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已到全文(157)
说到此处,她看向姜正辅:姜家阿兄该是记得的,他登基次年,我与时大哥初凯旋,他于大殿之上,当众予我的赏赐,竟是赐婚,替我择了个废物一般的驸马。
我求他收回圣命,我与他如实说,尚无意婚配,此生只想替他护卫大盛江山,甚至自请去往封地守一方疆土,他都不愿松口
她说着,轻抬起左手:彼时我太过天真,自认以死相逼,总能叫我亲生阿兄心软一二我当着他的面,要以碎瓷割脉,被宫人拦夺之下,错伤了虎口。这疤,便是那时留下的。
第242章 本宫给她时间
可我那阿兄只是叹气,还说他也是遵循父皇临终前的交待,想为我寻一处安定归宿蠢人虚伪起来,真是半点都藏不住。永阳长公主将手慢慢收回,看着那道长长的疤痕,道:自那日后,我便未再求过他了。这双手,也未再握过长枪刀剑了。
关于成亲之后的种种,她未再说下去,只是含笑看向姜正辅:姜家阿兄怎么和当年一样,事事只听着而不说话呢?
疯子。姜正辅强压着心口处的翻涌:你再有不如意之处,却也非是你不择手段、屠戮无辜亲人挚友的理由!
是,我是疯子。永阳长公主笑着起身,慢慢理着广袖,感慨道:却也好过姜家阿兄浑噩盲目,至今连杀子仇人是谁都不知道。
姜正辅的身躯蓦地一僵,脑海中同时闪过两道声音
那日他于大理寺暗室内,曾听萧牧质问顾长武,声称云朝是于晋军营中离奇身死
之后严明也同他说过,所谓萧牧急功近利之说,也只是晋军的挑拨说辞
他明面上不曾轻信这些话,但一步步走到今日,最初的那些笃定也早已逐渐动摇了。
而此时,看着面前之人
云朝当真是个好孩子,当年他们一群小辈当中,除了敬之,我最喜欢的便是他了。永阳长公主叹道:可惜啊,他实在太过多事了些,当年坚持要去劝降晋王偏偏他们情义深重,晋王果真就要被他说动了。
久病之下的姜正辅听到此处,脑中已是一片嗡鸣声响。
但仍能听得清那道淡然自若的声音慢慢说道
既挡了我的路,我便也只能忍痛将他除去了。
姜正辅的眼眶红得似要滴出血来:李蔚!
永阳长公主只是笑微微地看着他。
原来晋王造反,也是受你挑唆!你为逼晋王走上绝路,杀了云朝!一贯镇定的姜正辅此刻连声音都是发颤的:他们一个个都是你看着长大的孩子!无不对你敬重信任有加!你怎能狠得下心来!
我常也觉得十分可惜他们本都可为大盛栋梁之材,偏偏运气如此不佳。
姜正辅肝胆俱裂,怨愤交织:你这个疯妇!
恨不能杀了我,是吗?永阳长公主神态舒展:我便在此,姜家阿兄若有本领,只管杀便是了。
她抬手,指向一旁檀木架上挂着的那把代表天子威仪的斩马剑。
姜正辅蓦地攥紧十指,走向那斩马剑。
抬手欲取剑时,因愤怒而微微颤抖的手却僵在了半空中。
他闭了闭眼睛,试图强压下心口处几近无法承受的悲怒。
你不必以此激将于我说到底,不过是想借机寻了罪名将我除去,以便把控中书省休想!
姜正辅目光如刀,定在她脸上:你想监国摄政篡位,且要问过我中书省上下是否答应!我迟早会找出证据,将你之罪行昭之于众!莫说帝位,你日后只能是世人眼中人人得而诛之,遭永世唾骂的乱臣家贼,李氏宗谱与祖坟之内,也绝不会有你李蔚容身之地!
