命,李蔚,你可曾有半分人性!
是啊,时大哥救过我不过,九年前,我也算还他一条人命了。永阳长公主轻叹道:战场上杀敌,不为错。只是我的战场,不止在沙场之上。
我与时大哥,情谊深重是真。她回忆道:从前还常有人猜测我心仪时大哥,起初我不愿选驸马时,传言皆道我爱而不得
说到此处,她忽地笑了一声:真是好笑,在世人眼中,女子便只该拘于这些情爱之事么。
她语气遗憾:时大哥处处都好,文韬武略,心志坚正,我一直将他视作兄长来看,比起我那傻子般的皇兄,我无数次想,若时大哥是我亲生阿兄,这江山交到他手中,我也不必如此费心力了
可惜他不是。他只是个臣子,且是个极忠直的臣子。
有他在一日,我的计划便不可能推动分毫
于是,我便只能杀掉他了。
没了时大哥,皇兄便等同失了臂膀。不过这臂膀,也算是皇兄自己砍下的。
谁让他是个傻子呢。永阳长公主嗤笑一声:谁都瞧得出他是个傻子,并无帝王之才,可偏偏只因他是嫡长子,父皇便非他不可了。
起初,我倒也未想过要与他争的,到底是自家兄长她略觉好笑地道:可谁知,他不识抬举。
恋耽美
萧牧缓缓站起身来:撑了三日,果然只为这两句话,看来王鸣不曾撒谎。
那刺客闻声眼皮略抬了抬,看向那青年,只见那道身影转身走了出去。
大理寺卿犹豫片刻,交待狱卒:先依照规矩让他们在证词之上画押!稍后本官即入宫呈明此事!
是!
大理寺卿转身出了刑房,追上了那道墨色身影。
萧节使请留步
萧牧驻足,看向那走上前抬手施礼之人。
三名活口中,那另一名唤作王鸣的刺客,是萧节使亲自单独审问过的不知萧节使可审了其它线索?大理寺卿询问道。
他称,背后之人交待过他们,一旦被生擒,便将罪名推到湘王身上。
大理寺卿神色微变:那真正的主使究竟是何人?
他亦不知。萧牧道:他们只是再寻常不过的死士而已,甚至没有机会知道真正的主人是谁。
大理寺卿皱眉思索片刻,道:可未必不是那王鸣料到同伴会供出湘王,便特意提早说出此等话,谎称背后另有主使,混淆视听,以此替湘王开脱
他能做到大理寺卿这个位置,审过的大案不计其数,遇事难免多想一层。
确有此可能。萧牧道:但王鸣情况特殊所言可信十之七八。
可那名刺客已经指认了湘王大理寺卿神色为难:此等大事,下官瞒不得。
他乃姜正辅门生,平日遇事尚有人可请示,但如今老师病重无法理事,朝堂局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下局面如此,朱廷尉只需如实禀呈,无需思量其它。萧牧看向前方夜色:且将那指认湘王之人与王鸣的供词,同时呈入朝中便是。
大理寺卿思索着点头,拱手道:多谢萧节使提醒。
此等关头,他已不宜掺杂半点私人想法,顾忌的越多,越容易出错。
次日,朝堂之上遂掀起了轩然大波。
竟是湘王所为?!
那几名刺客说辞不一
须知无空穴来风之事且大行皇帝驾崩,储君被刺身亡试问何人最有望顺理成章登上帝位?湘王之嫌疑动机,已无需赘述!
一片争论声中,一道虚弱的女声传入了殿中
第240章 自荐为傀儡
诸位大人请听我一言
众人循声先后看去,只见是永阳长公主在一位嬷嬷的相扶下,慢步走了进来。
众官员抬手施礼,大多无甚值得一提的表情,也有人微拧眉,不解这位向来病弱的长公主此时为何会出现在议政的大殿之上。
本宫已听说了,那几名刺客当中,有人指认了湘王。永阳长公主走到了众大臣面前,垂首掩口咳了一阵,才得以继续说道:澄儿是本宫看着长大的,他生性纯良,绝做不出弑兄之事
有大臣闻言微露出嗤之以鼻之态果真妇人之见。
偏那长公主神色逐渐笃定:这背后,必是有人蓄意构陷,以图绝我李氏嫡系血脉!
嫡系血脉吗?
数名官员沉思了片刻。
的确。
大行皇帝有三名嫡子,太子殿下为长,此前造反被诛的晋王为次,如今湘王的确是唯一的嫡系皇子了
而再往上数一代,先皇嫡子有二,长子是大行皇帝,次子为已故老河东王,老河东王早几年因病离世,其子李瑾也于前不久遭刺杀身亡
面前这位永阳长公主,则是先皇与先皇后唯一的嫡女。
皇室嫡系血脉固然紧要,但谋害储君,亦是大罪!有大臣声音振振地道:难道仅仅因为湘王为仅存的嫡皇子,便要对其所行视而不见吗?
若单以此治国,法理何存?