永阳长公主笑了一声:好啊,那我便等着姜家阿兄早日将我治罪。
姜正辅再不愿看她一眼,转身离开了此地。
殿下其蓁很快走了进来。
怕什么。永阳长公主转身走向窗棂处,淡声道:这是只老狐狸,即便是面对杀子之仇,仍是如此冷静我倒盼着他朝我举剑,或是跑出去大声宣扬我要篡位,如此,疯子便是他来当了。
其蓁只是道:殿下无事就好。
他竟不好奇,这些年来我为何要独独留着他吗。永阳长公主抬手将窗棂推开:一则,姜家树大根深,轻易撼动不得。二则,我需要他们这帮士族来牵制东宫势力,以免让昶儿大权独握
这第三个原因么自然是需要他来做替罪羊。
永阳长公主看向窗外那株老梅树:他若也早早死了,时家之事便不好同敬之他们解释了只可惜,我如此煞费苦心,一次又一次将证据摆给他们瞧,敬之那孩子这些年来还是一直心存疑虑,真是不叫人省心。
她叹道:时至今日既是瞒不住了,这替罪羊,便也无用了。
其蓁闻言垂下了眼睛,低声道:殿下还是勿要太过扰心了,不然怕是身子要撑不住的。
这怎能是扰心呢,我等了这么多年,为的不就是此刻吗。永阳长公主忽有些出神地道:窗外这株梅树,我幼时便喜欢。但长大之后,我便知道,这甘露殿日后是皇兄的。而我,只能配了驸马搬出宫去
长公主府内也种满了梅树,但终究都比不上甘露殿里的这一株。她渐回神,心满意足地笑了:今年冬日,便可在此赏梅了。
其蓁只静静听着,而后取过一件罗衣,替她披上。
对了,我家猫儿可有找过我没有?永阳长公主随口问道。
其蓁摇了头:回殿下,自那日太子出事之后婢子便未再见过衡娘子了。
永阳长公主轻叹了口气:也好,暂且叫她冷静冷静也好。
其蓁难得语气犹豫地道:殿下,衡娘子只怕是
她应当会想开的,只是迟早之事,本宫给她时间慢慢适应接受。永阳长公主温声道:她是我一手教出来的,与我一样,心中皆向往公正二字,不满世俗对女子的桎梏而我,可以帮她去做成她想做之事。
可其蓁欲言又止。
莫要拿那些庸人的眼光去衡量她。永阳长公主眼中含笑:明日便让人在这甘露殿中,单独收拾一间书房出来,给我家猫儿,以备日后之用。
其蓁沉默片刻后,应了下来。
姜正辅在一名候在甘露殿外的官员的搀扶下出了内宫,刚坐进马车内,便再支撑不住,蓦地吐出了一口鲜血。
第243章 故人对坐(求月票
郎主!
随行的仆从大惊失色,连忙取出备着的瓷瓶,从中倒出一粒药丸让姜正辅服下。
这是姑爷给的,说是必要时可拿来应急。
姜正辅吞下药丸后,倚着隐囊靠在车壁上,纵是闭上了眼睛,仍可让人察觉到情绪的起伏涌动。
仆从不敢多问任何。
直到许久之后,姜正辅开口:我无碍回府吧。
仆从这才吩咐车夫回去。
姜正辅不知想到了什么,缓缓张开了眼睛,道:换一条平日里不熟悉的路走。
是。
马车缓缓驶入夜色。
车夫依照家主交待,特地选了一条平日里几乎没走过的路,因此绕远了近一半的路程。
夜色静谧,马蹄与车轮声极为醒耳。
马车平稳地行上一座青石板桥之际,前方两侧桥下忽有黑影飞身而出,如挟着寒光的鬼魅一拥而上。
马儿受惊扬蹄,发出嘶鸣。
车夫神色大变,下意识地拼力握紧缰绳,车厢却仍被惊马猛地带着往前冲去。
然而惊马也未曾能带他们逃离
桥头布下了极为锋利的绊马绳,几乎将两条马前腿生生截断了去。
哐!地一声巨响,随着马儿挣扎倒地,车厢也被这巨大的惯力甩得往一侧翻落,仅靠着桥栏相阻,才未至于跌落桥下河水之中。
郎主!
车厢内的仆从艰难地爬坐起身,去扶姜正辅,边急声道:保护郎主!
如此时局下,纵是再如何急着出门,堂堂一品中书令身侧也绝不会只带一名仆从与一位车夫
很快,暗中跟随着的十余名近随便现了身,同那些黑衣人缠斗厮杀。
然而很快,双方局势便分出了上下。
那些黑衣人出手狠绝,显然就是冲着将人杀光而来,半点不欲给姜正辅活着离开的机会。
眼看着自己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姜正辅面色寒极。
他料到了李蔚会对他下手,但却未曾想到他已绕路而行,却仍遭到了对方伏杀!
下一刻,一名护在他身前的近随被长刀刺穿腹部,坠入河中,砰地砸出一圈巨大的水花,鲜血很快染红了一方河面。
姜正辅退至桥栏边,左右皆有黑衣人持刀朝他靠近着。
已经退无可退
姜正辅咬紧了后牙,没有恐惧,只有不甘。
他不甘才得知真相,就要死在那披着人皮的恶鬼獠牙之下!
长刀朝他袭来的一瞬,有寒光刺目
姜正辅下意识地抬手阻挡,余光内却见另有一道黑影闪身而至,手中长剑抹穿了那黑衣人的脖颈。
鲜血喷洒,黑衣人手中长刀坠地,捂着脖子抽搐倒地。
下一刻,那挂着血珠的长剑指向了另一名黑衣人,那黑衣人连连后退抵挡之际,被那人飞身而起踹在心口处,仰面坠入了桥下。
看着那持剑护在自己身前的背影,姜正辅一时大感意外定北侯?!
来不及多做反应,姜正辅下意识地看向四下,只见桥头两侧皆有侯府亲卫极快地涌上桥面,将那些黑衣人团团围住。
姜大人可需活口吗?萧牧微侧首,问身后之人。
姜正辅眼神肃寒:不必了。
他们是谁的人,他甚至要比这些黑衣人还要清楚。
见自家将军微一点头,王敬勇会意。
在一片围杀声中,姜正辅跟着萧牧走下了青石桥。
便由萧某送姜大人回府吧。萧牧提议道。
换作往常,姜正辅必然肃容冷目拒绝。
但此刻:有劳萧节使了。
他身上也染着血,面上有擦伤,花白的发髻些许凌乱,弯身欲上萧牧备下的马车时,背影是从未有过的狼狈与苍老。
他身形不甚稳,动作艰难之际,青年有力的手掌扶在他身后,托着他上了马车。
姜正辅微微回头,看向那青年。
青年很快上了马,跟在马车旁。
马车驶动,一路平稳地将他送回到了姜府。
郎主深夜入宫,姜府尚未闭门,门人听得动静迎出来,见得自家郎主如此形容,不由大惊,忙上前将人扶住。
多谢萧节使此番出手相救姜正辅看向那无意下马的青年,道:还请萧节使入府一叙。
对方亲自出面搭救于他,已不存在所谓基于立场明暗的避嫌之说。
萧牧闻言遂下马,朝姜正辅无声抬手,与之一同走进了姜府内。
这座府邸,幼时他来了无数次。
身侧之人,是曾亲自授他开蒙的世叔。
萧牧感受着此时这座府邸的寂落与冷清,一路无言,来到了偏厅内。
士族出身,时刻注重体面风骨的姜正辅,甚至未有去更衣整理形容,就这般与萧牧对坐,屏退了所有下人,并严令交待:守好各处,不可让任何人靠近此处。
管事退下前,亲自奉来了一壶热茶,此时茶汽袅袅,在二人之间舒卷。
姜正辅低声开口,未提这场险些令他丧命的截杀,未提永阳长公主的所作所为所图,而是道
九年前,舒国公府陷通敌案,抄家当夜,未见舒国公之子时敬之。之后,我奉旨负责追缉他的下落。
萧牧微垂着眼睛,一时未语。
那道声音继续缓缓说道:千里追缉,终在一个雨夜,于幽州城外一座破庙内,发现了他的行迹
萧牧神色微怔,抬眼看向他。
当年于破庙之中,他与幼年阿衡藏身于佛像之后,有人欲上前查看之际,被为首之人及时叫止
彼时只顾逃亡,家破人亡之下心中恨意滔天,未曾能留意到此中异样,只当自己尚有些运气在,天不绝他。