长公主殿下纵笃信湘王是被人构陷,却也当拿出证据来,只一句生性纯良,实在无法服众。
一句纯良固然做不得证据。永阳长公主看向开口反驳的几名大臣,缓声反问:可单凭刺客的一句所谓指认,且是互有出入的指认,便要定澄儿的罪,是否同样缺少证据?
不及那几名大臣再说话,她便继续说道:本宫并非是要替澄儿开脱,既有指认,便当彻查。即日起,自当将澄儿禁足于湘王府内,直到真相查明为止
女子的视线扫过百官,声音虚弱缓慢却有力:但同样的,在查到可证澄儿罪名的实证之前,谁也休想借机妄动我李家儿郎
不少官员暗暗交换着眼神。
永阳长公主这是怀疑刺杀太子,构陷湘王的人,就在他们之中?
很快,有人站了出来:长公主之见,属折中公正之法。
没错,自当交由三司继续彻查。
不可放过真凶,亦不宜急于下定论,错冤了湘王殿下。
一时间,殿中再无此前的争论不休。
永阳长公主眼眶微红,面色感激:本宫也知诸位大人是因昶儿突遭奸人所害,悲痛难当之下,难免心急了些本宫是昶儿的嫡亲姑母,比任何人都盼着能够早日查明真凶,以慰他泉下之灵。
众官员看向那站在御阶之下,一身丧服愈显面容虚弱苍白、仿佛随时都会支撑不住倒下去的瘦弱女子。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面前之人曾是上过战场杀过敌的女将军。
很快,礼部尚书提议道:太子妃昨日已经病下,如今无法理事,而大行皇帝与太子殿下的丧仪皆急需有人料理,不若便由长公主代为操持一二,亦可免去诸多无谓争议
此言一出,陆续有人出声附和。
永阳长公主为皇室中人,不同于那些手握权势的亲王郡王,辈分却又足以服众,由其操持这些,再合适不过。
见那御阶下的女子轻轻点了头,众官员只觉心中稍定。
大殿内,将一切看在眼中的内监,在众人散去之后,悄悄去了东宫,将议政殿内发生的事,隔帘细细禀于了太子妃听。
很快,便有一封从东宫传来的密信,送到了吉家,交到了衡玉手中。
衡玉拿着那封信,去寻了尚在养伤的兄长。
什么?他们竟推举出了长公主殿下料理丧仪吉南弦皱起了眉:还听从了长公主的提议,只暂时将湘王禁足府中,等候彻查?
所谓听从,自然不会是因为长公主如何有威望,足以震慑他们。衡玉道:这场朝议,众官员未邀任何宗室子弟到场。而百官之间,之所以会有争论,说到底不过是因立场不同,各有算计,势力制衡之下,任何一方也无法全然把控局面
偏偏这个时候,长公主出现了,她无权无势,病弱无害,从头到脚都写着好欺负,好利用,好摆布。衡玉的语气格外平静,也无讽刺,只有一丝自骨子里而起的寒意:看似为湘王说情,实则也是在刻意暴露妇人之仁的弱态,以让那些官员放松警惕
没错吉南弦语气复杂:除却太子殿下与湘王殿下这一脉嫡系皇子之外,大行皇帝另有二子,再往外数,宗室之中的郡王子弟,更是不在少数,更不必提那些诸侯了
吉南弦说话间,心中寒意渐重:如今皇位储君之位皆空悬,这些朝臣之中,难免各有站队,即便是中立者,为大局虑,自然也有思量如此关头,各方正需要一个便于掌控、却又不会生出威胁的傀儡,来暂时平衡局面。
所以,他们在推举永阳长公主一事之上,出现了空前的意见一致。
而自荐为傀儡的长公主
吉南弦抬眼看向妹妹,心头无比沉重:阿衡果真被你料中了。
太子殿下出事后,妹妹将怀疑永阳长公主的猜测说与他听,他尚觉不可置信。
而眼下,已由不得他不信了。
回想这些年来的一切,吉南弦一时说不上是悲愤多一些,还是恐惧多一些。
被他们视作亲人的长公主殿下,将阿衡捧在手心上的长公主殿下
每一步都是算计,病弱温和的面孔之下是血腥獠牙
那只手,于暗中无声掌控着一切,包括最难掌控的人心。
从兄长处离开后,衡玉回到自己的书房中,独自静坐至天色发暗。
五日后,为便于处理丧仪琐事,体弱不宜每日来回奔波的永阳长公主,名正言顺地住进了宫中。
奴恭迎殿下回宫。
昔日皇帝身侧的掌事太监刘潜,含笑躬身行礼。
第241章 只能杀掉他了
行礼罢,他恭谨地跟在永阳长公主身侧,往殿中行去。
这些年来,你侍奉在皇兄身侧,实在辛苦了永阳长公主由其蓁扶着,慢慢走进殿内,边环视着殿中陈设,边漫不经心地说道:如今宫中事杂,本宫仍少不得需要你帮衬着。
刘潜将身子躬得更低了些:此乃奴分内之事。
全然不是从前模样了啊。永阳长公主看着四下,感慨道。
这是她未搬出宫之前的住所。
刘潜笑着道:殿下不过是暂居此处罢了。
永阳长公主笑了笑:这倒也是。
殿下,礼部几位大人前来求见一名内监走进来通禀。
此处乃本宫居殿,怕是不宜议事。永阳长公主含笑道:请他们去甘露殿偏殿中相侯。
内监面色微怔。
甘露殿乃帝王居所,偏殿是帝王用来召朝臣议事之处
刘潜看过去:愣着作何?没听到殿下的吩咐吗?