本以为就此能让他逃过一劫,但不久之后,还是搜寻到了他的尸身。姜正辅道:那尸身被寻到时,已难辨面目,只靠着身形特征及贴身之物,方才得以确认了身份我未曾想过要深究,不曾让人继续探查。心中始终存了份侥幸,盼着他能换个身份活下去。
姜正辅看着对坐的青年,眼底微红:但未曾想到的是,时隔多年,他再出现时,我却已认不出了。
第244章 世间最残忍的屠戮
茶雾渐淡间,青年开了口。
姜世叔
姜正辅面容微颤,慈声应了声:哎。
在世人眼中,他冷肃漠然,不易接近,向来不是什么温和泛爱之人。
事实也的确如此
他此生只娶妻一人,未曾纳妾,未曾续弦,仅得一儿一女。
而挚友家中之子敬之,在他眼前长大,三岁开蒙第一句诗词是他所授,小小的手第一次试着握笔,是他手把手所教
那个处处出色的孩子,在他眼中,与亲子无异。
而如今,记忆中意气风发的少年已长成了沉定内敛的青年,是大盛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一位镇边节使。
姜正辅几分欢喜庆幸几分欣慰窝心,开口时却只剩下了惭愧:世叔如今才将你认出此前因云朝之事,听信了许多风言风语,一直对你存有诸多偏见,于你百般为难针对,实在不堪为人长辈。
如今一切皆已明朗,方知世叔这数年以来,所谓针对,也不过是使裴氏暗中监视我之举动,欲寻出我之真正错处把柄,而从不曾于暗中行构陷暗害之举。萧牧道:敬之从前深知世叔为人,该知世叔行事有底线,不屑行阴私手段
青年说到此处,微一顿后,如实道:只是自九年前之事后,我待世叔,亦生出了极深的偏见误解与猜疑。
于是,他无法再相信以往的认知。
可你这些年来,却也未曾因这份猜疑而试图出手对付过我。姜正辅看着他,问:敬之,你这些年来重权在握,难道便果真不曾想过要
恋耽美
我求他收回圣命,我与他如实说,尚无意婚配,此生只想替他护卫大盛江山,甚至自请去往封地守一方疆土,他都不愿松口
她说着,轻抬起左手:彼时我太过天真,自认以死相逼,总能叫我亲生阿兄心软一二我当着他的面,要以碎瓷割脉,被宫人拦夺之下,错伤了虎口。这疤,便是那时留下的。
第242章 本宫给她时间
可我那阿兄只是叹气,还说他也是遵循父皇临终前的交待,想为我寻一处安定归宿蠢人虚伪起来,真是半点都藏不住。永阳长公主将手慢慢收回,看着那道长长的疤痕,道:自那日后,我便未再求过他了。这双手,也未再握过长枪刀剑了。
关于成亲之后的种种,她未再说下去,只是含笑看向姜正辅:姜家阿兄怎么和当年一样,事事只听着而不说话呢?
疯子。姜正辅强压着心口处的翻涌:你再有不如意之处,却也非是你不择手段、屠戮无辜亲人挚友的理由!
是,我是疯子。永阳长公主笑着起身,慢慢理着广袖,感慨道:却也好过姜家阿兄浑噩盲目,至今连杀子仇人是谁都不知道。
姜正辅的身躯蓦地一僵,脑海中同时闪过两道声音
那日他于大理寺暗室内,曾听萧牧质问顾长武,声称云朝是于晋军营中离奇身死
之后严明也同他说过,所谓萧牧急功近利之说,也只是晋军的挑拨说辞
他明面上不曾轻信这些话,但一步步走到今日,最初的那些笃定也早已逐渐动摇了。
而此时,看着面前之人
云朝当真是个好孩子,当年他们一群小辈当中,除了敬之,我最喜欢的便是他了。永阳长公主叹道:可惜啊,他实在太过多事了些,当年坚持要去劝降晋王偏偏他们情义深重,晋王果真就要被他说动了。
久病之下的姜正辅听到此处,脑中已是一片嗡鸣声响。
但仍能听得清那道淡然自若的声音慢慢说道
既挡了我的路,我便也只能忍痛将他除去了。
姜正辅的眼眶红得似要滴出血来:李蔚!
永阳长公主只是笑微微地看着他。
原来晋王造反,也是受你挑唆!你为逼晋王走上绝路,杀了云朝!一贯镇定的姜正辅此刻连声音都是发颤的:他们一个个都是你看着长大的孩子!无不对你敬重信任有加!你怎能狠得下心来!
我常也觉得十分可惜他们本都可为大盛栋梁之材,偏偏运气如此不佳。
姜正辅肝胆俱裂,怨愤交织:你这个疯妇!
恨不能杀了我,是吗?永阳长公主神态舒展:我便在此,姜家阿兄若有本领,只管杀便是了。
她抬手,指向一旁檀木架上挂着的那把代表天子威仪的斩马剑。
姜正辅蓦地攥紧十指,走向那斩马剑。
抬手欲取剑时,因愤怒而微微颤抖的手却僵在了半空中。
他闭了闭眼睛,试图强压下心口处几近无法承受的悲怒。
你不必以此激将于我说到底,不过是想借机寻了罪名将我除去,以便把控中书省休想!
姜正辅目光如刀,定在她脸上:你想监国摄政篡位,且要问过我中书省上下是否答应!我迟早会找出证据,将你之罪行昭之于众!莫说帝位,你日后只能是世人眼中人人得而诛之,遭永世唾骂的乱臣家贼,李氏宗谱与祖坟之内,也绝不会有你李蔚容身之地!
永阳长公主笑了一声:好啊,那我便等着姜家阿兄早日将我治罪。
姜正辅再不愿看她一眼,转身离开了此地。
殿下其蓁很快走了进来。
怕什么。永阳长公主转身走向窗棂处,淡声道:这是只老狐狸,即便是面对杀子之仇,仍是如此冷静我倒盼着他朝我举剑,或是跑出去大声宣扬我要篡位,如此,疯子便是他来当了。
其蓁只是道:殿下无事就好。
他竟不好奇,这些年来我为何要独独留着他吗。永阳长公主抬手将窗棂推开:一则,姜家树大根深,轻易撼动不得。二则,我需要他们这帮士族来牵制东宫势力,以免让昶儿大权独握
这第三个原因么自然是需要他来做替罪羊。
永阳长公主看向窗外那株老梅树:他若也早早死了,时家之事便不好同敬之他们解释了只可惜,我如此煞费苦心,一次又一次将证据摆给他们瞧,敬之那孩子这些年来还是一直心存疑虑,真是不叫人省心。
她叹道:时至今日既是瞒不住了,这替罪羊,便也无用了。
其蓁闻言垂下了眼睛,低声道:殿下还是勿要太过扰心了,不然怕是身子要撑不住的。
这怎能是扰心呢,我等了这么多年,为的不就是此刻吗。永阳长公主忽有些出神地道:窗外这株梅树,我幼时便喜欢。但长大之后,我便知道,这甘露殿日后是皇兄的。而我,只能配了驸马搬出宫去
长公主府内也种满了梅树,但终究都比不上甘露殿里的这一株。她渐回神,心满意足地笑了:今年冬日,便可在此赏梅了。
其蓁只静静听着,而后取过一件罗衣,替她披上。
对了,我家猫儿可有找过我没有?永阳长公主随口问道。
其蓁摇了头:回殿下,自那日太子出事之后婢子便未再见过衡娘子了。
永阳长公主轻叹了口气:也好,暂且叫她冷静冷静也好。
其蓁难得语气犹豫地道:殿下,衡娘子只怕是
她应当会想开的,只是迟早之事,本宫给她时间慢慢适应接受。永阳长公主温声道:她是我一手教出来的,与我一样,心中皆向往公正二字,不满世俗对女子的桎梏而我,可以帮她去做成她想做之事。
可其蓁欲言又止。
莫要拿那些庸人的眼光去衡量她。永阳长公主眼中含笑:明日便让人在这甘露殿中,单独收拾一间书房出来,给我家猫儿,以备日后之用。
其蓁沉默片刻后,应了下来。
姜正辅在一名候在甘露殿外的官员的搀扶下出了内宫,刚坐进马车内,便再支撑不住,蓦地吐出了一口鲜血。
第243章 故人对坐(求月票
郎主!