他发了话,内监忙应是,出去回话了。
这个瞧着不甚机灵。刘潜笑着道:待奴回头再给殿下换一个伶俐些的过来侍奉。
殿中其他内监宫娥闻言皆垂下头去。
无妨。永阳长公主语气随意,转了身往内殿去:其蓁,替本宫更衣。
其蓁应下,跟了进去。
在甘露殿见罢了礼部官员后,永阳长公主随手翻阅起了一旁龙案上堆积着的奏折。
她轻轻啧了一声,叹道:皇兄病了这许久,还要逞强过目军国大事若果真有几分能耐且不说了,偏偏又这般无用昏聩,半点也派不上用场,历来都只会帮倒忙罢了。
听得这番话,一旁的内侍将头垂得不能再低。
很快,殿内掌了灯。
在刘潜的示意下,晚膳也送来了甘露殿。
殿下早些歇息吧晚膳后,其蓁提醒道:您近日服药调理,不宜太过操劳。
永阳长公主掩口打了个呵欠:也好。
然下一刻,便听殿外传来宫人略显慌张的说话声:令公稍候,请容奴先行入内通传!
永阳长公主眉尾微微扬起。
令公止步!宫人追着那道身影走了进来。
永阳长公主出声道:本宫与姜家阿兄乃是自幼一同读书长大的情分,有何可拦的。
宫人这才垂首退下。
都退下吧。永阳长公主缓步回了书案后坐下。
其蓁无声看了一眼短短时日发髻已然花白、消瘦身形显出了几分老态的姜正辅,带着殿内宫人退了出去。
殿下如今竟堂而皇之地住进了甘露殿姜正辅看着那坐在龙案后的女子,抿直了嘴角,一字一顿地道:这是意图篡位吗?
姜家阿兄遭丧女之痛,久病难起,如今极不容易入宫一趟,竟就是为了给我定下如此罪名吗?可眼下帝位空悬,又何谈篡位二字。永阳长公主笑微微地道:我一介弱质女流,不过是被朝臣们推至此处,在他们推举出新君登基之前,暂替那些子侄们处理些琐事罢了。
姜正辅定定地看着那自若随意的女子,片刻后,才道:李蔚,我早该猜到是你了。
他脚步发沉地往前两步,朝她走近了些:原来当年构陷时家之事,是你所为!时家出事后,你甘冒性命之危,也要出面替时家军士求情当真是做得一手好局,演得一场好戏!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这般信任她,以至于这么多年以来,他从未想过要往她身上去查!
而今你又故技重施,先害太子,栽赃湘王后,又出面替湘王说情作保,以此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落得个心软良善之名!
早在九年前你对时家下手之前,便已经存下夺位之心了,是吗?姜正辅看着永阳长公主,目色咄咄。
夺又如何呢。永阳长公主微微含笑看着他:本就该各凭本领的,不是吗?
各凭本领?姜正辅眼眶红极:这便是你构陷挚友,害得时家满门灭族的理由吗?时大哥于战场之上冒死救过你性命,李蔚,你可曾有半分人性!
是啊,时大哥救过我不过,九年前,我也算还他一条人命了。永阳长公主轻叹道:战场上杀敌,不为错。只是我的战场,不止在沙场之上。
我与时大哥,情谊深重是真。她回忆道:从前还常有人猜测我心仪时大哥,起初我不愿选驸马时,传言皆道我爱而不得
说到此处,她忽地笑了一声:真是好笑,在世人眼中,女子便只该拘于这些情爱之事么。
她语气遗憾:时大哥处处都好,文韬武略,心志坚正,我一直将他视作兄长来看,比起我那傻子般的皇兄,我无数次想,若时大哥是我亲生阿兄,这江山交到他手中,我也不必如此费心力了
可惜他不是。他只是个臣子,且是个极忠直的臣子。
有他在一日,我的计划便不可能推动分毫
于是,我便只能杀掉他了。
没了时大哥,皇兄便等同失了臂膀。不过这臂膀,也算是皇兄自己砍下的。
谁让他是个傻子呢。永阳长公主嗤笑一声:谁都瞧得出他是个傻子,并无帝王之才,可偏偏只因他是嫡长子,父皇便非他不可了。
起初,我倒也未想过要与他争的,到底是自家兄长她略觉好笑地道:可谁知,他不识抬举。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