随行的仆从大惊失色,连忙取出备着的瓷瓶,从中倒出一粒药丸让姜正辅服下。
这是姑爷给的,说是必要时可拿来应急。
姜正辅吞下药丸后,倚着隐囊靠在车壁上,纵是闭上了眼睛,仍可让人察觉到情绪的起伏涌动。
仆从不敢多问任何。
直到许久之后,姜正辅开口:我无碍回府吧。
仆从这才吩咐车夫回去。
姜正辅不知想到了什么,缓缓张开了眼睛,道:换一条平日里不熟悉的路走。
是。
马车缓缓驶入夜色。
车夫依照家主交待,特地选了一条平日里几乎没走过的路,因此绕远了近一半的路程。
夜色静谧,马蹄与车轮声极为醒耳。
马车平稳地行上一座青石板桥之际,前方两侧桥下忽有黑影飞身而出,如挟着寒光的鬼魅一拥而上。
马儿受惊扬蹄,发出嘶鸣。
车夫神色大变,下意识地拼力握紧缰绳,车厢却仍被惊马猛地带着往前冲去。
然而惊马也未曾能带他们逃离
桥头布下了极为锋利的绊马绳,几乎将两条马前腿生生截断了去。
哐!地一声巨响,随着马儿挣扎倒地,车厢也被这巨大的惯力甩得往一侧翻落,仅靠着桥栏相阻,才未至于跌落桥下河水之中。
郎主!
车厢内的仆从艰难地爬坐起身,去扶姜正辅,边急声道:保护郎主!
如此时局下,纵是再如何急着出门,堂堂一品中书令身侧也绝不会只带一名仆从与一位车夫
很快,暗中跟随着的十余名近随便现了身,同那些黑衣人缠斗厮杀。
然而很快,双方局势便分出了上下。
那些黑衣人出手狠绝,显然就是冲着将人杀光而来,半点不欲给姜正辅活着离开的机会。
眼看着自己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姜正辅面色寒极。
他料到了李蔚会对他下手,但却未曾想到他已绕路而行,却仍遭到了对方伏杀!
下一刻,一名护在他身前的近随被长刀刺穿腹部,坠入河中,砰地砸出一圈巨大的水花,鲜血很快染红了一方河面。
姜正辅退至桥栏边,左右皆有黑衣人持刀朝他靠近着。
已经退无可退
姜正辅咬紧了后牙,没有恐惧,只有不甘。
他不甘才得知真相,就要死在那披着人皮的恶鬼獠牙之下!
长刀朝他袭来的一瞬,有寒光刺目
姜正辅下意识地抬手阻挡,余光内却见另有一道黑影闪身而至,手中长剑抹穿了那黑衣人的脖颈。
鲜血喷洒,黑衣人手中长刀坠地,捂着脖子抽搐倒地。
下一刻,那挂着血珠的长剑指向了另一名黑衣人,那黑衣人连连后退抵挡之际,被那人飞身而起踹在心口处,仰面坠入了桥下。
看着那持剑护在自己身前的背影,姜正辅一时大感意外定北侯?!
来不及多做反应,姜正辅下意识地看向四下,只见桥头两侧皆有侯府亲卫极快地涌上桥面,将那些黑衣人团团围住。
姜大人可需活口吗?萧牧微侧首,问身后之人。
姜正辅眼神肃寒:不必了。
他们是谁的人,他甚至要比这些黑衣人还要清楚。
见自家将军微一点头,王敬勇会意。
在一片围杀声中,姜正辅跟着萧牧走下了青石桥。
便由萧某送姜大人回府吧。萧牧提议道。
换作往常,姜正辅必然肃容冷目拒绝。
但此刻:有劳萧节使了。
他身上也染着血,面上有擦伤,花白的发髻些许凌乱,弯身欲上萧牧备下的马车时,背影是从未有过的狼狈与苍老。
他身形不甚稳,动作艰难之际,青年有力的手掌扶在他身后,托着他上了马车。
姜正辅微微回头,看向那青年。
青年很快上了马,跟在马车旁。
马车驶动,一路平稳地将他送回到了姜府。
郎主深夜入宫,姜府尚未闭门,门人听得动静迎出来,见得自家郎主如此形容,不由大惊,忙上前将人扶住。
多谢萧节使此番出手相救姜正辅看向那无意下马的青年,道:还请萧节使入府一叙。
对方亲自出面搭救于他,已不存在所谓基于立场明暗的避嫌之说。
萧牧闻言遂下马,朝姜正辅无声抬手,与之一同走进了姜府内。
这座府邸,幼时他来了无数次。
身侧之人,是曾亲自授他开蒙的世叔。
萧牧感受着此时这座府邸的寂落与冷清,一路无言,来到了偏厅内。
士族出身,时刻注重体面风骨的姜正辅,甚至未有去更衣整理形容,就这般与萧牧对坐,屏退了所有下人,并严令交待:守好各处,不可让任何人靠近此处。
管事退下前,亲自奉来了一壶热茶,此时茶汽袅袅,在二人之间舒卷。
姜正辅低声开口,未提这场险些令他丧命的截杀,未提永阳长公主的所作所为所图,而是道
九年前,舒国公府陷通敌案,抄家当夜,未见舒国公之子时敬之。之后,我奉旨负责追缉他的下落。
萧牧微垂着眼睛,一时未语。
那道声音继续缓缓说道:千里追缉,终在一个雨夜,于幽州城外一座破庙内,发现了他的行迹
萧牧神色微怔,抬眼看向他。
当年于破庙之中,他与幼年阿衡藏身于佛像之后,有人欲上前查看之际,被为首之人及时叫止
彼时只顾逃亡,家破人亡之下心中恨意滔天,未曾能留意到此中异样,只当自己尚有些运气在,天不绝他。
本以为就此能让他逃过一劫,但不久之后,还是搜寻到了他的尸身。姜正辅道:那尸身被寻到时,已难辨面目,只靠着身形特征及贴身之物,方才得以确认了身份我未曾想过要深究,不曾让人继续探查。心中始终存了份侥幸,盼着他能换个身份活下去。
姜正辅看着对坐的青年,眼底微红:但未曾想到的是,时隔多年,他再出现时,我却已认不出了。
第244章 世间最残忍的屠戮
茶雾渐淡间,青年开了口。
姜世叔
姜正辅面容微颤,慈声应了声:哎。
在世人眼中,他冷肃漠然,不易接近,向来不是什么温和泛爱之人。
事实也的确如此
他此生只娶妻一人,未曾纳妾,未曾续弦,仅得一儿一女。
而挚友家中之子敬之,在他眼前长大,三岁开蒙第一句诗词是他所授,小小的手第一次试着握笔,是他手把手所教
那个处处出色的孩子,在他眼中,与亲子无异。
而如今,记忆中意气风发的少年已长成了沉定内敛的青年,是大盛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一位镇边节使。
姜正辅几分欢喜庆幸几分欣慰窝心,开口时却只剩下了惭愧:世叔如今才将你认出此前因云朝之事,听信了许多风言风语,一直对你存有诸多偏见,于你百般为难针对,实在不堪为人长辈。
如今一切皆已明朗,方知世叔这数年以来,所谓针对,也不过是使裴氏暗中监视我之举动,欲寻出我之真正错处把柄,而从不曾于暗中行构陷暗害之举。萧牧道:敬之从前深知世叔为人,该知世叔行事有底线,不屑行阴私手段
青年说到此处,微一顿后,如实道:只是自九年前之事后,我待世叔,亦生出了极深的偏见误解与猜疑。
于是,他无法再相信以往的认知。
可你这些年来,却也未曾因这份猜疑而试图出手对付过我。姜正辅看着他,问:敬之,你这些年来重权在握,难道便果真不曾想过要
恋耽美